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09W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案(多篇)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公開課教案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人的生命是父母賦予的,體會父母為養育自己付出的辛勞,知道孝敬父母,能夠尊敬父母和長輩,學會理解親子之間的“愛的衝突”

2、教學過程和方法

通過“探究園”中的“八重奏:親子之間”活動,展示在親子之間的各種表現,體會父母的關愛,正確認識與父母之間的矛盾。

通過“探究園”中的“節日的禮物”活動,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關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愛,學會理解,學會感恩。要愛自己的父母,理解他們,儘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和其他長輩。

教學重點

體驗父母的愛

教學難點

理解“愛的衝突”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提問導入)

老師:是誰賦予我們生命,是誰把我們撫養至今,是誰每天為我們準備可口的飯菜,是誰將我們成堆的衣服清洗乾淨,是誰對我們噓寒問暖,關心備至,又是誰在我們每晚挑燈夜讀時陪在我們身邊?

學生異口同聲:父母

活動一:愛的清單

思考1:父母除了賦予我們生命外,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還為我們做了什麼?

學生討論回答:①教我們説話走路 ②為我們生活奔波忙碌,提供物質保障 ③為我們學習操心④教我們怎樣做人┄┄

思考2:將“愛的清單”另一半完成,回憶一下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我為父母做了些什麼呢?

學生討論回答:在父母生病的時候照顧他們,幫父母幹家務等

老師:世界上最偉大無私的愛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

(故事)一、《天亮了》的創作背景 二、唐山的地震中以對父母為救自己的兒子而犧牲自己的生命三、《青春的童話中》莫南和媽媽的故事

父母對我們的愛河我們對父母的愛分別放在天平的兩端,那將是不平衡的,父母為我們做得太多太多,而我們為父母做的又太少太少我們要永遠記得父母的恩情

活動二:觀看書本“探究園”中的“八重奏”,哪些表現了親子之間的“相互關愛”,哪些表現了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的衝突”

老師:小時候,我們無論是衣食還是精神上都完全依賴父母,那時候感覺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和地。可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發現開始與父母之間有了間隙,與父母爭吵的次數越來越

多,有時我們會抱怨:父母變了,他們變得好羅嗦,再不像以前那麼通情達理,愛我疼我了。

我們與父母之間出現了“衝突”。

思考:既然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如此血脈相連,又為什麼會出現“愛的衝突”呢?雙方要怎麼樣才能化解“愛的衝突”?

學生選擇最有感觸的事情,討論怎樣化解衝突。

典型衝突:父母偷聽孩子的電話或偷看孩子的日記

學生討論: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有什麼感覺,進而會有什麼行為?

學生髮言:我會很生氣,因為父母侵犯了我的隱私權,是對我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我可能會跟他吵起來。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引導:這樣的“愛的衝突”就出現了,如果我們以為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那麼衝突就可能會升級,最終會傷害到父母的泥,那麼如果我們來換位思考,你來站在父母的立場上體會一下父母的用心,看看會有什麼感覺。

學生換位思考:假如你是父母,當你面對因為被偷聽電話或者被偷看日記在一旁生氣的孩子,你準備説些什麼來表明你行為的用意或者此刻的心情呢?

活動三:設計發言——孩子,我想對你説

學生可能設計的發言:孩子,父母偷聽你電話是想知道現在你都在和什麼人來往,身邊是不是有對你有幫助的朋友;父母偷看你日記,是想了解你最近的想法,想知道你遇到了哪些困難,父母只是希望能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幫你,能夠了解你的想法,真正成為你的朋友,希望你平安幸福的長大。

老師小結:儘管有時父母會做出一些讓我們很不開心的事情,會使我們和父母發生爭吵衝突,但我們知道我們最需要的還是父母的理解最關心最疼愛我們的也還是父母,父母給與我們的只有愛。也許有時候會因為其方式的不恰當回小小的傷害到我們年少的自尊,進而演化為衝突,但不管怎樣,這都是“愛的衝突”他以為愛而產生,只要我們和父母互相理解學會體諒,那麼這些“衝突”也必將在愛中化解。

活動四:節日的禮物

活動導言:父母賦予我們這麼多,我們又將用什麼來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呢?讓我們在一個特別的日子為父母獻上一份特殊的愛的禮物,並談談你的禮物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課堂總結: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相信同學們對自己的父母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你的心中一定有許多話要對他們説,那麼下面就讓我們把這些話記錄下來,作為給父母的一封信。在這封信裏你可以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之情,也可以為自己的某一次任性胡鬧向父母道歉,還可以向父母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議,希望大家能寫出自己心裏最真實的想法,把最暖人的話送給自己最親的人——父母。

板書設計:

我和父母

一、相互關愛

二、愛的衝突

要學會換位思考,理解父母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公開課教案設計 篇二

(一)、興趣導入

導入:很高興能在這裏見到大家,並與大家一起度過一個美好的時刻。上課前,我們請一位同學來進行一個有趣的拼圖遊戲,其他同學可以在下面幫忙出出主意。

(拼圖)

拼出來的是什麼?——家!在大家的心目中,家是什麼呢?我們來個快速頭腦風暴,填空:家是---------(學生輪流發言)

正如同學們所説,家是一個温馨的港灣,讓我們休息與依靠。無論是遠方的遊子還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家都是他們心中永遠的牽掛,因為那裏有着骨肉相連的親情,有着世界上最偉大的父愛和最無私的母愛!

下面我給大家播放一段配樂朗讀:故事《關窗》,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種父愛和母愛。

很長一段時間,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是學生,這個我知道,因為我上學,有老師;我是女兒,卻得不到均衡的愛。我的父母,曾相親相愛,可從9歲起我就生活在單親家庭裏。開始,是父親來深圳,母親帶我三年;現在我來到深圳,父親還將帶我三年。沒有父親,我會遭受欺凌;沒有母親,我會有諸多不便。每天放學用最虛偽的笑容看着同學被母親擁入懷抱,心就在流血。相信我,並沒有埋怨他們的意思,他們有他們的生活。而且他們都是我的驕傲。

在和媽媽獨處的三年裏,我們簡直就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因此我對母親,母親對我日漸冷漠。

12歲時,我喜歡趴在窗上向外看,看那些花,那些草,那些樹,每每看到一家人幸福地走在一起,都會很羨慕地望着。所以那時侯我喜歡開窗,甚至喜歡開窗睡覺,彷彿能從窗外湧進爸爸的氣息。而在這種冷暖交替的季節,我沒有感冒。

一天夜晚,我在牀上翻來翻去都睡不着,正在我展轉難眠的時候,母親進來了,她看了看我 ,顯然,她認為我睡熟了,便把手伸向窗子,母親的個子不高,要隔着我的牀關窗,實在是有些困難。而她又怕弄醒我,不敢上牀去關。她顯得很吃力又很努力,努力掂起了腳伸手夠着,終於,她一隻手指觸到了窗柄,關上了一扇窗。要關上另一扇窗就更不容易了,不過她仍不肯上我的牀。她很費力關上了窗,又仔仔細細地幫我蓋好被子,然後在我額頭上輕輕地吻了一下。剎那間,我能感覺到她嘴脣的温度從頭到腳,温暖了全身。淚水順着臉頰就淌下來,當然是在母親離開我房間後。

天氣越來越冷,我再也看不到母親為我關窗的身影,她身在北方每天工作很忙,卻一如既往地關心我這邊的冷暖。在沒有母親的日子裏,父親代替了母親的工作,儘管他每天多忙到深夜,卻總不忘為我關窗。

這就是母愛!無私而又奉獻!因為愛,我們得以陽光雨露,因為愛,我們得以健康成長;然而,也是因為愛,我們頗感壓力,甚至煩惱不堪。就像天空不可能總是湛藍,我們與父母之間也不可能總是風和日麗,有時不但陰雲密佈,甚至會電閃雷鳴。其實衝突的起因往往很簡單,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卻給我們帶來無窮的煩惱。那麼這些“雞毛蒜皮”到底是些什麼呢?我們該如何去處理。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出示課題:愛的衝突以及化解衝突小錦囊

(二)、探討問題

請同學看一下書上P47的圖表題,聯繫前面的8副漫畫,判斷一下哪些表現了親子之間的相互關愛,哪些則表現了“愛的衝突”?你們是否有過漫畫中“愛的衝突”的類似的經歷?(老師在黑板上先寫上衝突,根據學生講的寫下他們和父母之見發生的衝突。)

活動:實話實説。

大家講講自己的故事(老師、學生穿插講。)

(老師作副板書,記下衝突)

播放事先準備的視頻文件:對幾個家長的採訪錄,他們談自己和孩子之間發生過什麼衝突。

原來,天下所有的家長都是一樣的,都在擔心我們是否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都希望我們能努力學習。原來,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樣的,都感激家長的養育之恩,都希望家長能給他們一些成長的空間。父母都想做好父母,孩子都想做好孩子,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衝突呢?看來都是愛惹的禍。這種愛中有苦澀也有甜蜜,如何去掉愛中的苦澀,讓愛更甜蜜,這就要我們懂得一些化解衝突的方法,以及如何和父母和睦共處的交往技巧。

(三)、解決問題

下面一個環節,我們將對同學們進行非常考驗

請各組同學針對剛才所講所憶的衝突,討論並任選其中一個,推舉同學扮演孩子和家長,將它演繹出來,在演繹的過程中,特別要表現出你是如何緩解、解決衝突的?看哪個組表演得最好,衝突解決得最圓滿。 (老師選兩組表演)

第二方案:如果學生調動不起來的`話,老師就要親自扮演家長,和學生演對手戲。

(老師做副板書,記錄學生所表現出解決衝突的方法)

剛才的表演非常精彩,展現了同學們很好的表現力。

記得一位心理學大師曾經説過,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三種方式,關鍵看你如何選擇。面對衝突,我們也有很多選擇,關鍵看你是選擇有效的方式還是繼續沿用以前無效的方式。

(四)、指導實踐

剛才同學們總結了不少,在日常生活中,跟父母更好相處還需要一些技巧,老師這裏再給予大家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1、不要跟父母正面衝突(聰明的你應該用理智和溝通去代替激烈的口水之戰)

2、多説甜言蜜語(媽媽可誇身材好等,爸爸可誇能幹等)

3、訓練柔順的耳(為將來練功)

4、培養良好的信譽(成年人注重信譽,我們也多問問自己“答應的事有沒有做到啊”等等)

5、注重父母所重視的

6、學習談判的技巧(口訣有三:再試一下,以柔克剛,以物易物)

書上P49還告訴了我們其他的一些好辦法,不妨試一試。

好了,一堂課的時間不能解決所有的煩惱所有的問題,但同學們的許多經驗卻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説得好不如做得好,大家下去之後參照書上“閲讀與感悟”中“成長的談判”,試着與自己的父母來一次真誠愉快的溝通。願天下的家庭都能和睦相處,讓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充滿愛和温馨。

在《讓愛住我家》的音樂聲中,結束本課。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公開課教案設計 篇三

一、教學內容分析:

第三單元《學會交往》主要圍繞學生怎樣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學會與人交往展開,《我和父母》是本單元第一小節內容。父母作為學生最熟悉、接觸最多、關係最密切的人,能否順利地與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本站★)體會父母對我們的關愛,學會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特別是要能正確看待生活中與父母起衝突的情況,克服“逆反”心理,掌握與父母溝通的方法。對於現在的中學生心理髮展規律來説,出現親子衝突是正常現象,但經常發生衝突必竟不利於和諧親子關係的發展,會影響親子之間的正常溝通。雖然化解親子衝突需要父母、子女雙方共同的努力,但本課主要從教育、引導學生入手,培養學生換位思考的能力,掌握與父母溝通的方法。

二、目標要求

課標要求:

1。1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2。1理解生命是父母賦予的,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能儘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長輩。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針對學生普遍的困惑,為學生確立以下學習目標即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知道孝敬父母,能夠尊重父母和長輩。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學會換位思考,正確認識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並掌握一定的與父母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歌曲,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通過聯繫生活實際,結合課堂設計的一系列活動,包括辯論、小調查、情景劇表演,反思與父母起衝突的原因,並思考化解衝突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會愛,學會理解,學會感恩。要愛自己的父母,儘自己的所能孝敬父母和長輩。學會與父母溝通,掌握化解與父母之間衝突的方法,更好的改善親子關係。

三、教學對象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與國小時相比,親子關係表現為如下特點: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感降低;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降低;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認可、信任,甚至讚賞;家長往往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因而不能公平、平等地對待孩子;孩子與父母之間感情色彩減少;內心矛盾衝突強烈,其理性相對較差,感情,行為衝動較多;親子關係由簡單到複雜。

情感方面,國中生的身心就處在一種非平衡狀態,引起種種心理髮展上的矛盾。他們往往認為自己的已經長大了,不願意父母再把自己當成小孩子看待;而在父母的心目中,卻一般習慣於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他們的實際年齡還要小些,還很不成熟,還需要呵護。這時,經常會使孩子感到父母過分把自己當成小孩子,過多幹涉自己的的事,因而會產生種種不滿情緒,與父母發生衝突。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發展觀察、感受、體驗、參與的能力,初步培養與父母之間的交往與溝通的能力。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能夠負責任地做出正確的選擇。

確立依據:父母與子女間的相互關愛都是天生的,但有些時候這種關愛得不到相互理解,反而成了親子關係之間的阻礙。一旦孩子和家長產生矛盾,造成衝突,那麼對孩子可能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響。對多數青少年而言,他們不能很好的與父母溝通,不善於以積極的方式改善親子關係,因此,確立重點為學會與父母溝通,掌握溝通的方法;難點為能夠正確認識親子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五、教學方法:

運用多媒體演示,以學生為主體,採用分析法,討論法,情景表演法等等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先播放flash歌曲《讓愛住我家》。(由此吸引學生注意,通過描述聽完歌曲的感受,引起師生思想上的共鳴,由此進入本課的學習。)

通過6張圖片將上節課的知識與本課時相連接:父母生我養我,我們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人,每個人都希望與家人永遠相親相愛,尤其是生養我們的父母。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本來是十分美好的事情,卻往往不盡人意、事與願違。有時候,哪怕是一件“芝麻綠豆”般的小事,也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煩惱。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思想品德第三單元“我和父母”中的第二個內容:愛的衝突以及化解衝突小錦囊。

出示課題:愛的衝突以及化解衝突小錦囊

(二)聯繫實際,自主探究,獲知明理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來完成書上探究園的圖表題。書上八幅漫畫中哪些表現了親子之間的相互關愛,哪些則表現了“愛的衝突”?你們是否有過漫畫中“愛的衝突”的類似經歷?舉例説明。

師:看來許多同學都有過與父母之間或多或少的衝突體驗。是父母變了,還是自己成熟了,你也許會感到與父母之間的矛盾比從前增添了許多。

美國小説家馬克.吐温曾説過這麼一句話:“當我七歲的時候,我覺得父親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當我十四歲的時候,我覺得父親是最不講理的人;當我二十一歲的時候,我忽然發現父親還是比我聰明。”

為什麼會在十四歲的時候出現這種現象,父母對我們又是如何看的呢?

活動設計:辯論

規則:將全班同學以中間為界,分成左右兩大組,左邊代表正方,右邊代表反方。每一方派3名同學作代表,由第一名同學闡述觀點,其他兩名同學與對方辯論。

辯題:父母管我們究竟是多一些好,還是少一些好?

正方觀點:多管一些好 反方觀點:少管一些好

學生辯論。

師:父母對我們的管教,正是出自父母對我們的愛。

(通過辯論,請同學歸納出與父母起衝突的原因,並思考:與父母起衝突是正常現象嗎?經常跟父母起衝突會有什麼危害性?)

師:儘管父母的方法有時並不是很得當,但實際上卻充滿着他們對子女深深的愛。

下面我們完成一個小小的測試,請大家拿出筆來做一做,把所知道的內容打“√”。

內容:你對父母瞭解多少

生日

最近的苦惱

對我們的期待等等

現場統計:進行全班統計。公佈統計結果,請2名學生談看法。(通過這個調查,培養學生換位思考問題。)

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進一步引導:

你認為彼此之間缺少了解與衝突本身的關係大不大?你們認為增進了解最好的辦法是什麼?(演示要增進與父母的瞭解必需要先學會溝通:溝通從心開始)

(三)設置情景,聯繫實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設置情景:考試考砸了,回家怎麼向父母交待

師:請大家根據漫畫中所提示的信息,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充分發揮想象,用你們的真情實感,把漫畫聯想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並把故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告訴大家。

學生角色扮演。

(學生演繹的故事可謂異彩紛呈,但無非是兩種情況:一種是避免了衝突;一種是矛盾激化,引發了親子衝突。因此要根據學生表演的情況進行引導。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的話,引導學生學會歸因,學會借鑑別人的可取之處,並能對這種做法形成正確的認識;如果是第二種情況的話,可採取將錯就錯的辦法,引導學生步步“錯”下去。當引出一個破壞性的後果時,學生也就明白了問題所在。這種通過學生自己體悟出來的道理學生容易接受。)

師:在同學們的生活中,一定還有成功化解與父母衝突的例子

請2個同學分享成功化解與父母衝突的例子

引導學生閲讀課本上的“化解衝突小錦囊”,由此歸納出溝通的四大法則。

演示:溝通的四大法則

(四)歸納小結,指導實踐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找到了一些解決衝突的錦囊妙計,你用過這些方法了嗎?如果沒用過,不妨試一試。

師:好了,一堂課的時間不能解決所有的煩惱和所有的問題,但同學們的許多經驗卻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説得好,我們更要做得好。(作業佈置)大家下去以後,請完成書上51頁到52頁的內容,並請父母談談他們的看法。同時也請大家參照書上“閲讀與感悟”中 “成長的談判”,試着與爸爸媽媽簽訂一分成長協議,與父母來一次真誠、愉快的溝通。

最後,在這幾幅圖片中結束我們今天的課程。

七、本課板書設計如下:

二、愛的衝突以及化解衝突小錦囊

(一)愛的衝突

1、與父母起衝突的原因

2、與父母產生衝突是正常的現象嗎

3、經常跟父母起衝突有什麼危害性

(二)化解衝突小錦囊

1、多與父母溝通,多瞭解父母,學會換位思考

2、溝通的方法

八、教學反思

在教學的設計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有意地設計了一些鋪墊和引導,既鞏固舊有知識,又為新知識提供了附着點,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突出活動的有效性,多層次、多角度展開對問題的研究和討論,由此解決親子之間衝突問題,化解了親子之間的矛盾,教師起 “導”的作用,關注學生的“學”。活動設計注重心靈體驗,強化正信息。

由於本課主要是以活動為主,因此活動開展是否成功對本課的學習至關重要。例如安排的辯論,由於要我們是農村學校,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要注意辯論一邊倒的情況;或者是安排的情景劇,有可能也會出現學生“逆反”心理的表演,這些都是需要老師的引導。

當然,一堂課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由於國中生的年齡及性格特點,他們往往“明理”但卻無法“踐行”,也就是不能把對父母的愛持之以恆的落實到行動當中。因此,在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需要向課外延伸,培養學生從日常的點滴事情做起。在課後要及時的加以引導,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需要繼續跟蹤情況,同時也要請家長參與到對學生學習的評價當中來。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公開課教案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用信息整合的方法加深對於文章的理解

2、理解父母之愛

3、引導學生了解弗羅姆關於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並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靈

4、享受愛的同時,試着學會付出和努力,給予愛,愛別人,更好地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品味父愛、母愛

教學難點:

理解愛,真正成為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人”

教學方法:

採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完成表格,整體感知文章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二、瞭解“愛的能力”發展的過程

三、感悟母愛

在16段中,找出表現母愛特點的句子,感悟母愛的特點

四、研品父愛

從 67段中,找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1、父愛與母愛在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2、父愛有哪些消極面和積極面?

學生活動:1.作者認為父愛是有條件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嗎?如何理解父愛的消極面?

2、從父愛的積極面來思考,你對父愛的“嚴厲”有什麼新的認識?

(機動:此環節可作為作業,“昇華愛”)

五、探討成熟之愛

1、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的人,擁有成熟的愛的能力?

2、如何理解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或孤兒的成長、成熟、成功?

六、小結:得到愛,學會愛,好好愛

板書設計: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弗羅姆

母愛 父愛

無私 成熟 責任

寬容 付出

善良 理智

孩子愛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公開課教案設計 篇五

教材分析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父母之愛”,要求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展開交流互動,説説自己對材料中的父母的做法有什麼看法,並説説自己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會怎麼做。在本設計中,如何看待材料中爸爸媽媽的做法是重點,要在學生交流時適時引導學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避免出現以自我為中心,完全不顧及別人,尤其是不顧及父母的情緒的言行和觀點。另外就是要注意掌控課堂氣氛,既要活躍,又不能失控,讓學生既積極主動地思考和回答問題,又能安心聆聽別人的發言,尊重別人的觀點,對別人的觀點給予積極迴應。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經歷,説説生活中父母對自己的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2、針對父母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説説自己的看法,注意選擇恰當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觀點,語言不要過激,要做到有禮和有理。(重點)

3、尊重別人的觀點,對別人的觀點給予積極迴應。(重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蒐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朗讀音頻和視頻資料,製作相關PPT。

學生準備:按要求蒐集相關素材,準備發言提綱。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繫課文,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這一單元的課文都是讚美父母之愛的偉大和無私的,讓我們懂得了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天起,他們就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撫養和教育我們,用世上最無私的愛呵護着我們一步步成長。但父母表達愛的方式不盡相同,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你們是怎麼看待爸爸媽媽的做法的。對他們的愛你們應該做出怎樣的迴應?

設計意圖:由聯繫課文內容入手,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從課內走到課外,由品讀他人的父母轉入評價自己的父母,從思想認識上進一步進行再學習、再提高。

二、安排活動,提出要求

1、公佈活動方案

師:本次口語交際活動共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發表一下對三個典型材料中父母的做法的看法;第二個階段是説一説當我們遇到類似情況時的做法。

2、提出活動要求:

師:本次口語交際活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要求,大家在交流過程中注意遵守(課件出示活動要求):

(1)發表自己的看法時,可以用我們課前準備的材料證明自己的觀點;

(2)要尊重別人的觀點,可以給予積極的迴應,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但不能攻擊別人的觀點;

(3)別人發言時注意傾聽,不要隨意打斷其他同學的發言。

設計意圖:教師作為整堂課的“導演”,應當從總體上安排好活動方案,並提出活動要求。這樣才能讓下面的活動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

三、確定話題,分組討論

師:爸爸媽媽無疑是最愛我們的人,但由於他們自身的年齡、文化程度、生活環境和人生態度等千差萬別,他們表達愛的方式也就五花八門,包羅萬象。下面老師就給大家展示三個典型材料:

材料一:李剛的學習成績忽高忽低,考得不好時,爸爸會嚴厲批評他。批評完之後,爸爸對李剛説:“我們愛你,所以這麼嚴格要求你。”

材料二:王小雅的媽媽每天幫她收拾房間,整理書包,還陪她寫作業。有一次,媽媽連續幾天不在家,王小雅不是忘了帶文具盒,就是忘了帶作業本,自己的房間也是亂七八糟的。

材料三:陳敏的爸爸晚上經常和他一起下象棋,週末還帶他出去看電影或爬山。

師:生活中,你們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生1:有哇!老師。我們家就是典型的“不談學習連摟帶抱,一説學習雞飛狗跳”型的!儘管在生活上媽媽對我的照顧無微不至,但只要我的成績沒達到她的預期,我家準得“烏雲密佈”好幾天,有時甚至“狂風暴雨”。

生2:我有個堂妹,叔叔嬸嬸對她那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她已經被寵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和堂哥都叫她“瓷娃娃”。

生3:我爸爸和別人不大一樣,他和我就像是朋友,我學習的時候他也看書,我休息的時候他也能帶我玩起來,什麼滑旱冰、打籃球樣樣精通。最有意思的是我們去看球賽,他還買上兩個“巴掌”,加油鼓勁兒的時候拍得特別響,非常有童心。

生4:我媽媽也是這個類型的,但她表達愛的方式很藝術——和我一起學鋼琴,我上課外輔導班學畫畫,她也報了個財會班自學財務管理,説是要和我搞“比學趕幫超”活動。家務活還搞攤派,我們三口人必須各司其職。

師:你怎樣看待以上事例中爸爸媽媽的做法呢?

生1:材料一中,李剛的爸爸雖然很愛李剛,但是對李剛缺少理解,當孩子考得不好時就簡單粗暴地訓斥,是不對的。剛剛第一位發言的同學的媽媽是不是也要引以為戒呢?

生2:王小雅的媽媽和第二位發言的同學的叔叔嬸嬸一樣,很疼愛孩子,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但是這是一種溺愛,造成了孩子缺乏自理自立的能力。

生3:材料三中陳敏的爸爸和後兩位發言的同學的家長才是大多數同學喜歡的類型,他們的做法我們是最願意接受的,他們樂觀的心態、積極進取的精神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讓我們健康、陽光地成長。

師:書中的三個材料,還有同學們舉的例子,向我們展示了幾種典型的父母之愛:有嚴厲的父母,有嬌慣孩子的父母,有寬容的父母。實際上,無論哪種類型的父母,從本質上都是愛我們的,不過由於他們的性格和想法不同,才會對我們採取不同的態度和教育方式。當然,從我們的角度來講一般都不喜歡第一種類型的父母,也不太贊同第二種類型的父母,比較喜歡第三種類型的父母。

師:在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你是怎麼做的?

生1:當我考試成績不好時,我會主動向老師、同學請教,請他們幫助我分析失利的原因,我更會向父母如實説明考試情況,並告訴他們我的態度和做法,並請他們一同幫我分析失敗的原因,監督我的日常學習。

生2:當父母對我倍加愛護,以至於什麼家務都不讓我操心時,我會找他們談自己的想法,讓他們不要什麼事都替我做,我不能總在他們的羽翼下躲藏,我要學會自己走路,我要學會自食其力。

生3:當父母要和我交朋友時,我會主動和他們溝通,把自己的想法及時和他們交流,虛心向他們學習和請教,並用實際行動去愛他們。

師:我們作為父母的孩子,首先,一定要學會尊重父母,這是我們作為子女最起碼的要求;其次,要理解父母對我們的良苦用心,對他們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埋怨,哪怕是有時他們的想法和做法不太恰當;最後,我們要學會和父母時常溝通,這樣既能讓父母多瞭解我們,我們也能多瞭解父母,從而儘早發現問題並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設計意圖:之所以要分兩個階段開展活動,主要是基於兩點考慮:第一階段的活動是為了讓學生明確認識,學會如何正確看待父母的做法;第二階段的活動是為了有效指導學生實踐,明白怎麼對待父母。

四、迴歸文本,感受提高

師(多媒體播放朱自清的《背影》中的兩個經典片段):胖胖的父親蹣跚地穿過鐵道,跳下去又爬上來,就是為了給兒子買橘子;“父親的來信寫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生:文章儘管寫得平靜自然,但父慈子愛的誠摯之情躍然紙上,更根植在我們心裏。

師:《背影》作於1925年,寫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讀書時的一段經歷。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親任徐州煙酒公賣局局長的差事也交卸了。辦完喪事,父子同到南京,父親送作者上火車北去,那年作者20歲。在那特定的場合下,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體貼、愛護,使兒子極為感動,這印象經久不忘,並且幾年之後,想起那背影,父親的影子又出現在“晶瑩的淚光中”,使人不能忘懷。1925年,作者有感於世事,便寫了此文。

(生齊讀《背影》一課原文,感受深深的父愛。)

設計意圖:通過口語交際,學生對父母不同方式的愛的認識應該有了提高,這裏趁熱打鐵讓學生齊讀原文,再次從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中感受那種濃濃的父子之情,讓學生們從情感上再次得到洗禮。

教學反思

1、口語交際的目的主要有三個:一是學會“聽”,能認真聽、耐心專注地傾聽,這是口語交際的初步目標;二是學會“説”,從講故事、講見聞開始,逐步學會複述轉述,完整準確、突出要點;三是學會“評”,有課堂交流就會有評論和議論,如何學會有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這也是口語交際要達到的目的之一。

2、這節課從“聽”的角度來説,教師主要通過設置活動要求來讓學生達到認真傾聽的目的;從“説”的角度來説,這節課不僅要讓學生願意説,還要引導學生如何正確理解父母的用心,實現情感上的認同;從“評”的角度來説,如何論述有理有據,這不僅要求教師檢測課前活動準備情況,還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評論進行悉心的指導,防止出現過激的言論。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優秀教案 篇六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對“愛”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愛”進入哲學層次的思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理性地看待愛。

【教學課時】

1課時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先預習一下課文,學生思考你是怎樣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弗羅姆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看到這個題目我想大家馬上就會想到父母之愛。從小到大,我們感受到的或聽説過有關父愛和母愛的描述應該是數不勝數,如果要問對父母之愛的感受,恐怕每個人都可以象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滔滔不絕説上三天三夜。但老師現在要求只用一個或兩個詞來形容(或概括)父愛和母愛的特點。

在同學們的心中父母之愛是——偉大、無私、含蓄的,那麼在弗洛姆的筆下父母之愛是怎麼樣的呢?

(幻燈片)

母愛的特點

母親代表自然世界,是我們的故鄉,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親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母愛是無條件的。

積極面: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為渴求的。

消極面:不能用努力去換取,而且根本無法贏得。

父愛的特點:

父親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親從孩子六歲左右開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生活的自信心。

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像。積極面: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極面:必須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負父親期望的情況下,可能會失去父愛。

如果説我們剛剛對父愛和母愛的感受是處在感性的,較淺的層面的話,那麼弗洛姆則是用理性的眼光給我們概括了父愛和母愛的特點。不過,弗洛姆僅僅是想告訴我們父愛和母愛的性質特點嗎?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父母對孩子的愛”

題目包括“父愛、母愛、孩子的愛”三者的愛,那麼在文章中“孩子的愛”是怎樣的?

(幻燈片)

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情感變化特徵表

剛出生階段無愛的意識

8歲以下有被愛的意識

8——10歲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克服自我中心階段,體驗關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統一,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愛比被愛更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快樂!

成熟時期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成熟的愛。

(幻燈片)

無愛——被愛——有愛——創造愛

可見,愛不是與生俱來的!

很明顯,在10歲之前,孩子還沒有主動去愛的意識,如果説他愛自己的父母,那也只是因為像弗洛姆書本上説的“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見這樣的場景:父母一旦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愉悦感就馬上消失,大哭大鬧。自己的快樂完全建立在別人能不能滿足自己需要的基礎上。再看看,生活中的孩子在父母或奶奶爺爺之間,有誰在一段時間內經常滿足他的要求,在那一段時間內他就會跟那個人比較好。是不是?這就是弗洛姆説的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説得是太好了!

那麼我想,我們在坐的各位,有沒有那個是10歲以下的?8歲以下的?剛出生的?就更沒有了!可是同學們想想,我們中間現在還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像10歲以下的孩子一樣,因為被人愛,才去愛;因為需要別人,才去愛別人;甚至是連自己正在被愛的感覺都沒有,對別人的愛無動於衷,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體之外的世界的存在”?

可見,愛既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隨着人的生理年齡的增加就會逐漸成熟的。愛是一種能力。

(幻燈片)

《愛的藝術》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和內容:它闡釋了愛並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的感情,而是一個能力的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

可是我們生活中面對已經超過10歲的這樣的人的時候,經常聽見這樣的話:還是孩子,等長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就會愛了。想當然的認為,“愛”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不大讚同這樣的話,正如巴拉塞爾士説的:

(幻燈片)

一無所知的人什麼都不愛。一無所能的人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懂的人是毫無價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卻能愛,有見識,有眼光……對一件事瞭解得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對葡萄就一無所知。

巴拉塞爾士(1493-1541),德國醫學家,自然科學家及哲學家。

所以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培養我們愛的能力,

(幻燈片)

弗洛姆《愛的藝術》前言

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你確實見過多少真正有能力愛的人呢?

同學們現在是少年了,如果像弗洛姆説的應該是“克服自我中心階段,體驗關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統一,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愛比被愛更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快樂!”的階段了,我們來想想怎樣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來培養訓練自己對父母的愛?

愛是交流的。孩子領受着父母的愛,也想着應該怎麼回報父母。只有當你有愛父母、愛他人的能力時,當你的心理年齡與你的生理年齡一致時,才可以説你時一個靈魂健康和成熟的人。所以這堂課老師送大家的金玉良言就是:

在享受無私而博大的父愛母愛的同時,請付出愛心給父母,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我們對他們赤誠的愛,讓生命因為愛而更為富足!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案 篇七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父愛和母愛的本質,瞭解作者關於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

能力目標:學會對生活現象進行哲學層次的思考 理論聯繫實際

情感目標:認識到父母之愛的偉大,學會愛自己的父母,學會關愛他人,學會回饋社會

二、教學重難點:

1、體會本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的寫作特點

2、從理性的高度認識父愛、母愛的本質及其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3、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愛別人

三、教學方法:

採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教師主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構建師生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四、教學設想:

這篇文章是理論性比較強的譯文,對大多數學生來説比較枯燥生澀,一下子把握整篇文章的內容有相當的難度可以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根據過渡句、總結句、中心句等標誌性語句弄清課文結構層次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通過檢查學生預習效果來了解文章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關係,理清思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後通過閲讀、討論、發言交流等形式深入瞭解課文內容,把握“父母對孩子的愛”,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老師以下水習作激發學生情感,引導學生以真摯的情感面對父母,感謝父母最後勵志昇華,把對父母的愛變成一種推及社會的大愛,做一個具備愛的能力、懂得愛的藝術的人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知道歌名嗎?《燭光裏的媽媽》這首歌流行於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而一直以來,長唱不衰你從這段音樂中看到了什麼?聽出了什麼?(視頻播放)

母親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無怨無悔的付出;

孩子對母親深情的歌頌和感恩

是啊,父母之愛是我們永恆的歌唱父母給了孩子最質樸最無私的愛,而孩子也應懷感恩之心去回報父母,這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交流愛的傳遞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從理性高度審視人間至愛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二 )感知課文

1 題目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包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兩個方面:父母對孩子的愛,孩子對父母的愛

2 那麼哪些部分主要寫孩子的愛,哪些主要寫父母的愛? 這兩部分的過渡句在哪裏?

13 段 寫孩子的愛,愛的能力的發展

48段 寫父母的愛,愛的對象的發展母愛父愛的根本區別

910段 綜合父母,達到靈魂健康成熟

過渡句:同愛的能力發展緊密有關的是愛的對象的發展

板書: 心形

孩子的愛—————————————————父母的愛

愛的能力 ← ← 靈魂成熟 ← ← 愛的對象

愛他人,創造愛 綜合母愛:無條件、自然世界、生活

父愛:有條件、思想世界、成長

(三)、課文闡發與探討

雖然這篇文章的遣詞造句和行文方式都與我們平常接觸的漢語有很大不同,但文章理性的智慧仍能帶給人精神的啟迪

文章10個段落,你最喜歡哪個段落?為什麼此段讓你最情有獨鍾?結合你的經歷或者你所瞭解的事實,每四位同學組成一個小組,小組進行交流探討

前三段內容

成熟的愛: “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主動通過努力去贏得愛、創造愛愛是原因,是前提條件

愛的能力的發展(大屏幕顯示)

年 齡 段

特 徵

剛出生階段(嬰兒期)

無愛的意識,不具備感受愛的能力

8歲以下(幼兒期)

有被愛的意識,被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

8—10歲(童年期)

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成長期)

開始呼喚愛(克服自我中心階段)和學習愛別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成熟時期(成熟期)

愛別人,創造愛“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愛不是與生俱來的,愛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無愛被愛有愛創造愛

問題點撥:你覺得你現在的愛是屬於哪個階段的愛呢?為什麼?

我的兒子,在爸爸和媽媽中會選擇更愛媽媽,在爺爺和媽媽中的會選擇更愛爺爺他這是屬於哪個階段的愛呢?——幼兒期有被愛的意識

(這要看誰更寵愛他,誰更能滿足他的要求)

48段內容父愛母愛的不同

母愛①無條件代表祝福、和平,不用為此努力

②自然世界故鄉、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親的作用: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愛和關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母親的愛讓我們感到温暖,不斷生長,發育

父愛①有條件,需要努力,順從是最大的道德

②思想世界法律、秩序、紀律等

父親的作用:引領我們正視人類生存的社會,正視我們成長時遇到的種種困難要勇於承擔,有責任感

問題點撥:同學們,你的父母或者你知道的父母,他們是這樣的嗎?感悟或質疑

母愛也不一定無條件,父愛也不一定是有條件,父母的嚴厲慈祥兼而有之

無論你知還是不知,無論你愛還是不愛,父母都會對你不捨不棄無論你是聰明還是愚鈍,是漂亮還是醜陋,他們都一樣的愛你因為,你是他們的孩子

問題點撥:為什麼要綜合父母呢?是不是單親家庭或者孤兒一定會出現這樣人格上的缺陷呢?

父母的愛都有優缺點,有不同的作用

小結: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千個孩子也就有一千對父母父愛母愛不是一成不變的,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千差萬別,用馬克思理論來解釋,就是普遍性中的特殊性但有句話永遠是真理:可憐天下父母心!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唐山大地震》視頻

(四)、真情告白

我們不斷成長,不斷成熟我們懂得了接受愛,更懂得了愛人父母是我們永遠的精神導師而對於父母,我們有着太多的虧欠學習這篇課文,讓我想起我的父母,想起了父親節(配樂深情朗誦,喚起學生心靈深處的記憶)

父親節

父親節,早忘了

朋友提醒我説,今天是父親節,別忘了給你父親打個電話

早上, 電話打過去,沒人接

中午,再打過去,還是沒人接

下午快三點了,電話通了正好是父親

家裏怎麼總是沒人啊?我問

花生地裏草都把苗給荒了,我和你媽鋤草去了

父親不知道有父親節,只知道精心侍弄十幾畝土地父母經常天不亮就下地,半夜才回家吃晚飯六十多歲的人了,黑瘦乾癟得像秋收後蕭索的田野

跟父親聊了幾句,始終沒有説“父親節快樂”——那樣説顯得彆扭和做作

我説,端午節沒回去,過一段時間我們就放假了,到時我帶孩子回去看你們

父親説,鄉下蚊子抬人,別回來

事實上父母很想看到外孫的,當然還有女兒女婿每次我們回去,父母都容光煥發母親一會吩咐父親找這,一會交代父親買那高興地手忙腳亂,丟三落四剛進了客廳,又慢慢退出來,嘀咕着:“我要去拿什麼來着啊?”等到突然想起,再噔噔噔跑進去

父母總是説,你們沒有時間就別回來於是我們真的就不回去了父母生日不回去,元宵清明不回去,端午中秋不回去;回去只會在五一,十一,暑假,春節算下來,陪父母的時間一年也不過十來天 每次看到我們離開,他們又會抱怨,回來才呆這麼兩天,還不如不回來幾多失落幾多遺憾!

每次我都會説,忙事實上,忙於生活忙於工作有時只是託詞離開家鄉並不久遠,但老家已經讓我感覺那麼的不習慣,不適應從老家回來,我們經常會帶回一些小毛病:便祕,拉肚子,長滿身的癢疙瘩,諸如此類如今家已經越來越遠了陌生,隔閡,逃離,背叛,這些讓我從心底感到愧疚自責

父親説,晚上你媽老是喜歡把電視機聲音調到最大

媽的耳朵好好的,怎麼就不行了呢?

她耳朵倒沒啥,就是心裏冷清得很進進出出,只有兩個人有了電視的大聲兒,家裏熱鬧多了

頓時,我心如刀割,只想抱頭痛哭一場

我愧對生我養我父母!

下次,我一定回來!

父親節,祝我的父親母親節日快樂!祝那些不知道父親節母親節的父親母親們節日快樂!祝天下所有父親母親永遠快樂!

翻開記憶,往事歷歷在目對於含辛茹苦的父母,你做過什麼?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你又想對他們説些什麼呢?

學生真情告白

真情大膽告白,感動無處不在一定要告訴我們的父母:正如你們愛我一樣,我永遠地愛你們!

(五)、昇華勵志

孟子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好好愛我們的父母,愛我們的親人,愛我們身邊的每個人,愛我們社會上的每個生命,這才是一種大愛

(補充板書 :愛父母 愛他人 愛社會)

讓我們大聲誦讀巴拉塞爾士的這段話,做一個懂得生活懂得愛的藝術的人:

一無所知的人什麼都不愛

一無所能的人什麼都不懂

什麼都不懂的人是毫無價值的

懂得很多的人,卻能愛,有見識,有眼光……

對一件事瞭解得越多,愛的程度就越深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案 篇八

活動目的:

1、

2、

3、讓學生感受爸爸媽媽無私的愛。 教育學生用實際行動愛爸爸媽媽。 學會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活動形式:

遊戲 唱歌 情景表演 朗誦繪畫等

活動準備:

1、

2、PPT課件。(包括歌曲、文字) 彩紙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課

1、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先來做一個“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好不好?(選老鷹、雞媽媽、小雞們)

2、學生快樂遊戲。

3、師:雞媽媽為什麼要張開翅膀?雞媽媽就不怕被老鷹吃掉嗎?

4、小結:雞媽媽多麼愛自己的孩子啊!你們的爸爸媽媽更愛你們呀!你們愛爸爸媽媽嗎?(愛)大聲説你的愛:(出示課題)我愛爸爸媽媽。

二、感受爸爸媽媽的愛

1、聽歌《我有一個家》。正像歌裏唱的那樣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媽媽是怎樣疼愛你的呢?(引導學生暢所欲言)

2、媽媽多麼關心你,媽媽多麼愛你呀!世上誰最好啊?我們一齊來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3、世上不僅只有媽媽好,爸爸也好!誰想説一説爸爸是怎樣愛你的?(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爸爸打你,就是不愛你嗎?

4、當你犯了錯時,爸爸可能會打你罵你,爸爸這樣做是為了你好。讓我們來聽一首歌《好爸爸 壞爸爸》

5、媽媽愛你,爸爸愛你,你幸福地成長。一起高興的讀:“爸爸是一棵大樹,媽媽是一課大樹,我是一隻快樂的小鳥,在兩棵大樹之間飛來飛去。”

三、用實際行動愛爸爸媽媽

1、爸爸媽媽愛你,你又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呢?(情景劇表演)星期天,媽媽正在洗衣服,晴晴走過來説:“媽媽,你累嗎?我給你捶捶背吧。”

2、晴晴做的對嗎?

引導學生説愛爸爸愛媽媽的事,師及時點撥點評總結。

四、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1、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做法,希望大家能説到做到,去愛你的爸爸媽媽。為了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我們一起朗誦詩歌《獻給爸爸媽媽的歌》。

2、課前,老師發給你一張彩紙。你可以折愛心、折千紙鶴、畫一幅畫、寫幾句最想對爸爸媽媽説的話,送給親愛的爸爸媽媽。

五、總結

爸爸媽媽為了你們快樂成長甘願辛苦地工作,為了你們健康成長時刻把你放在心上。回到家裏,大聲地對爸爸媽媽説:“爸爸媽媽我愛你”。

從今天起,為了表達你們對爸爸媽媽的愛,每天幫爸爸媽媽做一件事,以表達你們對他們的一片愛心。同學們你們能做到嗎?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公開課教案設計 篇九

教學目標

1、在交流與溝通中理解什麼是真正的父愛母愛,建議父母改進方法。

2、學會主動與人溝通的方法,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3、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教學重點

1、在交流與溝通中理解什麼是真正的父愛母愛,建議父母改進方法。

2、學會主動與人溝通的方法,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教學難點

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父母的愛有時候是和風細雨,有時候卻又是狂風暴雨。無論哪一種,都是他們對我們真情的付出。今天,就讓我們把自己感受到的愛表達出來,與同學、老師、父母一同分享吧。

板書:父母之愛

二、講事例,感悟父母深情(出示課件1)

1、把父母愛自己的生活片段和大家分享。

2、教師提出口語交際的要求。

板書:交際要求:

①認真傾聽;

②表達清楚;

③文明有禮;

④大膽發言。

3、指名講述。引導學生講述親身經歷的故事,體會父母之愛。

4、學生評議。引導學生從口語交際的要求出發,評議同學的發言,做出中肯的評價。

5、教師點評。教師根據交際要求,圍繞學生的發言,抓住要點,做精要的點評,表揚學生的精彩發言,指出學生的不足,讓學生從教師的點評中學會交際的技巧。

三、閲讀故事,説説自己的見解(出示課件2)

出示三個小故事:

故事1:媽媽的包辦,使劉明明養成了丟三落四的不良習慣。應該像《慈母情深》中的母親,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故事2:爸爸教育方式不當,使馮剛畏懼考試。爸爸應該幫助他找出失敗原因,鼓勵他盡力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高。

故事3:李路傑的成功是爸爸正確引導的結果。

(出示課件3)

1.談談自己對這三個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2.小組交流。學生先自由在學習小組內評説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組長對不同看法進行簡要記錄。

3、全班交流。選派有代表性意見的同學在全班發表見解。

四、再創情境,提升應對能力(出示課件4)

1、假如劉明明的媽媽、馮剛的爸爸就在你的面前,你會怎樣去勸説他們?

2、教師扮演劉明明的媽媽,學生紛紛勸説,教師隨機應變,相機指導學生注意禮貌和語氣委婉等。

3、指一名學生扮演馮剛的爸爸,學生根據剛才教師的提示再次勸説。

4、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展開評説。

五、走進生活,分享體會(出示課件5)

1、在你的生活中有過類似的經歷嗎?你當時是怎麼想的?現在又有什麼新的想法?説出來與大家一起討論。

2、小結。聽了這麼多的見解,我想同學們一定也有很多話想對你的父母説,回去以後可以把你的想法和你的父母進行溝通。世上沒有不愛子女的父母,只是愛的方式各不相同。無論用哪種方式溝通,我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體諒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能做到嗎?(出示課件6)

六、訴説心語,昇華情感(出示課件7)

1、對爸爸媽媽説説心裏話。

2、學生交流。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充分表現自己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七、作業設計(出示課件8)

1、把這三則小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並讓他們説説自己的想法。

2、向父母講講自己上課的感受,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3、收集有關父母之愛的故事、詩歌、散文。

板書設計:

父母之愛

認真傾聽

表達清楚

文明有禮

大膽發言

教學反思:

1、在開課導入的環節,我利用充滿感情的描述將學生導入情景,激發學生的交流慾望,讓學生為了表達自己的愛而自然地和同學們去進行交流。在指導交流的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將自己的所想説具體。我也將本環節作為了教學的重點,不僅出示了交際要求,還在教學過程中圍繞學生的發言,抓住要點,做精要的點評,表揚學生的精彩發言,指出學生的不足,讓學生從教師的點評中學會交際的技巧。

2、我對課文中出示的三個小故事的討論、交流做了重點訓練。圍繞以情為主線,以理解父母、體貼父母、感恩父母為目標,採用多項互動的交際形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課堂上,針對三個生活中的小故事,同學們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角度彙報交流。

美中不足的是仍有一部分學生只用幾句話簡單地描述了自己的看法,敍述還不夠具體。通過反思我認為,問題可能主要表現在對學生的問題預設不夠充分,針對問題設計突破方法不夠具體有效。我將會在以後的課堂中投入更大的精力鑽研學生,將問題預設得更充分些,將要求提得更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