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創新德育“擁抱校園綠色生活,關愛獻給天下孤兒”活動一週年回顧

欄目: 學校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36W

積極搭建德育工作平台 切實提高德育工作實效

創新德育“擁抱校園綠色生活,關愛獻給天下孤兒”活動一週年回顧

——創新德育“擁抱校園綠色生活,關愛獻給天下孤兒”活動一週年回顧

電白縣楊梅國小

遠有轟動全國的“馬加爵事件”,近有屢見不鮮的學生羣死羣傷的交通、溺水事故和學生自殺現象。從責任來説,各部門和學校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不再存在不重視的問題,“德育工作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觀點我不再苟同。早上一小會,晚上一大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常有的事,應該講各學校對德育工作可謂用心良苦,費盡心機。但近幾年,社會上眾人圍觀見死不救,公益設施如路燈、公共電話被破壞,街道沙井蓋被盜竊,雙搶現象猖狂;學校學生打架、羣歐、勒索至人死命、兒子殺母、校園內下毒事件和自殺現象時有所聞等等表明,人們的社會責任感、社會公德水準下降,社會凝聚力、向心力日減;學生的法制意識淡薄,心理脆弱不能承受挫折。這些情況説明,我們對社社會公德、社會道德的建設也就是我們的德育工作沒有落到實處,或者是德育工作做了,但是收效不理想。如何拓寬學校德育工作的渠道,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是值得我們探討的課題。

環保、綠色文明、可持續發展和發展經濟一樣,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主題。加強學校綠色教育,迎接生態時代的來臨,是學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多年來堅持綠色教育,這在學校管理、校園建設、課堂教學中都有充分的體現,使我師生的綠色意識不斷提高。2001年學校被評為茂名市綠色學校,2004年少先隊綠色中隊被全國少工委授予全國特色中隊稱號。學校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針對當前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自私自利、對人缺少關愛和同情的現狀,結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積極開展“擁抱校園綠色生活,關愛獻給天下孤兒”的主題教育,以保護校園環境為切入口,以灣仔學校的孤兒學生為扶助掛鈎對象,開展“變廢為金,關愛孤兒”的比賽。這項活動一年來廢品回收資金收入6000多元資助孤兒;學校的天更藍,草更綠,地更淨;校風、學風進一步優化,講究衞生、愛護綠化、廢物利用、拾金不昧、關心他人蔚然成風。學校岑校長曾十分自豪地對前來參觀的領導打趣:能在楊梅國小校園內拾到垃圾者,獎勵二十元。縣學校管理督查小組對這一主題活動給予很高評價,認為這個主題活動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創新,實際可行,意義重大,必將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縣教局要求各學校學習借鑑,並把這一主題活動作為創新德育積極向上級推薦。

“擁抱校園綠色生活,關愛獻給天下孤兒”主題教育之所以能取得顯著的效果,在全縣起到一定的影響和輻射,我認為我們主要做到了如下幾點:

一、走出誤區,切合實際是前提

很多德育工作者認為,過去的德育工作存在重政治輕道德的偏差,走入了“高”、“大”、“空”的誤區。共產主義教育,學英雄學模範當然不能忽視,但總給人一種“曲高和寡”,讓人高不可攀的感覺。學校德育要以小見大,從小事做起,把講大道理與實際操作的小道理結合起來,要讓學生看得見,摸得着,能去做,也知道怎麼去做。以小見大的做法是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從量變到質變的原理的。俗話説:“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小好事不做的人,怎麼會去做大好事呢?更何況中國小學生,都是消費者,要錢沒錢,要力也沒有很大的力,又如何去做大好事呢?因此,我認為學校的德育工作要注重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要從學生日常良好行為規範的培養做起,夯實基礎,講求實效,避免好高騖遠。

“擁抱校園綠色生活,關愛獻給天下孤兒”搭建的就是這樣一個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人人可以做的德育活動平台。學生樂意去做嗎?學校的學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是這樣説的:“這是大家身邊的小事,是隨手可以做到的小事,是一件帶給別人幸福又不加重自己負擔的小事,助人扶孤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何樂而不為呢?”彎一下腰,伸一下手就可以增強學生為班爭光的集體凝聚力,可以促使學生養成不隨地丟垃圾的良好行為習慣,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用實際行動為他人獻愛心,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二、認識到位,制度健全是關鍵

一九九九年前的楊梅國小校園是“有名”的“黃土高坡”,秋風一起,黃色的沙塵漫天飛舞,給學校師生的工作學習帶來很多不便。二000年我們斥巨資完善了校園的綠化,並在同年被評為茂名市綠色學校和茂名市美麗校園。但真正使我們轉變觀念,促使我們搭建“擁抱校園綠色生活,關愛獻給天下孤兒”這一德育工作平台,狠抓學生養成教育的是學生家長的一席談話。一位校內住宿學生的家長在校訪時發現教室裏的桌椅很亂,地面上有很多紙屑,就談了他的體會:“學校的衞生這麼差,我想你們的管理也好不到那,這怎麼能讓我放心把孩子交給你們呢?”是呀,連衞生都管不好的學校,整個學校的管理又怎麼會好呢!光有美麗花草,而師生沒有良好的環保意識,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怎麼能叫做完整的美?這美又能美多久?有些領導常説,管不好衞生的校長不是一個好校長,我認為是有道理的。

良好的校園德育氛圍是可以感覺得到的一種心理和行為環境,在德育工作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園德育氛圍,可以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試想,當你經常看到別人拾起地面的垃圾放進垃圾桶,你還會亂扔紙屑嗎?當你記起每把一個礦泉水瓶放入回收桶都是在做一件好事時,是在幫助很需要你幫助的人時,你一定很樂意去做吧。

我們也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使全體師生積極並且堅持不懈地參與“擁抱校園綠色生活,關愛獻給天下孤兒”活動,讓師生十天半月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單憑某人的一兩席教説來實現是不可能的,必須依靠大力的宣傳指引、監督促進、表揚鼓勵。為了實施這一主題活動,學校岑校長親自掛帥成立活動領導機構,組織制定了宣傳制度、監督制度、獎勵制度。我們充分利用紅領巾廣播室、活動宣傳欄及時對活動的積極分子、表現好的班級進行表揚;在教師中組織衞生督查小組,學生中成立“護潔隊”對師生的活動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指引;安排專職員工每天對各班的活動檢查量化,量化的結果與評文明班掛鈎。正如到我校學習觀摩的領導體會的一樣:“楊梅國小校園天天保持整潔不是靠講出來,而是靠全體師生做出來的。”

三、目標明確,措施得力是保證

為了使“擁抱校園綠色生活,關愛獻給天下孤兒”的主題教育真正落到實處並能堅持下去,我們制定了明確的工作目標和切實可行便於操作的工作措施,這是活動取得成效的保證。

活動目標:

在學校中開展“彎腰工程”,協助學校解決老大難的衞生清潔問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使學生的行為充分體現如講究衞生、愛護綠化、廢物利用等環境道德倫理,確保校園“地面無垃圾,桌椅無刻劃,牆壁無腳印,出口無髒言”;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愛心,使學生無論在家庭還是在社會都會關心他人;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能力;與“灣仔學校”孤兒學生舉行手拉手助學活動,使孤兒感受社會的温暖,重樹他們生活的信心,為創建和諧社會做貢獻。

活動措施:

1、在三月十二日植樹節學校舉行“擁抱綠色暨全國特色中隊獲獎慶祝大會”和“變廢為寶”活動啟動儀式,以綠色中隊的名義向全體師生倡議,使師生明確“變廢為寶”活動的意義和做法,形成“俯身拾起的是品質”的共識。讓師生知道社會上的弱勢羣體如那些孤兒很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每把一塊可回收垃圾放進可回收垃圾桶都是在幫助別人,是在為創建和諧社會做貢獻,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

2、每週星期一下午各中隊生活委員把各中隊收集的廢品送到學校垃圾池旁讓廢品收購站回收。

3、大隊委選出出納和會計,用帳本把每次的賬目記好,並把每次賣廢品的錢存入銀行。

4、用條形統計圖的形式每週把各中隊賣廢品收入向全校師生公佈,比一比哪個中隊貢獻大,提高各中隊隊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5、把“變廢為寶”活動與文明班評比掛鈎,活動中每收入1元在文明班評比量化分中加10分。鼓勵學生把平時收集的廢品拿到班裏賣,把教育活動幅射向社會,讓家長也能在這次活動中受到影響,使活動收到更好的社會效應。

6、在母親節期間組織“念親恩”報告會,讓受資助的孤兒來學校做報告,談沒有父母的悽慘感受,對學生進行“愛父母、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同時也為“變廢為寶”活動加温。

7、在“六、一”節美術組組織“讓天更藍,讓水更清”書畫比賽,提高師生的環保意識。

8、七月份組織“與受助孤兒手拉手聯歡會”,我校學生可以用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受助孤兒的愛心,如送一支筆、一本書、一顆糖果、一塊餅於、一元零用錢等,讓孤兒感受我們給他們的關懷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温暖,使他們重樹生活的信心,將來成為熱心社會公益、對社會有用的人,把“變廢為寶”活動推向高潮,也為以後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全員德育,延伸幅射取實效

有一句廣告詞説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著名的“木桶理論”認為,木桶裝水量的多少,不是取決於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木板。一個沿口不齊的木桶,沒有什麼辦法能裝滿水。一個學校的德育工作,單靠一個抓德育的領導和幾個班主任是不行的。德育工作必須大家參與,讓全體師生在活動中接受教育提高,補齊增長我們學校德育這隻“木桶”的木板,使學校德育桶能裝更多的水,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全員德育吧。

“擁抱校園綠色生活,關愛獻給天下孤兒”的主題教育是全員德育的一種探討。“如果你能在楊梅國小校園拾到一塊垃圾,獎勵二十元”雖然是一句打趣的話,卻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我們也把這作為我們的目標,作為我們工作的動力。在我們學校,上至校長,下至員工學生都是這個活動的一分子,積極投身於這一活動中,“隨手丟下的是垃圾,俯身拾起的是品質”的意識已深入人心。學生在作文《我的學校》中對我校岑校長有這樣的描述:“我們的校長有吸煙的壞習慣……我們幾個想搞惡作劇的同學想知道校長在吸完煙的煙頭怎麼處理,於是我們偷偷跟在他的後面……結果讓我們很失望……只見他蹲下身來,拾起垃圾桶邊的垃圾,連煙頭一起放進垃圾桶裏……”。在楊梅國小校園,彎下腰來,拾起地面的垃圾已成為一種風氣。

上一學期,我校組織“愛我家鄉,愛我茂名”一日遊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我們欣喜發現同學們喝完礦泉水後自覺把瓶子集中起來帶回學校賣。帶隊的導遊對同學們的表現讚歎不已:“我們帶這麼多團隊,看到有這種環保意識和愛心的不多,你們楊梅國小是頭一次。”景點和公園的管理人員感慨地説:“如果遊客們都能象你們這些同學這樣,我們的景點會更美!”很多同學在清明節回家掃墓時把各種飲料瓶帶回學校賣,家長們表示贊同,説:“孩子們所做的雖然是小事,但充分體現孩子們有愛心,會關心別人,這是一件大事。”是呀,我們可以這樣設想,一個有愛心的人,將來必定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看來,我們的活動已在社會得到延伸。

去年,我校組織了“天更藍,情更濃,讓孤兒的天空陽光一樣燦爛”現場會,邀請灣仔學校孤兒學生到我校進行現身説教。他們感人肺腑的悲慘的人生遭遇,使與會領導和我校師生淚流滿面。在《愛的奉獻》歌聲中,很多同學當時捐出身上所有的零用錢,並紛紛表示要與灣仔學校孤兒學生長期互助,結對共勉。

這次現場會在學生中引起較大反響,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校有一個單親家庭姓樑的學生,家庭經濟比較拮据,靠母親在市場擺攤賣生狗肉的微簿收入維持生計。但他沒能體會母親的艱辛,以前在家會偷錢打遊戲機,在校會欺負同學,甚至勒索同學的錢物。老師的説教收效甚微,這讓他的母親頭痛不已。孤兒學生的現身説教引起他心靈的巨大震憾,使他認識到母親養育自己的艱辛。現在他在家會幫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校是個“變廢為金”活動的積極分子,有一次拾到一百元現金交還失主。他的母親動情地説,兒子有這樣的轉變,吃再多的苦心也甘。灣仔學校的孤兒學生事後也寫來熱情洋溢的感謝信,他們在信中寫到:“我們在你們那裏感受到人間的温暖,看到人生的曙光,放心吧,我們會努力學習,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擁抱校園綠色生活,關愛獻給天下孤兒。”天下都有學校,天下都有孤兒。如果我們的活動能對大家有所啟示,將是我們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