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3W

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多篇

【第1篇】2022年某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xx年我們按照市農業局xx農經[xx]3號文件要求和縣農業局工作安排,圍繞以維護農民權益和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將建立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機制和推進較大規模土地流轉,加強農村集體資產及財務管理和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作為工作重點,認真履行職責,努力完成工作任務。現將xx年工作開展情況及xx年工作計劃彙報

一、xx年工作回顧

(一)建立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機制,切實維護農民土地承包合法權益

1、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法》的學習宣傳。訂購了15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理論與工作實務》,組織大家自學,深刻領會法律基本精神,營造依法調解仲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2、擬在年底前成立縣級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現正在開展制訂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員管理制度、仲裁規程等配套制度及相關法律文書,落實仲裁員等相關準備工作。

3、全面啟動我縣“三項試點”工作。除繼續搞好在新盛鎮天鵝村8社、9社開展土地經營“小集中”試點外,對擬在區域重點鎮(金山鎮)開展土地經營“小集中”試點進行了前期準備工作。新盛鎮天鵝村8社、9社已按現有的田地按人平均重新落實了承包田地;目前,這兩個社的農户,已按重新落實的承包田地種植了小春作物,正在進行機耕道及溝渠整治;這兩個社土地經營“小集中”前有田399塊、地360塊;“小集中”後有田140塊、地91塊;鎮、村、社幹部及農户十分支持土地經營“小集中”試點工作。

4、土地股份合作社試點工作。對擬在略坪鎮、白馬關鎮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開展了前期準備工作。目前在御營鎮響石村3組已組建了xx縣御西土地合作社,該社以御營鎮響石村3組79户社員408畝土地19年的經營權為基礎招股,按1畝折算1股入社;實行按户投票,按股分紅。

5、對擬在金山鎮、蟠龍鎮和新盛鎮建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開展了前期準備工作。

6、全縣統一印製和使用了規範的土地流轉合同文本。

7、參與了我縣土地利用開發調查,並撰寫了調查報告。

(二)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確保減輕農民負擔和強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1、健全完善了糾正損害農民利益突出問題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和落實黨政領導責任制和專項治理部門責任制。狠抓了任務的落實,認真履行職責,做好專項任務的牽頭和協辦相關工作。

2、農民權益義務監督卡在5月底以前發到社100%到户95%以上。全縣按市上統一內容、統一格式,統一印製監督卡70543份,並由各鎮政府監章後,按要求發到農户。

3、堅持和完善農民負擔預決算制度。對全縣109個村農民權益義務預算方案進行了嚴格審核、審批,並對xx年農民負擔開展了決算工作。對2個鎮(涉及6個村17個社)村內“一事一議”籌資13.13萬元進行了嚴格審核審批。

4、認真做好涉農收費審查備案和涉農收費公示。縣農民負擔監管辦會同縣財政局、縣物價局和縣監察局對全縣涉及農民負擔的項目依據中央、省、市已出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進行了嚴格審查,共審查涉農收費項目34項,備案保留34項,並及時上報了審查備案情況。

【第2篇】2022年縣農業局年工作總結範文及年工作計劃

縣農業局xx年工作總結及xx年工作計劃

xx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局按照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產業佈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了xx現代農業科學快速發展,取得了可喜業績。楊凌農高會簽約總金額6.9億元,會場交易112.5萬元。41項考核指標除2項預計於十二月上旬完成外,其餘指標均已全面超額完成任務。

一、主要工作實績

(一)農業生產快速發展

1、糧食生產又獲豐收

糧食生產在種植面積減少的情況下,克服長期低温乾旱及雷暴雨等極端天氣的不利影響,連續4年獲得豐收,實現總產28.72萬噸,較去年增加0.5萬噸,完成預期目標的106%,屬歷史上第二個豐收年。其中夏糧面積47.36萬畝,總產13.94萬噸,秋糧面積44.39萬畝,總產14.78萬噸。

2、設施農業不斷壯大

新增設施蔬菜xx畝、設施雜果1000畝、露地蔬菜3050畝,發展中小拱棚1.1萬畝,全縣設施蔬菜面積突破1.3萬畝,蔬菜播種總面積達8.2萬畝,總產量達15萬噸。設施化程度的提高,極大的促進了蔬菜生產上檔升級。

3、生態養殖健康發展

畜牧業步入持續均衡發展階段,規模化、生態化已逐漸成為畜牧生產的主體。全縣已有年出欄生豬千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28家、存欄萬隻以上的蛋雞場7個、出欄萬隻以上的肉雞場40個、奶牛場6個。建成大中型及養殖小區沼氣工程7個,還有7個工程正在建設之中,生態循環經濟發展逐漸加快。“金永豐”、“沛民”、“豬將軍”等6個品牌畜產品遠銷全國多個城市。全年出欄生豬30.1萬頭、禽類82.7萬羽,肉、蛋、奶總產分別達到2.53萬噸、0.98萬噸、1.45萬噸,完成市考指標的120%、196 %和161%,畜牧業總產值達5.5億元。

4、一村一品產業不斷提升

全縣已擁有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40個、市級一村一品示範村9個、一鄉一業示範鄉鎮2個。新申報了48個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和3個一鄉一業示範鄉鎮。出產了涵蓋農業各領域的一批有xx特色的農產品和工藝品。40個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年產值預計可達6.658億元。

5、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

全縣24個農產品生產基地獲得了農業部“一體化”認證,4個標準化示範基地通過了市上驗收。在全縣建立了4個農藥殘留檢測點、19個動物產地檢疫報檢點、1個動物防疫實驗室和1個植物檢疫點,對全縣12個定點屠宰場派駐了動物檢疫員,建立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產品安全防護體系。除日常監測檢疫外,開展了7次大型聯合執法檢查活動、4次農產品質量專項整治,配合省市開展專項檢查6次,確保了人民生活安全。

6、農業產業化經營快速發展

全縣擁有農業龍頭企業59個,固定資產總值9.2864億元,經營收入達7.9億元,帶動農户93100户。深加工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延長了產品銷售鏈。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12家,發展會員28096個,帶動農户46539户,遍及全縣21個鄉鎮168個行政村,其中30多家與超市簽訂了直供合同,實現了農民、超市、消費者三方共贏。

7、農業裝備水平不斷提高

全縣新增新型農機具4958台,農機總動力達到36.13萬千瓦,農業機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完成機耕作業64.2萬畝,機播作業81.1萬畝,小麥機收41.5萬畝,玉米機收5.6萬畝。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面積81.45萬畝,利用率達94%。全年無重大農機安全事故發生。

8、農村經營管理逐步規範

全縣366個行政村實行了村務公開,經營管理逐步規範,農民負擔不斷減輕。全年成功流轉土地22902畝,為產業結構調整奠定了堅實基礎。166個行政村開展了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財政獎補試點,申請財政獎補資金2933.58萬元,32.49萬人受益。

(二)項目任務圓滿完成

1、農業綜合開發。在4個鄉鎮11個行政村累計投資1210萬元,新打和改造機井90眼,配套設施齊全,提前半年完成了1.6萬畝中低產田改造任務。並啟動了xx年3個鄉鎮5個行政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2、扶貧開發。年初確定的11個扶貧重點村完成投資1330萬元,實施改廁、改圈、改廚630户,硬化出村道路58.3公里,超額完成了建設任務。新啟動了45個扶貧重點村建設,已硬化道路168公里,修橋8座,完成投資3284萬元。移民搬遷95户409人,85個貧困村全部與幫扶企業實現對接,幫扶工作全面展開。

3、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完成中央補貼資金816.48萬元,補貼各類農機具4958台,受益羣眾3936户。玉米聯合收穫機從無到有發展到了81台。

4、沼氣池建設項目。投資450萬元,建成户用沼氣池3000口,全面完成目標任務。全縣農村户用沼氣池總數達18000餘

【第3篇】某縣農業局農村經營管理站2022年工作要點總結

一、指導思想

2022年全縣農經工作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落實市農業農村工作、市農經工作要點及全縣鎮域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全局,以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國家法律法規為依據,以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三項管理”為重點,以規範化為基礎,以創新為動力,加大審計工作力度,村立有為才有位,爭先創優意識,力爭使全縣農經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工作目標

一是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依法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的各項權益,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保持農村社會穩定;二是穩定合理的農税負擔,深入開展專項治理,防止農民負擔反彈,嚴格依法行政;三是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以上;四是農村村社財務會計管理是農村工作重點,是幹羣關係的焦點,探索與農村税費改革相配套的農村財務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五是深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規範化建設。

三、主要工作

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二輪土地承包的後續完善工作,全縣土地經營權證發放及承包合同規範率達到100%;二是規範鎮級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要求村建立土地承包合同檔案,各村社率達100%;三是建立土地糾紛諮詢登記、調查及處置程序;四是開展《農村土地承包法》培訓,組織各鎮農經人員集中培訓;五是開展土地流轉規範管理試點工作,以村為單位,在2個村開展試點工作,擬定試點方案;六是開展農村土地管理專題調研;七是編髮關於農村土地管理工作簡報2期。

主要措施:1.開展培訓,提高業務水平;2.4月份開展檢查並寫出總結;3.對農民上訪的土地糾紛要及時調查、處理,要有記錄和處理意見。

2.負擔監督管理及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一是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和市減輕農民負擔有關政策,認真落實“四制”,鎮、村報刊訂閲限額制的監督管理,強化農民負擔的監督檢查,及時協調解決農民上訪的加重負擔的問題,以穩定負擔水平,防止負擔反彈;二是農村教育收費專項調查,全面實行農村地縣中國小義務教育“一費制”;三是加強對村內“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監督管理;四是加大專項治理力度;五是切實履行職責。

主要措施:1.3月份起草減負工作意見;2.3月份完成2022年度鎮、村級報刊訂閲調查並寫出簡報;3.8-11月份開展減負監督檢查1次並寫出總結;4.農村教育收費專題調研;5.編髮農民負擔管理工作簡報2期。

3.農村集體財務與資產管理工作

一是繼續抓好農村財務公開工作,確保公開工作的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提高公開的質量和效果,村務公開率達到100%;二是推廣實施《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規範村社財務管理制度,實行村社級財務代理制及電算化點,在曾家鎮開展試點的基礎上,專門組織力量進行一次檢查,要進一步做好規範和完善工作;三是開展農村信息化試點工作,建立完善農村經濟數據庫,為各級領導及有關部門提供快捷、優質服務。

主要措施:1.參與縣民政局牽頭的村務公開檢查,重點指導農村財務公開工作;2.開展財務培訓,提高業務素質;3.5月份與財政局會管科開展村級財務檢查並寫出總結或簡報;4.開展相關調研。

4.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指導工作

一是積極宣傳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重大意義,提高認識,統一思想;二是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指導,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管理、營運水平。

主要措施:1.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相關知識培訓;2.指導完善各種管理制度,規範管理行為;3.開展專題調研並編髮簡報。

5.農業(農經)統計工作

一是及時、準確、全面完成各種統計報表及分析;二是2022年度增加農業季報彙總工作;三是加大統計執法力度,確保統計數字真實可靠。每季度進行一次農村經濟運行情況通報。

6.加強農經信息和調研工作

主要措施:1.農村承包地保護及利用;2.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調研;3.農經體系建設調研;4.村級財務代理制調研。

四、主要措施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領導。農經工作事關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要充分認識到,農經工作是把黨的農村政策落到實處,並使之制度化、經常化和長期穩定的需要,是解決當前農村矛盾,保持農村穩定的需要,是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保護廣大農民和集體經濟組織合法性權益的需要,因而要努力取得各級領導對農經工作的重視,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農經工作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參謀助手。

(二)堅持農經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經常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和考核體系。首先,建立工作責任制度,根據工作目標和任務,明確崗位責任和工作職責,將各項任務及指標分解到站上每位工作人員。各鎮農技中心也要按照縣裏的總體安排結合本鎮實際制定農經工作計劃,並要細化、量化,責任到人。其次,建立健全考核體系,依據分配給各鎮和站上每位工作人員的指標任務,制定考核細則,年末對各項工作進行檢查驗收,檢驗各個鎮和站上每位工作人員的工作成效。第三,建立健全工作規章制度。農村土地承包、減輕農民負擔和農村財務管理已經有一整套規章制度,在今後工作中要不斷完善,加以改進,使之更加合理有效,逐步形成科學的操作規程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三)加強調查研究。農經工作已上了軌道,對一些重大問題和深層問題進行系統的調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要力求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提出經營管理工作的新思想、新措施,探索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經營管理工作新機制。

(四)加強隊伍建設,全面提高素質。通過每年農經幹部繼續教育和實踐鍛鍊,使農經幹部掌握並正確運用黨的政策,掌握現代管理知識,懂得做羣眾工作的本領,具備履行職責,做好工作的能力。同時教育農經幹部要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努力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政治修養,在工作中繼續發揚“講奉獻、講團結、求真務實”的優良傳統,深入實際,深入基層,牢固樹立“三個代表”的思想,切實把農經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五)加強協調配合。農經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需要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要按照有利於農經工作發展的原則,相互尊重,相互協商,求得共識,形成合力,為農經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好的條件。

【第4篇】2022年xxx縣農業局技術指導員工作總結

2022年xxx縣農業局技術指導員工作總結

為了全面推進中方縣農業局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工作,提高水稻主推技術和主導品種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保障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通過項目實施,荊坪村農民的科學種養水平得到了提升,糧食產量提高。

一、進村入户,遴選示範户

嚴格按照文件要求遴選好示範户、標準化進行,進村入户調查,遴選10户熱心農業科技、樂於助人的種地能手作為水稻產業科技示範户,並與示範户簽訂協議10份。

二、入户調查瞭解農業生產狀況及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深入示範户家瞭解農業生產狀況以及往年生產中所存在的問題。1 是底肥施用不足,基本不施鉀肥、鋅肥;2 是用老品種產量低,管理粗放;3 是種植密度不夠;4 是播種適期受環境因素嚴重製約(今上半年湖南旱災十分嚴重);5 是對水稻的病蟲防治認識不足。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及時擬定分户技術指導方案10份,發放於每個示範户手中。

三、抓好輻射帶動户的落實工作

指導科技示範户遴選輻射帶動户200餘户,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推進步伐。

四、加強技術培訓,提高科技示範的科學種田在春秋生產各個關鍵環節,及時組織召開技術培訓會。全年共召開高產栽培技術培訓會5期,80餘人次。

五、做好示範户物化補助工作,實行技物配套。

嚴格按照建設示範縣水稻產業物化補助標準,按照規定要求,給示範及時發放補助物資,指導示範户積極做好備耕工作。每户示範户發放160元的補助物資。

六、加強田間巡迴指導

在農業生產的各個關鍵環節,經常深入示範田塊巡迴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現場解決。全年深入田間地頭巡迴指導100餘次,指導380人。

七、狠抓生產環節各項技術措施的落實

1.選推高產、抗病品種“y兩優1號”作為主推品種。

2.適時播種,培育壯秧。適當提早中稻的播種季節,使齊穗期提前,避過灌漿期的高温和立秋時不良天氣的影響,提高結實率,有利於提高產量。播種時間:4月12日-18日;比當地習慣性播種提前7天左右,大田用種0.75公斤/畝,秧田播種10-15公斤/畝左右。育秧方法:以濕潤育秧為主,推廣旱育秧小苗移栽和旱育軟盤 拋秧,種子統一用強**淨消毒浸種或用〝苗博士〞種衣劑拌種,秧苗長到二葉一心時噴施多效唑1000倍液。

3.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為了促進水稻早生快發,改過去的大苗移栽為小苗移栽。移栽期:5月12-18日;秧齡30天;葉齡期:5葉1心—6葉1心,旱育秧2葉1心—3葉1心帶泥移栽。移栽密度:6×8寸。要求:劃格或拉繩手栽,每蔸插足2粒穀苗,帶3-4個分櫱,基本苗保證5-7萬,每畝1.25萬蔸以上,推廣寬窄行移栽和分廂拋栽。

4.配方施肥,適時追肥。統一實行測土配方施肥。

5.抓好病蟲害防治的技術指導工作。

八、存在的問題

1.隨着化肥、農藥等價格的不斷上漲,農業生產成本加大,示範户對農業生產的投入不足。

2.個別示範户對項目實施參與積極性不高。

3.今年由於秧齡期連續遭遇高温乾旱天氣,影響了水稻的產量提高。

九、下一步工作計劃:

1、繼續做好春播種期的技術指導工作。

2、引導示範户科學種田,大膽使用農業新技術,同時擴大示範輻射帶動面。

3、加強宣傳培訓力度,提高示範户自覺參與項目實施的積極性。

【第5篇】石柱縣農業局經管站2022年工作總結

石柱縣農業局經管站XX年工作總結

我站XX年的各項工作,在縣農業局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指導下,經過全站職工的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切實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認真搞好農民負擔監測工作

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XX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我們始終把此項工作作為全年工作的重點之一,認真落實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規定,努力做好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工作,通過全縣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減輕農民負擔工作平穩推進,全縣沒有發生因違反農民負擔政策而引發的嚴重事件和惡性案件。

(一)認真貫徹執行了農村税費改革的各項政策規定,全面落實了免徵農業税及附加、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校免收雜費等政策規定。今年,我縣根據中央的部署,在繼續免徵農業税及附加的基礎上,全部免收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校學生雜費,全縣僅此一項就減輕農民負擔1750餘萬元,再加上向貧困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免收貧困女童課本費和住宿費等430餘萬元,全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共計減輕農民負擔2180餘萬元,農民人均減負48.4元(學生人均減負290元/年),農民負擔得到進一步減輕。

(二)切實加強了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監督管理,防止村組借“一事一議”名義增加農民負擔。今年5月,安排各鄉鎮開展了XX年度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開展情況的調查,基本摸清了我縣XX年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情況,找準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搞好今後工作提供了依據。從調查瞭解的情況看,各地的籌資籌勞工作基本做到了以下三點:一是堅持羣眾自願原則,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沒有出現強行籌資籌勞的現象;二是嚴格堅持了一事一議原則,沒有把籌資籌勞變成固定的收費項目;三是普遍推行了民主管理和財務公開制度,籌資籌勞項目和籌資籌勞標準等由羣眾會議討論決定,公開資金的收取和使用情況,做到了資金專款專用。

(三)認真搞好農民負擔監測工作,準確掌握農民負擔現狀。為了準確掌握農民負擔動態變化情況,根據重慶市農辦的安排,從XX年開始,我縣被確定為全國農民負擔監測縣。我們在下路鎮、龍沙鎮選定農民負擔監測村6個、監測農户30户。認真開展農民負擔監測培訓,按時完成了半年和全年調查上報。

(四)落實有關制度,確保減負工作收到實效。XX年,我們配合有關部門貫徹落實了涉農價格和收費“公示制”、村級組織和農村中國小校公費訂閲報刊“限額制”、涉及農民負擔案(事)件“責任追究制”,積極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認真開展農村義務教育和醫療亂收費、對農業生產性費用和經營服務性收費中的亂收費、農民進城務工的不合理收費等專項治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在我縣農村全面推行;各涉農價格和收費單位普遍設立了公示牌(欄),鄉鎮建立了涉農價格和收費監督站;各地除訂閲黨報黨刊外,無強行訂閲報刊的現象,切實減輕了農村基層組織和農民負擔。

(五)組織開展各種支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自查,督促扶持農村基層組織和農民的各種補貼、補償資金落實到位。今年,配合縣財政局搞好種糧農户的農業生產資料增支綜合直補,全縣兑付補助資金345萬元。8月,會同縣級有關部門,對我縣XX年免徵農業税以來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了一次專項自查,督促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貫徹落實。

二、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認真調解處理土地承包糾紛

隨着農業税的全面減免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土地資源的有限性和重要性日益顯現,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也越來越多。為了維護好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通過印發宣傳資料、利用會議等形式,廣泛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宣傳,提高廣大幹羣的政策水平,增強學法、守法自覺性。

(二)轉發《重慶市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關於印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文書格式的通知》(渝府農〔XX〕26 號),對《重慶市實施農村土地承包法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了修改意見。

(三)指導各鄉鎮加強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今年共協助南賓、三河、西沱、沙子、中益等鄉鎮調查處理農户土地承包糾紛6件(次),指導各鄉鎮調解處理土地承包糾紛130多起,做到了承包糾紛出現一件就調解處理一件。全年共提供政策諮詢服務150多人次,維護了廣大農户的土地承包權益。

三、強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指導,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

近幾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鄉鎮政府高度重視,縣級有關部門全力指導,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較快,成效顯著。據統計,到今年底,全縣共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11個(包括烤煙生產合作社231個),其中XX年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2個,全縣累計登記註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57個(其中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45個,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的農村基層專業經濟協會12個。XX年登記註冊29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農户1.33萬户,帶動農户4.5萬户,分別佔全縣農户總數的10.3%、34.9%,全面完成了縣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在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起草制定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指導性文件。今年,代縣委縣政府起草制定了《關於XX年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意見》(石柱委發〔XX〕16號)和《XX年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指導任務和考核辦法》(石柱府辦發〔XX〕84號)等指導性文件,印發《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示範章程(試行)》。

(二)狠抓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示範建設工作。為搞好XX年縣級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評選工作,制定下發了《關於做好XX年縣級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推薦工作的通知》(石農發〔XX〕101號)。在各鄉鎮推薦的基礎上,組織對推薦申報的23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進行了評審,共初步評選出大歇鄉雙壩長毛兔專業合作社等14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XX年縣級示範建設的擬建單位,待縣政府審定後即可開展示範建設工作。目前由於補助資金尚未落實,縣級示範建設工作未能全面完成。另外,通過積極爭取,今年我縣已申報農業部XX年年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個,市農業局批准我縣XX年市級試點農民專業合作

經濟組織3個,市供銷總社批准示範專業合作社2個,各級示範(試點)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三)組織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驗收評價工作。為搞好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驗收評價工作,制定下發了《關於做好XX年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驗收評價工作的通知》(石農發〔XX〕117號)。今年共收到驗收評價申請21個。依照評價辦法,組織對符合驗收評價基本條件的14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進行了實地驗收。通過聽彙報、查資料、民意抽查等辦法進行量化評價,達到合格等次的有大歇鄉雙壩長毛兔專業合作社等9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待縣政府審定後即可兑現補助資金。

(四)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理論知識培訓。利用縣委組織部舉辦的“農村支部書記培訓班”、“學習十六屆五中全會理論骨幹培訓班”和農業局舉辦的“農業知識更新工程培訓班”,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知識與實務”培訓,共培訓人員140多人次。

(五)深入實際,加大了指導工作力度。深入龍沙、大歇、楓木等鄉鎮檢查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幫助合作組織完善章程和內部管理制度,協調解決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幫助大歇鄉雙壩村制訂XX年~2022年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規劃,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健康發展。

四、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

(一)利用各種會議等形式,廣泛開展了農村集體資產與財務管理政策宣傳,加強了農村財務公開工作指導,指導鄉村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規範農村財務管理行為。

(二)根據農業部的統一安排部署,組織各鄉鎮開展了村級債務債權摸底清查工作。通過摸底清查,基本掌握了我縣村級債權債務現狀,按時完成了全縣村級債權債務的摸底清查和分村錄入上報工作。

五、認真開展農業和農經統計,按時完成農產品成本核算和市場價格調查報送工作

農業、農經統計和農產品成本核算、農業價格調查工作是農村經營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其基本任務是為各級黨政機關研究制定有關農村政策,指導農村經濟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提供決策依據。我們歷來十分重視農業、農經統計和農產品成本核算、農業價格調查工作,堅持按照調查統計規程要求,開展調查統計培訓,加強調查統計工作的指導,保證調查統計質量,按時完成各項調查統計任務。

(一)制定印發了《關於佈置XX年農業和農經統計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我縣今年的農業和農經統計工作任務,提出了做好當年統計工作,確保統計質量的具體要求。

(二)按時完成了今年大小春農作物實產等農業統計定報的調查統計上報。全年共完成調查統計上報各種農業統計定報7期。據農經年報統計,XX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91.02萬畝,比上年增長3.7%,產量24.98萬噸,比上年減少8.0%。

(三)按時完成了全年四個季度農户家庭經營收支預測上報和大小春4種農作物產品生產成本的調查上報。

(四)按照農業部農經統計制度要求,全面修訂了我縣農經統計年報指標,印發統計報表10.1萬份,開展農經年報培訓,搞好年報彙總,按時完成了《農村基本情況及農業生產條件》、《農作物播種面積和產量》、《農村經濟收益分配》、《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及負擔情況》等14種農經統計年報的審核、彙總和上報。據農經年報統計,XX年全縣農村經濟總收入170452萬元,比上年增長7.1%,農民人均純收入2525元,比上年增加310元,增長14.0%。

(五)按時完成了農業部“全國物價網點價格月報”和“重慶市農產品市場價格半月報”的市場價格調查報送工作。共上報農業部物價信息12期,網上報送調查表72份,上報價格變動情況分析説明12篇。在市農業局局域網上發佈藏經寺農貿市場價格信息24期。

(六)積極為各級各有關部門提供統計數據查詢服務。全年共為有關部門提供數據查詢80多人次,查詢數據6000多個。

六、認真開展各種調研活動,努力為各級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一是按照市農負辦安排,組織開展各種支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的調查,按時完成《關於支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的自查報告》;二是按照市農業局的安排,對全縣各鄉鎮農村經營管理改革情況進行了調查,按時完成《關於鄉鎮農村經營管理改革情況的調查報告》;三是按照市農經站安排,組織開展了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現狀調查,按時完成《關於開展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四是積極報送農經信息,《中國農經信息網》、《重慶農經信息網》等登載我縣農經信息6篇,在市農業局局域網發佈農業信息62篇。

二oo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6篇】2022年度縣農業局政務公開工作總結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精神,根據全國政務公開辦和省、市、縣政務公開辦對政務公開工作的部署要求,為了提高辦事效率和權力運行的透明度、促進勤政廉政建設,提高農業行政工作的管理服務水平,逐步實現政務公開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我局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一系列公開辦事制度和內務管理制度,為全年順利完成和超額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奠定了有力的保障。下面就一年來的政務公開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指導思想明確,組織領導健全

(一)明確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加強民主管理,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為核心;以解決人民羣眾特別是全縣廣大農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以提高全局內部的管理水平和全體幹職工職業道德水平及機關權力運行透明度與辦事效能為目的。

(二)健全組織領導。為加強對局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以局長左菊香為組長,副局長譚少軍為副組長,唐應初、趙志和、胡秋蓮、李顯柱、龍建高、周大和、謝和平、周華林、扶利民、陳鶴鬆為成員的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到11月2日止,領導小組召開研究政務公開工作的有關會議達20次,為崗位安排、領導分工調整、股站負責調整、財務工作通報及財政年度預算、種子公司改制、農資打假、績效考核目標、農業項目實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督查講評、行政許可(審批)辦事程序、政務公開欄目的更新、佈置等工作加強了組織領導,確保政務工作順利進行。

(三)辦行政執法示範窗口。(見執法大隊材料)

二、公開形式多樣,公開內容全面

(一)上牆公開。主要公開了農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領導、辦事人員的身份和職務和職能職責;公開了辦事制度指南;公開了政務公開實施方案;公開了行政審批、審核辦事依據及辦事流程、收費標準;公開了信訪接待制度、領導接待日、辦公具體地點(辦公室);設立了投訴站、舉報電話、工作聯繫電話、舉報箱;相關負責辦理行政審批、審核辦事股站都張貼了辦事職責和制度,實現政務工作透明、公開。

(二)發放資料,張榜公開。如內務管理中的來人來客接待、公車使用、幹職工的考勤考核、工資晉級、評先評優、職稱評定、養老保險金、住房公積金、捐款捐物、黨費收繳、公開選拔中層幹部上崗前培訓等管理制度40餘項,都是採用發放材料到單位或到人或張榜公佈,來實現管理工作透明、公開、公正。

(三)會議形式公開。如財務收支情況、有關工作執行和督查情況、每月重點工作安排及完成情況講評等等,都是採用幹職工大會、股站室隊負責人會、局黨委擴大會等會議形式進行彙報、商議、討論公開。

(四)網上公開。如行政許可(審批)項目辦事程序、單位職能職責、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各股、站、辦、室、隊年度工作目標,涉及人、財、物重要事項等等政務公開工作,都在湘潭縣農業局網站內予以公佈,社會及各股站辦都可點擊“湘潭縣農業局”一一查閲盡最大努力(除保密工作外)實現透明、公開辦事。[見行政許可(審批)項目辦事程序]

(五)全面清理了本部門的行政權力。主要有:制定本行區域內種植業生產中,長期發展計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權力;農資市場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環境保護、植物檢疫、農業有害生物防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預測預報發佈、農業技能和素質培訓等權力,按內容要求編制了政務公開目錄。

(六)編制了現行實施的行政許可(審批)項目。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對本部門的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編制了規範的辦事程序及流程圖,按照政務公開辦的要求及時進行了上報。

三、制度建設全面規範。

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和變化,本單位的職能職責不斷增多和加強,在全縣的政治、經濟、社會地位及影響不斷提高。為了全面提升本單位的工作質量,做到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通過局黨委、局行政組織全局中層幹部認真討論,完善和制定了政務類、行政管理類、綜合管理類等三大部分的規章管理制度計40多個,並在網上公佈,全局幹職工隨時可網上查閲,做到用制度管事,按制度管人,窺避了主要領導管事和管人的隨意性,透明、公開、公正、公平,激發全局廣大幹羣的工作積極性,工作按步就班,確保了各項工作任務的高質量完成,取得可喜的成績,已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十佳標兵。

四、督查機制完備,投訴及時受理

(一)全局建立了各股、站、辦、室、隊月工作任務,月工作小結,月工作督查機制。按照縣委、縣政府對我局的工作要求,結合本局工作的實際情況,每月單位建立了月主要工作任務申報制度,由辦公室歸納、修改打印成冊,提交局黨委研究同意後,在每月上旬初發給各單位進行實施,到本月下旬末,由局工作考核領導小組到各股站辦室隊對照主要工作任務逐項進行考核督查,並寫出督查簡報,發至各單位,同時組織召開會議進行工作點評,揚長避短,對工作不到位,效果差的單位,責令限期整改,並記入年度績效考核檔案。

(二)對羣眾來信、來電、來訪、來人反映問題,及時熱情接待、認真作好登記,耐心細緻做好思想工作。到11月5日止,共接待來訪47次,人員達150多人次,內容涉及10多項,主要內容是非種子質量事故,件件有登記,事事有答覆,做到了有投訴窗口、有接待人員、有主管領導批覆、有承辦人員、有處理結果,47件來訪、投訴,基本上做到了有望而來,滿意而歸,辦結率100,滿意率在95以上。

(三)認真辦理建議提案。今年承辦了建設提案7件,其中縣人大代表建議6件,縣政協委員提案1件。局黨委高度重視,局長親自抓督促辦理工作,通過成立辦理工作領導小組,把任務科學分解到相關股站室,先辦理初步答覆,然後由局長組織辦理小組的相關人員,赴代表、委員的單位或住所,把我們的初步答覆意見與他們見面座談、討論,相互溝通,基本達成一致意見後,再進行細緻的修改工作,出稿後,辦理領導小組再進行集體審核,確認後,按照辦理要求一一寄送給各位代表、委員。通過信息反饋,7件建議提案有5件滿意,2件基本滿意。做到了辦結率100,滿意率100,解決率達70以上。

讓公開辦事制度來獲得羣眾、全局幹職工的理解和支持,來凝聚人心,達到精誠團結、勁往一處使,幹好本職工作。

五、政務公開落到實處,工作業績成效顯著

一年來,通過落實、抓實、辦實政務公開工作,達到了全局幹職工精誠團結,勵精圖治。全縣的種植技術推廣工作、農業行政管理工作和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中心工作,都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績。

(一)種植業技術推廣工作。

1、糧食作物生產獲得高產、優質、高效。XX年年實現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5.9萬畝,其中優質稻生產播種面積120萬畝,比去年增加18萬畝,總產糧食94.42萬噸,平均單產508公斤;與XX年比較:面積減少1.56萬畝,總產增加0.62萬噸,單產增加7.5公斤;尤其是萬畝高檔優質稻連片示範點,主要品種是湘晚秈13號和衡晚香3號,平均畝產490多公斤,收購價格平均比普通晚稻穀高出25以上,平均每畝為農民增收近200元;同時在萬畝連片高檔優質稻區承辦省農業廳“十五期間南方優質稻品種選育成果展示”項目,種植示範品種29個,由於組織得力、技術措施到位、種植農民密切配合,項目取得了圓滿成功,省農業廳10月9日—10日組織中國農科院和國家農業部種植業司及全省相關水稻頂尖專家和地、州、市農業局主要負責人,在我縣參觀生產示範,受到了專家、領導的高度讚揚:禾苗生長健壯均一致,羣體結構適宜,產量一流,是全國的領先水平。

2、經濟作物和蔬菜生產效益不斷提高。XX年年實現經濟作物播種面積42.56萬畝,主要作物是蔬菜20萬畝,湘蓮4.85萬畝,柑桔3.1萬畝,茶葉1.7萬畝,西(甜)瓜、甘蔗2萬畝,花生3.15萬畝,涼薯2.17萬畝,中藥村0.28萬畝,花卉苗木0.83萬畝,小水果3.66萬畝,其他0.94萬畝。總產值9億元,平均每畝產值2022.68元。每畝產值增加141元,增長7.2。主要是發展了湘蓮規模種植、增加了棉花制種、大棚西瓜(甘蔗)種植和高效經濟作物的不斷湧現。如河口、楊嘉橋、姜畲等處的大棚西瓜種植近1000畝,平均畝產值在1.5萬元以上;縣原種場歐亞紅提的種植近100萬畝,畝產值在2萬元以上;石潭八角村的香菇種植150畝,畝產值在3萬元以上等等,根據調查統計,全縣經濟作物的總產值比去年增加0.6億元。

3、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及外來有害生物防控得力。XX年年,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通過張貼公告、電視台發佈預報、電視新聞、電視講座、開植保專幹會、發放病蟲情報到村、組、户等措施。病蟲害防治面積達1537萬畝次,農田滅鼠120萬畝次,從病蟲害口中奪回糧食58.2萬噸,把病蟲害危害的損失率控制在允許值範圍之內。對全縣外來有害生物的防控,一是加大普查力度,對普查出的“稻水象甲”(發生8個鄉鎮)、“加拿大一枝黃花”(發生3個鄉鎮),通過啟動防控預案,進行捕殺藥殺控制。二是嚴把檢疫和調運檢疫關,有效地控制了稻水象甲和加拿大一枝黃花的擴展和蔓延,把外來有害生物對農作物的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為農作物高產、優質、高效提供了保障。

(二)農業行政執法工作。

1、農業行政執法日趨完備、規範,震攝力不斷增加。XX年年,農業行政執法工作主要內容是植物檢疫、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辦理和農資市場的管理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等。全年共受理羣眾投訴21起,接羣眾來信來訪28件(次),出動執法、宣傳用車200多台次,與公安、工商、技監等單位聯合農資打假3次,檢查農資經營(批發)點(店)近500家,檢查種子165萬公斤、肥料5萬多噸、農藥5萬多件,檢查農資各類品種250多個,送樣到省檢中心20個,發現不合格種子樣品6個,責令退回廠家不合格種子3000多公斤,扣押違法種子1500公斤,查封不合格農藥品種6個計5000多件,查封不合格肥料產品60多噸。立案查處農資經營違法違規案件

【第7篇】2022年年終縣農業局工作總結範文及年工作計劃

xx年度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及xx年工作計劃

xx年我們按照市農業局*農經[xx]3號文件要求和縣農業局工作安排,圍繞以維護農民權益和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將建立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機制和推進較大規模土地流轉,加強農村集體資產及財務管理和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作為工作重點,認真履行職責,努力完成工作任務。現將xx年

工作開展情況及xx年工作計劃彙報

一、xx年工作回顧

(一)建立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機制,切實維護農民土地承包合法權益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法》的學習宣傳。訂購了15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理論與工作實務》,組織大家自學,深刻領會法律基本精神,營造依法調解仲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2、擬在年底前成立縣級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現正在開展制訂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員管理制度、仲裁規程等配套制度及相關法律文書,落實仲裁員等相關準備工作。

3、全面啟動我縣“三項試點”工作。除繼續搞好在新盛鎮天鵝村8社、9社開展土地經營“小集中”試點外,對擬在區域重點鎮(金山鎮)開展土地經營“小集中”試點進行了前期準備工作。新盛鎮天鵝村8社、9社已按現有的田地按人平均重新落實了承包田地;目前,這兩個社的農户,已按重新落實的承包田地種植了小春作物,正在進行機耕道及溝渠整治;這兩個社土地經營“小集中”前有田399塊、地360塊;“小集中”後有田140塊、地91塊;鎮、村、社幹部及農户十分支持土地經營“小集中”試點工作。

4、土地股份合作社試點工作。對擬在略坪鎮、白馬關鎮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開展了前期準備工作。目前在御營鎮響石村3組已組建了**縣御西土地合作社,該社以御營鎮響石村3組79户社員408畝土地19年的經營權為基礎招股,按1畝折算1股入社;實行按户投票,按股分紅。

5、對擬在金山鎮、蟠龍鎮和新盛鎮建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開展了前期準備工作。

6、全縣統一印製和使用了規範的土地流轉合同文本。

7、參與了我縣土地利用開發調查,並撰寫了調查報告。

(二)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確保減輕農民負擔和強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健全完善了糾正損害農民利益突出問題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和落實黨政領導責任制和專項治理部門責任制。狠抓了任務的落實,認真履行職責,做好專項任務的牽頭和協辦相關工作。

2、農民權益義務監督卡在5月底以前發到社100%到户95%以上。全縣按市上統一內容、統一格式,統一印製監督卡70543份,並由各鎮政府監章後,按要求發到農户。

3、堅持和完善農民負擔預決算制度。對全縣109個村農民權益義務預算方案進行了嚴格審核、審批,並對xx年農民負擔開展了決算工作。對2個鎮(涉及6個村17個社)村內“一事一議”籌資13.13萬元進行了嚴格審核審批。

4、認真做好涉農收費審查備案和涉農收費公示。縣農民負擔監管辦會同縣財政局、縣物價局和縣監察局對全縣涉及農民負擔的項目依據中央、省、市已出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進行了嚴格審查,共審查涉農收費項目34項,備案保留34項,並及時上報了審查備案情況。

5、開展農民負擔檢查,及時糾正查處違反農民負擔政策和惠農政策的行為。開展了農民權益義務監督卡發放、強農惠農政策落實等方面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違反農民負擔和惠農政策的行為。

6、認真做好了糧食直補、農資增支綜合補貼和油菜、小麥、玉米、水稻良種補貼面積核實工作。並與有關部門一道對略坪鎮聯豐村從糧食直補款中抵扣水費等費用一事進行了調查處理,並對羣眾反映的問題進行了糾正。

7、繼續開展了農民負擔動態監測工作。在**、白馬關、御營、新盛4個鎮確定20個調查村20户調查農户,開展了農民繳納税費動態監測工作,並按要求及時上報了監測資料。

(三)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理順管理體制,與供銷社、農工辦等部門建立了**縣農民專合社組織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羅委辦發[xx]7號),明確了各自分工和任務。

2、加強了與專業合作社的聯繫。確定了略坪蔬菜種植專合社、**縣大霍山棗子專合社、**縣天馬山翠冠梨專合社等5家專合社為示範社,建立長久聯繫,保持經常聯絡,從規範化、標準化、品牌化和市場化4個方面的建設上為其提供幫助指導服務,並積極幫助專合社爭取有關項目支持。

3、及時掌握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動態,按時上報了報表;並針對農民專合組織建設與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對策措施建議。

【第8篇】縣農業局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3年工作思路

XX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局按照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產業佈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了xx現代農業科學快速發展,取得了可喜業績。楊凌農高會簽約總金額6.9億元,會場交易112.5萬元。41項考核指標除2項預計於十二月上旬完成外,其餘指標均已全面超額完成任務。

一、主要工作實績

(一)農業生產快速發展

1、糧食生產又獲豐收

糧食生產在種植面積減少的情況下,克服長期低温乾旱及雷暴雨等極端天氣的不利影響,連續4年獲得豐收,實現總產28.72萬噸,較去年增加0.5萬噸,完成預期目標的106%,屬歷史上第二個豐收年。其中夏糧面積47.36萬畝,總產13.94萬噸,秋糧面積44.39萬畝,總產14.78萬噸。

2、設施農業不斷壯大

新增設施蔬菜XX畝、設施雜果1000畝、露地蔬菜3050畝,發展中小拱棚1.1萬畝,全縣設施蔬菜面積突破1.3萬畝,蔬菜播種總面積達8.2萬畝,總產量達15萬噸。設施化程度的提高,極大的促進了蔬菜生產上檔升級。

3、生態養殖健康發展

畜牧業步入持續均衡發展階段,規模化、生態化已逐漸成為畜牧生產的主體。全縣已有年出欄生豬千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28家、存欄萬隻以上的蛋雞場7個、出欄萬隻以上的肉雞場40個、奶牛場6個。建成大中型及養殖小區沼氣工程7個,還有7個工程正在建設之中,生態循環經濟發展逐漸加快。“金永豐”、“沛民”、“豬將軍”等6個品牌畜產品遠銷全國多個城市。全年出欄生豬30.1萬頭、禽類82.7萬羽,肉、蛋、奶總產分別達到2.53萬噸、0.98萬噸、1.45萬噸,完成市考指標的120%、196 %和161%,畜牧業總產值達5.5億元。

4、一村一品產業不斷提升

全縣已擁有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40個、市級一村一品示範村9個、一鄉一業示範鄉鎮2個。新申報了48個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和3個一鄉一業示範鄉鎮。出產了涵蓋農業各領域的一批有xx特色的農產品和工藝品。40個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年產值預計可達6.658億元。

5、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

全縣24個農產品生產基地獲得了農業部“一體化”認證,4個標準化示範基地通過了市上驗收。在全縣建立了4個農藥殘留檢測點、19個動物產地檢疫報檢點、1個動物防疫實驗室和1個植物檢疫點,對全縣12個定點屠宰場派駐了動物檢疫員,建立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產品安全防護體系。除日常監測檢疫外,開展了7次大型聯合執法檢查活動、4次農產品質量專項整治,配合省市開展專項檢查6次,確保了人民生活安全。

6、農業產業化經營快速發展

全縣擁有農業龍頭企業59個,固定資產總值9.2864億元,經營收入達7.9億元,帶動農户93100户。深加工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延長了產品銷售鏈。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12家,發展會員28096個,帶動農户46539户,遍及全縣21個鄉鎮168個行政村,其中30多家與超市簽訂了直供合同,實現了農民、超市、消費者三方共贏。

7、農業裝備水平不斷提高

全縣新增新型農機具4958台,農機總動力達到36.13萬千瓦,農業機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完成機耕作業64.2萬畝,機播作業81.1萬畝,小麥機收41.5萬畝,玉米機收5.6萬畝。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面積81.45萬畝,利用率達94%。全年無重大農機安全事故發生。

8、農村經營管理逐步規範

全縣366個行政村實行了村務公開,經營管理逐步規範,農民負擔不斷減輕。全年成功流轉土地22902畝,為產業結構調整奠定了堅實基礎。166個行政村開展了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財政獎補試點,申請財政獎補資金2933.58萬元,32.49萬人受益。

(二)項目任務圓滿完成

1、農業綜合開發。在4個鄉鎮11個行政村累計投資1210萬元,新打和改造機井90眼,配套設施齊全,提前半年完成了1.6萬畝中低產田改造任務。並啟動了XX年3個鄉鎮5個行政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2、扶貧開發。年初確定的11個扶貧重點村完成投資1330萬元,實施改廁、改圈、改廚630户,硬化出村道路58.3公里,超額完成了建設任務。新啟動了45個扶貧重點村建設,已硬化道路168公里,修橋8座,完成投資3284萬元。移民搬遷95户409人,85個貧困村全部與幫扶企業實現對接,幫扶工作全面展開。

3、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完成中央補貼資金816.48萬元,補貼各類農機具4958台,受益羣眾3936户。玉米聯合收穫機從無到有發展到了81台。

4、沼氣池建設項目。投資450萬元,建成户用沼氣池3000口,全面完成目標任務。全縣農村户用沼氣池總數達18000餘口。金永豐大型沼氣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

5、信息入村工程。104個農村信息站點已全部建成,全縣農村信息綜合服務站達到396個,累計發佈各類信息28775條,網上成交金額2870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240%和359%,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

6、長慶油田供菜基地建設。投資514萬元,建成5000畝蔬菜供應基地,佔地10畝的蔬菜加工檢測中心運行良好,累計實現淨菜供應4.85萬噸,經營收入達730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112.3%。與長慶油田6500萬元的訂單農業,創出了產銷直接對接的新路子。

7、金圪塔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成功流轉土地1000畝,建成高標準設施蔬菜大棚500餘畝,成立了“金土地蔬菜專業合作社”,實現產值280萬元。佔地100畝的50棟日光温室大棚正在建設之中,明年開春可投入生產。

8、良種補貼項目。完成投資843.4萬元,補貼小麥良種41.84萬畝,玉米良種41.96萬畝,水稻良種0.36萬畝。

9、農民科技教育工程。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257場次,培訓新型農民15220人次;陽光工程培訓農村剩餘勞動力1100人,農業綜合開發培訓農民3000人次,農機駕駛員培訓150人,學歷教育培養鄉村農技幹部63人。

10、温飽工程。覆蓋山區及沿渭14個鄉鎮83個村,總投資22萬元,實施面積22255畝,超額完成255畝。

11、糧食高產創建項目。兩個小麥萬畝豐產示範片畝產達505.4公斤,比全縣平均畝產高出183.7公斤;兩個玉米萬畝豐產示範片畝產達600.1公斤,比全縣平均畝產高出267.2公斤。

(三)不穩定因素逐步得到化解

1、畜牧長臨工問題圓滿解決。47名長臨工中44人已經領到補償金,共發放補償金48.194萬元,其餘3人正在積極做工作,長臨工隊伍情緒穩定。

2、農民身份曾受聘在基層農技機構工作過的人員發放養老補助資格審核工作已結束。全縣符合發放養老補助條件的人員共755人。

3、種子體制改革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8名分流職工掛靠到縣農場,解決了養老金繳付問題。其他政策性安置到我局,但無工資的人員個人養老統籌繳納工作協調良好,所有人員思想平穩。農牧企業包袱逐漸減輕,發展平穩。

二、具體工作措施

1、抓好關鍵環節,確保豐產豐收。一是做好病蟲監測預警。建立了10個病蟲測報點,組建了30人的村級植保員隊伍,發佈病蟲情報22期、製作電視專題節目2期,預警準確率達95%以上。二是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培肥地力、節本增效。共進行玉米秸稈還田36萬畝,玉米滅茬旋耕覆蓋38.45萬畝。三是抓好科技推廣,提高農民素質。農民科技培訓和新技術推廣應用,使農民科學素質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四是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全縣45.6萬畝耕地施用了配方肥,佔全縣耕地面積66%,為豐產豐收奠定了基礎。

2、實施科技項目,推進高效農業發展。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機化推廣、良種統供、農民培訓、基地建設等一系列項目的實施,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推動優勢特色產業向品牌化、高效化發展。

3、落實惠農政策,提高農民務農積極性。加強項目監管,確保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使羣眾真正得到實惠。

三、存在問題

1、設施農業發展較慢。我縣經濟底子差,難以為設施農業發展提供強力支持,設施農業發展較慢。

2、龍頭企業輻射帶動功能弱。缺乏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大型骨幹企業,缺乏有市場競爭力的優勢品牌,企業拉動力不強。

3、農業產業服務體系不健全。規範完善的產業化經營和服務體系尚未真正形成,農户、基地和龍頭企業之間沒有真正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農民的質量意識、商品意識、市場意識、法律意識較弱。

4、土地集約化程度低。建立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一家一户分散經營,成為制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因素。

四、XX年工作思路

XX年,農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促進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為重點,全面實施“74321”工程,加快xx現代農業發展,穩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主要工作目標:實現肉類總產2.2萬噸、蛋類總產0.6萬噸、奶類總產1.1萬噸、蔬菜總產14萬噸、糧食總產25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860元。

(一)做優四大產業

1、穩定糧食產量,提高糧食品質。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重點,積極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項目,加快改造中低產田,優化品種結構,抓好高產創建,加強科技培訓和技術指導,攻單產、促總產、提品質,實現糧食總產25萬噸。

2、發展設施農業,做優蔬菜產業。以長慶油田生活後勤服務基地為中心,以設施建設為重點,打造5萬畝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做好蔬菜加工,嚴把蔬菜質量關,提高蔬菜附加值,鞏固產銷對接模式。以金圪塔現代農業示範園為基礎,擴大設施蔬菜規模,建設高標準日光温室,示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設施蔬菜,努力把尚村鎮打造成我縣第三大蔬菜基地。帶動全縣發展設施蔬菜1.6萬畝,使全縣蔬菜播種面積達到8.5萬畝,總產突破14萬噸,向10萬畝的發展目標邁進。

3、發展生態養殖,做強畜牧產業。以金永豐、天馬、秦韻等規模養殖場為龍頭,圍繞瘦肉型生豬產業發展,加快推進肉牛、奶牛基地建設。抓好良種繁育和疫病防治工作,加大沼氣工程建設力度,新建大型沼氣綜合利用工程3處,養殖小區及聯户沼氣綜合利用工程10處,户用沼氣池XX口以上,大力推廣“畜—沼—菜(果)”生態模式,示範帶動全縣生態農業循環發展。力爭年出欄生豬30萬頭以上。

4、發展觀光旅遊農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以道文化展示區建設為契機,建設沿山現代農業示範區,發展名優特色農業產品,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實現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接待收入1300萬元。

(二)強化三大保障

1、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積極推進“三品”認證和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進一步深化和完善產地檢疫和定點屠宰檢疫,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築牢農產品質量安全防線。新建農藥殘留檢測室1個、無公害標準化示範基地2個,認證無公害農產品5個、基地5個,進行農藥殘留樣品檢測10000個以上,確保畜產品產地受檢率、屠宰檢疫率、出場肉品持證率、病害肉無害化處理率全部達到100%。

2、強化動物疫病防控保障。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動物防疫體系和疫病防控實驗室的作用,強化動物疫情預警監測和疫病防控,保證物質供應和應急儲備,確保畜禽建檔率、掛標率、免疫率全部達到100%。

3、強化植物疫情防治保障。加快蘋果非疫區疫情監測站建設項目建設步伐,建立健全縣、鄉、村植保網絡體系,抓好村級植保員培養和技術指導。抓好全縣農作物病蟲草鼠害預警預報、統防統治與應急防治管理,嚴格植物檢疫,確保植保防災救災的社會效能。

(三)創新兩大機制

1、創新農業規模化發展機制。建立健全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強化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加快土地流轉,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勢板塊農業發展奠定基礎。

2、創新農產品營銷機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作用。引導種養大户、農業龍頭企業、營銷大户和科技人員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社,實現“信息共享、利益均佔、風險共擔”。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拉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全縣新增市級龍頭企業3家以上,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以上。

(四)實現一個目標

努力把xx建設成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XX年,使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860元,增長15%。

(五)抓好七項工作

1、打造現代農業園區,培育板塊農業。着力打造西安金圪塔現代農業示範園、西安金永豐農業生態養殖園區、長慶油田生活後勤基地、xx秦韻生態養殖示範園區、西安竹林生態農業示範園區五大農業園區,以園區建設帶動主導產業優化聚集,培育特色板塊農業。

2、加強項目建設,促進農業發展。加強沼氣、良種補貼、温飽工程、都市農業等項目建設,做好45個扶貧重點村建設、1.2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和農機購置補貼等工作,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農業裝備水平。

3、發展一村一品,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在做好40個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9個市級“一村一品”示範村、2個“一鄉一業”示範鄉鎮主導產業提升的基礎上, 積極做好新申報示範村和示範鄉鎮的產業提升工作,積極培育“一鄉一業”、“一縣一業”,推動我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

4、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強396個農村信息服務站點和xx農業信息網的維護管理,年發佈農產品供求信息15000條以上,實現網上銷售農產品1200萬元以上。

5、加強科技培訓,為農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撐。大力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陽光工程培訓等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科學種田和創業能力。培訓農民人數不低於1.2萬人次。

6、加強農業行政執法,確保農業生產安全。積極協調,建立管理規範、運行高效的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推進農業法制化建設,切實依法保護羣眾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

7、搞好企業管理,推動企業發展。以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挖掘各方潛力,盤活企業資源,大力發展生產,努力提高職工收入,推動農牧企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第9篇】縣農業局年終工作總結

關注點擊:

縣人大常委會年終工作總結 綜治工作自查年終工作總結 公安交警部門年終工作總結 國家糧食儲備庫年終工作總結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針,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縣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圍繞“建設川東北宜居宜業中等城市”的奮鬥目標,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以增糧增收為中心,以科技創新為手段,以發展特色產業和項目實施為重點,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推進三大行動,科學種田水平不斷提高。

二、立足優勢產業,特色效益農業快速發展。

三、強化項目監管,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到位。

四、嚴格行政執法,農業生產安全得到保障。

作為農業行政執法主體,我局認真履行農業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能職責,嚴格執法,保證了全縣農業生產安全。一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認真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農產品安全生產記錄等規範性制度,制定了年度整治工作方案,把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納入日常重點監管範圍,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納入了常態化管理。二是加強農資市場綜合整治。深入宣傳貫徹《農藥管理條例 》,廣泛開展了對新修訂《四川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的宣傳培訓工作,建立健全各種安全管理制度,繼續完善農作物品種准入制和品種推薦制;共檢查農資市場 40個次,經營户300個次,農資經營市場秩序較好。三是加強植物檢疫執法。對32個鄉鎮200户種子經銷户開展了“兩雜”種子市場檢疫檢查,發放種子檢疫證書備案登記350多份,開展了稻水象甲、柑桔潰瘍病、玉米彎孢菌葉斑病、玉米灰黴病等疫情調查,確保了全縣農業生產無檢疫病蟲發生。

五、精心組織實施,科學發展觀活動見到實效。

根據縣委對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安排部署,在縣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在縣委督導組的指導下,我局嚴格按照“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羣眾得實惠”的總體要求,以“三在一提升”為抓手,深入開展第一階段學習調研活動,切實做到“組織領導到位、責任落實到位、思想發動到位、營造氛圍到位、措施保障到位”等五個到位和“突出重點學、領導帶頭學、互相交流學、黨員自覺學”,較好地完成任務。

以上是縣農業局年終工作總結,敬請關注!

【第10篇】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及工作打算

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市農業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集中精力狠抓一系列方針政策落實,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一、2022年,我縣“三農”工作呈現出“三增”、“三化”、“三加強”的良好發展態勢

三增:一是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增加。全縣糧食作物種植總面積達105.92萬畝(包括複種面積),同比增加18.92萬畝,增加21.7%,全縣糧食總產47.8萬噸,同比增長6.1%,面積和產量均超額完成市裏下達的計劃任務。二是農民增收。全縣實現農業增加值4.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78元,同比分別增長6.7%、15.5%,扭轉了連續7年徘徊的局面,首次超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三是農產品競爭力增強。今年引進優新品種16個,種植重慶麪包麥等優質小麥5萬畝,推廣地膜玉米4.0萬畝,發展優質綠豆5萬畝,農業標準化穩步推進,創建了“怡芝林”、“一品金”等枇杷品牌,萬古的黃金梨獲得農業部早熟“優質梨”稱號。

三化:一是農業產業化

今年,我局超額完成重慶市下達我縣“百萬噸優質糧深加工產業化工程”基地建設項目,其中:種植優質雜交高粱2.2萬畝,超計劃面積0.2萬畝;種植“重慶麪包麥”3萬畝,總增純收入96萬元;完成優質水稻基地建設40萬畝,超計劃20萬畝,其中優質中稻25萬畝,實現收入20400餘萬元,優質再生稻15萬畝,實現收入3384餘萬元;建立優質雙季花生基地2.02萬畝;加強了枇杷新植1萬畝和對去年新栽植140萬株枇杷的春季管理,目前成活率達90%以上。正在規劃和運作建設年產500噸的枇杷酒廠1個,建設年保鮮能力1000噸冷藏保鮮庫2個,正在申報枇杷綠色食品品牌;冬菜種植面積8900畝,加工成半成品3103噸,種植生薑、辣椒1.1萬畝。對縣內從事稻穀、小麥、高粱等糧油產品加工和營銷的重慶大足糧茂米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市大足笛女酒業有限公司等五家龍頭企業進行了資金、設備、技術、市場等詳查,建立了縣級領導和項目牽頭單位以及農業科技人員長期聯繫龍頭企業制度。重點幫助龍頭企業建好生產基地,引進優良品種,搞好基地農户技術培訓,按企業產品質量要求,指導農户進行標準化生產。同時,幫助企業和農户簽訂、落實好訂單,今年,全縣25萬畝優質稻,產量12.5萬噸,通過龍頭企業簽訂收購定單4.5萬噸,佔35%。今年我縣新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或協會)11個,其中:大足縣萬古鎮黃金梨專業合作社被確定為市級試點單位。

二是項目高效化

今年,我局對項目建設實施工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項目辦公室以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1.勞動力轉移培訓。今年,我縣30餘所定點培訓機構共舉辦培訓班200餘期,培訓農村勞動力8646人,超計劃3146人,轉移就業8278人,就業率達95.7%,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7372人,超計劃4029人,勞務收入逾10億元。2.沼氣建設。全縣兩個示範鎮已完成11個示範村,按計劃全部完成2600口新建户的農村沼氣池建設任務,改建省柴節煤灶2600户,改善了農民的生存環境。3.雙季花生增收效益顯著。全年推廣種植優質雙季花生2.0萬畝,每畝實現產值1948.44元,每畝實現純收入1248.44元,優質雙季花生項目涉及農户3萬餘户,户平增收800餘元。4.糧食直補兑現到位。由於政策引導,宣傳到位,全縣撂荒地恢復種糧面積65232.81畝,直補農民近98萬元。共種植再生稻15.51萬畝(超市下達任務5100畝),直補農民75萬元(未加縣裏補貼的各種物資)。

三是農業投入多元化。今年,在局項目辦的協同下,各單位開展上門招商引資活動,共引進招商項目6個,引進資金4543萬元,到位資金2643萬元。共爭取到縣、市、部級項目28個,引進資金1580.85萬元,為我縣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農業部“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設項目落户大足,其中中央配套資金330萬元,地方配套37萬元。項目建成後對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加強: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執政能力加強。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和全面貫徹《決定》精神,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切實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建立健全和認真落實幹部理論學習的各項制度,推進理論學習的規範化和制度化,今年,我局根據實際制定了全年的學習計劃,同時,按照學習計劃分別組織實施了學習內容,到目前為止已組織中心組學習9次,科、站、室、場負責人學習20次,職工學習15次。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執政黨形象,落實了農業局機關黨風廉政責任制分工,狠剎奢侈享樂、鋪張浪費歪風,嚴肅查處違法違紀違規案件,繼續抓好“減負”工作,深入開展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工作,全面實施場(站)務公開工作。

二是科普知識得到廣泛運用,農業綜合執法加強。利用新聞、報刊、流動宣傳車、送法下鄉等形式宣傳《種子法》、《漁業法》、《農業法》等法律、法規,組織開展了農村税費改革精神和中央、市減輕農民負擔政策宣傳活動;對全縣農經人員進行了有關農村財務管理、村務公開、土地承包、減輕農民負擔等方面的培訓,印發宣傳資料7200餘份,印發舉報監督電話2000餘份;對全縣300多户農資經營業主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強化培訓,加強了對農資市場的監督管理;舉辦了9期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培訓,發放各種技術資料30餘種,41000份,贈送農業科技書刊600餘冊,接受諮詢12000餘人次;舉辦了67次枇杷技術培訓會,培訓全縣枇杷種植户達9500餘人次,印發《枇杷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蟲防治歷》技術資料6500餘份;完成“綠證”培訓2562人,發證1325人。同時成立了“大足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大隊成立以來,共查獲違法違規案件36件,案件結案率達100%,無一例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案件,有效打擊了違法違規行為,淨化了我縣農資市場,保護了羣眾的合法權益,維護了農村經濟社會秩序的健康發展。

三是場站改制基礎加強。場站改制工作開局良好,各單位分別召開了職工大會,傳達和學習了大足縣關於事業單位改制工作的有關文件,深刻理解改革的重要意義,使職工在改制的認識上達成共識。已完成各改制單位的清產核資工作,各單位改制方案基本形成,進入調整、補充和完善階段。獲得市級農業主管的批准和縣級政府的批准和支持,縣政府同意將龍崗良種嘗龍水良種嘗魚種站(包括蝦場)按照科研事業單位進行改制,執行《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科研機構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府發〔2022〕74號)文件政策。並獲得市級財政的改制補助經費245萬元用於改制。

二、2022年主要工作思路及重點

2022年我局總的工作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以糧食安全為基礎,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推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為主要目標,以大力發展低耗、優質、高產高效農業為重點,以強化機關作風、不斷改善政務環境建設為手段,確保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和健康發展。

對此,我們提出:“糧食安全穩農業,科學技術興農業,產業經營推農業,生態旅遊富農業,優質高效強農業”的基本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六化”(即農田田園化、灌溉水利化、耕作機械化、種植標準化、經營產業化、服務社會化),“三增”(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一高”(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做好文章,確保明年的工作再邁上新台階,力爭2022年實現糧食生產面積達110萬畝(包括複種面積),增長3.8%,總產量達49萬噸,增長2%,其中水稻44萬畝,產量26.5萬噸,增加2%;水果19000萬公斤,增加3%;水產品900萬公斤,增加5.8%。農產品綜合商品率達63%,增加5%;農產品優質率達到60%,增加5.4%;農業總產值增加5%,糧食增長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5%。其重點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市委二屆六次全委會精神,按照縣委十一屆四次全委會的部署,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求真務實,紮實工作,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執政理論的能力和水平,努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堅持以農業和農村經濟戰略結構性調整為工作主線,以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任務,突出抓好“一箇中心、二個重點、三大要點、四項工作”的實施,達到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的。

(一)突出一箇中心,確保糧食增產

糧食安全是當今時代的重要話題,中央非常重視,把糧食作為最大的產業來抓,滿足與中央政策配套的需要。我縣已被列為重慶市八個糧食生產重點縣之一。要作好糧食主產區規劃,在“十一五”規劃中突出重點,規劃建立我縣糧食主產區,確立基本農田保護區,把大國路片區和大安、大珠、大雙路片區規劃為優勢發展優質糧食產業帶,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改善主產區糧食生產條件,發展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延長糧食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使糧食生產作為農民增收主要途徑之一;要強化科技興糧,大力實施技術引導,確定重點示範地區,切實搞好組織管理、技術指導、農資供應、協調服務等各項工作,大力提高複種指數,千方百計擴大種糧面積4萬餘畝(含複種面積),着力推廣農田保護性耕作、中廂帶狀種植、玉米地膜全覆蓋、水稻拋秧、配方施肥等綜合技術,確保優質稻面積達到30萬畝(高產示範面積5萬畝、蓄留再生稻20萬畝、水旱輪作面積5萬畝),實施農田保護性耕作25萬畝(稻田保護性耕作16.9萬畝、旱地保護性耕作8.1萬畝),複種指數面積達到200%,全縣保灌面積達到40萬畝以上,為明年實現“糧增產、錢增收”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矗

(二)狠抓兩個重點,開創新的工作局面

一是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努力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大力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領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思想,以維護和實現好人民羣眾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謀劃工作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檢查工作時以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尺度,使各項工作都能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要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高度重視並大力加強“三農”工作,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支農、促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明年,結合即將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抓好三支隊伍”,就是堅持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一起抓,進一步鞏固成果、完善制度,把黨政機關、事業、企業單位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是狠抓重大項目建設,促進農民致富

狠抓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美化農民家園。力爭2022年實施完成1800户的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改善農民生存環境。

狠抓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程,促進農民就業致富。2022年計劃培訓轉移農民工1萬人以上,一是通過定單、定點、定向培養的方式進行輸出;二是以市縣各級勞動力轉移協會及各中介機構為服務平台,充分發揮社會力量進行勞動力推薦就業;三是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吸納農民就地轉移就業。充分依託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發展起來的各大龍頭企業和以郵亭—龍水—寶頂為軸心的`旅遊配套服務業,如餐飲、住宿、娛樂、石雕石刻工藝品製作、小五金紀念品製作等。在勞務輸出中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傾力打造品牌勞務,如“大足石刻工藝師”、“大足師傅”、“龍水五金巧匠”、“花卉園藝設計師”等品牌勞務,推進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向高水平發展、向寬領域邁進。

抓好科技示範入户工程,從2022年至2022年,全國將實施農業科技示範入户工程,我縣正式被確定為首批百個科技示範下鄉工程縣之一,為配合工程的順利實施,我縣將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提高科技入户貢獻率,將農業科技新技術直接送到廣大農户手中,讓老百姓掌握3至5門種養殖技術,增加農民致富途徑。2022年,我縣將實施示範種植户1000户,示範種植面積5000畝,輻射帶動全縣種植面積7萬畝。

(三)抓好三大要點,進一步創新機制,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加快產業化進程

堅持以“三百工程”為抓手,突出抓好優質糧油、枇杷、冬菜調味品等產業,進一步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一是做大基地。在郵亭、珠溪、龍石建立雙季花生基地2—3萬畝,規範建設苦丁茶基地3000畝,發展養殖優質商品魚基地25萬畝,蠶桑基地5萬畝,在智鳳、雍溪鎮增加無公害蔬菜基地2000畝,達到1萬畝的生產規模,建立3萬畝優質再生高梁基地。堅持政府引導、羣眾主體、市場導向、業主帶動的原則,繼續加大名、優、新、稀農產品的引進與推廣力度,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大力發展我縣的優勢產業,堅定不移地推進各大產業基地建設,加強已建基地的管護,不斷做大規模,構建富有大足特色的優勢產業帶。重點要做大做強優質糧油、枇杷、冬菜調味品三大產業基地。優質糧油產業,除突出抓好優質稻和再生稻外,要認真實施優質再生高梁3萬畝,玉米7萬畝,優質雜豆5萬畝,提供優質農產品加工原料20萬噸以上;把枇杷生產列為五大產業的重點來抓,真正做成重慶的優勢產業和亮點產業,明年,在鞏固現有枇杷種植7萬畝規模的基礎上再擴大種植面積1—2萬畝,最終實現10萬畝目標;冬菜、調味品產業,保持種植規模達1萬畝以上,力爭年產優質冬菜5000噸以上,創建大足冬菜、調味品品牌。二是做強龍頭。堅持把龍頭企業培育作為產業化的關鍵環節來抓,重點培育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抓好重點項目的實施,集中力量扶持骨幹龍頭企業,為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化進程提供堅實的支撐。力爭我局農業幹部領辦的長龍、原也觀光農業企業建設有新的突破。三是做長鏈條。着眼於農產品價值的提升,圍繞優質糧油、枇杷、冬菜調味品三大產業,積極引導農民創辦各種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加快培育一批加工、儲藏、保鮮、運銷企業組織,探索農業生產者與加工、運銷企業之間的利益協調機制,使產、加、銷各環節相互協調,以實現農產品效益的最大化。

(四)抓好四項工作,保障農民增收

一是抓好招商引資,增添發展後勁。農業發展離不開投入和扶持,2022年爭取引入一批農業項目,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拉動農村經濟快速增長。抓緊實施在建項目,搞好項目儲備庫建設。要積極努力,加強跟蹤跑辦,爭取多方支持,引入一批較大項目,依靠項目推動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力爭2022年招商引資完成1200萬元。

二是抓好科技推廣,突破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

積極引進技術人才,建立技術人才儲備。因我局幾年來未進一個技術人員,存在人才老化、知識老化等諸多問題。要打破用人模式,通過“選(從大專院校選)、聘(從退休專家、大專院校中聘)、調(從基層優秀人才中調)、用(用好現有農技人才)”的辦法引進一批技術人才,到大專院校選擇5名左右優秀人才充實到如農產品質量檢測、土壤肥料和植保檢測等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的單位。實行技術儲備,積極引進、篩選出一批適合本地自然條件且增產增收潛力較大的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爭取安排一定的經費,開展新技術試驗、示範,大力推廣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干就成的新技術。

切實加強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完成全縣農技服務體系改革工作,同時,加大農技體系人員培訓力度,提高從業能力和素質,建立較為完整的農業科技推廣應用人才體系。進一步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校的交流與合作,促進科技儘快轉化為生產力。

【第11篇】2022年第一季度某縣農業局工作總結

2022年第一季度某縣農業局工作總結

年初以來,農業局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及縣委九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2022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403元,人均增收976元以上的目標,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己任,以發展設施農業、特色農業、高效農業為重點,積極理清思路,明確工作重點,狠抓工作落實,確保了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

。現將近期農業工作進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農業基本工作開展情況

今年,我縣春耕面積26.6萬畝。為確保我縣春耕工作的順利進行,縣農業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及早部署,採取多項措施,齊抓共管,確保農業工作開展。

2、種子執法宣傳工作開展情況。2月24日,由鞏留縣農業局牽頭,組織縣公安、工商、質檢、農機、畜牧、法院、檢察院、供銷社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了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會後鞏留縣農業局全面安排部署了2022年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確保我縣春耕備耕期間農資市場秩序穩定,切實維護農民羣眾權益,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配合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保障種子質量,維護農民權益和種子企業權益,鞏留縣農業局將聯合公安、工商、質檢、農機、畜牧、法院、檢察院、供銷社等單位開展農資市場大檢查活動。

二、設施農業建設情況

2022年我縣設施農業建設要在鞏固提高上下功夫,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集中連片”的設施農業發展要求,將建設任務統一安排在農業綜合開發設施農業基地和東買裏鄉紅光村兩大温室基地內完成。一手抓老棚改造生產,一手抓新棚建設,保持保量完成500座温室和500座拱棚建設任務,做到當年建設當年生產當年見效。一是抓好整體規劃,堅持“統籌規劃、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工作思路,重點抓好農業綜合開發設施農業基地和東買裏鄉紅光村兩大温室基地建設,其中農業綜合開發設施農業基地新

建温室350座,東買裏鄉紅光村温室基地新建温室150座;目前建設地塊已經落實,現已將建設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鄉(鎮)場。

三、當前農業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2、沼氣建設工作。2022年沼氣建設任務已分配到各鄉(鎮)場,沼氣技術人員正在進村入户做好技術指導服務以及沼氣建設宣傳工作。

四、項目工作進展情況

1、鞏留縣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續建)。項目總投資40萬元已到位,目前,已完成700個土樣的有機質、鹼解氮、速效磷、速效鉀、ph值的分析化驗工作,共計化驗分析3600項次,配方卡正在製作當中,預計3月10左右開始配方卡的發放工作。

2、鄉鎮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項目。鞏留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項目總投資24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200萬元、地方配套40萬元。根據項目進度要求,正積極協調各鄉(鎮)場解決鄉站建設用地問題。預計在2022年4月上旬完成項目招投標工作,土建工程隨後開工。8月10日左右完成儀器採購和安裝調試工作,10月全面完成該項目,並組織竣工驗收。

【第12篇】縣農業局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打算

農業局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打算2022年,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市農業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集中精力狠抓一系列方針政策落實,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一、2022年,我縣“三農”工作呈現出“三增”、“三化”、“三加強”的良好發展態勢三增:一是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增加。全縣糧食作物種植總面積達105.92萬畝(包括複種面積),同比增加18.92萬畝,增加21.7%,全縣糧食總產47.8萬噸,同比增長6.1%,面積和產量均超額完成市裏下達的計劃任務。二是農民增收。全縣實現農業增加值4.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78元,同比分別增長6.7%、15.5%,扭轉了連續7年徘徊的局面,首次超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三是農產品競爭力增強。今年引進優新品種16個,種植重慶麪包麥等優質小麥5萬畝,推廣地膜玉米4.0萬畝,發展優質綠豆5萬畝,農業標準化穩步推進,創建了“怡芝林”、“一品金”等枇杷品牌,萬古的黃金梨獲得農業部早熟“優質梨”稱號。三化:一是農業產業化今年,我局超額完成重慶市下達我縣“百萬噸優質糧深加工產業化工程”基地建設項目,其中:種植優質雜交高粱2.2萬畝,超計劃面積0.2萬畝;種植“重慶麪包麥”3萬畝,總增純收入96萬元;完成優質水稻基地建設40萬畝,超計劃20萬畝,其中優質中稻25萬畝,實現收入20400餘萬元,優質再生稻15萬畝,實現收入3384餘萬元;建立優質雙季花生基地2.02萬畝;加強了枇杷新植1萬畝和對去年新栽植140萬株枇杷的春季管理,目前成活率達90%以上。正在規劃和運作建設年產500噸的枇杷酒廠1個,建設年保鮮能力1000噸冷藏保鮮庫2個,正在申報枇杷綠色食品品牌;冬菜種植面積8900畝,加工成半成品3103噸,種植生薑、辣椒1.1萬畝。對縣內從事稻穀、小麥、高粱等糧油產品加工和營銷的重慶大足糧茂米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市大足笛女酒業有限公司等五家龍頭企業進行了資金、設備、技術、市場等詳查,建立了縣級領導和項目牽頭單位以及農業科技人員長期聯繫龍頭企業制度。重點幫助龍頭企業建好生產基地,引進優良品種,搞好基地農户技術培訓,按企業產品質量要求,指導農户進行標準化生產。同時,幫助企業和農户簽訂、落實好訂單,今年,全縣25萬畝優質稻,產量12.5萬噸,通過龍頭企業簽訂收購定單4.5萬噸,佔35%。今年我縣新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或協會)11個,其中:大足縣萬古鎮黃金梨專業合作社被確定為市級試點單位。二是項目高效化今年,我局對項目建設實施工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項目辦公室以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1.勞動力轉移培訓。今年,我縣30餘所定點培訓機構共舉辦培訓班200餘期,培訓農村勞動力8646人,超計劃3146人,轉移就業8278人,就業率達95.7%,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7372人,超計劃4029人,勞務收入逾10億元。2. 沼氣建設。全縣兩個示範鎮已完成11個示範村,按計劃全部完成2600口新建户的農村沼氣池建設任務,改建省柴節煤灶2600户,改善了農民的生存環境。3.雙季花生增收效益顯著。全年推廣種植優質雙季花生2.0萬畝,每畝實現產值1948.44元,每畝實現純收入1248.44元,優質雙季花生項目涉及農户3萬餘户,户平增收800餘元。 4.糧食直補兑現到位。由於政策引導,宣傳到位,全縣撂荒地恢復種糧面積65232.81畝,直補農民近98萬元。共種植再生稻15.51萬畝(超市下達任務5100畝),直補農民75萬元(未加縣裏補貼的各種物資)。三是農業投入多元化。今年,在局項目辦的協同下,各單位開展上門招商引資活動,共引進招商項目6個,引進資金4543萬元,到位資金2643萬元。共爭取到縣、市、部級項目28個,引進資金1580.85萬元,為我縣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農業部“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設項目落户大足,其中中央配套資金330萬元,地方配套37萬元。項目建成後對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三加強: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執政能力加強。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和全面貫徹《決定》精神,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切實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建立健全和認真落實幹部理論學習的各項制度,推進理論學習的規範化和制度化,今年,我局根據實際制定了全年的學習計劃,同時,按照學習計劃分別組織實施了學習內容,到目前為止已組織中心組學習9次,科、站、室、場負責人學習20次,職工學習15次。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執政黨形象,落實了農業局機關黨風廉政責任制分工,狠剎奢侈享樂、鋪張浪費歪風,嚴肅查處違法違紀違規案件,繼續抓好“減負”工作,深入開展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工作,全面實施場(站)務公開工作。二是科普知識得到廣泛運用,農業綜合執法加強。利用新聞、報刊、流動宣傳車、送法下鄉等形式宣傳《種子法》、《漁業法》、《農業法》等法律、法規,組織開展了農村税費改革精神和中央、市減輕農民負擔政策宣傳活動;對全縣農經人員進行了有關農村財務管理、村務公開、土地承包、減輕農民負擔等方面的培訓,印發宣傳資料7200餘份,印發舉報監督電話2000餘份;對全縣300多户農資經營業主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強化培訓,加強了對農資市場的監督管理;舉辦了9期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培訓,發放各種技術資料30餘種,41000份,贈送農業科技書刊600餘冊,接受諮詢12000餘人次;舉辦了67次枇杷技術培訓會,培訓全縣枇杷種植户達9500餘人次,印發《枇杷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蟲防治歷》技術資料6500餘份;完成“綠證”培訓2562人,發證1325人。同時成立了“大足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大隊成立以來,共查獲違法違規案件36件,案件結案率達100%,無一例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案件,有效打擊了違法違規行為,淨化了我縣農資市場,保護了羣眾的合法權益,維護了農村經濟社會秩序的健康發展。三是場站改制基礎加強。場站改制工作開局良好,各單位分別召開了職工大會,傳達和學習了大足縣關於事業單位改制工作的有關文件,深刻理解改革的重要意義,使職工在改制的認識上達成共識。已完成各改制單位的清產核資工作,各單位改制方案基本形成,進入調整、補充和完善階段。獲得市級農業主管的批准和縣級政府的批准和支持,縣政府同意將龍崗良種場、龍水良種場、魚種站(包括蝦場)按照科研事業單位進行改制,執行《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科研機構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府發〔2022〕74號)文件政策。並獲得市級財政的改制補助經費245萬元用於改制。二、2022年主要工作思路及重點2022年我局總的工作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以糧食安全為基礎,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推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為主要目標,以大力發展低耗、優質、高產高效農業為重點,以強化機關作風、不斷改善政務環境建設為手段,確保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和健康發展。對此,我們提出:“糧食安全穩農業,科學技術興農業,產業經營推農業,生態旅遊富農業,優質高效強農業”的基本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六化”(即農田田園化、灌溉水利化、耕作機械化、種植標準化、經營產業化、服務社會化),“三增”(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一高”(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做好文章,確保明年的工作再邁上新台階,力爭2022年實現糧食生產面積達110萬畝(包括複種面積),增長3.8%,總產量達49萬噸,增長2%,其中水稻44萬畝,產量26.5萬噸,增加2%;水果19000萬公斤,增加3%;水產品900萬公斤,增加5.8%。農產品綜合商品率達63%,增加5%;農產品優質率達到60%,增加5.4%;農業總產值增加5%,糧食增長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5%。其重點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市委二屆六次全委會精神,按照縣委十一屆四次全委會的部署,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求真務實,紮實工作,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執政理論的能力和水平,努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堅持以農業和農村經濟戰略結構性調整為工作主線,以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任務,突出抓好“一箇中心、二個重點、三大要點、四項工作”的實施,達到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的。(一)突出一箇中心,確保糧食增產糧食安全是當今時代的重要話題,中央非常重視,把糧食作為最大的產業來抓,滿足與中央政策配套的需要。我縣已被列為重慶市八個糧食生產重點縣之一。要作好糧食主產區規劃,在“十一五”規劃中突出重點,規劃建立我縣糧食主產區,確立基本農田保護區,把大國路片區和大安、大珠、大雙路片區規劃為優勢發展優質糧食產業帶,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改善主產區糧食生產條件,發展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延長糧食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使糧食生產作為農民增收主要途徑之一;要強化科技興糧,大力實施技術引導,確定重點示範地區,切實搞好組織管理、技術指導、農資供應、協調服務等各項工作,大力提高複種指數,千方百計擴大種糧面積4萬餘畝(含複種面積),着力推廣農田保護性耕作、中廂帶狀種植、玉米地膜全覆蓋、水稻拋秧、配方施肥等綜合技術,確保優質稻面積達到30萬畝(高產示範面積5萬畝、蓄留再生稻20萬畝、水旱輪作面積5萬畝),實施農田保護性耕作25萬畝(稻田保護性耕作16.9萬畝、旱地保護性耕作8.1萬畝),複種指數面積達到200%,全縣保灌面積達到40萬畝以上,為明年實現“糧增產、錢增收”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二)狠抓兩個重點,開創新的工作局面一是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努力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大力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領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思想,以維護和實現好人民羣眾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謀劃工作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檢查工作時以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尺度,使各項工作都能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要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高度重視並大力加強“三農”工作,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支農、促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明年,結合即將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抓好三支隊伍”,就是堅持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一起抓,進一步鞏固成果、完善制度,把黨政機關、事業、企業單位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二是狠抓重大項目建設,促進農民致富狠抓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美化農民家園。力爭2022年實施完成1800户的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改善農民生存環境。狠抓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程,促進農民就業致富。2022年計劃培訓轉移農民工1萬人以上,一是通過定單、定點、定向培養的方式進行輸出;二是以市縣各級勞動力轉移協會及各中介機構為服務平台,充分發揮社會力量進行勞動力推薦就業;三是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吸納農民就地轉移就業。充分依託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發展起來的各大龍頭企業和以郵亭—龍水—寶頂為軸心的旅遊配套服務業,如餐飲、住宿、娛樂、石雕石刻工藝品製作、小五金紀念品製作等。在勞務輸出中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傾力打造品牌勞務,如“大足石刻工藝師”、“大足師傅”、“龍水五金巧匠”、“花卉園藝設計師”等品牌勞務,推進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向高水平發展、向寬領域邁進。抓好科技示範入户工程,從2022年至2022年,全國將實施農業科技示範入户工程,我縣正式被確定為首批百個科技示範下鄉工程縣之一,為配合工程的順利實施,我縣將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提高科技入户貢獻率,將農業科技新技術直接送到廣大農户手中,讓老百姓掌握3至5門種養殖技術,增加農民致富途徑。2022年,我縣將實施示範種植户1000户,示範種植面積5000畝,輻射帶動全縣種植面積7萬畝。(三)抓好三大要點,進一步創新機制,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加快產業化進程堅持以“三百工程”為抓手,突出抓好優質糧油、枇杷、冬菜調味品等產業,進一步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一是做大基地。在郵亭、珠溪、龍石建立雙季花生基地2—3萬畝,規範建設苦丁茶基地3000畝,發展養殖優質商品魚基地25萬畝,蠶桑基地5萬畝,在智鳳、雍溪鎮增加無公害蔬菜基地2000畝,達到1萬畝的生產規模,建立3萬畝優質再生高梁基地。堅持政府引導、羣眾主體、市場導向、業主帶動的原則,繼續加大名、優、新、稀農產品的引進與推廣力度,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大力發展我縣的優勢產業,堅定不移地推進各大產業基地建設,加強已建基地的管護,不斷做大規模,構建富有大足特色的優勢產業帶。重點要做大做強優質糧油、枇杷、冬菜調味品三大產業基地。優質糧油產業,除突出抓好優質稻和再生稻外,要認真實施優質再生高梁3萬畝,玉米7萬畝,優質雜豆5萬畝,提供優質農產品加工原料20萬噸以上;把枇杷生產列為五大產業的重點來抓,真正做成重慶的優勢產業和亮點產業,明年,在鞏固現有枇杷種植7萬畝規模的基礎上再擴大種植面積1—2萬畝,最終實現10萬畝目標;冬菜、調味品產業,保持種植規模達1萬畝以上,力爭年產優質冬菜5000噸以上,創建大足冬菜、調味品品牌。二是做強龍頭。堅持把龍頭企業培育作為產業化的關鍵環節來抓,重點培育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抓好重點項目的實施,集中力量扶持骨幹龍頭企業,為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化進程提供堅實的支撐。力爭我局農業幹部領辦的長龍、原也觀光農業企業建設有新的突破。三是做長鏈條。着眼於農產品價值的提升,圍繞優質糧油、枇杷、冬菜調味品三大產業,積極引導農民創辦各種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加快培育一批加工、儲藏、保鮮、運銷企業組織,探索農業生產者與加工、運銷企業之間的利益協調機制,使產、加、銷各環節相互協調,以實現農產品效益的最大化。(四)抓好四項工作,保障農民增收一是抓好招商引資,增添發展後勁。農業發展離不開投入和扶持,2022年爭取引入一批農業項目,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拉動農村經濟快速增長。抓緊實施在建項目,搞好項目儲備庫建設。要積極努力,加強跟蹤跑辦,爭取多方支持,引入一批較大項目,依靠項目推動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力爭2022年招商引資完成1200萬元。二是抓好科技推廣,突破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積極引進技術人才,建立技術人才儲備。因我局幾年來未進一個技術人員,存在人才老化、知識老化等諸多問題。要打破用人模式,通過“選(從大專院校選)、聘(從退休專家、大專院校中聘)、調(從基層優秀人才中調)、用(用好現有農技人才)”的辦法引進一批技術人才,到大專院校選擇5名左右優秀人才充實到如農產品質量檢測、土壤肥料和植保檢測等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的單位。實行技術儲備,積極引進、篩選出一批適合本地自然條件且增產增收潛力較大的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爭取安排一定的經費,開展新技術試驗、示範,大力推廣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干就成的新技術。切實加強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完成全縣農技服務體系改革工作,同時,加大農技體系人員培訓力度,提高從業能力和素質,建立較為完整的農業科技推廣應用人才體系。進一步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校的交流與合作,促進科技儘快轉化為生產力。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工程,認真實施農村人才培訓工程,加強轉移農民技能培訓、農技人員培訓和農村幹部素質培訓。抓好農產品質量,推行標準化生產。落實好“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管理的各項措施,確保人民吃上放心食品。我局已配備部分農產品質量檢測設備,能開展一般性的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2022年要開展農藥殘留等重點指標的檢測。對於重點農產品基地實行統一標準化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組織化肥、農藥等重點農資供應管理,統一產品檢測,統一組織認證的“五統一”管理,推動基地建設向特色化、規模化、優質化、創匯型發展;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要迅速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等品牌的認證申報工作,以名牌開拓市場。爭取2022年申報成功3—5個市級以上品牌,建議縣財政對申報成功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品牌給予適當的補貼,提高企業申報的積極性。三是要加快改革步伐。妥善處理農村土地承包遺留問題,切實抓好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到户工作,全面完成農村土地二輪承包,積極引導承包土地規範流轉;配合市裏全部取消農業税的決定,做好相應工作;推行農村財務電算化管理,積極化解村社兩級債務;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前提下,加快場站改制步伐。四是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切實保護農民利益。要認真查處農業污染案件,加強對農用生產資料的質量監管力度,嚴禁一切不合格的農用生產資料特別是農作物種子流向農民,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逐步建立優質農用生產資料的推薦機制,同時要引導農民正確選種、科學施肥、合理用藥,從源頭上把好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關。進一步搞好種子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加強種子市場的日常檢查,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明年,我們將繼續以強化政務環境建設為契機,重點加強機關作風轉變和隊伍建設,實實在在地做到“領導在一線服務,幹部在一線工作,政策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形象在一線樹立”,教育職工放下“婆婆”架子,繫上“媳婦”廚裙,沉心靜氣,為“三農”服務,團結奮進,真抓實幹,與時俱進,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努力開創“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新局面,為奪取我縣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縣農業局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打算

【第13篇】縣農業局年工作總結及年工作計劃

縣農業局XX年工作總結及XX年工作計劃

XX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局按照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產業佈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了xx現代農業科學快速發展,取得了可喜業績。楊凌農高會簽約總金額6.9億元,會場交易112.5萬元。41項考核指標除2項預計於十二月上旬完成外,其餘指標均已全面超額完成任務。

一、主要工作實績

(一)農業生產快速發展

1、糧食生產又獲豐收

糧食生產在種植面積減少的情況下,克服長期低温乾旱及雷暴雨等極端天氣的不利影響,連續4年獲得豐收,實現總產28.72萬噸,較去年增加0.5萬噸,完成預期目標的106%,屬歷史上第二個豐收年。其中夏糧面積47.36萬畝,總產13.94萬噸,秋糧面積44.39萬畝,總產14.78萬噸。

2、設施農業不斷壯大

新增設施蔬菜XX畝、設施雜果1000畝、露地蔬菜3050畝,發展中小拱棚1.1萬畝,全縣設施蔬菜面積突破1.3萬畝,蔬菜播種總面積達8.2萬畝,總產量達15萬噸。設施化程度的提高,極大的促進了蔬菜生產上檔升級。

3、生態養殖健康發展

畜牧業步入持續均衡發展階段,規模化、生態化已逐漸成為畜牧生產的主體。全縣已有年出欄生豬千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28家、存欄萬隻以上的蛋雞場7個、出欄萬隻以上的肉雞場40個、奶牛場6個。建成大中型及養殖小區沼氣工程7個,還有7個工程正在建設之中,生態循環經濟發展逐漸加快。“金永豐”、“沛民”、“豬將軍”等6個品牌畜產品遠銷全國多個城市。全年出欄生豬30.1萬頭、禽類82.7萬羽,肉、蛋、奶總產分別達到2.53萬噸、0.98萬噸、1.45萬噸,完成市考指標的120%、196 %和161%,畜牧業總產值達5.5億元。

4、一村一品產業不斷提升

全縣已擁有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40個、市級一村一品示範村9個、一鄉一業示範鄉鎮2個。新申報了48個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和3個一鄉一業示範鄉鎮。出產了涵蓋農業各領域的一批有xx特色的農產品和工藝品。40個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年產值預計可達6.658億元。

5、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

全縣24個農產品生產基地獲得了農業部“一體化”認證,4個標準化示範基地通過了市上驗收。在全縣建立了4個農藥殘留檢測點、19個動物產地檢疫報檢點、1個動物防疫實驗室和1個植物檢疫點,對全縣12個定點屠宰場派駐了動物檢疫員,建立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產品安全防護體系。除日常監測檢疫外,開展了7次大型聯合執法檢查活動、4次農產品質量專項整治,配合省市開展專項檢查6次,確保了人民生活安全。

6、農業產業化經營快速發展

全縣擁有農業龍頭企業59個,固定資產總值9.2864億元,經營收入達7.9億元,帶動農户93100户。深加工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延長了產品銷售鏈。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12家,發展會員28096個,帶動農户46539户,遍及全縣21個鄉鎮168個行政村,其中30多家與超市簽訂了直供合同,實現了農民、超市、消費者三方共贏。

7、農業裝備水平不斷提高

全縣新增新型農機具4958台,農機總動力達到36.13萬千瓦,農業機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完成機耕作業64.2萬畝,機播作業81.1萬畝,小麥機收41.5萬畝,玉米機收5.6萬畝。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面積81.45萬畝,利用率達94%。全年無重大農機安全事故發生。

8、農村經營管理逐步規範

全縣366個行政村實行了村務公開,經營管理逐步規範,農民負擔不斷減輕。全年成功流轉土地22902畝,為產業結構調整奠定了堅實基礎。166個行政村開展了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財政獎補試點,申請財政獎補資金2933.58萬元,32.49萬人受益。

(二)項目任務圓滿完成

1、農業綜合開發。在4個鄉鎮11個行政村累計投資1210萬元,新打和改造機井90眼,配套設施齊全,提前半年完成了1.6萬畝中低產田改造任務。並啟動了XX年3個鄉鎮5個行政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2、扶貧開發。年初確定的11個扶貧重點村完成投資1330萬元,實施改廁、改圈、改廚630户,硬化出村道路58.3公里,超額完成了建設任務。新啟動了45個扶貧重點村建設,已硬化道路168公里,修橋8座,完成投資3284萬元。移民搬遷95户409人,85個貧困村全部與幫扶企業實現對接,幫扶工作全面展開。

3、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完成中央補貼資金816.48萬元,補貼各類農機具4958台,受益羣眾3936户。玉米聯合收穫機從無到有發展到了81台。

4、沼氣池建設項目。投資450萬元,建成户用沼氣池3000口,全面完成目標任務。全縣農村户用沼氣池總數達18000餘

口。金永豐大型沼氣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

5、信息入村工程。104個農村信息站點已全部建成,全縣農村信息綜合服務站達到396個,累計發佈各類信息28775條,網上成交金額2870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240%和359%,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

6、長慶油田供菜基地建設。投資514萬元,建成5000畝蔬菜供應基地,佔地10畝的蔬菜加工檢測中心運行良好,累計實現淨菜供應4.85萬噸,經營收入達730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112.3%。與長慶油田6500萬元的訂單農業,創出了產銷直接對接的新路子。

7、金圪塔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成功流轉土地1000畝,建成高標準設施蔬菜大棚500餘畝,成立了“金土地蔬菜專業合作社”,實現產值280萬元。佔地100畝的50棟日光温室大棚正在建設之中,明年開春可投入生產。

8、良種補貼項目。完成投資843.4萬元,補貼小麥良種41.84萬畝,玉米良種41.96萬畝,水稻良種0.36萬畝。

9、農民科技教育工程。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257場次,培訓新型農民15220人次;陽光工程培訓農村剩餘勞動力1100人,農業綜合開發培訓農民3000人次,農機駕駛員培訓150人,學歷教育培養鄉村農技幹部63人。

10、温飽工程。覆蓋山區及沿渭14個鄉鎮83個村,總投資22萬元,實施面積22255畝,超額完成255畝。

11、糧食高產創建項目。兩個小麥萬畝豐產示範片畝產達505.4公斤,比全縣平均畝產高出183.7公斤;兩個玉米萬畝豐產示範片畝產達600.1公斤,比全縣平均畝產高出267.2公斤。

(三)不穩定因素逐步得到化解

1、畜牧長臨工問題圓滿解決。47名長臨工中44人已經領到補償金,共發放補償金48.194萬元,其餘3人正在積極做工作,長臨工隊伍情緒穩定。

2、農民身份曾受聘在基層農技機構工作過的人員發放養老補助資格審核工作已結束。全縣符合發放養老補助條件的人員共755人。

3、種子體制改革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8名分流職工掛靠到縣農場,解決了養老金繳付問題。其他政策性安置到我局,但無工資的人員個人養老統籌繳納工作協調良好,所有人員思想平穩。農牧企業包袱逐漸減輕,發展平穩。

二、具體工作措施

1、抓好關鍵環節,確保豐產豐收。一是做好病蟲監測預警。建立了10個病蟲測報點,組建了30人的村級植保員隊伍,發佈病蟲情報22期、製作電視專題節目2期,預警準確率達95%以上。二是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培肥地力、節本增效。共進行玉米秸稈還田36萬畝,玉米滅茬旋耕覆蓋38.45萬畝。三是抓好科技推廣,提高農民素質。農民科技培訓和新技術推廣應用,使農民科學素質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四是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全縣45.6萬畝耕地施用了配方肥,佔全縣耕地面積66%,為豐產豐收奠定了基礎。

2、實施科技項目,推進高效農業發展。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機化推廣、良種統供、農民培訓、基地建設等一系列項目的實施,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推動優勢特色產業向品牌化、高效化發展。

3、落實惠農政策,提高農民務農積極性。加強項目監管,確保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使羣眾真正得到實惠。

三、存在問題

1、設施農業發展較慢。我縣經濟底子差,難以為設施農業發展提供強力支持,設施農業發展較慢。

2、龍頭企業輻射帶動功能弱。缺乏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大型骨幹企業,缺乏有市場競爭力的優勢品牌,企業拉動力不強。

3、農業產業服務體系不健全。規範完善的產業化經營和服務體系尚未真正形成,農户、基地和龍頭企業之間沒有真正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農民的質量意識、商品意識、市場意識、法律意識較弱。

4、土地集約化程度低。建立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一家一户分散經營,成為制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因素。

四、XX年工作思路

XX年,農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促進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為重點,全面實施“74321”工程,加快xx現代農業發展,穩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主要工作目標:實現肉類總產2.2萬噸、蛋類總產0.6萬噸、奶類總產1.1萬噸、蔬菜總產14萬噸、糧食總產25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860元。

(一)做優四大產業

1、穩定糧食產量,提高糧食品質。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重點,積極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項目,加快改造中低產田,優化品種結構,抓好高產創建,加強科技培訓和技術指導,攻單產、促總產、提品質,實現糧食總產25萬噸。

2、發展設施農業,做優蔬菜產業。以長慶油田生活後勤服務基地為中心,以設施建設為重點,打造5萬畝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做好蔬菜加工,嚴把蔬菜質量關,提高蔬菜附加值,鞏固產銷對接模式。以金圪塔現代農業示範園為基礎,擴大設施蔬菜規模,建設高標準日光温室,示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設施蔬菜,努力把尚村鎮打造成我縣第三大蔬菜基地。帶動全縣發展設施蔬菜1.6萬畝,使全縣蔬菜播種面積達到8.5萬畝,總產突破14萬噸,向10萬畝的發展目標邁進。

3、發展生態養殖,做強畜牧產業。以金永豐、天馬、秦韻等規模養殖場為龍頭,圍繞瘦肉型生豬產業發展,加快推進肉牛、奶牛基地建設。抓好良種繁育和疫病防治工作,加大沼氣工程建設力度,新建大型沼氣綜合利用工程3處,養殖小區及聯户沼氣綜合利用工程10處,户用沼氣池XX口以上,大力推廣“畜—沼—菜(果)”生態模式,示範帶動全縣生態農業循環發展。力爭年出欄生豬30萬頭以上。

4、發展觀光旅遊農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以道文化展示區建設為契機,建設沿山現代農業示範區,發展名優特色農業產品,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實現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接待收入1300萬元。

(二)強化三大保障

1、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積極推進“三品”認證和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進一步深化和完善產地檢疫和定點屠宰檢疫,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築牢農產品質量安全防線。新建農藥殘留檢測室1個、無公害標準化示範基地2個,認證無公害農產品5個、基地5個,進行農藥殘留樣品檢測10000個以上,確保畜產品產地受檢率、屠宰檢疫率、出場肉品持證率、病害肉無害化處理率全部達到100%。

2、強化動物疫病防控保障。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動物防疫體系和疫病防控實驗室的作用,強化動物疫情預警監測和疫病防控,保證物質供應和應急儲備,確保畜禽建檔率、掛標率、免疫率全部達到100%。

3、強化植物疫情防治保障。加快蘋果非疫區疫情監測站建設項目建設步伐,建立健全縣、鄉、村植保網絡體系,抓好村級植保員培養和技術指導。抓好全縣農作物病蟲草鼠害預警預報、統防統治與應急防治管理,嚴格植物檢疫,確保植保防災救災的社會效能。

(三)創新兩大機制

1、創新農業規模化發展機制。建立健全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強化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加快土地流轉,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勢板塊農業發展奠定基礎。

2、創新農產品營銷機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作用。引導種養大户、農業龍頭企業、營銷大户和科技人員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社,實現“信息共享、利益均佔、風險共擔”。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拉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全縣新增市級龍頭企業3家以上,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以上。

(四)實現一個目標

努力把xx建設成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XX年,使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860元,增長15%。

(五)抓好七項工作

1、打造現代農業園區,培育板塊農業。着力打造西安金圪塔現代農業示範園、西安金永豐農業生態養殖園區、長慶油田生活後勤基地、xx秦韻生態養殖示範園區、西安竹林生態農業示範園區五大農業園區,以園區建設帶動主導產業優化聚集,培育特色板塊農業。

2、加強項目建設,促進農業發展。加強沼氣、良種補貼、温飽工程、都市農業等項目建設,做好45個扶貧重點村建設、1.2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和農機購置補貼等工作,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農業裝備水平。

3、發展一村一品,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在做好40個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9個市級“一村一品”示範村、2個“一鄉一業”示範鄉鎮主導產業提升的基礎上, 積極做好新申報示範村和示範鄉鎮的產業提升工作,積極培育“一鄉一業”、“一縣一業”,推動我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

4、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強396個農村信息服務站點和xx農業信息網的維護管理,年發佈農產品供求信息15000條以上,實現網上銷售農產品1200萬元以上。

5、加強科技培訓,為農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撐。大力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陽光工程培訓等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科學種田和創業能力。培訓農民人數不低於1.2萬人次。

6、加強農業行政執法,確保農業生產安全。積極協調,建立管理規範、運行高效的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推進農業法制化建設,切實依法保護羣眾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

7、搞好企業管理,推動企業發展。以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挖掘各方潛力,盤活企業資源,大力發展生產,努力提高職工收入,推動農牧企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第14篇】縣農業局2022年深化改革工作總結

縣農業局2022年深化改革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縣農業局認真按照縣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要求,結合本行業本系統的特點和實際,凝心聚力,奮勇探索,紮實推進農業農村體制改革。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紮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自去年3月全縣全面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以來,在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和重重困難的情況下,嚴格遵循確權工作程序,認真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嚴控確權登記質量,精心組織開展確權工作,已完成195個村、1569個組的外業調繪。本次確權調查了503240塊地塊,確權農户55875户,共計198390人,調繪面積506770畝(其中林地面積為174742畝,佔35%),佔應確權面積的94.95%,其中:承包地428904畝、自留地74506畝、機動地3361畝。還涉及6個鄉鎮11個村25個組因影像質量、土地糾紛、退耕還林、徵地拆遷等原因未進行外力調繪或暫緩確權;2022年7月18日—23日省農村土地確權專家組對我縣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進行了檢查驗收,範文寫作檢查驗收結果為優秀;12月底將基本完成確權登記工作;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管理信息系統平台硬件建設任務,建成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庭。建成了農村土地經營權糾紛調解仲裁庭,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規範有序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

一是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機制。按照“三權分離、穩定放活”總方向,進一步放活農村土地經營權,鼓勵農村土地經營權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多種形式發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今年全縣新增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4600畝;二是建章立制,規範土地流轉行為。今年縣人民政府頒佈了《**縣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縣農業局下發了《關於貫徹落實<**縣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的意見》,縣政府出台的管理辦法和農業局的貫徹實施意見從制度上規範了土地流轉行為,做到了全縣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有章可循。三是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支持農户以土地經營權、“四荒”土地等入股興辦農民合作社,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三、創新農業經營機制,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目前,經工商登記註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280個,熱門思想彙報比上年增長9.4%,其中市級示範社21個,省級示範社9個,國家級示範社2個;家庭農場72個,比上年增長41.2%,其中省級示範場1個;專業大户1095個。一是強化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統籌用好農廣校、職業學校等培訓資源,搭建專業化、多元化相結合的培訓平台,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職業農民,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290人;二是大力培育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户。把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户作為家庭經營的升級版來抓,鼓勵有一定規模的專業大户成立家庭農場,符合登記條件的可以申領工商營業執照,同時開展示範性家庭農場創建,引領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户健康發展。今年新增家庭農場20個,獲省級示範場1個;新增專業大户312個。三是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強對合作社的指導服務,依法推進農民合作社健康發展,今年新增合作社28個,獲省級示範社2個。積極開展示範社創建,建立縣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名錄,不斷完善合作社規範化建設內容和標準,努力提升合作社生產經營、市場營銷和組織帶動能力,心得體會山谷地養雞、**藤椒、團結水產、沐源川養雞、**蔬菜等合作社在產業發展、規範運行、機制創新、利益連接等方面都具有較強的典型示範作用;四是積極實施新型經營主體財政扶持項目。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實施財政扶持項目,今年已完成5個合作社和1個家庭農場的財政扶持項目實施,項目財政補助資金為66萬元,還有1個合作社40萬元的財政扶持項目在實施中。

四、起草了兩個方案

1、完成了《關於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施意見》,待縣委、政府批准後實施。

2、完成了《**縣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實施細則》,待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15篇】2022年某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及2023年工作計劃

XX年我們按照市農業局xx農經[XX]3號文件要求和縣農業局工作安排,圍繞以維護農民權益和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將建立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機制和推進較大規模土地流轉,加強農村集體資產及財務管理和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作為工作重點,認真履行職責,努力完成工作任務。現將XX年工作開展情況及XX年工作計劃彙報如下:

一、XX年工作回顧

(一)建立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機制,切實維護農民土地承包合法權益

1、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法》的學習宣傳。訂購了15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理論與工作實務》,組織大家自學,深刻領會法律基本精神,營造依法調解仲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2、擬在年底前成立縣級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現正在開展制訂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員管理制度、仲裁規程等配套制度及相關法律文書,落實仲裁員等相關準備工作。

3、全面啟動我縣“三項試點”工作。除繼續搞好在新盛鎮天鵝村8社、9社開展土地經營“小集中”試點外,對擬在區域重點鎮(金山鎮)開展土地經營“小集中”試點進行了前期準備工作。新盛鎮天鵝村8社、9社已按現有的田地按人平均重新落實了承包田地;目前,這兩個社的農户,已按重新落實的承包田地種植了小春作物,正在進行機耕道及溝渠整治;這兩個社土地經營“小集中”前有田399塊、地360塊;“小集中”後有田140塊、地91塊;鎮、村、社幹部及農户十分支持土地經營“小集中”試點工作。

4、土地股份合作社試點工作。對擬在略坪鎮、白馬關鎮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開展了前期準備工作。目前在御營鎮響石村3組已組建了xx縣御西土地合作社,該社以御營鎮響石村3組79户社員408畝土地19年的經營權為基礎招股,按1畝折算1股入社;實行按户投票,按股分紅。

5、對擬在金山鎮、蟠龍鎮和新盛鎮建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開展了前期準備工作。

6、全縣統一印製和使用了規範的土地流轉合同文本。

7、參與了我縣土地利用開發調查,並撰寫了調查報告。

(二)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確保減輕農民負擔和強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1、健全完善了糾正損害農民利益突出問題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和落實黨政領導責任制和專項治理部門責任制。狠抓了任務的落實,認真履行職責,做好專項任務的牽頭和協辦相關工作。

2、農民權益義務監督卡在5月底以前發到社100%到户95%以上。全縣按市上統一內容、統一格式,統一印製監督卡70543份,並由各鎮政府監章後,按要求發到農户。

3、堅持和完善農民負擔預決算制度。對全縣109個村農民權益義務預算方案進行了嚴格審核、審批,並對XX年農民負擔開展了決算工作。對2個鎮(涉及6個村17個社)村內“一事一議”籌資13.13萬元進行了嚴格審核審批。

4、認真做好涉農收費審查備案和涉農收費公示。縣農民負擔監管辦會同縣財政局、縣物價局和縣監察局對全縣涉及農民負擔的項目依據中央、省、市已出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進行了嚴格審查,共審查涉農收費項目34項,備案保留34項,並及時上報了審查備案情況。

5、開展農民負擔檢查,及時糾正查處違反農民負擔政策和惠農政策的行為。開展了農民權益義務監督卡發放、強農惠農政策落實等方面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違反農民負擔和惠農政策的行為。

6、認真做好了糧食直補、農資增支綜合補貼和油菜、小麥、玉米、水稻良種補貼面積核實工作。並與有關部門一道對略坪鎮聯豐村從糧食直補款中抵扣水費等費用一事進行了調查處理,並對羣眾反映的問題進行了糾正。

7、繼續開展了農民負擔動態監測工作。在xx、白馬關、御營、新盛4個鎮確定20個調查村20户調查農户,開展了農民繳納税費動態監測工作,並按要求及時上報了監測資料。

(三)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

1、理順管理體制,與供銷社、農工辦等部門建立了xx縣農民專合社組織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羅委辦發[XX]7號),明確了各自分工和任務。

2、加強了與專業合作社的聯繫。確定了略坪蔬菜種植專合社、xx縣大霍山棗子專合社、xx縣天馬山翠冠梨專合社等5家專合社為示範社,建立長久聯繫,保持經常聯絡,從規範化、標準化、品牌化和市場化4個方面的建設上為其提供幫助指導服務,並積極幫助專合社爭取有關項目支持。

3、及時掌握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動態,按時上報了報表;並針對農民專合組織建設與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對策措施建議。

(四)進一步加強了農村“三資”管理

1、加強了村組民主理財小組建設。指導各鎮開展對民主理財小組成員的培訓,幫助村組建立健全民主理財民主監督有關制度。並就民主理財小組的職責、權利及理財規定等作出了統一要求。

2、積極推行“會計委託代理制”和財會電算化。對萬安、蟠龍等已有7個鎮推行的“會計委託代理制”進行了完善,並在慧覺鎮和新盛鎮開展了財會電算化試點前期準備工作。

3、繼續做好以財務公開為主要內容的村務公開工作。一是按全縣統一的公開內容、程序、時間、方式等環節開展了財務公開,並對財務公開工作進行了指導和檢查督促。二是配合有關部門將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的數額計算到户並張榜公佈。全縣村務公開面達到100%。

4、認真開展農村審計工作。一是指導各鎮開展了農村財務、農民負擔、村社幹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等審計工作。已審計村組數565個佔村社總數的42%,審計金額3857.26萬元。二是由市、縣、鎮組成聯合審計組,對調元鎮雙埝村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就地審計。通過審計維護了農村正常的經濟秩序,強化了村社經濟和財務收支約束監督。

5、建立健全村組債權債務台賬,及時掌握村組債務動態,為黨委政府化解村級債務當好參謀。

6、參與了縣政協開展的村級實施民主管理調研活動,並形成了調研報告。

7、加強財務管理制度建設。今年6月,印發了《xx縣村社集體財務管理實施細則》(羅府辦發[XX]69號),從財務公開等方面進行了規範,建立了11個有關農村“三資”管理制度。

(五)認真開展農村經濟、農業生產等統計工作

使用統計軟件進行了數據處理,按時按質完成了各項統計報表;積極開展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完成了3篇統計分析資料。

(六)其他工作

1、認真辦理農民羣眾來信來訪。全年共接待8起11人次有關惠農政策落實、土地承包等方面的來訪,並進行了妥善處理,做到了熱情接待、耐心解釋、認真調查、協調處置、事事有迴音,並及時上報了來訪回覆材料。

2、積極開展農經調研。圍繞土地利用、農村“三資”管理、農民增收等內容,共完成了4項專題調研,並形成了調研報告。

二、XX年工作計劃

(一)農村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轉管理

1、進一步搞好《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法》的宣傳學習和貫徹落實工作;進一步做好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轉合同的簽訂指導、審查鑑證、糾紛調解等日常工作。

2、做好縣級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日常工作,指導鎮建立健全鎮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工作機制和相關制度。

3、做好土地“小集中”、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相關工作,擴大機制創新成果。

4、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轉信息化管理系統,建立土地流轉信息平台;規範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轉管理。

(二)農民負擔管理

1、健全完善糾正損害農民利益突出問題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防止農民負擔反彈;認真搞好農民負擔預決算、監督卡發放、涉農收費審查備案和農民負擔專項審計;嚴格執行“一事一議”制度。

2、開展農民負擔明察暗訪,加強和完善日常監督檢查。

3、將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納入政府綜合目標管理考核內容,簽訂目標責任書。

4、繼續在4個鎮20個村20户開展農民負擔動態監測。

(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

1、對確定的5家專合社作為示範社,建立長久聯繫,保持經常聯絡,為其提供幫助指導服務;及時掌握農民專合組織發展動態。

(四)農村“三資”管理

1、加強村組民主理財小組建設,提高他們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理財的水平和能力。

2、繼續推行“會計委託代理制”和財會電算化。

3、做好以財務公開為主要內容的村務公開工作;繼續開展對三分之一以上村社財務審計;市、縣鎮聯審1個村。

4、建立健全村組債務債權台賬,及時掌握村組債務動態。

5、繼續貫徹實施《xx縣村社集體財務管理實施細則》等規定,抓好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建設。

(五)認真開展農村經濟統計、農業生產統計及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及時上報材料

(六)繼續搞好農民羣眾來信來訪工作;開展農經調研,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