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89W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品多篇)

心理健康教案 篇一

與快樂同行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別人的快樂與煩惱,找到快樂的真諦,心理健康課教案。

2、引導學生了解一些排解煩惱的方法,使學生知道應該笑對生活中的不如意。

3、學會更好地調節自己,使自己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情緒。活動重難點:引導學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尋找快樂的策略來更好地調整自己。

課前準備:1、學生煩惱小調查。2、體驗活動用具:跳繩、溜溜球、漫畫書、照片、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體驗煩惱:1、播放音樂,教師激情導入: 人人都想和快樂在一起,天天快樂,時時快樂。揭題:與快樂同行但是,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總會遇上這樣那樣不順心的事。2、趁機引導,回憶煩惱:師深情回憶近來共同經歷的煩惱事。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令你不快的事情嗎?請大家拿出小紙片,寫出最近令你煩惱的事。

二、學生互動,傾訴煩惱:1、教師導語:生活中人人有煩惱,有了煩惱怎麼辦?請大家來聽一個故事:《國王長了一隻兔耳朵》。 2、學生聽故事。 3、教師引導,打開話題:有了煩惱,讓我們像故事中的理髮師一樣來大聲地説出自己的煩惱! 4、我口説我心:引導學生訴説感到不愉快的事。

三、交流方法,心理疏導:1、遇到不愉快的事,你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全班交流。2、對大家説出了你心裏的煩惱,是不是心情暢快多了!(板書:合理發泄)合理發泄:找人傾訴或大聲叫,寫日記,大哭一場3、教師導語: 遇到問題時有許多煩惱其實是可以排解的。3、情境遊戲:《猜一猜》 情節設計:丁丁上前,做悶悶不樂狀,委曲地自言自語:作文課,我認真地寫,滿懷信心地給老師看,老師説不行;而同桌這麼死板的作文,老師卻説好多了。

教師引導(1):你能猜出此時丁丁在想些什麼嗎?(老師處理事情不公正;同桌會拍馬屁;老師看不起我) 情節設計:老師又湊到丁丁的耳旁低語幾句,丁丁眉頭舒展開來。

教師引導(2):猜一猜老師剛才對丁丁説了什麼?(請換一個角度想問題) 情節設計:丁丁跳着,笑着回到了座位上。 教師引導(3):請同學們猜一猜,丁丁為什麼這麼高興?她是怎麼想的?(老師覺得我的作文水平比同桌高,應該寫得更好;老師對我嚴格是為我好。) 4、師小結:要知道,一個人遇到不順心或不公正的對待時,他並不是世界上最倒黴、最不幸的人,世界上很多事,取決於我們的想法,有時候換個角度想問題,能讓我們擺脱煩惱,找到快樂,教案《心理健康課教案》。(板書:改變想法)

四、分享經驗,體驗快樂:1、過渡:我們知道,生活中有快樂就有煩惱,有幸福就會有痛苦,請你説説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是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態的? 2、在小組交流後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歡的事;聽聽音樂,唱唱歌;看看漫畫…… 3、教師導語:怎樣才能做一個快樂的人?大家的辦法真多!這些讓我們快樂的辦法就像是我們的快樂甜點,讓我們擺脱煩惱,忘記不快。現在大家行動起來,一起來體驗快樂的感覺吧!(分組開展體驗活動) 4、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把煩惱拋到了九霄雲外,大家臉上露出了笑容。(板書:轉移注意力)5、介紹另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能創造快樂, 發泄不良情緒的辦法: 6、教師贈言:面對複雜的生活,我們應該用積極的辦法去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永遠快樂。

五、關注他人,共享快樂: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的壞心情得到了緩解嗎?

2、學生交流感受。

3、教師總結:今天的活動真有意義,大家都找到了快樂的小竅門,我們不僅要學會自己安慰自己,還要學會做為別人排解煩惱的“快樂天使”。要在平時留心身邊的小夥伴和家人,發現誰有不快樂的情緒的時候,設法找到原因,為他送去快樂。請記住:一份煩惱和別人分擔就只剩下一半煩惱,一份快樂和別人分享就會收穫兩份快樂。願大家永遠與快樂同行。

(板書:分擔煩惱分享快樂)(放音樂,分享快樂小貼士。)

課後反思:上完了這節心理健康課我比較快樂,我通過這節課的實踐,對心理健康課的基本教學過程有了一些清晰的認識。在課堂上,孩子們説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並能積極有序的參與體驗活動,這是我最為欣喜的。引入新課時我和同學們一起回憶最近班上發生的不愉快事件,當師生的情感產生共鳴時引導學生傾訴更多的煩惱事,然後在互動活動中讓學生知道煩惱是可以排解的,我們應該用積極的辦法去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永遠快樂。總體的設計比較到位,各個環節清晰且過渡合理。當然,還有許多不足:分組讓學生互相交流不夠,讓孩子們談煩惱還不夠深入。具體的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引導時,的最後兩個自我安慰和意志控制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説可能難以理解到位,並且學生沒有體驗可以不必出示,也以免方法引導過多過雜。“活動”和“體驗”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兩個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還不在於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要通過創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極富啟發意義的活動,來造成個體內心的認知衝突,喚醒學生內心深處潛意識存在的心理體驗,以達到實際地影響他們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對於個體心理來説,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啟發,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心理教育是一種以體驗式學習為主的教育。心理健康課,讓孩子們放鬆心情,説出心聲,這是我應該一直努力的方向。

心理健康方案 篇二

為進一步加強我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社會營造關注自我、重視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引領學校心理健康活動豐富、多元、蓬勃開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助力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按照市教委相關要求,全區各校要高度重視、精心準備,全力開展好我區今年“2”學校心理健康月主題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温暖你我陽光同行

二、參加對象:

全區各中國小、職校在校師生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22日—月2日

四、活動目標

1、貫徹落實《市教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xx教委【201】x號),堅持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各種積極、生動、活潑的形式,鼓勵學生進一步樹立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培養陽光向上的積極品質,促進學生和諧健康成長。

2、組織發動學生、教師及家長積極參與體驗,推動學校和社會、家庭共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現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員覆蓋。

提升“2”心理健康月的影響力。通過程、活動、服務等多元載體,把心理劇、心理講座、心運會、親子趣味活動、心理團體輔導、心理諮詢等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內涵及外延。活動結束,及時總結鞏固成果。

五、活動要求:

1、各單位要根據實際,在“2”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期間,着力搞好知識普及,認真安排活動項目,科學制定活動計劃。

2、要充分考慮各階段學生心理髮展規律和特點,拓展和創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切實把心理健康知識融入到各種活動中,努力吸引廣大學生踴躍參加,以達到預期效果。

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利用廣播、網絡及升旗儀式等宣傳輿論工具和工作時機,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及活動開展情況,推動活動在學生中間漸進深入,不斷擴大活動影響力。

4、在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基礎上,及時總結,並於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結束一週內,將亮點活動報道(rd檔粘貼照片)發送到德育科公郵。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 篇三

【設計背景】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有助於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下意識”的作用,使人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助於學習策略的形成,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節課中,教師通過鼓勵和肯定的學生對自己的現狀做反思,讓學生有參與的積極性,願意在活動中主動分析自己,有能力解決遇到的問題,並發現屬於自己的好方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

2、團體互動中,發現自己需要努力改進的地方,肯定自己原創的有益學習方法。

3、着手製定一個查漏補缺的推進計劃,並在生活中落實。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讓學生肯定自己現有的好習慣,同時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上的不足之處。

2、難點:在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後,提出具體的改進方案。調整學生的心態,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案、提示牌、即時貼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

同學們,俗話説:“習慣成自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條件。那麼給自己的表現打一個分數,如果最高分是十分,你覺得自己的學習習慣能打幾分?

設計意圖:瞭解學生當下的學習狀態,為本堂課做好預熱。部分學生可能對自己的評分不滿意,教師需要適當的引導。

二、導入新課

1、用心理情景劇呈現主人翁小彤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並用提示牌出示小彤在學習上存在的壞習慣。例如:“上課小動作”,“寫作業磨磨蹭蹭”“學習用品亂放”等。

2、交流討論:看了《小彤的故事》,你覺得還有哪些習慣是影響學習的?

3、你覺得該採取怎樣的措施?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表演的形式,將壞習慣外化,讓大家通過觀看故事,思考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和小彤類似的問題,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做好鋪墊。

三、課堂活動

(一)閲讀《心海導航》資料

1、瞭解影響學習效率的不良習慣,舉一個小例子説明。

2、最近這個“壞習慣”什麼時候出現的?是怎樣影響你的?

3、分享:你採取了什麼措施就成功趕走壞習慣呢?

設計意圖:對照材料反思自己的學習習慣,從一個實例入手,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細微的變化與進步,為學生樹立趕走壞習慣的信心。

(二)互幫互助

1、分享你最近有進步的地方,以及養成的好習慣。(6人一組)

2、小組間交流可以推廣的好習慣,然後跟全班同學做分享。

3、請組員幫助自己找出不好的習慣,並給出建議。

設計意圖:學生很難看到自己的壞習慣,創設和諧、融洽的氛圍,讓學生敢説真話,這個活動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實踐指導

(一)榜樣力量大。

1、鼓勵學生從身邊找榜樣,用一張即時貼,寫上要學習誰的身上的好習慣,然後把紙貼在他的身上。

2、在你讀過的書或者其他方式瞭解到的人中,哪些名人也可以成為你的榜樣?為什麼?

(二)加油站

1、你準備把哪一條好習慣帶回家?説説你打算怎麼做?

2、制定“21天計劃”。一個好習慣養成需要21天,設計一份表格,把自己打算堅持的事情寫下來,並加上鼓勵的話,請父母或同學做你的監督人。

3、若是21天之後計劃完成,教師將給該生頒發證書獎勵。

五、親子分享

與父母分享今天學到的知識,以及收穫和啟發,請父母監督自己改掉不良的學習習慣。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篇四

1、能積極地悦納自我

即真正瞭解、正確評價、樂於接受並喜歡自己。承認人是有個體差異的,允許自己不如別人。

心理健康教育 篇五

班級:大(2)班

教師:

活動內容:

快樂寶貝

活動目標:

1.在輕鬆的環境中敞開自己的心靈,快樂地交朋友,表達自己真實的心理想法。

2.在優美、淺顯的語言中調整自己的心理行為。

活動準備:

輕音樂、小椅子(或其它活動室方便可取的東西)佈置的小樹林。區別不同班級幼兒的標誌。

從不同的班級選取若干名幼兒,他們相互間不是很熟悉。

活動過程:

一、輕鬆活動——營造輕鬆的心理氛圍。

二、遊戲《找朋友》——主動與別人交流。

1. 師幼認識。

2. 幼兒遊戲,相互認識

3. 表達:“當你和新朋友説“你好”、和新朋友聊天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4. 小結“生活中不能沒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樂。”

三、遊戲《樹林散步》——關愛朋友、信任朋友。

1. 老師提問

2. 請一對小朋友在“樹林裏”走走。

3. 全體幼兒伴着音樂在“樹林”裏散步。

4. 説一説感受

活動反思:

這堂課主要目的是為幼兒創造了一個表演舞台,激發他們的表現欲,從而提高幼兒的社交能力。在與人交往中的快樂。當我們很不開心的時候,還可以想想一些開心的事情,轉移注意力,忘記煩惱。但是課堂上仍然有不足之處就是請幼兒想象的時候個別幼兒不是能夠很好的融入情景之中,因此顯得有些不配合,下次再進行活動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讓幼兒都進入情景之後再讓幼兒進行想象。

心理健康教育 篇六

一、基本情況

朱某:男,心理健康教育個案總結。好動,不遵守紀律,注意力不集中,在課堂上經常影響大家的學習。作業常常拖欠,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本上,字跡潦草,亂塗亂畫。成績較差。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常常惹事生非,經常與別的同學打架,喜歡向老師告狀,老師批評別的同學,顯得很高興。老師批評他時,對立情緒很強,表現出不服氣的樣子,會拿同學的錢和物品。

二、調查分析

家庭素因。人們常説,家庭是兒童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顯而易見,家庭的教育與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着不可低估的影響。朱某:父母離異,因此,朱某深受父親和二伯的寵愛。父親連國小都未畢業,在學習上難以給孩子幫助,母親再婚,家庭經濟生活不是很寬裕。由於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其養成了自由散漫、無拘無束,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這是他自控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學校教育因素。傳統的教育方法也是造成問題的原因之一。現行的教材難度偏大,要求偏高,受應試教育的'束縛,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往往容易忽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撇下中下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搞“一刀切”和“齊步走”,使中下學生跟不趟,造成兩極分化,健康教育工作總結《心理健康教育個案總結》。在應試教育的條件下,教師往往又以分數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自覺不自覺地產生重智輕德,分數至上的消極現象,看不到“潛能生”的優點,致使他們產生焦慮情緒和人格障礙。另外,教師對學生的注意程度,喜歡程度,表揚次數,無形之中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教師對學生不關心或經常性批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差,學習成績也就下降,有些教師對他們更不關心,形成惡性循環,有的教師甚至岐視“潛能生”,冷嘲熱諷。過多的失敗與挫折,使得這些學生自信心低落,產生消極的態度。就這位同學而言,由於學習上不努力,考試老是不合格,又愛惹事生非,不守紀律,常使集體榮譽受損,成了班上同學的“嫌棄兒”。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指責加深了他們自卑心理,對自己沒有信心,對學習不感興趣,最後導致自暴自棄。

三、教育對策:

1、點亮學生心中的燈

後進生因功課不好,屢犯過失而長期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冷落,家長的訓斥,經常在“冷”的環境和氛圍之中,他們自感不如別人,活潑向上的心理失去了平衡,心態是消極的,對課堂學習和學校教育活動缺乏熱情和興趣;同時,為尋求一時的心理滿足,達到暫時的心理平衡,就設法從另一方面表現自己,於是又出現各種行為問題,招致更多的批評與指責。作為教師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鏈,點亮他們心中希望的明燈,激勵他們從“自甘落後”的泥潭中爬出來。

教育片段

朱某雖然有許多不良習慣,但他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特別愛勞動。不怕苦,不怕累,其他人不願乾的髒活,他都很樂意去做。在競選班幹部時,我事先就找他談話,讓他去競選,他聽了拼命搖頭,覺得老師在和他開玩笑,經過耐心開導,他才輕聲地説“我試試吧”。第二天當他站上講台時,全班同學鬨堂大笑,他猶豫了,我忙對他説:“這是同學們為你的勇氣而渴採,不信,你把你競選的理由説完,同學們肯定會為你鼓掌。”同學們聽了我這麼一説都安靜下來聽他講了,當他説完理由,同學們都鼓起掌,他也笑了。終於,他當上了衞生委員,每天都主動留下來打掃衞生,後來還被評為“衞生小標兵”。

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志向、經驗和日積月累的成功哺育而成的。困難和挫折固然可以激勵人的意志,但對於成長中的兒童來説成功更能激發其向上的願望。如果我們能幫助學生有一個成功的開始,我們就能一步步引導他們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