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教師教學方法培訓心得體會(精選8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7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8篇《學習教師教學方法培訓心得體會》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學習教師教學方法培訓心得體會》相關的範文。

學習教師教學方法培訓心得體會(精選8篇)

篇1: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心得體會

蘇霍姆林斯基説:“音樂乃是一種使人迷戀善良、美和人道主義的最美妙、最精細的手段……”

音樂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園更是離不開音樂,幼兒在唱唱跳跳中受到薰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快的心情。一直以來,幼兒園音樂活動都是一個難點,如何上好一節音樂活動呢?在8月29日我們非常難得有機會去聽音樂教學法。這套兒童之家教材繼承了中國傳統音樂思想,又結合了國外三大教學法:瑞士的達克羅茲、匈牙利的柯達依、德國的奧爾夫,進行編排的一套教材,戴老師讓我們感受了這套教材的歡快及培訓幼兒這種能力。下面是我的感受。

一、以趣引趣:

興趣是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由於幼兒年齡小,學習動機與活動本身就有着更為直接的聯繫,因此,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使音樂活動充滿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設計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在選擇教材時,儘量選擇從歌詞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都能貼近幼兒生活、體現兒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經過改編、加工以後才有趣味,孩子們感到十分有趣,這樣既是唱歌,又有遊戲,同時還能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2、設計趣味化

教育活動設計的好壞,往往決定着這次活動的成敗,對每一個音樂教育活動,都要根據教材對結構內容進行精心設計,使之情節化、承上啟下、自然過渡,這樣就能使幼兒從一個音樂意境走向另一個意境。

孩子們隨着老師簡練和遊戲性的語言進入了音樂的意境,在音樂意境中孩子們不僅感受了音樂,而且表現音樂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通過老師的精心安排,使幼兒感到有趣味。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兒的心理特徵,“形象”是幼兒的思維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教育方法力爭生動形象,充滿情趣。

二、以情育情:

達爾克洛有句名言:“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説是一種智力過程,不如説是情感過程”。將音樂教育的重點着眼於引導幼兒對音樂情感因素的體驗。那麼,怎樣利用音樂手段達到情感交流、讓幼兒輕鬆愉快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呢?關鍵是一個“愛”字,因為老師的感情對幼兒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寬鬆、和諧的氣氛,以此來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比如説在活動中經常看着幼兒的眼睛講話和示範;用表情、動作等去調整幼兒的心理狀態(如:當孩子們很興奮時,就説:“天黑了,小動物要睡覺了。”並帶頭假裝睡覺。)同時,還可以各種不同的身份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在音樂活動中,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鴨媽媽、小鳥、風等,通過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兒帶入到音樂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每一次音樂活動前,對教材都要做詳盡的研究和分析,領會每首歌所要表達的情感內容。根據歌詞內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達的自豪、温柔、高興、自信等幾種感情。對教材的感情做了詳盡的分析,並將這些感情充分表現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簡單的歌曲有了豐富的情感體現,使一首較為平淡的歌曲顯得耐人尋味了。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老師説輕就輕、説響就響,通過反覆練唱來把這些要求強化下來,那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三、以新帶新

奧爾夫體系的核心觀念之一就是在不斷創新中獲得新的生命力。對!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培養幼兒在自我探索中獲取知識,在自我探索中增強創造力。作為老師,就要做孩子潛在能力的發掘者、引導者。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注意啟迪幼兒的形象思維來創造性地表達歌曲的音樂形象。其次,讓幼兒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變部分歌詞,這既能提高幼兒唱歌的興趣,也有利於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如針對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創編時需要的有關生活經驗等事先在其它活動中進行準備,以便幼兒能將注意力集中於音樂的要求和創造的樂趣!

篇2: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心得體會

本學期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校本研修活動,我深感這是我們教師專業發展的一次良機。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認真研讀了《學習手冊》、《國小數學課程標準》等手冊和書籍,各冊數學教材,上網、讀書,寫體會,製作課件、數學知識樹,開展了三課活動,同課異構、同步研討等活動。在三課活動中每位教師都參加了講課,説課,評課活動,並認真寫下講課心得或教學反思。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案,組內教師之間互動交流學習體會,共同探究、各抒己見,在交流中得到啟發,得到提升。

下面總結一下本次學習活動中的體會:

一、轉變思想、提高認識

通過研修學習,我的思想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進一步明確了教師專業化成長對教師個人成長的作用,感到不能滿足於現狀,應該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向專業化方面發展。

我深刻地認識到得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匱乏,而要開展教學實踐,沒有深厚的教學教育理論作為指導,猶如一副沒有靈魂的空殼。所以以後應養成學習理論知識的習慣,對各種理論做到大量涉獵,擴充知識面,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

注重積累實踐經驗。理論是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概括提煉而成。專家們的工作經驗和理論成果,都是因為善於總結,注重積累結果。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注意收集、總結、提煉成功的經驗,使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方法,並逐步成為自身工作的特色,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要注重提高業務水平。要做好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我們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要想駕馭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這是我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我要以這次教材研修為契機,繼續加強自身的學習,利用各種課程資源信息,認真向課程專家和同行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業務素質。

二、提高能力,完善自我

教材研修的學習和聽取同行們優秀的示範課使我從根本上改變了原先的傳統學習模式,更給我帶來了新的學習觀念、學習方式和教學理念。這使我對以往在教學中的困惑豁然開朗,教學思路靈活了教學方法多樣了,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講求實效性,不能為了圖熱鬧,活動多而淡化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和學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來看學生,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導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但是不能全靠問題來牽引學生,讓學生跟着老師走等。在課堂教學展示交流活動中,我上的《有餘數的除法》這一課,就體現了這些要求,我覺得無論是課的設計理念還是課堂的教學方式,對我來説都是一次巨大的跨越。當然,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也會以高質量的課堂要求自己,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完善自我。

三、反思不足,努力改進:

通過教材研修的學習,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對我來説是一個極大的提高。同時,我也重新審視自我,更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貧乏、淺陋,也看清了過去的自己:安於現狀、自滿自足,缺乏終身學習意識,工作中容易被世俗觀念束縛,惰性大,缺少有價值的嘗試探索;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着許多不足,因此,我決定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改進:

1、藉助教材研修的平台,多學習、多交流,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層樓,以更好的適應新課程教學和時代的挑戰。

2、積極改革課堂教學,認真備課、上課,合理設計教案、精心設計練習題,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提高教學效率。

3、在今後的工作之餘加強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學習和研究,加強學習現代教育理論,並學以致用,努力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

4、主動承擔教學研究課,不斷提煉自己的教學能力。

5、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堅持寫教育反思,不斷積累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

篇3: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心得體會

身為一名國小數學老師,我一直希望在我的教學中能讓孩子不再畏懼數學,而且從心裏喜歡它。有幸看了邱老師的《嘗試教學法》,感受非常深刻。現把自己的心得體會簡述如下:

一、嘗試教學法強調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來嘗試練習,所以教學過程中便具有基本訓練題、準備題與嘗試題的進行。“温故知新”便是嘗試教學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學生從複習舊知識的活動中,其認知結構再度獲得同化或順應,也增強兒童的信心。進而利用既有的知識與技能去探索教師所提出的嘗試題。

基本訓練題與準備題的呈現方式,視教材的內容,選擇不同的題目和不同的方式來引導,常用的方法有快問快答法、分組遊戲競賽、前置性測驗及小組蒐集資料報告等,這些都是學生較樂意進行的`活動。

二、嘗試題的設計,攸關於整個嘗試活動的流暢性,多以發散型的多元思考題型呈現,且與課本的例題相似,讓兒童藉以自學課本,操作學具及共同討論,來嘗試解決問題。嘗試題的呈現方式可採用多元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擬問題情境、自由聯想、列舉法等。嘗試題為整個嘗試活動的靈魂,它深深地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因為唯有全神貫注,才能尋找解決嘗試題的線索。因此,在設計嘗試題時,教師更要多多費心,特別要注意能夠激發兒童好奇的內驅力,許多概念及策略,便能水到渠成,建構於兒童的認知結構中。

三、指導兒童自學課本乃是嘗試教學的特色。學生期待教師會提出何種嘗試題,然後在嘗試題的引導下,學生自學課本,獲取課本中有關解決嘗試題的信息,形成假設,再與小組成員討論,形成共識,教師請兒童上台發表,若有不足之處,可請別組組員補充。此時,他組組員可提出質疑,亦可加以補充説明。教師在活動中不要急於評價,讓兒童盡情發表意見,最後由教師或兒童整理歸納重點。

按上述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兒童的學習動機相當旺盛,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兒童除了從課本得到解題的策略之外,更能從分組討論中得到更多的解題的方法。

四、使用嘗試教學法會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於兒童心中,但“精熟學習”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須培養學生的能力。所以進行第二次嘗試練習時,往往可配合課本與習作的題目來進行,或口答問答,或形成性評量等等。

應用嘗試教學法後,可以發現兒童的“學習遷移”能力增強,常能舉一反三,不需要教師題題講解,可節省時間,多讓兒童板演或共同訂正。通過合作學習,大家都能彼此互相幫助,使程度不一的兒童,都能漸趨靠近,有利於提高整體的學習成效。

有些人曾懷疑,在現有教材及緊張的教學進度下,為何費時地實施嘗試教學法呢?我認為學生有了探索能力和自學能力,能夠舉一反三,自己學習,反而能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我想不管哪種教學法都不能死板地單獨使用,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唯有配合創造性、多元化的教學設計,才能培養出高創造力的學生。嘗試教學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兼具認知、情意、技能的良好的數學教學模式,值得大家試一試。

篇4: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心得體會

教育,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須在教育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自身積極主動的發展。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學生髮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本身才是成長的主人、發展的主體。學生的主體性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動中才能發展。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運用了三種主體性教學方法。

一、愉快教育法

對一個教師來説,善於為學生營造寬鬆愉悦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重要。教師與學生關係和諧了,學生自然地會對學習產生興趣,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也就會自然地形成。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是減輕學生心靈重負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音樂課堂教學活動,情感交流活動比較多,在教學中,要注意這種值感的交流作用。如在上音樂課之前,我經常用錄音機播放音樂,或面帶微笑和學生輕鬆地談話,或敲一敲打擊樂器等。一上課,我以親切隨和的教態和學生一齊聽着音樂參與做律動,這樣創設了一種愉悦、合作的學習氣氛,而學生在一種激奮情感的驅使下,很快產生了投入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情感的心理需求,這就為後一環節的教學,作了情感上的鋪墊。如在教第一單元《動畫城》中《小機靈的歌》一課時,教師彈奏《西遊記》插曲《一個師傅仨徒弟》,在導入新歌時教師説:“難聽出來了,這是哪部動畫片的插曲?如果聽出來,就跟着音樂模仿一下動畫片人物的動作。”教師彈着學生熟悉的《西遊記》插曲,學生都很認真地聽,有的學生走到台前模仿起孫悟空、豬八戒的動作,嘴裏還不由自主地唱了起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因為學生比較喜歡看動畫片,喜歡片中的人物,教師在創設了讓學生進行音樂體驗的氛圍後,又調動他們的音樂學習經驗,用較為熟悉的《西遊記》插曲引人,進行了情感與音樂經驗的雙重鋪墊。當學習《小機靈的`歌》時,學生就能很快地投入到旋律的感受中去。

二、主動參與,積極交往法

主動參與,有助於學生自覺掌握科學知識和相關的思想方法,獲得自我表現的機會和發展的主動權,形成良好個性與健全人格。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關係和諧,和學生平等相處,有了真摯的情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才願意接近老師,願意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師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勵,親切和藹的教態,都是對學生的信賴。有了平等和諧的音樂氛圍,學生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願意去表現自己,才能主動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去。如在一年級實驗班有一個男同學,上音樂課不願唱歌,不願跳舞,非常靦腆,老師走到他跟前,拉着他的手做律動他也不做,教他唱歌他還是不唱,最後我鼓勵他上課坐得那麼好,聽得那麼認真,肯定在心裏早已經聽會了,看會了,然後我讓組裏的其他學生唱歌,讓他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結果他不但不為難,接過樂器伴奏起來,效果很好,我及時鼓勵他,最後他不但用打擊樂器伴奏而且還唱起了歌,這時全體學生為他鼓掌,這次鼓勵,使這個學生以後積極地參與到了音樂活動中。

三、激趣表現法

只有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活動形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因為國小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利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如在課堂上有時我這樣提問:“老師和你一起唱這首歌好嗎?”“有誰願意上台來表演一下?”“你挑選一種你最喜歡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一下。”等等,用這種平等、友好的態度,學生容易接受,樂於表現。在分組合作學習,討論研究怎樣表現歌曲時,我讓學生自己選擇表現方式。在分組展示時,有的學生選擇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或用不同樂器未同一節奏,或用相同樂器擊不同節奏;有的用表演動作表現歌曲;有的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二人對唱、小組對唱、領唱等),還有的用圖畫、色彩表現歌曲等,形式豐富多彩,這樣能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個性,並且充分體現了學生的獨立性,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我調控能力、獨立判斷決斷能力、自學能力,也使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競爭意識、學會與他人交流,培養了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還體現了學生的創造性,培養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總之,學生素質的形成和提高,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內化過程,在這個內化過程中,我們必須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方法有很多,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做進一步的探討。

篇5: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心得體會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有了這種喜歡和願望,才可以讓學習漢字變得更輕鬆,更主動。怎樣在國小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從想學、樂學到主動學習呢?通過實踐,我找到了幾種比較行之有效的識字方法。

一、課堂教學,靈活多變

識字教學在國小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我們必須充分利用課堂這個“陣地”,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方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1、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情境,激發識字興趣

一年級新教材,要求首先識記一定數量的字詞,再學習拼音。這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講,有一定的難度。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實踐中,我注意結合兒童心理特點,以靈活新穎的形式,為兒童創造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1)編字謎識字

兒童識字量的積累需要多次重複,強化記憶。這個過程雖不復雜,但往往枯燥。在進行一年級識字教學時,我常常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編成字謎,讓小朋友去猜,去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比如,我教“風”字,謎面編成“樹兒見它把頭搖,苗兒見它就彎腰,雲兒見它快快跑”小朋友猜對後,興趣來了,我趁機教“手”字謎,編成“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説話”字謎,小朋友猜對“手”字謎後,學習興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問小朋友:“誰能給這個字出一個謎面,請大家猜猜?”這樣小朋友的思維得以發展,在“手”字謎的啟發下,很快編成“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裏看不見”的字謎等。經過不斷啟發,小朋友們編出了很多字謎,如“兩人坐在地上”,謎底“坐”;“小時四條腿,長大兩條腿,老了三條腿”,謎底“人”;“回”字,“四周不透風,口字在當中”等等,這樣快樂的教學情境,使學習生動活潑,喚起兒童的學習興趣。

(2)編兒歌識字

兒歌或謎語,內容簡單,有的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饒有興味,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為低齡兒童喜聞樂見。我平日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我叫“問”字,編成“一個小朋友,進門瞧一瞧,見人就張嘴,等待結果到。”又如“磨”編成“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左方,一對孿生樹,長在石頭上”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3)加減法識字

在教學識字中,我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求知慾,強化記憶。例如“門+口=?”(問)、“早+草頭=?”(早)。“草—草頭=?”(早)以次同時,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編題來考考老師,如“坐—土=?”(從)、“立+日=?”(音)等,在課堂開展競賽,幫助學生記牢字形。除此之外,我還注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和發現形近字之間的異同,對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稱之為“姐妹字”。如:“蛙、哇、娃、窪”“請、清、情、晴”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間的聯繫,學習起來便容易多了,而且隨機複習了以前學過的字。

2、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自主識字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隨着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人教社新編的實驗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形式多樣,在連、塗、畫、拼、擺等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識字,啟迪心智。

(1)讀讀背背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語文園地裏學生熟悉的古詩,讓他們自己自主學習,讀讀背背古詩的內容,這樣既達到了識字的效果,有豐富了語言、積累了語言。如學生學習古詩《詠鵝》、《春曉》、《村居》這些內容,學生自主識字字,在背誦古詩時,學生能夠把字讀準確、讀流利,正確地背誦。

(2)認認塗塗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時,我引導孩子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漢字,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主動運用語文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採用同桌或小組間相互交流自己的姓氏,説説自己平常認識哪些字,展示識字成果,並交流自己的識字心得體會,最後結合園地的練習,讓學生認一認,把認識的姓塗上顏色。這樣做,能夠激勵學生自主識字,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讀讀畫畫中自主識字

我教學中,通過認偏旁,析字形進行識字,效果較好。如語文園地三的讀讀畫畫,把你認識的偏旁和相對應的字畫上相同的顏色。實踐證明,利用多種形式的練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興趣盎然中完成學習語文、鞏固基礎知識的任務。

3、創設“遊戲樂園”,鞏固識字

對初入學兒童,應把學習和遊戲結合起來,兒童就會對學習興趣。兒童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採用遊戲的形式吸引孩子,讓他們廣泛參與到遊戲活動中來,主動地輕鬆快樂地學習。在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適時地有選擇地運用各種遊戲,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對於一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通過實踐,我發現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遊戲樂園”,在輕鬆、有趣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

(1)開火車(分小組進行)

其他孩子學發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的聲音,教師出示生字,問:火車、火車從哪開?生:從我們這裏開!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認字及分析字形。誰説錯了,火車停下,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開(讀錯的學生在車上表演讀兒歌)。

(2)交生字朋友

教師準備一些聲母或韻母相同的生字,學生戴生字頭飾,讀出後,選擇字型結構相同的或能組成詞語的兩個生字,讓學生讀後手拉手交朋友。教師也可以把生字發給若干名學生,請他們分別拿着生字找朋友(字型結構相同的或能組成詞語的兩個生字),學生讀後交朋友。教師隨機給予表揚、鼓勵。

二、課外識字,方式多樣

課內識字是識字教學的主要途徑,但並不是唯一途徑。筆者認為,課堂外的識字往往更加豐富、更為重要,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識字,這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

1、以校園文化結合識字教學。

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識字願望,只要我們積極引導,定會收到好效果。我們可以利用周圍的文化氛圍進行識字教學。在一年級孩子入學的第一天,我就帶領孩子們參觀熟悉學校,在課餘及空隙時間,孩子們又認識了校園內的名言,草坪上的標語……兩週之後,班上孩子的識字量增加了許多,孩子們識字的興趣也大大增加了。

2、以故事激發識字興趣。

在每天的日常教學中,我堅持用一定時間給孩子講故事。記得第一次講故事時,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可在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下來不講了。看着孩子們渴求的眼睛,我告訴他們:“後面的故事只有看了故事書才講得出來”,並説只有多認字,才能看故事書,才能講出精彩的故事。在以後的時間裏,許多家長反映他們的孩子不再沉迷於電視,而是纏着要他們講故事,也愛自己看故事書了,遇到不認識的字還會問家人。現在,班上已經有一些孩子能看着故事書,簡單地講故事了,雖然結結巴巴,但卻可以看出,他們識字的興趣很大,學習語文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

3、以《三字經》為讀本,增加課外識字量。

在教學識字2時,我意外地發現小朋友對“三字經”特別感興趣,很多小朋友一下子就會背了。於是,為了激發學生興趣,增加農村學生課外識字量,同時又為了讓農村學生對經典古詩文誦讀有所積累,筆者寫了《走進?三字經?,滋潤?山娃心?》這一課題,並讓學生每週背誦兩篇,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記錄,學生確實認識了挺多課外的字,有些好的學生甚至還會寫自己所認識的字。

4、以課外“識字錦本”鞏固識字量。

孩子識的字多了,如不及時鞏固運用,會漸漸遺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導孩子製作了“識字錦本”。將每天認識的字寫在“識字錦本”上,如果會畫畫的還可以配上相應的圖畫。再每天早上將本子裏的字讀一遍。孩子在體會成功的同時又複習鞏固了所學生字。長此下去,孩子們的識字量逐漸增多了,知識也更加豐富了。

總之,低年級識字數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字,怎樣鞏固生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讓兒童學得輕鬆、學得紮實,同時又學以致用。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將持之以恆,讓學生插上翅膀,在識字的自由王國裏盡情翱翔。

篇6: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心得體會

識字是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閲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基礎。

新課程實驗教材的識字量比較大,識字速度比較快,給識字教學帶來了困難。但我相信只要堅持課堂教學向生活開放,將孩子的生活經驗帶進課堂,是走出識字困境的好辦法。

新課程標準下低年級學生識字的途徑與方法識字、寫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新課標在識字、寫字方面,實行“認寫分開”,提出“認識”、“學會”兩種要求,在第一學段明確提出要“多認少寫”。“多認”,有利於學生儘早、儘快、儘可能多地認字,以便儘早進入漢字閲讀階段。這無論對培養閲讀能力,還是對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義。

但我們不難發現,低年級學生在識字中,音、形、義三方面,字形是難點,解決了這一問題就為提前閲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一、教學生在自學中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

過去的教學一般是老師教,學生學,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實驗證明學生在充分自學中用多種方法思考、記憶、分析字形,是培養識字能力的捷徑。當然自學不等於老師不教,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問題,獲得知識,這樣的所獲才紮實牢固,還可以從中摸索體會漢字的構字規律。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在學生學習了基本字、基本筆畫、筆順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後,上課時首先解決生字的讀音,接着我就問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習這幾個生字,看誰最聰明?自己動腦筋想出最佳的記憶方法,請你告訴大家。”這樣一問,同學們興趣盎然,馬上就開始在大腦中尋找答案,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記憶方法,這樣學生很快就記住了生字。

二、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突破字形難點

剛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易於疲勞,教學時要採用多種方式方法,激發學生情緒,使他們在興趣盎然中邊玩邊學,充分調動學生無意注意的同時促使有意注意的發展,所以,每種方式練習前都要提出明確的目的和要求,並且老師要為解決困難創設情境,以促使學生思維靈活、有創造性地發展。

三、閲讀課外書識字

一年級新生在入學5~7周左右,便可熟練掌握漢語拼音,並利用音節讀一些淺顯的兒歌和兒童故事。此時,教師一邊教生字,一邊引導學生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既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也有效地鞏固了漢語拼音,更重要的是學生初學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這些字在書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重會所學過的字,是一種知識的遷移,是興趣盎然中的再學習,獲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但開始時,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否則將“弄巧成拙”,扼殺學生閲讀的熱情。在具體操作中,我採取了“分層要求,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作不同的要求:優生藉助漢語拼音閲讀,能直呼的就直呼,要求複述故事的大意;中等生先讀生字,再借助拼音一段一段地讀,不求快,但求讀音準確;稍差的學生閲讀比較困難,便引導他們“找朋友”,即從書中找出自己學過的生字,並用鉛筆在其下打一小點。這樣,人人都在“閲讀”,人人都能“閲讀”,包括“找朋友”的學生也“讀”得興致勃勃。日積月累,打點的字越來越多,學生便可以自由閲讀了。這一過程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讀”中有所得,在“讀”中獲得發展。

篇7: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心得體會

蘇霍姆林斯基説:“音樂乃是一種使人迷戀善良、美和人道主義的最美妙、最精細的手段……”

音樂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園更是離不開音樂,幼兒在唱唱跳跳中受到薰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快的心情。一直以來,幼兒園音樂活動都是一個難點,如何上好一節音樂活動呢?在8月29日我們非常難得有機會去聽音樂教學法。這套兒童之家教材繼承了中國傳統音樂思想,又結合了國外三大教學法:瑞士的達克羅茲、匈牙利的柯達依、德國的奧爾夫,進行編排的一套教材,戴老師讓我們感受了這套教材的歡快及培訓幼兒這種能力。下面是我的感受。

一、以趣引趣:興趣是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由於幼兒年齡小,學習動機與活動本身就有着更為直接的聯繫,因此,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使音樂活動充滿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設計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在選擇教材時,儘量選擇從歌詞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都能貼近幼兒生活、體現兒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經過改編、加工以後才有趣味,孩子們感到十分有趣,這樣既是唱歌,又有遊戲,同時還能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2、設計趣味化

教育活動設計的好壞,往往決定着這次活動的成敗,對每一個音樂教育活動,都要根據教材對結構內容進行精心設計,使之情節化、承上啟下、自然過渡,這樣就能使幼兒從一個音樂意境走向另一個意境。

孩子們隨着老師簡練和遊戲性的語言進入了音樂的意境,在音樂意境中孩子們不僅感受了音樂,而且表現音樂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通過老師的精心安排,使幼兒感到有趣味。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兒的心理特徵,“形象”是幼兒的思維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教育方法力爭生動形象,充滿情趣。

二、以情育情:

達爾克洛有句名言:“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説是一種智力過程,不如説是情感過程”。將音樂教育的重點着眼於引導幼兒對音樂情感因素的體驗。那麼,怎樣利用音樂手段達到情感交流、讓幼兒輕鬆愉快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呢?關鍵是一個“愛”字,因為老師的感情對幼兒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寬鬆、和諧的氣氛,以此來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比如説在活動中經常看着幼兒的眼睛講話和示範;用表情、動作等去調整幼兒的心理狀態(如:當孩子們很興奮時,就説:“天黑了,小動物要睡覺了。”並帶頭假裝睡覺。)同時,還可以各種不同的身份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在音樂活動中,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鴨媽媽、小鳥、風等,通過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兒帶入到音樂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每一次音樂活動前,對教材都要做詳盡的研究和分析,領會每首歌所要表達的情感內容。根據歌詞內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達的自豪、温柔、高興、自信等幾種感情。對教材的感情做了詳盡的分析,並將這些感情充分表現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簡單的歌曲有了豐富的情感體現,使一首較為平淡的`歌曲顯得耐人尋味了。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老師説輕就輕、説響就響,通過反覆練唱來把這些要求強化下來,那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三、以新帶新

奧爾夫體系的核心觀念之一就是在不斷創新中獲得新的生命力。對!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培養幼兒在自我探索中獲取知識,在自我探索中增強創造力。作為老師,就要做孩子潛在能力的發掘者、引導者。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注意啟迪幼兒的形象思維來創造性地表達歌曲的音樂形象。其次,讓幼兒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變部分歌詞,這既能提高幼兒唱歌的興趣,也有利於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如針對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創編時需要的有關生活經驗等事先在其它活動中進行準備,以便幼兒能將注意力集中於音樂的要求和創造的樂趣!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心得體會3

這種教學模式有利於最大限度地減少差生面,使教育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按照韓立福教授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學生要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學生要在組內合作學習,學生要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要與小組的其他同學交流研究,所有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在比較亢奮的、非常主動積極的學習狀態,學習效率提高了,差生自然就減少了。反觀過去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習方式單一,教師對於學困生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大多使這些學困生處在被忽略的邊緣狀態,久而久之,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多,有問題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由於另外,每個小組都有一名學科長,相當於過去的科代表,一般來説,科代表要比其他同學學的好一點,設置學科長,表面看是多幾個科代表,實際上是激發學生內在的榮譽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意味着有更多的學生學習本學科的積極性和興趣增加了,對教師而言不會增加多少工作量,對學生來説影響深遠。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而言,短期是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的提高,從學生個人今後的學習、生活、工作來看,其長期的影響是積極向上的,無法估量的。

從這個角度説,學習推廣韓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學模式是一件為裏則一中學生造福的大好事。

另外,這種教學法與我們五六年級部研究的管道管理有機結合,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篇8: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心得體會

葉聖陶先生曾經説過:“教學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於導。”而名著導讀就是一項宏大的語文教學工程。初秋九月,我懷着虔誠的學習態度,隨同幾位同事一起前往市二中參加了國中語文整本書閲讀教學交流展示會。

會上,市二中曾麗老師做了《格列佛遊記》的名著導讀課,為名著閲讀教學帶來了一股清流。課上,曾麗老師春風化雨,用儒雅的風範,詩化的語言,精準巧妙的點撥輕輕叩擊着台下每位師生的心門。尤其是她對名著導讀獨特的解讀理念和開放靈活的板塊佈局,讓我為之深深折服!面對有無限可能的經典名著,曾老師巧妙抓住“童話”“遊記”“諷刺小説”這一全新的閲讀視角,即符合學生的興趣,又符合小説文本的核心價值,引導學生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充分沉浸名著,師生互動,小組互動,品評細節,分享閲讀經驗,實現了學生與名著之間的和諧對接。平常我們面對鴻篇鉅著通常會產生手足無措感,但是曾老師卻用她的才識和智慧輕鬆地化解了這一難題,為我們呈現了一堂精彩絕倫的名著導讀引領課!

第二節課是由北京教育學院陳琳教授給我們展示的《駱駝祥子——名著閲讀初始課導讀》,陳教授學識淵博,功底深厚,令在場所有的語文同行驚歎不已!她帶領學生走走停停,講講讀讀,評評説説。課至酣暢處,她乾脆化身學生的'“讀友”,一起探討故事情節,字斟句酌,眉批旁註,對文本的細枝末節賞閲玩味。學生也樂於交流敢於表達,課堂流程看似常規無奇,實則藴含巨大能量。在文本逐段細讀分析的同時,充分揭示整本書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歷史背景。這節課使學生們對即將開始的閲讀課旅程充滿期待,興趣高漲,並化作名著後續閲讀的巨大精神力量。同時也使學生掌握了語文學習方面的諸多因素:諸如讀書方法的積累,語言運用的技巧,篇章結構的佈局等等。陳教授的課讓我們看到,名著閲讀在課內也可以“大有作為”,正是這些暫時看不見摸不着的閲讀因子,卻可以長久融入學生的血液裏,深深地沉澱在學生心靈中,對學生的終身閲讀產生長遠的影響。

兩位老師的名著導讀課行雲流水,各具特色。但有一共性,那就是共同為學生閲讀“打底”,讓名著閲讀真正變成了學生甘之如飴的精神大餐。今日相約名著,只覺情韻悠長、滿目美好!課堂上教師高屋建瓴的精準引導,學生意猶未盡的賞讀,沉浸經典的愉悦,開放而又靈活的課堂互動,都令人悦心滋神,感慨良深,似高山流水欣遇知音。兩位老師用智慧燭照了我今後的名著閲讀教學之路,我會踏着名師的足跡,用心打磨,潛心修行,在教學中一路引領學生共賞語文的旖旎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