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作文教學心得感悟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7W

目錄

作文教學心得感悟
第一篇:作文教學心得感悟第二篇:作文教學心得感悟第三篇:作文教學感悟第四篇:國中作文教學感悟第五篇:國中作文教學感悟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作文教學心得感悟

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創新地表達,儘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因此作為國小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寫作文時做到説真話、訴真情,並在寫作中發展和提高寫作能力和思維水平。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説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這番話道出了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瞭解社會,瞭解生活,瞭解國家大事,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可以對家庭中的種種瑣事,校園內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裏,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讚美生活,才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

因為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接觸的。教師應組織學生經常開展有趣的班隊活動,帶學生參觀遊覽,領略大自然無限的風光;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的真、善美;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體驗並關注他人在活動中的表現。

只有將生活和作文聯繫起來,讓作文素材開發成為無盡的源頭活水,學生習作時才會左右逢源,運用自如。沒有了材料,習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是學生習作的主要源泉,學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寫作之源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二、作文離不開閲讀,閲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閲讀,不斷增加詞彙量,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正如羅丹所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還要讓學生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並隨時評獎。因為國小生正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記憶是智慧的倉庫,國小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學生頭腦中儲存的材料就會與日俱增,再也沒有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無米下鍋”,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

我在教學中還很注重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學生多讀書。我常利用積累時間來開展讀書比賽,優秀詩文朗誦及背誦比賽。激發閲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我們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把自己在閲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日記、觀後感、評論人物時事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三、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動於中而行於外”。情感是思維的翅膀,認知的催化劑。作文一定要有感而發,不能無病呻吟,這就要求學生要善於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寫作時找“動情點”,要細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樂,嘗試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學習中的成敗得失,回味經歷過的美好時光。總之,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只有在真情湧動、激情盪漾、熱情似火的融情狀態下,才會煥發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實現知識的超越和理性的昇華。因此,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這樣的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才能避免寫空話、假話的抄襲的弊端。

如開展活動、實物演示、現場表演等各種遊戲活動,把學生帶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仔細觀察,在歡樂的氣氛中親自動手、動口、操作、思考,再寫出自己的親身體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嚐到寫作的樂趣。

四、適當地欣賞學生,鼓勵肯定學生。

國小生年齡小,但他們上進心強,榮譽感強。他們非常看重教師對他們的評價,渴望成功、期盼正確評價是學生共同的心理,他們常常把教師的鼓勵性評價視為最受鼓舞的精神褒獎。有時一兩句鼓勵性的話,勝過一大堆指指點點。

因此,教師適當地欣賞學生,肯定學生的成功能激活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信心,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如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文時,要以朋友的口吻,長輩的愛撫,善於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點滴成績,微小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標點、一個詞、一句話,應毫不吝嗇地給予肯定和鼓勵。教師評改作文時,要實行高分政策,欣賞學生,激勵學生,再加上自己的閲讀感受,如“你把人的心理活動寫得逼真形象,合情合理,老師非常欣賞。”“你把這次活動過程寫得這麼精彩,説明你觀察仔細認真,想象豐富,老師真想和你們再玩一次。”“你的書寫進步了,繼續努力!”……學生看到這樣的話語,定會激發強烈的寫作慾望,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學生在這種情緒下,必然會主動熱情地去寫他們熟悉和喜愛的人、事、物,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定會得以提高,也就達到了作文教學的理想目標。

因此,教師只有欣賞學生,鼓勵學生,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靈活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表達方式,寫出具有真摯情感而又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相信長期持之以恆,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勞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練筆,通過各種渠道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創新思維,一定能培養出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才能適應新課改的浪潮,才能提高寫作能力。

第二篇:作文教學心得感悟

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創新地表達,儘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因此作為國小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寫作文時做到説真話、訴真情,並在寫作中發展和提高寫作能力和思維水平。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説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這番話道出了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瞭解社會,瞭解生活,瞭解國家大事,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可以對家庭中的種種瑣事,校園內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裏,以飽滿(更多文章請關注:)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讚美生活,才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

因為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接觸的。教師應組織學生經常開展有趣的班隊活動,帶學生參觀遊覽,領略大自然無限的風光;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的真、善美;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體驗並關注他人在活動中的表現。

只有將生活和作文聯繫起來,讓作文素材開發成為無盡的源頭活水,學生習作時才會左右逢源,運用自如。沒有了材料,習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是學生習作的主要源泉,學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寫作之源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二、作文離不開閲讀,閲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閲讀,不斷增加詞彙量,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正如羅丹所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還要讓學生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並隨時評獎。因為國小生正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記憶是智慧的倉庫,國小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學生頭腦中儲存的材料就會與日俱增,再也沒有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無米下鍋”,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

我在教學中還很注重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學生多讀書。我常利用積累時間來開展讀書比賽,優秀詩文朗誦及背誦比賽。激發閲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我們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把自己在閲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日記、觀後感、評論人物時事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三、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動於中而行於外”。情感是思維的翅膀,認知的催化劑。作文一定要有感而發,不能無病呻吟,這就要求學生要善於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寫作時找“動情點”,要細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樂,嘗試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學習中的成敗得失,回味經歷過的美好時光。總之,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只有在真情湧動、激情盪漾、熱情似火的融情狀態下,才會煥發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實現知識的超越和理性的昇華。因此,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這樣的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才能避免寫空話、假話的抄襲的弊端。

第三篇:作文教學感悟

淺談作文教學的一點感悟

周戈莊中學杜慧霞

作文教學的低效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難題,老師講很多,學生收穫卻很少,一説寫作文,一片唉聲歎氣,學生畏懼作文。如何消除這種現象呢?葉聖陶先生 説“寫作就是説話,為了生活上的種種需要,把自己要説的話説出來;不過不是口頭説話,而是筆頭説話。”這句話點出了作文的實質;要知道,作文並不是一道語文作業,而是一種心靈的需要,並不是老師的教學指令,而是我們自身的生活方式;作文不是也不應該是編造出來的而應該是“從心靈流淌出來的”。在作文教學中,必須從學生的心靈出發,以生活實踐為載休,着重抒發自己的內心感悟,只有這樣,作文教學才能體現出真正的人文意義,通過作文教學,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自我表達,引導學生學會享受生命,巧於創造,善於交往。一言以蔽之,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感悟生命的精彩,具體説來,最重要的是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有了源源不斷的寫作“活水”,作文就會自然而然地從學生心底流淌出來,當學生情不自禁地拿起筆來的時候他們的寫作興趣已經不可抑制了,如果以這樣的心態對待寫作就是快樂寫作而不是畏懼寫作了。除了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感受生活,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1、儘可能地把寫作變成學生的生活需要。

如果學生為作文而作文,那麼,他很難對寫作產生真正的興趣,只有當他覺得寫作不是老師的要求而是自己的需要時,這樣的寫作才

會真正寫好。因此,我們要通過努力盡可能地把作文同學生的自我需要結合起來。所以我讓我的學生每天都要寫日記,不管篇幅多少,那怕是一句話,只要有感悟就寫下來,學會撲捉讓自己心動的每一個生活鏡頭,讓寫作成為自然的事情。鳥獸蟲魚、風霜雨雪、日月星辰都可以入文,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處處是語文,放眼風物皆文章”。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如果是寫人寫事的,就調動學生大腦中庫存的記憶,幫助他們選取素材,一定要是真人真事,寫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抒發真情,只有真的東西才會打動人。這樣學生就會覺得有東西可寫,不會像擠牙膏似的,搜腸刮肚還是寫起來費勁,通過一段時間的指導,學生大部分都會有東西可寫,並能寫的生動形象。

2、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習作發表的機會,提高學習效果。

幾乎每一個人都有發表慾,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心理,就像我們説話總希望有人聽一樣,我們寫的文章也希望儘可能多的人讀到無論是黑板報、廣播室,還是《小小作文報》,《語文世界》等,“凡著諸竹帛者謂之文學”,關鍵指導,重在參與,教師要以身作則,當學生看到一月,每一期都有新作發表,自然信心百倍,這樣即可激發習作興趣,又能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為今後發展打下基礎,何樂而不為呢?另外,經常讓學生在班上宣讀作文也是一種口頭髮表形式這對學生的鼓勵也很大。學生的作文先自己批改然後小組內批改,並推薦一篇優秀作文,我把這些優秀作文打印成冊,在級部內傳閲。我發現,被選中的學生寫作積極性特別高,越寫越愛寫,寫作文再也不是難題。

3、關注優秀作文的同時也不要忽視中下等學生的作文。

如果只關注優秀作文而忽視本來就不願寫作文的學生,那麼這些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會越來越少,最後只能是痛恨寫作,所以教師也要儘量發掘寫作水平差的學生的閃光點,先激發他們的信心,然後再跟優秀生結成一對一的對子,讓學生輔導學生。我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發現這種方法很有效,大部分學生寫作積極性都很高,並且寫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4、讓學生的寫作形式多樣化。

只有作文的寫作,學生是很難有興趣的,寫作形式的多樣化,實際上體現了學生思想感情表達方式和途徑的多樣化,而且,在這多樣化的寫作中,學生往往不知不覺地將作文與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因此,我們主張學生不拘一格地寫作,隨心所欲地表達——讓學生寫作形式多樣化,百花齊放,精彩紛呈,具體形式可以有日記、隨筆、班級日報、讀書筆記、散文小品/小論文等,還可創作劇本,小説童話/兒童詩歌……形式多樣,不必要求盡善盡美,但一定要盡情盡興,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採取辦手抄報的形式,讓學生在上面隨意寫作,貼到班級內讓學生們都看到。手抄報上的文章多種多樣,可以讓學生們互動學習欣賞,學生寫作熱情空前高漲。

以上是我在執教作文時的一些經驗和感悟。讓我們以新課標新理念為指導,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點,全面發展為目標,循序漸進,開拓創新,讓作文深入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真正成為作文的主人,讓作文不再是學生的攔路虎,讓他們高興寫作文,快樂寫作文,為今後全面發展書寫新的篇章!

第四篇:國中作文教學感悟

淺談國中作文教學

【摘要】作文教學應運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重視平實積累,巧練多思多評。注重將寫作訓練融入聽説訓練、鑑賞訓練中,將寫作訓練融入生活,表現個性自我;在積累中博覽羣書,讓書香陶冶寫作及性情,摘錄精華,讓筆記凝聚華章妙語,隨寫隨記,讓隨筆噴發寫作靈光;有系統地進行寫作多練,觀察思考感悟生活形成寫作特色,在評議中全面認識優缺點,提升寫作水平。

【關鍵詞】作文教學興趣及積累巧練多思評議

提起作文,不少教師感到頭疼,學生們更是絞盡腦汁、抓耳撓腮,面對着作文紙使勁咬筆桿,半天都擠不出一個字。於是,作文成了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攔路虎,位居人們調侃語文教學順口溜“一怕周樹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寫作文”中的一怕。

其實,關於作文教學,前輩們也做出了很多研究,承襲教育教學理論,下面是一些感悟,認為作文教學應運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重視平實積累,巧練多思多評。

(一)方式靈活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們會主動積極地去學,去求知,“艱苦”的學習活動在他們看來也是有滋有味的。因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1、將寫作訓練融入聽説訓練中

作文與説話並非互不相干,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應注重説話能力的訓練。如學完某刻後,讓學生談談感受,或針對某一人物談談看法。可以讓學生稍加思考後發言,在學生髮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中心內容、條理安排以及遣詞造句等一些問題及時予以指導。同時讓學生參與評議,教師適時地給予肯定與鼓勵,並告訴學生,他們的發言很精彩,將他們説的寫到紙上便是文章,讓學生明白寫文章不是弄虛造假、矯揉造作,而是表情達意的需要。學生在聽説訓練中,放鬆了心情,也能感受到口頭口頭作文的興趣。

2、將寫作訓練融入到鑑賞訓練中

作文鑑賞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正確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國中生閲歷淺、知識面窄、視野不闊,因此教師可以採取拋磚引玉的方式,開啟思維,誘發創作。

學生作文一個普遍毛病是內容空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命題之後給學生一點啟發,或者讓大家談談。有些題目還可以告訴學生怎麼去搜集材料。在作文訓練課上,可用“佳作引路—學生點評—老師點撥—學生再創”的形式進行作文訓練。在例文的引導下,學生的視野開闊了,思維活躍了;在品評鑑賞中,學到了寫作的語言技巧、寫作方法等。在老師的啟發鼓勵下,學生進行思維遷移,創作自己的作品。這樣學生較易產生寫作靈感,增強寫作興趣。

3、將寫作訓練融入生活,表現個性自我

首先,以課文為依託,架構作文與生活的橋樑,讓學生在學以致用中品嚐到寫作的樂趣。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隨着教改的不斷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斷更新,課文內容去掉了許多説教的外衣,越來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這些文章不僅能給人以美的薰陶,而且能起到以生活入文的典範作用。

其次,解除強加給學生的作文“指導”章法,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他們願意寫的事,以“我”為先,使他們的筆端流瀉出活潑的個性,即“向生活靠攏”。引導學生崇尚真實,大膽地表現自我。國中學生正處於主體意識覺醒之中,允許他們寫出個性,表達自己,自然能激起他們的寫作興趣。

以課文為範文,遷移思維,密切聯繫生活去寫作,展現自我。學生在學以致用中,品到了寫作的樂趣,也增強了寫作的信心。

(二)厚積薄發重視積累

眾所周知,寫作教學與寫作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作文教學中,務必使學生明白,寫作積累需要長期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1、博覽羣書,讓書香陶冶寫作及性情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課外閲讀對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極大作用。在課外書的選擇上,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的,大可放手讓學生自由閲讀,可偏重於經典文學作品。所謂“法乎其上,僅得其中;法乎其中,僅得其下”。黛玉可稱師者典範,她讓香菱把《王摩詰全集》的“五言律詩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裏有了這三個人做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在“博覽”的同時也注重了主次優劣,這種積累方法自可用於引導學生課外閲讀之中。

2、摘錄精華,讓筆記凝聚華章妙語

在閲讀中,常有些句子、段落極為精彩,或是觸動了讀者的靈魂,或是給人以美的享受,將他們摘錄下來,對寫作有極大的幫助。這種摘錄,可有多種方式,如讀書筆記、剪報、圈點勾畫等。對這些形式,教師形成一定的組織,定期開展一些比賽活動,以增強學生的興趣,提高積極性,幫助學生做到持之以恆。

3、隨寫隨記,讓隨筆噴發寫作靈光

國中的孩子正處於青春年少,思想情感豐富活躍,他們開始觀察生活,關注自我,開始對人生朦朧地思考。他們的內心一片迷茫,卻又充滿衝勁。他們其實渴望表達,表達自己對親人對朋友對師長對生活的種種看法。此時,引導他們養成寫隨筆的習慣,既鍛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感悟能力、思考能力,也鍛鍊了學生遣詞造句、表達觀點的能力,從而對寫作水平的提高極有幫助。

(三)巧練多思多評多議

鄭桂華教授曾説,國中階段多寫比多讀重要。事實上,寫作訓練在國中作

文教學中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1、巧練多思

寫作不是自發自為的活動,需要系統的訓練,有一定的系統性。練筆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由易到難,螺旋上升,逐步積累,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寫作訓練也要構建一個完整的訓練系統,如在七年級階段訓練記敍文寫作,八年級階段訓練散文、説明文寫作,九年級訓練議論文和會考專題文章。這樣,學生對練筆有了明確的目標,在此基礎上再展開多練。

寫作的很個性的行為。作文要有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模仿和借鑑,但是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作文需要學生自己的觀察、思考和感悟。

2、多評多議

寫作有為抒發而寫作和為交流而寫作。考場作文是為交流而寫的作文,因而需要培養學生的讀者意識,這可以通過多評多議來實現。在評議中,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及時有效的評價不僅能鞏固所學知識,而且能為學生指明進一步努力的方向,從而激發他們繼續學習的慾望。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自評、他評,然後交流,進入“議”的環節。“議”即交流。在評議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和同學作文中的優缺點能夠有較全面的認識,同時因是經過自己和同學共同努力探索發現的,會倍加珍惜,修正也會更徹底。

只有運用這些靈活的方式,激起學生各方面的興趣,有了豐富的積累,再加以練習,何愁寫不出美麗動人的文章呢!

第五篇:國中作文教學感悟

國中作文教學感悟

◆張鳳梅

作文歷來是令學生頭疼的事。以往的作文課,都是語文老師先講解作文題目,講明寫作要求,然後就是學生繃着臉、皺着眉,一副冥思苦想的樣子,要不就是翻閲作文尋找靈感,一問,他們總説不會寫作文。那麼教師如何教學生學會作文呢?

以興趣為良師。孩子們每天揹着沉重的書包,在“兩點一線”的狹小空間裏簡單而機械地進行直線運動,他們的目光聚焦於方形的黑板,聚焦於老師慈愛中透着嚴肅的面孔,他們有多少時間能將自己的視線延伸到外面的世界中?又有多少機會去感悟社會這個萬花筒?社會是寫作的基石。文學作品一旦離開生活這片沃土,一旦缺少生活的真實,它只能是一張無字的白紙。同樣,孩子們缺少對生活的理解,他們又怎能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呢?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模仿、編造,編造,模仿。一次一次的掩卷沉思,激活了我教學的靈感。那是一堂以“成長”為話題的作文課上,我帶着多日的沉思與感悟在黑板上寫下我的第一個嘗試——讓記憶帶你去寫作。

也許是出於新鮮,也許是有了興趣,學生們很快進入了思考的狀態。成長中的點點滴滴為孩子們開啟了記憶的閘門,寂靜的課堂很快為學生醖釀了回憶的美酒。一陣回憶之後,孩子們進行了最真實的交流。在這裏,他們悟出了成長的真諦;在這裏,他們找到了寫作的靈感;在這裏,他們發現了寫作的樂趣,初次體驗到了寫作的甜美。

把生活當源泉。有了這個開端,學生們寫作的興致也高了。緊接着,我大膽嘗試着我的第二個設想——到街頭巷尾中去發掘寫作的素材。我這樣對學生們説:拿起你手中的筆,讓曾經某個不期而遇的人成為你筆下的主人,讓曾經擦肩而過的面孔成為你筆下最熟悉的陌生人。於是,你會發現,那個賣菜的小商販那粗糙的大手中折射着人性最柔嫩的光環,那個賣臭豆腐的大叔渾身上下散發着誘人的香氣,那個補鞋的老人手中的一針一線都縫補着慈祥的愛。還有,放晚學時,那一個個候在校門口的三輪車伕??這些社會生活中所謂的“小人物”,他們在不起眼的街巷中,默默無聞地服務於社會。也許有人會説他們是為了賺錢,但是我們不能如此簡單庸俗地看待問題,我們要善於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這樣,我們習作中便處處流露着真情,處處散發着人性的光芒。

在進行一番聲情並茂的演説之後,我發現教室裏是那麼安靜,孩子們的表情是那麼專注,我甚至為自己剛才精彩的演説而驕傲了。在這次寫作中,學生們帶給我不一樣的寫作效果,不一樣的驚喜與感動。在他們的文章裏,雖然也出現或多或少的語病,但是我發現一種真實的情感在他們的文字間流淌。

寫作即生活,生活即寫作。漸漸地,孩子們發現寫作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留意生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成為你寫作的源泉。從這以後,每到週五,當我走進教室的瞬間,我總能發現學生眼裏有一種期待——那是對寫作課的一種期待——這種期待源於寫作的興趣。用技巧去表現。興趣讓寫作的課堂有了生機。我聽到了一種聲音,一種從孩子們的筆尖流淌出來的真實的哭聲、笑聲。這種聲音的名字真實。雖然,以他們目前的水平,他們手中的那支筆還很稚嫩,但是,從他們堅定的目光中,我看到了寫作的希望。在興趣的指引下,我開始從技巧上去提升孩子的寫作素養。

教材中選入的都是名家之作。只要語文教師勇於挖掘,其實每篇課文都有作家獨特的寫作技巧。所以,我把語文課堂變成學生提升技巧的最佳平台。我帶着學生一起品讀作者情感,我讓學生自主挖掘作品中寫作的亮點,並在課堂中進行舉一反三,遷移運用。生活即細節,寫作中更離不開細節的點綴。可是,怎麼讓學生明白細節在寫作中的妙處呢?我這樣給學生闡述:細節是為了讓主題更加鮮亮的一種寫作技法。沒有細節的文章猶如沒有裝修的毛胚房——四周黑壓壓的,沒有光亮。細節是文中燃起的一團火,它可以照亮毛胚房漆黑的四壁,

可以燃起作者的思想、文章的靈魂。我還舉出這樣的例子:寂靜的冬夜,你還在燈下寫作業,這時,母親給你端來飄香的酥油茶,這是一種簡單而少細節的敍述,敍述中表達了平平的母愛;同樣,還是在燈下,母親又端來了飄香酥油茶,藉着燈光,你用細膩的筆法描寫了母親粗糙的大手,刻畫了母親眼角的皺紋,點染了母親黑髮中閃爍的幾根銀絲,還融入了酥油茶蒸騰的熱氣,瀰漫的香氣。這時,在飄香的酥油茶中,同樣是歌頌母愛,後者中母親的愛顯得更加鮮明,更加偉大。這,就是細節的魅力。

在一次次的訓練中,學生們的寫作水平逐漸提高了。他們懂得用技巧去表現,用細節去點綴,在他們學生的作品中,我再也尋不見千篇一律“扶老奶奶過馬路”的題材,見不到千篇一律“撿錢包”的事例。孩子們在濃厚的興趣中體驗着寫作的快樂,在小有成就的喜悦中用文字彈奏着寫作的自信。

在修改中提升。為了讓學生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我在評語批寫方面也講究一定的技巧。以前,我總是埋頭苦改,在學生的批語中羅列一大推毛病。其實,這種“吹毛求疵”的工作態度苦了自己,也苦了學生。試想想,在沒有興趣導航的背景下,在缺少賞識的前提下,學生會乖乖的“拜讀”老師的指責嗎?於是,我不失時機地挖掘他們習作中的閃光點,並給予肯定。另一方面我委婉地給學生指出存在的問題,並提醒進行修改。當然,為了避免學生們偷懶,不重視教師評語和修改情況的現象,我也略施“小計”。每次寫作課上,我讓學生利用一些時間先品味老師給自己作文寫的評語,然後再讓他們相互充當讀者,交換着看別人的習作,看完以後還要求他們寫上自己的意見。每每此時,那些被爭着“拜讀”的作文的原創者總有一種成就感,看着同學給自己的讚語,孩子們如同看到自己忠實的“粉絲”給自己的簽名,是那樣的自信,那樣的快樂。那些被“光顧”機會較少的同學雖有些失落,但並不氣餒,他們似乎在期待着下一次的成功。

“文不厭改”,“修改出佳作”,每次作文課後,我總要挑出一部分作文(好的差的都有)讓學生修改再修改,重寫再重寫。為了讓學生“曉之以理”,我循循善誘,用不恥下問,反覆推敲詩文等故事,讓他們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明白“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的道理。這樣,學生也就“樂修樂改”了。

總之,生活是寫作的基礎,興趣是成功的良師,快樂是寫作的動力。走一步,再走一步,在經歷幾番曲折之後,學生們收穫了寫作的自信,而作為教師的我,也收穫了源自學生的那一份感動,那一份快樂。

本站向你推薦其他文章:

我對作文教學的幾點感悟

英語作文教學感悟

作文教學之路上的感悟

國小作文教學感悟1

感悟作文教學的生活理念

Tags:感悟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