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高一政治論文800字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W

高一政治論文800字

高一政治論文 篇1

摘 要:在世界全球化的腳步下,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和城市都越來越多的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而且不管是消費方式,還是生活觀念都讓人們越來越多的體會到霸權文化的強勢傳播,資本主義商品輸出也給人們帶來更多的便利。多樣化的新媒體、新渠道和互聯網的出現與融合,也使得世界各國的文化得以交流、傳播。文化的深度融合,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國際間交流合作的日益頻繁,一定程度上改變着人們的消費認識,人們的消費習慣和理念也越來越多受到消費主義思潮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新的消費觀念也就逐漸形成,並指引着人們生活中新的消費行為。

關鍵詞:消費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馬克思主義消費觀

一、消費觀

在早期消費一詞含有類似於“耗費、用光、摧毀”“暴殄天物”之類的意思,帶有明顯的貶義,主要是指過度使用,花費消耗的意思。到近代消費一詞開始在經濟學使用,漸漸地成為一個經濟學概念,表述的是社會生產關係和生產分配交換的概念。包括三種基本的消費觀:

1、節儉消費觀

節儉消費觀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影響最深、歷時最長的一種消費觀,主張人們在消費時應最大限度的節約物質財富,減少甚至杜絕浪費的一種消費觀。這種消費觀念至今,對人們的消費方式和消費行為都有着一定的影響。

在我國先秦時期這種消費觀念就已經存在,比如儒家就提倡這種消費觀念,孔子就主張倡儉戒奢的思想,並以節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一生堅持,提出“節用而愛人”“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這種消費觀念認為人們要知足常樂,重點強調知足和節儉。體現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節制和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的良性互動。

國外的消費觀念也極為普遍,並且為很多的先賢所提倡,古希臘哲人德漠克利特提出:“節制使快樂增加並使享樂加強。”十九世紀中葉,空想社會主義學家馬布利認為社會應該降低生產發展的速度,使人的需求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進而提高人的'思想品質。

節儉消費觀對於人類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對於當今迅猛發展的經濟形勢而言節儉消費觀已經不再完全適用。甚至這種觀念在某些方面阻礙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起到了負面作用。

2、奢侈消費觀

在經濟發展逐漸豐富之後,一種完全區別於節儉消費觀的消費觀念悄然出現,這種消費觀念主張大量甚至沒有節制的佔有並消耗物質和財富,從而滿足自己的需求或者説是慾望。這種消費觀念被稱為奢侈消費觀,而且這種消費觀對當前中國的消費觀的形成以及演變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在中國,管子最早提出這種奢侈消費觀即“傷心者不可以致功”也就是説,要是不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就無法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進一步也不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認為他所處時代的資本主義失業嚴重、危機重重,並大力推行奢侈消費觀,以改善消費和投資不足的狀況,這些行為使得奢侈消費觀得到空前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奢侈消費方式。奢侈消費消極作用遠大於其積極作用,不能作為主流的消費觀念,尤其對於大學生。

3、適度消費觀

適度消費觀是總結了節儉消費觀和奢侈消費觀之後提出的一種新的消費觀念,吸收兩者的積極因素,避免其存在的弊端。不贊成一味的節約吝惜,也不贊成對物質財富毫無節制的消耗濫用。這種消費觀認為消費時應該考慮自身的的效用最大化,保證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子孫後代的發展需求。這種適度消費觀體現了人類的理性和道德要求,同時能夠適合社會經濟發展,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消費觀念。

二、大學生消費觀的理論基礎

1、大學生消費觀

大學生消費觀是指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對於社會的消費現狀的一種反映,體現了當代大學生最為消費的一大主體,在消費前後時的意識和價值取向。這也是社會經濟現狀尤其是消費現狀的一種集體反應,是大學生的對於消費的態度和和自身對於消費的觀點的集合,以及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認識和思想規範。大學生消費觀作為大學生生活價值觀的一部分它引導着引導大學生消費的價值理念。大學生消費觀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消費現實的發展而隨之發展,同時大學生消費觀總體來説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是保持一致的。

大學生消費觀體現的是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也有着自身的一些特徵,大學生作為消費的主體,其人生觀和價值觀正處於形成時期,其消費的資源不完全獨立,其中大部分是由父母提供。如果消費觀念不合理,不僅僅會嚴重影響到大學生自己的發展,還會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2、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了關於需求層次的理論,其中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系統的論述了關於人類發展中的行為和需求的某種關係。單獨人的人格發展所達到何種程度和境界是受動機中這些每一層次的需求和滿足決定的,那種由低等向高等發展的、多層次的、動態的需要是馬斯洛認定的人的需求。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提出人類關於層次需求的理論,認為人的最低需求是生理方面,其次是安全、社交、尊重方面的需求,最高層次的需求是自我實現。在滿足最低層次的需求後,才會自然地向高層次發展;如果想要高層次需求的出現,就必須適當的滿足低層次的需求。馬斯洛和其他的行為科學家都認為,一個國家多數人的需要層次結構,是同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發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關的。在不發達國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佔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大,而高級需要佔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小;在發達國家,則剛好相反。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共同規律。

在馬斯洛提出的層次性需求理論中,生理需求是推動人類投身於社會實踐活動,達到較高層次需求的最基本要求。當滿足生理需求之後人類就要考慮在生理需求層次之上的安全需求了,對於安全感、自由、防禦實力的慾望等是每一個在現實生活的人都會產生的。社交需求是一種無法度量,不易察覺的需求,它與一個人的性格、生活經歷、生長區域、民族習俗,生活習慣、信仰有關。關於消費者,大學生迫切需要社交需求。作為社會羣體一份子的大學生們,為了能夠獲得社會的一種歸屬感,都盡力想要得到集體的關愛和注意。當今大學生一種重要的心理需求體現是通過消費者行為和消費觀來達到自己對尊重的需求。可以把大學生的這種由於對愛的需求和尊重而產生的行為當作是他們心理需求的表現。大學生要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就必須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潛在能力,並按要求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這就是最高級別的需求,即自我實現需求,而且這也是一種需要的創造。對於那些竭盡所能讓自己接近完美的人,都是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我們在生活中活躍、充分、忘我,聚精會神的感受生活帶來的樂趣,這些都是在自我實現。

3、馬克思主義消費觀

馬克思主義認為,消費即是人類生產直接目的,也是人類生存生活最基本方式。消費在人類社會中,是社會生產的一個環節,它不僅為人類自我解放和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為人類提供生存必須的生理需求。馬克思主義還為消費理論進行多個角度解釋:

(1)馬克思認為歷史應該存在於唯物主義之上,因為他發現人在人類生活的歷史前提是生產物質生活本身。人類之所以能夠創造歷史,是由於對生活的需要和滿足在不斷的提高。消費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人類對生活的需要和滿足自身。

(2)以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嚴密邏輯分析為基礎,從而對資本主義的社會發展規律進行探索這就是馬克思主義消費理論。導致資本主義社會整體的消費都存在不公平性,是由於資本主義生產資料佔有的不均衡引起的生活資料分配不均。馬克思認為,只有人們共同佔有生產資料,集體控制生產能力,人的第一需要是勞動的時候,也就是進入人類的共產主義階段,人類社會才能在分配上達到真正的正義,從而消費才是完整的正義。

(3)人在全面發展狀態下的自由消費就是異化消費。當人與勞動,與勞動生產的產品,與人自身以及與人相互異化,這就是馬克思所揭示的異化勞動。工人與資本家處於人的勞動產品越多與自己擁有越少,勞動越多剝削越重的對立之中。在物質生產力極大豐富之後,勞動成為人的第一需要,人的能力也得到大大提升,社會生產和分配都是依照人的需要來共同調節和進行的,消費在生產環節中滿足人的需要並脱離了異己的本質,達到真真意義上的正義,這就是人在公有制條件下自由全面發展的完整消費。

參考文獻:

[1]陳新徵,夏佑新.從生活帳看的消費觀[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35—39.

[2]趙平鎮.淺論適度消費[J].北方經貿,2004,(12):13—15.

[3]張麗娜.社會轉型期和諧消費觀的構建[D].北京交通大學:刁志萍,2008.35—39.

[4]牛江紅.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研究[D].福建師範大學:王知,2007.

高一政治論文 篇2

事物總是聯繫着的,記憶也是如此。當祖國迎來共產黨90華誕的時候,聆聽歷史的回聲,我的記憶回到了我的上學之路。

讀幼兒園的時候,我家在今天的海滄大橋引橋下的仙嶽路邊。當年的仙嶽路,沒有繁華熱鬧的商店和美麗的綠化設施也就罷了,糟糕的是此路只能算是人們踩出的黃土路。晴空萬里時,黃沙彌漫,吹不得風,風起,塵起,整個社區被黃沙狠狠地籠罩,一路走過,滿頭滿臉黃埃,眼睛總難逃沙土的襲擊。陰雨綿綿時,泥濘不堪,更踩踏不得,腳踩,爛泥,彷彿足陷沼澤,行進兩難。只要一場大雨,眼前的泥土路沒了,僅是一條滾滾流動的黃河。爸爸總要穿着雨鞋揹我上幼兒園。這條黃土路是我們這帶居民進出工作學習的唯一通道。我厭倦走路,也走不得路,讓爸爸揹着。我伏在爸爸的背上,心總想:空中會有路嗎?幼稚的我幻想着空中延伸出一條通暢的路。

讀國小時,社區終於聯繫了一輛小巴往返疏港路口,但這是唯一的一輛車,也要等人擠滿了才開。就這樣,我們巴望着,巴望着這條黃土路早日抹去黃土,變泥水路成水泥路。我家住在黃土高坡現在想想,用這句歌詞來形容當時的生活環境最為貼切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也漸漸明白了家鄉廈門步入特區建設的曲折與艱難。

事物總是變化的。伴隨着新世紀的曙光,我們看到了一條銀龍般的寬敞的馬路橫過我家住的樓前,它盡頭的上方更是一道別樣的風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特大型三跨連續全漂浮鋼箱梁懸索橋海滄大橋。銀灰色的橋身,與藍天、碧海、紅花、綠樹融為一體,宛如一道飛虹,架在廈門西海上,成為廈門再騰飛的翅膀。夢想中的路真的出現在空中了。海滄大橋不僅是廈門與外界聯繫的重要通道,更是現代化廈門的重要標誌。行駛的汽車彷彿飛翔在藍天碧海中,縱橫捭闔,一派恢弘。夜間,仙嶽路被海滄大橋耀眼美麗的燈光映襯得熠熠生輝,我們可以天天免費觀光輕柔的夜景效果。尤其是晚飯後,我們舉家漫步在寬敞清雅的仙嶽路上,享受仙嶽山公園清新的空氣和美麗的大橋風光。坐在舒適的公交車上,望着窗外城市曼妙的景緻,我不禁笑了,笑當年那條黃土路的艱難,笑如今瀝青路的舒展。家鄉廈門,開始釋放着自己獨特的潛力。

事物總是發展的。我讀中學了,空中又多出了一道藍藍的路,似虹橋從島內伸到島外,望不到盡頭。BRT的美麗身姿,已隨着高高矗立且綿延城中的高架橋和配備電動扶梯的車站,在我們視線中逐漸清晰起來。高架橋墩的藍色呼應着我們這座海上花園的藍色魅力,似一條藍色的絲帶飄在海上花園,曲伸舒適。而那那一輛又一輛暢通無阻的奔馳着的快速公交車輛和高品質的服務設施,正努力地與我們磨合着,與我們親近着,讓我們領略快捷、準時、舒適和安全的服務,沿途更是家鄉廈門繁華景象和美不勝收的海灣風光。美麗廈門,已實現特區建設質的飛躍,成為了中國沿海一顆耀眼的明珠。

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我記憶中的黃土路已經褪色,記憶畫紙已經五彩繽紛。我逐漸為這張記憶白紙添筆畫,塗色彩,每一筆都是我心中對家鄉廈門的美好印象;每一畫都見證着美麗廈門和諧發展的特區之路,見證着家鄉廈門經濟發展的新成果、新飛躍。瞧!經過短短數年的時間,空中何止有路,更有飛虹帶你飛行。

在我們偉大的黨高瞻遠矚和英明領導下,家鄉廈門煥發出特區發展旺盛的生命力和温馨魅力,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強化,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不斷優化。今天的廈門有着中國人居環境獎、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等諸多頭銜和榮譽。來到廈門的人都有一種共同的感受:廈門真美!

星火燎原,滄桑鉅變,讓我為之謳歌共產黨改革開放的政策好啊!

高一政治論文 篇3

社會的不斷髮展,科學技術的不斷完善。身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中學生,幸運地得到享受社會發展與可以進步的偉大成果的機會。

隨着時代的不斷變遷,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帶動着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又牽引着消費水平的升高。對與受到過十幾年教育的中學生而言,隨着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消費才趨向合理;但着只是一部分中學生,有不少中學生,正因為社會的不斷進步,產生逆反心理,另自己的思想止步了,才會導致傾向不良消費。

出現這樣的消費行為,最大的原因和影響在於消費心理上的不同,而消費心理卻又客觀地由思想道德水平控制,這樣的消費心理卻又被主觀地分為了四種: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攀比心理印發的消費還有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前三者都是不良消費的心理,由此才引出了中學生的不良消費。

每逢新年,同學之間免不了互送小禮物。前幾年送賀卡,現在送的禮物價格越來越高。家長無奈地表示:“這樣過節,對家庭有壓力。不過人家的孩子都這樣,我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抬不起頭來。”從家長抱怨的言語中可以瞭解到對於中學生的從眾消費持着不贊同的態度,但卻又無可奈何。而這盲目從眾是一種不可取的方式。

求異心理是利用了中學生幼稚的好奇心所追求的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的個性。中學生利用新穎的個人形象,突出自己,但這需要考慮個人付出的代價和經濟承受能力。就像小林,他的服裝總是怪怪的:褲子上左一個大兜右一個小兜,兜上還有許多環子,走起來叮噹作響。別小看他這身服飾,價格卻相當高的。所以中學生過分的求異心理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隨着科技的發展,許多中學生的手機、電腦、MP3、電子辭典等“現代化裝備”不斷升級,由此帶來的“學費外支出”迅速增長。這種攀比之風還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這樣的攀比心理導致中學生無法正確看待自我,甚至迷失真正的自我表現,這樣的心理對中學生來説是不健康。

中學生是新世紀的新一代的新新人類,因此我們應當做理智的消費者,持着求實的心理,踐行正確的原則。

首先必須量入為出,適度消費。一項調查表明,近40%的青少年以為自己有很多隻用一時便不再用的東西。這些商品多是憑一時衝動而購買,東西買回來後,卻發現並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閒置一旁,造成浪費。

除此之外,還在避免盲從,理性消費,避免跟風隨大流。而我們應當提倡綠色消費和可持續消費,以新世紀的接班人的身份重新審視以往的消費觀念,保持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

高一政治論文 篇4

星期一早上升旗儀式上,當五星紅旗伴隨着雄壯的國歌冉冉升起,我們會油然升起一種民族自豪感,一種愛國情懷,這本來應當是莊嚴、肅穆而神聖的。

然而,我校屢屢出現不和諧的畫面:整個操場上3000多名學生唱國歌的聲音是那麼的微弱,有的小聲哼哼,有的張張嘴型,有的交頭接耳,有的這樣尷尬的升旗儀式,令人歎息。我認為這種對升旗儀式的不尊重,其實是對國旗和國歌的褻瀆,是不愛國的表現。

愛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我們口頭上説説而已,應該表現在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中。基於此,中學生不尊重升旗儀式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一是不瞭解國旗的意義。

國旗是祖國的象徵,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是中華民族尊嚴的體現。而對國旗的淡漠,顯示着對歷史的忘卻。列寧説過,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懂得歷史,才會珍惜今天,才會找到自己的正確立場,才不至於迷失方向。一個缺乏國旗意識的國家,是沒有向心力與凝聚力的,甚至是不堪一擊的。

1990年北京一位叫樑帆的中學生,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邀請,參加在荷蘭舉行的世界兒童為和平為未來見面活動。當他看到五十多個國家的國旗懸掛在賓館前的旗杆上,而惟獨不見中國的國旗時,便急切地找到活動組織人員説:我怎麼沒有看到我們中國的國旗?!一定要升起中國的國旗,因為我在這兒!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幾經周折,鮮豔的五星紅旗終於高高飄揚在諾維克上空。同樣是中學生卻因國旗而焦急,那是因為有一份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縈繞在他心中。而我們正是缺少這樣的愛國情操。和樑帆同學相比,我們感到汗顏。

二是不瞭解國歌的意義。

國歌,是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我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唱國歌就是在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為什麼歷經滄桑而鋭氣不減,千錘百煉而鬥志更堅?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華民族精神永不泯滅。中華民族精神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徵,是中華民族之魂。魯迅説過,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唱好國歌,並從中汲取我們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

三是形式不夠新穎。

為什麼現在升旗儀式的效果不好呢?我認為原因之一還在於,現在的教育方式不能滿足當前我們這一代人的心理預期。每次升旗都是一樣的形式,缺少吸引我們的好奇心。升旗儀式的單一形式,也決定了當前國旗、國歌的教育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為沒有人願意周而復始地重複原來走過的路。

正因為升旗儀式有意義,所以她是必不可少的,而現實情況又不容樂觀。如何讓中學生尊重升旗儀式, 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我有幾點想法。

一要創新國旗和國歌教育。以往學生對國旗和國歌的認識只是通過歷史和政治課稍加了解。正因為知之不多,學生才會對升旗儀式無所敬畏。所以,學校應重視採用各種形式增進學生對國旗和國歌的認識,讓所有的學生都意識到對國旗和國歌的尊重,實際上就是對我們祖國的尊重,從而培養起學生尊重升旗儀式應具有的禮儀素養。學校可以開展國旗和國歌的知識競賽,利用藝術周開展國旗和國歌的演講,統一召開主題班會等。

二要創新升旗儀式形式。內容只有通過豐富的形式,才能變得生動活潑。著名童話作家鄭淵潔曾撰寫過《開學第一課讓每個孩子都去升國旗》的文章。他認為,讓在學校就讀的每個學生不分年齡不分課堂紀律如何不分考試成績優劣都有擁有至少升一次國旗的機會。這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所以,學校應創造條件,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有機會在國旗下發言、當升旗手、護旗手、主持人甚至個性表演等等,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要精心設計升旗儀式中國旗下的講話。國旗下的講話是升旗儀式中濃墨重彩的一部分。一般都是學校領導或優秀學生代表拿者稿子發言,讓人感覺跟自己無關,自然沒有興趣聽。而精心設計升旗儀式中國旗下的講話,能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升旗儀式中,變要我升旗為我要升旗,這樣升旗儀式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012年4月9日上午,江蘇省啟東市匯龍中學舉行升國旗儀式時,高二學生江成博在國旗下發表講話,將之前老師把關過的演講稿,悄悄換成另外一篇抨擊教育制度的文章。暫不論其是否有不當之處,但江成博同學國旗下的講話贏得了全場學生的掌聲。這啟示國旗下講話者應注意演講的內容,儘量是能引起學生內心深深共鳴的,才能用心靈贏得心靈。

梁啟超曰: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中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關鍵階段,是祖國的未來。中國夢離不開每個中國人的夢,更離不開青少年的夢。試想,青少年如果在校園都不懂得尊重升旗儀式,很難想象他會愛國?會努力報效祖國、圓中國夢?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胸懷祖國,把愛國情懷落實到實際行動上,使尊重升旗儀式成為心中的自覺,讓升旗儀式真正成為校園裏一道最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