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茶花女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3W

茶花女讀後感精彩多篇

《茶花女》讀後感 篇一

閲讀《茶花女》時,總會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容於角色中。讀完它後,心情始終不能平靜下來,仍久久陷在瑪格麗特和阿爾茫的愛情中不能自撥。

如果不是那個時代,不是那個注重姓氏的時代,她與他的愛情會有結果嗎?假設把他們愛情放在21世紀的今天,如果他們要相愛,也必須需要很大的勇氣的。人畢竟是要活在現實生活中的,大膽的追求自己的愛情沒有錯,但如果這份愛是建立在周圍親人和朋友的痛苦上,那這份愛就不會是那麼保險了。一旦這份真摯強烈的愛情降温變成親情時,相愛的雙方就會回到現實的生活中,便會思考自己的處境,甚至會產生分歧,一旦感情有了裂痕,苦水只能自己咽,因為這是你“冒天下之大不韙”換來的愛情。如果不幸,換來的不是同情,而是嘲笑和幸災樂禍。

在最初特別憎恨阿爾茫的父親,因為他扼殺了一份美好的愛情。但仔細回味,他站在一個作為父親的立場上,他的想法並沒有錯。想想以阿爾茫多疑的性格,如果他和瑪格麗特結合後,一定會有隔閡的,因為她並不"純"。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因為他愛她太深,但這種愛情的可信度卻值得人懷疑了。阿爾茫最後報復瑪格麗特的手段有些卑鄙,縱使你有再多的理由,也不應該那樣對待你深愛的人。

其實如果阿爾茫肯動腦筋想想,他就應該從他父親變化如此快的態度上看出事情的蹊蹺,也應該從她的話中感覺到她的暗示。為什麼相信她真的變心了,因為是對他們的愛情並沒有自信,在內心深處還是不信任她,可他仍然執迷不悟,難道這是我"旁觀者清"?

我被他們真摯的愛情打動的同時,也為他們被埋藏的愛情感到惋惜。

記得以前讀它時,並沒有這種體會,或許下次再重拾它時會有另一番感受吧,也許這正是一本好書所帶給讀者的吧?

《茶花女》讀後感 篇二

我合上書,望着灰白的天空。窗外的雨浠浠瀝瀝地下着,似乎也在為這名不幸去世的女子的悲慘命運垂淚。我悶悶地歎了口氣。

可憐的瑪格麗特!你既然選擇了茶花作你最鍾愛的花,卻為何不能像它一樣堅強、自愛地活呢?那些窮奢極侈,骨子裏卻空無一物的人戲稱你”茶花女”,是因為你貧寒的出身,還是因為他們自以為有資格將你看作一個卑賤的人?如果是前者,難道你不該活得像朵驚豔不俗的茶花,讓他們自慚形穢嗎?如果是後者,難道你不該跳出這種寄人籬下,供人尋歡作樂的不堪生活,重新尋找自己的幸福天地嗎?

可是你沒有。面對自己的沉淪,你只是偶爾抱着希望,更多的時候卻是聽之任之。我不懂,我真的不懂。既然周遭人都如此不堪,為何你要為了他們的眼光和議論放棄了自己的真愛?你放浪的外表下是如此淳厚善良的心,為何面對世俗的醜惡和現實的無理,你不能挺起脊樑,義正嚴辭一些?你為何寧願受黑暗社會的矇蔽,認定自己是污穢不堪不可救藥的,為何心甘情願做封建門弟等級觀念的犧牲品呢?我不懂,我真的不懂!

阿芒·杜瓦,你這個懦夫!我不禁也要為你歎聲”可憐”,因為你生來的身份帶給你的遭遇,但更因為你尋到自己的幸福,卻沒有用堅定的信心和勇氣去牢牢把握!

瑪格麗特正如她所愛的茶花,既頑強堅韌有脆弱無助。她可以在滿身負債時斷然拒絕瓦爾維勒以存款生息為誘的求婚;可是愛人詆譭她的'一句話,卻又可以徹底將她擊潰。

可是你從未想過這些,阿芒!我敢説你沒有。否則,你不會因為爭風吃醋而對她惡言相加,即便後來道了歉,可是傷口將難以癒合;你也不會魯莽駁斥她求助別人來實現夢想的小小要求——這又折損的了你什麼?無非是一點虛榮的自尊,在愛情面前無謂有無的傲氣罷了;你更不會因為她一封身不由己的斷交來信,和幾句不得已的話,就輕信她啊!難道你沒有看見她受你辱罵後那種欲言強止的神情,被你漠視後那種哀婉冤屈的眼神?

你也是可憐的。這種可憐建築在你的懦弱上;而你的懦弱,又建立在這個腐朽不堪的餓社會賦予人們的扭曲的倫理、價值觀念上。是的,儘管你曾拼盡氣力要衝破這些阻礙,但一個人的吶喊,在一千、一萬個人的唏噓揶揄聲中是那麼渺小。你終究敵不過這個畸形的社會形態——況且在這樣的社會中成長起來,自己本身就註定不可避免地帶有這種畸變。所以,你對瑪格麗特的愛是深切真摯的,卻又無法不是淺薄浮躁的。

如果説瑪格麗特是冬季飽受風霜,奄奄一息的茶花,那麼阿芒就是她久違的和熙春光。這束生命的陽光穿破一路雨雪要為她傾瀉,卻最終鑽不透那層厚重的烏雲,只能與她隔世相望。而茶花也在渺茫的希望和凜冽的寒風中逐漸枯敗、死去。

我再次仰望窗外的雨和灰白的天,深深吸了口氣,又重重地吐了出來。願這匆忙的世間,能隨人的吐納盡卸虛偽功利,不再重演悲劇。

茶花女名著讀後感 篇三

今日放下一書,背倚窗邊,仰頭觀天,天空澄藍,羣雁掠過,不知為何,感觸良多。大概是所以一書吧,他真實的記述了法國妓女瑪格麗特一場真正的感情,雖悲慘,卻令人感動,不禁令人對瑪格麗特滿懷同情,湧起要質問小仲馬為何是如此結局的衝動。

瑪格麗特雖一時失足誤入成為青樓女子,但不得不承認,她雖不得以出賣了肉體,卻並未出賣靈魂,雖不得不為了阿爾芒的前途而放棄感情,引來了阿爾芒的誤會、譏諷、侮辱,但如她仍用自我的心愛着阿爾芒。如此真情。天地可鑑!就如小仲馬所説:“我不是在那裏宣揚罪惡,但無論在什麼地方,只要聽見高尚的不幸者在祈禱,我就要傳播這種聲音。”讓我們放下對瑪格麗特的成見,因為從始至終,她才是最痛苦的受害者,也是最無私的女人。

其中,最令我記憶猶新、回味無窮的一句是阿爾芒的一句話:“因為我已經長大成人,不再唯命是從了。”這是他在反駁父親,為爭取和瑪格麗特長相廝守所説的一句我自認為是最經典的一句。的確,這也是我們常常違反父母命令的藉口,也常常因有此藉口而洋洋得意,而對於我們對那些繁雜瑣事的違抗,阿爾芒為感情的爭取更為偉大,犧牲也更多。

就如我們不聽父母的勸告,執意要在讓百忙之中的表姐補習英語,結果最多也就是一聲冷冷的拒絕,而阿爾芒則不然,若他執意選擇和瑪格麗特在一齊,他便會讓家族蒙羞,讓她妹妹嫁不了人……而瑪格麗特似乎也懂得這些,她不捨的離去,為了阿爾芒的前途。

我們來假設一下,若瑪格麗特沒有放棄,而是讓他自我選擇,結果又會如何呢?離開?傷了瑪格麗特的心?對於愛瑪格麗亞愛到死的人,會輕易放棄嗎?若執意和她在一齊,那犧牲的一切他承受得了麼?有時候,沒有選擇比有選擇各位幸運,起碼不會抑鬱成疾。

可阿爾芒並不清楚,他不明白,瑪格麗特為他犧牲了多少,他一向認為她是貪慕虛榮。説他衝動,嫉妒心強,倒不如説他是愛到愚蠢,愛到難以自拔。若是你的感情受到了背叛,當你離開一整子後故地重遊,看到表面的一切,產生了錯誤的確定,你接下來會怎樣做?徹底忘記這段感情,寬容的對待他?要是你真的做到了,那我恭喜你,你要麼是沒有真正愛上她,要麼,你就是失憶了。而正常情景下,你會做出錯誤的舉動,常言道:“一步錯,步步錯”就是如此。

其實,我覺得,瑪格麗特最終雖殉情,但從一方面看來,那無疑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因為杜瓦爾的英明,瑪格麗特的無私,把一開始就是錯誤的事情的傷害率降到最小,正如《茶花女》中的一句至理名言:人士如果不糾正自我的過錯,也就枉然增長歲月了。讓我們正確的認識錯誤,並及時糾正,不讓歲月增長過錯,而是讓歲月沖淡過錯。雖然有時要做一些必要的犧牲,但不可對放之無用的東西斤斤計較,否則會丟了西瓜撿芝麻,不值啊!

“我再説一遍,瑪格麗特的故事是個例外。”讓我們用心去體會《茶花女》,領略瑪格麗亞這個與眾不一樣的妓女悲慘的感情故事。

茶花女的讀後感 篇四

《茶花女》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一個出生在法國巴黎的美麗少女瑪格麗特。哥傑被誘成為交際花,人稱“茶花女”。由於環境的原因而墮落得了肺病,她曾經三次立志要把病治好,重新做人,但最終都失敗了。第一次是因為受不了環境的誘惑;第二次是為了不讓自己心愛的亞芒受到牽連;第三次是因為病已經到了晚期,最後終於離開了人世。

《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馬於1824年生於巴黎,1895年卒於馬爾利-勒-魯瓦。小仲馬的主要劇作還有《交際花社會》、《私生子》、《金錢問題》等。他在戲劇上提出浪漫主義的觀點,引起軒然大波。他以散文般的語言創作出使我們讀者彷彿置身於日常生活中。另外,他對於女性的尊重也是令人讚賞的:人們不理解她們就譴責她們,不正確批判她們就藐視她們。

牆角里鑽出一朵茶花。一個陰冷、黑暗、沒有陽光的牆角,糜爛是它的養料。然而,這茶花卻比別的茶花,甚至比別的任何一種花都美麗,美得脱俗,美得驚豔,美得如痴如醉。可凡是花都是嚮往陽光的。努力,再努力一點,在茶花碰觸到陽光的那一瞬間,在它因陽光的滋潤而嬌豔欲滴的那一瞬間,無情的風折斷了花枝,讓它又倒在陰冷的角落,無力再爬起,再去觸摸那伸手可及的陽光。上帝是仁慈的,為了彌補命運對它的不公,沒讓它凋零後再死,而是讓它保持着美貌,帶着芬芳離開了這紛紛擾擾的塵世間。

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故事就是這樣的。一介弱質女子在放蕩且無目的的生命中找尋到了真愛,為此她放棄了自己習以為常的奢華生活,放棄了一切能使自己暫時快樂的糜爛的生活習慣。她毅然認真對待以後的日子,她在試圖與之前的一切生活決裂,這一切的一切只為能和最愛的人呆在一起。要從深陷的泥潭中抽身離去是要花很大的氣力和決心的,而且這並不只關乎瑪格麗特一人,就像一場地震一樣波及四面八方。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瑪格麗特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可如此大的付出,如此深的磨難,換回的仍是人們的不解和排擠,更有自私的人們的惡意中傷。巨大的阻力最終還是使瑪格麗特和阿爾芒分開了,誤會使最愛的人在自己最需要安慰的時候羞辱自己,這種痛苦超出了她的承受範圍,最終,她選擇了死亡,一條看似她唯一的出路。茶花孤獨的凋零了。

人們都稱瑪格麗特為茶花女,因為她總是喜歡佩帶茶花。我不知道瑪格麗特喜愛佩帶茶花的原因,不過即使我知道,我還是更願意稱她為玫瑰。

玫瑰不同與茶花,它是那麼的豔麗,花瓣是那麼的耀眼,身上永遠都聚集着眾人的目光。因為美麗,所以耀眼,就像瑪格麗特憑着她的傾國傾城的美貌,曾經是那麼的光芒四射。可是,她最終還是凋謝了,淒涼地凋謝了。性格決定命運,又一次在她身上驗證了。她的倔強,她的善良都使她最終走向命運的設置。她的凋謝就如一張紙飛走了,沒人注意到,也沒人為此感到惋惜或者是悲傷。可悲的社會啊!我彷彿看到她在痛苦地掙扎,聽到她在悲哀地歎息。她是在懺悔嗎?亦或是在禱告吧……她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是那麼的純潔,那麼得高尚。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刻,她就好比是一朵剛剛綻放的玫瑰,那麼嬌嫩,那麼惹人愛,可是她綻放得太遲了,凋謝得太快了,還來不及讓人欣賞她的美麗,她的聖潔,卻已灰飛煙滅。

如果瑪格麗特是茶花,那麼阿爾芒則是下面支撐着花的經脈。其實,我認為我們還是應該將瑪格麗特比喻為玫瑰,因為雖然他們緊緊相連,無法分割,但她身上的刺卻讓阿爾芒感到痛苦,感到煩惱。她身上的刺刺痛了他,讓他流血不止,她身上的刺刺痛他了,他為這個傷口感到痛心……

瑪格麗特的周圍有那麼多的追求者、崇拜者,我們是不是可以把他們看作是那些小小的花蕊呢?那麼,瑪格麗特理應是茶花女。但是這些人,不過是一些勢力的人,他們很快就會拍拍屁股走人的。他們只不過是喜歡瑪格麗特的美貌,真心對她的卻沒幾個。最後,她還是得變成沒有花蕊的玫瑰。其實,我們也可以把阿爾芒算作是瑪格麗特的忠實擁護者。可是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的忠誠不同於朋友間的忠誠,不同於迪普拉的,阿爾芒對她的忠誠是對愛情的忠誠,而迪普拉相對於阿爾芒的忠誠,更加難得更加可貴。即使阿爾芒對待瑪格麗特是忠誠的,他依舊把瑪格麗特折磨得痛苦不堪,他那愚蠢的報復把瑪格麗特推向了最痛苦的深淵。

她是個風塵女子,不錯,可是她並沒有做出什麼出賣人格的事。也許有的人覺得她連自己的身體都出賣,她還有什麼資格談人格。但是從她的所作所為中我們不難看出她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尊嚴,有自己的原則。她也懂得愛情,懂得成全,懂得奉獻。或許她的身體早已不屬於她,可是,她的心,她的靈魂呢?她牢牢地抓住了,就好比你把玫瑰花送給別人,靈魂依舊是你控制。

“一塊是告示,寫着‘善之路’,另一塊是警告,寫着‘惡之路’,並且向那些走來的人説:‘選擇吧!’”我不知道瑪格麗特走的是怎麼按照自己的想法走的。她有自己的選擇,她有自己的信念,她是世俗的,但她依舊走着自己的路。浪子回頭這麼動人的寓言終究還是沒有在她身上體現。她是回過頭,可是那只是一段短暫的時間,最終,她還是被逼回了原來的生活中。我們不要責怪她,她是那麼的無奈,又那麼的無力。浪子回頭就是勸告我們對人要仁慈,要寬容。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對那些已經佈滿創傷的靈魂多一些寬容呢?你的寬容越多,你的愛就越多,你獲得的寬容越多,那麼,愛你的就越多。

我們丟棄那些玫瑰花,因為它們帶着刺,容易把人刺傷;我們不欣賞那些茶花,因為它們既不高貴,也不芬芳。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讚賞的還有什麼呢?我們唾棄這樣,排斥那樣,我們可以接受的還有什麼呢?世界上的一切是永遠不可能達到十全十美的。我們當然不能因為一點的不足而否定所有的方面。世上沒有絕對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瑪格麗特,一朵妖豔的花,一朵悽美的花。她的天堂是什麼?她的天堂裏有什麼?我們無從知道,可是我們至少可以瞭解,瞭解瑪格麗特,她雖然得到了天主的寬容,但她的靈魂卻始終是寂寞的,沒有人想到過去温暖她的心,沒有人想到過去撫慰她的靈魂。

或許,玫瑰花並不適合瑪格麗特,茶花也不適合她。她是獨一無二的,她是萬花叢中最獨特的一朵。她比玫瑰火熱、耀眼,卻又同時有着平凡、典雅。或許,瑪格麗特不僅僅是一朵花……

茶花女名著讀後感 篇五

《茶花女》的作者是法國的亞歷山大·小仲馬,這本小説,讓我感觸太深,感悟也太深。

自古紅顏多薄命,美麗的容顏帶來的卻是無限的哀愁與杯具。而妓女,異常是美麗而又有才情的妓女,在這條路上走得更是艱苦。比如杜十娘,情仇愛恨化作一江春水向東流;李思思、陳圓圓的命運也是令人感慨、令人無奈。而我看過《茶花女》後才明白這樣的杯具不只發生在中國。

瑪格麗特的感情杯具故事就是這樣的。一介弱質女流在放蕩且無目的的生命中找尋到了真愛,為此放棄了自我習以為常的物質享受,放棄了一切能使自我暫時歡樂的糜爛生活習慣,只為求能和最愛的人呆在一齊。要從深陷的泥潭中爬出來,是要花很大的力氣和決心的,況且還要使自我最小程度地被泥水污染。瑪格麗特做到了,並且做的十分出色。可如此巨大的付出,換回的仍是人們的不理解和排擠,還有自私的人們的惡意中傷。巨大的阻力最終還是使瑪格麗特和愛人分開了,誤會使最愛的人再自我最需要安慰的時候羞辱她,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也許真的僅有死亡能夠拯救她。是的,瑪格麗特死了,孤獨的死去,再也沒了活着時的奢華,以前無數的情人也忘了她。生前的生活愈是轟動,死的時候就愈是冷清。

感激小仲馬塑造了茶花女這樣一個可悲卻又可敬的美麗女子。然而,期望那已死去的花朵再次從泥土中萌芽、重生的時候,遠離那陰暗的牆角,能每一天和陽光為伴,即使不再那麼美麗,也不要重複前世的杯具。

《茶花女》讀後感 篇六

《茶花女》是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的成名作。他通過這本書讓當時的人們對那些生活在底層的廣大民眾有了重新的認識。暑假裏,我一口氣讀完這本書,書中的主人公——瑪格麗特,令我由衷的敬佩!

瑪格麗特一生坎坷,命運多舛,催人淚下。為了謀生,瑪格麗特來到巴黎,卻不幸落入風塵。這是個讓她永遠也不能翻身的地獄,為此,她也常常厭惡自己,可為了生計,她別無他法。原以為,這一生就這樣在屈辱中度過了,想不到卻遇到了阿爾芒。瑪格麗特被他的真情感動,與他一同前往鄉下生活。但是,好景不長,阿爾芒的父親知道了這件事,便勸説兒子離開她。可阿爾芒不為所動,依舊堅持自己的決定。阿爾芒的父親於是懇求瑪格麗特,善良的瑪格麗特不想因為自己個人的幸福而破壞一個家庭的和諧,所以她違心地離開了阿爾芒。不明真相的阿爾芒,一氣之下對瑪格麗特做出了種種侮辱,甚至傷害。最後,瑪格麗特在誤解和悲憤中離開了人世。

瑪格麗特的高尚品質真令人敬佩!為什麼她可以為心愛的人放棄一切?為什麼她為了別人的幸福又可以放棄心愛的人,寧願孤獨?因為她善良、無私!寧願犧牲自己的幸福而成全他人。

看完《茶花女》,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人活着,不能太自私。想想我們周圍,有些行為真讓人感到臉紅。為了少走幾步路,隨意踐踏草坪;為了圖方便,亂丟垃圾;為了省時間,隨意穿越馬路……很多人為了一己私利,而不顧社會公德,與瑪格麗特相比真是無地自容!

古語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朋友們,我們不能自私地活着,在做每件事之前,請想想:我們這樣做對不對,會不會影響別人?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一定會擁有一個文明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