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變與不變議論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5W

變與不變議論文

變與不變議論文 篇1

這世界上,好像萬物都在變,像那樹林中的小草、大樹,它們無時無刻不在生長。像那奔騰的河流,一去不回。可萬物又彷彿沒有變,那大地,那山川,那樓閣,它們始終在那裏堅守,即使歲月模糊了光影,它們仍在那裏,永恆不變。

那些變的

我們的生活正一天天地發生着變化,看那高樓拔地而起,直插雲霄,看那公路如巨龍一般在華夏大地上盤旋,生長。看那曾經遍佈全城的霧霾,如今也已經被驅散,藍天終於撥開了漫天的灰塵,展現在我們面前。

時光飛逝,我們也在歲月的流逝中磨去了自己身上的個性,,我們的青春也這樣消逝就像水木年華唱的那首歌:“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的全部,可誰願承受歲月的無情變遷。”

的確如此,如果歲月的流逝不會帶走我們的什麼就像那曾經極度樂觀的精神;那些曾經的幻想,像泡沫一般,在歲月的侵蝕下,漸漸地消失、遠去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份歲月才會帶來的成熟。

老男孩中有這一句:“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在歲月風乾理想在也找不回真的我。”也許我們就是這樣,當初年輕時所擁有的那些理想,那些隨意許下的諾言,那些我們曾在胸中懷着的夢,也許都被一個名叫歲月的風與一個名叫現實的潮水所帶走了罷。

那從未變的

時光在飛逝,我們迎來了一個個新的時代。這裏,相比從前,改變了很多,比如生活方式,比如交通工具,再比如通訊設備……但是,雖然時光改變了這麼多,但是總有些東西是時光帶不走的,也改變不了的;就像親情,比如夢想,還有愛:

很多人説現在的社會人心不古,佈滿了黑暗,人心淡漠。如小悦悦事件,我想那也只是片面的判斷,至少,還有人扶起了她,至少路人不是淡漠地離開,至少他們心中的善意是從未改變的,就像為了幫助被捲入車底的男童,奮力抬車的眾人,他們都是心中有愛的人。我想只要心中有愛世界便會温暖起來,讓每一個人都幸福。

就像親情,讓一位拾荒大爺攢錢為妻子買鑽戒,並説只想讓她高興。也是親情,讓我們的家長陪伴着我們直到深夜,而又為了我們早起做早餐,打理家中的事物,為我們提供更好的環境。也正是親情,才讓那些耄耋老人,仍然相守,始終不離。

有人説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我想不如説愛心恆久遠,永明照世間。

那永恆不變的,還有夢。我們在生活中什麼引領着我們,什麼讓我們不停下向前進的步伐,那便是夢想,那夢想,推動着我們,讓我們在漫漫人生路上不失去方向,也讓我們不停下前進的腳步;只有夢。

是夢,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

是夢,喚醒了我們沉睡的內心。

也是夢,催促着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停歇,不後退向着我們的目標前進!

所以,生命不息,夢亦不止,生命永恆,夢亦常駐。我想,夢不會被時光所淹沒;夢,一直都在!

歷史長河波浪翻滾,而我駐足在岸,那淹沒於滾滾長河的紅塵的夢,英雄豪傑,那些所有的所有終將成為過去時,世界在變,我們在變。我們這一代,也將被歲月的潮水所淹沒,但我們的堅守,我們堅守的愛與人性之善和那夢是永恆的,它們不會被歲月侵蝕,會一代一代傳下去為人所頌揚,不為別的,只因它們是我麼身上最有光的東西……

變與不變議論文 篇2

周國平在《童心》中寫道:靈魂無非就是一顆成熟了的童心,因為成熟而不會再失去。以我之見,達到這樣狀態的過程稱為成長。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學會了變,審時度勢,學會更好生存;同時也學會了不變,堅守理想與信仰,保持童心。

變通意味着學會妥協,與自己與外界妥協。正像張藝謀説的:誰都要妥協,每天都會有妥協,必須在妥協中求生存。妥協,不僅是一種姿態,還是一種處事的方式。

只有在經歷一次次猛打猛衝,一次次失敗教訓後後,人們才會發現有些事自己力不能及,開始尋求與自己妥協,明白妥協不等於失敗,不再持守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是信條,對輸贏也不再苛求。《楚辭》中曾言: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此言得之,當人發現生存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全世界並非以自己為中心時,才會不再固執己見,與外界妥協,學會了不同場合要有不同的應對策略,開始去改變自己而不是改變世界。

變通意味着學會隱藏自己。隱藏自己的情緒,懂得不再隨意發泄;;隱藏自身的脆弱,在困境面前一如既往地前行;隱藏自身的鋒芒,使其變得耀眼而非刺眼。

在掌握了變的智慧後,更重要的是保持心中的不變,在涉及自我原則問題上不讓步。即心中的信仰與夢想。正如尼采所言: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是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有的人妥協過度,隱藏過深,以致成為托馬斯·艾略特筆下的失去信仰與理想,被焦慮與空虛填滿的空心人。在迎合他人中迷失自我,拋棄了初識世界的好奇,日復一日地匆匆忙忙,留下一身的焦灼與疲憊。

然而人若沒有自我的追求與堅守,一直處在隨波逐流的狀態下,會逐漸麻木而失去自己。縱觀偉人,都是有所堅守。敦煌壁畫修復者李雲鶴,不願看到傳統在歲月中消亡,在眾人的譏諷中把自己埋進大漠孤煙,十年心血讓風化的歷史暗香浮動;畫家陳丹青認為現行的教育體制不能培養學生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毅然從清華美院辭職,而這使得他的創作得以擺脱束縛;耶魯村官秦玥飛看到貧困地區人民的困苦,他在殿堂與田壟之間選擇後者,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在變與不變的交織中,學會變以更好地生存,堅守不變讓我們找到自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強大自己,更好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