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古詩《望天門山》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8.9K

古詩《望天門山》教案精品多篇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斷、楚、孤、帆”四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望天門山》;

3、能結合註釋,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用自己的話説出“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等詩句的意思;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詩中重點詞“斷、開、流、回”,背誦古詩。

難點:能想象並體會詩中描繪的景象,在朗讀過程中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很多首李白寫的詩了,誰來背幾首給大家聽。

生可能會背(靜夜思、望廬山瀑布、贈汪倫、獨坐敬亭山、夜宿山寺)

師:看來,同學們會背的還真不少,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他的另一首古詩《望天門山》

師板書課題並齊讀課題。(大聲的讀,乾脆的讀)

(二)分析題意

師:“望”在這裏是什麼意思呢?師PPT出示“望”在字典裏的解釋,那“望”在這裏是第幾個解釋?

生:看,在遠處看。

師:根據你對”望”的理解,你能説一説望天門山的意思嗎?

生:站在遠處看天門山。

師:天門山你們瞭解嗎?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天門山?生彙報!

師:你是從哪裏瞭解到的?

生:註釋!

師:你真會學習!註釋能夠幫助我們讀懂古詩,是理解古詩的一種好方法!

這就是天門山(出示天門山圖片介紹天門山):天門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和縣與當塗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相對,形同門户,所以叫天門山。

(三)初讀古詩,感悟意境

PPT出示整首古詩!

師:下面就讓我們跟隨大詩人李白一起走進天門山,去欣賞它的雄偉與秀麗吧!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速度和語調自由地讀一讀這首古詩注意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古詩

師:這首詩裏藏着幾個有趣的詞語,只有讀懂了這幾個詞語我們才能讀懂古詩,老師給他們塗了顏色,誰來讀一讀?(指名讀2學生,齊讀)

師:剛才我們通過註釋瞭解了天門山,那楚江呢?誰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楚江?請看書中註釋!

師出示圖片,補充講解:這裏的楚江指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於楚國,所以叫楚江!

“楚”是我們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我們一起來寫一寫。

師:字詞都過關了,再讀古詩我們會更加順暢的,誰願意來試一試?(指名讀2學生)

師:我們把字音讀準了,能否讀出詩的節奏呢?誰來讀?(指名讀)

師:請按照老師劃分的這個節奏來讀。

生讀;

師評價:讀得不錯,獎勵你一個任務,聽好了,請你推介一位同學,推介的理由只有一個:他的朗讀水平很高,可能超過你!

師:你為什麼推介他?生説明推薦的理由。

師:多麼謙虛的一個孩子!同學,請你不要辜負你同學對你的期望!來,請你讀一讀!

師:孩子,首先得感謝你,因為你的眼力很準,你為我們推薦了一位朗讀的老江湖!

師:同學們,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詩人筆下的這首望天門山更是一幅精彩絕倫的畫,現在請大家默讀古詩,找一找看詩中出現了哪些景物?用你的筆圈出來。

(指名回答)

生可能回答: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相互補充)

師:把你們的回答串聯了起來,就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的山水畫了(出示PPT圖片)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師:下面就讓我們跟隨李白一起乘坐小船去感受天門山的雄偉與壯闊吧!

(四)指導想象,感悟詩境

師(出示第一句詩):讀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生讀

傳説中這天門山原是閉合的,只因一把利劍以不可阻擋之勢將它劈開,再讀讀這句詩,你找到這把利劍了嗎?引導學生根據註釋理解楚江。

師:這一句中有兩個字特別形象地給我們寫出了天門山的雄偉和楚江水的氣勢你找到了嗎?

生:斷,開

師:PPT出示斷字小篆體)這是斷字的小篆寫法,左邊是一把刀把兩束絲完全剪短,右邊是一把鋒利的斧子,就這個斷字,你能想象到天門山是怎樣分開的嗎?

生可能回答:被江水的氣勢給沖斷了,是被江水像刀子,像斧子的波濤給沖斷了。

師:哦,江水的這種氣勢你感受到了,用一個詞來形容江水的這種氣勢?

生可能回答:波濤洶湧、封號怒吼等

師:讓我們聚焦這個開字,(板書“開”)

師:波濤洶湧的長江竟然把天門山給劈開了,現在請你再把這兩個字放到詩句中讀一讀,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你能根據老師的提示説一説嗎?)

我彷彿看到:天門山被長江水從中間劈開,一分為二

師(出示PPT):高高的天門山被浩蕩的長江水從中間劈開了,形成了水衝山斷的畫面,這樣的氣勢誰來讀?

生讀

師指導

全班讀

師:那又是誰有如此的能耐讓不可阻擋的楚江至此回呢?(出示第二句詩句:碧水東流至此回)

(圖片展示);這是天門山,滾滾東流的江水經過兩山夾道處時水面變窄,碰到山壁時激起迴旋,在這裏翻滾咆哮,遇到山時,只能繞山而流,這樣迴旋徘徊,天門山能夠把浩蕩的長江水給調轉方向,

生彙報:山

師:是呀,湍急的河水流到那裏又受到了山的阻礙,你是從哪個字感受到了那份氣勢?

生:回(板書“回”)

師:同學們真棒,我們一起來看這個回字,這個回字很有意思,是個象形字,本身就像旋轉的漩渦,老師這裏有回字的兩種解釋(出示PPT)詩句中的“回”字是哪一種意思,誰來説?並説説你的理由。

生:第二種(説出自己的理由)

此時此刻,你覺得天門山是怎樣的?

生:高大、堅固、堅不可摧

師:是啊,天門山真堅固啊,現在的你又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生思考彙報

生:碧綠的江水流到兩山夾道處時激起迴旋

師(出示意思):形成了一幅山阻水回的畫面(板書—回)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詩,讀出山阻水回的氣勢。楚江水撞擊(或是板書勾畫楚江水撞擊天門山構成巨大回旋的簡筆畫)

師:水衝山開,山阻水回,形成這樣的壯舉,讓我們合着來讀一讀

生讀

師:在波濤中,李白的小船繼續前行着,終於近了,李白又看到了(出示PPT—兩岸青山相對出)

生讀

師:你認為在這一句中,哪個字用得最巧妙?為什麼?

生彙報:“出”(化靜態為動態)(板書:出)

好一個“出”字啊,這兩岸的山好像是面對面的在比高矮呢!讀————兩岸青山相對出

好一個“出”字啊,讓我們明白了詩人的船是由遠及近,這兩岸的山就好像張開雙臂在迎接他。讀——兩岸青山相對出

師:當小船在青山間穿行的時候,李白抬頭向遠處看,他的眼前一片開闊,進入他眼簾的是(出示PPT—孤帆一片日邊來)

生讀

師:此時此刻,你又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生可能回答:一隻小船從日邊漂來、一隻小船沐浴着陽光從遠處漂來……

(板書:來)

師:青山出迎、帆來日出,李白陶醉在山水中,讓我們把這兩句讀一讀。

那詩人當時途徑天門山揮毫寫下這千古絕唱時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心境呢?下面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了解一下!(播放視頻)

原來山的熱情、水的澎湃皆是因為詩人那喜悦的心情呀!所以面對

(五)合作朗讀,昇華情感

1、原來山的熱情、水的澎湃皆是因為詩人那喜悦的心情呀!所以面對眼前這壯麗的山河,不禁激發了詩人報效祖國、建攻立業的雄心壯志。他滿懷希望,滿懷激情地吟誦着——(男生讀)

2、想象一下,此時的你也和詩人一起站在順流而下的小船上,眼前的景色怎不讓你激動,你也情不自禁地吟誦着——(女生讀: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3、如果有一天,你也來到天門山,你一定會想到一個人——李白!想到李白,你就一定會想到今天學的這首詩《望天門山》,你一定也會像作者一樣情不自禁地吟誦起“天門中斷楚江開……”全班一起朗誦。(配樂)

總結:這就是經典的魅力,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願同學們能熟讀經典,成為傳承文化的使者。

正因為天門山的熱情讓李白感動,所以他在天門山逗留了多日,還寫下了另一首《天門山》和一篇文章《天門山銘》,一個地方留下兩首詩、一篇文章,這在李白寫詩的生涯裏是不多見的,可見天門山在他心裏的地位是很高的。

(六)總結拓展,積累運用

(方法一)正因為天門山的熱情讓李白感動,所以他在天門山逗留了多日,還寫下了另一首《天門山》和一篇文章《天門山銘》,一個地方留下兩首詩、一篇文章,這在李白寫詩的生涯裏是不多見的,可見天門山在他心裏的地位是很高的。下面我們就來讀一讀他的另一首是《天門山》ppt出示

(方法二)李白一生熱愛大自然,遊歷了許多名山大川,因此,也寫下了很多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詩,除了今天學得這首望天門山,還有他的《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都抒發了這種感情。

總結:同學們,我們祖國江山美如畫,歷代詩人都為之陶醉,並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像這種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詩不僅李白寫過,其他詩人也有很多,請你們回去後繼續蒐集背誦,看誰背得多!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

(七)板書設計

望天門山

開借註釋

回看插圖

出想畫面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實錄:

【課前】:課件出示有關長江的古詩名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明楊慎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唐白居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宋辛棄疾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宋柳永

(學生自由地讀)

師:這些詩句有什麼特點?通過讀這些詩,長江在你眼裏是怎樣的?

生:這些詩句都是寫長江,讀完後,我感覺到長江磅礴的氣勢。

生:我感到了長江之水的惆悵;

生:我領略了“浪花淘盡英雄”的本色。

【開課】

(教師課件出示一幅《望天門山》的狂草書法作品。)

師:看得出吧?這是哪一首詩?

生: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我從“孤帆”這兩個字看出來的。

師:有“孤帆”這兩個字,但不是這首詩;

生:是毛澤東的《長征》

師:不對

生:是李白的《望天門山》

師:你怎麼看出來的?

生:第一句裏有一個“中斷”,還有“楚”字特別清楚,所以我猜是《望天門山》。

師:對,就是李白的《望天門山》,大家讀一讀。

(生看着書法作品,讀詩)

師:覺得這幅書法作品好不好?

生:好,行筆很舒暢,讓人感受到了詩裏的氣勢。

生:我覺得不好,因為太潦草,簡直就不知道寫的是什麼。

生:看不懂才叫藝術,一種詩歌和書法相結合的藝術。

師:對,不要表面上看草書,其實表達了一種感情,也表現了一種的功底,沒有楷書的功底,是寫不出這樣的草書來的。

師:你們對這首詩已經熟到能背了,我們一起來默寫這首詩。我在黑板上默,你們在下面紙上默。

(師生共默〈望天門山〉,老師默到一半,就有學生示意已經默完)

師:今天,姜是嫩的辣,超過老師了。我來檢查你們是否默得好,有沒有錯別字。

(師下位檢查,並提出評價意見)

師:這首詩是李白寫的,大家讀讀李白的簡介。

(課件出示;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一生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現存近千首詩,他的詩歌色彩瑰麗,大膽想象,被稱為"詩仙"。

師:李白的簡介,大家要抓住關鍵詞記住它。哪幾個是關鍵詞。

生:色彩瑰麗,大膽想象。

生:浪漫主義詩人和詩仙

師:好,請大家在筆記本上把這幾個關鍵詞記下來。(學生記寫關鍵詞)

師:大家自由地把這首詩讀一讀,看有沒有不懂的,提出來。

(學生自己自學,輕讀,思考)

生:“天門”什麼意思?

生:“天門”就是這坐山的名字。

師:好像——

生:天上的門。

師:可見——

生:山很高,很雄偉,很險峻。

師:所以叫——

生:天門山

生:楚江是指長江嗎?

生:楚江是指把流經古代的楚國的這一段長江。

師:對,流經楚國的這一段叫楚江,終點在天門山,天門山以東是吳國,流經吳國的長江段,叫吳江。

師:讓我們一起來把這首詩齊讀。

(學生齊讀)

師:讀完後,這首詩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我感受到這首詩的磅礴的氣勢。

生:我覺得這首詩有磅礴,也有温柔。比如,最後一句“孤帆一片日邊來”就讓人感到温柔。

師:這個地方温柔嗎?“孤帆一片”從“日邊來”,讓人感覺這長江水是從——

生:是從天上來。

師:水從天上來,這種氣勢温柔嗎?

(板書:江水天來)

師:講得很好,讓我們來讀讀後人對這首詩的評價。

(課件出示:後人對詩的評價)

這首詩意境雄奇壯闊,孕大含深;氣勢洶湧奔騰,吞吐山河;色調熱烈醒目,催人奮發;構圖粗野蒼勁,風格豪邁超俗,狂放不已。

這首詩就好像一幅氣勢磅礴的畫,有主有次,有近有遠,有濃有淡,顯得畫面協調,境界極為開闊。

(學生自由輕讀,老師指名讀)

師:評價裏説,這首詩就好像一幅氣勢磅礴的畫,有主有次,有近有遠,有濃有淡,哪裏可以看出?

生:主是“天門中斷楚江開”,次是“兩岸青山相對出”

生:遠是“天門中斷楚江開”,“孤帆一片日邊來。”近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

師:這首詩表現了這種洶湧奔騰,吞吐山河的氣勢,詩裏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生:天門中斷楚江開。特別是這個“開”字,讓我想象到這江水排山倒海的氣勢。

(板書:吞吐山河)

師:還有嗎?

生:“碧水東流至此回”這句也可以看出,就是這個“回”字

師:怎麼説?

生:水一到這裏就打旋渦,在這一帶回旋。

師:大家一起來想象一下,長江水一到天門山這個位置,水道突然收緊了,水就——

生:變得更急了。

師:水從上面衝下來,下面是一馬平川,前面的水面寬闊了,水自然就——

生:(思考了一會)緩了。

師:後面的水很急,遇到了前面流得很緩的水,自然就——

生:回過來。

師:所以一個“回”字,其實是在寫“急”。

(板書:急流回蕩)

師:還有地方可以看出這種氣勢嗎?

生:我不能肯定這句算不算,“兩岸青山相對出”。

師:大家讀一遍這句,然後看看你似乎看到了什麼?

(學生讀)

生:我似乎看到了,兩岸的青山在互相比高。

師:這座山比我高,我比你更高,似乎在比賽,在對峙,沿岸都是高聳的山峯,險峻的重嶺,能看得出氣勢嗎?

生:能。

(教師板書:雄山對峙)

師:這首詩表現的就是這種“吞吐山河、急流回蕩、雄山對峙、江水天來”的磅礴奔放的氣勢,讓我們把這種氣勢讀出來。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但最後一句沒有把握感情,聲音掉下來了)

師:對於這首詩,後人評價非常高,連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對這首詩發出了這樣的讚歎——

(課件:乾隆皇帝曾贊此詩曰:“詞調高華,言盡意不盡。”)

師:言盡意不盡,到底什麼意沒有盡呢?大家來看這個“碧”字,奔放的長江水多有氣勢啊,一個“碧”多小氣啊。再説,長江一路卷沙攜石從上游奔瀉下來,水應該是混黃的,為什麼卻是“碧”水呢?

(學生思考)

生:用這個“碧”字,是為了反襯天門山的氣勢,就好像一個人要顯得高,必須要拉一個矮子來對比。

生:老師,我從這個“碧”字可以看出,這首詩是寫於春天萬木葱綠的季節。

師:此話怎講?

生:春夏之交,山是綠的,樹是綠的,倒映在水裏也是綠的,詩人又是遠望的,在詩人的眼裏到處是“綠”的,所以是碧水。

師:講得好,乾隆皇帝説的意未盡的地方確實是意未盡。同學們,後人最這首詩研究得很深,也爭論得比較激烈,比如,“孤帆一片”到底是詩人的船還是他看到的別人的船;再比如,詩人是站在船上遠望的,還是站在岸上遠望。惟獨,就沒有對寫於什麼季節爭論過,你是發表“寫於春天”論調的第一人。

(學生鼓掌)

師:讓我們來讀兩句李白另外的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兩句。

(課件: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學生讀。

師:讀完後,你似乎讀出了一種什麼樣的情緒?

生: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很難過的李白。

生:我似乎讀出了一種感傷。

師:是啊,望着遠去的孤零零的朋友的小船,很感傷;只留下自己孤獨一個人站在空蕩蕩的黃鶴樓上,想到再沒有老友一起作詩喝酒,很感傷。讓我們帶着這種情緒把這兩句再讀一遍)

師:同樣是“孤帆”,讓我們讀讀這首詩裏的“孤帆”,是否也是一種感傷的情緒呢?

生:(讀完)沒有感傷,沒有難過。

師:為什麼在這裏卻沒有呢?請大家看看主要是因為哪個“字”?

生:(不少同學在下面竊竊私語)是“日”字。

師:何解?

生:“日”就是太陽,太陽代表是温暖,所以感覺“孤帆”就不孤了。

師:為什麼李白會感到“孤帆不孤”呢?讓我們一起讀一段資料。(教師讀)

(課件:李白是個怎樣的人?

他才高八斗,氣衝霄漢;但他又率真灑脱,狂放傲岸。

他敢叫天子久等,敢叫皇帝的寵臣高力士脱靴。“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他有“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的遠大理想,但卻“十謁(yè)朱門九不開”。)

師:讀完了,你知道才高八斗、浪漫豪放的李白為什麼會感到孤單嗎?

生:因為他狂放傲岸;

生:因為他率真灑脱。

師:對,李白有遠大的理想,但沒有人器重,所以不得志。正因為這樣,表面上浪漫、豪放的李白,心裏卻是非常痛苦的,非常憂鬱的,非常孤寂的。他的許多詩,都有“孤”字。

師:孤獨的李白孤帆一片自上游順水而下,一到天門山,天門山就像大門敞開一樣,敞開自己的胸懷迎接自己,讓他的不開心,他的孤獨一掃而光,感受到了天門山的熱情,使他感到“孤帆不孤”了。因此,最後一句該怎麼讀?

生:要李白內心的激動讀出來。

生:要聲音高昂一些。

師:對,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首詩,注意最後一句。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正因為天門山的熱情讓李白感動,所以李白在天門山逗留了多日,寫下了另外一首詩《天門山》、一篇文章《天門山銘》。一個地方,李白留下兩首詩、一篇文章,這在李白的詩的生涯裏很鮮見的,可見天門山在他的感情生活裏的地位。讓我們一起讀着這首詩,這篇文結課。

(課件:《天門山》、《天門山銘》)

天門山銘李白

梁山博望,關扃楚濱。夾據洪流,實為吳津。兩山錯落,如鯨張鱗。惟海有若,惟川有神。牛渚怪物,目圍車輪。光射島嶼,氣凌星辰。卷沙揚濤,溺馬殺人。國泰呈瑞,時訛返珍。開則九江納錫,閉則五嶽飛塵。天險之地,匪德無親。

天門山李白

迥出江上山,雙峯自相對。岸映鬆色寒,石分浪花碎。

參差遠天際,飄渺晴霞外。落日舟去遙,回首沉青靄。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通過詩中描寫的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讀詩的興趣,激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情感朗讀,感悟詩境。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朗讀感悟法

教學過程

配樂,課前欣賞祖國山河美景。

一、問題導入,釋題。

1、孩子們,你們喜歡遊山玩水嗎?都去過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

2、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祖國處處都有迷人的風光,三清山令人神往,長江風光無限旖旎,廬山瀑布氣勢磅礴,黃山雲海雲霧繚繞……祖國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盡。有一位唐代詩人,他也遊歷了許多名山古川,寫下了千餘首流傳千古的詩歌,被人們稱為“詩仙”,他就是——李白。(板書)

4、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他寫的一首山水名詩——望天門山(教師板題,望天門山)就讓我們跟隨大詩人李白去望天門山,欣賞山水美景。(教師板書:望)

5、釋題:“望”就是遠遠地看,那麼李白在這兒望到了哪些美景呢?讓我們去詩中尋找答案吧!

二、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看清要求,自由讀讀古詩兩遍。(課件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讀,正音。

3、初步指導讀出詩的節奏。

4、根據手勢,標畫節奏。

5、師生合作疊讀詩歌,體會詩歌一唱三歎之美。

三、展示交流

1、感受詩歌的景美。

這詩中有歌,詩中還有畫呢。《望天門山》這首詩一句一景,就像一幅水墨畫。下面我們靜靜地默讀一下,找一找每一句都有哪些景物,拿起筆圈畫下來。(課件出示要求:學生默讀詩,邊讀遍圈。)(指名彙報)

2、巍巍天門山,滔滔楚江水,還有孤帆紅日,這麼美的景物,誰來讀一讀詩文?

3、學習第一、二句。課件出示: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這句詩中哪個字最讓你感受到天門山的氣勢?(抓住斷字感受江水的氣勢)當李白看到浩蕩的楚江水劈山而去,不禁發出這樣的吟誦(生讀,讀出氣勢)

4、這樣洶湧的江水,這樣的氣勢,誰來讀。(指名讀,再讀,男生讀,全班讀。)

5、一邊想象畫面再讀。並讓學生用優美的語言説出自己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6、紅日、白帆、碧水、青山,李白的心和山水已相融在一起。詩人揚帆而下,望此美景,不禁吟誦……孩子們,讀到這裏,你能不能體會到當時李白寫這首詩時,是一種什麼樣心情?大詩人李白想要通過這首詩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呢?

師總結:(一千多年過去了,天門山還是那樣的險峻雄偉,長江水還是那樣碧綠多情,如果你有機會到那裏旅遊,你也會像李白一樣,深情吟誦……同學們,今天也讓這些字,這首詩,這支歌,這座山留在我們的心裏,讓我們再一次誦讀……(學生配樂讀詩。)

四、鞏固拓展

1、總結學法。

師:孩子們,善於總結與反思的人才能學得更好。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剛才學習《望天門山》這首古詩的學習方法,然後在學其他古詩的時候運用它,那麼你就做到了舉一反三。

學生總結,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出示課件的學法。

1)初讀。(讀準字音)

2)再讀。(讀出節奏)

3)想象。(想象畫面)

4)悟情。(體會表達情感)我們剛才説過,李白是一個浪漫的詩人,他遊覽過祖國的許多名山大川,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也寫過一首山水詩。現在,請用你們剛才總結的。學法自學《望廬山瀑布》。

2、學生總結方法,自學《望廬山瀑布》《終南山望餘雪》。

3、小組展示自學成果。

五、作業佈置。

1、有感情地背誦《望天門山》

2、孔子曾説過:不讀詩,無以言。詩歌是一幅意境悠遠的畫,詩歌是一首動聽優美的歌,詩歌是靈動的文字與湧動的情愫美妙結合,在詩人的筆下,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在課外也去搜集一些,運用在這堂課裏你所學到讀詩方法,讓詩歌浸潤你們充滿童真的心靈吧!

古詩《望天門山》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望天門山》,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情感,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2、閲讀經典誦讀《望嶽》,習的一主學習方法,遷移運用。

教學流程:

一、回顧單元主題

師生合作背誦單元導語(提示關鍵承接讀)

師:第六單元首頁的那首小詩每當老師讀起,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讓我們合作背出那首小詩,我來提示,你來接,女生前,男生後,最後一句大家一起。(師:我們的祖國,有奔騰的江河(女生),澎湃的大海(男生);師:有遼闊的草原(女生),茂密的森林(男生);師:有寧靜的山村(女生),繁華的都市(男生)師:祖國的東西南北處處都有迷人的風景(男女生一起)。

二、誦讀激情,導入新知

誦讀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詩句(讀中點評)

師:是啊!祖國的東西南北處處都有迷人的景色,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用他的詩詞歌賦表達着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

師:XXX請你告訴我祖國的壯美山河就是李白筆下的(課件出示詩句)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師點評:是那滾滾的長江之水。師:XXX請你告訴我祖國的壯美山河是蘇軾筆下的(課件出示詩句)生讀: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師點評:是那千姿百態的廬山。

師:女孩子請你告訴我祖國的壯美山河還是《望廬山瀑布》中的(課件出示詩句)生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師點評:是那氣勢恢宏的瀑布。

師:男孩子請你告訴我祖國的壯美河山還是《宿建德江》中的(課件出示詩句)生讀: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師點評:是江水倒映月亮的景象。

三、學習“一主”

一)初步感知

1、點明主題,板書課題

師:祖國的壯美河山還是李白筆下的《望天門山》

2、書寫古詩,初步感知

師:我把《望天門山》寫在黑板上。請大家模仿老師寫在練習本上,注意要寫的工整、漂亮。(師板書,學生模仿寫)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3、教師範讀,感知節奏

師:詩是有節奏的,仔細傾聽老師誦讀,在你書寫的古詩中畫出節奏來,誰願意在黑板上畫(指名一名學生板演,師範讀學生在傾聽中畫出節奏)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師點評:哪位同學和黑板上同學畫的一樣(紛紛舉手)你是正確的。

4、初讀古詩,感知詩韻

師:按照這樣的節奏,看着老師的手勢,大家試着讀一讀,注意一定要看指揮。(師根據古詩節奏及韻律指揮學生一起試讀)

二)細讀古詩,理解感知

1、找出古詩所描述的景物。

師:一首古詩就是一幅畫,《望天門山》一句一景,你都讀出了哪些景物?(學生回答,師隨機在板書中圈出來,並隨即解釋碧水,楚江等)

2、觀察插圖,理解詩意。

師:(課件出示古詩插圖)假使你站在船頭,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急速而來,你會看到(指名回答)

生1:我會看到江水一直往前流,流到天門山的時候又轉回來了。師:那就是詩句中的(生1誦讀:碧水東流至此回)

師:你們也會看到(全體誦讀:碧水東流至此回)

師:你還會看到(指名回答)

生2:我還會看到長江水把天門山分成了兩半。

師:也就是詩句中的(生2誦讀:天門中斷楚江開)

師:女孩子也會看到(女生誦讀:天門中斷楚江開)

師:男孩子也會看到(男生誦讀:天門中斷楚江開)

師:小船距離青山越來越近,你還看到了(指名回答)

生3:我還看到了兩岸的青山慢慢的都長出來了。

師:就是詩句中所寫的(生3誦讀:兩岸青山相對出)

師:請大家告訴我就是詩句中的(全體誦讀:兩岸青山相對出)

師:這條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而來,哪一句告訴我們。

生齊誦讀:孤帆一片日邊來。

師:從遠及近一路走來,遠遠的就看到了很多,故此題名(生接:望天門山)而不是看天門山。

3、情感誦讀

師:碧水、青山、紅日、白帆構成了一幅多彩的的畫面(指圖)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是(學生表達心情)

生1:快樂的。

生2:喜悦的。

生3:興奮的。

師:讓你的心情在誦讀中盡顯大家一起(全體誦讀)

師:山谷中也迴盪了我們的喜悦,女生就是那山谷迴音,男生一起(男女生輪讀)

4、對比讀,深入理解,體會作者情感

師:碧水、青山、紅日、白帆這些本無生命的景物,在作者的眼裏想活了一樣,這都源於李白那時那刻的心情。這首詩是李白25歲懷着雄心壯志第一次離開家鄉,沿長江遠遊。他來到天門山,看到這自然勝景,聯想到心中的遠大抱負。他覺得實現理想,指日可待,這樣的心情是激動,是興奮。

師:可是,事與願違,後來李白有機會為朝廷效力兩年,但並沒有被重用。他的雄心壯志無處可報,那時的心情異常苦悶。

師:情不同,景不同。同樣寫山水,心情苦悶時,他想渡過黃河河流被冰

堵滿了,渡不了;要登太行山,山路被大雪覆蓋了,他登不了。他在《行路難》裏寫下了這樣的詩句。(課件出示)

一二組同學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師:同樣寫山水,心情愉快時,楚江敞開胸懷,青山相對出迎,(課件出示)

三四組同學讀——天門中斷楚江開,兩岸青山相對出。

師:同樣寫孤帆,孤單寂寞時望着遠去的。孤零零的朋友的小船,很感傷;只留下自己孤獨一個人站在空蕩蕩的黃鶴樓上,想到再沒有老友一起作詩喝酒,很感傷。他寫下了(課件出示)

一二組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同樣寫孤帆心情愉悦時孤帆不孤帶着太陽的温暖而來,他寫下了(課件出示)

三四組生: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品讀,深入理解

師:一切景語皆情語,這首詩是李白心情的寫照,不僅是風景給他帶來的快樂,還有他實現理想的興奮,此刻的你們就是李白,請你放飛心情。(全體誦讀)

6、總結學法

師:一首《望天門山》大家一定有所收穫,把你的收穫填寫在積累卡上。(學生填寫後全班交流反饋,在投影展示)

四、兩翼學習

師:青年時代的詩人杜甫像李白一樣胸懷大志,積極進取,也曾以一首《望嶽》寄託自己的情感請大家用心去感受

五、佈置作業

師:經典誦讀中有一首祖詠的《終南望餘雪》與這兩首古詩有相同之處,大家自學完成,填寫積累卡。

板書設計: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遠-----近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讓幼兒學會這首古詩,感受詩中的意境。

2、培養幼兒對古詩文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圖片,磁帶,字卡。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請小朋友看一看,圖上畫了些什麼?

2、看到這麼美麗的景色,你們有沒有詩興大發呢,請小朋友自己來編一編。

你們編得真好,從前李白老爺爺也到過這個地方,還寫了一首詩,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

提問:

你聽到了什麼?(幼兒説一句,師出示卡片)

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懂呢?師解釋難解詞。

3、跟着卡片,大家練習朗誦一下

4、遊戲

老師想考考小朋友,師念一句,請你們找出相應的卡片。

5、老師這兒還有一段很好聽的音樂,我們跟着音樂來念這首詩,也可以跟着它一起唱,好嗎?

附: 古詩《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古詩《望天門山》優秀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會讀會默寫《望天門山》,瞭解古詩的大意。

2、讓學生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神奇壯麗,感受作者豪邁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句,想像詩歌內容。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導課:同學們好,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將一起到祖國的各地去感受祖國的美麗、富饒,願意嗎?現在,我們先跟隨唐代大詩人李白去欣賞第一個景點——(出示課件:天門山)。誰知道天門山在哪裏?

説的好,作者望天門山會看到怎麼樣的景色呢?又有怎樣的感受呢?

二、合作交流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首古詩,(出示課件:結合書中的註釋,想想詩的意思,要是有不懂的字詞可以畫出來)。

2、你們願意把你們自學的情況向老師彙報一下嗎?(出示課件:課文中生字:斷 楚 孤 帆 亦粧)。

3、如果同學們把這些生字帶到詩中一定會讀得更好!(出示課件:課文《望天門山》)

4、同學們,詩讀得如此精彩,那詩句的意思你們讀出來了嗎?(出示課件:文中註釋)請同學們藉助註釋自讀自悟詩句的意思。

同學們,剛才老師看出來了,你們自讀自悟詩句好認真哦!願意把你的成果與你們小組的同學分享嗎?那請開始吧。 三。品讀體驗 1、“天門中斷楚江開”, “開”的意思是什麼?(開就是斷開的意思。天門山本來是連在一起的,被長江從中間斷開了,分為東梁山和西梁山。開也可以理解為切開,洶湧的長江水就像是一把刀,把天門山從中間切開了。)

解釋得不錯。在詩人李白的眼裏,長江水洶湧澎湃,天門山彷彿被長江水從中間沖斷開來。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讀這行詩吧。

讀得真不錯,還有意思不懂的字詞嗎?

2、碧水東流至此回。“至此回”是什麼意思?

看來大家都不太明白,我們來看一看畫面就明白了。(出示課件:圖畫。)

你們看,兩山之間只有狹窄的通道,洶湧的長江水流到這裏激起迴旋,水勢更猛,非常壯觀,現在明白至此回的意思了嗎?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一二兩行詩吧。(出示課件:一二兩行詩。)

3、讀得真不錯,還有意思不懂的字詞嗎?

詩中説“兩岸青山相對出”,“相對出”的“出”是什麼意思?(“出”就是出來的意思。)

詩人站在什麼地方望天門山會有相對出的感覺呢?(詩的最後一行“孤帆一片日邊來”,詩人應該是站在帆船上望天門山的。船在前進,才能感覺到兩岸青山相對出。)

對啊,帆船隨着激流快速前進,詩人望着前方,迎面的天門山撲進眼簾,這是多麼壯觀的景象啊。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後兩行詩吧。(出示課件:後兩行詩。)

4、老師想請一位叔叔給同學讀一讀整首詩,願意聽嗎?(出示課件:古詩朗讀。)

同學們,請你們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你就是詩人,正隨着洶湧的長江水乘舟而來。

睜開眼睛,誰説説你們剛才的感受?(站在帆船上,我感到心曠神怡,兩岸的青山,像是兩位熱情的主人,正在迎接我。長江特別有氣勢,越靠近天門山的地方,水流就越急,帆船也隨着水流搖擺着,發出嘩嘩的巨響。不光長江有氣勢,而且天門山也非常雄偉。)

想象力真豐富。大家體會得真好。

5、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四、鞏固延伸

1、書寫生字

2、讀完這首詩,你有什麼感受呢?

五、作業:

1、背誦《望天門山》

2、默寫《望天門山》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理念: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是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瑰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教學中,注重過程的優美,情感的投入,知識的拓展,讓學生主動地走進古詩,走近詩人。同時,將多媒體課件與古詩巧妙融合,使課堂充滿靈動的氣韻和優美的意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燦爛。在學習的過程中,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讀中品情,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獨特體驗,關注學生對古詩的積累,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讀懂詩句意思,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能力目標:

1、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感悟古詩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感悟品味詩中表達的意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準備:《望天門山》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激發詩興

1、激趣導入:古詩是我國燦爛文化中的一筆寶貴財富,每一首詩都是一幅優美的畫,請同學們看屏幕上的畫,猜一猜是哪首詩?

(多媒體顯示8首古詩圖畫:(《春曉》《山行》 《夜宿山寺》 《望廬山瀑布》 《靜夜思》  《小兒垂釣》  《江雪》 《贈汪倫》)

師:同學們猜詩很準確,背得也不錯,老師為了獎勵你們,這節課就帶大家跟隨大詩人李白一起去遊覽長江,欣賞天門山那美麗的景色吧!(板書課題)

【意圖:檢查學生對古詩的積累情況,創設古詩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2、關於李白,你瞭解多少?

(有的説他是個豪邁的詩人;有的説他是個浪漫的詩人;有的説他是個大氣的詩人;有的説他是個非常有才氣的詩人;有的説他設個敢大膽想象的詩人;有的説他是個愛喝酒的詩人……)

3、資料展示:

師:真不簡單,同學們竟然對李白瞭解得這麼多,老師也蒐集了一些關於李白的資料,請同學們看看吧:(課件展示李白的資料: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一生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現存近千首詩,他的詩以磅礴雄偉的氣勢、熾熱奔放的情感、豐富奇麗的想象、大膽驚人的誇張、清新自然的語言,創造出了瑰麗多彩的藝術形象,達到了“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效果,因此被稱為"詩仙"。 )

【意圖:資料的交流進一步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願望!】

二、自主合作學習,探究詩意

1、學法指導。回顧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交流: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查閲資料、夥伴討論瞭解詩意)

師:下面請同學們依然用這些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在學習和交流中去領略詩中的景,感悟詩中的情。

2、學生自主學習,理解詩意,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師巡視,多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小組交流討論:你讀懂了什麼?你認為這首詩的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裏?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記下來,等全班交流時共同解決。(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學習,掌握學情。)

4、集體交流,整體感知詩的大意。(指名概述詩的大意,其他學生糾正、補充。教師注意指導學生反覆朗讀,仔細體會詩句,想象畫面,用精煉優美的語言描述詩的意思。)

5、迴歸整體,有感情地朗讀《望天門山》,進一步感受詩意。

【意圖:在自主學習中瞭解古詩的大意,在討論交流中展示學習成果、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三、朗讀古詩,品味詩境,體會詩情

1、多美的詩啊!此時,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你呢?閉上眼睛靜靜地聽老師朗誦,並用心地描繪着詩中的意境。

2、交流反饋。

①這幅圖上有哪些景物?(青山、碧水、孤帆、紅日)

②山是怎樣的山?出示:天門中斷楚江開(天門山被長江從中斷開,分為兩座山;在滔滔長江水的衝擊下,天門山被攔腰截成兩斷。)

③水是怎樣的水?出示:碧水東流至此回(碧綠的江水向東奔流而來,迴旋後向北流去;江水奔騰向東,激起波濤洶湧的迴旋壯觀。)

④出示: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兩岸的青山——高聳對峙,一隻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駛來。)

⑤此時,你最想説些什麼?(學生可能會説:我佇立在來自天邊的孤帆上,多麼令人心飛神馳;乘船迎天門而去,眼前是浩浩蕩蕩的急流翻騰着漩渦,多麼令人驚心動魄!……)

⑥是呀,天門山夾江對峙,形勢多麼險要;長江東流,到天門山突然轉彎向北流去又是多麼壯觀。李白筆下的青山、碧水、孤帆、遠景,構成了一幅多麼壯麗的山水畫呀!讓我們來美美的讀一讀《望天門山》吧!

7 剛才我們在朗讀中感受到了天門山那奇特的美景,但總覺得無法將詩人筆下的景色盡情展現。現在,想不想親眼看看這壯觀、美麗的景象呢?(播放多媒體課件,師配以解説)

8欣賞了這絕美的景色,老師的心醉了,同學們,你們有何感受呢?

(學生可能會説:天門山雄偉壯麗的景色真讓人嚮往;長江水浩浩蕩蕩、勢不可擋,長大後我要去看看長江;李白不愧被稱為詩仙,寫下了這麼美的詩篇……學生只要説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就給以鼓勵性的評價,如:你的想法就是不同一般;你的想法好特別;你的想法真有個性等)

9我們品味了詩境,感悟了詩情,這麼美的詩,你們能背一背嗎?(生背誦古詩)

【意圖: 朗讀是語文教學最根本的手段,運用示範朗讀、激勵性語言、多媒體課件的渲染等方式為學生創設朗讀情景,讓學生讀懂詩意,讀出詩情,讀出詩的韻味。】

四、積累古詩,課外拓展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文化寶庫裏的一朵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星,還有很多詩人和他們的詩歌也很有名,千古流傳,等着你們去欣賞,去搜集,希望同學們在課後多積累自己喜歡的古詩,我們在下次的語文興趣活動課上舉行一次古詩擂台賽,看誰在相同的時間裏背誦的古詩最多。

[意圖:將課外蒐集與課內學習相結合,拓寬學生的閲讀範圍,豐富學生的閲讀積累。]

板書設計:

↗ 碧 水

望天門山                   美

↘青 山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理解《望天門山》的意思,體會詩中的意境和詩人所表達的感情,激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2、通過詩中描寫的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體會詩的意境美,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理解題意。

1、師:在上課前,首先來欣賞幾句名詩。

課件出示有關長江的古詩名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明)楊慎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唐)白居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宋)辛棄疾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宋)柳永

(指名一組學生開火車讀)

師:這些詩句有什麼特點?

生:這些詩句都是寫長江。

師:通過讀這些詩,長江在你心裏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生:我感到了長江之水的惆悵;

生:我領略了“浪花淘盡英雄”的本色;

生:讀完後,我感覺到長江磅礴的氣勢。

2、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跟長江有關的詩歌。(師板書課題:望天門山)(生齊讀。)

3、誰理解了這題目的意思?(指名説)

生:看天門山。

師:“看”和“望”有什麼區別?(讓學生理解:向遠處看就叫“望”。)

師:同學們可能要覺得奇怪了——剛剛老師明明是説跟長江有關的詩,現在怎麼變成山了?(停了停)別急,請聽老師細細説來:天門山在安徽省和縣與當塗縣西南的長江兩岸,(課件出示:安徽省地理圖)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相對,形同門户,所以叫天門山。唐玄宗開元十三年的時候,25歲的李白懷着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第一次離開四川前去洞庭湖遊覽,接着又興志勃勃乘舟順江而東,在經過東西梁山,也就是我們詩題中的“天門山”時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課件出示課題)這首詩既描寫了天門山的高聳險峻,也描寫了長江的洶湧奔騰。

二、讀懂詩意,讀出詩情。

1、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84頁,一起來讀讀這首詩吧。注意要求:自由反覆地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準備好了嗎?(生答:準備好了。)好,開始吧。

(課件出示詩歌,生自由讀詩)

2、指名讀,齊讀。(預設評價:讀得不錯,如果能把每個字音咬準就更好了;讀得真不錯,每個字音都讀得很準。)

3、師:想把它讀得更有味道嗎?

生:想。

師:那首先得弄明白這首詩的意思。接下來,請同學們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聽清要求:先找出這首詩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各有什麼特點?然後,利用工具書或書中的註釋,結合插圖,理解詩歌的意思,並互相説一説。記住了嗎?(生:記住了)那好,開始吧。

(生合作學習)

4、你們讀懂了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嗎?(指名説)(隨機板書:楚江、碧水、青山、孤帆)

師:嗯,找得很準,看來同學們很用心地去讀了這首詩,那能讀懂它嗎?

生:能。

師:誰能説説這首詩的意思?(指名説)

師:這只是我們對這首詩的粗淺認識,後人對這首詩又有怎樣的評價呢?我們來看看吧。

5、課件出示後人對詩的評價:

這首詩意境雄奇壯闊,孕大含深;氣勢洶湧奔騰,吞吐山河;色調熱烈醒目,催人奮發;構圖粗野蒼勁,風格豪邁超俗,狂放不已,就好像一幅氣勢磅礴的畫。

(學生自由輕讀,老師指名讀。)

師:評價裏説這首詩就好像一幅氣勢磅礴的畫,從詩裏的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生:天門中斷楚江開。

師:特別是這個“開”字,讓你想象到什麼?(板書:開)

生:讓我想象到江水排山倒海的氣勢。(板書:吞吐山河)

師:你能讀出這種吞吐山河的氣勢嗎?(指名讀)

師:還有嗎?

生:“碧水東流至此回”這句也可以看出。

師:特別是這句裏的哪個字?

生:就是這個“回”字。

師:怎麼説?(板書:回)

生:水一到這裏就打旋渦,在這一帶回旋。

師:大家一起來想象一下,長江水一到天門山這個位置,水道突然收緊了,水就——

生:變得更急了。

師:水從上面衝下來,下面是一馬平川,前面的水面寬闊了,水自然就——

生:緩了。

師:後面的水很急,遇到了前面流得很緩的水,自然就——

生:回過來。

師:所以一個“回”字,其實是在寫“急”。 (板書:急流回蕩)

你能讀出這種急流回蕩的氣勢嗎?(指名讀)

師:誰能把前兩句連起來讀一讀?(指名讀)

師:還有地方可以看出這種氣勢嗎?

生:兩岸青山相對出。

師:這裏面有個字把靜止不動的山寫活了,是──

生:出。(板書:出)

師:是呀,孤舟順流而下,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這是何等的壯觀啊!

東西梁山對峙,沿岸都是高聳的山峯,險峻的重嶺,(師手指插圖)能看得出氣勢嗎?

生:能。

師:我們用一個詞來形容下這種氣勢──(教師板書:雄山對峙)

師:誰能來讀一讀這句?(指名讀)

師:還有嗎?(如果沒有學生説,師就引導)“孤帆一片日邊來”是表現雄壯、磅礴的氣勢,還是表現温柔、平靜的感覺呢?

預設1:

生:温柔、平靜的。因為“日”給人温暖的感覺。

師:從“日邊來”,讓人感覺江水是從天而來,“水從天來”這氣勢温柔嗎?

生:不温柔,很雄壯。

預設2:

生:雄壯。

師:為什麼給你這樣的感覺?

生:從“日邊來”,讓人感覺江水是從天而來,“水從天來”這氣勢當然雄壯啦!

(板書:江水天來)

師:你能讀讀這句嗎?(生讀)

6、師:這首詩表現的就是這種“吞吐山河、急流回蕩、雄山對峙、江水天來”的磅礴奔放的氣勢,(師手指板書)讓我們把這種氣勢讀出來吧。

課件出示詩歌。(指名讀,齊讀)

7、同學們讀得真不錯,老師也很想來讀一讀,我來試試好嗎?(生:好)

但老師有個請求,就是我在讀的時候,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看你能從中感受到什麼?

(課件播放音樂,師範讀,生閉眼想象畫面。)

8、師小結:從詩歌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麼?(生:雄壯)(板書:雄壯)

你想説些什麼?

9、這麼狂放豪邁、充滿激情的詩歌,想不想永遠把它留在心裏?(生:想)那就給你們兩分鐘時間把它背下來吧。(生自由背,指名背)

三、拓展延伸,激發情感。

1、李白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現存近千首詩。他的詩色彩瑰麗,大膽想象,被稱為“詩仙”。同學們,長江水的洶湧奔騰,天門山的高聳對峙,深深地吸引了李白,所以李白在天門山逗留了多日,寫下了另外一首詩《天門山》、一篇文章《天門山銘》。

(課件出示:《天門山》、《天門山銘》)師與學生一起讀。

2、古詩是我國文化寶庫裏的一朵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星,還有很多詩人和他們的詩歌也很有名,千古流傳,等着你們去欣賞,去誦讀。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描寫祖國風光的詩歌?(學生交流展示蒐集到的描寫祖國風光的詩歌。)

3、老師也蒐集了一些描寫祖國風光的詩歌,也想來展示展示,可以嗎?

(課件出示描寫祖國風光的詩。)

四、佈置作業。

將《望天門山》這首詩描寫的畫面畫出來。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篇九

古詩《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石鏡國小 畢君兒

教材簡説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説:"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新教材第五冊第六單元圍繞"壯麗的祖國山河"這個專題編寫的第一篇課文《古詩兩首》就選編了這首氣勢浩大的《望天門山》.《望天門山》描繪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望天門山》頭兩句描寫山川氣勢:"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第一句主要先寫山,天門山似乎是由於水流的衝擊而從中間豁然斷開,江水從斷口奔湧而出。第二句寫水,浩浩蕩蕩的長江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寫行船的感受。作者坐在小船上迎着陽光順流而下,感覺兩岸青山相對而來。詩歌通過對天門山景象和內心體驗的描述,讚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樂觀豪邁的情感。本詩重在抒情,融情於景,詩中有畫。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詞義句意,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智能目標).

2,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標).

3,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讀懂詩句意思,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4,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三,四為技能目標)

三,教學設計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讓學生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説説認識的詩人。這樣可為後續學習營造氛圍,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2,簡介作者李白(著名詩人),導入新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明確目標,嘗試學習。

1,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並發現疑難。

2,展開想像與聯想,會把文字信息轉化為畫面,初步進入意境,並試着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

(三)引導學生逐詞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

A—"扶"學生學習第一句,初步掌握學習方法。

1,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斷,開,回,出,來"這幾個難懂詞的意思。(注:"斷,開,回,出,來聯繫實際,展開想象"法。)

2,指導學生串講句意:天門山被長江撞斷,浩浩蕩蕩向東流去。

3,教師指導學生想象——"天門中斷楚江開"寫出了浩蕩東流的長江衝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着洶湧的江流。由於長江怒濤的衝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在作者筆下,長江彷彿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衝破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

4,總結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

(這樣"扶"着學生,其目的是為了在"方法"上教學生"如何學".)

B—"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

1,指導學生看教學圖,啟發想象,訓練"回"這個教學難點。

2,讓學生試着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3,指導學生開拓想象——"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湧奔騰的長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洶湧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湧的奇觀。一個"回"字,翻滾拋擲,變化無窮境界全出。如果説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湧,那麼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

C—"放手"讓學生自學三,四句。

1,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然後彙報,

2,教師瞭解反饋,及時糾正。

3,再一次提示學生展開聯想——"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遠望天門兩山所見的雄姿,下句則點明"望"的立腳點和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是"日邊來"的"一片孤帆".一個"出"字,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當孤舟順流而下,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舟行過程中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詩人的喜悦之感。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遠客自當更加興味十足。"孤帆一片日邊來"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

D—串講全詩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詩句的意思。

《望天門山》一句一個畫面。在詩人筆下,山,靈秀;水,矯健;帆,瀟灑,無須刻意修飾,全天然巧成。這種白描的手法使這首詩清新,明麗。更令人稱奇的是此詩題為"望天門山",而在詩中卻無一個"望"字。但你去慢慢揣摩,細細體味,就會發現每句詩中都隱含"望"的神韻。

(四)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

1."緊扣詞句".

讓學生讀全詩,説説哪些詞語用得好。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 (提供"像,簡直"等詞幫助學生描述。)

2."想象畫面法".

提示:在舟中望天門山。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 你有什麼感想

(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讓學生在品味詞句,想象漫遊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薰陶和教育。)

(五)指導誦讀詩句。

1,學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語句這麼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

2,學生彙報,教師歸納,教給方法:

a—讀出節奏感。

b—分辨重音區別語調劃分節奏

3.改變形式,反覆誦讀。

(範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背誦)

(六)總結古詩學習方法,佈置作業。

1,古詩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2,藉助這種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學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選適當時間與同學,老師交流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