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相信未來 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92W

相信未來 教案【多篇】

相信未來賞析 篇一

詩一開頭就用“蜘蛛網”“爐台”“餘煙”“灰燼”等幾個意象,給人們描繪出了那個荒蕪、窮困、艱難的時代。無論是經沒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都會在心底湧起苦不堪言的強烈感觸。而詩人卻“用美麗的雪花寫下來:相信未來”,“雪花”既象徵純潔、質樸,也傳遞着清楚、明瞭的意識;把不屈於現實的'堅定,表現得格外真切:這是從艱難生活中升起的信念!第二詩節,用“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鮮花”“別人的情懷”“凝露的枯藤”寫出了生命由鮮亮而黯淡,由熱情而失意,由飽滿而枯竭的經歷,激起了人們對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聯想,而詩人“在淒涼的大地上寫下來:相信未來”的人格力量又不能不強烈震撼每一個人的心靈:這是從人生苦難中升起的信念!第三詩節,“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力量之大,範圍之廣,氣勢之猛,表現了詩人的滿腔豪情。“搖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筆桿”一句,把“曙光”比擬成“筆桿”,富有想象力,“用孩子的筆體寫下來:相信未來”,表達的是詩人的真摯和坦誠思想:這是由真實內心升起的信念。這三個詩節,一詠三歎,“相信未來”就像一首樂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詩人心底的最強音。在那個陰雲密佈、精神痛苦的時代,《相信未來》在人們心

靈上投下了一道期望之光。我想,那個年代過來的大多數知青也能夠説是一代人,在任何時候重讀《相信未來》都依然會怦然心動!食指“相信未來”,那種殘忍的、固執的、痛苦的、傷痕累累的相信,就是一個人在痛苦現實中對未來堅定不屈的信念。也是這首詩最為動人的內核。

這首詩如果僅有前面的三節,還不足以表現食指深刻的思想,而接下來的三節,食指將自我對“未來”的“相信”和對人類的清醒認識結合起來。首先,詩人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能“撥開歷史風塵”,“看透歲月篇章”。“睫毛”“瞳孔”兩個意象承“眼睛”而來,形象地描繪出未來人思考的神情,而“撥開”和“看透”又歌頌了人類智慧的偉大,詩人“相信未來”的原因就寄託於這思考的形象中。其次,詩人不在乎人們對我們肉體和經歷的褒貶。“腐爛的皮肉”“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三個具體的形象或神情,傳遞着現實人們的種種苦態;“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四個細節,呈現出人們對過去歷史種種評價的表情,形象傳神,用筆精當。再次,詩人堅信未來“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必須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脊骨”就是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中體現出來的不屈的信念和精神。這三節,曲折地挖掘了人類內心深處對未來的共同信念,也正是基於這種認識,詩人才毫不懷疑地“相信未來”,並且“焦急地等待着他們的評定”。

詩的最終一節,用熱情的呼告,滿懷活力地鼓舞人們“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相信未來,熱愛生命”。詩以無可反駁的氣勢,無所畏懼的精神,向苦難的現實宣戰。對“未來”的信念像大海上的太陽那樣噴薄而出,強烈地震撼着每一位讀者的靈魂。這首詩構思巧妙。前三節寫我是怎樣“相信未來”的,後三節寫為什麼要“相信未來”,最終一節呼喚人們帶着對未來的信念去努力,去熱愛,去生活。用語質樸,而思想深刻;性格鮮明,又令人折服。全詩基本上遵從了四行一節,在輕重音不斷變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傳統方式;以語言的時間藝術,與中國畫式的空間藝術相結合,實現了詩人所反覆講述的“我的詩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嶺千秋雪”的藝術。通讀該詩,雖然我們感受更多的不是簡便而是壓抑;不是歡樂而是痛苦。但從詩人那壓抑和痛苦的吟哦中,我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詩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無時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來以及為夢想和光明而奮鬥。

必修一語文《相信未來》教案 篇二

必修一語文《相信未來》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語言,理解詩歌內涵。

2、朗誦傳達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情感傾向

3、初步培養頑強自信、戰勝挫折的積極人生態度。

教學方法:活動體驗 品讀賞析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領略了偉人毛澤東胸中生機勃勃的秋色,體驗了偉人毛澤東青年時代充滿自信的壯志豪情;又感受了詩人郭小川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滿腔激情;作為新世紀青年,面對知識經濟社會的激烈競爭又該如何充滿自信,永葆青春呢?讓我們學習朦朧詩人食指寫於十年**中的代表作《相信未來》,或許會得到一些啟示。

二、感知誦讀體驗

1、作者簡介

《相信未來》是永不絕望的詩人——食指的名作。食指,原名郭路生,山東魚台人,1948年生,60年代開始詩歌寫作。他的詩,特別是早期作品廣泛傳誦於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創作成就才得到公認,是一位成績巨大卻差點被埋沒的天才詩人。

他是一位時代良知和民間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個歌者的身份讓自己的詩歌在城市和鄉村之間如春雷一般轟轟滾過,幾乎可以説是感動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命運卻遠不如一般人幸運:在那個動盪的年代(1966—1969),詩人詩性的敏感和良知在與殘酷現實的尖鋭衝突中不勝重荷,精神一直處於崩潰的邊緣。1972年,在部隊當兵時,因強烈的精神刺激而導致精神分裂,此後,食指陷入了長期的病困中。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食指依然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寫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四個字:相信未來。

設計説明:從導語到作者簡介均緊緊扣住自信人生的主要教學目的,開宗明義,凸現培養學生的自信這一情感目標。

2、寫作背景

此詩寫於1968年,第二年,江青讀過這首詩後説:“這是一首灰色的詩,相信未來就是否定現在。”

3、誦讀鑑賞,把握主旨

a) 指名誦讀課文,集體評議是否傳達了自己理解的感情?

b) 合作討論詩歌意象的運用

問題:仔細閲讀第1、2、5、6四節,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詩歌意象,並體會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第1節:蜘蛛網——黑暗勢力

爐台——產生希望的地方

灰燼的餘煙——殘餘的希望

美麗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節:紫葡萄——希望的果實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淚

鮮花——收穫的果實

凝露的枯藤——沒有收穫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5節:腐爛的皮肉——創傷是表層的,困難是暫的

第6節:脊骨——能拯救中國命運的中國的脊樑

4、探討第3節前三句的斷句及理由?説説你的理解和詩歌的精妙之處。

明確:

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筆桿

其中,“手指”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手掌”與“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曙光”與“温暖漂亮的筆桿”都是同位關係。將手指比做湧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比做托住太陽的大海,將筆桿比做曙光,即:手指是那湧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漂亮的筆桿是曙光。

準確地表達了詩人要用手指撥動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表現了詩人奇詭的想象和壯闊的氣勢。

賞析示例:反覆手法的運用是本詩在表現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詩的前三節,都用大致相同的語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來不變的信念,增強了詩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詩歌主旨。作者這樣反覆強調,在那種灰色的年代裏,需要超乎尋常的勇氣和膽識。

設計説明:在品讀賞析環節,引導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閲讀經驗和情感體驗,積極品味詩歌意象的生活內涵;但又必須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只要學生的理解相近即可。只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鼓勵學生説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才是真正地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探究氛圍,搭建自由、寬鬆、尊重的對話平台。

5、組織朗誦,加深體驗

設計説明:在理解詩文主旨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誦詩歌,採取多種形式的誦讀方式,使學生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加深對文意的理解;激發學生髮出青春的吶喊。

三、拓展與練習

6、如果把第一節的三、四兩句和第二節的三、四句對調,你認為可以嗎?説説你的理由。

設計説明:積極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認識詩歌意境的協調完整,為下一環節仿寫詩歌做準備;又比較巧妙地引導學生感受詩歌內容和語言的和諧美。

7、有人認為“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破壞了意境的完整一致,你怎麼看?

設計説明:設計開放性話題,進一步積極引導學生與作者對話,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允許個性化解讀。可以認為“鮮花”與“紫葡萄”不相稱、不協調,是作者的瑕疵;也可以認為有內在的聯繫,“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懷抱”糅合了作者的獨特的情感體驗,因為作者當時手抄的作品被別人據為己有。教師應充分肯定並鼓勵敢於懷疑作者的學生,以激發大家的自信心和創新能力。

8、另選意象,仿寫一、二段,並走上講台朗誦自己的作品《相信未來》

設計説明:青春是激情澎湃的年華,是詩意盎然的年華,是多姿多彩的年華。如果學生被給予機會,展示才情,張揚個性,那麼,他們一定會詩情高漲,詩興大發;而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生成一些有意義的東西,才能使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四、結語

同學們,人生長路漫漫,磕磕絆絆,曲曲折折,在所難免;既然註定要遭遇挫折,那麼相信自己,相信未來,是多麼重要啊。自信,只有自信,頑強的自信,永遠的自信,你就註定不會被打倒,就能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設計綜述:民主和諧的課堂,是健康和諧的教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推動學生積極參與探究、討論、對話、參悟、體驗等課堂活動,能鼓勵創造、啟迪智慧,使師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的挖掘。自信在教學情境中養成,和諧在詩意課堂中生成,素養在和諧氛圍中獲得

《相信未來》備課資料

1976年10月底,剛剛粉碎“_”,一個風雲際會、萬象更新的年頭,我迢迢八千里路,從父母“_”發配之地新疆回到北京,與初戀男友會面。一天,我的詩人男友神祕地告訴我,今天我們要去見一個“特殊”的詩人。

下午兩點多,我們來到一個文學編輯部,只見一對青年男女已經等在裏面。男的穿一身舊軍裝,樸素中透着俊雅的書生氣,一見面,就滔滔不絕地給我們大聲背誦自己的詩歌。大約3個多小時的聚會,主要是聽他背和説,大家都被他的激情和記憶力鎮住了。他正是在知青中有着廣泛影響的詩人郭路生(食指是他後來取的筆名)。他與那個時代潮流不合拍、充滿思想探索的《相信未來》、《海洋三部曲》、《魚兒三部曲》、《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等作品,在“_”期間的地下文學圈和全國知青中早就傳誦甚廣,小小年紀的他為此多次遭到審查和打擊。至於被評論界公認為中國先鋒詩歌“第一人”,那都還是後話。

與激情澎湃的郭路生形成反差的是,那位20多歲的女子,面對牆角安靜地坐着,始終一言不發。她那洋娃娃一般罕見的美貌,使我不時地偷偷看她。她就是李立三的小女兒李雅蘭,“_”初期十多歲便隨母親(蘇聯人)和姐姐被投入監獄,因長期住單間牢房造成“失語”,路生稱呼她的小名“阿倆”,當時二人新婚不久。已斷斷續續患了4年精神分裂症的路生,和尚未落實政策的妻子一家,生活十分清苦……

光陰一晃。,我已在深圳做了多年娛記,一次採訪,偶然看到一本《街道》雜誌,竟翻到了關於“食指”的報道,所配的幾幅他在京郊福利院(精神病院)的生活照,像錐子一樣直刺我的眼睛!昔日慷慨激昂、青春俊逸的詩人,在照片裏穿着白底藍條的病號服,已成瘦骨嶙峋、滿臉滄桑的小老頭。報道講述了他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病情加重、到1989年母親去世後因無人照料而被送進北京一家福利院後的悲涼生活。其中一個細節令我至今難忘:為了爭取到一點點獨處的空間,每天有一小會兒躲開其他病人的喧鬧讀書寫作,他主動擔任義務洗碗工,以此換取每晚在無人的餐廳待幾個小時。報道中摘發了幾首他在精神病院創作的詩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首白描式自我寫照的《在精神病院》,以及早幾年寫的《瘋狗》,讀來真是令人心酸。

底,我在一次詩歌活動中遇到“白洋澱詩羣”出身的詩人林莽,喜出望外地得到了他贈送的新書《詩探索金庫•食指卷》。我當晚熬夜通讀,可謂心潮難平,禁不住流着熱淚寫下了《夜讀郭路生》。

重逢:再聽詩人激情澎湃的朗誦

3月初的一個週末,我借到廣州腫瘤醫院複查“疑似乳腺癌”的機會,申請參加當晚在廣州舉行的“珠江之夜”詩歌朗誦會———因為郭路生要來參會!出了醫院,我匆匆趕到他下榻的賓館住下。但沒想到,為保證路生的病體能堅持晚上的朗誦,陪同他的愛人翟寒樂女士謝絕了一切人的來訪,包括蜂擁而至的中外媒體。到了會場,發現我與路生的座位相距較遠,我只能過去匆匆打個招呼。

這次重逢,出乎我意料———路生胖了不少,加上穿戴整潔,人顯得挺精神的。路生是這次大型詩歌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採訪和求見的各路人馬最多,安排出場最隆重,獲得的掌聲也最多。路生朗誦的第一首詩就是聞名遐邇的《相信未來》。他仍然和27年前一樣激情澎湃,記憶力超強。這些作品雖然有的已跨越近40年的時間,卻仍然深深打動着人們的心靈。

路生因身體原因,未待朗誦會結束便回賓館就寢了。而我第二天早上又起來遲了,聽説他被廣州軍區戰友的車一大早就接走了,我為無機會與他告別而再次遺憾。

沒想到回深圳幾天後,在我將入院動手術的前夕,驚喜地接到了路生和寒樂從北京打來的電話,路生一再表示,要親自聯繫他妹妹所在的大醫院,邀請我上北京動手術……從此,我們開始了思想和詩藝上的交流。

我零零星星瞭解到了路生在福利院的生活情況———這是全國首家精神病療養院,路生他們第一批病人蔘加了醫院初建時植樹綠化等多項勞動。可能當初醫院經費較困難,病人有時吃不飽,路生形容説:“餓得我直嚼空氣,有時只能拄着鐵鍬支撐身子站那兒發呆。”即便如此,曾有插隊和當兵經歷的路生,幹活時頗能吃苦耐勞,多次得到表揚。勞動之餘,路生積極申請到醫院圖書館幫助工作,在此大量閲讀開闊視野。此外,他還每天主動承擔為醫院擦樓道、洗餐具的義務勞動。盛夏時節拖洗樓道,他幹得大汗淋漓;隆冬在冰冷刺骨的水池裏洗全院的餐具,滿手裂開深深的血口子。路生將此視為對自己的磨練,一干數年。

路生的好心眼、樂於助人,使他在病友中很有人緣,被推選為病區的區長。每逢有朋友送來水果、點心、香腸等等這些在福利院算得上是“奢侈品”的食物,路生都會分給病友一起吃。

路生常常躲到廁所,在馬桶上多坐一會抽抽煙,以便思考、寫詩。沒想到常有病人蹲在他的馬桶面前,等他吸剩的煙頭,搞得他的思維怎麼也集中不了。那時寒樂去看路生,每次帶他出去散步總要買兩包煙,他接過煙總是迅速藏在襪筒裏或卷在袖子裏,像搞地下工作一樣。寒樂頭一次看到時驚訝不已———原來,如果不藏起來,回去要被病區收走統一保管,就無法分給病友了。

路生從上世紀70年代初患病,前前後後在精神病院住了十多年,品盡人間孤獨淒涼、艱辛困窘的況味,尤其是對一個不甘於肉身的苟延殘喘,而渴望秉持獨立人格進行寫作的思想求索者,他不僅要承受疾病的折磨,要承受缺乏“以人為本”年代冷硬的、侵犯尊嚴的環境管制,還要長期承受貧困的壓榨,生存在“最低生活標準”線上。而這一切,對他這個生長於老八路幹部家庭、有着較優越的童年生活、從小就沉浸於文學藝術的“優雅之人”,無疑造成了巨大的反差,嚴酷地挑戰着他的承受力。對此,路生曾鄭重其事地回答過我的提問:“我30年的精神病史,最後在福利院一住,之所以沒有沉淪下去,沒有真的瘋掉,還能出來踏踏實實地生活、寫作,主要原因有三條,第一,對誰都好心眼;第二,有精神追求;第三,寬容待人。”

令人多少有些欣慰的是:在福利院那個社會邊緣之地掙扎着生存、並頑強寫作的食指,在被社會遺忘多年後,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逐漸被文學界的有識之士發掘出來,給予了應有的評價。人們普遍認為,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食指詩歌的出現代表了真正意義上現代詩歌在當代中國的第一次復興,他的詩直接影響和推動了稍後出現的北島、舒婷、多多、顧城、江河、芒克等為代表的,後來被籠統稱為“朦朧詩”的現代詩歌創作潮流。食指的《相信未來》、《魚兒三部曲》等名篇無疑是那個時代最卓越的詩歌。許多評論家強調説,食指是開創一代詩風的先驅者。

人們還驚異於食指上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之初的許多作品———他隔着一堵精神病院的大牆,卻極為敏感於牆外的世界,表現出一個有良知、有擔當的真正的詩人,無論何種處境都能佔據時代精神制高點,對被慾望異化的靈魂進行質疑與拷問,對人間大道殉道般追索的決心。

新居:一個陽光般温馨的家

這幾年,我每年都利用工休假回北京看病、兼看望路生和寒樂。最近的一次,是國慶節,恰逢他們喬遷新居不久。比起原來蝸居多年的狹窄舊居,這處新房要大幾倍,只是地處遙遠的西北郊,交通不便。

一進他家的大門,就感到一派“欣欣向榮”:雖然沒有什麼奢華的擺設,但僅憑擠滿客廳、陽台、書房的綠色植物,就足以讓人感受到温馨的家居氣氛。還有令人羨慕的呢———小區外面,他們居然弄了一塊“自留地”,種了大豆、葫蘆、向日葵等,真有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味道……寒樂一早到地裏“秋收”去了,路生在家等我。他帶我參觀完新居,就開始朗讀他的新作。時尚典雅的黑色活頁夾裏,是用瀟灑又娟秀的筆跡謄抄整齊的一頁頁詩歌———這些,無疑都出自寒樂的手。

路生首先朗讀的《冬日的陽光》,透着以往作品中少有的寧靜、歡欣與暖意。我説:“這首詩一定是寫給寒樂的吧?”他笑着點點頭。

幾乎每次與路生交談,他都會打斷話題突然冒出一句:“我特別感謝寒樂,沒有她,就沒有我的今天……”這會兒,坐在陽光融融的新居客廳裏,路生再一次掏出這句肺腑之言。

寒樂身材高挑,戴一副秀雅的寬邊眼鏡,不開口顯得很沉靜,一動作卻爽朗麻利。我從她果決幹練、率性脱俗的處事風格,猜想到她的部隊家庭背景———果然不錯,寒樂生長於鄭州一個老革命軍人家庭,比路生小6歲,1969年15歲時當兵到北京,在總參大機關裏從醫多年,後來轉業到一家衞生學校工作。她一直是個虔誠的文學愛好者,雖然自己很少寫,但骨子裏卻是個真正的詩人。否則,為何偏偏是她,做出了讓詩壇內外無數人敬重的驚世駭俗之舉———上世紀90年代後期,她在媒體上幾次讀到關於食指的報道和他的作品,內心深受震撼,獨自前往偏遠的福利院看望素不相識的路生。此後又多次為路生送去食物、水果和藥物等,給了詩人以雪中送炭的無私關懷。與此同時,寒樂也對路生在多年困境中不甘沉淪、始終堅持讀書寫作的頑強精神深為感佩。初,她毅然決定把路生接出來跟自己生活。可以想象,離異多年、尚需撫養兒子的寒樂,這些年來作了多麼大的付出。在她生活上的精心照料與呵護、精神上的充分理解與激勵下,路生身心狀況奇蹟般地迅速好轉。她正是照徹路生蒼涼命運天空的那道“冬日的陽光”!

然而,寒樂對此從不居功,而是強調路生的內在素質好———尤其是愛思考。“我思故我在”,路生特別喜歡這句名言。他認為,善於獨立思考,是一個人人格健全的重要標誌。

談到路生“內在素質好”的方方面面,寒樂曾“連嗔帶怨”地向我例數路生的“好素質”———“他真是心地善良,只是太過於體恤別人不愛惜自己了。這幾年每次出門乘公共汽車,他都不顧自己有腿傷走路都跛,卻爭着給人讓座。沒辦法,為了讓他坐着,和他一起乘車,我要比他更積極地讓座。他對‘弱勢羣體’極富有同情心,比如賣菜的、蹬三輪的、收廢品的等等,他都對人家特別好。看到賣菜大姐的孩子手凍紅了他都要去問候。有一次買菜差人一角錢,他誤了吃飯也要立即送還,我説等明天買菜時再還都不行。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幾次買桔子,我挑好的往袋子裏放,他卻總要拿幾個壞的放進去,我説你幹嗎?他説都不買壞的,那這壞的賣給誰?人家賣東西的老百姓也很不容易啊!他不管住在哪兒總是主動打掃公共地帶的衞生。對不需要自家付電費的樓道燈,他也厲行節約,半夜都要起來去關掉……”

這次新居會面,我感到路生比一年前見面時思維更加敏捷了,渾身充滿活力。此外,尤令所有關心他的朋友高興的是,近幾年路生的詩歌創作更上一層樓,不斷有佳作問世,並能出門參加一些詩歌公益活動了。臨告辭時,路生起身到書房,取來近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個人選集《食指的詩》送給我,還告訴我説,他的另一本新詩集即將付梓

《相信未來》教學反思

從講完《相信未來》以來,常以一個旁觀者身份審視和打量講台上的自己。那些瞬間,我彷彿在讀講台上的自己,讀自己的眼神與表情,讀自己的優點與缺陷,讀語文的靈性與雋永,讀人生的厚重與潔淨……

我像一塊璞玉,未經太多的雕琢。當自己手握刻刀,自我打磨得時候,有時僅是輕輕一碰,可能就有軟軟的觸痛,於是一切雕琢就化為烏有,所有的執著與追尋都變得若有若無。可我知道沒有那把刻刀,沒有剝蝕的痛苦,不會有那柔和温潤的光芒。只有在很多失落的感傷與惆悵,追尋的激情與焦灼,夢想中茫然的喜悦,彷徨中掙扎的迷惘後,一種沉甸甸的有金屬質感和重量的東西才會漸漸浮出沉默的真醇。於是今晚,我打算帶着智慧與虔誠打磨自己,用勇氣與戰慄去穿越自己,解剖自己。

第一、自己教學的基本功還需錘鍊。

背後黑板上的字還那麼稚嫩,隔開了字的神與形的渾然一體的美感。漢字是有生命的的,是帶有中華民族心靈温度的,可自己手下的無數文字在靈魂飄散,不知徜徉於何方?還要好好的練字,穿越文字的生命,讓該哭的字有淚光中情感的轟鳴和靈魂的戰慄,讓該笑的字在我的手下綻開明淨的笑容。自己那略帶方言的普通話還要繼續練習,一些字發音的生硬減少了文字的音韻的圓潤之美,要讓自己發出的聲響乾淨、純粹,是那種繁華落盡後的真醇,絢爛之極後的平淡,這從容優遊的背後要以暗伏的激情做底子。字裏行間,可以觸摸到一種真實的呼喊和綿長的温暖。這呼喊和温暖要使得文字有了一種令人驚異的精神的力量,鋒利,真切,直接抵達學生的內心。

第二、自己教學的理念還需提升。

一堂語文課不但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他們的成功欲,而且還能在他們不斷的“新發現”中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但教學的一些環節,如第一活動板塊咬文嚼字環節中的讀出感情的設計就沒完全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品味時間短,老師有越俎代庖之嫌,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散與能力的培養。最後對學生鑑賞文本總結提升的環節——用一句話概括食指的相信是怎樣一種相信——處理過於簡單,應藉助多種方法加深學生的體驗,並點燃學生對文本課下研修與終身品讀的火花。讓一節語文課的價值不僅在當下,不僅在大學聯考,而且在一種終身相伴的文學薰陶,一種樸素與真純的生活智慧。

第三、自己的文化底藴還需更加深厚。

正如很多老師説的,語文老師必須是屬於語文的,而語文老師的語文味就源於自己的文化底藴。很羨慕史建築老師的從容不迫,也感歎劉硯斐老師的柔情似水,更驚異於來風華老師的睿智厚重,於是,在自己那晃來晃去的身影裏還少了很多人生之重。於是,面對語文教學,我願沉心於書中,作一個樸靜的讀書女子。深情的撫摸,低迴的追索,從遠古到近代,執著地穿越生活的表層,探究掩藏在歷史潛流深處的人類的真實生命情態,對時空的獨特感悟,對生命犀利洞察,叩問與追尋人世的温暖與感動。

任何美麗動聽的語言,都只能定格在某一時間,走不到永遠。但今晚那刻刀下的陣痛中有我的誓言,剝離自身的浮華與蒼白,我希望我更加曠遠

必修一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三

必修一語文《前方》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在與文本對話、評點的基礎上,體悟文章的立意,並比較與前兩篇文章立意上的區別;

-本站§

2.瞭解文章虛實結合的寫法,找出自己認為內涵深刻的句子進行解讀。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立意上的反彈琵琶;2.虛實結合的寫法。

三、教學方法:

反覆閲讀,加強文本與自己的對話體驗,增進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

四、教學過程:

預習字詞:

遷徙(xǐ) 襲(xí)擊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

顛簸(bǒ) 惶(huáng)惑 温馨(xīn)

一、導入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表達的手段也在發展變化,過去,傳媒是非常單調的,現在,人們不僅有文字印刷,還有圍繞圖像、聲音創造出的廣播、攝影、電影、電視、電腦、互聯網,而且,這些傳媒手段又不斷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綜合的表達手段和表達樣式,如廣播劇、電視散文、電視電影等等。攝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種。攝影散文是一種新興的文體,顧名思義,它是由攝影和文字構成的。《前方》是一篇“攝影散文”。攝影畫面展示的是一輛破舊簡陋的汽車,車中是幾位神態各異的旅客,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託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處於艱難旅程中的人的惶惑與茫然。

二、課上學生展示自己通過網絡等手段查閲到的有關作者情況的介紹。

教師補充作者簡介:曹文軒,

1954年1月,曹文軒生於江蘇鹽城農村,並在農村生活了。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畢業留校任教。後來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在是北京大學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他的主要作品是:《憂鬱的田園》、《暮色籠罩下的祠堂》、《紅葫蘆》、《薔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隨永恆》、《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長篇小説)、《紅瓦》(長篇小説);還有一些學術性的著作,像《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思維論》、《曹文軒兒童文學論文集》等。

二、文本研讀

A.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話,作者又是如何圍繞它展開敍述的?

明確:“人有剋制不住的離家的願望。”(特點反彈琵琶)(第二節)

第三節:人類祖先在沒有“家的意識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無休止地遷徙。

第四節:寫人類有了家後遠行的慾望沒有寂滅。

第五節:交代人類離家遠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誘惑。

第六節:交代人類離家遠行的原因之二:出自無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第七節:交代人類離家遠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誘惑,點出了“前方”,前方在這兒更多的不是空間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喚。

第八節:回到攝影作品上來。由“前方”到“路”到“汽車”,完成了從聯想到攝影作品的思維過程。

②哪幾節開始,作者轉入對人生的思考?

明確:9-11節。

第九節由“路”着手,着眼於“路”與“家”和“前方”的關係,日常的生活場景轉入對人生(命運與內心世界)的思考。

第十節:論述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

第十一節:論述人處於走向前方與惦念家鄉的矛盾中。(“人的悲劇性實質,還不完全在於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於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着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離鄉與思鄉似乎是個永恆的矛盾,談談你的看法。)

③文章第一節和最後一節的關係如何?

明確:第一節由攝影作品入手,猜測畫面上人物的目的,説明“歸家”和“遠行”都是“在路上”,都與離家有關。結尾再次猜測攝影作品“前方”中人們的命運,扣住文章的寫作緣由。首尾呼應,從淺層次的生活經歷入手,上升到深層次的人生哲理的發問。

B.詞語的語境含義

隨着作者從攝影作品、日常生活場景到對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覆轉換,文中的關鍵詞語時常具有特殊含義。這些詞語有“路”“家”“旅途”“前方”等。

第九段中“路連着家與遠方”人們藉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運把人拋在了路上”“即便是許多人終身未出家門或未遠出家門,但在他們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有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們也在漫無盡頭的路上”“眼前與心中,只剩下一條通往前方的路”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義,有的是具體語境中的特殊含義。簡言之,凡與“命運”、“內心”有關的詞都具有語境義。“無家可歸”的“家”指心靈家園,“漫無盡頭的路上”與“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經歷的人生。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板書:

家(鄉) 精神家園

(腳下的)路

人生的路

離家……前方……苦旅……精神家園

小結:文章虛實結合,從現實中的家、路出發,扣住心靈遠遊、尋找精神家園來寫,表明人在尋找精神家園時的漂泊感和對理想的追求。

三、比較閲讀《鄉土情結》與《前方》中有關離家的部分

《前方》閲讀

前 方

曹文軒

他們去哪兒?歸家還是遠行?然而不管是歸家還是遠行,都基於同一事實:他們正在路上。歸家,説明他們在此之前,曾有離家之舉。而遠行,則是離家而去。

人有剋制不住的離家的慾望。

當人類還未有家的意識與家的形式之前,祖先們是在幾乎無休止的遷徙中生活的。今天,我們在電視上,總是看見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動物大遷徙的宏大場面:它們不停地奔跑着,翻過一道道山,穿過一片片戈壁灘,遊過一條條河流,其間,不時遭到猛獸的襲擊與追捕,或摔死於山崖、淹死於激流。然而,任何阻攔與艱險,也不能阻擋這聲勢浩大、撼動人心的遷徙。前方在召喚着它們,它們只有奮蹄挺進。其實,人類的祖先也在這遷徙中度過子漫長的光陰。

後來,人類有了家。然而,先前的習性與慾望依然沒有寂滅。人還得離家,甚至是遠行。

外面有一個廣大無邊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艱辛,充滿危險,然而又豐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夠開闊視野,能夠壯大和發展自己。它總在誘惑着人走出家門。人會在闖蕩世界之中獲得生命的快感或滿足按捺不住的虛榮心。因此,人的內心總在吶喊:走啊走!

離家也許是出自無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壓迫。他必須走,遠走高飛。因此,人類自有歷史,便留下了無數逃離家園,結伴上路,一路風塵,一路勞頓,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裏,總有一個前方。前方的情景並不明確,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屑。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助長了人們對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們興奮,使他們行動,使他們陷入如痴如醉的狀態。他們彷彿從蒼茫的前方,聽到了呼喚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鼓樂。他們不知疲倦地走着。

因此,這世界上就有了路。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遠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馬車,有了我們眼前這輛破舊而簡陋的汽車。

路連接着家與前方。人們藉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來,人類就喜歡流浪。當然也可以説,人類不得不流浪。流浪不僅是出於天性,也出於命運。是命運把人拋到了路上——形而上一點説。因為,即便是許多人終身未出家門,或未遠出家門,但在他們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有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們也在漫無盡頭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與心中,只剩下一條通往前方的路。

人們早已發現,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坐在這輛車裏的人們,將在這樣一輛擁擠不堪的車裏,開始他們的旅途。我們可以想像:車吼叫着,在坑窪不平的路面上顛簸,把一車人搖得東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託下巴,望着車窗外,他的眼睛裏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與茫然。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中也出現過這種擁擠的汽車。豐子愷先生有篇散文,也是專寫這種老掉牙的汽車的。他的那輛汽車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拋錨了,並且總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無奈與焦躁不寧、索然無味細細地寫了出來:真是一番苦旅。當然,在這天底下,在同一時間裏,有許多人也許是坐在豪華的遊艇上、舒適的飛機或火車上進行他們的旅行的。他們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這種沙丁魚罐頭一樣的車中的人們要好些嗎?如果我們把這種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為人生的旅途,我們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劇性實質,還不完全在於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於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着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1]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樣:回家的心思,總在心頭。中國古代詩歌,有許多篇幅是交給思鄉之情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古詩十九首》)“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嚴(盧綸)“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李益)“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莊)……悲劇的不可避免在於:人無法還家;更在於: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那位崔顥,本可以湊足盤纏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樣傷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個家,只是由家的温馨與安寧養育起來的一種抽象的感覺罷了。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並不能從心靈深處抹去他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只能望着江上煙波,在心中體味一派蒼涼。

這坐在車上的人們,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呢

《前方》教學反思

曹文軒先生的攝影散文《前方》收在蘇教版必修一的“月是故鄉明”專題,第二版塊“鄉關何處”裏。該文是無關功利的純文學,文字清新,意藴雋永,充滿對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作為一片攝影散文,《前方》融合了攝影作品的直觀性、生動性和散文的富於聯想性、自由性,為作家留置了很廣的藝術空間。

也正因為其創作空間的廣瀚,給教者的課堂教學帶來了不小的難處,似乎它的內容只可意會未可言傳。本文針對筆者在兩個班級的課堂教學過程作一些思考。首先再現一下當時的教學過程及教學設想。

在導入的鏈條上,我從中央電視台《動物世界》裏剪輯了一個片斷,即《前方》第三段中動物大遷徙的宏大場面。用意是讓學生能對自然界中動物遷徙的習性和慾望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為進一步激發他們思考人的“離家”、“遠行”演好前戲。

下面我採用了三步驟教學法。第一部初涉文本世界,採用的具體方法是聽與讀,於此同時投影儀上放映的內容是“本文作者由攝影作品主要想到了哪些?”聽,大概用時6—7分鐘,使學生通過對朗誦者感情基調的體味來把握作者對人類悲劇性實質的悲憫情懷。接下來,學生自由閲讀,圍繞“本文的核心觀點讀”。讀完後,讓學生回答該問題。因為作者是首先提出見解然後加以闡述,所以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比較容易的。作者聯想的內容主要歸納為:人有剋制不住的離家的慾望;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人的悲劇性實質(板書三個核心觀點)。課堂上這個環節比較順利,學生很快就找到作者的核心觀點了。

第二步驟,為教師、學生和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首先由學生找出疑惑不解的問題,然後分組討論,經過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找出疑惑,教師在參與討論中。問題有:1、在敍述“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一段,為何説“我們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2、為什麼人“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明確:本文所謂“苦旅”其實是精神追尋的無盡無止而導致的人心靈上的無所憑藉。同樣,“家、家園和家鄉”也就是行而上的精神寄託;前方則是理想的召喚。令我沮喪的是,學生反應比較遲鈍,在提出問題和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並不熱情。對“家、家園、家鄉”、“路上”、“流浪”等抽象與具象交相融合的字眼搞不清。提出上述問題的確花費了我不小啟發之功。

第三步驟,讓學生“我手寫我口”,手腦並用在文本的對話欄裏進行評點。評點作品是要注意大處着眼,小處落筆,然後將點評和同學進行交換閲讀。我隨意找了幾位同學讀了他給的點評,又讓全班對他們的評語加以點評。發現學生的點評過於千篇 一律,而且基本是對作者原文的再利用,沒有自己的“專利品”。

另外,課後我發現走廊裏來來往往的學生盡在談論着剛才課堂上放映的動物大遷徙視頻片斷,幾乎沒有多少人在談論着“人生實質上是一場悲劇”等更深刻的東西。我捉摸着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呢?於是,我在給另外一個班級上課之前細細地研究了自己的教案,作了修改。

上課了,我沒有像前一節課那樣放映視頻,而是直接提供給學生引導性的話語: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流動十分頻繁。一位印度攝影師拍攝了一幅照片,名為《前方》。然後讓學生仔細觀察,並展開聯想。

出乎我意料的是,學生的想象空間很是寬廣,想象力十分豐富(儘管有一個學生想的“太歪了”)。由於我在第一個班級上課時認為本課大頭戲就是研習作者對人生實質的觀點,忽略了文本的文體特點,這節課則在導語之後及時介紹了攝影散文的特點。然後提醒學生注意作者是如何圍繞照片展開聯想的。經過聽、自由讀之後學生都能找到作者在第一段由圖片切入,展開了一系列的聯想(第十段又回到圖片“坐在這輛車裏的人們,將在這樣一輛擁擠不堪的車裏…...”),最後一段是對文章的呼應。

然後,在教學流程的第二個步驟,在教室、學生、文本三者的對話中,我打破了專題內的板塊限制。比如在探討“人又剋制不住的離家的慾望”時,就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將它與“漂泊的旅人”板塊中的《鄉土情結》聯繫在一起(《鄉土情結》中的“鄉土”是實指的家、家園、家鄉;而本課的“家”則是指人的精神歸宿)。結果發現學生幾乎都能將《鄉土情結》中的原話引用來解釋本文的部分觀點。由此我深受啟發,新教材與舊教材在內容結構上的一個顯著特色是,舊教材是按照題材或體裁來結構全書的,而新教材的一個專題不是簡單的包括四篇、五篇文章,而是具有相關性、梯度性的,那麼教學上唯有體現出“板塊性”才符合教材的編寫者們的初衷。而且經過全班的研討,很有質量的問題也被提出來了,就是,既然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是一場悲劇,那人類為何還有必要“走啊走!,一直向前流浪?(該問題實質上也是學生與作者的對話)我向學生解釋:人生的追求確實是一場悲劇,然而是悲壯的,而絕不是悲慘的!是迎風長嘯,而不是搶地號呼!並且舉了夸父逐日的例子:夸父為了抓住自己的理想,耗盡了心血,儘管如此也沒能追到太陽,然而他投出的手杖卻化為一片生機盎然的桃林,這不正能説明人類總是以自己悲壯的前行而留下美麗的詩篇,英雄的傳奇的嗎?還引用了卡特。瓦爾特《我與他》裏的一句話:渴望外出和思念歸鄉是一對孿生姐妹,他表現了人類的矛盾心理,只有真正的人才能徹底消除這種心理。

上面研討步驟的整體性把握果然起到了實效,在第三步驟學生對文本評點的環節,有幾位同學把前面文章的話語與自己的思考相結合並且引到了評點內容裏。如:即便鵬舉鴻飛,魚遊濠水也只是在家的影子裏徘徊(人回不了家);無家漂泊的流浪漢啊,什麼時候你這顆蘭花才能紮下根,什麼時候你這秋蓬才能覓得棲息之所?以上都化用了《鄉土情結》裏的句子。學生參與意識濃厚,踴躍發表自己對同學,對文本的見解。

經過這兩節課的實踐,確實能夠比較出來一些東西。就拿第一節課的導入來説,就很有娛樂的味道,視頻放出來後不少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於那生動的畫面上,而在下面的研討中他們就顯得打不起精神了。也許上完這節課,然後放映視頻作為欣賞課還是可以的。另外就是文本研習本身大概是教師的長處,然而卻是學生的短處。因為文中充斥着形而上的思考,巨象和抽象的交相融合,學生理解起來不容易。所以如果一節課的大多數時間都是用來思考,教師應該喚起學生的知識回憶,以便他們能夠自覺地用前面學過的內容來思考當前的內容。這大概也是新教材編寫者在每個專題各版塊之間設有梯度的原因之一。我在第一個班級上的那堂課,前半段時間活躍,而後半段“冷清”大概是沒能做到調集學生的知識積累,因而他們儘管課前預習了但仍然對文本有隔閡,比較陌生。

現在想來,如果按着第一節課的思路上下去,不僅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反而使他們懶於思考。過早的精彩畫面的展示和比較嚴肅地對人生話題的思考,這兩個在感覺上落差極大的階段干擾了學生的注意力。而脱離了板塊結合的學習,不僅不利於學生養成整體性思維習慣,而且文本的能夠內化於學生的知識含量也不會因為課文數量的增加而有質的提高。那麼,第一節課只能將學生引導到這樣曲折的前方了,這是怎樣的前方啊

必修一語文《師説》教案 篇四

必修一語文《蘭亭集序》教案

教學目的

一、指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悟作者對人生重大問題的深切感慨。

二、指導學生體會本文情景交融、敍議結合的寫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三、指導學生品味本文精練優美、樸素清新的語言。

教學設想

一、安排兩課時。

二、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三、結合課後練習(一)的回答,達到教學目的(一)、(二),應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四、利用預習效果教學,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義的講解,重點突出一些疑難字、詞、句,主要採用課堂討論的方式,教師適當點撥。

五、介紹閲讀課外文學作品《騰王閣序》,比較兩文內容和寫法上的異同,培養閲讀興趣,提高閲讀水平。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簡介作家作品,引導學生參看書下注釋(1),教師可補充以下內容:王羲之,有“書聖”之稱,也長於詩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風格瀟灑放脱。王羲之曾經一度做官,他關懷國事,在政治上曾有積極用世的一面,後辭官歸田,以山水為娛,好服食養性,胸懷曠達,為時人敬重。

“序”是一種文體,寫在著作或詩文前的説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時,常一同賦詩,詩成後公推一個作序,《蘭亭集序》即是膾炙人口的詩序名篇,其思想和辭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從中可以看出東晉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養、精神狀態和文學造詣。

二、朗讀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注意聽清文章語氣、節奏和讀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學生讀準下列生字:

癸(guǐ)醜 修楔(xì) 流觴(shāng) 遊目騁(chěng)懷 趣(qū)舍萬殊 齊彭殤(shāng)

2.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在預習初讀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印象。

3.默讀全文。要求學生參閲註釋,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預習時不能解決的字詞句,教師答疑或學生討論。應特別強調理解“俯仰”一詞在文中的意義,“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句子含義。

三、整體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討論: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內容要點是什麼?(分別用六個字來概括。)學生髮言後,明確本文層次,板書:

(一)記敍蘭亭盛況;

(二)抒發人生感慨;

(三)交代作序目的。

四、討論第一段內容

完成課後練習(一)中的(1),教學的同時要求學生試背誦。

提問:本段共有六句話,作者是如何記敍這次蘭亭聚會的盛況的?指名學生依次朗讀每一句的內容,然後概括出每句話的內容要點。板書明確:

(一)記敍蘭亭盛會:

(1)時間:“永和……癸丑……暮春……”

地點:“……蘭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羣賢……少長……”

(3)環境:“此地有……,又有……” ,

(4)活動:“引以為流觴曲水……”

(5)天氣:“……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6)感受:“……信可樂也。”

講析過程中,給定短暫時間強化記憶,然後指名學生根據板書內容提示,試背誦。

討論: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學生髮言後,明確:寫景抒情,敍議結合。如敍説“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緊接着引申而論“雖無絲竹之盛,……亦足以暢敍幽情”;下面也同樣是敍議結合:“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由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得出這樣的結論:“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討論:這段話語言有什麼特點?

教師明確:記敍性文字言簡意賅,如開頭總敍,只25個字就交代清楚了蘭亭集會的時間、地點、目的,表現出高超的語言技巧;寫景的文字精練優美,樸素清新。

五、佈置作業

1.背誦第一段;

2.預習思考:作者是如何圍繞樂憂生死等人生重大問題展開議論的?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第二課時

一、集體背誦第一段

簡要複習第一段內容,導人新課。

二、討論第二段內容

1.教師領讀或學生齊讀。

2.“俯仰”一詞在這一段中兩次出現,意思是否相同?引導學生參看註釋,理解這兩句話的含義。

3.本段教學有一定難度,應先指名學生串講大意。

4.提問:這段話作者是圍繞什麼主題展開議論的?是如何逐步展開的?學生髮言後,明確:作者承上文的“樂”字,由樂而憂,由生而死,圍繞人生重大問題抒發感慨。

5.結合課後練習(一)中的(2),討論這段話的議論與上一段的敍事有何聯繫。講析:首句“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羣賢畢至,少長鹹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觀宇宙之大,俯察晶類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開一步的説法。下面承此句論述了兩種人:一種是“晤言一室之內”倦於涉獵遊玩的,一種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們雖然“取捨”“靜躁”不同,但當“欣於所遇”時都是“不知老之將至”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又都是情隨事遷,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表議論,推進到生死的大問題,抒發了對“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無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書: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或晤言一室之內(靜)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於所遇(快然自足) 情隨事遷(感慨系之)

況修短隨化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6.齊讀。指導學生在板書提示下試背誦。

三、討論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後人感懷。

1.指名學生朗讀。

2.討論:結尾部分從“臨文嗟悼”説到“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發言後,明確:這段議論中飽含感情,寫出了閲讀昔人興感之作時內心苦悶傷感與古人產生共鳴。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觀點,認為“有生就有死”,對於生死説得如此痛切,雖有悲觀消極情緒,但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批判了老莊哲學中的虛無主義世界觀。

3.如何理解這篇書序行文的巧妙?學生討論後明確:作者寫供後人閲讀的《蘭亭集序》,卻先寫閲讀昔人興感之作,由“今之視昔”想到“後之視今”亦是如此,為使後人也對今天的所為所思“興懷”,所以“列敍時人,錄其所述”,以便“後之覽者”也會“有感於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後人有感串聯起來,巧妙地交代了詩集的由來,説明了編集的目的。

4.全班齊讀。

四、歸納總結

本文先繪聲繪色地記敍了蘭亭集會的盛況,接着敍志抒懷,抒發了對人生的無限感慨。語言清新樸實,敍議結合,在雕章琢句、華而不實的文風充斥文壇的當時,顯得尤為可貴。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課後練習三。

3.比較閲讀:課外閲讀《騰王閣序》,比較與本文在內容和寫法上的異同

《蘭亭集序》知識點全面歸納

【文學常識】

《蘭亭集序》選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臨沂(現山東省臨沂縣)人,是中國古代傑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稱,世稱“_______”。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內 “悟”通“晤”,會面

2、趣舍萬殊 “趣”通“取”

【古今異義】

1、列坐其次

古義:其,代詞,指曲水。次,旁邊、水邊。如:列坐其次。

今義:① 次第較後;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將有感於斯文

古:這些文章 今:常用義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諸懷抱

古:胸懷抱負。 今: ①抱在懷裏; ② 胸前; ③ 心裏存着; ④ 打算。

4、引(之)以(之)為流觴曲水。

古義:把……作為。 今義:認為。

5、所以遊目騁懷

古義:①表憑藉,用來。 ②……的原因。如:所以興懷。

今義: ①表因果關係的連詞;②實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限用於固定詞組中做賓語)。

6、俯仰一世

古義:形容時間短暫。

今義:低頭抬頭

《蘭亭集序》教學反思

我的這節課是《蘭亭集序》的第二課時。第一課時所解決的問題是,明確了第二單元的學習目標,瞭解了王羲之這位作者及作品創作背景,教大家讀了三遍文章,又幫助大家梳理了生字詞、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可以説第一課時大家學習很充實。這樣的課很實在但也沒有什麼新意,當然也是最保險的課,一般來説不會有什麼閃失。那麼,第二課時我仍然這麼上嗎?我也知道第二課時主要是分析文章的主題,我帶着大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輕鬆完成任務。但我總覺得這樣上太乏味,缺少創新。第二課時應該體現一下新課改的精神。怎麼上呢?我在思考之時突然大腦的屏幕上彷彿有一個閃電閃過──對聯。對呀,這篇文章能不能用對聯帶動起來呢?我還記得我在上一屆教學生學習這篇文章時,曾撰寫一副對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學生對這副對聯也很感興趣,都紛紛抄在書上。如果我也用這副對聯帶動文章的講解可以嗎?我在心裏默默地設計起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來。很快我的第二課時就設計出來了。

現在想一想,我的這節課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

在課堂上,我首先給同學們賣了個關子:“今天這節課,我們每位同學都要作一副對聯!”同學們一聽就慌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擬過對聯。“這副對聯很好擬,我先給大家做個示範!”於是我邊帶着學生讀文章邊分析文章的精邃,邊擬出如下對聯:

羣賢畢至,一觴一詠成就蘭亭華章,信可樂也;

少長鹹集,幾俯幾仰參悟人生哲理,豈不悲哉?

詩朗誦相信未來 篇五

(一)產生希望的地方。之所以把“我的爐台”作為一個意象,是因為“我的”二字的加入更符合對“意象”的定義: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相信未來》寫於北方,食指也是北方人,在東三省,公曆十月一日就要下雪,取暖是北方人非常日常的生活方式之一。在沒有暖氣供應的時候,爐子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取暖的工具,帶給人的是一種日常的普世的温暖。故“我的爐台”可以理解為帶給“我”內心以温暖的一切生活,進而轉化性的理解為“我”內心對生活的熱情、希望甚至理想。而這一切,現在都被“灰暗的”、“毫無生機”且到處“給人以束縛”的外在社會給無情地“查封”了。

(二)指純潔與質樸。“雪花”在詩人內心首先是“美麗的”,構成心靈上的亮色和愉悦;其次,“雪花”的潔白和“蜘蛛網”的灰色調以及“灰燼”的黑色調構成色彩上的強烈對比,帶給人以愉悦和樂觀的情緒,給人以希望。再次,雪花可以覆蓋骯髒的大地,讓整個世界煥然一新,給人一個嶄新的未來。

(三)成熟的果實。“葡萄”是夏季裏甜蜜的收穫,最成熟的葡萄是紫色的,所以可以説“紫葡萄”是人生命力旺盛時最甜蜜的收穫。同時,紫色也是一種高貴的生命的顏色,這種高貴源自於苦難中不屈不撓的頑強的生命力。詩人寫《相信未來》時二十歲,時值生命力旺盛而有才華的季節,《相信未來》這首詩本身就是詩人在這個人生季節裏最美的收穫,同時詩人也在人生的困境和磨難中生存着,所以這裏兩種關於紫色的分析都與詩人的寫作語境相吻合。

[詩朗誦相信未來]

必修一語文《黑珍珠》教案 篇六

必修一語文《包身工》教案

教學目標:1.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

2.初步學習綜合多種表達方式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觸發學生的真實感受以思考這一事件

教學難點:講解時不失時機地觸發學生的思考

學情分析:要讓學生從現實再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殘酷這本身就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賴於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是否能從中受到感染。

板書設計:

10.包身工

夏衍

包身工一天的生活

清晨四點一刻:起牀

四點半後:吃飯

五點鐘:上工

下午五點(可能):收工

教學程序:教學內容及活動:一。1.板書課題和作者,進而指出課文的作者――夏衍

2.在新中國的報告文學史上,曾經有三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板書: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徐遲《哥德巴赫的猜想》

注:簡介這兩篇作品的內容。

二。在考慮本文的導語的時候,我想到了心理震撼這個詞彙。

用最具有震撼力的語言給學生以最具有衝擊力的感受,以促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其實,這裏,學生有的已經不僅僅是興趣了,可能吸引他們的是那種具有震撼色彩的畫面以及動情的講解。

因此,本文的前四自然段將是最好的導語。

三。在結束了作為導語的前四段的講解之後,學生的狀態可能已經比較激憤。這時,可以不失時機地提出如下問題:

這些都是什麼人呀?她們的生活狀態為什麼如此的惡劣?(以上問題可以先讓學生提出。教師可以引導以及啟發。目的是為了引起下文)

四。(一)學生自瀆5-8自然段。思考:

1.這幾個自然段跟前四段在表達方式上有何區別?

2.試概括這幾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設計小題目:選擇5-8自然段的正確結構示意圖

(二)針對5-8段中的重要內容作針對性的講解。主要是圍繞學生對段意的概括的基礎之上的。

可講內容:

1. 關於包身工的居住環境,聯繫前四段中的住宿條件。

2. 關於帶工如何到鄉下去騙小姑娘的情形。

3. 關於帶工賺錢的血腥,昧良心。

五。彈性安排:1.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再講9-11段。

2.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佈置作業。

A.寫出你對包身工的感受及思考。深入分析一下產生這一情形的原因。(字數不少於800)

B.概括各段段落大意,有些特殊段可以合併處理。交上來。

六。在以上基礎上,如時間尚有剩餘,則安排一個小結。(可以讓學生來)

學生活動:一。在聽講的同時作一些必要的摘記

二。接受情感的震動,促發進一步的思考

三。思索,提出問題,説出講前四段的直接感受。

四。自讀5-8自然段,思考問題。

五。完成小練習。

六。聽講。隨興的課堂交流。

七。學生的小結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活動

《包身工》知識導學

本文是作者於1935年,經過幾個月的調查研究,實際考察之後寫出來的。1936年,發表在《光明》(左聯機關刊物,沈起予主編)的創刊號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後到抗日戰爭以前這一時期國民黨統治區的社會黑暗情況。那時中國農村在帝國主義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下日益破產,加上地主的剝削,農民生活極為痛苦。靠近上海的蘇北地區,每年有大批無法生活的農家婦女被誘騙到上海來做包身工。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國人民的抗日情緒不斷高漲,上海工人運動十分活躍。日本資本家為避免罷工的威脅,就更大量地僱傭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自由勞動者。這篇文章以鐵一般的事實,生動地記載了這一特定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寫作特點:

在複雜記敍過程中有條理地穿插説明、描寫、議論和抒情

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是將常用的敍述、描寫、説明、議論、抒情等幾種表達方式配合使用,熔於一爐,充分發揮各種表達方式的長處和綜合使用的優點,共同完成對人物、事件、場面等的刻畫、描述、渲染,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文章的內容表達得更充實,更廣闊,更具感染力。

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的好處很多。從文章總體來看,幾種表達方式交錯運用,相互配合,各顯其能,充分、深入地為表現主旨服務。在具體運用時,可以是非常靈活的,有的部分是兩種表達方式結合運用,有的部分是兩種以上的表達方式結合運用。至於哪幾種表達方式結合運用,怎麼結合,可以視具體情況和實際可能來定。同時,在互相結合運用中,總是以其中的某一種為主,其它為輔。

在比較複雜的記敍文,如報告文學等文體中,往往涉及到很多人物、事件、場面、環境等,這種文章的主旨,單靠一兩種表達方式是很難奏效的。這就需要調動起多種甚至全部的表達方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從運用表達方式的目的方面看,敍述是為了交待人物、事件情況和過程的;描寫是為了對人物、環境等進行生動、形象的描繪和刻畫;説明則重在把事件的形狀、性質、成因、關係等解説清楚;議論是作者對客觀事物進行評論,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抒情就是抒發和表露作者的感情。敍述、説明、描寫是表現內容的主要手段,是基礎,在此前提下,議論可以挖掘和深化主旨,抒情能夠表明作者的愛憎,產生感染人的力量。幾種方式恰當結合,綜合運用,就很可以取得最佳表達效果。

《包身工》一文成功地綜合運用敍述、説明、描寫、議論、抒情這幾種表達方式。從各部分情況看,寫包身工起牀的情景和住宿的環境,運用的是敍述和描寫;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則是以説明為主,穿插進少量議論;包身工吃粥時的情景,又是用敍述和描寫;接着寫包身工制度發展的三大原因,

《包身工》教學反思

《包身工》是著名劇作家夏衍 1935 年寫成的一部報告文學,主要反映當時東洋紗廠一些簽訂了“賣身契”的鄉下女孩的悲慘的生活和勞動狀況,是我國報告文學中的名篇。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除了讓學生對報告文學這一題材有感性的認識之外,還要感知課文內容,體會包身工的悲慘的境況,學習作者的選材以及文章的結構、寫法方面的特色,並延伸拓展,引發對一些現實問題的思考。教學難點是文章篇幅很長,僅閲讀一遍就需半節課的時間,涉及的內容很多,學生可能在短時間內難以理出頭緒,且教學時間受限,須在兩個課時內結束。我認為這節課要想按時完成以上任務,必須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體現新課程的理念,以問題為導引,以學生為中心,分版塊分組討論。事實證明,收效不錯。我認為教學設計中的亮點是:

1 課前預習:給“包身工”下個定義,以此初步感知文章核心內容。

2 第一版塊:感知內容,把握主題,體會結構的嚴謹和巧妙。

有效提問:

( 1 )如果你是夏衍,你在選材時會涉及“包身工”的哪些方面?

(由此引導學生感知課文大體內容。)

( 2 )面對兩個多月來收集的資料,如果是你,會選擇什麼樣的思路來構思全文?看看作者是以什麼為線索來安排材料的。(教師提示方法:找課文中標示線索的詞句)。

(由此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三個場景,梳理全文的結構提綱,提綱挈領,把握文章主題,突破教學難點,並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 3 )你認為我們呈現的板書已經包含了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嗎?認真閲讀課文,探究文章的另一條副線。(此問題未及展開,留作下節課的預習作業)

(這個問題是引導學生體會報告文學中背景資料的作用及本文主、副線向並行的巧妙結構。)

這三個問題,均以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氣氛活躍,教師對把握課文線索的方法點撥使學生很快就把握了全文的思路。普通班的學生更是受到鼓舞,討論熱烈,很有效果。

這節課,沒有繁瑣的提問,沒有細緻地分析,但學生較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內容和特色。可以説實現了短時高效,並讓學生在學習方法上有所收穫。反思成功原因,應當是教師自己吃透了教材,緊扣文本特點,用新課程的理念組織教學,從而刪繁就簡,上出欣慰的感覺來。

第二篇:

這幾天給學生上《包身工》,被包身工悲慘遭遇深深震撼。“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工房和老闆家庭的義務服役,豬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踐踏”。一點人格尊嚴也沒有,這羣十七八的女孩子,正直青春年華,然而女性本應有的害羞與矜持,在她們身上已經蕩然無存。

學生也許理解包身工的苦難生活,但是難以想象她們會如此麻木。為什麼不起來反抗,為什麼就甘受帶工老闆的蹂躪。事實上有些事情、感受,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欽佩魯迅先生,真不愧是將國人人性剖析最透徹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