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德育教育年終工作總結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1W

國小德育教育年終工作總結多篇

【第1篇】國小四年級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總結

國小四年級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總結

國小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

四(3)班譚斌萍

國小三年級班主任工作總結--嚴抓德育,把愛灑向全體學生。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十分平凡甚至十分繁瑣的工作,但正是在這平凡和繁瑣之下,卻藴含着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學期末,細細回顧,現總結如下:

一、嚴抓德育,把愛灑向全體學生

班主任工作,千條萬條,德育工作是第一條,這是我從事班主任工作的深刻體會。俗話説得好,玉不雕,不成器。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嚴格的紀律約束,針對國小生是非辨別能力差,自制力不強的特點,應該制訂嚴密的管理制度,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增強教育力度,提高學生思想認識,促進行為規範。

抓好學生的德育工作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既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主要特點,又是班主任工作的基點。

在工作中,抓好班級制度的建設,強化各項規章制度,針對國小生的過錯行為,按照不同程度進行教育,做到一視同仁。如有的學生喜歡遲到,我就給他們講關於遲到的故事,讓他們引起重視,及時的教育,嚴格的要求,嚴格的管理,使學生認識到怎樣才能做好,對那些遲交作業、抄襲作業,我會找他們談心,毫不留情地要求他們改掉,不能出現任何不良的苗頭等等。這樣,不論是優秀學生還是後進生,同等對待,從不手軟,使學生增強了紀律觀念,為創建良好的班風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二、範文top100注重小幹部的培養

每個班都有班幹部,老師不在的時候,班幹部就是班級的核心。我覺得培養幹部其實是培養他們的責任心為重點,他們不但要對自己有責任感,也要養成對別人的責任感。每個幹部分管到位,這樣全班大多數學生都有了自己的任務。少數同學則對他們實行一幫一的政策,學習自覺的和能力較強的同學對他們進行幫助。但是在幹部的培養過程中、在日常事務的管理中,也有不少的過失。我會在他們做錯了事以後單獨找他們談話,問他們:你覺得這件事你這樣做對嗎?讓他們自己發現錯誤,總結經驗,在以後的工作中才能不犯同樣的錯誤。然後在班隊課上強調:這件事發生的原因和經過,而且要讓其他學生明白,小幹部做錯了事也會受到老師的批評,讓學生體會到人人平等。但是也要幫助小幹部樹立他們的威信,如果誰不聽小幹部的話,就是不聽老師的話,那麼小幹部的責任就很大了。要讓各處幹部管到位,層層負責。

三、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轉載於: 在點 網)

我們都在一個班級裏,班級裏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和我們有關。我用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把筷子難以折斷的簡單道理,培養孩子的集體凝聚力。本學期學校分別舉行的四次比賽,我們班拿了三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這樣的成績不能不説這是大家合作的成果,單靠一個人的成績是不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的,從中讓學生懂得合作的快樂;讓他們一起打掃衞生,本站範文網嚐到勞動的快樂;讓他們聽同學講故事、唱歌、讀書,去發現別人的美,產生學習的動力,漸漸明白:集體是有你、有我、有他所組成的。我們作為三(1)班的一員,要互相關心,互相團結,互相進取。

四、關心學生,使家長放心。

關心學生的學習。在十、一長假期間,學生由於忙於旅遊或走親戚往往會懶於完成作業。因此,在長假的最後兩天,我就利用晚上打電話給一些頑皮的學生,提醒他們抓緊時間完成作業,這讓家長十分感動,他們教育孩子説:“看,老師連放假了也這麼關心你,你應該好好學習呀!”自然而然,我的工作得到了更多家長的支持。

總之,班主任應將創造教育貫穿於工作的始終,營造一個良好的創造教育的氛圍,使創造教育之花絢麗綻放。

2022年6月就介紹到這裏,查看更多優質範文,請上本站範文網

【第2篇】2022年國小德育教育工作總結

三年級語、數 鄭海紅

本學期從學校和學生思想實際出發,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以德育人。營造良好的道德環境,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總結如下;

一、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得到加強。

本學期,我校抓住有利時機,緊密結合形勢,挖掘德育教育內涵,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結合“向雷鋒同志學習”四十週年,在 3月1日組織學生開展了“小手拉大手,我們一起走”的學雷鋒活動,與城管隊各班也結合了實際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了各種活動,增強了學生愛師、愛生、愛班、愛校、愛國情誼,激發了學生的民族意識和責任心。我們現在從是的教育是一種責任,更是一項事業。在做學生思想工作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講究教育藝術。在與學生的接觸中要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師德修養。因為教師良好的形象是一點一滴形成的,他靠平時對自己一言一行的嚴格要求,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無時無刻不在對着這些鏡子學習做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因此,教師無論是在備課、講話、輔導、作業、批改和成績考核等教學環節上、還是在做學生工作、家訪以及校內外教育活動中,都要遵守教師道德規範,特別青年教師要在長期的實踐中鍛鍊自己,在教書育人生涯中鍛鍊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一、培養深厚的師生感情

品德不良的學生,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對人有戒心,有敵意,他們往往會認為教師有偏心,厭棄自己。由此,他會對教師抱着沉默、躲避、怨恨等態度,不肯接受教師的教育。因此,教師要注意情感的培養,親近他們,真誠地關心他們,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們,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們聽得進,記得住,想得深,改得快。

二、保護自尊心,培養集體榮譽感

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是學生克服缺點,努力上進的動力。教師如果無視他們的自尊心,一味批評,指責。他們就容易表現出“破罐破摔”的態度和對立的情感,因此,矯正學生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視學生自尊心的培養。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和細微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讚揚,在活動中啟發他們意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自己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着集體的榮譽,促使他們珍惜集體的榮譽,鞭策他們管住自己,抑制自己不良品德行為。

三、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措施

矯正學生的不良品德,既要注意他們的一般特點,又要針對他們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不能一鍋煮,一刀切,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為了因材施教,教師必須經常接近這些學生,和他們交朋友,深入調查研究,瞭解他們的家庭和個人一貫表現等各方面的情況,細緻分析他們的個性特點,選擇有效地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有這樣,才能打開他們的心靈之窗,促使其品德向好的方面轉化。

四、強調校規制定班規,規範養成教育。

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學者回答道:“是幼兒園。”“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東西呢?”“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東西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道歉,午飯後休息,要觀察周圍的大自然……“他所提到,都屬於行為養成習慣的教育範疇,都屬於非智力因素。可見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的成功影響是多麼的大呀!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如果作為道德素養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時期沒有成為習慣,那麼,所造成的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中國小時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劇發育、變化的重要時期,正是增長知識,接受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基礎,是建設良好班級的保證。因此,在基礎教育的國小階段,德育教育應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主。把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落實到實處。紮紮實實地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

先哲朱熹説:“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可見知與行是不可分的。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應從學生的認知特情出發,按照先入為主的規律。向同學宣讀《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以及學校的規範。並根據本班的特點,增補制定適合本班的班規。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聯繫實際逐一進行認真的學習、討論。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常規養成教育時,注重讓學生明確怎麼做,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學生一進學校就在頭腦中深深地打下常規、禮儀之烙印。儘管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開學初紮紮實實的養成教育,可使學生指導、熟悉校紀班規。多數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提醒、引導下,逐漸地由“他律”發展為“自律”。

五、運用激勵機制,深化養成教育。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須反覆抓,抓反覆。尤其是對那些行為習慣比較差的學生。不但要通過愛的甘泉去進行入腦入心的澆灌,通過榜樣、示範的力量去爭取,通過同齡效應去幫拉,還應運用一定的激勵去鼓起他們奮進的風帆。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教師的一丁點兒表揚肯定,對他們來講都是一種榮譽,一份驕傲的資本。在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時,教師應適當地採用多種形式的激勵方式。以表揚為主,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強化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六、制定評價制度,落實養成教育。

制定評價制度對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導向和監督作用。在對學生進行了常規宣傳之後,我制定了“自評——生評——師評”的評價制度,開展奪“七彩龍珠”的活動。每日進行常規檢查,評出當天遵守常規做得好的學生,獎勵一顆龍珠。每週進行綜合評價,評出一週的“學習之星”、“衞生之星”、“禮儀之星”“熱情之星”、“發言之星”等。每個學生不能連續兩週評上同一種星。經過一段時間的評價督導,學生在學校裏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可許多的家長反映小孩在家的行為習慣不如意,於是我

把“自評——生評——師評”延伸到“家長評”,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繫,使學生的養成教育進一步得到落實。這種多元化評價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是落實養成教育的重要途徑。

“牽一髮而動全身”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其學習成績會相繼提高,班級的風氣也會隨之好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會是一個“班風正、學風濃”的良好班集體。

經本站範文網資深人士觀察,本文章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希望各位網友仔細閲讀,爭取總結出更多的經驗!

【第3篇】2009年國小德育教育工作總結範文

三年級語、數 鄭海紅

本學期從學校和學生思想實際出發,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以德育人。營造良好的道德環境,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總結如下;

一、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得到加強。

本學期,我校抓住有利時機,緊密結合形勢,挖掘德育教育內涵,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結合“向雷鋒同志學習”四十週年,在 3月1日組織學生開展了“小手拉大手,我們一起走”的學雷鋒活動,與城管隊各班也結合了實際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了各種活動,增強了學生愛師、愛生、愛班、愛校、愛國情誼,激發了學生的民族意識和責任心。我們現在從是的教育是一種責任,更是一項事業。在做學生思想工作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講究教育藝術。在與學生的接觸中要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師德修養。因為教師良好的形象是一點一滴形成的,他靠平時對自己一言一行的嚴格要求,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無時無刻不在對着這些鏡子學習做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因此,教師無論是在備課、講話、輔導、作業、批改和成績考核等教學環節上、還是在做學生工作、家訪以及校內外教育活動中,都要遵守教師道德規範,特別青年教師要在長期的實踐中鍛鍊自己,在教書育人生涯中鍛鍊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一、培養深厚的師生感情

品德不良的學生,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對人有戒心,有敵意,他們往往會認為教師有偏心,厭棄自己。由此,他會對教師抱着沉默、躲避、怨恨等態度,不肯接受教師的教育。因此,教師要注意情感的培養,親近他們,真誠地關心他們,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們,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們聽得進,記得住,想得深,改得快。

二、保護自尊心,培養集體榮譽感

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是學生克服缺點,努力上進的動力。教師如果無視他們的自尊心,一味批評,指責。他們就容易表現出“破罐破摔”的態度和對立的情感,因此,矯正學生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視學生自尊心的培養。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和細微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讚揚,在活動中啟發他們意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自己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着集體的榮譽,促使他們珍惜集體的榮譽,鞭策他們管住自己,抑制自己不良品德行為。

三、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措施

矯正學生的不良品德,既要注意他們的一般特點,又要針對他們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不能一鍋煮,一刀切,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為了因材施教,教師必須經常接近這些學生,和他們交朋友,深入調查研究,瞭解他們的家庭和個人一貫表現等各方面的情況,細緻分析他們的個性特點,選擇有效地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有這樣,才能打開他們的心靈之窗,促使其品德向好的方面轉化。

四、強調校規制定班規,規範養成教育。

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學者回答道:“是幼兒園。”“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東西呢?”“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東西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道歉,午飯後休息,要觀察周圍的大自然……“他所提到,都屬於行為養成習慣的教育範疇,都屬於非智力因素。可見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的成功影響是多麼的大呀!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如果作為道德素養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時期沒有成為習慣,那麼,所造成的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中國小時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劇發育、變化的重要時期,正是增長知識,接受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基礎,是建設良好班級的保證。因此,在基礎教育的國小階段,德育教育應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主。把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落實到實處。紮紮實實地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

先哲朱熹説:“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可見知與行是不可分的。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應從學生的認知特情出發,按照先入為主的規律。向同學宣讀《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以及學校的規範。並根據本班的特點,增補制定適合本班的班規。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聯繫實際逐一進行認真的學習、討論。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常規養成教育時,注重讓學生明確怎麼做,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學生一進學校就在頭腦中深深地打下常規、禮儀之烙印。儘管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開學初紮紮實實的養成教育,可使學生指導、熟悉校紀班規。多數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提醒、引導下,逐漸地由“他律”發展為“自律”。

五、運用激勵機制,深化養成教育。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須反覆抓,抓反覆。尤其是對那些行為習慣比較差的學生。不但要通過愛的甘泉去進行入腦入心的澆灌,通過榜樣、示範的力量去爭取,通過同齡效應去幫拉,還應運用一定的激勵去鼓起他們奮進的風帆。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教師的一丁點兒表揚肯定,對他們來講都是一種榮譽,一份驕傲的資本。在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時,教師應適當地採用多種形式的激勵方式。以表揚為主,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強化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六、制定評價制度,落實養成教育。

制定評價制度對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導向和監督作用。在對學生進行了常規宣傳之後,我制定了“自評——生評——師評”的評價制度,開展奪“七彩龍珠”的活動。每日進行常規檢查,評出當天遵守常規做得好的學生,獎勵一顆龍珠。每週進行綜合評價,評出一週的“學習之星”、“衞生之星”、“禮儀之星”“熱情之星”、“發言之星”等。每個學生不能連續兩週評上同一種星。經過一段時間的評價督導,學生在學校裏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可許多的家長反映小孩在家的行為習慣不如意,於是我

把“自評——生評——師評”延伸到“家長評”,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繫,使學生的養成教育進一步得到落實。這種多元化評價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是落實養成教育的重要途徑。

“牽一髮而動全身”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其學習成績會相繼提高,班級的風氣也會隨之好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會是一個“班風正、學風濃”的良好班集體。

經資深人士觀察,本文章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希望各位網友仔細閲讀,爭取總結出更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