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間詞話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8W

人間詞話讀後感(多篇)

《人間詞話》讀後感 篇一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自古以來,千秋數載,明月,一直是人們心靈的寄託。相思情誼、離愁別緒、貶謫之苦、家國大義,都在朦朧的月光下一一展現,至今仍未褪色。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今夜,你為何如此惆悵?你才華橫溢,與文采非凡的他宛如一對璧人,天造地設,比翼連理。“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那是他為你譜的曲啊!你忘了嗎?即使他數盡世間皆無“億”,就算他欲納茂陵女為妾。但“凰兮凰兮從我棲,得託孳尾永為妃”這樣的情意卻永遠也不會改變。你與他兩地相隔,只得獨守空窗,來時芳華已變白頭,可在朝堂上,他卻是意氣風發。縱是百思想、千繫念,最終卻都化為萬般無奈把郎怨。這一切,只能怪造化誤算,因果錯亂。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高樓送客,自是依依惜別,心情悲慼,卻道酒不盡興。寒江寂寂,惆悵如滾滾江水流不盡;明月高懸,友情似皎皎霽月照人心。為何今夜不能眠?恨你深情厚意;為何今夜不能醉?怨你恩重情濃。友人遠去,你遙望江北遠山,孤寂之情必會油然而生吧!“一片冰心在玉壺”,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渾然一體,於濃淡相間中傾訴着你的愁苦。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你從性靈詠物語,傳神至極。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梧桐;含恨的,究竟是孤鴻還是幽人?靜夜如此寂寞,又何須漏壺提醒辰次?月兒依然殘缺,不見有清滿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寫悽淡的夜色;清美的詞境,難歇哀憤的心情。雖然你左遷黃州,孤苦難泄,恰逢花甲之年,更是體衰年邁,卻觸發於弗克自己,流露於不自知。這正是你才學、氣度,與大家思想的體現啊!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金陵的王氣黯然已收,但緩緩流淌的秦淮河,依然承載着六朝金粉和風流韻事,見證着興衰成敗,經歷了滄海桑田。我知道,你一定希望你的國家永葆盛世,也一定期盼你的才華賣與皇家。怎料你登不上幽州黃金台,怎知你尋不着自己的伯樂!那大寶之下,流了多少無辜之士的血,寒了多少能人志士的心?不過是江山的是非角逐,卻引來恩怨的各自報復。而如今,你卻還能聽到後庭花的歌聲,不得不歎惋這繁華垂暮,花開花落不會太長久,落紅滿地歸在寂寂中。

容若曾道: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閒行獨自吟。

是啊!若明月有情,必將笑盡天下騷客們。

一輪缺月,引起無數悲憤仇恨之人的共鳴,而從未改變的,是人們對團圓的期盼和對美好的嚮往。在月圓之夜,斑駁的月光可以把從前的離恨化成歡笑,可以撫慰這黯淡星光、燈火昏黃。而我只願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人間詞話讀後感 篇二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雖然以傳統的詞話為形式,但結構上有着嚴密的邏輯體系,思想上引入西方哲學及美學中諸如主體與客體,真實與虛構,理想與寫實,優美與壯美的概念,內容上則不限於以詞之一體為對象,其核心概念為“境界”,而“境界”的核心是“真”。

《人間詞話》全書共有64則,均圍繞“境界”來闡釋的。第一則總領全書的主題,提出“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歌,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這一句話點明瞭三個相互支持的因素:一,詞以有境界為其美的追求;因此,用評論詞作的形式來討論審美鑑賞判斷問題的外在形式。二,有無境界,這是衡量詩詞作品是否美的前提。三,詞史上最美的作品集中於五代、北宋時。第二到第九則是對“境界”加以分述,從七個層次來分析境界的種類、出處等。第十到六十四則就以“境界説”為核心,以時間為序,從七個方面,分別評述歷代詞家,補述、深化、完善以“真景物”、“真情感”為核心的境界論。

在第一則的總領下,王國維在接下來八則就具體講述了“境界”形成及分類。第二則講述作品的境界可以分為創造的境界和寫實的境界,而這兩種境界是出於人們對文學藝術本質認識的區別的。一種認為,文學藝術處理的是虛構、想象的世界,而另一種認為,文學藝術描寫的是真實、存在的世界。王國維也指出,這兩者是很難區分的。因為偉大的詩人所創造的世界,也必然合乎自然的真實,而他所描寫的境界也是充滿理想的。第三則王國維將境界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兩類。“有我之境”是用自己的感官來看世上的物,所以描繪的景物都染上了自我的感情色澤。“無我之境”中,自我的感官情緒消失,純粹的欣賞外界景物的美感,將自己和景物融為一體,分不清實物還是我。王國維用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和秦觀的《踏莎行·霧失樓台》來闡釋“有我之境”。“問”、“亂紅”、“春寒”、“杜鵑聲”等我們都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因為這些是通過作者所見所聞所趕來描寫的。“無我之境”使用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和元好問的《穎亭留別》來舉例説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我們所能感受到得出了寧靜還是寧靜了,已經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身影了,作者也已完全沉浸於這寧靜的風景中了。基於第三則中提出的兩種境界,在第四則,他又從審美角度來分析這兩種境界。王國維認為,無我之境是作者在寧靜中得到的感覺。而有我之境是從動中取靜時得到的。所以無我之境是一種優美,有我之境是一種宏壯的美。第五則則與第二則相呼應,解釋境界無法界定寫實與理想的原因。因為,自然界中事物相互聯繫和限制的境況不可能完全的被寫入文學藝術作品中的。通過這一原因進一步指出藝術境界的寫實與理想是相對而言的。在第六則中,王國維從景物的境界的角度提高到人的心靈境界的角度。王國維認為人的情緒也是境界的要素。只有真實地描繪自然景物,抒發自己真實的情感,才能稱作是有境界的。第七則是説明如何在真情真景(第六則)的基礎上,創造境界。就是在創作過程中注意字詞的斟酌。王國位舉“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和“雲破月來花弄影”中的“弄”字來體現注重字詞的運用而體現出來的境界。第八則中,王國維開篇就提出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能由境界的大小而判定境界的好壞。在這一則,王國維用杜甫的兩首詩和秦觀的兩首詞作比較。“細雨”、“微風”、“燕子”哪裏比得上“落日”、“風蕭蕭”、“馬”體積大,同樣閨閣怎能與渡口相比,但是我們都不能就此判定“細雨”、“微風”、“閨閣”所創造的境界不如“落日”、大風、“渡口”所創造的境界。第九則是對前面七則地總結,王國維認為自己提出的“境界”標出了唐詩宋詞之所以好的本質。通過王國維這八則的敍述,我們可以看出“境界”是一個可以被感覺、被認識、被分析的存在形式——“對象的形式”——我們可以視這個形勢是美的載體,令人情感愉快、悲哀的,令人精神昇華、變化的美的諸種因素可以被“安置”在裏面。

王國維的“境界説”可謂是中國美學方面的重要審美方法。他提出的境界創造的兩種派別和兩種境界以及境界的核心“真”開創了審美的新理念。“造境”與“寫境”是從創造藝術的角度所作的分類,但表現在作品中的境界,不論是“造”的還是“寫”的,是沒有差別的。境界作為詩詞的追求目標,其本身必然是作者的理想,而這種理想又依賴於自然景觀,依賴於自然材料。藝術作品之所以會由境界,則是因為大詩人“能以此須臾之物,鐫諸不鏽之文字”。因而境界説盡管是對藝術美的概括,但從根本上看,它是本源於自然界的。當詩人對客觀事物關照時,其審美形式被詩人所感受,詩人將這種形式以文字形式表達,這就是“寫境”。詩人觀物後有“遺世之意”的審美感受,並將對象準確地描繪出來,使讀者也同樣獲得“遺世之意”的審美感受。所謂造境,是指詩人在生活當中有了某種“遺世之意”的感受,儘管可以嗟歎一番,但這種嗟歎則難以傳達給讀者,為了把這種感受傳達給讀者,或者説是完全為了表現這種感受,詩人就要造境的抒情。造境是詩人聯想的結果,當一些綜合因素使詩人產生了某種感受,而這些因素不以用來直接表現時,詩人就可以用他聯想到的景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造境和寫境是從創作方式上論境界的,“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則是從讀者的審美感受而論的。王國維又把“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分別歸為“宏壯”和“優美”。王國維的壯美和優美的區分是從“關係”方面考慮的,結合審美主體的美感特徵而產生的,他認為一直由此而被忘卻的“無我之境”是由美,而意志由此而破裂的“有我之境”為壯美。王國維強調創造“境界”必遺其關係,這關係既可看成物與物的關係,也可以看成是物與我的關係,也可以看成是物與我的關係。“無我之境”正是物我同構的無“關係”的境界,它的形成是主體的心理結構與外物的結構和諧地統一的結果,在這統一之中,物我的關係也融合了,即形成了“無我之境”。“有我之境”的物我的關係是一種動態的變化,即由動變靜。在由動到靜的過程中,美呈現給主題,主體就可以看到境界。“有我之境”是“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以我觀物”是把外物納入“我”之中。外物的一切屬性都不再是漠然與我的,從外物中抽象出來的東西可能和從“我”中抽象出來的東西具有某種象徵意義上統一。“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本無高下之分,只是它們給人感受不同,在其結果上又統一於“靜”,使人超越了“我”,擺脱了意志。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的核心思想是“境界”,而“境界”的核心是真。《人間詞話》中,王國維強調要用作真實的語言,來表達情感,而不必雕飾。王國維所提得真可以概括為三種真:景物的真,情感的真和語言的陣。要求創作者反映真實的自然和社會,使王國維對“真”要求的第一個層面。在創作中,往往要通過真實自然景色的描摹,來傳達創作者的思想情感。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稱納蘭容若能“以自然之舌言情”。通過真實的物體傳達人們的感情,顯得無真情也真。在真景的基礎上,注入創作者自己的真情,才能架構起境界。王國維要求:“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而這裏的“赤子之情”就是創作者的真性情。只有在真景物中注入自己的真性情,才能達到另一個真的更高境界。體現在創作者的作品中就是語言的陣,通過語言,展現出一個真誠的文學世界。用以體現文學作品的特點,實現文學作品的功用:呼喚讀者心中的真性情。在《人間詞話》中,就成為通過藝術評論來傳達對人生真義的思索——對“真”的不懈追求。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最重要的理論就是“境界”説以及境界的核心——“真”。這就極大地豐富了境界的內容,使詞的抒情功能提升至美學境界的高度。《人間詞話》還是中國古典詩學終結的標誌。

《人間詞話》讀後感 篇三

1927年6月2日的頤和園靜靜的,魚藻軒前徘徊着一位老人,他帶着深度的眼鏡,但厚厚的鏡片掩不住眼中的疲憊,她深吸一口花香,再看了眼這世界,依然美好可他卻滿眼黑暗,他義無反顧的跳入水中,平靜的回想一生,早年留洋學習數理,後回國任教研究哲學文學,在國家最黑暗的時候以病弱之軀做着最高尚的學問,一生有所成就,足矣!王國維先生離去了,一位國學大師就此隕落,而他所留下的作品依然綻放着睿智的光芒,在靜安先生留下的文化瑰寶中,最耀眼的便是《人間詞話》。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靜安先生首提境界説,以境界之高低論詩之好壞,而何為境界呢?“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為無境界”作者追求真性情的詩詞,雖唯情體物,窮極工巧也,可成為出色的詞人,但只是錦衣彩粧的行屍走肉罷了,讀來全無神韻,猶有隔靴搔癢,霧裏看花之恨。

“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靜安一破故人情景分説,提出情景交融的新思想。景物,意象皆為作者服務,故能以奴僕命風月,與花鳥共憂樂。

對於古人的詩詞創作,靜安先生提出了“天才説”,“天才者,或數十年而一出,或數百年而一出,而又須濟以學問,助之以德性,始能產真正之大學問”,只有最高深的學問與最高尚之品格才能創作出流芳百世的文章,屈原,陶潛,蘇軾無不如此。文人不僅該學富五車,出口成章,更需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靜安先生以過人的氣魄,客觀的態度評價了古人的詩詞,以傳統的詞話形式,融入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觀念,讀來全無傳統文人的偏執迂腐,更呈現了古典文學獨有的魅力,一方面批判了只有華美詞藻而無內涵的糟粕,另一方面推崇豁人耳目至真至情的'精華。對後來人的創作指明瞭方向。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合上書頁,只能默唸,斯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