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蒙氏教育個人工作總結多篇

欄目: 個人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18W

蒙氏教育個人工作總結多篇

蒙氏教育是以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瑪麗亞·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一種教育方法。那麼關於蒙氏教育個人工作總結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蒙氏教育個人工作總結範文五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關於“教育工作總結”內容請點擊(↓↓↓)〗

★ 幼兒園年度個人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

★ 幼兒園教育教學個人工作總結 ★

★ 教育培訓個人工作總結 ★

★ 教育崗位個人總結5篇精選 ★

★ 教育教學個人工作總結最新範文五篇 ★

蒙氏教育個人工作總結1

無意中在《早期教育》上看到一篇對《兒童行為管理》一書的介紹也或許是因為我園正在做的一個課題與孩子的行為有關,於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網上買了這本書來看,本書是由英國學前教育研究家希拉。裏德爾-利奇著,由劉晶波翻譯。我對譯者序篇中的一小段話印象特深:"你明白,為什麼上帝要把小孩子們造得那麼可愛嗎?......因為上帝明白,小孩子們會把大人弄得很累,甚至折磨得筋疲力盡,如果不把小孩子們造得可愛一些,他擔心大人會忍耐不住把他們殺掉的"這讓我想起與孩子共同生活的這麼多年中,有氣惱,有悲痛但也有驚喜,有欣慰,有歡樂還有期望。我深刻體會到作者在書中提到對教育工作性質的闡釋"歡樂並痛苦着"。

"儘管每個人都能夠列出一長串中生活變化着的觀點,目標和行為,可是這其中必定有某些會終生堅持的穩定的核心特徵。這些特徵是由兒童的童年經驗和家庭影響塑造的"讀完這段話後,我不竟心理抖了一下,原先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其一生的發展過程中都起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我們怎樣才能將一個已經養成不良習慣的如一盤散沙的班級培養成一個有良好常規和正氣的班級呢?怎樣才能讓那幾個重點難管理的孩子聽我們的話,管好自我呢?作為教師我們都明白講道理有時甚至在幼兒做錯後去批評教育他,孩子們很顯然都會屢錯屢犯,屢犯屢錯。有些孩子雖然不會再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當的行為並不代表他真正已經懂得了如何做才是正確的,而他是害怕教師的批評他。即使他在我們面前是個乖乖的好孩子,也未必就這麼信服你。

"在開始瞭解兒童某種行為的原因之前,我們有必要審視自我關於行為的立場和價值觀"。那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的行為立場和價值觀是什麼呢?"一切為了孩子好"這就是我的立場和觀點。那怎樣做才是為孩子好呢?那些上學學過的理論大部分被拋在腦後了,整天拿着工作忙,孩子多,班級遺留問題搪塞着自我,從來沒有好好審視,自我與

這些科學的教育理論觀點偏離了多少。

所以,我每一天依舊那樣忙,處理完這一堆事情,還有另外一堆事情,我只想着每一天怎樣去管理孩子,怎樣作為一個好的管理者,孰不知一個好的"管理者"而應是讓他的學生學會如何管理自我。我們應當給予他們自我管理的技巧和本事,鼓勵他們自願的在自我願望和規範要求之間折中。我此刻是一位管理者,管理着一個班的將近五十名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如何讓我班的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呢?如何學會調節自我和別人的需要,不能因為孩子才上小班,年齡小,很多道理不懂,而放棄這個想法,孩子每一天都在不斷地長大,心智在不斷地成熟,這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也是一個很難很艱鉅的任務,既不能放任孩子也不能壓制孩子,孩子需要愛和贊同。他們需要明白,如果自我很自私就不會贏得別人贊同。我們要給他們愛要適當寬容他們行為,也要有理由地讚賞他們。正如這句話"增強本事更多着眼於發展自信和進取地自尊,這些個性品質對於兒童進取地行為養成是有利的"。

我們應當經過哪些方式方法來增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呢?並且還要注意不能讓孩子最終成為一個受不了挫折的孩子。有理由,有根據的表揚,鼓勵,讚賞......但我認為這些遠遠不夠,班裏的孩子畢竟不是一個,班裏的事情並不是僅有幾件,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儘可能去關注每一個孩子,並不是當孩子需要我們微笑的那一刻我們才會出現。當下,我認為讓孩子懂得道理,明白做對了不僅僅有教師會讚美,小朋友會喜歡,自我也要誇獎自我,也要大聲對自我説:"真棒!加油!"

蒙氏教育個人工作總結2

僅有當他成為自我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我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採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一樣於舊式教育裏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原則。

心得:

這一段話給我的教學路程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回顧自我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説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期望他們安靜。可是這種"約束"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説的、想做的慾望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瞭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閲讀了這段話語之後,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慾望。所以不管用什麼活動,我們都應當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我的紀律。在自由之後所獲得的紀律。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麼時候,孩子才是他自我的主人,當他成為自我的主人時,教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蒙氏教育個人工作總結3

每讀完一本好書心裏不免會有種大徹大悟、感觸頗豐的感覺。讀了虞永平教師的《學前課程與幸福童年》,忽然間覺得自我參加工作至今為止短短几個月的一些工作方式與教育策略還是有很多沒有到達應有的價值與目標,很多時候,我們太過於追求教育結果而忽視了教育過程給幼兒帶來的多元智能發展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利用好區域和環境帶給幼兒的學習興趣,錯失了讓幼兒探索發現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成為真正的引導者、支持者,機械式的灌輸讓幼兒的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這本書讀完後,我的腦海裏自然而然的浮現出三個觀點:

1.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學做合一。

“幼兒園課程的核心價值是充實幼兒的生活,促進幼兒生命。幼兒園課程應當切實關注幼兒的生活,幼兒的生活是幼兒園課程的基礎…僅有在那種關注幼兒生活、為了幼兒生活的課程中,幼兒才可能歡樂、充實並感受挑戰,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的童年。”這些都是書中的原話,生活化課程設計的核心任務就是讓幼兒做什麼,教師的教學設計首先應當關注的是幼兒想做的、能夠做的,然後才是教師為其能夠做什麼。幼兒就是在做什麼的過程中獲得經驗,得到發展的。幼兒的“做”包括觀察、探索、發現、表達、交往、欣賞等活動。要讓幼兒主動地學習,充分的發揮主體性。張雪門指出:“經驗不是特殊的東西,經驗是和環境相接觸而來的。”陳鶴琴指出的“活經驗”的觀點就是指幼兒園課程是現實的,要向社會生活、民情風俗和自然物學習,引導幼兒在實際生活中學習和體會。虞教師書中的一些文章所闡述的觀點正是為了體現了這些觀念,如兒童的表演區室、兒童博物館、圖書館、99.科學發現室、民間工藝坊、飼養區、微型社區、炊事區、種植園地等,無不是在強調“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學做合一”這一觀點。

2.認真衡量各種環境區域、區角的課程價值,結合幼兒的經驗,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能夠在幸福的成長環境中習得有意義的知識與技能。

虞教師在書中所提到的那麼多領域的學習價值我們是有目共睹的,並且受益匪淺,課程資源材料應當起源於生活。在文章中各個功能室的建立給予幼兒更多的學習空間。如:科學發展室,飼養區、幼兒圖書館、兒童博物館、表演區等等,且讓我們先想象一下幼兒在這些活動室裏歡樂的遊戲、探索的情景,那是個多麼幸福的地方。所以,幼兒園應當進取地開發有關的資源,遵循兒童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解放幼兒的雙手、解放幼兒頭腦。所以,教師應當認真衡量每種課程帶給幼兒的價值有哪些,能夠讓幼兒在幸福的歡樂的學習中掌握一些切合實際的知識技能。

3.教師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

幼兒園應有效地幫忙教師提高與成長,教師也要不斷充實自我的文化和修養,做合格的支持者、引導者,進取樂觀的將幼教事業進行到底。

從教師知識透視幼兒園課程文化,能夠看出教師對人類知識的傳遞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教師任何一方面的知識欠缺都將直接影響學習者的發展。在幼教這種不分人分科的特殊教育方式的環境下,教師必須為幼兒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負起必須的教育職責,保育和教育的相結合也讓我們不得不時刻充實自我各方面的知識,為成功地做一名支持者、引導者而努力。關於增加教師的學習機會、交流機會,我覺得一幼在這一方面給與教師的幫忙十分大,我受益良多,幼兒園組織的多次教研與外出學習讓我們不斷擴大自我的知識面與教育視野。用有效的方法來幫忙教師,會讓教師的成長也變得更快更好。虞教師在書中提到的威爾遜教授所提出的對教師關注、贊同和情感的觀點也讓我覺得有了用更加進取樂觀的態度將幼教事業進行到底的決心。當然,教師自身也要不斷地去研究學習,結合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等,從課程實施者到課程設計者,從課程設計者到課程建設者,能夠讓幼兒在我們所創造的環境中習得必須的知識與技能。

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發展觀和教育觀,虞教師的字裏行間都滲透着這些正確觀念,讓我們一齊努力,在他的理論引領下,分享有價值有意義的歡樂課程,為幼兒創造幸福歡樂的童年。

蒙氏教育個人工作總結4

杜威在《藝術即經驗》一書中談到了"一個經驗"(anexperience)的概念,並將之界定為:"我們在所經驗到的物質走完其歷程而到達完滿時,就擁有了一個經驗。"該界定顯示出"一個經驗"至少具有兩重含義。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歷程"。二是圓滿性,即"到達完滿"。完整性和圓滿性共同構成了"一個經驗"的內涵。

應當説.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大多能尊重幼兒對完整經驗的需要,比如.給幼兒講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幼兒唱完一首歌,幫忙

幼兒完整地經歷一次科學探索活動,等等。然而,不少幼兒園在追求幼兒經驗完整性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幼兒所獲經驗的圓滿性。例如,在美術活動中教師會不斷地催促幼兒完成其作品;為了在活動結束時讓幼兒得出答案,教師會縮減探索的時間,給予幼兒過多的直接幫忙.等等。在這種情景下,雖然表面上看來,教育活動是完整的,教師引導幼兒獲得了完成某一個教育活動任務的經驗,但這種經驗卻是膚淺的,不具有累積性。在有限的時間內試圖完成一個完整的任務,常常會在關注幼兒經驗完整性的同時,以犧牲幼兒經驗的圓滿性為代價。

那麼。如何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使幼兒獲得的經驗既完整又圓滿呢?

一是分解。分解就是把原先過於龐大的"一個經驗"分解為一個個小的"經驗"。比如。要讓幼兒瞭解水的特性,就能夠讓他們經過幾次活動分別來探索水的顏色、味道、流動,物體的沉浮等不一樣特性。對一首歌曲的學習,能夠經過體驗理解歌詞、初步學會演唱、歌曲演唱與表演、音樂遊戲與創造等幾個層層疊加的活動分步驟地逐漸達成。在這種情景下,幼兒每一次都獲得了相對完整的一個小的"經驗".而每一個小的"經驗"的不斷累積便構成了既完整又圓滿的一個大的"經驗"。這就好比我們成人在讀長篇小説和看電視連續劇時的經驗歷程模式。

二是留白。留白是國畫創作中的一種構圖方法,以收到虛實相映,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動設計時間歇性地預留一部分不做任何教學安排的時間。有了在活動設計時有意識的留白後,教師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才有可能從急迫的教育任務中脱身,才有可能用更多的心力來觀察、分析幼兒:當教師意識到幼兒在活動

中的表現與活動計劃不一致時,才能根據幼兒現場的反應調整教育計劃,切實追隨和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使他們經過活動獲得深人、滿足的體驗。

三是時間。充足的活動時間是幼兒獲得高質量經驗的條件。要讓幼兒的經驗完整和圓滿,教師必須學會放慢腳步,善於等待,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按自我的步調進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動時間,教師才能夠不急於讓幼兒獲得某個既定的結論,幼兒也就能夠按照自我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我尋找結論,自我發現和修正錯誤。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幼兒才會體驗到挫敗與成功,感受到困惑、激動、喜悦、失落、難過等各種情緒,幼兒所獲得的經驗才會是飽滿、充實的,並在與原有經驗的匯聚中成為推動幼兒成長的重要力量。

蒙氏教育個人工作總結5

近日讀了《新課程教學問題與解決叢書》中的《備課新思維》一書,心中有很多感想,現想與大家同分享。備課無論在什麼時代都很重要,撇開學生因素,一個教師一節課活動的成敗就在於備課是否成功。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各領域的要求更是越來越高。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明確自我的主角定位,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幫忙幼兒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明確和協調的到達目標的最佳途徑;在教學過程中,全面體現新課改的基本理念,並常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等等。對於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應認真參加,吸取各項經驗,豐富自我理論知識。

在新課程理念中提出: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實踐中全面貫徹改革精神,讓每位學生都有其“個性”發展,每個人的優點各有不一樣,應針對每位幼兒的性格特點,年齡特徵來因材施教。這些都是我們在備課時必須要研究的,僅有這樣研究幼兒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比如説:大班的語言活動看圖講述《一隻襪子》,這是一節看圖講述活動,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們要求孩子能夠完整地講述故事的資料,並注意到細節部分,這也是研究到大班幼兒要重點培養他們細緻的觀察,能連貫的表達自我所看的圖片等。因每個幼兒的本事各有差異,語言表達本事強的幼兒期望他不僅僅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還需豐富故事的資料,説出好聽的詞語。這部分的幼兒我們在備課時就要用鼓勵的語言去讓她們自我發現圖書細小的部分,給予較少的指導語;而表達本事較弱的幼兒則需要她能夠連貫的説出故事資料即可。備課時教師要給予多點指導語言。

其次在教學目標上也應體現“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知識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相互滲透,從而促進學校教育中心的轉移,使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到日常的教育過程中。課程標準關注幼兒的興趣與經驗,精選幼兒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服務於學生髮展的功能。

此刻幼兒的數學活動與幼兒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大班的10以內的減法運算,教師在備課時會研究到利用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一個超市的場景,每人手上有10元錢,超市裏的商品都有明確的標價,“我拿10元錢去買2塊錢的橡皮,我還剩下多少錢同時轉換成減法運算就是10-2=8”等等,這樣的活動形式不僅僅提高了活動的趣味性,也將繁瑣的數學活動變得簡單化,讓幼兒更有興趣去主動地學。

最終我想談談我對教學設計的幾點看法,針對新課標的理念,我認為自學輔導模式、問題教學模式,“探究--發現”模式等等都是能夠體現其特點的,向幼兒高效的傳授人類積累下來的各類知識是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事實上,課堂教學室一個千姿百態、變化萬千的過程,它受學科的特點,教學資料、教學方法和教學對象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因而不可能用統一的超越特點的教學情景的模式來套用所有的教學過程,尤其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理念。

備課對於任何一位教師都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教學活動中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環節,僅有做好它,才能上好課,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想,有許多不足,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