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龍應台目送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W

讀龍應台目送有感

讀龍應台目送有感1

龍應台的《目送》是本生死筆記,它深邃,憂傷而美麗,在她的文章中我讀懂了什麼叫孝敬。

這世上總有一羣人:當我們披着霞光呱呱墜地時,他們喜悦而泣;當我們學步不穩摔倒在地上時,他們急切心疼;當我們背起書包憧憬未來時,他們日夜操勞;當我們躊躇滿至打拼事業時,他們獨守空巢或孤老而終。目送了時間,語言和生命,讓我知道了因為有自己的命運,長大後我們不得不離開家鄉,離開父母我們身為子女也是如此失落常常在人生盡絕時默默流下思鄉的眼淚,每一次回家,總覺得如此衰老,為何父母總是如此的漸漸離去,總是在告別式微笑的説一聲再見,在上車時獨自的在心中流淚

很多人認為,孝敬只是一種單方面的給予,只要給予長輩足夠的物資,就是孝敬,殊不知,孝敬其實只是一種陪伴;又有多少人認為孝敬只是一種動作,只要今天孝敬了這份温馨就能在長輩心裏封存很久,殊不知,孝敬還是一種延續的狀態,長輩們需要的不只是隻言片語的零碎的關懷,而是呢喃細語的嘮叨與問候。孝敬不是絕對的服從,它是一種心,一種情,一種內心的思念。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業。時間,永恆得把一些東西帶走,帶不走的,隨着時間,也便成了永恆。然而,這種永恆到底是兩個人的不悔的歡笑,還是兩個人遺憾的淚水,完全取決於你對孝敬的態度!現在的我常常看到爺爺奶奶衰老的痕跡,很害怕突然有一天他們就不見了。任憑我怎麼呼喊,他們都不會回來了。而有過多少年,那昔日健朗的爸爸媽媽也將步入風殘燭年,也將從此消失,無處尋覓呢?

愛父母,孝敬他們,就是愛30年後的自己;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是愛五十年後的自己。孝在心中,心存敬意。

讀龍應台目送有感2

繼《孩子你慢慢來》,龍應台又創作了這本《目送》,之前也有品讀過龍應台的文字,她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又彷彿像媽媽的手,輕輕的撫摸着你的臉。

“目送”,它的含義是什麼?生命中總有許多人被時光帶走,或者失落在天涯,或者用死亡劃開彼此的界限,像龍應台這樣還活着的人,就不免要遭受一次次的離別,一次次的悲痛。 目送,是送別離去的親人和友人,也是送別過往難忘的記憶和美好的時光。 在送別時,我們總要睜着眼睛,眼睜睜地看着對方離去……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講的是龍應台目送她的孩子——華安國小到大學,然後作者的父親住院還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讓人心酸和感動的文字説了:年幼的孩子長大到成人,讓她牽掛、讓她失落、讓她懂得怎麼放手。和她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最後一次目送她父親的時候,也就是説她和他今生緣分也就終止了。

作者只是摘了生活中幾個片段來寫,但其中流露的情感讓人魂牽夢縈。你的心處處處被這種真實的文字牽動着。 看着龍應台的一次次目送,想着自己的一次次迎接與目送。突然發現,自己對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虧欠,只有珍惜才不枉他們對我們的一次次目送……

讀《目送》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且行且珍惜!

讀龍應台目送有感3

印象中龍應台的作品都是詞鋒犀利,寒氣逼人,直到讀了她的散文集《目送》,那温婉深沉的文字,讓心有了一些温暖,也有了一點傷感。

在《目送》的七十多篇散文中,她敞開心扉,滿紙温情,細膩地書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遠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自己的脆弱,還有無奈的放手等諸多心境。書中的情節都是我們非常熟悉卻常常會忽略的小事兒,看似平淡如水,微不足道,讀後感受到的卻是深刻的思想和厚重的情感: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書中有許多篇幅是講作者與母親的,她那年邁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母親像個小孩。她牽着惶恐不安母親的手,走在川流不息的香港車站,帶她回家。她提前24小時和母親道別,給皺紋密佈的母親塗粉紅的指甲油和潤潤的口紅。她哄着她,就像當年母親哄着兒時的她一樣,耐心、細緻。還有她寫自己的父親背井離鄉隔海相望的離愁,漂泊一生遙念故土的遊子之情,讓人想起余光中筆下的鄉愁。

最喜歡開篇的《目送》一文,寫的是她作為母親和女兒兩個角色的感受。作為母親的她,在兒子從國小、中學,十六歲到美國做交換生一年,直到現在二十一歲就讀於她教課的大學期間,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而作為女兒的她,追憶自己成長歲月中,與父親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的爐門前,深深地凝望,希望記住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作者寫父親時,父親已經走了;寫母親時,母親已認不得自己;寫孩子時,看到的只是他們的背影。於是她説:“人生走到這樣的年齡階段,是四顧蒼茫,唯有目送。”

不會忘記書中的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樣的感悟,既有遺憾,又有堅定,讓我們也為之動情。

想到自己從前每一次的離家,即使知道身後那一直注視的目光,卻都沒有回頭一看,現在情節重演,才能明白為人父母心中的那份失落與欣慰。孩子長大了,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的視線,父母日漸老去,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的世界。生命就是一場愛的接力,我們目送自己的孩子,同時自己也被父母目送,每個人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體會最複雜的人生情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帶着愛和釋懷,用現在的努力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

這是一本好書,感謝作者,為讀者帶來一份親情的感動。

點擊下頁查看更多讀龍應台目送有感相關內容

讀龍應台目送有感4

這個暑假,一本名叫《目送》的散文集伴我成長。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華安上國小的第一天,母子手牽手,當鈴聲響起,兒子奔跑在人羣中,媽媽在穿梭紛亂的人羣中無比清楚地看到自己兒子的背影,而兒子也在不斷地回頭看媽媽。

華安十六歲,到美國做交換生,當媽媽在機場與兒子擁抱告別時,“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華安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母親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意搭母親的車。母親只能在高樓的窗口望到兒子的背影。“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在文字中看到一個孩子的長大,更讀到一個母親的深情。我不僅想到了我自己。幼兒園裏,爸爸放下我後堅決地離開,我的眼睛一直望到爸爸的背影消失在人羣中;國小時,當我獨自一人走過熱鬧的十字路口,不必回頭,我知道,有一雙眼睛在望着我,直到我安全。爸爸説:“兒子,你要快快長大!”媽媽卻説:“兒子,你怎麼這麼快就長大了呢?”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當孩子長大,從父母的生命中分離出去,父母任是不捨,也多欣慰。爸爸的厚望,哈哈哈深愛,且珍惜。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書中的那些生老病死聚散離合,那些恩恩怨怨坎坎坷坷,告訴我,人生的漫漫長路,註定要一個人走。在我8歲那個暑假,父母讓我一個人搭飛機來回北京。雖然這邊有爸爸媽媽送我到機場,那邊有奶奶來接,但心裏還是忐忑,當然還有一些小刺激。脖子上掛着無人陪伴的標誌,隨着空乘員上飛機,找座位,下飛機,等到奶奶來接,一切都順利。自豪感一下子上來了,離開爸爸媽媽,我也可以。小升中報名,排一天長長的隊,獨自進到陌生的環境,接受陌生老師的考試,當老師説“不錯”的時候,一天的勞累都煙消雲散了。我知道,這樣的路,我還要一直走下去。

目送,當我們目送身邊親愛的人背影漸行漸遠,只要珍惜曾經相聚的時光,珍愛彼此,就不必遺憾;目送,當我們目送時光的背影漸行漸遠,只要我們曾經踏實走過,再回首,也坦然。

讀龍應台的《目送》,我沉思良久,也感悟良多。

讀龍應台目送有感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淡淡的文字,隱藏着濃濃的情感,帶來了深深的憂傷。

《目送》是一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散文集。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這是對一種情感的目送,更是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一書,封面並不浮誇:一位年輕的母親推着自行車,車子後座上坐着她的孩子。那是兩個幸福的背影,因為我看見了母子微微顯露的側臉上那抹淡淡的笑容。倚着牆角默默地一口氣讀完,彷彿又見到了朱自清筆下的父親的背影,那個拖着臃腫的身子,費着勁翻欄杆為即將遠行的兒子買橘子的老父親的蒼老的背影。龍應台這本堪比《背影》般動人心絃的温情《目送》,又讓我如同當七年級般潸然淚下。

已身為人母的龍應台目送着漸行漸遠的兒子去異地求學;她記起當年,父親目送着離家求學的自己;她想起幾年前,目送着棺木中的父親——是她第一次目送至親的死。人生五十多才面對生死離別,到底有點遲了。作為台灣的外省人,龍應台在台灣只有父母、兄弟。她從未目睹過親人離世,直到父親逝世。在那之前,她極愛站在高處,審視批判這個社會。她最後一次目送完父親,目送長大遠行的兒子,有太多的無奈和失落,卻必須放手。這才使她開始咀嚼生活,才開始懂得了生死離別,才開始知道了那種黯然神傷的感覺。

當初遠赴金華求學時,父母為我搬着行李,我的心中滿是對陌生環境的忐忑和對大學生活的憧憬,滔滔不絕了一路,而父母全然沒有多少言語。到了寢室,母親默默地為我整理牀鋪,父親默默地為我添置了許多生活用品,忙碌了一個下午,父母該離開了,直到看到母親紅着眼望着我的那一霎那,我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揮手告別,看着父母離開的背影,心中是複雜的心情。接到母親的電話,電話那頭,很明顯的哭腔,告訴我要好好照顧自己。我理解母親,但是我卻體會不到母親那種依依不捨的心情。面對離別,面對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遠赴他鄉,她擔心、她害怕、她牽掛。也許將來,我也會深深地體會到母親的這種依戀。

“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剎那,都被我採下,而採下的每一個當時,我都感受到一種‘美’的逼迫,因為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 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是永別。龍應台説,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