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世界是平的》的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56K

《世界是平的》的讀後感(多篇)

《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篇一

《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是當前暢銷全球的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書。作者托馬斯弗裏德曼,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在五百多年前,哥倫布使用此刻看來是極其簡陋的航海技術穿越大洋,並安全返航,以此來證明世界是圓的。他們在茫茫大海中折騰了71個晝夜,發現了第一塊陸地。哥倫布深信他沿着地球的另一個方向來到了印度,而實際上,那是之後被命名為亞美利加的新大陸。不管怎樣,在哥倫布之後,世界是圓的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常識。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是把自我頭腦中已有的經濟全球化的理論或者認識調動出來與之進行一個廣泛的比較,確實感到經濟全球化洶湧而來,同時也深感自我知識的匱乏,同一個時代生存在同一個地球上,我竟然在自我狹隘的小圈子裏生活了二十多年,實在是令人震驚和羞愧。

幾個世紀後,弗裏德曼來到了真正的印度。他發現,那裏的人們在頂尖學府裏理解教育之後,已經掌握了當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世界彷彿又驟然變平了——鼠標點擊之間,在印度就能夠輕易調動遍佈世界的產業鏈條。這就是《世界是平的》所描述的全球化3.0。

弗裏德曼不愧是記者身份,他用幾近煽情的手法和大膽的想象來解讀全球化,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點象在看電影,也有點象在讀一篇扣人心絃的懸疑小説。但讀完之後,冷靜地做一分析,你就能讀到作者本身並不是經濟學家,因為他對經濟全球化的解釋過於隨意,有時為了生動就捨棄了真理,所以你不要太過於認真,需要去偽存真。

弗裏德曼指出,由於市場的全球化,個性是資本市場的全球化,使這個世界的經濟敏感得比流感來的還快,比禽流感的傳播還要迅猛。有點像蝴蝶效應。或者你仰天長歎一口氣,就引起了卡特尼娜颶風。你跺一跺腳,就引發了東南亞海嘯。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越來越千絲萬縷,越來越榮辱與共。由於資本市場的一體化,可能我們已經不能辨別世界500強企業到底是哪個國家的。

他認為此刻的社會必定抵擋不了全球化的浪潮,全球化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在《世界是平的》一書出版之前,他已經是美國公認最有影響力的新聞工作者之一。《世界是平的》更讓他贏得了大師的聲譽。

弗裏德曼對環境問題表示了高度的關注,指出引起環境問題的原因經濟的不合理發展,但同時指出解決環境問題還是得靠科技,人類務必走一條科技進步與環境保護共同發展的道路。我是讀不太懂這本書的,但還是收穫了緊迫感。深感國家要強大,要走出狹隘,走出在世界低端市場徘徊的囹圄,還是得靠人才。應對洶湧而來的全球化浪潮,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如果缺乏全球戰略型的人才,無疑是個巨大的硬傷。企業缺乏全球化視野的人才,就難以在經濟發展浪潮中浮沉,國家缺乏全球視野的人才,就難以在世界範圍內把握自我的命運。此時此刻,我才深深理解了西方學者説的那句話:中國需要諾貝爾獎獲得者,但更需要比爾蓋茨。

本書也提醒了我們,在剷平的世界競技場上,我該如何提高自我,讓自我永遠持續很強的競爭力。所以我們務必:1)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識,尤其是電腦方面與自我工作和業餘愛好有關的新技術、新軟件;2)不斷地鞏固已學到的知識;3)不斷地學習瞭解世界設計領域的新動向和潮流,同時豐富自我的管理知識和提高管理水平;4)不斷地瞭解同行業的發展狀況。否則,自我有隨時在平坦的競技場上站不穩的可能。一句話:準備好自我,隨時迎接新的挑戰。

當前,中國正在走一條科技興國的科學發展之路,這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不二選取。不僅僅中國需要科技興國,需要科學發展,任何國家都需如此,因為這是經濟全球化時代的遊戲規則。

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篇二

印度,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説都是個神祕的地方。有一朋友,提起到印度出差,就愁眉苦臉,因為他也曾和Todd一樣,初來乍到就交了學費--腹泄。

在這部片子裏,你能聽到帶着特別口音的英語,看到那尊掛滿人頭的毀滅女神迦梨,印度人獨有的生活態度和觀念,如此種種都與Todd熟悉的美國大相徑庭。我不能理解的是,Todd怎麼能夠在短短三週不到的時間內,就從原本的抗拒,變為接納和主動融入。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喜歡這部電影。

文化的衝突和融合,看上去好像與外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客服明明在加拉普利,卻非要捏着鼻子説自己在芝加哥,理由很簡單,不要讓訂貨的美國人因為聽到外國口音而“抓狂”,而老闆的想法是,同樣的價錢,可以僱用8個人,why not?!Todd不瞭解也不願意瞭解他的印度下屬的想法,他只是盯着牆上的記時器,一籌莫展。如果不能把這個記錄降到6分鐘,他就別想回到美國。荷麗節是個轉折點,他換上了印度人的衣服,也就在那一天,換上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尊重他們的文化,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才能轉化為工作的助力,Todd作出了一系列的`轉變。他成功地創造了奇蹟。

從一刻也不想停留,到後來的不捨,除了空虛寂寞下產生的愛情以外,應該還有其他吧?外包業務又轉到了更加價廉物美的中國上海,他卻把機會讓給了普洛。回到美國,他把一部分價值觀也帶了回去,當然還有手機裏輕快的寶萊塢音樂。就像片子開頭的字幕,白色的字,漸漸被覆蓋上一層黃色,Todd的白,普洛亞莎們的黃。

《世界是平的》的讀後感 篇三

若你環繞世界一週,你仍然會發現這個世界圓得可以,這個世界仍然是那麼凹凸不平,有着太多千溝萬壑的阻礙。於是你會懷疑:托馬斯·弗裏德曼是不是給大家開了玩笑?是的,這個玩笑開大了,可這是個真實的玩笑,看了《世界是平的》之後,我敲定了答案。

為什麼只是倒了一堵牆就能產生如此大的效應?也許真理只有一個,就是這賭牆不是普普通通的牆,是一堵將全球人類分開擺放,不讓其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的牆,作者將它引之為:德國的柏林牆。它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住在牆一側的人欣賞、甚至窺視另一側的自由。

19xx年,這座終於牆倒了。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不安有人欣喜。倒了這座牆,就意味着自由時代的來臨,意味着慢慢的將世界碾平,讓人與人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變得暢通無阻。達斯説:我們的“柏林牆”倒了,這就釋放了籠子裏的老虎,貿易管制也被解除了,····”。印度因為“柏林牆”的倒塌,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從內斂自信發展到毫不掩飾自己的勃勃雄心。我們國家加入世貿,也是努力為了推倒阻擋我們經濟發現的“柏林牆”。弗裏德曼告訴我們,從不同視覺看待這個世界、將它視為一個整體。因為柏林牆不僅阻隔了道路,還擋住我們的視線。當柏林牆存在的時候,我們很難將這個世界當作單一的市場,單一的生態體系和單一社會。所以,柏林牆的倒塌不僅可以讓更多接觸對方的知識網,而且有助於他們接受共同的標準、經濟運作的標準,會計標準、銀行標準、製造計算機的標準和撰寫經濟論文的標準。通讀之後,我們便能瞭解,作者是為之興奮的'、“柏林牆”的倒塌。但究竟是什麼使得這座屹立在人類世界歷史長久的牆倒塌呢,當然,這裏面有很多影響因素。作者指出了最重要的因素、20世紀80年代的信息革命。

1985年windows操作系統的問世,它使得我們能夠交流信息,使用統一的標準,並以全球的眼光看待世界,同時它也使得我們每個人可以處理寫作、掌握和傳播以往更多的信息。其實,我看到的是計算機網絡即因特網、信息技術對我們的影響。他們將會推動社會生產力以更快的速度發展。我們知道,人類社會經歷好幾次技術革命,而計算機網絡時代到來,早已宣告了一場新的科技革命的到來。計算機和網絡時代的主要元素就是信息,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會空前加快,人們瞭解信息、傳遞信息的渠道將增多、速度將變快,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也將會變的更強,從而啟動了全球信息變革的基本平台。

倒塌了柏林牆,平了世界,我為之欣喜。

《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篇四

“500年前,哥倫布運用當時簡陋的航海技術進行環球旅行,他安全返航並告訴世人,世界是圓的。500年後,我在班加羅爾,卻聽到熟知當今最先進技術的工程師告訴我,世界是平的!更為有趣的事,他還把這看成是件好事,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認為這是印度和世界發展的絕好機遇——我們讓這個世界變平了!”

最近閲讀了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裏德曼寫的《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分析了21世紀初期全球化的過程,講述全球化狀況及其給人們所帶來的影響,這本書對競爭和合作的關係作了最新的闡述,書中的觀點認為,世界變平了,只要你有足夠的能力和想象力,世界上的所有資源都可以為你所用;世界變小了,光纜把全世界都連結起來,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競爭與合作,因為競爭與合作帶來了整個世界的變化,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傳播。

我們物業行業同樣不可缺少競爭與合作的因子。我們從事的工作雖然是很平凡的,但同樣藴含着競爭,能在蘇州物業行業工作是極其自豪的,但也倍感競爭壓力,無論工作態度,還是學習能力、工作技巧無不打上競爭的烙印,同事當中不乏有高學歷的、擁有“物管師”資格的、或者實戰經驗極其豐富的佼佼者,在這個高水平的平台上,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那些迎難而上、努力工作、鋭意進取的人才是最後的勝利者。同樣,這個世界不能只有競爭而沒有合作,縱觀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哪一個不是生活在集體之中的,崗位之間既有分工更有合作,也非常需要團隊意識,因此就要求我們必須具備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和能力。

《世界是平的》這本書傳遞給我們更激烈的生存競爭和壓力信息的同時,也點燃了照亮我們職業發展道路的火把。正如書中所言,在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居安思危,加強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學習,拓展視野,充分利用新信息技術工具,提升自己對資源的整合能力,提高自己的溝通、協調能力。從這本書裏,我收穫到了緊迫感,沒有想當然的力量,沒有一簇而就的成功,上帝不會讓我們“得來全不費工夫”,想在平坦世界佔據一席之地,需要我們堅定不移的毅力與恆心。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識,不斷地鞏固已學到的知識並運用到實踐中,世界的平台才能有我們的位置。

世界是平的讀後感 篇五

單位推薦讀書,第一本我就毫不猶豫地選了《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早就聽説過這本大名鼎鼎的書,但還一直未能閲讀學習。

《世界是平的》是暢銷全球的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書,作者托馬斯?弗裏德曼本人是一名記者,而並非專職的經濟學家,這讓他的文字敍述不是那麼枯燥,完全沒有經濟學家的拘謹,讓他的視野可以從更廣闊的角度與高度來觀察、體察這個正在變化着的世界,他用生動的文字將全球的經濟化進程劃分為3個偉大的時代:第一個時代(全球1。0版本,1492年,持續到大約1800年),從哥倫布起航開啟世界貿易開始,這一時期全球化是由“國家”的力量在拓展,世界變圓了;第二個時代(全球2。0版本,從1800年持續至20xx年),這一時期“跨國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變小了;第三個時代(全球3。0版本,20xx年到現在),這一時期的全球化將以個人為主,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合作與競爭,世界變平了。

按照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的決定因素是生產力,生產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學技術,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經濟現象,社會現象,乃至文化現象和生活方式均來源於和決定於社會的生產力以及在生產力中起着核心作用的科學技術。是人類的智慧造就了過去、今天和未來。在原始社會,一切愚昧和文明均產生和決定於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儘管他的表現方式千差萬別,但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規律並沒有改變,經濟全球化同樣如此。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我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和時空感消失了。經濟的全球化,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更為緊密,把地與地之間的距離變得更加沒有間隙,全球化的進程,把這個世界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弗裏德曼説:“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來時,它就知道自己必須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快,否則就會被吃掉。獅子每天早上醒來時,它知道自己必須超過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則就會被餓死。不管你是獅子還是瞪羚,當太陽升起時,你最好開始奔跑。”弗裏德曼的真知灼見,給了無數人警醒。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沒有了,但是競爭也加劇了,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既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也是站在同一個較量的拳台上,經濟的全球化,科技的進步,給了他們同一個發展的平台。世界是平的,既寓意着上帝對每一個人的眷顧與垂青,也必然昭示着,不可能每個人都能跑在最前面,只有那些思想上有準備,行動上最積極的獅子,才更可能吃得飽。

怎麼樣跑得更快,書中也給了我們啟示,“外包”、“離岸經濟”,這些以前不可想象,不能實現的合作模式,在新的科技與生產力的要求下,都成為一種可能性或者必然的趨勢。團結互助與精誠合作,在現代的高科技生活狀態下,越來越重要。只有那些丟掉包袱,輕裝上陣的人才有更多的機會,經濟趨同,分工趨細,世界趨平,眼光趨遠,每一個生產商都不可能包打天下,每一個人都展示着自己最優異的才幹,發揮着自己最理想的狀態,而把自己不擅長的工作,留給別人去處理,把自己不需要分心的地方分離出來,讓別人為自己打工,讓別人為自己分擔自己認為不重要的工作,終有一天,我們會把一部分工作外包給天狼星人,

“只要有一條寬帶,只要有雄心壯志,”人人都可以象瞪羚、象獅子一樣在廣袤無邊的草原上奔跑,但同樣多的機會,也帶來了同樣多的挑戰,稍有落後,也將會被競爭的洪流遺棄,成為草原上被獅子們踏入泥中的野草。

讀了這本書,我更有一種緊迫感,當太陽升起時,我最好開始奔跑;當太陽升起時,我必須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