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推薦11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4.71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1篇《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相關的範文。

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推薦11篇)

篇1: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古詩是中國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人文教育和語言文字學習的豐富資源:它們有的描繪祖國的壯麗山河;有的勾畫優美迷人的自然風光;有的敍述朋友之間難捨難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詠志、含蓄雋詠……因而,無論從新課標的要求,還是從語文教材的教學內容來看,對國小階段的古詩教學都給予了重視。但是,由於古詩的形式體制、遣詞造句等方面與現在的語言習慣差別很大,因此,古詩的學習對於學生來説也是個難點。下面就自己在古詩方面的教學談幾點體會。

一、瞭解背景,理解詩意

學習古詩,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古詩的寫作背景,知道詩人當時的處境和心態,然後再去理解詩意、體會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春夜喜雨》一詩,詩人杜甫在創作此詩時,因陝西旱災嚴重來到四川成都定居已有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濃,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悦之情。這樣,學生了解了詩的寫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詩,就會水到渠成。

二、嚼字品詞,加深理解

字、詞是古詩的組成單元,學懂字、詞是進一步理解詩句含義、分析詩的.意境的重要步驟。詩中的一字一詞都經過詩人的千錘百煉,因此,抓住重點字、詞分析理解詩意是古詩教學中的重點。如《梅花》一詩,學生通過對“凌寒”“獨自”“唯”“遙知”“暗香”這幾個詞的理解,很快就會知道這首詩是在讚美梅花,因為它不畏嚴寒,散發着芳香。如果我們咬文嚼字,認真推敲,就能體會詩人煉字遣詞的技巧。歷來受人讚歎的《泊船瓜洲》裏“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在教學時要求學生將“綠”換成另一個字,是否更好?在學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後,再告訴學生作者曾試用“來”“到”“入”“過”“滿”等字,使學生領悟到這些字都不如“綠”字有形有色,“綠”字寫出了春風的能動性,立刻可以染綠江南,給人一種鮮明的形象感。

三、學會想象,體會感情

每首古詩都着力表現一種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詩的大意後,還必須深入挖掘,細細品味,發揮想象力,把學生引入詩的情境中,使詩中描寫的景象在頭腦中浮現出來。這樣,就會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就會對詩意理解得更深刻,對感情體會得更深入。比如在學習《鋤禾》這首詩時,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幅畫,然後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一幅什麼樣的畫,學生爭着説:

“我看到了一箇中午,有很大很大的太陽”。

“我看到一個農民伯伯在地裏鋤草,他的衣服全汗濕了,他很辛苦”。

“我們吃的飯都是農民伯伯的汗水換來的……”

這就是詩中的真實畫面,根據學生所説的加以引導,學生就會懂得珍惜勞動,珍惜糧食。

國小教材所選的古詩大都是語言優美,充滿詩情畫意的,學習每一首詩如果能讓學生在頭腦中出現畫面,那學生對詩的內容無形中就瞭解了,在引導中也能體會詩的思想感情。

四、指導朗讀,熟讀成誦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的就是讀書的重要性。感情朗讀,能再現詩的意境,加深體會詩的含義與感情,因此在學生理解詩的內容的基礎上重視朗讀,強調背誦。指導朗讀就是要讓學生掌握感情朗讀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導確定感情基調,然後指導處理重音與節奏。如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詩。全詩充滿了喜悦、激動之情。起句與七、八句節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緩;“忽傳”“喜欲狂”“即從”“便下”讀重音。這樣朗讀抑揚頓挫,學生的感情自然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也便於學生熟記背誦。

總之,古詩教學的方法很多,在教學中要靠教師加強自身文學修養,帶領學生邁入古詩的殿堂,使學生領悟到中華五千年燦爛的文化,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情。

篇2: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學語文新課標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還指出:1-4年級從寫話、習作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由此可見,教師首先要明確國小寫作教學的目標,做好習作入門的教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才行呀,故而,我覺得應該遵循這三步走:

第一步:培養興趣,讓學生有的寫(第一學段)

作文要早起步,晚約束,“興趣是第一位老師”,確實,學生嚐到了寫作的趣味,甜味,像剛學步一樣走好了寫話(甚至一二年級就開始拼音寫話)這一關,話不在乎多,長則七八句,短則兩三句,只要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引導學生學着去寫觀察到的事物,用心寫出自己想到的感覺,學生會覺得想寫,有的寫了,這寫作的大門就已經向學生打開了。以後,寫作教學就能一路好走。

第二步:熱愛生活,讓學生大膽寫(第二學段)

名人就説過:生活即作文,作文來源於生活。因而,我很注重平時在學生面前快樂生活,全身心地同學生一起尋找生活的滋味,不論是“酸辣菜”,還是”甜美湯“,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最好的,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生活,品嚐生活,熱愛生活,讓學生大膽寫。能大膽地寫清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把生活中的場景寫細寫活就了不起了。教師要當好伯樂,盡力發現每位學生,每篇作品的”亮點“、”閃光處“,大力表揚,相信在教師欣賞的目光裏,每位學生都是千里馬。

寫作有了興趣,學生就有了動筆的慾望;寫作有了生活,就等於文筆有了源泉。紮實走好前兩步,學生有的寫,就能寫”大膽文“。我覺得學生會心裏怎麼想就怎麼寫,平時怎麼説就怎麼寫了,這就是作文,不要把國小生的作文當作品,而是要牢牢記住:國小生的作文叫習作,是處在練筆的過程呀,因而,走好前兩步是打好了寫作的紮實的基本功。有人説:國小生應該快快樂樂做事,認認真真做人,簡簡單單做文。看來還真是這個理呀!

第三步:方法入手,讓學生小心寫(第三學段)

我們知道,有了方法,能使一件事做得更輕鬆,做得更完美。學會一些方法對國小生的啟蒙學習非常重要。所以,我要説,在寫作教學中遵循方法入手,讓學生從大膽寫到小心寫,由”大膽文“過渡到寫”小心文“,掌握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是五六年級的學生寫好作文的關鍵!

學生不會隨意寫,會慢慢地斟琢選材,推敲言語,什麼可以寫,什麼更好寫,什麼寫更好,怎樣寫最好,會不自覺到自覺地知道小小心心用好詞,寫好句,開好頭,結好尾---這樣,寫作教學就有了層次,有了進步,有了發展.

篇3: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摘要:國小閲讀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國小學生能力培養的重點。當前,國家正在實行新一輪課程改革,其改革的目標不僅僅侷限於改變當前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旨在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綜合能力。閲讀是評價國小生語文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國小語文教師應當逐漸完善語文閲讀教學的方法。着重闡述我校國小四年級語文閲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關鍵詞:國小語文;四年級;閲讀教學;問題;方法

國小四年級的學生比較好動,但是對學習的熱情比較高,而且其心理情緒方面較為不穩定,因此必須進行合理的引導與糾正。語文閲讀教學在某些方面對於國小四年級的同學而言比較沉悶、無趣,難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閲讀教學過程中。國小四年級是國小生的過渡階段,這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轉折點,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積極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

一、國小四年級語文閲讀教學的基本概況

國小四年級語文閲讀教學的重點在於提高國小生的文字閲讀能力、認識字的能力、總結文章內容以及闡述思想的能力。國小四年級是國小六年教學階段中的轉折點,關係到今後學生的語文學習發展情況,因此必須加以重視。

當前,我們國家正在實行教學改革制度,這就需要中國小、高等教育學校共同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我國的教育質量,改變當前的教育現狀。

二、當前國小四年級語文閲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農村國小的教學基本情況較城市國小教學基本情況而言差距甚遠,這不僅僅影響了學生的發展,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我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目前,我校國小四年級語文閲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部門雖然對農村地區的教育投入逐漸加大,但仍然無法改變當前我校的教學格局。學校內部的教學設施較差,與其他地區的多媒體教學而言,我校目前仍然採用的是傳統的教學工具( 黑板、黑板檫以及粉筆) ,這種教學模式意味着學校的教學效率較差。閲讀技能是學生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也是我們當下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國小語文作為一種基礎教學,其對學生閲讀技能的培養、對學生基本語文素養的形成和以後的繼續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這種教學環境與條件下,四年級語文閲讀教學受到了較大的限制,只能夠講授書本中的閲讀或者是少部分的課外閲讀,這對語文閲讀教學質量的提高有着消極的影響作用。

2.農村國小語文教師因為教學條件受限,使得其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與陳舊,相關方面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進行閲讀教學的時候過分的強調要學生刻苦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國小生的閲讀能力。教師在閲讀教學過程中利用傳統的教學工具,主要是教師在講台上講解,這不僅僅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也不能夠較好的吸引學生的關注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偏低,學習的熱情較低。在這種教學背景下,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頻率比較低,一旦遇到教師課堂提問,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夠與教師進行交流,其餘的學生課堂積極性較差,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語文閲讀教學的質量。

3.由於農村學生家庭條件較差,較城市學生而言農村地區的學生視野比較窄,而且相關方面的表達能力比較弱,朗讀能力還有待提高。農村學生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使得其在學習資源方面的限制性比較大,知識的來源主要是教師的教授以及書本知識,這就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課外閲讀量,不利於閲讀水平的提高。不僅如此,農村學生的課餘活動尤其少,較城市學生而言,其參加活動與比賽的次數少,有的學生甚至沒有對外交流的機會,這就導致農村國小生的表達能力比較弱,朗讀能力差。在這種基礎上,國小四年級語文閲讀教學的質量也會隨之降低,教師的教學負擔逐漸加重,不利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解決閲讀教學問題的相關措施

1.部門要逐漸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教育投入量,積極建設農村學校教育體系,提高農村學校的教學設施質量與科技含量,從而帶動教學課堂質量的提高。政府部門、社會團體以及學校應當共同合作,逐漸轉變學校內部的教學現狀,使其向多媒體教學轉變。這樣才能夠為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不僅如此,還應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加大學生的課外知識學習量。

2.教師也要積極改變閲讀教學方法,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積極創新,從而提高四年級語文閲讀教學的質量。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合理的閲讀教學方法,積極改進與創新,從而有效的吸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閲讀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3.學生也要積極轉變學習態度,在閲讀教學課堂上積極與教師互動,課外多多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為提高閲讀能力奠定基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在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拋棄與時代不符的教學方法,大膽創新,讓學生對文章內容產生形象直觀的感受,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國小語文閲讀教學才能邁上更高的台階。

四、結論

國小四年級閲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僅僅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學習閲讀技巧與方法的最終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採取適當的措施加以改進。

參考文獻:

[1]梁麗文。任務分析理論在國小中年級語文閲讀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導刊,20xx,(11) :44 - 46.

[2]王翠。任務分析理論在語文教學設計中的運用[J].文學界,20xx,(08) :33 - 35.

[3]朱國成。在希望的田野上追尋“閲讀夢”---提高學生課內外閲讀的效率及方法[J].赤子,20xx,(09) :110 - 113.

篇4: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一、心投入,創設一個平等寬鬆的學習氛圍

全這節課,我始終不忘運用充滿激情的鼓勵語,調動學生朗讀和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生朗讀過程中,不時安排“想讀的,你就讀吧”、“讀得很好,聽得出你是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了”、“聽你的朗讀簡直是一種享受”、“你聽得真仔細,會聽是會學習的一種表現”、“別急,再想想”、“同學們,咱們為他加把勁兒”等等,這些鼓勵語的使用,使學生有了自信心,決定了課堂教學的“開放”,決定了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想像以及聲情並茂地朗讀。

二、讀中感悟,加強了讀書方法的指導

新語文教學大綱,加大了學生的閲讀量,淡化了語言文字訓練,注重了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感悟。這節課,我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如:在指導朗讀——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同志們!用石頭砸!”這句時,學生在讀不到位的情況下,我注意將學生引入情境“同學們,你們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敵人正攀着石壁向我們這裏爬上來,現在你就是班長馬寶玉,面對此情此景你如何表達你的情感?各自讀一讀。”這樣一來,學生的內心與當時的情境相通,讀出了輕重緩急,做到了委婉處還它個委婉,激昂處還它個激昂。特別是學生通過讀“同志們!用石頭砸!”所表達出的不同的感受。有的學生這樣讀:“同志們!用石頭砸!”這位學生所體會到的是,戰士們沒有子彈了,但五位戰士在班長馬寶玉的帶動下,拿起石頭做武器,表現出五壯士誓與敵人血戰到底的革命氣節。有的學生這樣讀:“同志們!用石頭砸!” 這位學生所體會到的是,表達出馬寶玉對敵人恨到了極點,石頭向雹子一樣向敵人的頭上砸去,同樣表現出五壯士對敵人的恨。

這節課我結合教學重點,即:“結合重點句概括中心”。不但注重指導朗讀,而且還教給了學生“初讀想象畫面——品讀體會感情”的讀書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體現了新大綱“以人為本,着眼未來”的精神。

三、在教學生理解文中不懂得詞語時,注重了學生自悟

在教學中,我摒棄了傳統講解釋的死方法,只要學生心理感覺到就表明學生已理解體會詞語的意思。如理解“屹立”一詞,我抓住時機將課本中的插圖打在屏幕上,“同學們,結合插圖中五壯士的形象,你感受到了什麼?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屹立’一詞的意思?”學生有的説::“屹立,就是堅定不動搖的意思”。有的説“視死如歸的舉動”……

總之,這一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新大綱的精神,貫穿以學生為主體的“人本位”的思想,一篇課文學後,使學生留住了語言、留住了形象、留住了情感。

篇5: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國小四年級也是提升國小生語文學習能力的一個關鍵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落實國小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學習興趣,讓國小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習。

一、國小四年級語文教學現狀

1.教師教學方法落後

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採用的是落後的教學方法。使語文課堂變得死氣沉沉,沒有一點生機與活力。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只是按部就班地給學生講解課本,過多地給學生灌輸一些語文知識,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之下,感覺學習語文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慢慢的很多國小生對語文產生了厭惡之情。

2.國小生缺乏獨立性

很多國小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失去了一定的獨立性,在學習過程中過分的依賴教師,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國小生存在的這個問題,和教師的指導是有着密切聯繫的。很多語文教師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及時的給學生解決,使國小生對教師產生了一個依賴性。這種依賴性對於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有着很大的阻礙的。

3.學生主體地位沒有得到落實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應該是課堂學習的主人。但是在當前的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在教學過程中是很少發揮國小生的主體地位的。有很多問題也可以是由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一些語文教師為了節約時間,不給國小生合作探究的機會,慢慢的就使學生在課堂上沒有一個主體地位,成為一個被動接受知識角色。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習是很難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的。

二、解決國小四年級語文教學問題的有效策略

當前國小四年級教學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迫使着語文教學需要進行改革,語文教學只有改變這些存在的問題,才能真正的提高語文教學水平,才能提高國小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國小生在科學的教學策略下學習,才能夠具有一定的積極性,能夠以飽滿的心態來學習語文,學習到有價值的語文知識。

1.開展多媒體語文教學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多媒體教學,可以使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網絡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進入了課堂。因此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可以極大地激發國小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觀潮》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指導學生精度課文,給學生分析完課文內容以後,對課文內容就會有一個全面的瞭解。然後教師就可以播放關於錢塘江大潮的視頻。國小生在視頻中就可以聽到隆隆的響聲,看見白浪翻滾,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這些壯麗的景觀,會吸引國小生的眼球。讓國小生在視頻中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奇觀。這種畫面對國小生視覺上的衝擊,可以給國小生帶來極大的視覺享受,使國小生沉浸其中。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把觀潮這篇課文演繹的栩栩如生,讓國小生對課文有個更加直觀準確的把握。

2.指導學生自主預習語文新知識

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可以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國小生年齡是比較小的,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具有一定的依賴性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國小生對新知識進行預習可以提高他們的獨立性。教師在上新課之前可以給國小生樹立一個預期的目標,讓國小生在預習過程中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例如在學習古詩《憶江南》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下給學生布置一些預習的任務。讓學生在課下對詩詞的意思有個大體理解,把不明白的問題及時的反饋給教師。國小生可以在課下利用網絡平台協助自己學習,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慢慢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提高。

3.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開展小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採用的是落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小組教學可以實現國小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主動地探索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提出一個有效的問題,然後指導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解決提出的問題。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就能夠暢所欲言,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通過這種相互交流的方式,能夠學習別人的優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國小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提高,就能夠在學習語文中具有積極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這樣對提高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和總結能力是一個極大的幫助。

三、結束語

語文教學的改革只有不斷的完善,不斷的發展,才能真正解決當前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實現培養人才的教學目標。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和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借鑑,制定出一套科學的教學策略,來實現教育改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趙永嵩.深入開展語文教育改革——“面向21世紀,語文教育改革與發展”座談會綜述[J].教育研究,1999

[2]張曉霞.新課程下的國小語文創新教學[J].文理導航(下旬),20xx,08:43.

[3]吳新武.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導論[J].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xx.

篇6: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題目:國小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思考

摘要:教育的越來越低齡化幼兒園和國小是孩子各種學習興趣和天賦發掘的教育場所, 孩子們早期在這裏受到啟蒙教育可能因此對某一個方面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説繪畫音樂體育這些方面, 很多學生在第一堂課時可能就會被老師或者家長髮現這方面的天賦異稟, 然後送去培訓機構繼續深造也就因此在長大之後成為這個領域一個十分偉大的人物。認識到這一點之後, 教育越來越重視國小的教育國小生思維的啟發和啟蒙。因此, 教師應當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運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手段,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活躍課堂氣氛。

關鍵詞:國小語文; 課堂互動; 四年級;

互動是一個比較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早期的教學裏, 教師總是以一個主導者的身份出現學生只是聽着課被動學習, 師生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 互動在現在的課堂裏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善了, 不像以前學生無法理解教師教師也不能知道學生想要什麼。在新型的互動關係中, 師生之間互相瞭解相互尊重彼此信任, 教師只有知道了學生的問題癥結所在才能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師生之間只有關係融洽的情況下學生才會有問題敢求助於老師並且講解不懂的情況下才敢發問。本篇文章的重點就在於研究國小四年級語文課堂的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 進行問題的發現和解決。

1 將互動納入備課的內容, 課堂之前做好互動準備

備課包括許多方面, 有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方法等, 在新授課的教學中, 我們總要了解學生的學情, 這就是備學生。備學生絕對不可以成為一句空話, 而要在教學中踐行。針對互動過程中的個體差異, 教師要設計出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問題, 教師要特別關注不舉手的, 因為他們往往有一些比較大的基礎性的問題, 但是出於自尊心他們可能不好意思發問, 這個時候老師要更加主動一點估計他們説出自己的問題。

筆者認為, 課堂時間既有限又寶貴, 採取措施鼓勵不舉手的同學就要放在備課這一環節上。比如説給班裏的同學列一個表, 每次有同學發言就在名字以後做記號, 以五節課或者是十節課為一次小結的機會, 給一些發言多的同學一些小禮物。為了鼓勵那些從來都不發言的同學, 可以在做好記錄的情況下進行了解, 提問發言的情況有進步比如説這個月比上個月發言次數多就可以得到獎勵等等, 從來不發言的同學發言一次就可以得到獎勵等鼓勵的方式就非常直接並且有效。

一位特級教師曾經説, “語文課就要上得簡練、利落, 不可以有一句廢話。教師的備課一定要精心準備, 課堂中出現的每一個教育情境教師都要在備課過程中打個問號。師班互動中, 教師在備課環節就要預想可能在課堂中講出的廢話, 從而加以避免師個互動中,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品性有着很好的把握, 從而在課堂互動中, 能夠把對學生的表揚與其實際的性格特徵、學習準備聯繫在一起個個互動中, 教師對生生合作互動中出現的問題要做好總結, 備課過程中,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 教師要提出小組合作的要求, 保證小組合作的效率與質量。

2 注重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師生互動產生的影響

首先要説的是, 教師要注意課堂中多用幽默同時有感染力的生動語言。其次,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 應該運用微笑語言和友好的肢體語言, 感染學生的情緒, 引起學生的情感呼應, 為課堂帶來活力。最後, 教師應該多多稱讚、鼓勵學生, 時刻關注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 及時肯定、表揚學生的學習成果, 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 對於需要改進的學生, 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改正問題, 鼓勵學生繼續努力, 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 除了加強教師的管理, 還要加強學生自我的管理

要想在課堂教學中有一個良好的秩序, 教師就要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教師管得再好, 也總有有事情不在的時候, 而且這種情況佔據了大部分時間。但是, 如果教師能夠培養好學生的自律能力無論老師在現場與否, 學生都會自覺遵守學校的紀律、班級的紀律, 步入社會, 也將是一個守法的好公民。

這種集體一旦形成, 所有學生都能通過集體的影響力, 展開自主的、創造性的活動。班級課堂教學互動中, 每一位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各自表明自己的觀點, 抒發個人的見解, 並相互評論、修正與補充各自的認識, 和諧而又高效率的掌握教學內容。並且伴隨着這種集體的形成, 學生也會提高自己的素質, 這樣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互動會更加文明和融洽。

參考文獻

[1]陳婷.國小語文教學中快樂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xx (3) :63.

[2]周秀蘭.打造互動課堂, 湧動生命活力——國小語文互動活躍課堂策略探析[J].新課程導學, 20xx (4) :34.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範文6篇導航:

篇7: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引言

新課改教學背景下,體驗教學貫穿國小教育的整個過程,將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樂趣。國小教育是學生學習母語的初級階段,但由於國小生缺乏生活經驗,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不足,體驗式教學更好地為國小生學習語文起到了輔助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教學內容。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地增加與學生互動交流,為學生創設具有個性的課堂體驗,最終實現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1]

一、體驗式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思考

1.創設教學情境,營造學習氛圍

採用體驗式教學的靈活性在於能夠將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很好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容易從現實感知與語文知識相結合,探索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於國小生的生活經歷較少,對知識的理解還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要想進一步理解語文所要表達的思想就有一定難度。採用體驗式教學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創設語文情境,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語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的目的。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播種希望的種子》這一課時,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什麼是希望的種子,學會什麼叫做等待(西瓜生長要有一個過程,需要等待;爺爺的做法要讓作者信以為真,也得有一個過程;其實,等待是一種希望,是願望實現的過程)。讓學生進入到課文情境中,根據故事情節,聯繫上下文,適當補充情節,向學生提問:當“我”看到地裏的大西瓜時,會怎麼想?“我”長大以後會明白什麼?課堂上讓同學分角色扮演,演出自己的感受。課後讓學生以故事的形式為父母講述這篇課文。在教學中,讓學生體會課文的含義,通過創設課文意境,讓主動地融入到體驗式教學中來。[2]

2.投入實踐,獲得感知

體驗式教學在語文中的運用主要是一個注重實踐,獲取感知的過程,需要在教學中不斷讓學生融入實際生活當中的情境,讓學生學會將課文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觀察實物、體驗、獲取等方式來為學生創設情境。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野荷塘》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正看到荷花的樣子,引導學生讓父母在空餘時間帶領到公園內欣賞荷花,或者課前先播放荷花的影片讓學生欣賞,以此導入課程。首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親自看到的荷花,以此引入課文中作者描述荷花的句子。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親臨生活中的情境,感受荷花的生長環境,以觀看、體驗的形式為學生創設了課文情境,加深了學生對荷花的映像,學生以此形成了自己對荷花的見解,獲得自己親自實踐的感知,不僅豐富了生活經驗,更激發了學生對未知的慾望。教師再通過課堂的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實現了更高的教學質量。

3.增強閲讀感

閲讀是語文傳統教學方式的重要內容之一,可以引領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基本場景,在閲讀中感悟課文內涵。閲讀又分文快速閲讀、默讀和誦讀幾種。體驗式教學需要的是將三種閲讀方式結合起來,交替進行閲讀,讓學生以不同的感受來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接受文章帶來的思想感悟。以增強閲讀感來薰陶學生,是由中國語言文字的特性決定的,即通常所説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在不同的閲讀感當中,學生不斷獲取新的感知,領悟課文藴含的思想。例如,在學到四年級下《聖誕老人的禮物》這一課時,主要內容講的是一個感人的事件。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內心活動變化,感受到母女之間、陌生人之間可貴的真情。在理解小女孩的失落這一感情時,可以讓學生進行體會並多讀,這一環節難以讓學生領悟小女孩的失落情感。此時,語文教學中的閲讀感悟就可以發揮重要作用。讓學生反覆閲讀描寫小女孩失落時的句子,逐漸地從字句中找到內心性感體會。本文中心思想不難理解,通過反覆閲讀的方式,結合教師的課堂指導,希望可以讓學生們會懂得關愛自己的家人,也懂得陌生人之間之間的愛,在學過這篇課文後精神層面能有一個大的提高。

4.提升寫作,記錄實感

寫作是最能表達學生內心感情的方式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語文教學最大的特點是引導學生學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學會運用寫作手法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思想。可見,加強學生的寫作,提升寫作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體驗式教學的重要方式。學生能夠運用語文文字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是國小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例如,在學習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水鄉》一課時,作者具體描寫了綠色的堤岸,彩色的田野,綠樹環繞的村落,石橋,河面上來往的船隻幾處景象,展示了江南水鄉的繁榮興旺,並謳歌了人們的勤勞善良。課文不但文字優美,而且條理清楚,特別是本課的寫作方法很值得學生學習。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讓學生畫出文中描寫景色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分析句子好在哪裏。並讓學生為江南水鄉寫一段導遊詞,按照正確的格式寫作,根據自己的內心想法來寫,介紹江南水鄉的美景;教師充當遊客的角色,為學生的導遊詞作出點評。在寫作中,學生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結合引用文中的修辭手法,不僅學會了語文課程所表達的情感,也達到了語文教學的目的。[3]

二、結語

綜上所述,在國小語文四年級教學中實施體驗式教學是具有顯著的可行性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通過自身體驗獲取感知,又可以豐富自己的見解獲取新知識,最終實現理想的語文教學目標。學生在體驗式教學的環境下,不斷嘗試新的事物,不斷對未知世界進行探索,感悟生活和語文帶來的樂趣,從而真實地表達自我情感,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夏靜.試説國小語文體驗教學[J].國小教學研究,2015(12).

[2]王波.體驗式閲讀在國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林區教學,2014(4).

[3]蘇瓊.體驗性閲讀教學“三環節”簡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05).

篇8: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摘要:國小四年級語文教學是國小教學最重要的階段,對於打好學生的語文基礎和引導接下來的教學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承上啟下的意義。語文是工具性學科之一,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語言溝通的技巧。但是由於傳統思想的限制,國小四年級語文教學方法還存在很多不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新課改的理念也不契合。針對這樣的現象,國小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對語文的教學,從課堂教學、作文教學、作業佈置以及課外教學中開展有效授課,從而切實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國小四年級語文教學有效性

語文是學生學習的必修課,也是教學的重點,對於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提高語文素養都具有積極的作用。漢語是我國的母語,語文學習還關係到其他科目的教學質量,影響着課程的把握和理解。隨着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實施,傳統的四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已經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訴求,只有創新教學的方法,樹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從語文課程的內涵出發,才能構建高效課堂,做好有效教學。本文就從國小四年級語文教學的現狀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材內容,設計教學的良好制度,找到有效教學的方法。

一、有效的課堂教學

課堂是學習最主要的地方,也是教師授課的場所,課堂的40分鐘時間是學生高效學習的關鍵。但是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的效率,就成為了教師研究的重點。

首先,教師要充足備課,在教學之前熟悉掌握課本內容,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瞭解,然後在課堂教學中把握好適度原則,將備課過程中準備好的資料、信息向學生進行講解,打好高效課堂教學的第一步。

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緊跟住學生的思維,瞭解他們的變化和訴求,及時與學生進行眼神上的溝通和交流,明白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不懂之處,並完善課堂教學,彌補教學存在的不足。

再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實施授課,改變單一教學存在的問題,用富有趣味的方法開展教學,激發國小生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從而全面實現教學的目標。

最後,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留下充足的空間,提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策略,擴展他們的眼界和思路,讓他們主動進行思考,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學習。

二、有效的作文教學

作文是國小教學中最難一部分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國小生閲歷淺,在寫作過程中很難用詞準確的抒發自己的情感,寫出的文章有很多都是流水賬,立意不夠清晰,觀點也不夠鮮明。作為語文考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作文的教學也體現着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和語言技巧的運用。

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在不斷的積累中掌握各類詞彙和成語的含義,鼓勵學生從説話入手,在平時通過日記的形式記錄一天的生活。與此同時,教師要延展學生的思路,向學生介紹適合閲讀的書目,在讀書中擴展自己的眼界,掌握寫作的技巧,在學習作文範文的過程中創新寫作方法。當然,在寫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將情感抒發其中,鼓勵他們敢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用真實的故事和語言打動讀者。

三、有效的作業佈置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形式,也是高質量教學的關鍵階段,有助於彌補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鞏固教學知識點。但是,要保證四年級語文教學的高效性,就必須在作業的有效佈置中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分層佈置作業

因材施教,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上,同樣也體現在作業佈置上。作為教師,要放開膽子,克服麻煩心理和整齊化一的思想,不要用一把尺子去量幾十個學生。這既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也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教師應把作業分成幾個層次,分別要求,分別提高。

(二)佈置快樂性作業

教師要充分挖掘作業中的有趣的元素,編製成有樂趣的作業。例如:成語接龍、成語迷宮、看圖猜成語、智勇神探、動手做做看、淘氣的小標點、錯別字糾察隊、積累專家、朗讀高手、背誦大王、學生設計作業等等。一個不識字的妻子寫給她的先生的,信的上面只畫了四隻烏龜,請小朋友發揮想象力,用同音字把這封信翻譯出來。通過這樣的作業形式,學生能夠更有興趣的做作業,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四、有效的課外教學

國小四年級已經是國小教學的高年級時期,對於學生進入國中學習具有重要的祭奠作用,僅僅依靠課堂的教學時間,學生無法擴展眼界和延展思路,不能學好語文課程。針對這樣的現象,教師要對課外教學進行補充,在課後輔導的時候堅持“抓兩頭促中間”的輔導策略,強化糾錯環節,實現培養優等生、補給學困生的雙落實。要擴展輔導形式和內容,在以教師輔導為主的同時充分挖掘學習羣體的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同學之間的輔導由一師變為多師,由單向的師生輔導變成多向多層面的輔導。此外,通過課外讀物的教學和閲讀,讓學生自主進行思考,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

五、結束語

打造“高效課堂”是一個永恆的課題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國小四年級教學是教學的關鍵階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基於傳統教學方式是不足,教師要從課堂教學、作文講解、作業佈置以及課外教學四個方面創新教學的方法,立足教學實踐,更新教育理念,探究教學本質,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娜.淺談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卷[C].:,20xx:2.

[2]郝俊格.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週刊,20xx,(23):137.

[3]賈保良.國小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淺談[J].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xx,(02):90-91.

[4]黃慧麗.小議如何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xx,(04):81+68.

篇9: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題目:國小四年級語文閲讀教學策略

摘要:國小階段的學生正處於一個思維飛速進步的時期,在這一時期讓學生能夠通過用自己的筆觸來描繪周圍的生活和事物,對其進行閲讀訓練可以達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國小四年級的語文教師就要重視閲讀這一教學內容的安排,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

關鍵詞:國小四年級語文閲讀;閲讀訓練;閲讀興趣;

教師要善於點撥學生,讓學生從不會閲讀到逐漸學會閲讀,明確遵循閲讀教學的客觀規律是教師向學生教授閲讀技巧的第一要義,執教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必須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根據不同的文本調節教學進度或是改變教學方法。

一、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很多教師的當務之急並不是努力教授學生的閲讀策略,而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快速地培養起學生的閲讀興趣,讓興趣引導學生充滿學習的動力,由於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因為生理問題的影響導致自我約束能力本身就比較差,加之還沒有培養出良好的讀書習慣,因此要讓他們懷着濃厚的學習興趣把閲讀當作一種自我行為是十分艱難的,為此教師就必須抓住他們的年齡特點最大限度的激發他們閲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把一些好書中描寫的最為精彩的部分講解一些給學生聽,當學生聽到最感興趣的時候就停下不講,讓學生課後自己自行閲讀書籍,從而培養他們自主閲讀的能力,或者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推薦一些好書,讓學生能夠通過這些課外書培養綜合素質同時還能養成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

二、加強閲讀過程中的思考環節

閲讀的美妙之處不僅僅在於讓學生能夠沉浸到文字的世界中,還要讓學生能夠通過開放思維自主的進行對文字的思考,教師在初次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進行閲讀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自由的思考去揣測文章的立意。比如,在講解到《山行》這首古詩時,就可以組織學生討論,根據這個題目學生將會從哪個角度着手寫山行,有的學生説可以對山間的景物進行描述。如介紹山澗中的行雲流水,山間的花鳥魚蟲,山上的奇峯怪石,有的學生説題目是山行卻不一定要描寫山行,可以具體描述在行走時詩人的感悟和心路歷程。如突然走到一處地方看到景物聯想到自己的境遇感覺前路迷茫,卻又突然看到生命的希望,從而衍生出對前路的期盼來,通過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帶着問題進行思考着,在課文的閲讀過程中找到自己與作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種方法有利於提高學生在學習時的注意力,也對提高閲讀的教學質量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加強字詞句方面的訓練

閲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對文章中的一些東西進行理解和累積,這也是語文教師在進行閲讀教學中的主要任務,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或者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去理解作者運用這些詞句的意圖,在理解的基礎上甚至可以通過背誦或者摘抄的形式去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把這些優美詞句內化到自己的作文中。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的引導是十分關鍵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累的語言詞句可以更加的符合自身的學習情況,以此來幫助學生養成主動積累的好習慣,自覺豐富自身的語言積累,這對於學生今後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如教師在講解《三顧茅廬》這一課文中,“只見那裏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卧龍”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上下文去理解這句景物描寫刻意用修辭其實是在暗示諸葛亮也是一個在等待時機的“卧龍先生”。再比如,《珍珠鳥》這篇課文中大量運用了描寫動作的字詞,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針對這寫字詞進行思考,理解這一個字的存在就是為了強調珍珠鳥的淘氣和對人類的信任,通過這些細節引導學生可以在文章中自行找出關鍵的字詞句,閲讀過這些文章領會到作者行文間的精妙之處,從而獲取更加深刻的閲讀體驗。

四、創設閲讀的情景

課堂中除了受到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能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的之外,學生學習的情緒、對於教師的情感、教學環境等因素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語文學科是一個發散性特別強的學科,它同時具備科學性和藝術性,在進行閲讀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像戲劇中一樣利用唱、念、做、打等等方式去創設生動活潑的閲讀情境,把枯燥乏味的課本知識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直觀生動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採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等方式讓學生可以像身臨其境一樣欣賞到文章中描述的美妙的畫面,通過設計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小活動和情節來激發學生的表現欲,通過鼓勵學生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個性特長來引導學生獲得個性化的閲讀體驗。

五、尊重學生差異

每個學生學習的效果並不是一致的,在各方面的發展也不是步調一致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閲讀教學時要儘量留給每個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積極而端正的看待每一個學生,當學生有進步的時候要適當的予以肯定,讓學生在閲讀中不僅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獲得滿足感和成功的喜悦。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各抒己見,把在文章中不同的見解都提出來,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獲得嶄新的知識,教師要摒棄掉傳統的閲讀教學灌輸知識的做法,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思維空間和時間,讓其可以充分調動起主體的能動性,學生在經過自讀自悟之後教師有的放矢的進行點撥和講解,才可以真正的做到教學的有機結合,從而把課堂效果最大化。

六、注重單元整合

在進行教材的每個單元的教授前,教師要對即將學習的課文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提前向學生説明即將教授的課文是屬於何種類型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教師還可以提前佈置的單元學習過程當中的一些任務,讓學生可以提前對課文的學習做好準備,帶着任務去學習。比如,即將教授的單元裏的課文都是描寫景色的,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完本單元的文章之後,製作手抄報來檢查學生學習的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單元的整合,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課文主要內容之間的連貫性,不能出現學習完前一個單元就和後面一個單元毫無瓜葛的現象,對這一個單元要學習的課文預先做粗略的劃分,從閲讀方法上把這些文章大致分為精讀和略讀兩種類型,需要精讀的文章必須要求學生進行仔細認真的研讀,咬文嚼字結合想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精讀不僅可以充分理解閲讀材料中用到的重要的方法,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而閲讀就只需要學生粗知文章的大意即可,不需要對文章中出現的字眼進行仔細地揣摩,這種粗略的劃分可以幫助教師合理的分配課堂時間,突出教學的重難點。

其實語文閲讀這一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的歷史由來已久,過去滿口歌頌着之乎者也的老教師就是通過讓學生自行對文言文進行背誦和理解,然後學生不懂的地方再進行講授,可是目前我國語文閲讀教育的現狀卻越來越往“填鴨式”的方向走了,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閲讀教學時不能夠一成不變,要在語文閲讀教學中融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給予陽光給予水分,讓閲讀的幼苗在學生的心中破土而出茁壯成長,讓閲讀教學成為學生一生都受益無窮的東西。

篇10: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國小語文是學生脱離幼兒教育後接觸的重要學習內容。國小時期的學生在心理與性格上都未定性對於學習的理解不夠深入啟制力很弱,常常會由喜歡一個教師而喜歡上一門課,討厭一個教師而牴觸一個學科。對於這樣的年齡階段來説J/、學語文教師一方面應與學生建立起緊密而信任的關係,讓學生從心裏願意接近教師。另一方面教師應對教學課堂進行創意化運用各種手段進行教學方法的豐富。

一、情景教學法對於提高國小四年級語文教學有效性的作用

每個國小生都是天真活潑又愛動愛鬧的,其情緒變化大海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也非常明顯。“三分鐘熱度”是國小生常見的性格特徵,他們會因為一個情緒而開始特別努力地主動學習,也會由於一點教師眼裏的小事而開始不愛學習。國小生敏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教師在進行國小語文教學時的態度應是全面而細緻的。教師對於學生的心情應全面掌握在課堂上以平等信任的態度去對待學生,以開放鼓勵的心態去面對學生所提出的各類問題與各種天馬行空的回答。而情境教學法就是針對於當下國小生的心理特徵而設定的教學方法,它與傳統性語文教學中以文字和語言進行教學的方法不同。情境教學法強調知識的全面展示教師可以利用圖片、音樂、場景、視頻等各種形式來進行教學設計把課文中的知識“演活”.相比傳統意義上單調的講解與中心思想解讀夢清境教學法貼近學生心理強調學生的感官體驗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國小生對老師有一種天生的敬畏感。他們重視教師對自身的評價與看法。如果教學中教師給學生的感覺是“嚴苛且冷淡”那麼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就傾向於“沉默和應付”.如果教師展示給學生的課堂是“生動且活躍”那麼學生也就會表現得“積極和興奮”.教師的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進行人教版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材《鳥的天堂》的教學中。文字內容的描寫非常多J/、學生對於文字的理解還處於積累學習階段而其感官上的印象卻是最深的。教學中,筆者首先就在進行教學引入時就向學生們提問啟己去過的綠色最多的地方是哪兒?學生們紛紛把自己曾經去過的山、去過的湖邊、去過的森林感受全説了出來。接下來筆者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選擇了《阿凡達》裏的樹屋、九寨溝的山水等各種風景優美的視頻片段並且進行介紹與講解。在優美的背景音樂中,學生的情緒已經緊跟着視頻裏的內容而起伏,此時筆者再切入網上所找到的《鳥的天堂》中相關的圖片與資料涅上各類的鳥鳴聲讓學生聽。每個片段中還放入一段課文的原話並且提示學生,待會兒要把這些句子在課文中勾選出來。良好的情境塑造了學生良好的學習心態對於文中作者所描述的場景池得以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的教學不僅有效地讓學生整堂課都跟着教師的上課節奏走,而且還讓學生在各種感官體驗中靜思文字之美,提高了學生對於學習內容的理解深度池大大提升了整節課的教學有效性。

二、情感融入對於國小四年級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語文的教學單位就是一篇又一篇的課文,而這些課文都是飽含作者情感在內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漢語抑揚頓挫的聲調特點帶有感情色彩地去帶讀把文字之美充分展現出來。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學會投入情感把呆板枯燥的文字句子用充沛的情感去表達。

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中,古詩的教學內容也佔了一定比重。對於詩的教學J/、學語文階段並沒有對其體裁、幾言律詩、平仄等進行要求而只是讓學生進行積累與背誦。針對於這樣的教學目標筆者對於古詩的教學與傳統的《千字文》、《三字經》一樣通過不斷的誦讀讓學生去體會其中的文字之美。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年齡與其性格特徵,強制l勝地要求其去背去讀,只會讓學生對其產生“任務式”教學的反感。只有通過情感的帶入,讓學生體會到詩中所包含的文字之美,情不自禁地去吟詠才是其最終的教學目標。國小生的文字底子還處於積累階段,自然不可能一開始就對詩中的情感引發共鳴,而教師的工作就是帶領學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感受到情感共鳴。如在進行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古詩兩首《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時筆者先在教學開始前進行了情感鋪墊。讓學生們想一想除了父母自己最捨不得的人是誰掌生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有説奶奶的肩説同學的肩説鄰居小朋友的。接下來筆者再讓學生們想一想:如果這個最捨不得的人今天就要離開你去到很遠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你會對他説些什麼呢岸生們開始嘈雜,慢慢沉默,接下來就開始想自己的情感表達。當筆者挑了幾位平時情感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形容了自己此刻的心情。學生的回答中不捨是主要但還有祝福,更有期待未來的見面。當情感鋪墊到位後筆者開始介紹詩中的作者與送別人的關係時,學生的情感很快與詩人取得了共鳴。甚至有學生説詩人説出了自己的心裏感覺,自己形容不出但詩人卻説出來了。特別是那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赴他特別感同身受。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真實而針對性強的情境化教學創設屬教於樂赴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考慮到這一階段的學生對於知識的接觸是全身心的,教師不僅僅應從傳統的聽説背上去作創新還應運用圖畫、音樂、動手等各種感官接觸的方法去加強學生的情感共鳴增加其情感體驗進而提高對於知識的理解力。

參考文獻:

[1]陳慧雲。淺談國小語文教育中的課程創新田。中國校外教育,20xx,(22)。

[2]膜衝國小語文教學創新的實踐思考田。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xx,(。5)。

[3]程忠豔。淺談如何提高國小語文教學質量!N].黔西南日報,20xx.

篇11: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基本結構與四年級上冊教材一致:以的專題形式組織教材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閲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台或成語故事等)。

從五年級上冊開始,口語交際、習作不安排在語文園地中,單獨作為一個體系;我的發現改為交流平台;課後思考練習題的敍述語氣也有所變化,主要從兒童的心理髮展特點來考慮的。

二、加強目標意識

明確四年級下冊教材的教學目標課程標準只規定了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編寫教材依據的是課程標準,要考慮怎樣實現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還要考慮將中年段的教學目標分解到中年段四冊教材中,通過課文、課文後面的思考練習題、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以及其他的一些內容來體現、落實這些目標。學生語文的能力發展與其他能力發展不同,它不是直線式的發展,是環環相扣、螺旋上升發展的。這就需要教材編寫遵循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編排原則。

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學目標,有的不是一學期或一學年所能達到的,既可能是階段性的目標,又可能是貫穿整個國小階段的目標,如中年段的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低年級是“學習”、高年級是“能”);又如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是國小階段一以貫之的目標。

我們在編寫四年級下冊教材時,既注意了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了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並且注意階段性目標之間的聯繫與銜接,力求準確體現語文教學目標的整體性、階段性和連續性。

1、認字200個,會寫200;累積認字2600個,會寫20xx個左右。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不認識的字要想辦法認識,如查字典)。提高漢字書寫的速度。(修訂的課程標準,要求中年級累計認識2500個左右的漢字,會寫1800個左右的漢字,減少了200個)中年段的識字、寫字教學,往往被忽視或重視不夠,識字、寫字教學應該作為國小語文的常規教學,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處理識字、寫字的方法要有所不同。

2、會使用字典、詞典。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修訂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查字典、詞典的方法: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會默讀。(修訂的課程標準把原來在低年級的默讀要求提到了中年級,即“做到不出聲,不指讀”)養成好的默讀習慣應該從低年級開始,學習默讀時培養,到了四年級,應該訓練學生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和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6、能複述敍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動的人物形象和語言。(語文園地中“我的發現”給予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與複述課文是互相聯繫的,在第八組的“我的發現”中給予一些方法的提示)

7、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秀詩文。(這是一項經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的情況下,可以多積累一些精彩的句段)

8、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課外閲讀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課程標準對中年級的閲讀總量是不少於40萬字,教科書在第八組推薦了學生課外閲讀《伊索寓言》《西遊記》和寓言故事、民間故事)。

9、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這是與閲讀教學的訓練目標相一致的,由讀到説)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語文園地五、六中口語交際和習作,將説、寫感受和體會作為一項內容;語文園地八中的口語交際:推薦一本書,其中一個要求就是談感想;評價的標準為“説得清楚、明白”,語文園地四也將表達得“最清楚、最明白”作為評價標準)

10、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能把內容寫清楚、寫具體。能修改習作中有錯誤的句段(整篇習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級進行訓練,三年級開始習作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句子的修改)。嘗試寫讀後感、讀書筆記(一些課文後安排了小練筆,要求學生寫感受、寫體會)。

教材在編排上,一方面考慮説寫結合,説感受、想法和體會,再下來;另一方面,教材在五年級上冊,提出了寫讀後感的要求。這是為高年級寫讀感做一些鋪墊。

11、能在綜合活動中,提出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討論;初步學會對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與運用。(高年級教材中每冊安排的一個大的綜合性學習單元,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蒐集資料與運用資料的能力)

以上從識字、寫字、閲讀、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等方面,提出了四年級下學期的教學目標,這些目標不可能在每一組、每一課的教學中都能體現、落實。在教學中,每一組、每一課都應該有語言文字訓練的側重點,訓練的目標應該更明確,更到位。下面就每組教材的編排和教學中注意的問題(每組教材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不展開來説,教參中有説明;下面側重介紹語言文字訓練的目標)

三、每組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組

本組課文以“走遍千山萬水”為主題,雖然是選取有關山水景物的文章來組織單元,但實際上暗含着圍繞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來編排。如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還要了解排比句式並學習運用,體會用優美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這一組課文語言優美,易於朗讀背誦,教學中要重視語言的積累,在誦讀中體會山水景物的美好。

《古詩詞三首》,可背誦、默寫,瞭解詩詞句的意思並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詞這種形式,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可以講講詞與古詩的不同。《憶江南》這首詞共有三節,後兩節可以讓學生蒐集,也可有老師告訴學生,但不作為學習要求。選做題可在第一課時進行佈置,第二課時課文上完後進行交流。

《桂林山水》,作者採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為一體的方法來描寫桂林山水的,對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理解,要結合第二、三自然段的內容和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體會,想象畫面;還要學習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寫方法,發現排比句式的主要特點。這是本組課文的一個訓練點,在語文園地“我的發現”中明確提了出來。這裏不要教給學生語法術語,只要求讓學生了解和體會這些用法,比如,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桂林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在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對身邊一二處景物的描述中。閲讀鏈接中的短文是節選,可以讓學生找一找全文讀讀,不作為統一要求。

《記金華的雙龍洞》,重點讓學生了解作者遊覽過程中的所見、所感。學習按遊覽的先後順序記敍的方法,以及初步瞭解有詳有略的敍述方法。在閲讀中還要體會遣詞用句的妙處和表情達意的作用,課後思考練習第3題設計目的就是引導學生體會遣詞用句的妙處和表情達意的作用。

《七月的天山》,在寫法上既按照瀏覽的先後順序,又體現了一步一景的描寫方法,作者抓住七月的天山雪峯、飛濺的雪水、原始森林和天山深處的野花來展現天山的美。這些特點可以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課文中許多優美的比喻句子,可以讓學生抄下來。(雖然強調略文課文粗知大意,在詞句訓練方面一般不作過高要求,但有的略讀課文,可以有摘抄、仿寫或拓展的練習,如三上的略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

口語交際:“走,我們去春遊”。不是強調春遊過程,而是側重春遊活動的策劃,在策劃中進行語言的交流。教學中可以擴大春遊活動的範圍,可以是能夠實行的計劃;也可以是以後才能實行的計劃,目的是打開思路,讓學生有的想,有的説。

習作:寫校園景物,着重引導學生把在課文中學到的描寫景物的各種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來。由讀到寫比較容易做到的是《記金華的雙龍洞》描寫景物的方法,即按照遊覽的先後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先回顧一下課文的記敍方法。同時強調要抓住校園中一兩處重點景物來寫。

寬帶網:是本組走進千山萬水的拓展內容,可以讓學生通過畫面,瞭解五嶽,有條件的還可以再擴展,蒐集資料,注意如何引導學生將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

第二組

本組專題是“以誠待人”。四篇都是寫人記事的課文,二篇精讀和二篇略讀。訓練的重點是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討論解決;初步瞭解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方法。本組課文是通過具體事例來講誠信故事的,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要求運用一些真實的事例來交流怎樣真誠地對待每一個、每一件事,這樣安排的目的是強調學習的遷移,讀與説的結合。另外,課文中的故事內容有一定的時代感,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認識,受到真誠待人、重諾守信、寬容理解良好品質的教育。

《中彩那天》,在學習中可以引導學生找出母親講的話和描寫父親的神態、動作語句,認真讀讀,體會父親矛盾的心態,懂得父親是在生活艱難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從而體會其內心情感的高尚。課後“小練筆”是想象情景的練習,既能豐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可以訓練想象能力。

《萬年牢》,可以通過課文泡泡中“課文中三處提到了?萬年牢?,這中間人什麼聯繫呢?”的問題,先引導學生找出課文相關內容認真讀讀,再體會做糖葫蘆與做人之間的關係,前兩處“萬年牢”是講做糖葫蘆這件事,後一處“萬年牢”是講怎麼做人。對怎麼做人,可聯繫生活中的實際,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還要學習課文中通過一些具體事例來表現一個人好品質的寫作方法。

《尊嚴》,重點學習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和語言,來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感受人物的良好品質。在瞭解事情的經過,弄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描寫年輕人外貌、動作和語言的句子,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

《將心比心》,是講人和人之間的寬容和理解,課文簡短易懂。可以抓住課文最後一段,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口語交際:與本組專題內容緊密結合,由課文內容延伸到生活有沒有以誠待人的事例,來加深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教學中可以不受圖和文中的事例的侷限,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尋找以誠待人的事例,來交流討論。討論是提高認識的過程,對一些不正確的想法、認識,老師要加以引導;講的事例力求做具體、生動,讓人受到感染,得到啟發。

習作:把自己想説的心理話寫下來。這次作文比較好寫。習作指導的重點放在怎樣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把他們的情感激發出來。想好傾訴的對象,即想對誰説,注意運用具體的事例,防止學生説大話、説空話、説假話。

我的發現:是三年級、四年級上學期學習要求的延續,目的是引導學生養成留心周圍的事物、勤觀察和勤動筆的習慣,同時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這也是一個有關寫的訓練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