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班會總結個人反思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87K

班會總結個人反思

班會是班主任與班級學生的最直接交流平台,因此,班會有什麼不足的地方要及時反思。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班會總結反思,歡迎參考。

班會總結反思篇一

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校園安全教育尤為重要,因為學生每天在學校的活動時間長,情況也比較複雜。無論教師怎樣注意,也難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在平日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讓學生被動的接受“你不能怎樣,你不該怎樣”,如此反覆的強調只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可不,儘管老師強調校園裏不能打鬧,可是事故還是不斷的在發生。我們都知道,國小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很多時候不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眼觀六路,耳聞八方。時刻不忘對學生提出要求,學生的一切行為都不能離開老師的視線。再者就是在班上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如:談話活動“我身邊的危險”,看圖講述“誰對誰不對”,讓學生主動獲取一定的安全知識和求助方法,樹立了安全意識。同時,應該與日常生活有機的結合和滲透,例如:利用聽故事,決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每天開門、關門時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門框上,出入教室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入廁等生活各環節的安全警示,並請學生們相互監督,定期評選出班內的平安小衞士。通過這些與日常生活有機的滲透,不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傷害與不幸的發生,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為國小生安全行為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校園安全是個永恆的話題。交通事故、樓道踩踏、食物中毒、溺水身亡這些安全事故每天都在吞噬着“祖國的花朵”。每一年有多少可愛的生命因為意外傷害事故而受到了多麼無情的摧殘。而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導者,對如何處理好教育活動與學生人身安全的關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這需要一個支點也需要一個平衡點,我們也常常困惑於此。

今天當我們的教育倡導着教育活動生活化、情景化時,我們力求把孩子帶到真實的世界中,讓他們真實的去感知世界、體驗生活,這就意味着要放開成人的庇護,讓他們自由的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把“保障學生的安全和為了使孩子學生自主地成長,活動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險性”結合起來呢?例如遊戲,它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也是現今教學經常用的教學形式。但在遊戲活動中特別是户外的中,則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師在活動前或活動中有效的規則約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導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僅僅為了安全,完全避免學生參與集體活動或一味的降低遊戲的難度,也是不利於國小生成長的。日本有教育學家指出:“遊戲活動要有一定的冒險性,如果沒有,孩子無法真正形成迴避危險的能力”。 安全一直以來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抓、常教,但有時有會出現一些我們教師意想不到的事情,我認為不能在老師的強烈管理中控制孩子的安全,而是要讓學生自己瞭解,我應該怎樣來注意安全,怎樣來保護好自己。對於學生的安全,學校是責無旁貸,那麼學生呢?他們僅僅只是被害人麼?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只是在學校。我們都知道,學生受教育的途徑有很多,一般我們都認為有三種力量在讓學生受到教育,1、學校 2、社會 3、家庭。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在學生的安全問題上有着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學生們在學校平安地度過一天,我會感到鬆了一口氣。主題活動也好,生活中有機滲透也好,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樹立安全意識,保證學生的安全和健康,因為這不僅關係到學生的安全和健康,也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和快樂。

班會總結反思篇二

常言道:“根莖不牢,地動山搖”。文明的根基就是好習慣,每個人都不可缺少。近代教育家葉聖陶説:“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教育家的話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本學期我們班緊緊圍繞這個教育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其中開辦了“要養成好的行為習慣”主題班會,通過本次主題班會,使學生認識到習慣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有好的學習習慣?如果我們習慣不好會怎麼樣?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那麼面對我們的不良習慣,我們該怎麼辦?鼓勵孩子們改掉它,成為好學生。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心中時刻裝着好的學習習慣,時刻要求自己和好的學習習慣同行,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 本次班會的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意識到好習慣對成長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覺性。 2、讓學生能辨識好的學習習慣和不良學習習慣,發現並改正不良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在國小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要教給學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僅是要讓他們明理,而且要重在導行,培根在《習慣論》中的説過:"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決定人生!"習慣一旦形成之後,沒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難加以改變。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是從事其他活動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則是優良品德形成的標誌。在教學中,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對於教育任務的完成,對於學生的發展都

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對於每位教育工作者來説,我們不能只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忽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進一步明確了課前、課中、課後以及考試時該怎麼做,能辨別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不良學習習慣,並敢於剖析自己的不足,指明瞭努力的方向,將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班會總結反思篇三

首先,學生成了班會的主人。學生第一次接觸這種形式的班會,之所以喜歡,主要是因為這次主題班會改變了以往教師主持,教師發言,教師結語的模式。而學生真正“當家做了主人”,他們自己嘗試了策劃、主持、互動、表演的全過程,這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熱情。

其次,學生已經被感動。從詩歌朗誦《我慶幸,我還活着》中,學生懂得了珍愛生命,明白了活着的意義:要有目標和追求。從歌曲《凝聚每份愛》中,學生感悟到了集體的力量: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就能渡過難關。在師生互動這一環節中,學生學會了感恩:珍惜擁有,珍惜現在!並能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為四川人民祈福!

第三,學生也得到了歷練。處於青春發育初期的七年級學生比較靦腆,同時,他們也怕做錯事,怕被嘲笑。因此,很少想主動表現自己。但通過這次班會,他們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展示了自己的風采,並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們不但歷練了自己的膽量,從而也發現了自己的閃光點,覺得自己很重要,並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

有以上的收穫,學生們很滿足。但是,按照我的設想,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營造積極、樂觀、上進的班級氛圍的目標還沒有達到。是學生不配合,還是我的組織過程出了問題?會後除了問卷調查,我又進行了認真的反思,查找原因:

一是,班會的準備還不夠充分。這是導致班會流程不順的原因。由於種種原因,只能利用兩個午休的時間來準備。另外,教師經驗不足,對學情估計過高,是導致主持不到位的原因。以為他們在國小得到過鍛鍊,因此對他們期望很高,但實際情況是他們不懂,更不通。再次,害羞、靦腆,是導致學生參與不自然的一個原因。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開始的時候都放不開,難以調動會場上的氣氛。害羞、靦腆成了成功的絆腳石。

二是,班會的骨幹人員比較緊張。經過倉促的準備,雖然主持人和演員還不能脱稿,但已經初具眉目。然而等我們的班會正式開始的時候,或許是由於緊張,出現了一些問題:主持人的表達不夠流利,感情投入也不夠,更不能調控全場的氣氛。詩歌朗誦者聲音不夠響亮且還打顫,情感也不夠投入,效果不是很佳。本來很好聽,很動情的《凝聚每份愛》也開始跑調,也讓音樂老師感到遺憾。師生互動環節,教師引導不得法,沒能激發學生的熱情,致使學生與老師的配合不密切,沒有將學生真正凝聚在一起。導致氣氛不夠活躍,感情流露不夠充分。

這次班會有得也有失。得,在於我認識到,緊密結合現實生活的德育教育比單調的説教更有效,也使學生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儘管他們還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説,在較短的時間內經過倉促的準備,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已經很好了。失,在於我的經驗不足,對學情瞭解不夠,指導不利。對於我這位剛剛踏上教壇的老師來説,沒有做到完美,留下了一點遺憾。但正是這點遺憾,使我增長了經驗,促使我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努力。

 班會總結反思篇四

班會是班主任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和重要陣地。主題班會能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讓個人在集體活動中受教育、受薰陶,從而提高綜合素質。《讓我們築起友好之橋》這節課的設計和開展,不但體現了班會課的特點,而且達到班會課德育效果。

一、主題突出“小而實”

因為一節課的時間有限,小而實在的主題更容易實現教育意圖。本節班會課的教育目的是引導學生之間發生衝突、矛盾時,懂得要用換位思考,相互諒解、相互包容,彼此以誠相待,達到發解矛盾,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通過讓學生分析平時發生過的矛盾,讓學生明白這些事件是可以簡單被化解掉的。

二、內容貼切學生生活。

班會只有以學生為主體,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的實際情況,才能在學生的心中引起共鳴,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本節課的教育目標針對學生的日常不良行為習慣來確立的。近段時間學生吵架、打架事件頻繁,進行處理時,發現學生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這些矛盾,總覺得自己受了委屈,而沒發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活動安排貼切學生的學習生活。當課件出示學生吵架的畫面時,學生的情緒一下就被調動起來,接下來,讓學生欣賞平時發生打架的短劇,再讓學生討論、評價,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更強了。從而認識到了發生衝突應該以諒解、包容之心來解決。還有相關學生在校園裏學習、玩耍、互助的相片,讓學生感受到同學們之間友好相互是一件多麼愉快的事。從而讓學生珍惜相處的日子,珍惜之間的感情。

三、過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主題班會主要是讓學生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果能讓他們參與整個過程,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主題班會活動準備中,我先讓學生圍繞“同學之間友誼”主題,討論開展這樣的班會,可以準備哪些活動環節?有的説可以朗誦有關友誼的詩歌,有的説可以同學間互送禮物等;班會課上,讓學生觀看學生自己準備的有關矛盾衝突的短劇表演,説説發生衝突的原因,找出錯誤的地方,再讓學生説説如果你是他們其中一位,你會怎樣做,為什麼?讓學生在看錯、辨錯中,找到解決的方法,最後讓全班學生找和自己發生小摩擦的同學説聲對不起,並送上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整個班會過程由始至終都有學生的參與,學生在活動中接受了教育,感受了同學間的友誼。

四、形式多樣使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對學生的教育首先要“曉之以理”,而不是“施之以威”。本節班會課,通過表演、討論短劇,詩朗誦,互相大聲説對不起等形式,讓學生明白了發生小矛盾時,應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體會一下別人感受,用寬容、諒解之心去對待同學。明白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讓他們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做到知行統一。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會課上,讓學生明理後,再通過讓學生欣賞相處時快樂的光的相片、互贈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等形式,加上多媒體音樂的渲染,激起大家的情感體驗,感受班級同學如同一家人一樣親,使不少學生熱淚盈眶,抱在一起;使不少老師感動,眼眶濕潤了。在這樣的氛圍中,同學們的心靈受到了洗禮,情感得到了昇華。

活動過程也存在着許多不足:

1、活潑的氣氛帶動得不夠,趣味性不夠強烈。

2、過渡語言的設計不夠自然,使得環節處理得不夠緊湊。

3、多媒體的製作還有待提高。

4、時間的把控不夠,給學生説的面還不夠廣。

班會課結束後,一位課堂上從不舉手發言的孩子對我説:“老師,今天真高興,因為我看到了我們的同學都是很善良的。”聽到這樣的話,我倍感欣慰,更讓我對今後的班會有信心。只要我們留意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選擇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主題,和學生一起組織,策劃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必能引起學生共鳴,引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班會總結反思篇五

本班此次活動工作主要分為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同學代表發言,每個同學都對科學發展觀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大家都一致認為,作為大學生,學習科學發展觀,更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把學習到的東西積極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第二階段是嘉賓節目。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我們外語系學生科科長艾老師、本班班主任李芳老師、以及07級各班的團支書來參加我們班的此次班會。為了使此次班會的氣氛更加活躍,我們還專門邀請艾老師為我們唱了一首歌,有了艾老師優美的歌聲之後,同學們更加活躍、積極的投入到我們的活動中去。

第三階段是進行知識問答,首先,由主持人提出關於科學發展觀的問題,然後同學們舉手回答,在活動當中,同學們都很認真的思考並積極地回答主持人提出的問題。同時,在活動當中,我們還設有獎品,回答問題正確的同學還有機會拿到精美的獎品。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同學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讓同學們更好的瞭解到科學發展觀的知識,這為我們班以後開展的各項學習活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第四階段是老師進行發言總結。首先是艾老師對我們此次班會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然後,他又結合實際,要求我們同學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科學發展觀。同時他還要求我們在學習書本知識外,平時還要多閲讀各方面的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而且還應該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和實踐,充分應用所學知識以及學習各種技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全面協調發展並與社會同步的人。在艾老師總結完之後,接着就是李芳老師給我們講話,她説在她去越南的半年時間裏,回來之後我們都成長了不少,在處理事情時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不像以前大一時那麼不懂事了。然後,她又聯繫科學發展觀,向我們提出,作為大學生,我們不僅要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既要抓好自己的學習,又要豐富自己的生活。既要謀求自身的發展,又要心懷他人和集體,樂於助人,有全局觀念。兩位老師的總結,讓我們受益匪淺。最後,我們合唱了一首《走進新時代》來結束我們這次的主題班會。

通過此次班會,同學們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活動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同學們都紛紛表示,對科學發展觀的意義重大,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工作做好、做足,以實際行動來餞行科學發展觀。

 班會總結反思篇六

根據學校學生處通知要求,09二大隊第二學位治安學區隊於4月13日上午在嘉禾校區506課室組織開展了以“文明誠信、艱苦奮鬥”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全體49名同學參加了班會。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班會組織情況

以“文明誠信、艱苦奮鬥”為主題,將全區隊49名同學分成四個組,分別圍繞“校園存在哪些不文明、不誠信和浪費的現象,個人有沒有這方面的行為或習慣”等四個問題展開討論,討論過程中,每個同學都發表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提出了改善學校和我們區隊“文明誠信、艱苦奮鬥”環境的意見和建議,討論結束後,各小組都對本小組同學發表的意見進行了彙總,並選出本小組代表依次上台做了發言。整個活動過程井然有序,氛圍寬鬆活躍,效果明顯。

二、專題討論情況

1、校園存在哪些不文明、不誠信和浪費的現象,個人有沒有這方面的行為或習慣

我們的同學當中存在以下不文明、不誠信和浪費的現象:一是有些同學不愛護公共財物,亂刻亂畫課桌;二是部分學生不愛護衞生,亂扔垃圾、亂倒茶葉;三是有些人不注意語言文明;四是不注意警容風紀,上身內衣下襬外露、警便混穿等現象比較常見;五是集隊時、課堂上説話甚至大聲喧譁;六是不注意節約用水用電,浪費飯菜。

2、當代大學生應該樹立怎樣的文明誠信形象,如何加強個人修行和良好習慣的培養

文明誠信是對大學生的基本要求,文明誠信行為應該從自己做起,從摺疊“豆腐塊”、不説粗口、做好每一份作業等小事做起,落實到每個日常行為當中,我們向全體同學提出號召:注意文明用語和規範着裝,善待公共財物和他人財物,整理內務和愛護環境,履行職責和兑現承諾。

3、學生組織如何在文明誠信和艱苦奮鬥方面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

學生會、學生黨團組織等學生組織應該在文明誠信和艱苦奮鬥方面,一是要加強對自我的教育管理和監督,要對組織內部成員起到規範約束作用,以使學生組織起到模範帶頭的作用;二是在面對同學時,學生組織要起到教育和監督作用,更要提高服務意識,幫助普通學生形成文明誠信和艱苦奮鬥的良好作風。

4、怎樣建立一個誠信、文明、節儉和艱苦奮鬥的校園環境,並讓每一個人在環境中受到薰陶,自覺養成良好習慣

要創建一個誠信、文明、節儉和艱苦奮鬥的校園環境,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一是要掀起“文明誠信、艱苦奮鬥”大學習大討論的熱潮,營造輿-論氛圍;二是通過制定和完善有關規章制度,督促落實“文明誠信、艱苦奮鬥”;三是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調動學生踐行“文明誠信、艱苦奮鬥”的積極性。

三、活動成效

通過此次主題班會活動,大家增進了對“文明誠信、艱苦奮鬥”的認識,提高了自覺踐行“文明誠信、艱苦奮鬥”的意識,為我區隊形成誠信、文明、節儉和艱苦奮鬥的環境氛圍,形成“誠信光榮、不誠信可恥;文明光榮,不文明可恥;節儉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風氣打下了思想基礎,達到了活動的預期目的。

Tags:班會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