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不抱怨的世界精品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6W

不抱怨的世界精品讀後感精品多篇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 篇一

首先感謝統計局組織的“讀書。實踐。成才”主題讀書活動。這次活動我有幸選擇了美國最偉大、最受尊崇的心靈導師威爾·鮑温的著作《不抱怨的世界》,通過閲讀,我認為該書確實值得大家認真學習和領會,相信大家讀過以後會覺得這確實是一本好書,並會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體驗到的更大的快樂!

一、收穫體會

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也沒有好好閲讀,但是,當我認真翻閲了一遍之後,深感受益匪淺。尤其是作者對人們抱怨的原因、行為表現做了非常深刻的詮釋,分析非常到位。作者威爾·鮑温認為,我們之所以會抱怨,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比如説,人們可能會抱怨自己的身體健康,卻不是因為真的覺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讓他們取得附帶的好處,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開反感的事件。仔細地思考,我想抱怨不僅僅為了人們給予同情、關懷和正向的認知,而有時也是為了發泄,在威爾·鮑温看來,很多時候我們抱怨環境、抱怨他人,還可能是因為個體缺乏安全感,自我價值不確定,在這種心理背景下,我們需要通過抱怨環境來向外界傳遞自己是受害者的信息,需要通過抱怨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秀,需要用抱怨來為自己的缺點和改進找藉口。因此人們不斷地向別人述説自己不得志的緣由,不斷地抱怨環境的不公、抱怨他人的自私。但是,抱怨過後現實情況卻沒有一點改善,甚至更加糟糕。讀了這本書後,我認識到人們抱怨是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自信、沒有安全感,需要通過不斷抱怨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來獲得別人的同情和認可,而這些恰恰反映了我們越來越缺乏自信心、安全感、越來越找不到自我價值的焦躁心態。

二、對本書的評價

首先,這是本好書,值得大家閲讀,因為它對我自己的幫助很大,尤其是在情緒控制和心態調整方面,作者科學地運用了心理學知識對人們抱怨的原因、行為表現做了非常深刻的詮釋;至於書上所説“不抱怨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不抱怨就可以讓自己的事業出現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這一觀點我不認同。因為改變愛抱怨的行為,只能起到控制情緒和調整心態的作用,並不能改變現實生活中的困境、也不一定就能擁有美好的未來,當然,改變心態後我們的確可以感受到很多正面的東西,比如“眼前的境況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其實還有很多機會是可以成功的”,“其實我們已經得到很多了”,等等。這種改變僅僅是改變自己心態、自己的心情,雖説心裏舒暢了,但環境卻一點沒變化,因此,在擁有良好心態的基礎上我們也努力去改變環境、去嘗試各種努力,這樣成功才會不期而至。再者,作者在書中強調説優秀的人都不抱怨,這一觀點我也不能認同,因為,無論你是多麼成功的人士,現實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挫折,也總會有一些抱怨。而從心理學角度來説,抱怨對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因為它是人們宣泄情緒、宣泄壓力的良好途徑。因此,我認為,抱怨並不可怕,我們可以偶爾抱怨一下,只是不能慣於抱怨。在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要能面對既定現實,收拾心情,儘量讓事情不好的一面降低到儘可能低的程度,並且抱着積極的心態去努力工作,使生活朝向好的一面發展,在過程中獲取自我存在的感覺,盡情地享受生活中快樂。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 篇二

這本《不的世界》最初吸引我的是書中描述的“紫手環”的遊戲。這是由美國著名的心靈導師威爾鮑温發起的一場“不抱怨”運動,每一位參加運動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夠持續地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

我也為自己製作了一個手環,戴在了右手上,我發現,哪怕讓這個手環在我的右手上持續一天都很難。早晨上班,我抱怨路上太擁擠;飯後又抱怨起天氣反覆無常。憤的房價和只是在中午,我的手環就在左右手之間換了好幾次。我驚訝,自己原來已經深陷在抱怨之中而不自覺。

我讀起了這本《不抱怨的世界》,發現抱怨是如此糟糕的一件事情,而最糟糕的是常常深陷抱怨之中而不自覺,久而久之,讓其成為了一種習慣,以及看待事情的一種心態,在“抱怨的輪迴”中,喪失了積極、樂觀、上進的心。慶幸的是,在這本書中,作者還向我們耐心地講述了抱怨的原因是什麼,抱怨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停止抱怨的輪迴,怎樣才能讓周圍的人停止抱怨,怎樣才能做一個積極、樂觀的工作者,做一個快樂的自己。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

不錯,我們之所以抱怨,可能是希望抱怨能衍生出一些益處吧。比如,我們向他人抱怨工作的繁重,可能潛意識裏就希望別人多做一些或者幫助自己分擔一些;我們抱怨自己最近多麼倒黴,可能是希望別人能給自己一些安慰和同情。但是抱怨不能解決任何現實問題,最終只能讓我們深陷抱怨的惡性循環而不能自拔。或者給我們的健康和生活帶來惡劣的影響。我想,沒有人願意和整天抱怨的人生活、工作在一起,因為這樣連自己的生活好像也看上去毫無希望。要想杜絕抱怨,只有勇於面對自己的困境,遇到矛盾的時候,及時地溝通,解決。這同樣需要勇氣。首先要有勇氣承認自己是在抱怨,其次要有勇氣去化解矛盾,改變處境,而不是一味地抱怨。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遇到值得抱怨的事情時,我們也許可以試着不去張口,而是首先理智的思考,然後再去馬上行動,改變處境。我覺得書中一句話説得很對,“我們的想法創造我們的世界,我們的話語又表明了我們的想法。”在很多時候,也許就是我們抱怨的話語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我們原本可以輕鬆、積極、樂觀、上進,卻可能因為抱怨而變得痛苦、悲觀、沉重、無所作為。這本《不抱怨的世界》為我打開了消除抱怨的美好生活,那麼從現在就開始改變吧,相信紫手環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打敗抱怨,創造新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的讀後感 篇三

如果你時常抱怨工作是多麼的乏味,領導是多麼的不盡人情,別人工作做的少自己做的多……可是抱怨過後呢?工作不是照樣繼續,問題還是要解決。

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為了一些事情發牢騷、吐苦水,而抱怨的事情多了也漸漸地感覺抱怨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在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個愛抱怨的人,細細讀完這本書,我發現自己時常會抱怨一些人和一些事,自己卻沒有發現。書中紫手環的方法給了我很多啟發,一個習慣的改變需要21天的堅持,但堅持很難,通過紫手環的交替不斷提醒自己,這是一種循序漸進的好方法,特別是當你看到很多紫手環的同時,會激勵你堅持前行,改變自己從不抱怨開始,這是我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抱怨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最常見的,同時也是自己推託責任最好的藉口。把一切的過錯都推託到別人的身上,而自己卻不做任何的反思和自責即使錯誤確實是自己造成的。長此以往,抱怨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藉口只會讓人一事無成。抱怨,是不明智的產物,聰明的人不會抱怨,我們也不喜歡和一個經常抱怨的人工作、生活在一起,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它只是我們逃避自我過錯的藉口罷了。

不抱怨就是要行動,行動不會讓我們成為空想家!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工作就會精彩而有意義,漸漸地讓我們學着去感受工作、改變工作而不是去抱怨工作,實際上作者所説的不抱怨並不是教我們逆來順受,而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我們總是習慣於向身邊的人去抱怨工作中的不滿,但我們明知他們並不能為我們去解決我們的不滿。這本書的真諦是要我們不要多做多餘的抱怨,有不滿或者問題,是要向能解決問題的人去積極面對解決。

如果你時常抱怨工作是多麼的乏味,領導是多麼的不盡人情,別人工作做的少自己做的多……可是抱怨過後呢?工作不是照樣繼續,問題還是要解決。心中懷有抱怨又怎麼能把工作做好呢,沒有人喜歡和一個滿腹牢騷的人相處,太多的牢騷只能證明你缺乏能力,無法解決問題,才會將一切不順利歸於種種客觀因素。若是領導見你滿腹牢騷,他會認為你做事太被動,不足以託付重任。正像書中所説“當你抱怨時,其實是在排斥自己指名想要的東西;你的抱怨會推開、驅逐你説你想要的東西。所以,要給自己積極的暗示”你會發現,人們不但欣賞積極主動的人,還會對他充滿敬佩。

讓我們拒絕抱怨、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吧,從不批評任何人,從不抱怨任何人,從不抱怨任何事,盡全力而為之,在工作中堅持以立德、敬業、忠誠、感恩、奉獻、包容的奉獻精神,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這樣就是我們的成功!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 篇四

《不抱怨的世界》是美國最偉大的最受尊重的心靈導師,威爾·鮑温的著作,作者通過許多平易近人的生活故事,以及温暖懇切的心靈建議,一步步探索了我們為何會抱怨,抱怨如何破壞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又如何驅除這種殺傷力十足的表達方式等等。

通過閲讀此書,我看到了自己潛在的一面與自身性的弱點,能夠更好的審視自己,並試着改變自己,學會感激,感激那些幫助過我的人,感激那些傷害過我的人,感激我周圍的一切,默默陪伴着我。不要去抱怨,因為抱怨的實質就是表達哀傷、痛苦或不滿,抱怨就是推開自己想要的東西,從而使其結果更糟糕。在日常生活中,我會用書中的觀念和理念警示自己,漸漸的就會減少抱怨,直至不抱怨,因為此時的我深刻的懂得了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就如20世紀的激勵大師説的“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可惜對於這一點,只有成功承認”我們的人生,就是一成電影,就看我們怎麼演,而演的如何,演的好不好,都是我們自己填寫的結局。

書中通過一隻手環向我們傳遞了“抱怨不如改變”的生活理念,手戴紫手環者只要一察覺到自己有抱怨情緒,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如此反覆,直到手環在一隻手上連續21天為止,21天不抱怨不批評別人,不到一年,你就會慢慢改變,當然這並不是支神奇的手環,只是此時此刻的你心態變了。其實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創造自己的人生,重點是真正掙起韁繩,引導馬匹到我們要去的地方,抵達目的地,而不是到我們不要去的地方。

不要抱怨,心平氣和的看待周圍的一切,不利條件是你一生的財富,而這份財富只有經得起風浪的人才能俘獲,收起抱怨的廢話吧!勇敢迎接挑戰,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而成功往往青睞於積極的人。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500字6 篇五

《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讓我更加的堅定了我內心深處的想法: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改變不了外界,但一定可以改變自己。

如果我們總是在把焦點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我們的心情肯定也會受到影響,心情低落時往往會出現一些消極的行為,消極的行為則肯定結出消極的果實,如果沒有采取積極主動的做法,那麼我們不就掉進了消極怪圈了麼?

面對這些,《不抱怨的世界》告戒我們:立即停止抱怨!這就像一個人得胃病了,得吃藥!但是吃藥不是根除胃病的最終辦法,而是養胃。同樣,我們“不抱怨”的好習慣,也需要通過某些程序促進養成。而這些程序就是“改變”。如何改變呢?《不抱怨的世界》裏,改變還有一個意思,那就是當你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積極的改變自己的心態!

很多時候,不在其位,不知其事,改變自己的心態要求我們先要學會換位思考。當感覺別人很風光,而自己事事不如意時,不要抱怨自己運氣不佳,或許別人比自己付出了更多不為人知的代價。多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儘管自己真的受到委屈,你也許都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就是《不抱怨的世界》送給我們的:很多事情,就怕人去“做”,只要你敢於去做,事情就會自然而然的順暢了。之後,你會發現,原來讓自己思慮重重的困難,竟然本是小事一梉。真正優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她們總會把消極的想法從自己的內心掃除怠盡,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充滿希望。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世無難事,重在行動。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 篇六

2009年,遭逢天災、金融海嘯和流感疫情帶給人們的影響還未散去,數以萬計的人繼續面臨減薪、失業甚至破產的危機。畢業生們抱怨工作越來越難找,職場人開始抱怨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收入不如從前……抱怨聲在人們的周圍此起彼伏。美國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温説:這個世界值得抱怨的事情太多了,背叛、裁員、貧富差距、精神焦慮、安全感缺失……都會讓我們抱怨不斷。我們有時候會抱怨困難,是因為把困難當作藉口,以逃避自己嚮往卻沒有完成的目標。但是,抱怨困難並不會讓問題得以解決,也不會減輕內心的痛苦。我們抱怨不公平的一切,就是企圖用汽油來滅火,想抱怨的不但得不到消除,反而會帶來更多的災厄給我們。

抱怨是容易的,正如心理專家所言,“抱怨帶來輕鬆和快感,猶如乘舟順流而下,那是因為我們是在順應自己負面思考的天性,而停止抱怨,改而用積極的態度去欣賞事物美好光明的一面,卻需要意志力。”的確,抱怨是很多人生活的常態——工作、家庭、人際、天氣、交通……這些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的人是不快樂的,他永遠只會在不快樂的出發點原地打轉,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思維和行為上需要的改變。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本書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人生不可能總走上坡路,情緒也會有高峯和低谷,但是,抱怨一切並不會改變生活的不如意。我們可以這樣看: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讓自己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徐小平激情坦言:“不抱怨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看似簡單卻很有講究的大智慧,它更是一種精神,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需要這種精神,也匱缺這種精神。”是的,讓我們一起來理會威爾·鮑温所提倡“不抱怨”的精神,感受下1本書1隻手環21天改變600萬人命運的魔力。戴上紫手環吧!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 篇七

“《不抱怨的世界》讓你相信,你真的能改變自己的人生,並療愈靈魂的失調狀態,因為你自己就是一種祝福。”這句話是美國《洛杉磯時報》對於這本書的評價。近來,我也有幸拜讀這位美國最偉大、最受尊崇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温的著作。一本書、一隻手環,改變愛抱怨的你,成就不抱怨的世界。讀完這本書之後,讓我對抱怨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受益匪淺,對我的工作和人生規劃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指導和幫助意義。

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會有一些抱怨,在生活上遇到的不順遂,發發小牢騷、吐吐苦水,這些在大多數人的眼裏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不要忘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吸引力法則”,當我們在説一些負面和不開心的事時,就會收到負面和不快樂的事,講一個比較通俗的例子:當一個女生受到過一次感情上的創傷時候,肯定就會抱怨世界上沒有一個好男人,當她在抱怨的時候就已經在心底種下了一個“不相信世界上有好男人”的種子,所以即使會遇到好男人,這一個深藏內心的種子就會竄出來,讓她開始懷疑,這樣即使遇到,也會錯過吧。其實抱怨的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我們自己,抱怨不會有很明顯的惡果,但是如果心懷感恩、寬容大度就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家戴爾·卡內基先生在他的著作中總結的30條溝通人際關係原則中,第一條就是: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抱怨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的生活、工作態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密的人。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只會抱怨,那麼成功只會離你愈來愈遠,真正的成功只會垂青積極主動的人,而不是一直對工作中各種事務抱怨,那樣只會讓我們產生牴觸心理,實際一點的説如果你只會抱怨,那麼以後的升職加薪公司的領導又憑什麼來選擇你呢。當我們把這些消極的想法從自己內心中掃除殆盡,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充滿希望。你會發現,人們不但欣賞積極主動的人,還會對其充滿敬佩。因為世界上少有這樣的人,所以,世上也少有成功的人。一句話,庸人是因為自己而平庸的,也是因為不斷抱怨而平庸的。

總而言之,若想改變生活走出低潮,停止抱怨,是重新出發的第一步。遇到挫折從容面對,不抱怨、不放棄……只要繼續努力,就一定會走向成功。對生活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自然也會成為快樂的人。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 篇八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的心裏在想這可能又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帶着懷疑的心我開始了看書之旅,心裏卻怎麼也不肯相信這樣對自己有何有用之處…

慢慢的深入這本書我發現這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用很普通的方式和一些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裏可以看到自己的臉部表情和整體面貌。而這本書裏的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在這面鏡子裏我們可以看到自己心裏最真實的想法,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

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很多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在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可以讓心裏舒坦很多也能都輕鬆許多。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夠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這種抱怨的程度變得更為嚴重,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

書中一位因車禍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車禍之後,她經受了千辛萬苦,不停的開刀與康復,飽受身體和精神的挑戰,或許大家都會覺得她是一個最有資格抱怨的人,但是她沒有!她相反每天祈禱感謝救助他的醫生護士和每天照顧她的丈夫,她謝天謝地,她感謝諸神,感恩自己可以浴火重生。

我們的生活也認識如此,或許我們換一種方式換一種心態去看待很多事情都會得到好的一面。學習中的我們也是這樣,我們會抱怨上課枯燥無聊,抱怨作業堆積如。只要我們朝好的一面去看待,看到老師父母的良苦用心我們就會明白,不抱怨會是正確的選擇!

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 篇九

我小姑開了一家禮品店,春節期間正缺人手,我便走馬上任了,具體負責向顧客催介琳琅滿目的禮品。我對此般“玩意”有種天生的喜愛,因此幾天功夫我便成了推銷的行家裏手。看到顧客們滿意地買走了心儀的禮品,我的心情好極了,直到一天發生了一件惱人的事情。

那天,一位阿姨帶着一個小男孩買走了一隻阿凡達面具。第二天一早她怒氣衝衝地回來了,指着面具上一塊不起眼的掉漆,對我橫加指責,説我把樣品賣給了她。我正欲理論,小姑及時制止了我,並拿出所有的阿凡達面具讓她重新挑選。她挑了大半天也沒有相中一件,小姑只好給她退了錢,即使這樣,她臨走時還衝着我們説,“我沒有要路費,就便宜你們了。”並指着我説:“你這個丫頭片子,早晚要受報應的。”説完,摔門離去。當時把我氣得渾身發抖,對小姑這種極限式的忍耐更是不能理解。

説實在的,在這件事情上,我沒有半點責任,當時商品是她自己挑選的,而且按店裏規定,禮品離店後只換不退。小姑説,“和氣生財,幹了這一行當,就得把心放寬!”可是這口氣,我實在咽不下去,真想跟她理論一下,方解心頭之恨。

《不抱怨的世界》作者認為,“抱怨會相互傳染,它會帶給別人你自己意識不到的苦惱。”面對抱怨,不僅讓心情壓抑,也容易產生一種報復心理。原來,不僅大氣、社會風氣可以被污染,心情也可以被污染。因此,“當你發現你的朋友是喜歡抱怨的人,那麼迴避他是明智的選擇。”然而,正如我所扮演的這種角色,服務人員能迴避顧客的抱怨嗎?顯然不能。所以,我思考的問題是,我們如何面對充滿抱怨的世界。

出人意料的是,第三天那位婦女又回來了。她説她的兒子執意要那面面具,因此,不得已又回來選購。小姑熱情的接待了她,並跟她聊起了家常。我從網話語中得知,她剛下崗了,離了婚,孩子又不爭氣,她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抱怨的世界裏。小姑勸導她,如果人不得不面對一種生活,就要正視它、適應它、接受它。最後,那位阿姨對我抱歉地一笑,高興地買走了面具。

換位思考一下,正如這位阿姨,她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經常被欺凌的弱者,就連這種簡單的交易都沒有安全感,因而她用一種尖刻的話語將自己的壞心情投遞給我,以達到一種心理的暫時平衡。她傷害了我,是因為她早已受了傷。

我不得不佩服我小姑的氣量。我記得《不抱怨的世界》上有一句話:“如果你想要其他人改變,你自己就必須先改變。”誰都不願意忍受他人對自己的指責與抱怨,除非這種忍受能獲取更多的利益,那就是給世界帶來安寧。小姑敢於直面抱怨,又以笑容化解抱怨,這種社會責任的承擔,在不知不覺中淨化了人的心靈。在不經意間,她為自己喜愛的事業而悄悄改變着世界。

用微笑去應對抱怨,你就是傳播愛的天使。如同保護環境、弘揚新風一樣,淨化心靈也是每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從點點滴滴做起來的。這正是我讀《不抱怨的世界》的感受,它讓我想起毛澤東在《七律·和柳亞子先生》中的一句詩: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這正是我心目中的紫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