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悟空傳》有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W

讀《悟空傳》有感(多篇)

悟空傳讀後感 篇一

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

《悟空傳》,一部十年之前的作品,一部不朽的網絡文學作品,在奇特的文字、精巧的構思之下,全篇營造了一種夢幻般動人的詩意,在那些貌似荒誕的文字背後,鬱結着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無以述説的蒼涼,不論是天蓬與月女神、小白龍與唐僧的純真愛情,還是沙僧的愚昧和奴婢性格的嘲弄鞭撻,均浸透着一種關於命運、關於宗教的哲性思考,夾雜着英雄對命運的不屈反抗,全篇瀰漫有濃郁的、成為英雄宿命的悲劇感。

作為一部西遊類的作品,其中就難免會有對於佛教的討論,而實際上,這本書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對佛教的直白的批判。

《悟空傳》中主要提到的佛有兩個個:如來和金蟬子。作為中國文化中佛教的領軍人物,他給人的一向印象是慈悲、寬恕的化身。而在這本書中,他先是因為金蟬子不敬三寶與自己對於佛法的理解不同而疏遠他,導致金蟬子最終在凡間轉世十世以求道。後又將孫悟空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並使孫悟空忘了自己的前身,給悟空戴上了緊箍咒,使其善與惡一分為二,使其變成了兩個悟空,讓他秩序的制約,聽從玉帝的欺騙,欲圖通過護唐僧、多殺妖、積功德來實現其理想。然而孫悟空不知道的是,當他完成玉帝交付的任務之日,就是自己被消滅之時。

金蟬子,如來的二弟子,因為心中存惑,而如來的佛法又不能解釋自己的疑惑,與如來在靈山的頌經大會上爭論而被貶凡間。當金蟬子的十世轉世玄奘説出,“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的話時,遠在西方靈山的如來都感到了不安。在與迦葉的辯論中,他的“我為真義!”、“你既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既為你悟而笑,卻忘了那天下萬千笑不出之人!”的話語彰顯了真正的正義和勇氣,體現了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差別,也反襯了迦葉等人的偽善和自私。

為了證明自己的道,那個白衣飄飄的金蟬子直視如來目光如電朗聲道:“我要與你賭勝負!”為此,如來專門把孫悟空等人交給他,並告誡諸神不得幫他們,看他如何做。他必須老老實實地把幾個徒弟管好,將他們帶向目的地,才能使他們身上的詛咒得以解除。但是,他若這樣做了,就意味着他的失敗,意味着徒弟們的死亡;他要革命,要解放孫悟空等人,革命首先就會革到自己頭上。正如如來所説:“他寧願死,也不肯輸。”的確,唐僧最終用自己的死將悟空等人引上了自我覺醒的道路。

説來諷刺,如來如來,如實道來。可如實道來的金蟬子,他雖無懼,但他的十世轉世玄奘,他的幾個徒弟,甚至小白龍最終都因為他而落得個悲慘下場。

對於佛教,我認識不多,所知也僅僅是從這本書和網上看到的點點。不論這些理解是否與佛教的教義相符,但我認為這兩個人物對現實的影射是實實在在的。如來無疑是那些看似開明實則獨斷的領導者,而金蟬子則是理想的追尋者與抗爭着。這兩者的矛盾不論是在書中,抑或是現實中都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這也是很多人對於《西遊記》主題的解讀,從這點來看,《悟空傳》是對《西遊記》的追憶之作。

悟空傳讀後感 篇二

若天壓我,劈開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來自由身,誰敢高高在上。

再一次拿起今何在的《悟空傳》,看着熟悉的文字,我依舊記得當年的歲月輕狂,記得翻閲時的笑中含淚,記得合上書後久久不能平復的激動與震撼。至此提起那經典著作中的四位主角,腦海中浮現的永遠是玄奘看穿天地俯仰皆知的背影,悟空見到紫霞後從驚喜到黯淡的眼神,八戒投身豬胎仰望月亮的寂寞和沙僧緊懷寶器而死的悲涼,仿若這才是我心中的神話。

五百年的時光,不過是一場劣質的騙局。當五百年前他勾了生死薄,大鬧天宮,與如來鬥法的叫囂“天地生我孫悟空”的他變成了人人都不畏、不敬、可憐、欺騙、眾叛親離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又有誰知道西天取經本就是一場所謂的神魔針對那個不受天地鬼神管轄的石猴孫悟空呢?他不想參與卻無能無力,他逃不掉命運的束縛,去不掉頭上的緊箍咒。

有誰知道孫悟空只是為了生存融入猴子們的世界而去拜師學藝,當了猴王后,只是為了帶領猴羣發展,從獅狼虎豹口中逃離,不變為食物而努力,他強大之後,為了將一羣親友勾出生死薄,使族人長生不死更強大,形成了新的物種,妖。為了家族,孫悟空有錯嗎?是上天引導着他成長,為他安排了一條不歸之路。

孫悟空為了夢想而奮鬥拼搏,可孫悟空的一片好心帶來的是什麼?神將長生不死之物,不受神佛鬼三界的視為妖——敵人。正是如此,神佛才會有針對孫悟空的一場大陰謀。

神佛罰金蟬子下界歷練,因為天蓬觸犯神威,罰天蓬投為豬胎,與心上人分離,藉口捲簾大將打碎了琉璃瓶下界監督師徒三人,將本無處不在的經書列為目標,將本與孫悟空一起大鬧天宮的妖們下了心鎖,破壞師徒的取經之路,毀了人間仙境花果山……目的只為殺掉孫悟空。

孫悟空是殺不死的,為了造成這個孫悟空不會給神佛帶來地位的威脅,神佛封印了悟空,重鑄虛假的記憶,使他永遠忘記了自己曾經的輝煌,保唐僧取經,殺了妖精之四大魔王。

可想而知,與師徒四人戰鬥的是孫悟空曾經的兄弟,悟空不會知道的,也許你會問,為什麼沒有人告訴真相給孫悟空呢?只因為當年的那些人,有的不會説話了,有的不敢説話了,有的再也不能説話了,那麼真相自然是沒有了。真假悟空一案中,沒有人知道活了下來的悟空是真是假,甚至連孫悟空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活了下來,摸了摸頭上的緊箍咒,哦,它還在,我是真的悟空。多麼可悲的一件事,那個束縛孫悟空自由的、掌控悟空命運的一個項圈才可以證明悟空的身份。

還是説兩個都是悟空自己?只不過保唐僧取經的悟空迷失了自我,自己在漫漫路途中親手製造了一個不可戰勝的心魔。神與佛造成了時間差,讓悟空滅掉了五百年前的自己,那會造成什麼?

那樣的結局,我們都未料到,褪去了一切的迷茫。他終於站到了聖者的祭壇上,即使是死,即使是一場永恆的悲劇,也要做那個還了本性的猴子。夢中的花果山,山林清翠,四季繽紛,誰又能忘記?

當夢想註定破滅,我們還能不能像孫悟空一樣毫不屈服,能不能像金蟬子一樣執著,又能不能像天蓬與阿月那樣互相守望至死不悔?感謝今何在,在青葱的歲月裏,讓我們相信夢想,讓我們為西遊而淚。

悟空傳讀後感 篇三

“成敗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去追求夢想的時候你就會明白,你很可能不會成功,最關鍵在於,當你深知這一點,你還要不要去追求。”——《悟空傳》——題記

命運是什麼?

我看過許多描繪命運或者反抗命運的書,可從未有哪一本如今何在的《悟空傳》這般動人心魄,憾人靈魂。

一個()人的一生應該追求的是什麼,是達成那世俗的目的成為一具沒有自主意志並且麻木的軀殼,還是不忘初衷始終堅持走自己認為正確並且合理的道路?哪怕整個世界都與你背道而馳。

順着那本已經註定的西遊之路,唐僧師徒四人會修成正果,成仙成佛,唐僧能夠恢復金蟬子之身,悟空能夠去掉金箍,八戒可以重回天蓬寶座,見到他心心念唸的阿月,而悟淨也能回到捲簾門前做他的大將。但是仙佛是無情無慾的,仙佛是虛偽的,他們靠着人人類的善來養他們的惡,又用他們所謂的善去懲治世間的惡。師徒四人被安排的是這一條註定的道路,又或者説這世間眾生被安排的,都是這條道路,只是換了不同方向,不同形式,最終走向同一結果罷了。

這條道路上,一個無所畏懼、固執己見的倔強少年最終被現實套牢,磨去了稜角,最終成為了一個世故老套、虛偽圓滑的成年人。

但是這世間總有人不甘心,哪怕他曾經被壓了五百年,哪怕他被剝奪了記憶,他也會掙扎着跳出籠子來,踏雲而上,揮着金箍棒,怒指蒼穹,戰天鬥地。

像極了那些少年。

管他什麼玉皇大帝如來老兒,這個世界只有我孫悟空不想做的事,沒有我孫悟空不敢做的事。五百年前,你欺我妖弱,毀我花果山,我能上天入地攪你個天翻地覆,五百年後我依然能!

在《悟空傳》中,孫悟空終究會醒,哪怕滿天神佛,千軍萬馬,他也能一個人,對着天地,沒有任何畏懼。沒了五百年前的記憶,五百年後,他依舊是他自己,什麼神佛的力量,都壓不斷這根脊樑;什麼天地的威嚴,都挫不掉這份傲氣。五百年前他不曾成功,五百年後他依然不曾放棄。

唐僧最終活成了金蟬子的樣子,八戒懷抱着心愛的阿月在散落成沙的銀河中逝去,悟淨守着好不容易集齊的琉璃瓶的碎片痛哭流涕。.。.。.他們得到了最好的結局嗎?又或者,我們也不知道哪一個結局才是最好的結局。

你問,孫悟空呢?

這重要嗎?

重要的是,這個世界,他來過,他愛過,他戰鬥過,他不後悔。

成敗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去追求理想的時候你就會明白,你很可能不會成功。最關鍵在於,當你深知這一點時,你還要不要去追求。

人的一生沒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最終的你是成佛,是成魔,自有後人定奪。在你的生命旅途中,只要盡力像那隻猴子一樣就好,在這沒有辦法回頭的路上走得精彩絕倫,走得義無反顧。就像作者在序言中引用的那段歌詞描述的:

如果失去是苦,你還怕不怕付出。

如果墜落是苦,你還要不要幸福。

如果迷亂是苦,該開始還是結束。

如果追求是苦,這是堅強還是執迷不悟。

要相信,人生最有價值的時刻不是最後的功成名就,而是對未來正充滿期待與不安之時。

這是悟空傳的故事,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

悟空傳讀後感 篇四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最開始看到這句話時,我一直以為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無畏無懼的齊天大聖説的話,然而,我錯了.這句話竟是那温文爾雅的唐僧所説出的話.或許,是因為他看得更加的透徹.但是,這句話的氣魄,讓我折服,無所畏懼,唯我獨尊.

書中的唐僧,與一貫的唐僧並不盡相同.雖然他同樣是手無縛雞之力,同樣的囉囉嗦嗦,同樣的濫好人.但是,他比以往的唐僧多了一些無畏無懼的勇氣,所以,他看得更加的透徹、空明。

命運,天神的掌控。是唐僧,應該説是金蟬子,想要打破的鎖。陷空山,無底洞,是塵世的縮影還是絕佳的逃避場所?躲進去,永遠都不出來,然後在自欺、欺人之中慢慢死去。亦或者,在裏面無休止地尋找出口,即使出口就在眼前,而那雙混濁的眼,卻始終不願看見。是沒有人知道,還是不願意知道。或許那個洞底,便是脱離天神掌控的的界域。所有人都必須願沉迷,沉迷在他們自己所營造的狹小的空間裏。沉迷、痴迷,或許他們更加願意忘記。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沒有人會明白,當唐僧説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在宣泄出怎樣一種被壓抑在他狹小身軀裏的,一種怎樣的情感。那是對生的領悟,對諸天神佛的宣戰。

金蟬子為生命的真義而向如來發問,為真義而與如來賭輸贏。他賭的僅是個人生死麼?不,是眾生的自由。孫悟空的筋斗雲為何翻不出如來的手心?因為眾生皆在天神的掌控之中,這便是所謂的天命。命握於天,任其操縱。生的真義為何?伽葉因悟而笑,或許,他自己亦不明白“生”為何物。佛曰:“眾生平等。”佛界卻以如來為尊。佛法可論,而如來卻不可駁。如來口中所説的,便主真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如來悟道説法,卻不明此理。“生”的真義,便是自由。命,是自己的,命運無道,生者自控。

金蟬子為何而留下陷空山無底洞而使得這個由神佛掌控的界域有了一個缺口?因為,人總醒悟,他們會反抗,為了自由,為了擺脱神佛的掌控,他們會與神佛一搏。陷空山無底洞便是出口,打破這界域。神佛造世,誰造神佛?雲霄之上是九天,九天之上又是什麼?

唐僧化為虎,籠裏是外,還是籠外是外?心在外,踏破十方;心在內,四周盡是籠壁。

唐王命唐僧西行。我心自在佛為可佛?觀音又是哪來的菩薩?西天在哪?到了西天取的又是何經?獨到西天,成仙成佛,唐世眾生卻仍舊渾渾噩噩。佛渡眾生還是眾生求佛渡?是否真的就“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無想無慾,為何又要求這佛祖之尊?只是圖具虛名。

唐玄奘、金蟬子、須菩提,者他們才是三界之中看得空明之人。如果真的有神佛,如裏真的有妖魔,人世是熱鬧還是紛亂?

這廣褒的天地之間,有幾個人能有玄奘那樣的氣魄,那樣的膽量,那樣的心,説一句:"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悟空傳讀後感 篇五

昨天晚上剛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今何在的悟空傳,相信很多人都是因為看過這部小説,才去看電影,其實小説是我好多年前看的了,電影改編了有的一樣,有的地方不一樣了,好像是節選了一些片段,又加進去了一些東西,不過看的時候,有些還是能回想起來的。

因為是電影,所以很多東西都被省略壓縮了,但是精華都在。關於阿紫和悟空的感情,覺得很純粹,很單純,也很感人,不同於阿紫和二郎神的感情,二郎神是理智的,是身上揹負使命的,他給阿紫的,更多的是呵護和保護,卻不能像孫悟空一樣和阿紫打鬧搞笑。還是喜歡阿紫和悟空這對cp,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們敗了,孫悟空被捕,一直不死不滅,楊戩讓阿紫去勸孫悟空,阿紫説花果山沒了,一瞬間悟空心中的執念沒了,灰飛煙滅,那條繡着一隻猴子的圍巾也掉落下來,這一截我哭的稀里嘩啦的,心疼悟空10000秒。彭于晏演的很好,很喜歡。

還有八戒,悟空傳裏的八戒,才是帥八戒,歐豪是史上最帥天蓬,哈哈哈,就是台詞功力感覺還有點欠缺,和阿月對話,説起來的時候,略微生硬。還有小仙女鄭爽,雖然出場的時間並不多,但很美,最後也是阿月的死促成了天蓬去挑戰天尊。

這個天尊,剛出場的時候,就覺得她不是個好人,追求權利和功力,有野心的女人,無視無辜百姓的性命,甚至為了自己的利益,連自己的女兒也殺了,嘖嘖,權利會讓有的人瘋狂,這個天尊的扮演者好像是俞飛鴻,其實不認識,但覺得她長得有點像王菲,演得不錯。

還有喬杉的`捲簾,很大義,很搞笑,雖然自己武功低,但是有一顆很正義很善良的心,最後也為保護村民而死。余文樂的楊戩,很叼,實力雄厚,武功高強,遊走於感性和理性之間,在整場電影中,都和孫悟空實力均衡,在人間的那幾天,沒有母親的他,也是享受了一把母愛,那個紅薯看得我很想吃啊,,不過最終,二郎神還是選擇了理性與服從,開了天眼,和孫悟空對打,感覺悟空有點不敵,還是死去的阿紫又喚醒了楊戩的心,最後一起打敗了天尊這個老女人。

有個伏筆,就是那朵妖雲,一直禍害百姓,被抓住後就靜靜的躺在籠子裏,沒想到悟空重生狂化後,那朵妖雲竟然成了孫悟空的筋斗雲,這個當時抓雲的時候,真沒想到,最後才恍然大悟。

其實我覺得他們四個人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在人間那幾天,沒有那麼多責任,也沒有那麼多恩怨,天蓬和阿月,悟空和阿紫,楊戩和大娘,捲簾和村民,這樣的生活平淡而幸福。我想,如果可以,天蓬肯定不願再做神仙,而是會和阿月長相廝守,可是結局總是很慘,想愛的人都會分離,最後留下的,只有孤獨。

這部電影的特效也很贊,打鬥場面驚心動魄,打鬥節奏很快,看的人很過癮。也説了一些很經典的話,比如説:我來過,我戰鬥過,我不在乎結局。從今往後一萬年,你們都會記住我的名字,齊天大聖孫悟空。我知道天會憤怒,但你知道,天也會顫抖嗎?

悟空傳讀後感 篇六

從小也算是個西遊迷,最先觸及的是電視劇,裏面的神話色彩開啟了兒時的各種天馬行空的幻想,至今都難忘;後來又試着讀原著,感歎到它為何能成為四大名著的魅力。自然,那些關於《西遊記》的書籍、影視也沒放過。不過,這其中能觸到心裏那根弦的,就倆。一個是把劉鎮偉和星爺推向神壇的經典電影《大話西遊》,而另一個就是今何在的這本小説《悟空傳》。

《大話》之所以能成為中國影史上的經典代表作,不是因為他仰仗於《西遊記》文學地位的光環,也不是它改編得有那麼神乎其神。很簡單,也是最重要、最根本性的一點:這個故事的價值是什麼?它告訴了我們什麼?!

我想,看過的人都明白。正是它裏面所包含的人的命運、自由和愛情的主題。

至尊寶從一個稚氣無作為的男人蜕變成了有擔當的大英雄孫悟空,但這不是他所追求的,他只是揹負着一個不得不去完成的使命。這是命運。

孫悟空想擺脱唐僧,放棄西天取經,永遠的摘下那個束縛着他的緊箍,過着無拘無束的生活、追求自己所求的夢想。這是自由。

南柯一夢,發現一切早已幻化成泡影。想着紫霞,望着紫霞,卻早已無能為力。五百年的輪迴只為了城頭上的一吻,那一吻承載了太多的重量,也永遠深深地定格在那裏。最終,也只是獨自暗藏着這份思念、這份情,轉身走向遠方。這,是愛情。

沒錯,“他好像一條狗”,他就是一條狗。一個男人,失去了這些,連選擇的餘地也沒有了。那他活着,不正如一條狗一樣,唯命是從嗎?

然而,《悟空傳》之所以成為了大家所追捧、懷念的經典小説,也是因為秉承這些主題:自由、愛情、命運。從中,可以隱隱約約看到一些《大話》的影子,一個似曾相識的片段,或一段似曾相識的對話,都那麼親切,甚至紫霞也出現了。但今何在又加入了一些新鮮的元素、新的思想在其中,搭配上他那風騷的文筆(在讀的過程中一度懷疑他在秀文采,哈哈,不過確實很犀利),又形成了另一種獨樹一幟的風格。

那是一種熟悉的感覺,又是一種新鮮的體驗。

因此,在我看來。《悟空傳》可以説是《大話西遊》的姊妹篇,但是,它又不同於大話。今何在説過:“《悟空傳》和《大話西遊》都有各自的靈魂”。這話,沒錯。

文筆風格和文體構造:

在《悟空傳》這本小説中,最初吸引我的並非是這些主題,我甚至沒想到今何在會包含這些主題。最初讓我拿起這本書就捨不得放下的,是今何在的文筆風格和文體構造。

眾所周知,早年在國內紅極一時的經典情景喜劇《武林外傳》,它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古代人説現代話”,這種格格不入的步調卻又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詼諧幽默接地氣。而這也是《悟空傳》最明顯的風格。此外,就是它那過去與現在、現實與虛幻交錯進行的文體結構,至少,對於我而言,這十分精彩。可能也還是我個人原因,我不太鍾情於那種一貫的線性敍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