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家長會上家長的發言稿(精品多篇)

欄目: 代表發言 / 發佈於: / 人氣:2.49W

家長會上家長的發言稿(精品多篇)

家長會簡短髮言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家長,老師們:

大家好!我是家長。首先感謝學校、老師給予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能讓我站在這裏和大家共同討論孩子的成長教育,我感到十分榮幸,也感激各位老師對我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學校對家庭教育的重視,讓我們每一位家長身上多了一份責任,學校的老師對我們每一個孩子傾注了愛心和心血,更讓我們家長感動。所以,作為家長,我理解、支持老師的工作,也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孩子。對於教育孩子這件事情,我想在座的各位家長肯定有很多比我做得更好。説來慚愧,我感到對自己孩子的教育還做得很不夠,還存在着不少疏漏。下面,我就初淺地談一下自己的感受,與各位家長共勉。

一、作為家長,我覺得對孩子在學習方面督促和鼓勵是很重要的,在督促與鼓勵過後,培養孩子學習的自覺性,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為家長學為老師學,讓孩子知道“我要學”的重要性,而不是“要我學”。只有主動學習,孩子才會認真地、及時地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每天的家庭作業我們都認真督促,嚴格要求,做錯了題目自己改, 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要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才能獲得進步!

二、對孩子多一些鼓勵。我常對孩子説,只要你盡力了,就可以了。每一個人的起點不同,我們不能太高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只要你的孩子用了心,盡力了,就是考得不好,也要鼓勵他,對他的壓力不要太大,現在的孩子正處在一個成長期,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理解一下孩子,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口氣,給孩子一些自己管理自己的空間,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讓孩子輕裝上陣。

1、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有相對獨立的、安靜的學習場所。以平常心對待孩子,與孩子交朋友,讓孩子感到親情,驅除壓力感,有話樂意向你説,有苦願意向你訴。

2、採取鼓勵為主,批評為輔的方法。家長會家長髮言稿簡短。多一點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多一些溝通。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指責。每個人都有惰性,孩子貪玩是天性,我們大人也一樣,一天工作累下來你也想休息休息,和朋友們打打牌,聊聊天……所以,對於孩子的貪玩不能一味指責,而是要鼓勵他快把功課複習完了再去玩。不定時檢查作業,抽查功課讓孩子知道我們在時刻的關注着他。家長在有些時候還是要做出犧牲的,陪着孩子看看書、看看電視,讓他感受到你的關懷和愛意,我相信“有失必有得”,你會發現孩子的心和你近了,孩子也變得懂事了,你還會發現自己所付出的是值得的。以前,孩子不愛和我交流,有事不主動説,問起來他也不知道,不做生活的有心人。問得多了,他也慢慢注意觀察了,學會思考了。現在學校發生什麼事,他都主動跟我講。

3、培養健全的人格,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增強集體榮譽感。如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我建議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參加讓他們有強烈的團隊協作精神。因為只有在活動中孩子們才能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和自己真正的快樂。

家長會上家長的發言稿 篇二

尊敬的曾老師、黃老師、韓老師,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下午好,我是###同學的家長,都是同齡人,大家叫我小#就可以了。很高興能有機會在這裏跟大家探討一下如何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這一話題。接到曾老師安排到的這個任務,我很惶恐。因為我們家小曾成績只是比較好,各科都不撥尖。而學習習慣呢,也有一些不盡如人間的地方,讓我在這裏做經驗交流顯然是不合適的。但他是老師,我是學生家長,我總不能推辭吧,所以我就硬着頭皮坐到了這裏,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

##中學是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創辦的。他曾經説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的確,禮貌習慣好,思想品質就優良;學習習慣好,就能取得優秀的學業成績。學生習慣的形成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內容由少到多,逐漸定型;因此良好的習慣應從小培養。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呢?我給大家提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一、適當為孩子確立規矩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適時為孩子確立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二至三歲時,家長就應該給他立下規矩,諸如玩完玩具必須放回原處,否則就沒收玩具。大一點兒的孩子給他制訂每天大致的作息時間,明確勞逸和做事的要求,讓他意識到每一種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秩序和準則,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可肆意違背。孩子到了四五歲時,就要對學習時間也有所規定,以利於孩子形成按時學習的習慣。規則意識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沒有整齊劃一的是非界限。家長應該加以引導,像明顯傷害他人自身及環境的行為應予以制止。我們可稱之為“紅燈行為”,告訴其制止的原因或道理。有的是完全可以做並且應該做的,如有利於孩子獨立性發展及符合公德利益的行為應該得到及時鼓勵、支持,我們稱之為“綠燈行為”。

二、教育要得法

家長要依據孩子的實際採用適當的方法,培養良好的習慣,要注意講求方法和實效。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家長可採取轉移目標,讓孩子選擇、給孩子一個台階下等方法。做為家長要多運用正面激勵的方法,例如,要孩子養成物歸原主的習慣,首先家長要創設一個整潔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如果孩子把積木攤了一地,家長説:“乖孩子,快幫媽媽收拾一下積木,要吃飯了。”這句話對於孩子的暗示是:收積木是媽媽的事,我做不做無所謂,這樣孩子就不可能形成應該自己收拾玩具的規則意識。再如,當發現孩子亂放書時,可用遊戲的口吻説:“書寶寶要回家了,你知道它的家在哪兒?你會把它送回去嗎?”當孩子把書放回原處後,應及時給予肯定和讚揚,鼓勵他以後重複這樣良好的行為。對於大的孩子,家長可以對其做事的速度提出要求,並進行檢查。如在孩子起牀以及做家務勞動等方面,有意識地提高要求,養成他在一定的時間內認真做好一件事的習慣,同時還可以給孩子一方屬於他的空間,放手讓他按自己的意願去整理自己的“小天地”。

三、把愛和嚴結合起來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還需要家長具有一定的意志力。

立下規矩後就要督促孩子堅持去做,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形成一個好的習慣。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單兒,是家長的掌上明珠。例如,##長得非常討人喜歡,他走路時不小心被椅子絆了一跤,就非要把椅子“打”一頓不可。叔叔吃了他的蘋果,他要叔叔吐出來補好還他。這些幼稚的想法和舉動常常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在這種縱容的環境中長大,他上學時會在課堂上走來走去,高聲大叫,會為某件小事與同學打得不可開交。父母總想“樹大自然直”,孩子還小,人又機靈,大起來會懂事的。但他的舉動讓老師大傷腦筋,作業本忘了帶、上課了,他才想到要上廁所,一會兒把同學的鉛筆弄壞,一會兒又左顧右盼。老師的批評、家長的打罵導致##同學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會產生“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我”的想法。現在許多家長像張偉父母那樣只注重孩子的自由發展,卻忽視了良好習慣的培養。不少家長知道該怎樣要求,但做起來卻往往以情感代替理智。例如,説好了孩子自己走,但只要孩子一哭,家長就退讓;説好了不再買昂貴的電動玩具,但只要孩子一鬧,家長就心軟,最終“敗下陣來”,以妥協告終。孩子嚐到了哭鬧的甜頭,就會以此為武器要挾家長,慢慢地就形成了無理取鬧的不良習慣。小曾小時候也曾以哭鬧來威脅我們。我心腸一硬,讓她到自己的房間裏自己哭,哭夠了再出來。果然,孩子就進去哭,哭累了,見沒人理睬她,她只好出來跟我們説話。一回兩回三回,她就不再無理取鬧了。由此可見,家長要學會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理智地愛孩子,把愛和嚴格要求相結合,對孩子的執拗、哭鬧可採取“冷處理”的辦法,暫時置之不理,孩子若發現哭鬧不再起作用時,自然會自己找個台階下——玩別的了。

四、統一要求,形成合力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特別需要家長在教育要求上一致。調查表明,家長撫養孩子的方式主要有三種——“權威型”、“民主型”、“放任型”。研究的結果非常令人吃驚,在“權威型”的家裏,家長要為孩子制定一些規則,孩子可以選擇的很少,而且必須遵守家規。

在“民主型”的家裏,家庭生活中處處體現着公平,會考慮到每個家庭成員的感受,有許多選擇,並且很注重相互間的合作。如果説我對自己家教有什麼滿意的地方,那就在這裏。我們的家庭氛圍是非常民主的。小曾在家完全可以暢所欲言,對他的爹孃説三道四,指手畫腳。我一點都不擔心孩子不孝順。我是以尊敬長輩的具體行動來感染她的。小曾智力平平,資質一般,真正讓我高興的是她的情商超過她的智商,她的善良體貼、樂於助人讓我自豪。我的自賣自誇到此結束,正傳,對於那些被家長“放任”的孩子,他們可以相信任何他們願意相信的東西,他們做事也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來。自由放任狀態下成長的孩子很難和別人合作並友好相處。

五、獎懲要及時

我們到孩子到水族館玩兒,海獅與訓獸員的默契配合讓我們歎為觀止。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個細節沒有,海獅每成功完成一組動作,訓獸員都會及時的送上一塊小魚作為獎賞。同樣地,我們對孩子的良好表現也要及時給予獎勵,這非常有助於學生把偶然的積極行為內化為一種習慣。同樣,對孩子不良行為及時的批評指正,也有助於孩子及時認識並改正自己的錯誤,否則如果不及時指出,一旦這種消極行為內化為一種壞習慣,那校正起來就耗時費力了。對孩子的獎懲其實也是一門學問。比如孩子偷懶不做清潔,有的老師的處罰方式是讓他做一週的清潔,這樣做的結果一般都是適得其反。受罰的學生更加地把做清潔當成一種負擔而加以牴觸反抗。更高明的老師是把做值日當成一種獎賞,表現得好的孩子才能爭取到多做值日的機會。當然,這裏必須有配套的獎勵,比如做清潔能加操行分,能跟學校對學生的考核掛鈎這樣的制度配套。大家可能要問我,你們是怎麼對孩子進行的

獎勵呢。我們的辦法跟調教海獅差不多,投其所好,帶她出去玩兒,看電影,買零食、衣服。庸俗而實在,就這麼簡單,老百姓就過這樣平常的日子,誰叫我們家小曾好吃貪玩呢。國小時候孩子考了九十分以下我們是要打手心的,打了之後讓她在自己房間裏邊生氣、哭。氣夠了,哭夠了她就出來跟我們説話,跟沒事一樣。到了國中以後,一方面她年齡大了,一方面她考得不好的時候多了,我們已經麻木了,就極少懲罰她了,一般就是安慰一下,幫她分析失敗的原因,鼓勵她下回爭取揚眉吐氣。孩子考差了本來就難受,建議大家一定不要以做大量的作業來懲罰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更厭學。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説容易,是因為習慣的培養可以進行隨機教育;説艱難,是因為養成一個好習慣,並非一朝一夕的事。一個孩子由需要提醒才能完成的動作,發展到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習慣動作,本身就是個反反覆覆的過程。大家要對此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與孩子一起跟壞習慣做鬥爭。堅持就是勝利,曙光就在前頭。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傾聽。

家長會上家長的發言稿 篇三

親愛的老師,家長和朋友們:

您好!

我很高興因為孩子的命運,我們可以坐在一起討論教育孩子的問題。我女兒本學期才上課。通過這項為期一個月的研究,我發現她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個性更開朗,更勇敢,更強烈的自信,更積極的思考,更好的學習。這一點點進步已經滲透到教師的辛勤工作中。我想向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們中的大多數現在只是孩子。每個人關心他們的孩子都不亞於我。作為家長,我也在學習中長大。讓我向您介紹一下家庭教育的一些實踐。首先,要注意與孩子溝通我認為與孩子溝通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並可以促進親子關係。所以我每天都花時間和孩子們聊天。從孩子的嘴裏,我知道她在學校的表現,她對老師的印象,以及與同學相處。自從她上課以來,她每天都喜歡和我説話,喜歡和我分享學校裏發生的有趣事情。她説這兩位老師在課堂上幽默幽默。他們經常在課堂上與同學互動。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甚至批評學生的學生都是笑話形式。他們真的“在中學學習,學習音樂”。學生非常喜歡這樣。教學方法。她從心裏對我説:我真的很羨慕那些去年同班同學的學生。我聽到了這一點,看到孩子們學得很輕鬆。作為父母,我很放心。此外,當我們與孩子交談時,我們可以更多地瞭解孩子,發現孩子的缺點,以便及時糾正。在過去,我的孩子們都很勇敢,不敢在課堂上舉手。我們認為很多方法都不起作用。原因是答案錯了,老師受到了懲罰。在本學期開始時,我們非常注重培養她的自信心並培養她的勇氣。每天送她去學校提醒:在課堂上舉手説話!放學後的第一句話是舉手。在父母的壓力開始時,孩子的手總是躲着,露出一隻小手,不怕抬到高處。一旦我上中文課,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班上的一些學生回答了錯誤的問題。她舉起手來回答問題。老師叫班級來稱讚她。這時她的自信心增加,極大地鼓舞了她,現在卻是一個稍不如意就打電話給她好幾次在一排。如果孩子可以在課堂上舉手,這意味着她正在仔細聆聽,我們不必擔心她的學習。其次,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兩位老師安排了相對適量的家庭作業,一般在一小時內完成所有的作業。這將為您提供足夠的時間閲讀課外書籍。為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孩子每天學習的時候,我也要和她一起學習,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有時她會與她一起背誦文字比賽,有時用不同的形式講述故事等,以便產生興趣。十天後,習慣變得自然。我在三天內讀了中文教科書,五天後我就可以讀一本厚厚的課外書了。現在每天晚上她都要看得很晚,直到我睡覺前強行關燈。我必須每週給她買一本課外書一個多月。她讀過的書在牀頭櫃上很高。三是積極配合教師和學校工作老師是孩子知識的老師。作為家長,他必須積極配合老師和學校做好。老師給父母分配的任務每次都要仔細完成,不要草率。父母的言行都在眼中。如果父母不假裝教導並以身作則,那麼你如何要求孩子呢?即使父母有時認為某些教師或學校不合適,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他們。相反,他們應該從老師的出發點真誠地引導孩子們。否則,孩子不會信任老師,他們不會喜歡老師,他們也不會喜歡。老師講授的課程最終會影響到孩子。只有積極與教師合作,我們的父母才能與教師形成最大的協同作用,幫助他們成長,最大限度地發展。應用我女兒:的一句話可以在xx班學習,我很幸運。

最後,讓我們感謝兩位老師的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