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讀書總結(精選7篇)

欄目: 教師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61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教師讀書總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教師讀書總結》相關的範文。

教師讀書總結(精選7篇)

篇一:教師讀書總結

讀《教育:讓人成為人》這本書,光是看目錄,就值得我讀半天,對於一個國小教師而言,讀起這些讓全世界都振聾發聵的大理論家、大教育家的大部頭,猶如看天書了。引起我注意的是目錄中有三個相同的題目——教育的宗旨,我猜想也許與我的職業還有些關聯,於是就硬着頭皮讀起來。在讀到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的《教育中的宗旨》的序言時,談到杜威的兩個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我覺得在今天都很有借鑑意義。

1。教育即“生活”

杜威從社會角度觀察教育,認為人是社會性動物,人類與動物的不同就在於人類有教育,而動物沒有。教育的職能就是延續社會生命,即教育能傳遞人類世代積累的經驗,豐富人類經驗的內容,增強經驗指導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維繫和發展社會生活。不管正規教育還是非正規教育,實際上都在進行經驗的改造。由於改造經驗必須與生活密切結合,因此杜威簡明扼要地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杜威認為生活和經驗是教育的靈魂,離開了生活和經驗就沒有生長,也就沒有教育。

在我們學校,就非常注重在生活中教育兒童。在食堂就餐之後,兒童要自己刷盤子,裏外都要認真刷,直至刷乾淨為止;午睡起牀後要自己整理牀鋪,對於國小生來説,雖然有些麻煩,這也不在學業考試內容的要求之內,但這種從小就培養起來的好習慣能伴隨他的一生。

教育,當它脱離社會生活、脱離兒童時,“兒童的人格就會分裂成為兩個互不接觸的世界:在一個世界裏,兒童像一個脱離現實的傀儡一樣,從事學習;而在另一個世界裏,他通過某種違背教育的活動來獲得滿足”。脱離了生活,就會使兒童成為不自然、不自由、不自主的“盆景”,也就失去了好奇心、創造力和天真無邪的快樂。其實,教育從它產生之日起,就源於生活,並在生活中獲得自身的發展,促進着人類文明的進步。

“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準備”,教育是生活本身,那麼教育應該充實人的生活,使兒童能夠適應生活更新生活。“教育即生活”強調生活的意義,即教育應該成為改造了的、適應兒童天性的生活,而不是不合乎時代精神的生活,壓抑兒童天性的生活。

杜威十分重視兒童這一環節,強調發展的重要性。他指出愛好活動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具有強大的潛在動力,教育必須尊重和利用這種動力。兒童是教育的出發點,社會是教育的歸宿點,在這兩點之間形成教育過程。他批評傳統的教育過程強迫兒童死記硬背,填鴨式地灌輸書本知識,這種教育無異於牛不飲水強按頭,是對兒童天性的摧殘和壓迫。杜威呼籲把兒童從傳統教育中解放出來,提出從兒童的現實生活中進行教育,激發兒童的學習需要和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杜威提出改變教育的重心,宣揚用“兒童中心”取代“教師中心”或“教材中心”,圍繞兒童組織一切教育措施,教師應是兒童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的啟發者和指導者,徹底改變當時壓制兒童自由和窒息兒童發展的傳統教育。把教育看作生活、生長、經驗改造的過程,就能使兒童在活用中活學各種知識,因此獲得的知識就能幫助人們適應不斷前進的社會,並能保證人類永遠進步。

2。學校即社會

杜威認為,學校應該“成為一個小型的社會,一個雛型的社會。”在他看來,教育既然是一種社會生活過程,那麼學校就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學校作為一種制度,應該把現實的社會生活簡化起來,縮小到一個雛形的狀態。在學校裏,必須能夠呈現兒童現在的社會生活,如同他們的家庭裏、在鄰里間、在運動場所上所經歷的過程。這樣,“使得每個學校都成為一種雛形的社會生活,以反映大社會生活的各種類型的作業進行活動……。當學校能在這樣一個小社會裏引導和訓練每個兒童成為社會的成員,用服務的精神薰陶他,並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導的工具,我們將有一個有價值的、可愛的、和諧的大社會的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證。

就“學校即社會”的具體要求來説,杜威認為,一是要求學校本身必須是一種社會生活,具有社會生活的全部含義;二是要求校內學習與校外學習連接起來,兩者之間能有自由的相互影響。這樣,學校就不會與社會生活隔離開來。

杜威視教育為生活,把參加現實生活作為媒介,把教師傳授知識的課堂改造為兒童活動的園地和生活的樂園,引導兒童積極投入活動,在活動中學習,不知不覺地養成品德和獲得知識。

篇二:教師讀書總結

“讀書是每個人生命的需要。閲讀一本好書,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啟迪我們的智慧,點燃我們實現理想的希望之火,手捧書籍,就是手捧希望;開卷讀書,就是打開窗户。

近兩年來,我沐浴在書香中,徜徉在書海里,我驚喜的發現,讀書讓我變的更聰慧,視野更開闊,思維更敏捷,讓我們的校園煥發出勃勃的生機。讀書更提升了我們的品味。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在讀書中,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在我們營造的書香校園的氛圍中,在書海中暢遊,多讀書,讀好書,豐富心靈、豐富人生已成為一種時尚。

在讀書活動中,我投入到讀書節的各項活動中,以書籍為伴,以讀書為樂,以讀書為榮,在書海中汲取智慧的營養。

同學們,在書中,我看到了哈利波特,認識了馬小跳,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書讓我的世界變得充滿趣味,讓我的心靈更加充實,讓我與偉人、與英雄對話,讓我眼前的世界如此的五彩繽紛!

我與書為友,看到了人文與科技共舞,賞經典與時尚齊飛。芬芳相隨,書香長在,相信人生會因讀書而更加精彩。

篇三:教師讀書總結

今年寒假,我有幸閲讀了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文章《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記憶猶新。記得葉老在文中説過凡是希望學生去實踐的,我自己一定實踐;凡是勸戒學生不要做的我一定不做。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特徵,因此教師應該在各個方面成為表率,做一個好老師。

於是由此文我不禁想到:好教師要有優秀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一個教師個人修養的積澱,厚積才能薄發的,不斷提高的道德修養。是一個社會、一個職業在歷史文化底藴的積極薰陶下不斷成長起來的。是教師和學生在和諧交往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一個教師有了優秀的人格魅力,如一片冰心,不受污染,對學生產生強烈的親和力和人格感染力。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起着示範作用,影響和塑造着新一代人,用自己的思想品德去感染學生,陶冶學生。因而每一個教師應時刻記住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葉老認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教師要言教,但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則’,教育工作者自己作出榜樣來,讓受教育者自動仿效,收到的效果當然比光憑口説深切得多 。當然,‘言教’還是有用,還是需要的,但是,教育者如果光要求受教育者這樣那樣,自己卻不去實踐,這怎麼行呢?受教育者會懷疑,原來你光是嘴上説説的,並不打算去實踐的。你説的是不是由衷之言呢?我們是不是應該照你説的去做呢?這樣一來,隨你怎麼翻來覆去嘮叨,再也進不了受教育者的耳朵,更不必

説深到心坎了。唯有教師的話跟他的實際生活完全一致,不但像平常説的‘説得到做得到’,而且要做得到才説,情形就大不相同。那時候學生非常信服,願意照着教師的話積極地實行。教師的本質是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傳授先進的文化知識,教育他們學做人的道理。而知識是傳道解惑的資本,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很高,不僅要求教師精通本學科的知識,對教材內容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而且要求教師要有更寬的知識面,增加知識的儲存量,要有一桶水來澆灌,既是專才又是複合型人才。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終身要鍥而不捨,孜孜以求,不僅要做好教書匠,更要做好學者型的教師,進入傳道授業解惑遊刃有餘的境界。

教育事業是一項面向未來的事業,培養具有時代精神和積極關注人類社會明天的人正是創新教育的主旨和靈魂。如果教師沒有超前意識,不能捕捉瞬息萬變的信息,那如何來積極應對明天的人。因此教師必須不斷的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培養創新情感感染學生,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點燃學生心靈中創新的火花。

好教師要有良好的外在形象。教師的形象在學生家長眼中是純潔和崇高的,教師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注意自身形象,一定要做到衣着整齊、大方、樸素,不可奢華,舉止端莊,説話文明,言必信,行必果,態度親和,給學生一種如蘭花般的沁人心裨,清新、自然。真正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良好的氣質形象、得體的儀表形象、高雅的行為形象,定會給學生一種親近感和信賴感。

篇四:教師讀書總結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

最近學習了《做研究型教師》這本書後感受很大,受益匪淺,成為我教學生涯中的一個新的起點,鞭策我進步的動力。

作為一名教師,我總覺得做研究是理論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沒有足夠的認識。在為期一學期的學習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受益匪淺,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和意義,什麼是研究型教師,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師,還有如何寫教育博客,等等。我逐漸認識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教師要成為一名研究者,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只有研究型教師才能勝任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當今時代,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週期不斷縮短,每個人都要加強學習、終身學習。新課程的實施,更對教師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施新課程尤其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觀和人才觀;注意學習有關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論書籍,從而能夠適應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需要。教師從根本上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做一個終身學習者,是教師專業化、自主成長和提升自己人生質量的重要前提。

要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就要不斷地進行教育教學的反思,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夠成功。教師要做一個善於研究的人,善於反思的人。經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養成對自己的教學與教育活動進行評價與反思的習慣,這是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基點。可以通過教學日記與教育筆記較好地記錄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教師教育研究的定位:行動研究。教師應立足於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積累大量的教學反思筆記,彙總一系列教育教學案例,並且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對教育教學實踐的感悟、領悟,在實踐中始終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變得更貼近學生髮展的實際需求,更接近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的行動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作為研究對象,能夠持續不斷地對教育和教學行為進行及時的反思,從而彙總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就。教師研究的問題產生於實際的工作情境之中,並且研究的過程也是從實際情境出發,根據實際情境的需要,隨時檢討,不斷進行修正;行動研究同時也是教師對自身實踐所進行的有意識的、系統的、持續不斷的探究反思,它在突出教師實踐的研究特徵的同時,也突出了教師作為研究者的角色。整個研究過程中自始自終都貫穿着對教師自我反思的要求。這種自我反思,對於教師個人而言,是一種學習過程,對於教育實踐而言,是找到針對即時情境問題的解決方案的有效途徑。教師始終是行動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研究的對象是日常遇到和亟待解決的實踐問題,研究得目的在於透過科學方法的應用,以解決課堂內的問題因此研究的過程中必然主動容納和利用各種有利於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行動質量的經驗、知識、方法、技術和理論,特別重視實際工作者對實踐問題的認識、感受和經驗。行動研究實質上也是研究過程和行動過程的統一體。

教師研究問題的確定:從實際中來。中國小教師的研究主要圍繞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其問題的來源從教育教學的疑難重尋找問題;從具體的教育教學場景中捕捉問題;從閲讀交流中發現問題;從學校或學科發展中確定問題。

教師研究的基本程序:從計劃到反思。教師的教育研究活動的實施經歷計劃、行動、觀察、反思幾個步驟。首先對活動進行有意識的設計、設想或打算,教師有意識地將行為納入研究的框架,持續不斷地貫穿於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其次教師在行動研究時不斷反思與積累中,難免形成對問題的新的認識,也難免會有新的因素介入研究,從而影響原有計劃的達成,教師行動研究時隨着教育情境的變化和教師認識的加深,行動也在不斷調整的。第三教師注重收集行動研究過程相關的資料,以備後續的反思、改進之用;最後教師對計劃、行動和觀察進行分析和思考,全面系統描述整個研究過程,進行理智判斷和評價,從而為下一階段的行動提供科學合理的研究方向。

總之,通過學習,我意識到只有研究型的教師才能勝任教育的改革和創新。當然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師,對我來説任重而道遠。我將把參加這次培訓活動當做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學研究水平的契機,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養,在成為研究型教師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前進。

篇五:教師讀書總結

書籍是巨大的力量,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書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生的美好果實的人。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歎氣。閲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以上的這些名人名言深深的闡明瞭讀書的作用,書籍對於我們的益處,作為一名教師,為使自己變得博大精深起來,唯有讀書。給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獲得這一桶水的方法,也只有讀書,為使自己的視野開闊,各方面的知識都應該涉獵。

這學期響應學校多讀書,爭當書香教師的號召,我讀了好幾本書,如:《孩子你慢慢地來》、《致青年教師》。通過讀《細節決定成敗》我意識到凡事無小事,簡單不等於容易,只有肯下功夫,把小事做細,才能把事情做好。生活和教學中解決問題如同策劃市場、管理企業,也都不會有什麼捷徑。所謂的捷徑,是用細節的功夫堆砌出來的。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瑣碎的、繁雜的、細小的事務的重複,所以,我們只能從基本做起,不能眼高手低,心浮氣躁,“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學生的知識也不是一天學成的。老師在教學中必須注重每一個細節,幫學生把基礎打好,不但是知識的基礎,還包括學習能力的基礎。並且從細節方面要求學生,讓他們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讀《致青年教師》,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通過讀書,我的視野更加開闊。看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也和以前大不相同。書籍在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給了我很的幫助,一個人要想變的睿智必須用書籍來充實自己的頭腦,在以後的工作我應繼續努力,抽出時間,多讀書,讀好書。

篇六:教師讀書總結

根據學校交代的工作。我利用將近一個月的寒假時間來給自己衝電,我看了一些關於《新教育》、《新課程標準》和《給教師的建議》等書籍,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它帶給我極大的啟發和深深的感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到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真讓我獲益匪淺。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讀那些教育專著,從而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上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許多老師經過多年的教學,認為自己對所教內容已爛熟於心,沒必要再認真努力地學什麼新東西。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一、因為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就越內容生動有趣、海闊天空,而學生的思維就是適應生動有趣、海闊天空的;二、是知識是需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三、就是教師在不斷學習中親身體驗學習過程能更加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制定學習計劃,實施教學過程中更容易做出符合實際的對策。總之教師永遠沒有理由停止學習或放鬆學習,而學習就正是在不斷的閲讀中實現。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脱“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所以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來熱愛讀書吧!我們要堅持不懈地讀書,讀教育名家的書,吸納各家思想之所長,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篇七:教師讀書總結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以創建“學習型學校”為導向,以課題實驗為契機,以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為載體,確保教師讀書活動紮實、有效地開展,營造書香校園。本學期學校開展了教師讀書活動。

一、成立領導小組,加強此項活動的開展

一是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教導處主任為副組長,各學科教研組長為成員的教師讀書活動領導小組。並制定了學校讀書方案、各教研組讀書方案和教師個人讀書計劃。

二是召開了教師讀書活動動員大會,幫助教師提高認識,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三是學校為每位教師配置了讀書筆記本和提供必讀的圖書。

四是推薦閲讀書目。

二、讀書活動開展情況

(1)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學校讀書活動,建立了教師活動學習制度、考勤制度,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為了更好的督促教師完成讀書任務,教科室負責人經常檢查教師的自學筆記,對教師自學情況作以評定,並計入每人的年終考核中。

(2)讀書的內容。

文學類書、教育教學書籍和雜誌、網絡等。

(3)讀書的形式。

自己讀:每位老師結合個人實際,自選時間、自選書籍、自由閲讀。集體讀:利用教研活動時間,教研組老師可以共讀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書,以激發大家讀書的興趣。將讀書活動與省規劃課題的研究、校本培訓、教師專業發展規劃緊密結合。課題研究能產生最大的內需。教師要圍繞自己的研究專題、圍繞學校主課題,有重點地讀,深入地讀,細緻地讀,用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

師生共讀:教師與學生“同讀一本書”“同背一首詩”,營造了“師生共讀”的氛圍。

(4)讀書的要求。

讀書的同時做好摘錄、筆記等工作(摘錄和筆記必須手寫),教導處每月檢查一次教師的讀書筆記本。

(5)讀書活動總結。

學期末教師個人、各學科教研組、學校都進行了讀書活動總結。

三、主要收穫

1、教師“被讀書”的現象在悄悄地改變。

一學期中,教師的讀書行動從被動逐漸變成主動。通過一學期來的讀書活動,每位教師都能按計劃進行讀書,並按要求寫出讀書筆記、讀書心得。計劃、讀書筆記、小結都能按時上交。

2、教師的理論水平在提高。

教師通過學習,在不同程度上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受益非淺。每位教師都撰寫了讀書筆記和學習心得。老師們把讀書學到的理論思想、觀點用來指導、改進教學。

3、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讀書活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教師們提高了文化知識素養,對科學研究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課題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

四、存在問題

1、讀書筆記過於簡潔。

部分老師的讀書筆記很簡單,只是提綱形式的。閲讀不夠詳細。

2、閲讀的內容不夠廣泛。

大部分老師侷限於教育教學之類的書籍,閲讀文學類的老師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