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羅生門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3W

羅生門讀後感【精彩多篇】

羅生門讀後感 篇一

聽説過羅生門,就是不知道羅生門是什麼意思,原來是指虛偽與真實之間的辯論。羅生門這本書,是由短篇散文合成的,雖然裏面的題材很普通,其實很精彩,很吸引,簡單的題材後面告訴我們一個個的道理,真與假,虛與幻,惡與善。

《鼻子》寺內的高僧長着一個垂到下巴的鼻子,也一直為這個長鼻子而煩惱不堪。有次,無意得到縮短鼻子的偏方,嘗試之後真的把鼻子縮短了。高僧並沒有因此而高興,反而產生悶悶不樂,希望鼻子恢復原狀,等到恢復原狀了,心裏的不開心也隨之化解。

人是矛盾體,明明已經擺脱了困境,卻懷念起以前的種種。到底是現實的殘酷,還是曾經的一切一直值得擁有,而不想突然被破壞了,從而對現實產生抱怨?可能是出於內心的習慣,習慣之後突然改變了,反而懷念以前。現實中的我們也會產生這樣的矛盾心理,當困境擺脱了,理想實現了,以為會得到滿足,然而不是的,而是產生一種空虛和寂寞的感覺,想要回到過去。

《山藥粥》一個下級武士從來沒有喝過一頓飽飽的山藥粥,因此希望能夠在平生裏能夠一次喝個飽。有次,機會來了,真的可以喝上一頓飽飽的山藥粥,可惜,在喝了些後,看着一鍋鍋的山藥粥,反而產生反胃的感覺,不想再喝了。

山藥粥是理想,等到讓理想變成現實之後,反而覺得一切都是不真實,很虛幻。曾經一直所期待,所執着的理想,在實現之後,原來不過是如此,甚至對理想產生一種恥笑的態度。也曾經以為理想是偉大的,永恆不變的,原來等實現之後,更像是一個笑話。

《蜘蛛之絲》書中主人是一個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的大盜,有次不忍心殺死一隻正在爬行的蜘蛛,而放它一條生路。因此在下地獄時,佛祖見他還帶有一絲善心,打算用蜘蛛絲把正在地獄受苦受難的大盜,脱離上刀山下油鍋的痛苦。在沿着蜘蛛絲爬了一段過程時,無意中往下看時,看到一起跟他下地獄的人羣,也接二連三的沿着蜘蛛絲拼命的往上爬,就生氣了,然後就阻止下面的人繼續往上爬,最後,蜘蛛絲斷了,大盜再次掉落在地獄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惡人永遠都是惡人,不會因為做了一次好事,還保留一顆善心,只不過是做了太多壞事後而出現疲倦感。惡人的心裏始終保持着一顆卑鄙無恥之心,只是在等待報應。更不能一時對惡人產生憐憫感,而伸出援助之手,因為,不知什麼時候,惡人會反轉過來狠狠一擊。

《魔術》“我”去見一位會變魔術的朋友,在見識過朋友變的魔術之後,很想學,卻抵不過心裏的慾望,最後以失敗告別。

人,很容易受到財富的誘惑,只要接觸到,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口中所説的理想,更多是來源於對財富的喜愛。理想實現了,預示着財富就會離自己越來越近。理想跟財富是掛鈎的。

《杜子春》杜子春在無處可去之時,一位老人突然出現在他面前指點迷津,之後成為洛陽首富,過着三年奢侈的生活後,潦倒後無處可去。這時,老人又一次出現指點迷津,杜子春又成為首富,又過上三年奢侈的生活後,又潦倒後無處可去。感受到人情冷暖的他,拒絕了老人的指點,反而希望能夠像老人那樣成為神仙。老人多次吩咐他不管遇到什麼事都不要説話,一旦説話就成不了神仙。杜子春經過多次的磨難後,看到地獄的父母變成老馬,不斷受到鞭打,於心不忍的他終於受不到父母被鞭打到皮開肉綻,奄奄一息而説話。因此杜子春成不了神仙,這時的老人反而受到感動,讓他到泰山南山的茅屋裏,過上田園生活。

杜子春成為首富時,所謂的朋友遍佈天下,當他貧困潦倒時,所謂的朋友全部離他而去,一個人流落街頭也沒有人救濟他。窮在鬧市無人識,富在深山有遠親。人都是現實的,不管任何時候,有錢的時候,稱兄道弟;沒錢的時候,誰也不認識。朋友都是靠錢來維持的,特別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有人伸手拉你一把。靠得住的,只有父母。父母永遠都在背後默默的支持。

《竹林中》在竹林中發現一具屍體,大盜説他殺的,屍體的妻子説她殺的,屍體的靈魂説他自殺的,到底哪個説的話是真實的,只有他們幾個知道。

每個人的內心都存有兩面,真實與虛假併成一體。在真實的面前,虛假會用謊言瞞天過海,欺騙所有人的耳朵,以換取一席之位。而真實的表現,反而讓所有人產生一中虛幻的構想,在徘徊中來回確認。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有當事人所知道。

《報恩記》船長投資的貨船遇到風暴沉沒後,不但把錢全部賠光,還欠下債款。在偶然之下,小偷闖入到船長的家中,無意中得知船長在二十年前救過他一命,現在船長有難了,打算報答當年的恩情。後來,船長的兒子無意得知事情後,打算用自己的命換取小偷的命,算是報答小偷曾經的幫忙。

惡人有惡報,好人有好報,有善良之心的人會得到好報。人,無論如何都要帶着一顆善良之心,就算是無心之舉,別人也會記得恩情。報答的恩情從來都不會提早或者過晚 ,而是剛剛好。行善積德,總會有收穫的時候。

《小白》名叫小白的小狗,看到隔壁的小狗小黑被屠户設計捕殺,而選擇臨陣退縮,跑了。後來,小白得知自己的毛全部變黑了,主人也認不出它來,只好狼狽的逃跑出去,四周流浪。感知自己軟弱的行為之後,打算去做好事,並救了很多人的命。後來,小白的毛變白了,也回到主人的家中。

不管什麼時候,不能因一時膽小怕事的行為而遲疑,該出手就出手,救人一命勝在七級浮屠。做了好事總會得到好報,只是時間的問題。

挑了好幾個自己喜歡的故事,寫了感想。人的一生中,是在現實與理想中度過,既有歡樂,也有憂愁,可能也會在得與失之間徘徊不定。

羅生門讀後感 篇二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之一。

我看的是一本以《羅生門》為名的小説集,小説第一篇即名為《羅生門》。這不同於電影《羅生門》,電影《羅生門》實際上是根據芥川龍之介的另一篇小説《叢林中》拍攝。

據説《羅生門》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裏面的故事。講的是在戰爭年代,一個破產的農民因迫於生計,拿起屠刀,決心作強盜。但是或許是因為他人心本善,抑或是膽子太小,總之一直沒狠下心來動手。一天,他來到一個剛剛經歷了浩劫和瘟疫的城市。那裏到處是殘垣斷壁,且屍橫遍野,一片蕭索絕望的情景,他希冀能在此尋到一些財物。結果在一處廢棄的門樓裏他發現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正從一具年輕女屍頭上拔頭髮。他衝上去怒斥道:“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老太婆説她只是想用這些頭髮做個頭套賣錢謀生罷了,“而且,你以為她生前是個善人嗎?她可是把蛇曬乾了當成鱔魚來賣。”“我這麼做完全是為了生存啊!”。這一番話讓強盜完卻放下了最後的一點善心了,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麼是不可以的?丟棄了僅存的良知後,他就搶走老太婆的衣服,揚長而去。

初讀《羅生門》時,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層含義。其實即使現在,我也不確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莫名的壓抑和憂悶感。小説開場即描述了一個地獄一樣的場景:日落黃昏,陰霾密佈,淫雨綿綿,杳無人煙的街道,斷壁殘垣的廢墟,頭上盤旋着吞噬人肉的烏鴉,腳下重疊着無人認領的屍體……總之是滿目瘡痍。據説為了描寫屍體,作者芥川龍之介曾專程到醫科大學的解剖室去取經。真是佩服他,為了完成這篇小説對着恐怖的屍體看上幾個小時,還要忍受屍體濃烈的腐臭味。也許正是這些描寫及小説人物的為了謀生的舉動讓人感受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人們的苦難。

其實無論是那個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那個由樸實農民蜕變成的強盜其實都是可悲而可憐的。天災人禍,為了生計,這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墮落的原因。這就是説吃不起飯的時候什麼都幹得出來,這樣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諒的。然而縱觀中國歷史,違背這種生存至上理論的不在少數。古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不為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等等説法,就正好論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嚴。

羅生門讀後感 篇三

短篇小説《羅生門》是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龍之介大學時代的作品,自此,芥川正式步入文學創作之途。芥川生於1892年,卒於1927年,天資聰穎、博聞強記、多愁善感,創作時討厭平庸,討厭直露浮泛,討厭隔靴搔癢式的含蓄和自然主義的寫實。行文精雕細琢,立意獨闢蹊徑,構思縝密嚴整,然文風冷峻,用詞樸素壓抑,擅長對人性中“惡”的暴露、揶揄和鞭撻,時常流露出厭世主義傾向所導致的對藝術的執著與痴迷。

羅生門是坐落於京都的一座破廟,故事年代,京都連年遭災:地震、龍捲風、大火、饑荒等不一而足。整個京城尚且衰敗不堪,何況小小的羅生門,於是,樂得狐狸來棲,盜賊入住,羅生門裏的佛像和祭祀用具俱已損毀,塗着朱漆或飾有金箔的木料被人推在路旁當柴出售。

社會經濟低迷,人們普遍生活窘迫,在生存壓力下,道德和良知失去約束,人性的“惡”漸露猙獰。由此犯下羅生門下的五宗罪。

第一宗罪。由於京都城的衰敗不堪,僕人被多年的僱主解僱,以致僕人走投無路,迫得在破廟棲身。經濟壓力下,僱主的冷漠與僕人的弱勢形成強烈對比。僕人對僱主不能説無怨無恨,卻也是無可奈何。僕人的當務之急是設法籌措明日的生計,但在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即使想方設法也是無法可想。為生計所迫,是僕人蜕變為盜賊的原動力。

第二宗罪。在蕭條的大背景下,廟宇因無人修繕而衰敗不堪倒也罷了。但無主屍體被遺棄於羅生門樓上且日久成俗,任由食屍鳥啄食,以致日暮時分羅生門的上空昏鴉蔽日。人世間重生輕死本是常情,然而對死者的遺棄卻超出了“輕死”的度,一個對死者失去尊重的社會必然見利忘義,死者的無助折射出整個社會弱勢羣體的無助。

第三宗罪。為生計所迫,老太婆竟然去撥死人的頭髮做假髮。對死者的褻瀆,必然導致生者的同類相殘。無論這個得瘟疫死去的女人生前有多麼的十惡不赦,死亡等於清算,應該能洗去其一生的罪孽。然而,老太婆連死人也不肯放過,求生的本能淹沒了道德的界限,良知輕易地滑向罪惡,其行為之惡劣可與當年午子胥掘墓鞭屍相提並論。

第四宗罪。僕人三下兩下扯掉老太婆的衣衫,一腳把抱住自己腿不放的老太婆踹倒在死屍上,然後把剝下的絲柏樹皮色衣服夾在腋下,轉眼跑下陡梯,消失在夜色深處。僕人阻止老太婆對死人的褻瀆,是出於善的本能,然而當他去剝去老太婆衣服時,卻是以懲惡的名義在作惡。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弱者無力抗爭強者,就將矛頭指向更弱者。

第五宗罪。被拔頭髮的死去的女人,生前曾把蛇一段段切成四寸長曬乾,説是魚乾拿到禁軍營地去賣。禁軍們都誇她賣的魚乾味道鮮美,竟頓頓買來做菜。東京都當年的食品安全問題與當前的中國何其相似。一個唯利是圖道德淪喪的社會裏。

貧窮是人性滑向“惡”的首要推手。正如樑曉聲所言:“與富足相比,貧窮更容易使人性情惡劣,更容易使人的內心世界變得黑暗,而且充滿沮喪和憎恨。”羅生門裏一共出現四個人物,包括僱主、僕人、老太婆、死去的女人。為了生存,僱主解僱僕人、僕人欺侮老太婆、老太婆褻瀆死去的女人,而死去的女人生前又去欺騙士兵。他們嚴格遵循叢林法則,剝去温情的道德外衣,把人性的“惡”發揮得淋漓盡致。

正義缺失是人性滑向“惡”的另一推手。人在盛世,道德是束縛“惡”的軟力量,社會越和諧,道德的約束力越強大;刑律是束縛“惡”的硬力量,如果為惡觸及底線,必然受到懲罰。然而當亂世來臨,為“惡”得不到道德的譴責,得不到正義的懲處,社會整體道德淪喪,底線無人看守,為惡者獲利豐厚,為善者舉步唯艱。而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本能的驅使下,叫人如何不去善從惡,歷來改朝換代時期的盜賊蜂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善”與“惡”就象寶劍的雙鋒,當為善超出“適度”的圍疇,會滑入“惡”的行列,善與惡之間只是一步之遙。這與當前的計劃生育政策何其相似,超生的人須支付一筆的社會扶養費,政府收費具有懲罰性質,其本意是通過經濟手段抑制超生者的生育衝動,達到少生優生的目的。然而,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卻悄然變味,部分基層政府通過老百姓交錢就給生育指標的方式,動員富人超生,從而達到創收的目的。

類似的現象何其多,我們僅以交通罰款為例。交通違章處罰本是規範交通秩序的手段,卻越來越象一個個不懷好意的玩笑。君不見,當有車羣體越來越龐大的時候,城市的停車場卻越來越稀少;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交通攝像頭,規範交通秩序用得着這麼多價值不菲的攝像頭嗎?攝像頭橫杆上的雷達感應系統,利用超聲波原理感知移動目標,相當於全天候免費為過往的行人車輛打B超,是為了老百姓健康着想嗎?與攝像頭配套的大功率燈泡,刺眼的強光直射汽車前擋,行車者途經交通攝像頭時,經常眼前一片空白,埋下巨大交通隱患;交通警察終日忙於違章停車罰款,卻對交通要道的擁堵怠於疏導。交警系統本是社會交通秩序的忠實守護者,是道路正義的伸張者,然而在物慾橫流的當今,卻逐漸演變為盈利組織,打着維護交通秩序的旗號全力創收。

與交警罰款類似的,還有工商罰款、環保罰款、衞生罰款、公安罰款、城管罰款等等不一而足,以罰代管現象遍地都是。猶如《羅生門》的僕人,本該守着“善”的職能,卻不知不覺步入“惡”途。這是誰的失職,誰該為他們的趨惡性埋單。

經濟社會中,人既有善的本能,也有惡的衝動,大多數人在道德的倡導和法律的震懾下,不敢為惡而轉而行善。同樣,公權力也有善惡兩面性,對於它的去惡揚善,該由誰來倡導誰來約束呢?對於行政權力濫用,社會道德是不能起倡導作用的。那麼法律呢,法律本該可以約束公權力的越界使用,但大多數法律法規就是政府部門參與制定的,法律的制定者和執行者本是上下級關係,是利益共同體。出台一部法律無非是為執法者的為所欲為披上合法的外衣。

所幸的是,中央政府已經意識到問題的癥結所在。這些年來,一次次的政府機構改革、一批批的取消行政審批項目、一部部法律的重新修訂、一年年的倡導服務型政府。我們看到中央政府正在逐步把公權力關進籠子,正在努力打造有限政府。

羅生門讀後感 篇四

因為黑澤明拍的一部同名電影,《羅生門》可能要算芥川龍之介所有小説裏最為人所知的一個。但看過小説後便知,電影其實並非改編自這一篇,而是取材於另一篇《竹林中》。真正的小説《羅生門》,故事非常簡單,篇幅也很短小,講的就是一個飢寒交迫的武士遇到一個同樣食不果腹的老婦,在與之對話後突然大悟,放棄了思想掙扎,下手搶劫了老婦然後逃走的事。

**災害不斷的年代,給包括人心在內的一切都披上一層灰暗的色彩。落魄的武士在走投無路、無以為繼的情況下,不得不放棄良知以求活命,但可以看出,即使在作出了決定之後,他仍然對殺人越貨這種行徑心存懷疑。但是,偶遇老婦的一番話,讓他放棄了原本處於道德層面的掙扎,退回到活着還是等死的簡單自問,從而做出了棄義偷生的選擇。

老婦是為了生計去拔死屍的頭髮,武士是為了生存搶走老婦衣裳,這麼做都非他們所願,但除此之外,便沒有更好的活下去的出路。在這裏,生死變成了超越道德的首要矛盾,而一條生命本身並沒有善或者惡的區分,於是正義與罪惡的界限模糊了。

武士最終心生歹念搶劫而逃,小説也在這荒誕的結局之中,引人走向對自身行為更深層的思考。善與惡的界限究竟在哪裏?是否為了生存就可以無所不為?是否為活命而被迫做出的事就都可以得到諒解,都可以逃脱良知的審判?

芥川龍之介並沒有給出他的答案,他只是借筆下的人物承認了人性的黯淡一面,卻並沒有説這即是必然。

羅生門讀後感 篇五

徘徊在典雅、華麗的文辭中,或許能夠讓人暫時性的想起他與森鷗外或是谷崎的共通性。然而在《地獄變》這樣的“藝術至上主義”中,我們無法感受到在傳統無常觀所塑造出的物哀意識,卻不得不跟隨良秀在如法悦般的神性體驗中遭遇無比尖礪的異質物:地獄變屏風、畫師良秀、最終是執筆的芥川自己,此三者,無不將美表現為陰森可怖之形象。相比之下,《舞會》中借軍官之口教導少女明子“我在思考焰火的事,像我們的生命一般的焰火”,雖是在預告這一轉瞬即逝的夢境(或一個國族年輕過的心),卻在其間傾注了無限的温柔。我們可以將這兩個故事視為他寫作的隱喻:對藝術的靈感,即使如電線的火花般轉瞬即逝,也值得用生命去換,而他所換得的焰火,卻仍是深淵般令人眩暈的美。

芥川最後留下的《一個傻子的一生》,無論是評價其人還是其文,均可謂“恰如其分”。因為只有如此敏感、執着的靈魂,才能在羅生門、鼻子、山藥粥這一篇“歷史小説”中拷問自我,再次,他的拷問最終富有深意地瓦解了自我之同一性,也瓦解了生存的熱情和意義。

芥川歷史小説的寫法是非常微妙的`,他擺脱了佛學或是道德的教誨,將一個荒謬、反諷的世界作為根本性的境遇拋給擁有現代人心靈的主人公,無論是在極端處境、生死還是僅僅以日常狀態出現的利己主義中,他們的選擇和內心,都被無情地剖析、定格。

芥川作為一流的作者,可以以世界本身之視角“公正”地對待他們。但這一視角卻把他宿命性地引向對自身之惡念、怯懦的懷疑與凝視。他對自我的告別儘管使其保有了真誠,但這決絕的真誠卻如魔鬼般使他付出了瘋癲的代價。更確切地説,極致的真誠就是瘋癲本身。於是,處在心力耗盡的最後的芥川,只好借侏儒、河童和傻子之口向世人道出一二。——“若始終貫穿理性的話,我們當然不得不否定我們自身的存在。奉理性為神明的伏爾泰得以幸福地度過一生,即顯示出人類不如河童進化。”

羅生門讀後感 篇六

羅生門,本是一座廟。廟是看世間的一隻眼,廟破落了,世道就破落了,世道破落了,人心就破落了。破落的羅生門裏,佛像和供品被打碎,塗着朱漆、金箔的木頭被人堆在路旁當柴出售,狐狸來棲,盜賊入住,無主屍體也紛紛扔到這裏任由鴉羣啄食。

陰冷,潮濕,散發着腐屍味的羅生門,在芥川的筆下變成文字,變成故事,變成一隻尖鋒利刃的手術刀,從皮到肉一點點剖開,直剖至人性深處。

亂世中,最先墮落的,恐怕就是人性。人性是什麼?不過是善與惡的相互糾纏和相互較量。世間沒有純粹的善,也沒有純粹的惡,只有純粹的利己主義。尤其在一個地震、火災、颱風、饑荒災連禍接的年代,在一個只要餓倒在路旁,就會像野狗一樣被丟棄的年代,僅生計和吃飽,就能夠收買人性,使它成為惡的傀儡。

惡的誕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畢竟,還有善的反擊和壓制。起初,當走投無路的家丁坐在羅生門坍塌的石階上避雨時,在餓死還是當強盜的妄想中,就是因為不能認同"強盜"而委決不下。尤其是看到小老太殘忍地褻瀆死者時,善本能的驅動,使他產生了強烈的正義感,那一刻,在餓死和強盜之間,他毫不含糊地選擇了餓死。

然而,正義是善變的,因為,走投無路更容易使人的內心充滿沮喪和憎恨。生,是世間所有的生物本能的慾望和共同衞護的底線,當這條底線被碰觸,一切行為都能夠成為冠冕堂皇的理由。為了生,僱主解僱了家丁,家丁剝走了小老太的衣服,小老太拔掉了死人的頭髮。人欺人,欺不了活人的,便去褻瀆死人。為了生,一切罪惡都變得理直氣壯。小老太拔去女屍頭髮時,是以懲惡的名義在作惡,因為那個女屍生前曾不斷地賣假魚乾去欺騙士兵。家丁剝走小老太的衣服時,也是以懲惡的名義在作惡,因為小老太喪盡天良,竟然連死人也不放過。

家丁本是被趨善的,卻在小老太的陳詞下,最終不知不覺步入惡途。如果引導他走向惡途的是小老太,那麼引導小老太作惡的又是誰?引導女人生前作惡的又是誰?

是心做娑婆,是心是娑婆。

讀《羅生門》就是在讀人性的本來面目。孔子説性本善,我贊同。奧古斯丁的原罪説,我也贊同。善與惡本就是一個陰陽共生體,只是善更容易被惡牽引,猶如牆頭草,性隨境轉。

"如果你是那個家丁,在羅生門的境遇下,你是選擇餓死還是當強盜?"每讀羅生門,我都會這樣問自己。但我始終沒有勇氣回答。

現世説,"當強盜還能生,不當就得死。"

佛陀説,"現在的你,是過去的你所造;未來的你,是現在的你所造。"蓮花生大士進一步説,"如果你想知道你的過去世,看一看你現在的情況;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來世,看看你目前的行為。"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人這一生,要做的事情並沒有那麼多。我只想做好那一念的修持,好讓我在羅生門的境遇下,能夠有勇氣選擇餓死。

羅生門讀後感 篇七

芥川龍之介,對於不少的文學愛好者來説,這必定是一個略帶遺憾的名字。就像美術愛好者對於那個用黑白兩色既能構築唯美意境的比亞茲萊的英年早逝而扼腕一樣,芥川年僅35歲的生命太過於彰顯命運對天賦的吝嗇。好在,在他們早早的去世之後,我們發現他們留給了我們不少值得珍藏的精神寶藏,一如比亞茲萊的《沙樂美》,一如芥川的《羅生門》。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23歲的時候發表的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説,不過“成功”一詞只能説是在後來肯定了它的藝術價值,當時《羅生門》並沒有激起強烈的反響。如今看來何妨呢,短暫的岑寂不能埋沒才華的光輝吧。

芥川的短篇小説除卻個別有着清晰杜撰的時間空間背景(如《南京的基督》《單相思》)之外,大部分取材於東亞的古代神怪傳説或是歷史故事,《羅生門》也是屬於這個範疇(取材於《今昔物語》)這種背景框架的直接借鑑最大的優點就是使讀者能夠更快地產生對於作品本身的代入感。芥川的小説篇幅不長,角色也不多,這些硬件的簡潔為作者軟件的發揮提供了很大的創作自由度。如開頭的背景交代非常的簡潔:

“薄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將正在等待雨的過去。”——短短的一句話,地點時間人物全部展示了。

針對芥川來説,這樣的簡潔更能夠凸現他那凌駕於情節之上,讀者情緒之上的冷靜沉鬱的敍述。《羅生門》作為他的代表作,非常突出的展示了他的這種特色。

《羅生門》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種濃重陰沉的氣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於是,樂得狐狸來棲,盜賊入住,最後竟將無人認領的死屍也搬了進來,且日久成俗。”這便是文章標題羅生門的景象,再加上落魄流亡的家將,骨瘦如柴的老嫗,搭配着烏鴉死屍,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發着消極腐爛的氣息,呈現着行將就木的可憎狀態。這種筆法就像艾倫。坡那種無故產生裂縫的牆壁一樣,給情節的發展作了一個危險的預兆。但就象徵意義而言,兩者卻又是截然不同的。艾倫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在種植恐懼的種子,而芥川這樣做,因為他就是以這樣的姿態來寫小説的。

《羅生門》從頭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風格,這也是背景部分簡化的優點。家將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惡”的覺悟,完全感覺不到這些句子有任何對於人類生存哲理説教般的突兀與做作,有的只是關於良知與人性的專注思考。對於一篇將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時間空間加以劇烈地激化呈現的作品,芥川用冷峻的語氣磨平了世俗思考問題時略帶慣性的稜角;用簡潔的文字把“惡”那光怪陸離的醜態直接暴露於作者面前進行審視與拷問。這種處理,無疑是高超且成功的。

如果全文中家將思想由此及彼的變化令讀者感到毛骨悚然的陰森。那麼結局中家將消失在“黑漆漆的夜中”則將這種恐懼推向了頂點。我想起了《藥》的結局,雖然烏鴉沒有飛上夏瑜的墳頭,至少那花環在茫然中點亮了微弱的希望光芒。而《羅生門》中,隨着老太婆“嘟囔又像呻吟”的聲音,全文便劃上了死寂的句號。這種對於絕望與陰冷的貫徹性的表達,與芥川本人當時情感遭受打擊不無關係,但摒棄“小我”的情緒,它浸透出的是對人類個體意識在利益關係下不斷缺失的惶恐與不安。

曾經冒出些聲音,斥責他缺乏類似於他同年代中國大陸上那種阡陌中崛起的民族正氣。我認為這些聲音是過於苛刻且有失偏頗的。正如薩特存在主義的闡述説到:“人的存在在先,本質在後。到這荒謬世界來,雖然痛苦萬分,但並非只有等死,而是通過自由選擇尋找生存之路。”當芸芸眾生奔波忙碌於生存之路時,芥川另闢蹊徑,自我選擇去直面這“荒謬世界”中的“痛苦萬分”。雖然芥川龍之介並不能從中解脱,於1927年懷着對於時代與社會的困惑不安服毒自盡。但對於日後以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為代表的日本近代文學,是具有開拓意義的。

《羅生門》是一篇風格特異,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説,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樣,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問題,展現了問題,卻無計解決問題,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門扉,卻只能在門外的黑暗中無力的歎息。大概是這樣的困惑並不只是侷限在一個時代,而是人類自我的終身枷鎖。於是芥川的瘦弱肩膀終於才被壓倒。可在某一個國度,某一個時代裏,又有幾人能擔負起這種思索的重任呢?

不得不為芥川先生獻上一點我淺陋的敬意啊。

羅生門讀後感 篇八

羅生門這本書是由日本近代文學大師芥川龍之介先生所創的短篇小説。小説的寫作背景是在作者一段失敗的情事後心情極為苦惱悲傷。在這種悲觀厭世的情緒之下,芥川把眼光投向了古典,創作了取材於日本古典故事的《羅生門》。

在羅生門中,芥川龍之介描寫了一個普通的家將在利己主義的驅使下墮落的全過程,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人在一種大環境的趨勢作用下,為了生活,為了自己活着,不斷的把自己的過錯全部退到環境和他人身上。然後一步一步成為自己原來心裏最討厭和最不可能成為的那種人。這是多麼可怕!家將(也就是僕人)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的正義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恐怖的覺悟,這一切的轉變讓我感到很突然,很氣憤,但是又會思考“如果是我會如何選擇呢?”

從作者的筆下我們可以看出這篇文章無非就三個人:一個死人,兩個活人,從老婦人的口中我們可以得知這個死人生前的所做所為“曾經這個婦人,用蛇肉曬乾當做魚乾來賣,吃了魚乾的人們覺得很好吃,婦人得以維持生計。我並不覺得這婦人做錯了,她跟我一樣都是為了生存啊!”是啊!為了生存我看不到任何我們口中所謂的“人性的真誠”。被拋棄的女屍生前“吃”百姓的錢,死後被老婦人“吃”頭髮。而家將在聽到老婦人這種“雖然我很可惡,但是我作惡的對象也是惡人,所以我的惡便是可以原諒的”的無恥的思維後便扒了老婦人的衣服跑路了相傳此後再也沒人看到他可以想一下家將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老婦人”呢?他會不會也會被別人“吃”呢?我們自己的生活中也會不會有這樣的人呢?

讀完這篇小説最大的感受,用日本文學評論家吉田精一先生的話來説就是:“你一輩子都很難看請的人性終於在《羅生門》裏露出了真面目”!

羅生門讀後感 篇九

面對死亡的威脅,你選擇當強盜,還是餓死?從思考到遲疑最後心中有了答案,到底是什麼改變了家丁的內心?讀完羅生門後,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荀子主張性惡論,人生來就是利己的,但可以通過後天的教化慢慢改變。可感化真正起到作用了嗎?當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當絕無外人可以探知真相時,你選擇自己,還是他人?

家丁是可憐的,遭遇戰爭年代,主人拋棄,流離失所,孤零一人只能在羅生門處躲雨。起初,他在餓死還是當強盜這個問題上還是缺乏勇氣,只能説是有心無膽。那是什麼改變了他?

二樓的老婆子是可憐的,本應是享老福的年紀,卻躲在死人堆中取火,在死人堆中尋找生存來源。當家丁看到老婆子拔死人頭髮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餓死還是做強盜,恐怕他會毫不含糊地選擇餓死”。這時的家丁初次真正見識到惡的一面時,他從心底裏厭惡,難道僅僅是厭惡老婆子嗎?不,他厭惡的同時還產生了有做強盜想法的自己。

當家丁弄明白老婆子所做一切的緣由後,他自己開始被老婆子影響到,利己主義的思想捲土重來,這時,他下定了決心,奪走老婆子的衣服逃走。

回頭再讀一遍故事,面對死亡的威脅,你是選擇餓死還是當強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孔乙己一生潦倒,卻依舊選擇“之乎者也”;漢朝匈奴猖獗,班超毅然棄筆從戎。我們可以説孔乙己太懦弱嗎?我想他所需求的東西太合乎情理,只得教人把斥責的話生生咽回肚子裏……

芥川龍之介的小説寫作風格總是獨具一格,慢慢悠悠的環境中總能突顯人物的心境,敍事手段同樣獨具特色,不禁使人感到一種獨特的魅力。

讀完《羅生門》後,不禁又使我想起來另一部書籍《三體》,當艦隊背井離鄉後,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家園的破滅,能源告急,食物危機,語言已經成為沒必要的工具時,梅杜薩之筏的景象再次顯現。道德是人類文明建立起來的規則,那麼脱離了人類的團體後,或者説即使做了超越道德的事情後也不會被人們制裁的時候,人們行為的準則又會變成什麼樣呢?為了集體奉獻自我,還是為了自我殺害其他人?

人人都有利己主義,但同時人人又有選擇的權力。羅生門的雨不可避免,但希望每一個候雨人都可以等到一片屬於自己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