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打破一切常規》高中生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8W

《打破一切常規》高中生讀後感(精彩多篇)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 篇一

看到《首先,打破一切常規》(下面簡稱“《書》”)封面的時候,我卻嗤之以鼻,我從不相信有所謂的“成功祕訣”,這與説自己會咒語一樣荒唐的slogo,所以猜想這是一本典型的成功學讀物。

帶着叛逆的心我走入“馬庫斯·白金漢”“與柯特·科夫曼”的着作。在《書》的前面很長的篇幅,都在以各種觀點印證《書》中提出來的12個問題對公司的發展有非常大的裨益。讓我想到或許這本書是在賣蓋洛普公司的調研的“狗皮膏藥”,事實上越看下去甚至讓我失去耐心。

從第三章開始,我才真正閲讀到脱離“賣狗皮膏藥”的正題,“選撥人才、界定結果、發揮優勢和因才適用”。書中運用大量豐富的真是的故事,有正面的有錯誤的證據逐步把我帶到反思的意境中去。我結合自己的公司不斷對照、懷疑、猜想一個一個的論點、故事、方法,確實給我帶來很多優秀的觀點。

這些觀點是:

一、人並非完美,發揮其優勢

我們真正認識自己嗎?我們是高傲的,自卑的,健談的,穩重的……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我們做什麼工作才是最大發揮自己的優勢?這等等的思考,都不僅僅對老闆、經理,任何一名員工都需要仔細定位。

二、愛崗敬業

升職調崗,還是愛崗敬業?我們追求事業、金錢、名譽,一個公司如何讓一個崗位設計中去滿足優秀員工的事業感、名譽及收益?追溯下去,或許能讓我們很清晰認識企業文化的真諦。

三、每個人的標尺

什麼是優秀,跟自己比,跟過去比,跟同行比,還是?我想很多公司都願意把標尺和目標結合起來,以結果導向。但是,我們都真正認識到結果嗎?

四、殘酷的愛

做公司這麼多年,越來越多理解了這個意思。從開除第一個員工的束手無策,彷徨失落,我漸漸明白了殘酷的愛。最殘酷的其實是我們的放任。

五、忘記這本書的大部分

別人的是別人的,不是我的。我們有自己的情況、特點、認知度,我想我還自信着我的管理和學習精神,我想我還是會為追求極致和完美不停歇。

《首先,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 篇二

讀書背景:由於現在公司的工作是由我一個人來完成了,所以很多時候,不得不去各大論壇上找資料,找答案。而CSDN是來得最多的一個論壇,沒有之一,因為在CSDN上幾乎可以找到我想要的所有的答案,在這裏感謝一下論壇的前輩們,謝謝你們的分享。而CSDN上每天都會有一些信息不知道由於什麼原因,會出現在首頁上,而我偶爾經過的時候,如果不算太忙的話,就會點出來看一下。前不久,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內容忘記了,文章中有一句話,讓我感同身受,大致內容:技能和知識可以很容易地被學會,而才幹則不能。而我之前也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們是做技術的,為什麼有些公司對個人知識和技能要求並不是那麼高呢?後來我想應該是某種為人處事和個人對事情的態度不同引起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公司面試的時候,根本不談技術上的東西,而只是像聊天一樣,隨便説説話就過去了,而最後感覺莫名其妙的就被錄取了。這是因為,公司看重的並不是我們的知識和技能有多強悍,而主要看的是我們的才幹。而我看這本書,是想知道如何打破常規,如何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首先,打破一切常規》這本書,首先,從整體上來看,這本書並沒有太多的出色的東西,它沒有明確告訴你什麼是常規,更沒有明確地告訴你怎麼樣去打破常規。它給人的感覺是,它在向你訴説它的調查經過和調查結果,嗯,總體的感覺就是這樣的。可能這也是國外的書籍的一個特點吧,我讀的國外的譯文書比較少,只能算是一個猜測。

然後,接下來粗略的説一下書本上的內容:首先,這本書主要是針對對象是經理或領導或人事的,我現在還不到這樣的水平,而經過我的“過濾器”之後,可能有些問題會被忽略,跟書本的內容可能有些偏差,在此,僅是作為個人的讀後感,對於在此之外的東西,概不負責哈。這本書給我感觸比較深的地方就在於書本上的是優秀經理和普通經理之間的區別。很贊成它提出的一個貫通整本書的觀點和脈絡。這個也是公司招人基本的方式:1、選拔人才,選擇符合自己當前工作需要的人;2、界定結果,給一個明確的目標,而且謹記要不過多地干涉工作人員實現目標過程中的行為;3、發揮優勢,挑選出表現好的人員,即明星員工,找到他們的優勢,增強他們的優勢,讓他們發揮得更好。4、因才適用,選擇合適的崗位,讓員工能發揮自己的才幹。而書本上還有一個非常好的觀點,設置寬幅薪水,對於明星員工,這個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很多公司把崗位和職位掛鈎,而部分明星員工(做技術的人員體驗應該比較深),因為了解自己的才幹所在,其實就是感覺自己喜歡在當前的工作。因此公司應該設置一個寬幅的薪水,對於能力比較強的明星員工薪酬有可能比上級領導所得更多。

從整體上來説,理念是對的,公司對員工的發展以這樣的發展方式是最好的。而我覺得這也算是這本書的意義所在了。現在很多公司,對於前面的選拔人才和界定結果做得很好,但是對於後面的支持相對就少了。也難怪了為什麼國內的很多大型公司跟國外的公司做對比的時候總是有一些不小的差距。當然,對於國內的很多公司,以利益為目的的公司,很少再有那些針對個人進行培養的了,畢竟現在的很多人都太浮躁了,很多公司難以承受得住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情——把人培養起來了,那個人卻辭職了,去所謂的更好的公司去“高就”了。不過我覺得,正如書本上所説的,要留住人,靠的並不只是公司給予多大的幫助,而是給這些優秀的員工分配一個優秀的經理。我相信,只要薪資不是低得太離譜,有一個好的環境,有一個好的上司,基本上很少有人願意離開的。當然,這些只是個人的見解。

這本書對於單獨個人來説,我覺得它的作用在於,提醒我要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才幹所在,更好更大地去發揮個人的才幹,而不是想方設法的去完善自己,讓自己成為完人。誠如書上所説的“人是不會改變的,不要為填補空缺而枉費心機,而應多多發揮現有優勢,做到這一點已經不容易了“。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男怕入錯行“,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行業去做,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夢想。

語文學得不好,文采不大好,文章的紋路不是很清晰,望能諒解。

在此,記錄下當前自己看過的書和自己的收穫。希望大家可以推薦一些好書。

《首先,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 篇三

這本書的書名首先吸引了我,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往往形成了一種習慣,人容易產生惰性,這本書名讓我眼前一亮,希望從這本書中學習一些科學的先進的工作理念,從而對自己今後的工作提供知識的動力和源泉。

這是一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應當讀的好書,它從如何衡量工作環境是否能夠吸引和留住人才開始,對如何培養和使用員工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講述了許多優秀經理人和員工的故事,通過閲讀此書,我獲得了一些啟發。

首先,如何測量一個工作場所的優勢,經過大量的調查和篩選,本書提出了十二個問題,即:

1、我知道對我的工作要求嗎?

2、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設備嗎?

3、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機會做我最擅長做的事嗎?

4、在過去的七天裏,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揚嗎?

5、我覺得我的主管或同事關心我的個人情況嗎?

6、工作單位有人鼓勵我的發展嗎?

7、在工作中,我覺我的意見受到重視嗎?

8、公司的使命/目標使我覺得我的工作重要嗎?

9、我的同事們致力於高質量的工作嗎?

10、我在工作單位有一個最要好的朋友嗎?

11、在過去的六個月內,工作單位有人和我談及我的進步嗎?

12、過去一年裏,我在工作中有機會學習和成長嗎?

它整體分為五個階段:大本營、一號營地、二號營地、三號營地和山頂。經過實踐檢驗,發現這十二個問題與企業業績數據相聯繫,對這些問題做出肯定回答的公司往往在生產效率、利潤、員工保留率和顧客滿意度方面水平較高,同時發現員工對這些問題的看法主要取決於他們的上司而非公司的政策或規定。這一點啟發我們要取得良好的企業業績,培養一批優秀的經理人員非常重要。

其次,發揮每個人的優勢,避開他的弱點。書中總結了優秀經理的一句名言:“人是不會改變的,不要為填補空缺而枉費心機,而應多多發揮現有優勢,做到這一點已經不容易了。”我們在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的時候,往往會説自己工作成果有哪些,存在的不足是什麼,而很少認真去分析自己的優勢是什麼,潛力在哪裏。通過這本書的闡述,使我們瞭解應該儘可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將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做細也已經很不容易。

第三,技能、知識和才幹是構成績效的三個不同因素。三者的區別在於,技能和知識可以很容易地被教會,而才幹則不能。本書將才幹定義為一種“貫穿始終,並能產生效益的思維、感覺和行為模式”。所謂知人善任,基礎是知人,知人的前提是需要識別才幹和選拔才幹。

本書澄清了許多現實管理中的誤區和概念,貼切實際、打破常規,本書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看待我們工作和職業的嶄新視角,在思想上有革命和顛覆之感,為我們提供了具有指導性和操作性的工作步驟。

意識到一線經理絕對重要性。 篇四

在未參加工作之前,選擇一份工作看重的是:薪酬、環境、機遇、聲望、影響力……以前對一線經理的重要性理解從來沒有這麼深刻過。蓋洛普公司的這本書依然延續了以往的用數字説話的風格,一連串的數據讓我真正意識到一線經理絕對的重要性,同時個人2年的工作經歷也給了我重要的啟示:一線經理對優秀人才的去留起到關鍵性甚至決定性作用。此時想到,公司招聘的近百名應屆大學生,最終留下來的大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實習部門經理有計劃、有安排、有意識的指導。企業要想留下優秀的人才,勢必要讓一線經理(含車間主管)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和承上啟下的功能,讓一線人員感受到關懷和重視以增強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有可能持久在企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