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82W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 篇一

在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我們常發現有的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不相一致。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怎樣才能使幼兒的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相一致呢?為此,我們做了認真的調查和分析。 一、調查方法我們在全區調查了區屬不同性質的幼兒園。調查對象:中班4-5歲幼兒200名。調查以開封市品德教育評估標準以及我區中心教研組制定的評估標準為依據。調查方法是採取隨機抽樣,以問卷為主,兼聽、查、看等方法相結合進行。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從調查結果看,幼兒回答是令人滿意的,回答問題正確的佔幼兒總數90%以上。如回答跟爸媽上街要不要買東西?為什麼? 如果不買怎麼辦?正確率高達98%。由此可見幼兒對道德行為的好壞是能正確分辨的,説明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是有成效的。 為了弄清孩子的真實表現,我們又對其中50名幼兒進行了家庭調查。從調查結果看,幼兒的道德行為表現是很不理想的,幼兒的道德認識與行為是嚴重脱節的。如對幼兒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客人來了怎麼辦?客人走時怎麼説?”有一位幼兒這樣回答: “客人來我把他請進屋,然後給他倒水,再給他拿水果吃。客人走時我對他説再見,歡迎你下次再到我家來玩!”這樣的回答,誰聽了都會滿意。可是,這位幼兒的媽媽卻説:“這孩子,家裏來客人他什麼也不説,有時讓他説他也不説。”如再問一幼兒: “跟爸媽上街時要不要買東西?”這位幼兒説:“不要他們買。” “為什麼不要買呀?”“老師説不要亂花零錢。”“街上有些東西不衞生。”可我們在問她奶奶時,奶奶説:“我們這孩子真沒辦法,只要帶她上街,看見什麼要什麼。如果不買她就哭。”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在10%的教師家庭中,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相統一的佔80%(5人中有a人是一致的);在24%的幹部家庭中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相統一的佔50%(12名中有6人是一致的);在50%的工人家庭中認識與行為相統一的佔19%。(26人中只有5人是一致);其他家庭中幼兒的認識與行為相統一的更少。總之,從對50名幼兒調查中,認識與行為相統一的只佔3%左右· 三、值得我們注意的幾個問題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的相互脱節,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如果忽視了這一點,我們的品德教育將會成為一句空話。 教師對幼兒的教育不僅使孩子具有一定的道德認識,更重要的是使這些認識轉化成他們的行為。我們認為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對幼兒進行道德品質教育時,要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恆,導之以行。在使幼兒明白道理的同時,着重從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感入手,使幼兒懂得:遵守道德規範,不能光從自己的主觀願望出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而要使自己的情感符合道德規範。同時,及時糾正幼兒從自己的感情出發,不自覺地做出不合道德要求的事。()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幼兒時,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去影響他們,要以情育情,豐富幼兒的道德情感,這樣才能有利於幼兒良好行為的形成。 2、當前獨生子女增多,作為父母應切實負起第一任教師的責任幼兒在家時,父母要進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更要成為幼兒的榜樣,一言一行要為幼兒樹表率,同時還要注意對孩子嚴格要求與尊重孩子相結合,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不失時機地進行肯定與表揚,從而養成幼兒良好的道德行為。特別是孩子在家時,家長要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儘量多做一些他們能做的事。父母不要大包大攬,在孩子做的過程中要及時加以提醒和指導。如早上穿衣、戴帽,要讓幼兒自己動手,不要因為家長急於上班或爺爺奶奶的疼愛,而替孩子穿戴。 3、建立幼兒園與家長聯繫制度,取得二者教育的一致性現在幼兒園每個班都有與家長的聯繫,但真正聯繫的似乎不多。因此幼兒在家裏的表現老師不知道,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家長不知道,這樣就很容易造成教育的不一致性。所以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要切實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幼兒園的教育內容與要求要讓家長知道,幼兒在家裏的表現也要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應針對幼兒在家裏的表現,有的放矢地教育幼兒。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4.家長要有選擇地帶幼兒參加社會活動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家庭的社會交往逐漸增多,所以社會上一些人的不良行為也會直接影響幼兒,對幼兒道德行為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父母要有選擇地帶幼兒參加社會活動,有選擇地看一些電影、電視,有選擇地去一些文化娛樂場所,同時,還應對幼兒聽到和觀察到的不良社會現象,告訴幼兒哪是好,哪是壞,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逐漸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 5、創造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幼兒園要適當開辦類似專題講座性質的家長學校,不斷提高幼兒父母的自身素質;爭取社會力量,為幼兒為大家創建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以促進幼兒道德行為的形成。

幼兒園調查報告 篇二

一、問題的提出

隨着社會的發展、兒童保健措施的完善、疾病引發的死亡率下降,意外傷害已經成為導致幼兒死亡的首要原因。衞生部門的統計顯示,車禍、跌落、燒傷、溺水、中毒等是兒童意外死亡的主要類型,跌落撞傷、燙傷燒傷、硬物夾傷和寵物咬傷在幼兒日常意外傷害事故中所佔比率較高。《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規定,“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應該“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同時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意外傷害雖屬突發事件,但有它發生的規律,並非不可預測和不可避免。通過指導幼兒家庭開展安全教育,消除家庭意外傷害事故隱患,對子女進行安全行為引導,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應該成為幼兒園的一項重要任務。

我國政府已經對加強中國小學校安全教育多次發佈指令性文件。幼兒園安全教育也已受到重視。至今,幼兒家庭安全教育的研究並不少見,其中包括不少幼兒園開展家庭安全教育的經驗總結和介紹。然而,由幼兒園自己採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對本園在園幼兒家庭安全教育的狀況進行現狀、問題、成因與後果的調查研究,並根據研究提出針對性指導意見的極少。

本調查研究擬解決的具體問題是:

1、德清縣機關幼兒園在園幼兒家庭傷害事故的隱患、家長消除事故隱患的措施、家長對子女安全行為的引導、幼兒安全行為的習慣和幼兒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目前的狀況如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2、就上述情況來説,不同類別對象是否具有自己的特點?3、產生上述存在問題的家庭原因是什麼?

二、研究的方法

調查的對象:以本園在園的小中大班全體幼兒的家庭主要教養人為調查對象。包括小班家長82人,中班家長98人,大班家長140人,合計320人;其中父親125人,母親185人,祖輩家長7人,其他3人;子女為男孩的167人,女孩152人(1人未填);母親户口為本地非農業户口的249人,本地農業户口的46人,外地非農業户口17人,外地農業户口5人,不能分辨的3人。

調查的內容:反映幼兒、家長和家庭特點的基本情況18項,除年齡為填充題外,其餘均為單選題;反映幼兒意外傷害事故11項、家庭傷害事故隱患10項、家長消除隱患措施26項、家長對子女行為安全引導26項和幼兒安全行為習慣26項,均為李克特式等第選擇題;其他有關項目6項,均為單選題。

調查的手段與步驟:於20xx年3月按班級集中家長,由帶班教師主持,在説明意義、提出要求後,由帶班老師逐題宣讀,家長邊聽邊填。

數據的處理:採用SPSS13、0版統計軟件對發生的傷害事故、事故存在的隱患、消除隱患的措施、對行為安全的引導和子女的安全行為習慣通過單變量描述性統計進行現狀分析;分別以事故發生量、事故隱患量、隱患消除措施量、行為安全引導量和安全行為習慣量為因變量,以幼兒、家長和家庭特點為自變量,通過一維方差分析獲得對不同類別幼兒家長特點的認識;通過相關分析,獲取幼兒家庭“傷害事故”、“事故隱患”、“消除隱患措施”、“安全行為引導”與“安全行為習慣”之間有無聯繫和何種聯繫的認識。

三、研究的結果

(一)幼兒家庭安全事故隱患

1、幼兒家庭意外傷害事故隱患的現狀。本調查結果顯示,在園幼兒家庭存在意外傷害事故的三大隱患:“使用煤氣”、“家居樓上”和“住處附近車輛往來頻繁”。全園小、中、大班幼兒中,家庭意外傷害事故隱患量最多的對象的編號是:11、27、35、84、191、197、252、261、283、284和298。

2、不同幼兒家庭意外傷害事故隱患的特點。一維方差分析結果表明,體弱幼兒的家庭,事故隱患量多於健康幼兒;母親學歷達大專的幼兒,家庭事故隱患多於母親學歷未達大專的幼兒;母親為非農業户口的家庭,事故隱患多於母親為農業户口的家庭;核心家庭的事故隱患低於單親家庭和主幹家庭;住房面積在90—200平方的家庭,事故隱患高於其他家庭。

(二)幼兒家庭的意外傷害事故

1、幼兒庭的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的現狀。調查結果顯示:在園幼兒離園後發生意外傷害事故最多的是“跌落撞傷”、“硬物夾傷”和“割剪剌傷”三類。近—年內意外傷害事故出現量最多的幼兒編號為290、299、284、209、182、289、44、176、291、81、90、170、177、201、206和109。

2、不同幼兒家庭意外傷害事故的特點。卡方檢驗結果顯示:男孩“跌落撞傷”、“異物堵塞”和“走失”的比率高於女孩;母親學歷未達大專的幼兒,“走失”的比率高於母親學歷達大專的幼兒;父親職業為醫務人員的幼兒,“硬物夾傷”的比率高於父親為非醫務人員的幼兒;母親職業為事業單位領導的幼兒,“割剪刺傷”的比率高於母親職業為非事業單位領導的幼兒;父親户口為農業户口的幼兒,被“寵物咬傷”的比率高於父親户口為非農業户口的幼兒;家庭收支有剩餘的幼兒,“跌落撞傷”的比率高於家庭收支沒有剩餘的幼兒。

(三)家長消除事故隱患的措施

1、幼兒家長消除意外傷害事故隱患的現狀。幼兒家庭對下列消除隱患措施不夠的有:“不帶孩子去商場、超市”、“傢俱尖角包塑料、軟膠”、“房門用門墊頂門隙”、“電源插座加蓋”、“不讓獨自吃易堵塞食品”、“不讓去有狗出沒處”和“鋭器放孩子拿不到處”。家長在消除意外傷害事故隱患方面措施不力的幼兒編號為:252、116、212、153、170、226、11、176、1、132、219、281和224。

2、不同幼兒家庭家長消除事故隱患的特點。一維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父親為外地非農業户口的幼兒家長,消除事故隱患措施平均量高於父親為本地非農户口或外地農業户口的家長;祖輩為家庭主要教養人的家庭,幼兒家長消除事故隱患平均量高於父親和母親。

(四)家長對子女安全行為引導

1、家長對幼兒行為安全提醒的現狀。家長對幼兒進行行為安全提醒不夠的項目有:“關門關抽屜不心急”、“不在室內橫衝直撞”、“不用手碰有刺植物”、“閃電時不開電視”、“不玩刀剪等尖鋭物”和“吃瓜子、花生、果凍細嚼慢吞”。對幼兒行為安全提醒最少的11人的編號為:116、153、235、204、281、302、90、47、234、105和10。

2、不同幼兒家庭家長對幼兒行為安全提醒的特點。一維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家長對幼兒行為安全的提醒與母親學歷有關。具體表現為,母親學歷未達大專的幼兒,家長對子女進行行為安全提醒平均量高於母親學歷達大專的幼兒。

(五)影響幼兒意外傷害事故的因素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幼兒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量與家庭事故隱患量呈正相關,與消除隱患措施量呈負相關,與行為安全提醒量呈負相關;家庭事故隱患量與消除隱患措施量呈負相關;行為安全提醒量與消除隱患措施量呈正相關。研究者由此認為,幼兒家庭傷害事故的隱患、家長消除事故隱患的措施和家長對子女行為的安全提醒三者影響着幼兒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其中家長消除事故隱患措施發揮着主要作用;家長消除事故隱患措施制約着家庭事故隱患的存在,並與家長對子女的行為安全提醒密切聯繫;家長消除事故隱患措施又受到家長對家庭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水平的影響。

幼兒園調查報告 篇三

內容摘要: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本文主要選取三所幼兒園裏的園長與教師作為訪談對象,瞭解到現在幼兒園教育中存在着國小化越來越嚴重,安全保障不到位,幼師男女比例失衡等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關於幼兒教學內容,教師職責以及安全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 幼兒園教育 國小化 安全幼教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國的花朵,而幼兒教育關乎千千萬萬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國家的未來。所以,幼兒受教育情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但是現在幼兒園教育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為改善幼兒園教育提出一些對策,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我們小組開展了這次幼兒園教育的調查活動。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在此次調查中,我們小組通過學校的介紹信,分別與愛爾法幼兒園,丹佛小鎮幼兒園,百家湖清華幼兒園建立聯繫,並分別採訪了愛爾法幼兒園的一位老師,丹佛小鎮幼兒園的畢園長,百家湖清華幼兒園的張園長。

通過與老師和園長的交流,我們瞭解並記錄了現在社會中幼兒園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在調查準備的時候,我們小組本來準備了調查問卷,但是由於可操作性不強,最後我們不得不放棄這個環節。但我們通過走訪,利用網絡、圖書館等查閲相關資料,小組共同探討研究完成了這次調查活動。

二、當今幼兒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 幼兒園教育國小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在此次訪談中我們從丹佛小鎮的畢園長那裏瞭解到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應試教育成分太重,眾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導致很多民營的幼兒園為迎合家長的需求和滿足社會市場的需求提前開設了一些國小課程,很多幼兒園的大班都開設了識字、英語、數學等文化課程,加上開設各種音樂、書法、繪畫等特長班。嚴重違背了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1] 中對幼兒教育內容的要求。在

訪談中,丹佛小鎮幼兒園的畢園長告訴我們,雖然國家明令禁止學前教育“國小化”,但這一現象還是屢禁不絕。

在很多家長們看來,一定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我們認為這樣的“打贏起跑線之戰”的做法其實是一種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過早接觸國小知識,不符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髮展規律,可能會干擾幼兒在國小的學習,讓幼兒喪失對學習的興趣”。百家湖清華幼兒園的張園長堅決反對這樣的教育。

通過與幼兒園園長及老師的訪談和小組成員共同討論,最後我們得出幼兒園教育“國小化”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我國傳統應試教育模式根深蒂固

眾所周知,我國教育模式一直被稱作“應試教育”模式。“應試教育”緊緊圍繞考試和升學需要。因為幼兒在接受完幼兒園教育後就要面對升入國小的問題,家長對這方面非常地重視,所以迫使幼兒園滿足家長的需求。我們從丹佛小鎮等3所幼兒園的園長那裏瞭解到,現在國小招生都是需要面試的。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的需求就提前讓孩子接受國小知識和相關的訓練。而且對於許多家長來説,提前學習不是他們的初衷,但是看到別的孩子都在為今後的升學考試做準備,如果自己的孩子起步晚將來在考場上就沒辦法和別人競爭了,於是為了孩子的“前途”就不得不早早地讓他們多學點應試知識了。所以,可想而知,這樣的情況是很普遍。

2、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觀念的錯位和盲目攀比

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幼兒教育,有部分家長甚至把自己小孩選擇什麼樣的幼兒園作為自己社會地位的一個象徵,孩子的“聰明”與否直接影響到自己的聲譽。於是不少的家長有了跟風的心理。看到別的家長報了什麼特長班也馬上就自作主張的給小孩報了一個,絲毫不考慮自己的小孩是否願意,是否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現在小孩子的入園年齡有越來越小的趨勢了。有的家長甚至在兩三歲的時候就把孩子送進了幼兒園。

3、幼兒園受商業利益驅動

儘管教育部門一直在狠抓幼兒教育國小化的問題,但是還是有一批又一批的私立幼兒園在利益的誘惑下鋌而走險,為了高額利潤,迎合家長的胃口,有一些幼兒園不斷開設國小課程,開設各種各樣的特長班。不少幼兒園的創辦者或管理者為了個人私利,根本不顧及孩子們的感受,無視教育部門的規定。一些幼兒園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紛紛打出特色班、興趣班的招牌,在我們走訪的幾個幼兒園,就都是各自有各自的特色,以此來吸引家長的注意。

(二) 教師過分強調孩子的行為規範和管理統一,忽視了孩子自主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在其中一個幼兒園採訪的時候,我們就遇到老師在呵斥一個小朋友要端正坐好,不許亂動,等家長來了以後乖乖把椅子放在指定位置。類似這樣的現象數不勝數。比如要求幼兒像國小生一樣遵規守紀,少動少玩;對老師要絕對服從,要馴順聽話,不許頂嘴,不得沒禮貌;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許開小差,坐姿要端正,回答問題要舉手。教師忽視了孩子的個性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在一個固定模式下成長。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我們的社會和家庭過度強調智力的開發,卻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的開發特別是心理素質的培養,例如與其他小朋友的相處技巧,思想品德等。在我們走訪的3個幼兒園中,有的幼兒園的孩子會主動向保安和工作人員問好,但是有的幼兒園的孩子對他們就採取漠視的態度。

我們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教師為了減輕由於孩子天生的好動行為而帶來的管理方面的負擔。如果孩子們都可以按照老師説的話乖乖地去做,老師就可以省下很多精力和時間。

2、長期以來,人們傳統觀念上“好孩子”的標準根深蒂固。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會認為一個事事聽家長和老師的話,乖乖接受他們的安排,做事循規蹈矩的孩子就是一個好孩子,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無形中就會抹殺一些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孩子在完全聽從家長和老師的安排下生活就會缺乏一些自主生活的能力。

3、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管理制度的先行影響。國小學校的這種行為規範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幼兒園教師為讓孩子提前適應國小管理而採取一些統一化管理的手

(三) 幼兒園對孩子缺少適當的挫折教育

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創造,又會遇到各種挫折,即所謂“碰釘子”。但是由於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十分溺愛,幼兒園考慮到家長的反映,很少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讓孩子無憂無慮地玩,孩子遇到一些挫折以後,更多的是老師替孩子克服。孩子無論是回到家裏還是走進學校總像生活在温室裏的花朵,在呵護下成長,以至於在對困難挫折的感性認識上比較欠缺。

(四) 教師性別比例失衡,男教師極度匱乏

從愛爾法,丹佛小鎮,百家湖清華等幾所幼兒園的訪談中我們瞭解到目前幼兒園教師的性別比例存在着嚴重的失衡, 這三所幼兒園的教師全部是女性。在教育教學中, 女教師獨有的温柔、細心, 會使孩子在母親般的關懷下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但由於單一的教師性別,問題也日漸突出。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呼籲幼兒園教師性別比例的嚴重失衡對幼兒的成長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一些男孩子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可能會缺少一些陽剛之氣。而針對兒童的性格培養,百家湖清華園幼兒園的張園長説:“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不同性別的影響。現在的幼兒園十分需要男教師,但是男教師又是十分缺乏的。”

我們認為造成男幼師極度匱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傳統的性別偏見導致有部分從事幼兒教育專業學習的男性非常喜歡幼兒教師職業, 但迫於社會輿論的壓力, 而放棄了自己喜歡的職業。

2、男性本身的想法有偏差,認為這種工作只是女性的工作,自己不會照顧小孩,而且男性應該乾的是“更大的事業”,不願意整天蹦蹦跳跳,覺得那有些丟臉。

3、幼兒園在招聘教師的時候認為女性更能細心地照顧小孩,男性不能勝任。

(五) 幼兒園安全存在一些潛在問題

在被採訪的幼兒園都一再強調他們的幼兒園的安全防範措施做的都十分到位,但是在各個幼兒園的走訪中,通過對比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在我們走訪的愛爾法幼兒園內部,它的樓梯和地板是採用木質材料製作的,為防止幼兒不慎摔倒或碰傷,但是有的幼兒園就是採用的普通的水泥材料,而且大多數幼兒園的課外活動場地,都是採用水泥材料,一旦幼兒發生摔倒,很容易受傷。幼兒園的教室幾乎都是隻有一個門,這樣在安全方面就產生了很大的弊端,如果一旦發生意外事件如火災,那麼就有可能擁堵,造成嚴重的後果。同時,由於資金的限制,幼兒園的保安數量太少,大多數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如果發生什麼突發事件,就不能在最短的時間裏面把損失降到最低。

我們認為存在這些潛在危險的原因主要有:

1、保安人員安全責任意識不夠,對安全工作不夠重視。

2、安全制度不健全,內部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3、幼兒園由於利益問題不願做相關的投入。

4、一些私立幼兒園缺乏正規的安全監察程序。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 篇四

一、導言: 1、調查的目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間不能割裂開來,缺少那一個環節,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我想通過調查,研究有關家庭教育的一些問題,以便更有針對性指導家庭教育,使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 2、調查的對象: 此次調查的對象為長江委幼兒園的孩子,共發放情況調查表250份,回收有效問卷227份。調查對象中,離婚、喪偶、再婚及其他家庭佔8.8%。被調查的家庭成員中,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有固定工作的約佔82.83%,從事個體經營、及工人的約佔39.91%。 3、調查的方法:採取問卷調查。 家長問卷形式問答為主,在關於對幼兒園教育有的意見建議方面,採用開放式徵詢。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況: 1、從家庭的經濟收入來看: 由於我園是委屬機關幼兒園,家長的家庭收入比較穩定。以接受調查的227個核心家庭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佔其總數的45.3%;在1000——3000元之間的佔其總數的75.5%;另外,許多孩子的家庭中還有老人資助。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後能出人頭地。他們都非常重視其子女的教育,穩定的經濟收入為家長開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2、從家長的學歷及職業來看: 父母親的文化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與方法。而父母親的學歷層次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狀況。調查表明,我園幼兒父母親的學歷情況是:父母親是博士的約佔總數的2.7%;父母親是大本文化以上學歷的約佔其總數58.31%;父母親是大專以下文化學歷的約佔其總數35.13%。 父母親的職業概況也是家庭環境的一個基本要素。結果表明,父母親是工人或個體勞動者的比例約佔其學生父母親總數的43.27%;其次是一般職員,是其父母親總數的14.6%;而機關幹部及企業管理人員佔5.4%。這個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親的學歷層次一致,説明了父母親的學歷同其職業相對應。 由於家長一般都在本市範圍內上班,不用花費很多上下班的時間,且有95.58%的孩子以單獨居住和同父母居住為主,因此説:家長是有能力、有時間進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觀念: 從現狀調查中我們發現: 目前絕大多數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龍”,希望孩子儘快成才仍然是當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子女將來做學有專長的知識分子的佔48.67%,“當國家公務員”的佔10.62%,“參軍或當警察”的佔9.7%,“聽其自然”的佔22.12%。 以家庭智力投資為例,儘管有的家庭經濟收入並不十分富裕,但是對於智力投資並沒有手軟。調查表明,約8.1%左右的家庭每月為孩子進行有意識的智力投資500元以上,每月300——500元的佔27.43%,每月200——300元的佔20.35%,這些數字表明,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經在儘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資的主要內容是利用雙休日對孩子進行輔導的各類興趣班(包括舞蹈、圍棋、英語及繪畫和樂器類)、還有購置書籍磁帶,以及家庭電腦等等。 在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望上,絕大多數家長表示,管好孩子學習,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職責,至於其他教育則是其次。這些家長認為,只有孩子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才能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內容上,71.68%的家長只重視智力教育,他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學習上,而只有6.6%的家長認為應重視孩子的良好個性的培養,7.5%的家長認為應重視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7.9%的家長平時能注意與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長溺愛孩子,把孩子當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裏47.8%的自我服務性勞動是被動的,有52.2%的家務勞動是被動的。 調查中發現,在家庭教育類型中,95.57%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揚鼓勵、耐心説理”。在這些家庭中,家長雖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卻有55.75%的家長認為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頓、全家人不理他、罰站、關在家裏不許出去”等。這説明,有半數多的家長教育孩子的理論水平與實際操作不成正比。 此外,雖有99%的。家長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們的表現卻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當長的業餘時間,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沒有多加引導,家長平時大部分業餘時間都用在了做家務、看電視報刊、參加文體娛樂等活動上,佔95%,對孩子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 (三)母親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們已經知道,絕大多數的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調查情況表明,在家庭中經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媽媽,約佔其家庭總數的61.43%,其次才是孩子的爸爸,約佔30.97%。這可能與父母親的工作和生活特點以及孩子的年齡有着直接的關係。由於生活的關係,孩子在家裏與媽媽的關係較為親密。調查表明,有56.63%的孩子樂意接受母親的教育,有31.85%的孩子樂於接受父親的教育。且,參加家長會或學校要求家長參加的活動,也都是母親是主要參加者。這都説明家庭教育孩子目前主要還是依託於孩子的母親。作為孩子母親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響了孩子的品質,決定了家庭教育的質量。但是應該清楚的是,在現代社會的家庭教育中,父親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親對孩子的性別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養、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 (四)家庭環境是教育的基礎 在緊張忙碌的節奏中,豐富活躍家庭業餘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現代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傳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徑。 俗話説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説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不可忽視,這種影響包含了與教育相促進和相矛盾兩方面,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的基本保證。 由上面的結果分析表明:現階段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只重視孩子知識技能的獲得而忽視孩子能力的培養,還有一部分家長主動參與教育的意識薄弱,覺得我交了錢,你們是老師,這孩子我管不了,全交給老師了,處於被動的狀態。 由此可見,加強家園聯繫,提高認識,增強家長主動參與的意識,贏得家長的配合,對於把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提高育人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結論和建議: (一)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 正確的教育觀,是每個家長具有全面而長遠的素質教育意識,特別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很多家庭充分認識到品德和能力的培養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當它與孩子的學業發生矛盾時,這個重心又發生了位移。 調查表明,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儘快成才,但是這種成才觀念經常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許多家長看來,人才就是掌握高深學問的專家學者,從而忽視了在各行各業中數以億計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 許多家庭對孩子的智力投資,還是忽視精神軟件方面。一些家長捨得給孩子買鋼琴和電腦,但卻不願花錢學習教育的方法和思想,以加強對孩子的素質教育。因為,家長必須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才能教育好孩子。 如:要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目前呈上升趨勢的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許多是家長採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對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會,造成失足。因此,家長應通過學習,參加培訓,瞭解少年兒童心理髮育特點和教育規律,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家庭關係,努力與孩子一起成長。 (二)家長尤其是母親要不斷充電: 週末、假日,街頭經常能看到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不辭勞苦地伴送孩子去參加各種輔導班,使孩子們能夠從校園之外多渠道獲取知識,助他們一臂之力。但是,有的家長整天督促孩子,自己卻不讀書不看報;有的家長一邊要求孩子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自己卻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沒有想到自己也需要進修、充電。家庭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是寓教育於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極強,父母是孩子首先學習的對象。父母生活的態度、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時刻影響着孩子,孩子的言行舉止真實地反映父母教養子女的態度,“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這是通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而實現的。事實上,家長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不僅要在為人處事方面給予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學無止境的漫長道路上照樣有為孩子傳道、授業、解惑的義務,而且這種教育遠比課堂教育來得重要。 家長自身不斷加壓充電是十分必要的。作為家長,學習的過程是再社會化的過程,是自我充實、完善的過程,是溝通、影響、感染孩子的過程。作為孩子,在家長的學習推動下,更加倍於自身的學習。母親對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尤為重要,但作為母親在認識上往往只關注孩子的成長,忽視母親自身的需要和發展,把孩子作為生活的全部或生命的延續,從而造成自身的發展和興趣愛好受到制約,情感體驗遭忽視,視野變狹窄。調查情況表明,在家庭中經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母親,且,孩子在家裏與母親的關係較為親密,孩子樂意接受母親的教育,因此,母親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三)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存在着餘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不斷髮展的,具有無窮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和促進兒童的“內在潛力”的發展。兒童不是承認進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臘,教師和父母必須認真研究,觀察兒童,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所以請給孩子自己成長的空間,讓他們自然的發展。 (四)加強家園之間的溝通: 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揚長補短,整體互補: 1、幼兒園教育要通過家訪、家長聯繫本、親子活動等方式充分和家長聯繫。 2、針對家教存在的問題,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委員會”等方式,集中指導家教方法,促進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學校舉辦一些親子活動,如:體育節、藝術節中的家長與孩子同台表演等。 3、家長應是兒童的第一任心理輔導老師,要密切關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細微變化,從孩子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教育才真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否則只會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