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通史》讀後感心得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W

《中國通史》讀後感心得多篇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延綿不絕的歷史傳承,強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華民族歷劫不衰,必將復興的堅實基礎,並造就了每一箇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生命底藴。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中國通史》讀後感心得,歡迎閲讀!

《中國通史》讀後感心得1

我今天看了《中國通史》一書,描寫的是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我最喜歡周朝前期和唐朝前期,因為周朝開國皇帝周文王是個人才,而且還有一幫忠誠輔佐,而且周朝前期力量還很雄厚,周朝後期很腐朽,所以我不喜歡周朝後期,還有唐朝前期,李世民把國家治理的繁榮富強。可是到了唐朝晚期,皇帝只知道貪圖享樂,大興土木,搜刮人民的錢財。所以我也不喜歡唐朝後期。

我們中國每個朝代的後期都很腐朽,就説紂王吧,他叫人建"朝歌"花了數萬銀兩。殺了幾百人。而且荒唐無道,最後果然被周武王滅了。

最強大的就是元代,元代的開國皇帝是成吉思汗,他先統治了蒙古,然後競把我們的中原佔領了。佔領了中原後,又把俄羅斯的首都佔領了,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蒙古帝國。

我最不喜歡的是秦朝,秦朝的秦始皇雖然建了萬里長城。而且還統一了錢幣。但是他把古時候記載的書全燒了,而且還殺了一些讀書人,這叫"焚書坑儒"。到了秦二世的時候,秦二世把秦始皇壞的一面他繼承,好的一面他沒繼承,而且還派了一些人為秦始皇殉葬。是他的作風使秦朝走向滅亡。

我感受到了古時候皇帝英明的時候,國家就發達,皇帝無能的時候國家就腐朽。

《中國通史》讀後感心得2

呂思勉是一位具備史才、史德和史識的歷史學家。《中國通史》是呂思勉的第二部通史著作,由於成書於國難當頭、日本侵略中國最危急的時刻,所以《中國通史》在很大程度上肩負起了呂思勉期望的宣揚民族文化、砥礪民族士氣的重任。在本書的出版序和緒論中,我瞭解到呂思勉先生的生平,和他所處的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在那個民族生死攸關的年代,在漫天硝煙中,先生為滿足大學歷史教學需要,嘔心瀝血編寫此書,留下了堪稱經典的通史。

與同時期的其他通史著作相比,《中國通史》在內容和思想方面都有着自己的顯著特點,備受世人關注。上編主講文化現象,下編則按照歷史順序加以串聯,在理亂興亡的同時講歷史知識更系統地進行梳理,敍述中兼有議論,上下兩冊各自為篇,相互貫通,採取了一種新的體例,即將政治和經濟文化平行敍述。有評論家認為“這種體例表面上是把政治軍事和經濟文化割裂開來,實際上卻是將政治軍事的發生放置到了文化發展的內涵中,並且從根本上解釋了幾千年來政治發展的內在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更加突出了文化史的重要地位,不僅使我國幾千年來的文化自成系統,而且使政治軍事是通史,社會經濟文化也是通史,可以説是別具一格、新穎獨特。”

歷史到底是什麼?是前車之鑑?什麼是前車之鑑?答曰:昔人所謂而得,我可以奉為模範;如其實測,便當設法避免;這就是所謂“法戒”。呂思勉先生告訴我們,世上沒有真正相同的事情,所謂相同,都是察知不精,誤以不同之事為同罷了。歷史雖是記事之書,我們所探求,則為理而非事。這正是史學之所求,對以往的事實加以解釋,用以説明現社會,因以推測未來,指示我們進行的途徑。

先生在抗戰時期編寫此書,對於抵抗外來侵略的歷史尤為重視,比如講兵制、講朝代更替、講民族對外戰爭都有所側重。不僅用簡潔易懂的語言講歷史,更是帶着讀者去探尋歷史事件背後的“理”,瞭解歷史的真正形態。在當時艱苦的治學條件下,能遍覽古籍,用淵博的學問理出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的脈絡,成此作品,這種精神和能力,是吾輩所遠遠不及的懂得民族的歷史,從歷史中找尋審視現實的視角,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和智慧,是我們樹立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徑。我輩仍需努力,不忘歷史,不忘初心,將民族振興的重任擔起。

《中國通史》讀後感心得3

媽媽給我買了一套《中國通史》,我很喜歡,因為我一向沉迷歷史,鑽進去就不出來了。

這套書有六本,書非常厚又重,封面是洋紅色的,中間一條黑框閃閃發亮,又用金色繪出四個大字:“中國通史”!黑框上面和下面都用金線縫了,一看就很醒目。

我先把六本書掃了一遍,特別是秦二世如何奪取王位,他殺了兄弟扶蘇太子,與趙高狼狽為奸,殘害百姓;秦始皇在駕崩前,曾命李斯和趙高寫信給扶蘇太子,要他離開邊疆趕到京城咸陽即位。但是胡亥拉攏李斯和趙高密謀篡位,還逼扶蘇自殺。二世認為現在天下太平,不用忙於朝政,應該專心享樂,他從各地調來幾萬囚犯和農夫大規模修築秦始皇的墳墓,先把銅鑄化了倒進去,再把水銀灌下去,最後居然把所有造墳的工匠都埋在墓道里,不讓一個人活着出來。之後他花人力建造阿房宮,為了讓自己住得更舒服、華麗,他不惜一切,搜刮民脂民膏,過着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生活,所以秦末才爆發了烽火連天的農民起義。秦始皇建立起來的秦朝江山可謂宏大,但是卻因為二世的昏庸無道而葬送在胡亥的手裏。

這套書可謂是讓我心中的疑問揭開了:秦朝為什麼會失去江山呢?這就是因為朝廷大肆剝削壓迫人民,導致百姓苦不堪言,農民起義紛發而使秦朝被滅亡?

《中國通史》是一部完美的史書。有一段我也很喜歡:唐太宗初期,有人告訴太宗,有個叫魏徵的官員曾讓太子殺了太宗。太宗就問他:“你為什麼挑撥我們兄弟關係?”魏徵答:“因為我那時是太子的部下,就要盡心盡力的為太子着想,可惜他沒聽,要不然也不會落到今天的下場。”太宗認為他很有才幹,便被封為建議大夫。後來魏徵去世,唐太宗沉痛地説:“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人為鏡,可明得失;以史為鏡,可知興衰。如今魏徵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鏡子呀!”

《中國通史》讓人知曉歷史、明白道理,我向你推薦她,開卷有益啊。

《中國通史》讀後感心得4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歷史著作而言,僅影響深遠,卷浩繁者,就有《春秋》、《史記》、《漢書》、《資治通鑑》等,至於《二十四史》,則更是浩如煙還非一般人能看的了。

然而現在卻很少有人去研究歷史了。在轟轟烈烈的經濟大潮中,人們都忙着去發家致富,換思維,趕潮流,文史藝術性的東西自然被冷落了。

不過作為教師,受職業性質的限制,無暇他顧,工作之餘,偶爾“舊病復發”(從小喜愛文藝),翻看一點文史之類的東西。

近日看到一本《中國通史》,(課外閲讀經典叢書之一),頗受啟迪。其實這本所謂的“通史”,並不是那些乾巴巴的歷史著作,而是本能雅俗共賞,老幼皆宜的.歷史故事。該書文字簡練生動,明白如話,刪繁就簡,提綱挈領,敍述了上至遠古傳説,下至“五四”運動中幾千年來廣為流傳的歷史事件,對於一部文明史,雖然掛一漏萬,倒也略見一斑,好像把氣象萬千的上下五千年濃縮成一個五光十色的玻璃球,歲小巧玲瓏,卻熠熠生輝,融歷史性、文學性、趣味性於一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尤其對於青少年朋友,是很值得一讀的。

本書中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人物形象鮮活,性格突出。如堯舜禪讓的高風亮節,姜太公助周滅商的聰明睿智,伍子胥、勾踐的“隱小憤就大謀”,屈原的愛國情懷,劉項爭霸,三國割據;唐代的“貞觀之治”,宋代的“安史之亂”,成吉思汗的“威震四海”,康熙皇帝的“平定三藩??,還有那一位位起義領袖,一個個草莽英雄——陳勝、吳廣、黃巢……這些故事,這些人物,千百年來,教育着人們,激勵着後昆,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是很深遠的。

這幾年國小階段及有專門的史地教材,國小生的歷史知識是比較貧乏的,讓國小生讀這本“通史”,很有必要。該書雖簡單,但作為“史”,畢竟是按朝代順序排列的,有一定的連貫性,系統性,跟着歷史電視劇不同,所以建議青少年朋友,尤其是國小生,不妨看看這本書。

《中國通史》讀後感心得5

翻開《中國通史》這本書,首先看到的是前言,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所説:“一個人如果能身處在歷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獲得真知的人,因為歷史的經驗是最為豐富的一座智慧之庫。”面對風雲變幻、迅速發展的當今世界,只有瞭解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現在,充實人生,創造未來;只有借鑑歷史,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充實人生;只有學會反思歷史,才能更好地認清未來。隨之翻到目錄,這本書寫的是從有人類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間的事。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延綿不絕的歷史傳承,強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華民族歷劫不衰,必將復興的堅實基礎,並造就了每一箇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生命底藴。歷史藴含着一個民族世代的興衰更替,以及透過事件表象所飽藏着的成敗之道與內在規律,以歷史作為審視現實的一個視角,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營養,是每一箇中國人所必須正視的課題,學習歷史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懂得中國的歷史,才能使我們無愧為中國人,才能對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有信心,才能是我們擁有中國人應有的優越感,但是正如先前所説,中國的歷史書籍多如牛毛,又多以古文為主,對我們這些對古文向來不怎麼“感冒”的人來無疑是一味難嚥的苦藥。《中國通史》以白話文的形式對中國歷史進行闡述,對我們來説無疑是送來了一場及時雨,滋潤我們那早已乾涸的歷史細胞。歷史藴含着經驗與真知,它記錄了人類社會的成功與失敗、興盛與衰退、輝煌與悲愴、交替與更新,也預示着人類的未來。

我們不是搞歷史的,不許對中國的歷史有細緻入微的理解與獨到的見解,然而我們卻不能容忍對我國曆史的無知,《中國通史》對中國歷史進行一簡要描述,對於增加我們的歷史文化素養還是很有幫助的,就我個人認為非常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