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71K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後感【多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後感 篇一

喜歡文學,也讀了很多詩,卻品不出詩意,讀不到真情。可是,再讀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卻讓我感觸頗深。不是英雄離去的悲壯,也不是災難過後的同情。因為這種感動,這種深情,卻是平凡中的偉大,折射出的是一種難於言切的摯深,並且無論何時,都將永放光明,永無止境。

看一個個鮮活的字眼,想一段段如在眼前的淳樸、幸福畫面,既讓人看到了一個時代,一個艱難環境下的和諧美滿,又讓人對質樸,平凡的勞動人民產生了敬畏。大堰河,很普通,普通的只能用生她的村莊的名字來稱呼,她是悽慘的,悽慘的連她的乳兒最後一面都沒有見上就含淚的去了,更沒有喝到她乳兒的一杯婚酒,沒有聽到漂亮的兒媳叫她一聲婆婆。這是詩人的痛,這也是大堰河的痛,可是有誰能夠改變這一切呢?

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太突然了,但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定數吧,一個地主的兒子和一個普通農村母親緊緊的聯繫在了一起,那種感情,已經超越了普通的哺育之情,已經是母子深深的愛。在那個時代,在那種身份,終究註定了他們的分離,可是他們依然以各種的方式見面,但時光是無情的,大堰河走的時候,她的乳兒不在。雖然聲嘶力竭的呼喚,可是換來的卻只是無法看見,只能帶着悲傷和留戀去了。

看到這些,也許只能用眼淚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受,但是那些熟悉而又温馨的畫面,也許會讓我們獲得一些安慰。的確,那太美了,美的自然,美得淳樸,美得温馨。可以想象母親抱着自己做飯的情形,可以想象母親誇獎自己的時候的高興,可以想象母親關心自己手弄傷了時的憂容。可是在詩人眼裏,那些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的大堰河院子已經是衰草悽悽,瓦礫遍野了,當年的一丈平方的園地也被典押了,更不用説門前長滿青苔的石椅了。眼前的物非人非,時過境遷,不知會有多少的傷痛,多少的深情,也許只能意會了吧。

大堰河也有自己的家,也有自己的孩子,可是在大堰河眼裏,她的乳兒和她自己的孩子一樣重要,從來都沒有把她的乳兒當作外人,也不讓她的乳兒感覺自己是外人,所以後來雖然她的乳兒回了自己的家,可在那裏卻如同新客,沒有一點的欣慰。雖然是紅漆雕花的`傢俱,金花紋的睡牀,用絲穿着貝殼的鈕釦,吃的是研了三番的白米,但是也不如大堰河家的烏黑的桌子,烏黑的醬碗,沒有幾個米粒的飯好。因為在那裏不用那麼忸怩,不用那麼拘謹。

這就是大堰河,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一個善良、堅韌、而又慈祥的保姆。

在大堰河走後,連平時打罵她的丈夫都流淚了,她的五個兒子也深深的痛心,生命是短暫的,可是她所表現出的確實令人深深敬佩的。一陣陣心酸和苦楚慢慢溢滿心間,哽咽的喉嚨,僵硬的手指,不想再寫下去,在看下去。索性只能閉上眼睛,深深的吸一口氣,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

風捲殘雲煙消散,幾度雨山前。不見嬉笑曉牆邊,淚雨濕眼簾。願若往事夢一場,嚥了眼淚和憂傷。一切一如既往,無限和諧容光!

《大堰河——我的保姆》讀後感 篇二

世間能讓人快樂的事很多;世間能讓人憂愁的事也很多;世間能讓人感動的故事更多。

21世紀的生活是幸福的,要感受那些曾經的幸福是很難的了。那些含着淚的幸福,那些有着苦的幸福也沒多少人想擁有。就如我一般,我就認為幸福是現在式的,然而那份感動依然存在,在我讀《大堰河——我的保姆》時它開始萌芽。這是艾青給予我的一個另類生活體驗。

艾青出生時,算命先生説他的命克父母,於是被送到貧苦農民家扶養,自長大後回家也不被父母認可。正如他自己所説,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視的空氣里長大”的。這是我們這些掌上明珠所體會不到的,因為父母太過寵愛我們,這就是我們的幸福。然而也因此,

艾青得到了另外的“獎賞”。他沒有父母家裏的紅漆雕花傢俱;沒有睡牀上金色的花紋;沒有檐頭上不認得的“天倫敍樂”的匾;更沒有刷了油漆的安了火缽的炕凳和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飯。但他有大堰河的愛,)本站●(就如他親生的母親一樣的愛。

在大堰河家裏,艾青感受到了温暖。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裏我感受到了那種從不屬於我的另類的幸福,讓我認為幸福也可以是過去式的。

大堰河,一位勤勞、純樸的勞動婦女,在地獄般的環境裏無言地進行着幾乎無休止的各種勞動:提着菜籃到村邊的結了冰的池塘去洗菜,切着冰屑悉索的蘿蔔,掏着豬吃的麥槽,扇着燉肉的爐子的火,曬好大豆和麥子。而在這些勞作之後,“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裏,撫摸我”,充分展示了大堰河對兒子慈母般的愛。而這一切都是“含着笑”的勞動,這一切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她的乳兒,她深愛的乳兒。大堰河還在年節裏為了她的乳兒“忙着切那冬米的糖”,為了他走到她的身邊叫一聲“媽”,她把他畫的大紅大綠的關雲長貼在灶邊牆上。文章繪聲繪色的描述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愛,這種愛融入她的生活,就連做夢也同自己乳兒的幸福命運連在一起。

想想,我們的母親何曾不為我們心力交瘁呢?然而我們卻愚蠢地認為這是應當的,總是隻知享受,就連最簡單的“謝謝”也忘了,忘了去感動,忘了去報答。這些我們都忘了,它們像飛揚的塵埃,不知飛到何處,似乎再也無法尋覓。

在監獄的日子裏,當艾青看見漫天飛舞的雪花,聯想到大堰河落滿白雪的墳頭,回憶起往年,回憶起大堰河那養育他的乳房,那泥黑的温柔的容顏,那吻過他的脣,那擁抱過他的直伸着的手……那一切的一切都遙不可及了,在她“含淚的去了”時就一起消逝了。

幸福對他而言開始遙不可及,而我們的幸福依舊存在嗎?不知珍惜的話,我們的幸福也是會飄走的吧!

即使沒有淚水我依然感動,感動那血肉般的情感,感動那母親般的慈愛。我開始喜歡艾青的詩,就像魯黎説的“想到艾青的詩,就想到散文的美……他的詩是綠野碧溪上的姑娘,不是燈紅酒綠裏的貴婦,不需要金手鐲或是珠玉項鍊,需要的是清風和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