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仁愛學生演講稿多篇

欄目: 演講稿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5W

仁愛學生演講稿多篇

這個世界的缺陷,無非寬容、大度、無煩惱、慷慨、平等、其實總結起來就一個詞仁愛、仁者、集禮、義、智於一身;愛者、匯博、大、廣為一體,仁愛是偉大的,也是應有的。共同閲讀仁愛學生演講稿大全,請您閲讀!

仁愛學生演講稿1

Good morning,everyone!

從古至今,“仁愛”一直是中華名族的光輝傳統,孔子也以“仁”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古代,有着許多仁愛的典範,如子路背米,閔子騫以德報母,齊桓公禮待鄉農,晏子巧諫景公愛民等;而如今,仁愛已經成了社會生活中一個重要的核心。那麼我們年輕一代,如何在現實中踐行仁愛呢?

在我看來,仁愛,就要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

首先,仁愛,就要愛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是以“我”這個單位活在世上,有很多人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還有些人自以為是,以自我為中心。仁愛自己,就是要以正確的眼光看待自己。

其次.仁愛就要愛他人。他人這個範圍很大,可以是父母、家人、老師、同學、朋友,甚至是陌生人。

父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至親的人,他們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所以,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愛父母。愛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國優良的文化傳統。春秋時期,子路為了讓父母吃到大米,寒風烈日也要跑到百里之外,背米回家給父母吃。漢朝人士黃香,夏天用扇子驅除蚊蟲,趕走燥熱,為了讓父親睡得舒服一些;冬天先鑽進被窩温暖牀鋪,以免父親着涼。百善孝為先,今天的我們更應該用自己的方式來孝順父母,如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幫父母泡茶,在學校認真學習不讓父母操心等。

老師、同學、朋友都是我們在學習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我們少不了他們的幫助。但同時,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我們也應給予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生活的小事中,我們也應該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陌生人。在公車上,看見年邁的老人或孕婦沒座位坐,希望你能主動讓讓座他們;在馬路上,看見環保工人們在打掃,希望你不要將手中的紙屑隨手扔在地上;在小道上,看見一個小朋友跌倒,希望你能將他扶起來!

除了愛自己,愛他人外,仁愛更呼喚一種關愛社會的大愛之美。我們若能給對我們生活的社會多一份關愛,必然形成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氛圍。

愛自己——自尊自立;愛他人——心懷感恩;愛社會——胸存天下,讓我們以仁愛為紐帶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仁愛學生演講稿2

什麼是“仁恕教育”?相信在座的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看來,“仁”即“仁愛”,取“仁者愛人”之精髓,實現真愛教育;“恕”即“寬恕”,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仁”是基礎,“恕”為昇華,仁恕教育要求我們具備寬厚博愛的胸懷,擁有教育良知,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踐行仁恕,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還要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而這一切,都體現在我們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中。

我校是一所農村國小,留守兒童居多,有的班級留守比例甚至高達70%,這些孩子長期不在父母身邊,缺乏關愛,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需要有人指導,而我們的身份是老師,也是父母。

這學期剛開學時,我輔導了一名五年級的學生參加“師生共讀”的演講比賽,這是一個剛滿十一歲的小姑娘,長得眉清目秀惹人喜愛,只是身體過於單薄,顯得十分瘦弱。因為不是我班學生,便讓她每天下午早一點到校加以輔導。第一天,剛過十二點,她就來了,我很奇怪:怎麼這麼早?她告訴我:中午沒有回家,自己帶飯在學校吃的。我就告訴她,再帶飯,到我這裏熱一下。第二天中午放學,她來了,手裏拿着一隻老式的鋁製飯盒,自豪地告訴我:裏面是她自己擀的麪條!打開飯盒,我驚呆了,這是這樣的一份午餐啊!所謂的麪條其實就是一塊塊巴掌大的面片,每塊足有1釐米厚,就像我們家裏蒸的死麪餅子,又幾塊粘到一起,熟不熟都不好説。面片旁邊躺着幾根手指頭粗細的蘿蔔條,沒有青菜,沒有湯,沒有半點油花。看着這樣的一份午餐,我的心被狠狠地揪成一團,如果不是被我偶然發現,這個孩子就靠着這樣一份冰涼的午餐度過一天。我也是母親,也有孩子,此情此景,讓哪一個做母親的看了不揪心?更讓我心痛的是:她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午餐簡陋寒酸,還是那麼樂觀。我強忍着就要落下的淚水,背過身悄悄擦去,儘量不讓她看見,因為我實在不忍心讓她察覺自己有一絲一毫的寒酸,害怕傷害她的自尊,破壞她的快樂。我不知道怎樣呵護這顆純潔的心靈,是把她的飯倒掉嗎?不,不能!我只好給她熱飯,只是加入許多自己炒的菜。第三天中午,等了許久,也不見她來,也許是不願再打擾我吧。叫了半天,她才過來,臉上掛着羞澀的笑容。這次,帶來的是死麪卷子,依舊是厚厚的面片,夾着零星幾個葱花。可見,這就是她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的飯菜質量吧。我一邊誇她的卷子做得好,一邊把我的飯給她盛了一碗,告訴她“做多了,實在吃不下。”

晚上,我給她遠在唐山的媽媽打了電話,跟她説了孩子的情況,電話那頭的母親泣不成聲,我也跟着掉眼淚。後來,做母親的重新安排了女兒的生活,事情總算有了一個圓滿的解決。

我時常想,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好壞,還要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對於留守兒童的教育,更要以“仁恕”的思想為指導,時刻留意學生的細微變化,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給予關愛、理解、寬容和指導,為將來打下基礎。最後,用一句歌詞結束我的發言:讓仁恕的思想,引領着我們在江淮大地再創輝煌!

仁愛學生演講稿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保有仁愛之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個道理想必大家都知道,然而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有一顆仁愛之心是必不可少的。

前些日子看到一篇報道,慈母輕信一網友戲言,竟跪爬千米為女兒求藥費,最終該網友卻反悔,表示不會給予任何捐助。這種行為不僅欺騙了一個可憐的母親,還寒了大家的心。

所幸這世間並不缺乏愛,不少路人和網友在得知事情的緣由後,都給該母親捐款,媒體也積極地幫助她籌款,希望她能夠治好自己的孩子。同是陌生人,卻是截然不同的態度,不同之處就在於:是否有一顆仁愛之心。

仁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世人代代相傳的為人典範。中國傳統的仁愛源於儒家孔孟之道。孟子認為人生來就擁有一顆仁愛之心,做人需要保有不變的仁愛之心;孔子則認為“仁有三義。”就是説做一個仁者,要博愛他人不論老幼貴賤,還要尊敬師長,更要行君子之仁。可見中華民族對仁愛的理解是多麼深刻。

同學們,你能做到“愛人如己”嗎?暫且不論愛他人,試問大家是否已學會了愛自己?你是否會因為暫時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自以為是?你是否會因為偶爾的失利或者生活上的不順,而不斷埋怨自己、一味的強迫自己呢?如果是,請你學會愛惜自己。因為,過於自負和過於自責的人都容易忽視他人的感受,既不利於自身成長,又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有的人對自己要求很高,遇到挫折極易發怒,通過向身邊人發脾氣,摔打東西或是傷害自己來表示對自己的不滿。我們班就有一個其他方面都很優秀的男孩,卻因為一點點挫折動氣,用手砸牆,結果手受傷了。如果他懂得愛惜自己,完全可以把“向身邊人發脾氣”變成向親人或朋友傾訴,請他們幫助自己分析現在的過錯,計劃好未來。如果不想對別人説,也可以選擇寫日記,有很多的煩惱寫出來才發現原來是小事一樁。我們首先要學會愛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又怎麼會關愛別人?

再者説,我們每天都被愛包圍着。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體會到身邊的愛?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呢?大家不妨問問自己,可曾仔細看過父母為你洗衣做飯的雙手,可曾認真瞧過老師不厭其煩回答你問題的臉,又可曾留意過同學因為你的感謝而生的微笑亦或者是因為你的魯莽而產生的憤怒?我們不能以分數為藉口,而忽視一個“人”的本分,欲成功必先成人。

我們需要常懷一顆仁愛之心,這樣將心比心,以心傳心,總有一天愛將遍佈世界。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愛護我們校園的一草一木,愛護我們班級共同的榮譽,愛護我們威尼斯的集體形象,愛護我們經過的每一寸土地,愛護我們呼吸的每一口新鮮空氣!讓仁愛永駐我心。

仁愛學生演講稿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八一班的宋紫薇。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勤奮寫仁愛》。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殿堂,我們學校的理念是知識重要,育人更重要,而我們堅持的“仁愛”正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愛人”。可以説,愛即是仁,仁即是愛,愛是仁的起點,又是仁的歸宿。總管中國歷史上,堅守“仁愛”最成功的,莫過於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當我們誦讀《論語》時,不禁會被他那崇高的人格所折服。孔子能成為“仁愛”的典範,與他一生的勤奮密不可分。

説到“勤奮”二字,也許讓你感覺是老生常談。當老師、當家長在你耳邊嘮叨“勤奮”二字時,你是否感到迂腐、感到厭煩?

你也許驚歎那漢字的珠圓玉潤,一首首七言律師竟成為千古絕唱,可你是否看到“詩聖不休”的執着?你也許曾矚目那一小段燈絲的炫目,給了人類無窮的光明和希望,可你是否又看到“發明大王”那以前多次失敗後的鍥而不捨?“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不是春風拂面的輕鬆,而是重逾千斤的辛勤付出!

不要埋怨自己的愚笨,那隻能説明你懶惰;不要責怪命運的不公,那隻能説明你懦弱;不要羨慕別人的成功,那隻管你能説明你不夠勤奮。清晨醒來,你手捫心口,感受着自己強勁有力的心跳,微笑着對自己説説:“我必然是勤奮的!”那麼,我要恭喜你,你已經抓住了通向成功的金鑰匙。如果你能在每天睡覺前愉快地對自己説:“真好,我又勤奮、重拾地過完了這一天。”那麼,我要敬佩你,你的這般金鑰匙已在你的養護下山上發光,成功也在悄無聲息地向你飛奔而來。

朋友們,杜甫用勤奮再現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愛”,他的推己及人讓人感受到“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博大;而異國的愛迪生也在用他的勤奮給人類帶來福祉,他的樂於奉獻讓人感受到人類共同的崇高靈魂。他們都用自己的勤奮書寫了仁愛,那麼,作為威尼斯的學子,作為沐浴在濃濃儒家文化中的我們,又將怎樣的行動去書寫仁愛呢?聰明的你一定是有了堅定有力的答案了吧?

仁愛學生演講稿5

這幾天,我認真學習了在北師大的講話,感觸頗深。特別是“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這一句。它讓我意識到,教師只有以“仁愛”為核心,尊重、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成為一名學生喜愛的教師。

那麼,如何做一名仁愛之師呢?我想,最基本的是做一名“真”教師。“真”教師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心裏有學生,無論是多還是少,總想着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發展與成長。即使學生調皮、搗鬼得讓你發了瘋,最終都能因為他是學生而對他有所原諒。《放牛班的春天》大家都看過吧,裏面的音樂教師馬修就是一名這樣的“真”老師。馬修將調皮學生帶往院長室接受處罰,當他來到院長室門前,看到院長殘忍的體罰孩子,以及聽到孩子被毒打的慘叫聲時,他猶豫了。最終他沒有將學生交到院長室,而是利用在門前的間隙和學生達成一些共識,最終贏得孩子們的愛。相反,高壓、強制管理只會讓孩子變得冷漠、殘忍、偽善,影視裏院長一次又一次的棍棒教育就是很好地説明。還有《犀利仁師》裏的柳傲天先生,貌似嚴厲,不講情面。但當面對學生的“錯誤”時,他總能原諒幷包容,所以,在學生的眼裏他成了“仁師”。

如何做一名仁愛之師?我想還要做一名“活”的老師。進一步來説,就是教師要對學生敏感,對於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要敏感。在現實中我們有一些教師,對於學校教育中的一些事物變得熟視無睹、麻木不仁。一顆敏感的教育之心在喪失,這意味着其作為教師這種職業的個體的生命正在死去。常懷一顆敏感的心,就是要求我們教師在學校教育生活中去主動感受學生的鮮活與生動,從學生的調皮搗蛋中感受他們生命的旺盛與生機。

做一名“真”教師,要求我們心有學生;做一名“活”教師,則要求我們心繫學生。最後,我認為還要做一名“美”的教師。當然這裏不僅僅是教師要儀表美、心靈美,更在於要求教師要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就如同著名的藝術家羅丹所説:“世間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對於教師而言,相信每位學生都是千里馬,而你每天都要把自己看作一名發現美的伯樂。例如:《放牛班的春天》裏,克萊門特要組建合唱隊,組織所有孩子試唱確定角色和位置。我

們看到,不管唱的多麼差的孩子,他都給了孩子一個適當的位置。尤為感動的是,一個小孩一句歌詞都不會唱,克萊門特卻獨具匠心的安排了一個最佳位置——老師的小助手(其實就是幫老師拿指揮棒、曲譜等)。所以,克萊門特.馬修老師,他用他的心智和仁愛,感化了一羣調皮的孩子,讓他們學會了善良,學會了感恩,讓他們冷漠的心逐漸熱情。那我們呢?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向他學習呢?

我相信,每一個教師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我要像仁愛之師們那樣,恪守自己的平凡,努力用我們愛和奉獻還學生們一片廣闊的天地。

我也相信,在“以愛與愛,發展發現,點點生命”的辦學理念的指導下,我們鶴壁科達國際學校的所有教師都會以仁愛之心對待每一名學生,促成學生的成長進步;以仁愛之心開啟每一名學生的心靈之門,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仁愛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社會、學校及家長的尊重。因為“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