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愛國主義有關的思修論文2000字通用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W

愛國主義有關的思修論文2000字通用多篇

愛國主義文章1800字 篇一

穿歲月峯頭,伴歷史雲煙,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走過了80年的風雨征程。五四運動至今,一代代優秀青年為民族復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循火紅足跡,經坎坷征程,一代代優秀青年緊跟共產黨,始終站在時代的峯頂浪尖!青春不停步,“永遠跟黨走”!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壯麗的事業,激勵着我們繼往開來。光榮啊,中國共青團!母親用共產主義為我們命名,我們開創新的世界。”當我們戴着光芒四射的團徽,站在火紅的團旗下,高唱我們自己的團歌,心中怎能不為之激動,怎能不為之驕傲,怎能不為之自豪!“愛國,愛黨,愛人民,愛家鄉”這個堅定的信念在我們腦海中迴盪!

朋友們,還記得五年前我們的家鄉是什麼樣子嗎?幾條破舊的馬路,幾座零落的樓房,這就可以概括我們章丘的全貌了。再看看現在吧!十多條主幹道縱橫交錯貫穿東西南北,從荷花公園到百脈泉廣場,從眼明泉搭橋到明珠小區,到處洋溢着現代化的氣息,透露着春的綠意,煥發着勃勃的生機!在這幅美麗的畫卷上處處點綴着青年活躍的身影,是他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保障着道路的暢通,保護着優美的環境,維護着社會的安定團結¨¨¨,在各行各業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共青團帶領青年們在我們城市建設的宏偉藍圖上勾畫出最為亮麗的色彩!

伴隨着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國”方略的提出,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為此,團市委提出“高舉旗子,不變調子,喊響號子,建好班子,推動總體工作再上台子”的指導思路。在“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和“以德治市”的號召下,開展了“走白村、串千户、訪民意、聚民心”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徵文活動,使團的工作真正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謀青年之所求,切實把廣大青年吸引到團的旗幟下,團結在黨的周圍!

從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到以服務祖國需要為樂的王傑,從自學成材的張海迪到科技創新的秦文貴,從11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到我們身邊的每一位青年星火科技帶頭人,他們在人民利益的大廈上添磚加瓦,他們以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為新時期廣大青年實踐“三個代表”“以德治市”樹起了標杆!正是他們在黨的旗幟的指引下,和千百條各戰線上的青年模範一起,演繹了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青春活劇,譜寫了一曲曲壯麗雄渾的青春讚歌!

改革開放以來,適應黨的工作中心的轉移,共青團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向科學技術進軍!我市更是提出了建“工業強市”的戰略目標,我市共青團把青年創新創效作為工作的總抓手,積極推行“青年創新創效意見卡”,爭創“青年文明號”和爭作“青年崗位能手”,號召全市廣大青工開發新產品,創造新工藝、推廣新技術、轉化新成果“四個一”活動和小發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設計、小建儀“五個小”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青年羣體性科技創新活動。僅去年一年就取得青年創新創效成果28項,其中××集團公司團委委員××主持的平行線革新項目和市人民醫院青年醫生××發明的齶裂修補技術填補省級空白,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市工業強市戰略的實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經濟大潮中,我們共青團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始終保持着青春和活力,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在黨的旗幟的指引下前進!

20世紀中國的歷史,寫下了中國共青團和中國青年的光榮,21世紀期待我們創造新的青春輝煌。青年昭示着未來,江在慶祝中國共產黨80週年大會上向青年一代發出號召“全國各族青年,代表着我們祖國和民族的未來,代表着我們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事業需要你們去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你們手中實現。”黨在召喚,時代在召喚,只要我們以“崇高的理想、創新的意識、無畏的勇氣”發揮青年的智慧、風采和力量,就能乘風破浪、與時俱進!青年朋友們,讓我們團結一致,永遠跟黨走。

愛國主義文章1900字 篇二

愛國,顧名思義就是愛一個國家。愛國,是中華民族永恆的主題,愛國,是每個中國人真摯永恆的情感。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愛國主義精神一直貫穿在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中,愛國之心,飄揚在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作為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這種愛國情懷深深的紮根於華夏兒女們的內心深處,開出一朵朵聖潔美麗的花朵。愛國主義,在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心中傳承,在每個時代都留下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愛國,是時代不變的主題,愛國,是一份不可磨滅的情感,我們將愛國主義繼承併發揚光大,那麼,我們的愛國之心,將永遠飄揚!

每個時代,人們的表現往往不同。愛國,是戰爭年代英雄們馳騁戰場為保家衞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視死如歸;愛國,是科學研究專家們探索研究,為增強祖國的科技實力而日夜鑽研的永不言棄;愛國,是致莘莘學子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為報效祖國而奮鬥不已的豪情壯志。愛國之心,人人皆有,只是個人有個人的表達方式,或許愛國並不需要時時表現出來,只要擁有一顆愛國之心,那麼舉手投足之間都會展現出真摯的愛國情感。

從古至今,愛國志士多又多。

古時,孔子概括了中國人的基本思想,成為獨創一套信仰體系的鼻祖。他的哲學根基於人生道德和用道德典範來教育人、管理人的政治觀念,貫穿於中國人的生活和文化之中長達兩千年之久,對世界上許多人都產生過很大的影響;春秋,戰國之後,秦始皇成為一位偉大的中國皇帝。他在位期間,用武力統一了中國,實行了一系列影響廣泛的改革。隨後中國之所以一直保持着文化統一,這些改革是一個主要因素;清朝之後,毛澤東為打垮一個腐朽罪惡的朝代,建立一個新的政權,在中國領導共產黨奪取了政權,並在此後的二十七年中,對這個大國進行了其歷史上成效最顯着、意義最深遠的改造。

如今,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讚歎;鄭成功收復台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鬥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鬥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裏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qiang,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裏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着楊靖宇與敵人戰鬥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還有數學家華羅庚放棄在美國的終身教授職務,奔向祖國。歸途中,他寫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其中説:“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鬥。”回國後,華羅庚進行應用數學的研究,足跡遍佈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稱為“人民的數學家”。

這就是愛國,這就是愛國的人。

那麼,對於我們這樣的國小生,應怎樣愛國呢?俗話説的好知國才能愛國,之知國,才能,愛之國。愛國,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心中有愛,只要你為人正直、善良,知道怎樣幫助別人,就是愛國。説起愛國,其實不需要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同樣可以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比如,先要懂得怎樣愛自己、愛長輩和愛朋友;還要懂得尊敬國旗、國徽;更要及時的關注國家的新聞;國家有困難時,知道關心,願意幫助……只要你懂得了這些你就可以稱得上是愛國者了。

我還是個國小生,雖然對祖國幫不上大忙,但我認為,只要好好學習、用心讀書、尊敬家長、樂於助人、不幹壞事,就可以了。如果你覺得你的表現還不夠好,就可以看一下國小生守則,按照上面的每一條去做,努力讓自己變的更好。

我們也可以多看一些愛國者的故事,比如:毛澤東、孫中山、鄧小平、雷鋒、劉胡蘭、鄭成功、王二小、白求恩和《開學第一課》上的藏族老人等。我相信,看了他們的故事,你也一定會被他們的愛國精神所感動的。

愛國,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到,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這種偉大精神。加油吧!只要大家都愛國,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關於愛國主義的思修論文 篇三

《關於強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摘要:愛國主義是指個人或集體對自己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它包含了對自己祖國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對自己祖國其他同胞的認同感。它歷來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鬥、振興中華的一面旗幟。同時,愛國主義又是一種基本的道德規範。千百年來,愛國主義的優秀傳統塑造着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風貌,已成為人們共同的價值導向和行為規範。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使每位學生從小就樹立起獻身祖國、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是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和主要內容。

關鍵詞:愛國主義;大學生;意義;學生;教育

如何在學校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呢?筆者認為,要真正紮實有效地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必須根據上級有關部門關於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指示精神,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從實際出發,進行有效的探索和實踐。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常識的教育

熱愛祖國並立志獻身於祖國和民族,是每個公民應有的政治素質,是樹立遠大理想和確立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思想基礎,也是每個學生為祖國、為人民刻苦學習的思想基礎和基本動力。學校應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最重要的陣地,在學校教學活動中除了對學生進行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外,還必須挖掘愛國主義教育的教育因素,使知識、能力和思想教育三者相結合,共存於教學與活動之中。近年來我校一直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將“兩史一情”教育作為常識灌輸給每一位學生,讓他們真正懂得過去,熱愛今天。同時,學校還將愛國主義知識教育滲透於各科教學中,發掘各科教材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並利用讀書、影視、歌曲、社會實踐等課外活動形式,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知識教育,激發他們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之成為學生奮發向上的不竭精神動力。

二、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課堂教學歷來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渠道。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與情感發展的基本規律,結合課程與教材的特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於其中,使愛國主義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具體如下:

1、根據新課程計劃,設置晨會課和主題班會課。規定每週星期一為升旗儀式、星期二為時事政策教育課、星期三為禮儀教育課、星期四為信息交流活動等,雖然每節課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鐘,但保證了每週對學生進行國內外形勢教育和繼承中華民族美德教育的時間。結合傳統節日或紀念日,我們利用晨會課、主題班會課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育。如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週年的日子裏,我們開展紀念週的活動,在紀念日前後一週的晨會課,老師集中介紹紅軍長征的有關知識等,讓學生了解我黨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瞭解黨的一些基本路線。

2、選取得力教師,認真上好思想品德課教學。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比較系統地、直接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門課程。其中有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發揚中華傳統美德的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充分挖掘教材中愛國主義教育的因素在課堂對學生進行教育外,還注意在課外延伸,讓每位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真正形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3、根據各學科的性質特點,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合進去。語文、數學、歷史、思想品德等學科的知識體系各不相同,但都藴含着豐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教師在制訂學科教學計劃時,把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的教育內容分解在各相關的學科材料中,幫助學生了解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發展歷程,瞭解我國曆史上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特別是瞭解和學習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為建設新中國而英勇奮鬥的光輝業績和崇高的精神。

三、以校園文化為載體,生動活潑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良好的校園文化會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去影響學生,有很強的感染力。幾年來,我校特別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並結合校園文化建設把愛國主義教育貫徹到各項活動中去,如定期舉辦愛國主義知識講座;組織書畫比賽、卡拉OK、詩歌朗誦會;廣泛開展創建文明班級、文明小組、文明宿舍等活動,通過學習《鄧小平文遜第三卷,開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教育。在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之際,對學生進行了“迎國慶、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如升國旗,唱國歌,邀請愛國人士作報告,到烈士陵園瞻仰等活動,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四、以社會實踐為途徑,用真實可信的事實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幾年來,我校一直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綜合能力培養的一條重要途徑。每年除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集中參加社會實踐外,還有一年一度的教學實習、軍事訓練等活動,此外,結合國情教育和專業思想教育,經常組織學生參觀社會上的一些先進單位等,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開闊視野,鍛鍊能力,增長才幹,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效果。

總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既要務虛,又要務實,知與行必須和諧地統一,愛國行為的引導是教育的重要內容,讓學生人人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德育工程,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愛國的行為,根據學生的特點,抓好系統性、層次性、傳統性、制度性、機遇性、多樣性。只有這樣,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才能真正富有成效。

愛國主義論文範文一:愛國主義學校教育論文 篇四

一、努力激發愛國的情感

愛國主義是民族自強的巨大精神力量,尤其在今天為實現提出的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更需要有為國效勞,為國獻身的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必須從青少年抓起,從國小生抓起。其教育的基本途徑是“滲透”。滲透在日常教學之中,滲透在各項活動之中,滲透在人際交往之中。而這種“滲透”的基本途徑,有賴於努力激發學生愛國的情感。愛國是一種情感,要善於運用一切可激發學生愛國之情的情素,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浸潤,要充分發揮祖國五千年文明古國所提供的愛國教材的作用,更要善於運用社會主義祖國的無數光輝事例、英雄人物、身邊先進人物事蹟去感染學生,去薰陶學生,培育愛國情感。然而愛國情感的培育,光靠一、二次活動是難以成功的,學校的責任在於有強烈的教育意識,有明確的長遠教育計劃,且能適時地、因地制宜地、經常地進行講求實效的教育,只有教師具有真實的愛國情感,才能激起學生的真情。

學校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要充實、生動感人、形式要活、感情要真,充分運用當地現有的各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反映當地乃至全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生動史料,讓學生看得見、感受得到,要充分發揮班隊作用,組織多種卓有成效的活動,從低層次到高層次,循序漸進,努力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在當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可作多方位探索,通過“系列教育”達到某一方面教育的成效,將“系列教育”的成效融會貫通,去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可以通過一個個為國捐軀、英雄獻身的先烈們可歌可泣的業績來激勵學生,開展踏着先烈的足跡前進的活動,還可以將一些為祖國建設事業流血流汗、無私奉獻的英雄們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尤其在近年反暴力恐怖活動十分艱鉅的情況下,用身邊的反恐典型事蹟和先進人物教育學生,激勵學生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情感。在“學英雄、學雷鋒”的活動中,我校曾多次組織師生開展“情繫我的兄弟姐妹”捐資助學活動,為本校的貧困學生獻愛心活動,以及為身邊的小夥伴分憂解難,每年五月借民族團結教育月為縣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温暖等。通過“國情繫列”教育,使學生在瞭解基本國情以後,深入淺出地講清個人與祖國的關係,“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的道理,確立長大以後要報效祖國的觀念。通過“成就係列”教育組織學生進行參觀訪問,瞭解家鄉的發展史,特別是近幾年的新氣象,激勵學生增強努力學習、練好本領的緊迫感。學校還利用學校特有的教育素材進行教育,即開展“校史系列”教育,培養學生從小愛他人、愛集體、愛學校、愛國家的情感。由此可見,抓住有利時機,有的放矢開展各項活動,努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是十分重要的。

二、積極引導愛國的行為

愛國主義教育應是學校一項常抓不懈的德育工程,積極引導學生愛國的行為,應根據學生的特點,抓好系統性、層次性、傳統性、制度性、機遇性、多樣性。抓住系統性,就要通過各學科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因素,系統全面地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注意層次性,就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選取不同的教育內容,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力求生動、形象、具體,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突出傳統性,就要抓好重大的紀念日、傳統節日教育。堅持經常性、制度性,就是要重視每週的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紅領巾廣播站、班隊牆報的評比,並重視各種系列活動的開展。抓住機遇性,就應抓住教育的一切機遇,更好地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如在抗擊各種自然災害中,讓學生親眼看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學生中開展“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活動;開展觀看“愛國主義影片”的活動,使學生得到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力求多樣性,就是要做到專題教育與滲透教育相結合、外在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有形教育與無形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這樣,才能使活動豐富多彩、有聲有色,以達到積極引導學生愛國行為的目的。增強學生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從小提高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學生從小就能知情,並培養自己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效國之行、建國之才。我們只要遵循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行為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堅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就必能取得成效。

愛國主義 篇五

愛國主義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恆主題,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與集體榮譽感是建設祖國未來的不竭動力!

然而,從調查結果看來,我院學生的愛國意識較強,但大多都是在意識上,實際行動卻沒有那種強烈的感覺,我們不應只是口頭上的愛國,更加需要的是行動上的愛國,培養出正面的愛國主義精神,國家會因我們而驕傲會因我們更加的強大!

隨着歷史潮流和國際情勢的變化,愛國中某些問題已不可以再延續過去那種傳統的思維,凡愛國必論及“抵制日貨”,凡愛國必以韓國為榜樣的思維,往往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原理。錯誤思維也往往讓大學生善意的愛國行為淪落成吳國的“憤青”。

今天當談論到愛國主義,國人都會很自覺地首先將思維鎖定在“抵制日貨”問題上。似乎在中華大地上,愛國必然地就等同於“抵制”,這當中有中、日兩國曆史和現實的因素,但是這種簡單看待問題的思維其實不約而同地犯了沒有用歷史眼光看問題的錯誤。

前外交學院院長、前中國駐法大使吳建民曾表明過:抵制日貨很愚蠢,看似愛國實際上誤國。甚至有些人辱罵抵制日貨者都是蠢貨蠢豬。今天我們大多數人以為以此就可以達到牽制日本經濟發展的觀點,其實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當今社會全球經濟已經一體化,國家內部的經濟早已成了國際經濟的一部分,彼此之間相互依賴、相互促進。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在華企業有近4000家,這就意味着直接和間接吸納了中國就業人數近千萬人。是否有人深刻地想過,如此民族情感衝動下的抵制,同時被抵制的還有1000多萬中國國民的飯碗?這無疑無益於社會的穩定,無益於中央極力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其實有很多時候我們都在不同曾度地誤讀了整個世界。誤讀者往往存在這樣一種心理,總喜歡從選取的參照物上斷章取義般地截取能印證自己內心預設答案的“假象”。在愛國情感這一特定因素上,一個國民的愛國情感,更多的只是一種文化本能,無須額外教育。凡愛國必論及韓國往往是誤讀的開始,也誤導了我們的方向。

之所以不能這樣簡單類比,問題的更深層次在於中、韓兩國本國工業的巨大差別上。某日本高官曾説過:“韓國人無論口中是否喊抵制日貨,她們都不會買日本貨,而中國人喊與不喊最終都只有選擇我們的產品”。其實我們看到這是事實,在日本引以為自豪的汽車和電子產品方面,韓國人同樣找出足以令韓國人自己自豪的替代品。而同為亞洲緊鄰的呢?真正稱得上國際品牌的只有一個半。一言以蔽之:國貨不自強,抵制最終只能淪為盲目情緒看似合理的宣泄。

愛國的定義從古至今,從中國到西方是不盡相同的,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江澤民書記説:”愛國主義有鮮明的時代特性。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講愛國就是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共產黨,並試着把個人的抱負與理想融入於建設有中國特色二愛國主義的偉大事業中,併為之不懈奮鬥。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產黨高舉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醫治了戰爭的創傷,恢復了國民經濟,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經過40多年的艱苦創業,改變了就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建立起了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初步實現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特別是改革開放依賴,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和一切愛國者,在建設社會主義和促進祖國統一的目標下,形成了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知我中華,愛我中華,興我中華,振興中華才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共同呼聲。愛國主義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

可是愛國問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如此複雜。當時代在改變,民族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面對今天的改變,我們改如何堅持和宏揚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旨意的愛國主義,無疑需要有更理性的思維和更科學的方法。

首先,在面臨政治和經濟問題上,切勿簡單地將經濟問題政治化。

其次,明確愛國主義旗號下的過激行為其實與愛國主義無關。如果説,盲目的愛國者是在正確的心態、錯誤的行為下導致了錯誤的愛國行為尚可理解,那麼有這麼一類被稱為“愛國投機商”的人,就着實是在“譁眾取寵”了。利用國民樸實的情感來獲取利益的工具,對待如此愛國的商家,我想每一個國民更該擦亮慧眼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真正的愛國遠不必如此。

最後,全球化時代還需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三者之間的關係。理性的愛國主義還要求我們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須繼續堅持鄧小平關於”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的著名論斷,抓住一切機遇一心一意謀發展,而絕不受外界的干擾,尤其要防止一些不利於穩定的內外因素轉移我們的注意力,把我們引向歧途,從而破壞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我們任何時候都要牢記:在這個講究實力的世界裏,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國家的戰略利益和安全,必須以民族經濟的發展壯大和競爭能力的提高為依託,而理性的愛國五一為穩定的社會環境提供了保證。

對於我們大學生而言,把愛國熱情轉化為堅守崗位的動力,做好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踏實勤懇地創造社會價值,這才是最好的愛國方式,這才是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國民應有的理性與智慧。沒有什麼比愛國情感更為珍貴與熱烈,也沒有什麼比理性力量更為強大與穿透。如果把愛國熱情納入理性的通道,那一定可以產生無比篤定、堅韌、持續的力量,來支撐起大國崛起的夢想。

愛國是一個人內心深處樸素的自發情感。我們必須先從思想的高度上認識我們的局勢。我們雖有輝煌的文明,但仍處於落後的狀態;我們雖已取得了成就,並得到世界的認可,但仍有部分對勢力對社會主義制度十分仇視,我們贏清醒的頭腦,自覺維護已取得的革命成果與建設成果。

總的來説,愛國主義有着鮮明的時代特點,它總是隨着時代的前進和歷史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內容,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但它永遠是個國家、一個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礎和不斷追求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