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花鐘教學體會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14K

花鐘教學體會心得體會【多篇】

《花鐘》課後優秀教學反思 篇一

我們都知道,語文課程資源相當豐富,它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在教學《花鐘》時,我特地讓學生課前通過信息技術網絡平台上搜集一些本課中出現的鮮花的資料,同時在教學中我也有意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提供了有關花鐘和有關各種花的信息資料,有助於學生理解、體驗、感悟教學內容,尤其是課前,我讓學生去查找有關不同的花在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在課中交流,使課內外相結合,使語文學習走向生活,

本節課我以閲讀文本,體會文章的語言美為教學的重點。《課標》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運用的能力,因此,我在進行《花鐘》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更是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象、生動、具體的描寫方法,讓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在理解、朗讀、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教師只是在閲讀實踐中,讓學生自我建構,學會閲讀。

這節課結束時,我又佈置了課下的延伸作業,讓學生蒐集一些其他的鮮花不同的開放時間,並用手繪製一個花鐘。真正讓學生鍛鍊了:瞭解、學會、內化知識的能力。

《花鐘》教學反思 篇二

這節課我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説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並例舉了牽牛花等九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説明這個發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根據課標的新理念,課堂上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節課上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當小老師教讀生詞,自己提出讀書要求和聽講要求,自主評價。合作學習表現在同桌交流記字方法,互相提醒寫字注意事項,分享識字的快樂;同桌互當老師,檢查課文是否讀通;四人小組合作動手製作花鐘,讓學生在合作中相互啟發、相互鼓勵、共同探究。從小就要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

閲讀教學以“讀”為本,本課思路清晰,語言很美,課堂上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從讀中感悟詞句的優美,課堂上我力求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如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默讀、引讀、齊讀、配樂讀、做動作體會讀等,再通過欣賞鮮花的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麗,朵朵鮮花爭奇鬥豔,激發學生對花的喜愛,培養他們的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薰陶。

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活動如果能及時地、適度地作出評價,就能夠保持、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如果能在評價中啟發、點撥學生,就能有效的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深切體會到了恰當評價學生的重要性,因此在課堂上我儘量多用激勵性的語言,去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實踐證明,課堂效果不錯。今後我還會不斷探索,使評價的語言再豐富一些,形式再多樣一些。

回顧這節課,教和學是一個學生感知、感受、感悟的過程。這個重要的過程屬於學生,我們要根據情況把這個權利還給學生們,讓他們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花鐘教學反思 篇三

這篇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説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後的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並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説明這個發現。第二課時我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言語的形式上,即關注花開的不同表達。

課文第一自然段,語言優美、意境也很美,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卻用了不同的表達方式,這種美是無法用語言講出來的,因此我搜集了各種花的圖片,旁邊注以相關語句,結合畫面,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如自由讀、想象畫面讀、男女對讀等方式,仔細用心地去體會,努力把這種美讀出來,使學生走進文本的意境,去感受、體驗語言文字的魅力。為了讓學生能夠更準確的感受作者用詞的。巧妙,我採用了對比讀的方法,我把文中美麗的語言統統改成了“開花了”,然後讓學生們一起説説哪種寫法好,為什麼?學生不能在對比朗讀中感受到文本的美,然後再在讀中學習作者如何藉助語言文字對不同的花進行豐富精妙的表達的,從而更加產生對各種花的喜愛。

此外,本文用詞的準確還表現在表達時間的詞語上,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觀察句子,看看這些表示時間的詞在表達上有什麼不同(引導發現“左右”一詞),然後讓他們説説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示“左右”這樣的模糊詞還可以用哪些詞代替?學生很快就想到了“也許、大致、大概、大約、差不多”等,通過連續上下文火換詞的方法理解作者用詞的準確。

學習了第一自然段後,我又出示課件小練習(結合課堂作業本中的作業),讓學生仿照文章中的表達方式來寫一寫其它花的開放。這項作為內容的延伸,很好的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作為執教老師,要想上好一堂公開課,要多從學生角度出發,精心做好生本預設。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出發,預設學生喜歡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有興趣學;預設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預設學生學習路上生成的個性化體驗,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望;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細膩的觀察,往往就發現不了學生思維的獨創性,發現不了教學中出現的有價值的教育資源。

沒有精心的預設,就不會出現真正充滿生命氣息的靈動的課堂。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要理解“欣然怒放”一詞的意思還是比較困難的,在這堂課中,我看到第一個學生説“欣然怒放”就是開得很大的時候,我對她説“你能用動作來表示萬壽菊是怎樣開放的嗎?”學生的動作表演只能説是一般花兒開放都有的樣子。這時有個學生站起來説“欣然怒放”就像過年時燃放的煙花。

這一描述實在是太精彩了,我及時抓住了這一來自學生的生成資源,要求學生帶着觀看煙花綻放時的心情來讀一讀這句話。這時學生對“欣然怒放”這一詞的理解不再是抽象的,學生腦海中不僅有豐富的表象,還有對情感的頓悟。也正因為此,學生的朗讀才能如此到位,聲情並茂。

《花鐘》課後優秀教學反思 篇四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根據教材內容,我對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通過該課的學習,學生要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讀準平翹舌“燥、致”的讀音;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等詞語,能結合語境理解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説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因此我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説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並例舉了牽牛花等九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説明這個發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閲讀教學以“讀”為本,本課思路清晰,語言很美,課堂上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從讀中感悟詞句的優美,課堂上我力求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如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默讀、引讀、齊讀、配樂讀、做動作體會讀等,再通過欣賞鮮花的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麗,朵朵鮮花爭奇鬥豔,激發學生對花的喜愛,培養他們的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薰陶。

本課的不足之處有很多,比如在抓住關鍵詞理解課文內容時,第一二自然段,學生基本能找到句子和關鍵詞,但在理解第三自然段時,學生就把握不準,今後還要加強這方面的聯繫。

《花鐘》教學反思 篇五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本節課我的教學把握以下幾點:

我首先突出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重點。課文開始,我用課文的語句引入,請會讀的學生朗讀,看看作者發現了什麼。這樣孩子閲讀課文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學生們很快進入狀態。接着圍繞問題再讀,邊讀邊思考。三讀,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四讀,讀出感情。這樣整節課時時圍繞讀書做文章。讓學生們充分的讀,在讀中發現問題,在讀書中解決問題。再欣賞美麗的鮮花,感受鮮花的美麗。再通過欣賞鮮花的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麗,朵朵鮮花爭奇鬥豔,激發學生對花的喜愛,培養他們的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薰陶。

再者嘗試進行巧妙的學科融合,讓師生、生生在簡單的對話中,數學、常識、語文三門學科的知識都有巧妙的融合、重組:讓學生學會看鐘,是早上幾點,下午幾點,還是晚上幾點,這是數學方面的知識技能;而讓學生知道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瞭解什麼花大致是幾點開,這又是常識知識;“萬壽菊開了,大致是下午三時。薔薇開了,大致是凌晨五點。”這又是用“大致”進行了説話訓練,接着找“也許、左右、大概、大約”等詞來替換,不僅加深了對“大致”的理解,更是一種詞語的活用,詞語的內化。實現一舉多得。其次注重愉悦的情感流淌通過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在知識環境中尋求人的“適意安居”。

課堂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欣賞了花鐘畫面,讓學生感受到了花鐘的美,科學家做法的〈WWW.〉奇妙,並通過兩個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通過讀、辨,感受到了平常説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更為重要的是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願望。

《花鐘》教學反思 篇六

《花鐘》是人教課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組課文中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本課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説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並例舉了牽牛花等九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説明這個發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發現,讀中體會,在讀中培養語感,感悟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花朵的美麗,花鐘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據三年級學生的閲讀特點,我採用了“自主、探究,發現”的學習方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從而一步步去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還有不足之處。

1、教師在引導語言上,可能是重點詞語不突出,過高的估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造成有部分學生無法理解老師的問題,應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思考時間,讓學生畫一畫,然後再讀一讀。

2、生字的教學中,過分強調了預習的作用,忽視了老師的引導和組織,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上,還要加強,要繼續加強趣味性。

3、在板書設計環節,雖然能夠突出教學重點,但設計卻不夠完美,和原設計有一定的出入。

《花鐘》教學反思 篇七

本節課運用多媒體學生引領進入“花鐘”的奇妙世界之中,學習課文是如何藉助語言對花開進行豐富精妙的表達的,體會漢語言文字的豐富,從而紮實學生語文功底,體現了語文學科特點。如,我讓學生通過聽、讀、辨、説,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説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慾望,體現了新課標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甦醒,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等,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然後,讓學生用這樣的寫法來描寫其他花開放的樣子。通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本節課,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合理安排時間。我忽略了三年級孩子寫字速度慢的問題,讓孩子在課堂上填寫表格,延誤了教學的有效時間,不得不疏忽了讓學生體會“左右、大致”這兩個詞,沒有讓學生明確地去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性。

課文《花鐘》的教學反思 篇八

教學中我基本是根據教學目的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花開花的時間是不同,以及為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等知識。

重點體會了鮮花開放的特點,會用不同的説法表示同一個意思。所以我的重點放在第一自然段。瞭解不同的説法展示花開的樣子和形態,並應用上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並抓住這個句子的寫法進行訓練比如:太陽出來了,太陽__________出來了等題對學生進行訓練,學以自用.在最後讓學生觀看了花鐘的課件,形象直觀的讓學生看到了各種不同的花分別在哪個時間裏開放的花鐘的樣子.

教學中不足的地方有很多:

1、教學中朗讀訓練不多,而且形式單一。沒有充分的指導學生的朗讀,以及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

2、時間安排的不是很合理,第一段雖然是重點,但是還是佔時過多。

3、知識點的教學不夠細緻,比如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在教學中只是過一遍,學生未能正確掌握。

今後的教學中要總結經驗和教訓,在課前作好細緻精妙的教學設計。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教學。

《花鐘》教學反思 篇九

老師們,在我們看了《花鐘》一課以後,相信老師們都會為教者精彩、實在的課堂呈現所打動,正是教師匠心獨運的導學設計,為學生高效率地學習創造了可能。對於一些精彩的課,許多時候,我們會情不自禁地帶入自身的經驗積累,大都會有這樣的感歎:哎!這樣的設計我怎麼沒有想到?要提高教學質量,向有限的教學時間要質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就需要我們不能滿足於對教材一般意義上的理解和掌握。一位老師,對教材、對學生的瞭解越深入,越是能做出更為科學的設計。要引導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教師首先要深入地與文本展開“對話”。真正意義上的“對話”,相互之間是平等的,既要充分尊重文本,認真鑽研教材,根據學生實際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又不拘泥於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單獨這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理解,針對不同的年段會有不同的教學設計。但是,對於三年級上期這個特定的年齡段,根據課文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我們需要確定這篇課文在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方面應發揮的具體作用。根據教材的位置,結合課後的生字和練習,教者對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通過該課的學習,學生要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豔麗、甦醒、嬌嫩”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學習用不同的説法表達同樣的意思。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説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確定了以上教學目標以後,李老師是怎樣制定科學的導學方案,以促使目標的達成呢?我認為特別值得我們關注的有三點,教材內容的處理、訓練點的設置和教學策略的運用和教學手段的選取。

1、教材內容的處理。

在《花鐘》一文的教學中,我們看到,李老師將教學過程分為兩個課時,我們看到的這一課是第一課時,教者主要引導學生學習了生詞,課文學習的重點放到第一自然段,借文學詞學句。從這一課時的整體上看,李老師設計了六大環節:(1)初讀課文,理解大意;(2)學習生詞,欣賞詞句;(3)依託文本,理解運用;(4)品位詞句,當堂積累;(5)修建花鐘,引導探究。本來李老師在開初的設計中還有一些環節,比如背誦課文、介紹花鐘等環節,後來根據實際情況做了適當的調整,這也叫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上述這些教學環節,既有前後關聯,又有層次推進。這一課從對花鐘字面意思的理解——“花鐘是用花草做成的鐘”,隨之瞭解花鐘是“把鐘錶的機械結構設置在地下,將花卉之美同鐘錶的工藝結合在一起”,繼而進行紮實有序的感悟和訓練,讓學生參與實踐,明白真正的花鐘是“不需要指針”的,最後讓學生帶着探究的慾望走出課堂,一氣呵成,讓人感動的不只是花卉之美,而是感動於教者與文本、與學生的深入“對話”,感動於這樣精巧的設計!

2、訓練點的設置。

要讓學生在語文素養上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沒有科學的“訓練”是不行的。那麼,何謂科學的訓練呢?我的理解是,必須注意訓練內容的難易和分量,體現訓練的層次和角度,把握訓練的節奏。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李老師有“三個結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將字詞句的學習、理解、運用結合起來,使語言文字的訓練紮實、有序。拿生字詞的學習來説,一開始,讓學生在文中劃出生詞認讀,然後是在課文中讀,接着在屏幕上出現生詞,離開拼音讀,隨後讓學生找一找在課文中哪些詞語是用來描寫花的,到後來看看課文中那些描寫花色的詞語等等。二是將字詞的學習與特定的語言環境結合起來,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而不是孤立地學習字詞。我們看到,教師多次提醒學生到課文中去理解字詞,這樣就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滿起來。第三是將積累運用與課文的學習結合起來。我認為,這樣的處理足見教師對語言積累的重視,敢於在課堂上利用時間讓學生進行語言積累並進行方法的引導,對我們當前的語文課堂,應該很有啟發。同時,在積累的時候,老師注意了對生字書寫的引導,老師説:“我想你們應該把這兩個詞抄在積累本上,要注意看清田字格中這個字的結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學策略的運用和教學手段的選取。

對於教學策略,上面其實已經談到了一些。在第一課時,則採用讓學生“感悟”、“體驗”的方法去理解字詞,避免了空洞的説教。(舉例:比如“豔麗”、“淡雅”、“嬌嫩”、“舒展”等詞語的學習)後面安排了學文以後讓學生動手製作花鐘的活動。這個活動之所以好,就是因為活動不是形式上讓學生“熱鬧起來”,而是以課文學習為基礎的真正的語文活動,學生在活動中運用和鞏固學到的`知識,進而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讓孩子帶着問題走出課堂。另外,熟悉課件製作的老師們都知道,這一課中使用的信息技術手段是比較簡單的,而這些簡單的手段直接指向語文學習。比如,屏幕出現花,讓學生叫花名,隨後在直觀的形象感知中理解豔麗和淡雅的意思,幫助學生學習語言和內化語言。這樣的例子本課教學中還有一些。

有老師把教學設計提到課程策劃的高度,我是贊成的。要使課堂發揮儘可能大的效益,必須做到精心的策劃——而這都需要教師與教材,與學生展開深入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