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儒林外史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7W

儒林外史讀後感精彩多篇

《儒林外史》讀後感400字 篇一

今天,我讀了一本諷刺小説,那就是在清代遠近聞名的《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主要説了在舊時代時,各類人士對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描寫了一些深受八股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當時不良的世俗風氣。

在《儒林外史》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吝嗇鬼—嚴監生。他是一個膽小而有錢的人。他最令人深刻的那件事就是嚴監生疾終正寢。這件事充分表現嚴監生吝嗇,愛錢如命,我覺得這樣的人不值得我們去學習。相反,我們在生活中學會大方,如果不大方,下場就是和嚴監生一樣。而嚴監生的另外一件事——悼念亡妻中知道,嚴監生吝嗇到連給親人花一點錢都不肯,充分得體現出嚴監生愛錢如命。而《儒林外史》開篇詞中一個生於鄉村的王冕,因家裏沒錢,就去放牛,但他喜歡讀書,所以每天賺的錢都去買書看。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成了縣內的名人,許多人聘他做官,他都不接受,他逃到山中,過着隱居的生活。説明他討厭做官的昏晦的生活。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一些官員為了錢和權力,不顧人民利益,而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最終和嚴監生的下場一樣。這些現實的事情告訴我們做人不能貪小便宜,要大方,不能愛錢如命。

《儒林外史》教會了我要大方,不能貪小便宜。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二

林焜鵬

讀完這本書後,我瞭解到,在當時社會上,由於科舉制度,許多文人一生埋頭苦讀,都是為了過上更富裕的生活。因此,追逐功名富貴,考科舉幾乎佔據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為此失去自我,失去自己的人生,人生變得無意義……

儒林中,范進就是一個典型的腐儒的代表人物。他一生都在考科舉,被稱為“老童生”。直到暮年,他才考中。而在中舉之前,他的生活是十分貧窮的,一直生活在別人的嘲諷與輕視中。為了改變這種生活狀況,范進讀了一次又一次的四書五經。為了中榜,為了得到功名權利,儘管慘遭一次次的失敗,他也依然忠於科考。

終於有一天,范進中舉了,卻因太過興奮,而發了瘋。范進實現了自己多年的願望,後來是別人打醒了他。可見,科舉對於一個人的思想與性格是有如此大的影響,影響着那時許多的文人。而范進苦苦考了那麼多年的科舉,獲得了回報,和他渴望多年的財富,也是因為當時追逐名利的社會風氣的影響了。

這樣如此痴迷科舉的有許多,比如還有魯編修父女。父女倆痴迷八股舉業,在生活中只願意去了解八股文章,學習關於八股,且開口閉口都是舉業,還教身邊的人學習八股文章。如此,他們就被八股文、舉業奪走了魂,永遠沒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與自在。

後來,魯編修擔心自家公孫不能考取功名,想要納一個小妾,再生一個兒子,教他學習八股文章,以此來實現自己升官發財的願望。他遭到了夫人的阻攔,心感無奈而發了病。最終,魯編修中榜了,得到了升官發財的機會,無比高興,卻因太過於激動而去世了。如此痴迷,是已被科舉扭曲、壓抑了心靈,隨那被科舉制度限制的社會風氣而生存,深陷其中,無以解脱……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向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新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開篇這首詞,就概括了此書,概括了封建知識分子的追逐名利,貪圖富貴。

《儒林外史》這本書,諷刺的,是當時文人毫無真正意義的讀書……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三

真名望高的人在我看來非是“淑世”之輩,我私人崇尚莊紹光,心存天下,進可為國度國家獻計,退可為修身自娛。

莊紹光所解釋的名望高的人在我看來,遠遠超過了那一些放蕩不羈,但願長醉不復醒的一味尋求隱遁者的心胸。

杜少卿由避世到頑世的神態,看待世俗其實是失望至極後轉而消極,對統治者、政治做官的道路意興將盡,沈醉於私人天和地,於縱容中求開釋自我求醉,不過那一些看似豪俠之舉,卻往往被街市混混所利用所愚昧,沒有辦法觸動到或緩解下層老百姓的困苦。

莊紹光不一樣,大隱約於市,蕭然對待名與利,但卻不相同味迴避政治與統治者,可以説出則法家拂士,治國經略的洞曉,足可見其胸懷天下,懷有濟世之才,一朝有機緣,便加以發揮,傾囊而出獻策獻計後,便又蕭然歸返於天然,可以説將傳統“儒”“道”二家思想精髓合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