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教師教學工作計劃多篇示例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27W

國中教師教學工作計劃多篇示例

工作計劃是包羅萬象的,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門、不同的職別,他的着眼點和出發點會不盡相同,那麼所作的工作計劃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中教師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鑑。

國中教師教學工作計劃1

一、上學期工作回顧

上學期在全體三年級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政治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本人的業務水平也有了必須的進步,能夠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教育教學方法有了改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本人的業務理論水平沒有較大的提高,還不能迅速使學生的成績有較大的提高。

2、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沒有構成。

3、差生的轉化工作不到位。

4、學生的理想前途教育沒有落到實處。

二、本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目標

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理想前途教育;狠抓學風建設,做好複習,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面向全體提高“學優生”的各項潛力,不斷提高“學困生”的成績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提高。

三、具體工作措施

1、不斷改革教育教學方法。

在課堂中一改以往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方法,代之以案例法,活動法,實踐探究法等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來使學生提高他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潛力,把教條的東西轉化為學生的感同身受。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加強學生的理想前途教育。

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從每個學生的特點出發,讓每個學生都制定貼合自己的思想、學習等人生目標。利用本地的人文資源對學生進行鎮情教育,如家鄉的狀況讓學生以建設家鄉為己任,利用家鄉的先進人物,身邊的在校大學生等對學生進行人生目標的教育。

3、狠抓學風建設,做好複習,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有計劃、有目的的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政治課的學習興趣,學習的成就感,學習潛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學習風氣的提高。

做好複習工作,本學期是學生升學最關鍵的一學期教師能否做好複習決定着學生的升學、就業。因此教師要制定貼合學生實際的複習計劃有計劃、有目的,分期、分批的逐步提高學生的成績。制定學期、單元、每個月的複習目標。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在課堂教學中全面的反映出來,針對上學期學生的實際狀況,優秀生較少,同時各項潛力較弱,學困生偏多,以及觀察、分析生活的潛力欠缺等,針對此教師首先要加強備課,備教材教法及備好例題和練習提前備課2節。教案的設計力爭設計成學生的學案,才能更好的實施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以及培養學生的潛力,備教學的生活化,逐步的增強學生的體驗感悟生活的潛力。

為更好的上課,本學期要做到一週一次的.自學業務理論知識並做好筆記,嚴格要求自己,並思考如何運用並做好筆記本來設計教學,力爭做到學有所用,同時認真學習學校的集中業務學習和本教研組組織的業務理論學習,從兄弟教師身上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與經驗

為了使我校的“兩級三關”能夠達標,教師在加強理論業務學習的同時也要用心的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活動學習相關學校同行教師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理論,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業務理論素質。本學期由於學生考試加入了時事政治。因此,教師要學習國內國際時政,做好學習並與學生及時的溝通,使自己始終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及時的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探討分析,更好的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學生,服務於教學,持續政治教學的先進性。

4、面向全體提高“學優生”的各項潛力,不斷提高“學困生”的成績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提高。

教師先充分的瞭解學生,建立學優生和學困生檔案進行輔導並做好輔導記錄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教研方面

提高自身素質。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達準確,板書簡潔,教法創新,使自己的備課、教課、説課、寫作等水平不斷提高,適應教育發展。樹立教研意識,用心參與羣眾備課活動和學校的教研活動。力爭在本學期出一節彙報課。

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在教學中逐步實施,並進行課題研究,逐步提高自身的研究潛力。

國中教師教學工作計劃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政治是一門七年級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繫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在會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本學期本人擔任七年級年八個班的政治教學任務。這些學生都來自農村,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二、教材分析

1、用學生進入現代社會從事現代生產、學習、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基礎內容教育學生。

從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出發,適當拓寬知識面,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的適應能力,體現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

2、教材內容的理論與實際很好地結合,有利於培養學生運用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解決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分散學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以減輕學習時的困難。

為了有利於教師安排教學和便於學生學習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些,使重點較突出。

3、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注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

根據一個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選教材,從深度,廣度以及習題難度上合理安排。

4、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和記憶所學的知識,教材中編入了數頁彩圖和圖表。

為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便於教和學外,在教材內容的敍述上力求使學生願讀、易懂、有興趣。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理論知識聯繫生產實際、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啟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

使學生學習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習一些基礎知識,學習一些基本技能,瞭解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保意識等現代意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具體措施

1、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

在教學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學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由於概念是逐步發展的,因此要特別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由淺人深的原則。對於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徹地揭示其湧義,也不應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絕對化。在教學中要儘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過對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使學生形成概念,並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勞動中應用學過的概念,以便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2、加強政治用語的教學

這樣,既有利於學生記憶,又有利於加深他們對政治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政治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政治的重要工具。

3、加強實踐教學

政治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實踐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踐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踐教學是提高政治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踐的偏向。

4、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應該靈活多樣。在活動內容方面可包括聯繫社會,聯繫生活、結合科技發展和社會發展史,以及擴展課內學過的知識等;活動方式可採取做趣味小實驗、舉行知識講座,知識競賽,或組織學生製作教具,進行參觀訪問等。在組織課外活動時,應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國中教師教學工作計劃3

(一)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本學期七年級政治教學要發揮教育功能,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豐富孩子的情感和提升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七年級政治教本可讀性強,教育功能突出,理論聯繫實際,文體通俗易懂,可以調動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積極性。突出了重點、熱點、思想點。這是教材特點。教材重點、難點。重點在於增強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觀念,教理導行,難點在於提高學生認識和學生的踐行指導

(三)學情分析

總體上講,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好,課堂紀律好,但素質拓展有待加強,部分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四)教學措施

1、做好教學常規工作

(1)認真鑽研教材、教綱。熟悉教材及其指導思想,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做到授課胸有“書”。

(2)虛心學習,本期聽課要不少於16節,多聽與政治、文綜科相關教師的課。

(3)認真及時寫好計劃和總結,按計劃實施教學工作。

2、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業務水平

(1)參加學校的教研活動,承擔學校安排的本期政治的一節公開課,提高教研能力;積極撰寫教學文章或教學設計。

(2)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平時注重再學習。

3、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1)優化課堂教學。教學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學習,採用討論、演講、閲讀、自學、練習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效果達到化。

(2)抓優扶差。鼓勵優生積極靈活學習同時輔助差生。做好差生個別思想工作,利用課餘時間輔導,提高了差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4、加強德育功能,開展課堂活動

(1)配合學校德育工作,充分發揮教本教育功能,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如創業學院和學生會的一些工作。

(2)嚴於律己,教書育人

教師要立足本職,言傳身教,平等對待、愛護學生。工作要認真細緻負責,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言傳身教,為人師表。

(五)教學安排

教材19個課時,本學期共40個課時,剩餘21個課時:單元檢查用6個課時。

國中教師教學工作計劃4

一、教學目標任務和要求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二、學生知識狀況分析

學生剛步入國中,面對繁多複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從總體上看,大多數學生學習態度端正,積極性高,能主動自覺地學習;但普遍學生基礎差,並有個別極差的學生。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備課標、備教材

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繫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

確定三基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於教學過程之中。

2、備學生

(1)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

(2)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教師能在每一堂課上找到與學生能產生共鳴的

3、備教法、備學法

根據新課標,教材內容、學生實際、突出設計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的方法。

4、備作業

要精選習題,以消化、鞏固當堂所學知識為基礎,培養學生能力、開發學生智力。

四、教學要求

1、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

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

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6、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國中教師教學工作計劃5

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着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合作和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使學生養成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的態度和情感;提高觀察、收集資料、分析、評價、綜合概括的能力;樹立生活與科學是緊密相連的觀點。

教學任務和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課程的學習,逐步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生態系統和生物圈。

2、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細胞是生命活動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3、孢子植物、種子植物及種子的結構、種子的萌發和植株的生長、開花和結果。

4、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人體的營養、呼吸、血液循環、廢物的形成和排出。

6、眼、耳的結構及功能、神經調節、激素調節

7、動物的運動、動物的'行為。

8、細菌、真菌和病毒、綠色植物和動物的主要類羣。

9、認識和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

10、人的生殖和發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植物的生殖。

11、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

12、傳染病和免疫、用藥和急救、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13、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二)過程與方法:

1、堅持業務學習:深入鑽研課改理論,更新教學觀念,並結合教學實際交流學習心得,寫好學習筆記。

2、期初“三個一”:訂一個奮鬥目標、找一個互助夥伴、提一條教學建議。

採取“目標激勵、同伴互助、師生共勉”的教學策略,增強主動性,密切合作性,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可持續發展。

3、利用集體備課小組的力量對教材進行充分討論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廣度。

統一教案、作業設計、教學進度等。

4、每週積極參加至少一次集體備課、研討新教材,輪流説課、集體反思等活動。

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備課組內相互學習、幫助,精誠團結。

5、充分利用電教手段,使用多媒體課件,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6、在教學中注意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

努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7、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

如:問題導向法、實驗探究法、理論聯繫實際法、比較法和歸納法、識圖學習法等。

(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1、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2、瞭解生物科學技術在人們生產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熱情以及促進社會進步的使命感。

3、瞭解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認識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善用可以為人類造福,濫用則會貽害無窮,確立全面的、辯證的技術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