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公文 > 基層反映

基層反映濟南不少畢業生被低門檻高薪資“套路”畢業生就業亟待全社會關注

欄目: 基層反映 / 發佈於: / 人氣:1.01W

基層反映濟南不少畢業生被低門檻高薪資“套路”畢業生就業亟待全社會關注

基層反映濟南不少畢業生被低門檻高薪資“套路”畢業生就業亟待全社會關注

 

據統計,近年來中國高校畢業生的總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2017年有795萬學生揮別校園步入社會,2018年畢業生超過810萬,截至目前,高校畢業生呈逐年增加的態勢。長期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創業,積極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輔導培訓,發放各類創業補貼。但是,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變化迅速,好的就業機會依然十分有限,就業環境不容樂觀,在這種背景下,畢業生就業亂象頻出。基層對此開展調查發現,畢業生就業問題亟待關注破解。

一是總體經營環境惡劣,企業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受全球經濟和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浪潮的雙重衝擊下,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資本市場自2015年年末以來,延續寒冬局面,企業融資更加困難,許多企業遭遇經營困境。因此,壓縮用工成本、裁員、變換辦公場地、關掉部分分支機構、砍掉虧損產品線等做法,已經成為企業面臨經營困境的首要措施。此外,企業為了打造競爭優勢、應對經營上的壓力,紛紛調整用人戰略,招聘時更偏向招募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員工,以此節省人才再培養的成本,聚焦於工作目標的快速實現上。這一舉措,無疑為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設置了不小的障礙。市中區的陸小姐説,自己2018年從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研究生畢業,在濟南幾次找工作無果後泰安的一家中型繩索製造公司拋出了橄欖枝,陸小姐原本想留在濟南,可是濟南的大中型設計公司都要求應聘者有2年以上工作經歷,萬般無奈之下,陸小姐轉而投向了泰安的這家設計製造公司,希望自己有了2年工作經驗之後再重新回到濟南尋求就業機會。

二是就業市場混亂。我國大學生畢業後初次就業,所面臨的就業市場是一個多重分割的勞動力市場,分割情況既有部分是相同的,如制度性、區域性等分割因素,又有一些是不同的,如就業時間和工作經驗等分割因素。大學畢業生作為佔總人口比例很小的社會精英,城市市場應該成為其主要的就業場所,即主要勞動力市場。除了這種客觀上的混亂,還有一些企業在這種混亂的形勢下,巧立名目、利用畢業生急於找工作的心理用虛假信息進行招聘。槐蔭區的范小姐去年畢業找工作,在“智聯招聘”app上看到一家文化傳媒公司招聘文字編輯,對方宣稱待遇良好,沒有基本任務量,每月工資5000元以上,雙休,但是上班一個月之後,該家公司以沒完成工作量為由只發放1200餘元工資。這種招聘前後隱瞞應聘者的現象還有很多,許多畢業生投訴無門,也不想浪費時間,只能是吃了個啞巴虧。

三是就業市場信息不對稱現象嚴重。信息不對稱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瞭解有差異,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調查發現,大學生就業市場的相關主體(畢業生、高校、政府以及用人單位)廣泛存在着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濟南的孫明就是因為就業信息不對稱,對自己、對就業培訓單位沒有足夠的瞭解,聽信了培訓單位的幾句“忽悠”、沒有做過深入的調查就輕易付上了大額學費。

四是畢業生的擇業觀念不合時宜。持精英教育階段就業觀念的人,認為高等教育只是用來培養精英人才的教育,沒有把高等教育定位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還有一些畢業生和學生家長認為大學畢業生就應該坐辦公室,殊不知“革命工作、各有分工”。國家倡導“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就業模式後,許多學生還難以接受就業崗位大眾化的現實,對自己擇業沒有一個正確的定位。更有甚者,擇業時重的工作怕吃苦,簡單工作不想做,就業期望值過高,總把“工作穩定”作為擇業的首選因素。中專畢業生孫明就是被山東高數“4000元以上高薪”和“轉正一年年薪為6萬元至7.58萬元”所蠱惑,畢竟對於中專應屆畢業生來説,月薪4000元、年入6-7萬元實在是一個相當有誘惑力的工作,被所謂的“高薪”矇蔽了雙眼,總想一步登天,殊不知,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謀發展才能逐漸到達成功的彼岸,

對此,基層建議:

一是完善大學生“失業登記制度”,對失業大學生提供專項的資金保障及相關培訓。我國已經出台明確制度,規定畢業半年沒有找到工作而又要求就業的大學生可以進行失業登記,政府將對“失業大學生”提供一些相應的優惠政策及相關培訓。同時對於家境困難的失業大學生,可以被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對擴招後畢業的失業大學生羣體設立專項的生活保障金,為其提供切實的物質支持,讓他們在實現就業之前可以維持自己的生活,從而保證這一羣體在社會中的穩定性。此外,大學生就業困難羣體與中老年下崗職工等傳統的困難羣體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消費水平、生活方式方面,因此對於這一羣體每人平均的資金保障數額要遠遠高於下崗職工或是其他傳統的困難羣體。

二是創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就業環境。完善就業政策,規範畢業生就業市場,規範各種審批制度,減少名目繁多的收費項目,禁止並打擊那些以營利為目的的就業招聘會,理順人才選拔機制,明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學校及有關主管部門之間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形成比較全面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人才供需雙方利益的配套政策,使畢業生就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儘可能地減少人為控制因素,杜絕暗箱操作,消除不正之風,真正做到堅持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讓大學生能夠憑個人才能就業。

三是對相關用人單位採取措施,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儘快建立最低工資制度,從而保證擴招後求職大學生就業後的最低生活能夠得到切實保障。對於一些從擴招中獲利最明顯的幾個行業,如外資企業等,政府應對其評估之後根據其獲益水平收取一定的税費,而後將其作為對擴招後畢業的“失業大學生”進行保障的資金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