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榜樣7》王亞平先進事蹟介紹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3.96K

《榜樣7》王亞平先進事蹟介紹多篇

《榜樣7》王亞平個人事蹟 篇一

王亞平,女,漢族,1980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榮獲“二級航天功勛獎章”、“英雄航天員”、“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最美太空教師”等稱號。

出生平凡,立下凌雲夢想

王亞平出生在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張格莊一個普通的農家,她從小好學、要強,是數一數二的“尖子生”。她的身體素質特別好,是“天生的體育能手”,在學校的各種長跑比賽中,幾乎每次都能拿第一。

1997年,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到她就讀的學校招生,王亞平被選中。大學四年,她努力學習文化課知識,同時熟練掌握了4種機型的飛行駕駛技能。畢業後,她被分配到武漢空軍部隊,擔任運輸機飛行員。在這期間,憑着過硬的作風和出色的業務技能,王亞平很快就成為骨幹飛行員,參與執行並出色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消雲減雨等多項重要任務。

堅持不懈,刻苦訓練不言棄

2009年,我國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得知消息後,王亞平立刻就報了名,併成功進入預備航天員行列。之後,她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超重耐力訓練中,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裏,她要承受8個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難,面部扭曲變形,甚至連眼淚都甩了出來。

在出艙活動水下訓練中,她穿戴120多公斤的裝備入水,進行長達4~6小時的不間斷訓練,一次體能消耗相當於跑一個“全馬”。日復一日的“魔鬼訓練”並沒有讓王亞平放棄,她堅信:“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觸摸得到”,“每練完一次,技術上又進步了,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圓夢太空,成就“最美太空教師”

2013年,經過層層選拔,王亞平與聶海勝、張曉光一起乘神舟十號進入太空。那次飛行中,她還完成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在“天宮一號”裏給全國的中國小生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太空授課”,這次授課大大激發了孩子們鑽研科學、探索太空的夢想。

2021年,時隔八年之後,她和翟志剛、葉光富再次進入太空,在空間站一起工作生活了183天后,成功返回地球。在這次太空之旅中,王亞平兩次在太空授課,一一展示各種各樣的實驗,被譽為“教學中的頂流,網課界的天花板”。

此次太空之旅,王亞平還創造了多項紀錄,成為我國第一位出艙的女航天員、首位進駐中國空間站的女航天員,目前在軌時間最長的中國女航天員。能成為飛行員就已經是萬里挑一,成為航天員更是幾億人中才選出一個,這樣優秀的王亞平值得我們大家的尊敬!

《榜樣7》王亞平個人事蹟 篇二

堅持”改變的人生

當王亞平飛上天空後,許多人都在猜測這個“美又颯”的姑娘是否是來自父母的“高價”培養;

而其實,王亞平卻出身於一個樸實無華的小山村:山東煙台的張各莊。

在這裏,王亞平和妹妹一起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童年,也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回憶。

在張各莊中,王亞平的父母只是再普通不過的農民,家裏就靠幾畝果樹作為收入來源,供着兩個孩子讀書、成長。

或許是家貧和長子的身份,王亞平從小就聰慧懂事,更是很早就展露出了她不同尋常的一面:

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王亞平一直都是班上的班長。

而憑藉着優秀的學習成績和管理能力,王亞平在同學當中也有着不錯的威望,每次同學之間有了矛盾,總喜歡找王亞平解決。

而除了學習,王亞平的身體素質也一直很優秀。

在王亞平的同學和老師的記憶中,她彷彿是那個“天生的體育健將”。

無論是學校裏的舞蹈比賽,還是區裏乃至市級的運動比賽,王亞平總是積極報名、主動參加,並且捧回一個不錯的成績。

國中畢業後,王亞平憑藉着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福山第一中學。

當時的王亞平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希望能夠走出山村,當個醫生或者律師”。

不過,她當時從未想過,自己會有一天能夠翱翔在藍天、甚至於浩瀚無垠的宇宙當中。

改變這一切的契機還是源於高三的一次偶然。

1997年,長春飛行學院來到福山一中,想要招收一名“視力不錯的女生”。

恰好當時全班二十名女生裏只有王亞平不戴眼鏡,因此,在老師同學的極力慫恿下,王亞平抱着可有可無的心態“跑去試試”。

誰也沒想到,王亞平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竟然真的通過了選拔。

從此,王亞平開啟了她和藍天的不解之緣。

其實,當時王亞平並不知道,未來的路有多麼艱辛漫長。

而最讓她記憶尤深的,還是冬天裏的訓練:“那時候長春都零下二十多度,我們還要出去練體能,一趟下來衣服裏面全被汗濕了,可是外面卻全結了霜,連睫毛上都是小冰粒……”

不過,儘管條件如此艱苦,從小養成的嚴以律己的優秀習慣仍然敦促着王亞平,讓她在諸多學生中依舊保持着領先的成績。

尤其是在飛行員必練的七千米長跑項目上,不少同級的學生都忍不住來找王亞平“取經”,詢問她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而面對同學的疑惑,王亞平總是認真回答道:

“我每次快要受不了的時候,我就不斷逼着自己,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就這樣一直堅持到了最後。”

靠着這些“再堅持一下”,王亞平在2001年時,成功拿下了長春飛行學院的軍事學學位

——更高遠的未來,也在向她徐徐展開……

二,從飛行員到航天員的轉變

實際上,在王亞平以“航天員”的身份被全國人民所熟知之前,這位巾幗英雄就早已經以“飛行員”的身份,為祖國作出了無數不可磨滅的貢獻:

2008年5月,在舉國哀痛的汶川大地震裏,王亞平成為了最先一批前往災區抗震救災的飛行員之一。

在王亞平的記憶中,往成都機場送救災物資的時候,“從早晨11點開始到晚上11點,一口飯都沒吃,但是能為災區做點事,我當時的心裏滿是成就感。”

而同一年裏的北京奧運會中,也有着王亞平的“身影”。

為了讓奧運會能夠順利、準時地舉行,王亞平和戰友一起接過了為北京城“減雲消雨”的任務,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保證了奧運會時的晴空萬里。

就這樣,在長達11年的時間當中,王亞平的飛行時間足有1600多小時,在同駕齡的飛機員當中,她的數據始終遙遙領先。

而在藍天翱翔的同時,王亞平也遇到了自己的愛情:和她同為飛行員的丈夫,趙鵬。

在同事們的撮合下,兩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不

過,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這對夫妻的愛情卻是真正的“比翼雙飛”,而他們向對方表達愛意的方式更是“別具一格”:

每當在執行飛行任務之前,兩人都會特地告知對方自己的飛行時間和機型;

當在空中相遇時,他們也會通過飛機中互相聯絡的獨特頻道,來向對方報出平安的信號。

這種“特別的愛”,也鬧出過令人啼笑皆非的烏龍:

那是2006年的一個秋日,恰好兩人都要執行飛行任務。

於是,王亞平按約定和趙鵬説好了平安的信號;沒想到,在天上看到王亞平時,激動的趙鵬撥錯了頻道,將消息發給自己的戰友。

直到王亞平落地、給趙鵬撥電話詢問時,趙鵬才發現自己竟然“鬧了個烏龍”,這件事還一度成為了夫妻之間的小笑話。

不過,這些“趣事”並沒有阻擋兩人相愛的步伐。

2006年10月1日,王亞平和趙鵬在老家舉辦了婚禮,這對有情人順利牽着彼此的雙手,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而在婚姻之外,王亞平也遇到了一個更加偉大的新徵程,那就是對於航天員的選拔。

在得知國家正在從飛行員中選拔優異的人員作為新航天員時,王亞平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並且在2010年5月以傑出的成績,順利地從無數女飛行員中脱穎而出,正式成為了中國第二批航天員之一。

航天員的訓練,要比飛行員更加苛刻、艱難。

王亞平不僅需要重新學習50多門飛行課程,更要接受“零失誤”、“零差錯”的考核挑戰。

這對於當時已經快要三十歲的王亞平來説,可謂是挑戰重重。

不過,對於王亞平而言,越是挑戰,越讓她十分興奮。

因此,從2010年成功入選,到2013年正式“上天”,在這足足長達三年的時光當中,王亞平每天一睜眼,就是去考核場進行操作。

因為對於每一位航天人來説:“正確的操作不一定能決定任務的成功,但是一個錯誤就是失敗乃至送命的結果。”

不過,由於從小就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王亞平在眾多的航天員當中也始終表現優異。

2012年3月,王亞平入選了神舟九號飛行任務的備份航天員名單。

並且因為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實操技術,最終正式被選入了神舟十號首飛女航天員的乘組當中。

而她也終於可以帶着無數中國人對太空的好奇和夢想,前往更高更遠的藍天中……

三,陰差陽錯的“教師夢”

或許有人會疑惑,王亞平和丈夫趙鵬早在2006年就已經結婚,可是為什麼在長達十年的光陰當中卻始終沒有過孩子呢?

實際上,這也和兩人的工作有着分不開的關係。

最開始,由於雙方都是飛行員,在工作任務的影響下,夫妻倆的生活經常聚少離多,甚至最忙的時候,一個月都見不到一面;

而在2010年,王亞平想要“逐夢”航天后,生孩子這件事更是被不斷地“推後”了

——在航天員的訓練當中,失重、眩暈是家常便飯,因此,王亞平很難一邊堅持訓練、一邊孕育生命。

然而,趙鵬也知道,妻子能夠“圓夢”的這一機會有多來之不易。

所以儘管如此,對於王亞平想要成為航天員的夢想,丈夫趙鵬還是選擇了支持。

就這樣,一直到2016年,王亞平才順利地為兩人誕下一個“愛的結晶”: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

女兒的誕生給兩人的小家中帶來了無窮的歡笑。

而在生下孩子後,王亞平沒有休息多久,就又一次投入到了航天的事業當中

——或許,對於她來説,航天和女兒一樣,都是令她感到極為幸福的“樂事”吧!

而王亞平的努力也又一次有了回報。

2019年12月,在眾多的航天員選拔當中,王亞平再次憑藉着優秀的身體素質入選了神舟十三號乘組,成為了備選航天員之一。

經過一年多的航天訓練,2021年10月16日,搭載着神舟十三號的載人航天飛船再次壯麗“出征”。

而王亞平也按計劃在太空中開展了一系列的任務,其中就包括後來引發無數人觀看的《天宮課堂》。

實際上,早在王亞平還在上中學時,父母對於她的期望就是“當一名教書育人的好老師”;

沒想到,在時隔數年之久,在不同的背景之下,王亞平“陰差陽錯”地實現了父母最一開始對她的期望。

其實,早在2013年第一次“上天”時,王亞平就在當時隊友聶海勝和葉曉光的幫助下,成功執行了中國首次太空授課任務;

所以,在這一次“上天”後,王亞平也“經驗十足”:

在《天宮課堂》當中,王亞平和隊友翟志剛、葉光富一起,為地球上的大小朋友們帶來了各種科學原理的“大揭祕”。

並且通過視頻通話的形式,展示了太空空間站當中的生活工作場景,和地面進行了實時互動的交流。

在2022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和元宵晚會上,王亞平還兩度作為正在太空“出差”的“特邀嘉賓”,出現在了千家萬户的大屏幕當中。

為中國觀眾送去祝福的同時,還演奏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曲目,讓無數人瞭解到了太空當中的神奇和奇妙。

或許,在未來,這些來自“天宮”的知識,會變成一顆顆帶有“航天”字樣的種子,在無數小朋友的心中生根、發芽、成長……

四,實至名歸的“新職務”

2022年4月16日,王亞平和隊友一起順利返回地球。

在經過醫學隔離和觀察後,王亞平重新投身到了航天事業當中:

5月初,這位巾幗英雄再次當選“中國航天公益大使”這一職務

——實際上,自2019年起,中國才剛剛設立了這一榮譽職務。

而這一職務的背後,是國家希望能夠藉助航天大使的影響力,來帶動更多女性投身於航天事業,讓中國的“太空之旅”能夠走得更高、更遠。

而對於王亞平來説,這一職務也是實至名歸。

無論是從樣貌還是工作,王亞平都創下了“新的記錄”:

她不僅是我國首位“太空教師”,也是我國首位在太空中出艙的女航天員,更是我國在軌時間最長的女航天員。

其實,早在2013年的那一次“登天”時,王亞平還曾經被記者詢問過一個非常“尖鋭”的問題:

“都知道第一個登月的人是阿姆斯特朗,可是無人記得第二名究竟是誰。那麼,你作為第二個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員,會對此感到遺憾嗎?”

當時,王亞平堅定而擲地有聲地回答道:

“我覺得,或許不是親身經歷的人是感受不到的,那就是無論是誰完成任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完成它。”

當時的王亞平或許還在成長當中,而如今,王亞平已經順利完成了她的夢想,走到了更高的位置。

她的背後,也有無數中國女孩望着她的背影,希望能夠有朝一日追上並且超越她。

而對於新一代的青年人,王亞平積極地做出了鼓勵:

《榜樣7》王亞平個人事蹟 篇三

在本屆全國_委員中,有一些來自基層的青年委員,他們用實際行動履職盡責,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委員的責任擔當。系列報道《青春激昂新時代》,今天我們首先來看全國_委員王亞平的履職故事。全國_委員王亞平,是我國首位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和首位太空教師。過去一年來,王亞平執行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開展太空授課、參加航天科普活動。今年,她將履職重點聚焦在加強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上。

2013年6月,王亞平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第一次將課堂搬上太空,成為我國首位“太空教師”。十年來,王亞平參加了近百場青少年科普講座、授課以及互動等科普活動,深刻感受到青少年們對於科學的熱情和對太空的嚮往。今年,作為新一屆全國_委員,王亞平就把調研履職的重點聚焦在加強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上。

全國_委員、航天員 王亞平: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整體科學素養決定着未來科技創新的高度和社會文明的程度,所以我覺得提升青少年整體的科學素養已經是到了一個千呼萬喚、勢在必行的時候。

從天宮一號到中國空間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始終與科普教育緊密相連,“天宮課堂”更是成為傳播太空知識、播種航天夢想的重要平台。2021年10月,王亞平重返太空執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這次任務期間,她和另兩名航天員翟志剛、葉光富一起,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兩堂奇妙的太空科普課,受到青少年的歡迎和喜愛。王亞平説,當年第一批聽她太空授課的學生,有的已經成為自己的隊友。

全國_委員、航天員 王亞平:那種親手為他們播種夢想、開啟追夢旅程的那種感覺,真的是太棒了。太空授課,讓他們感受到了航天,感受到太空的這種神奇,這種讓他們產生了一些嚮往。所以他們畢業無論是在面臨學業和職業選擇的時候,會選擇航天,這也是讓我感到無比幸福和欣喜。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是激勵着我在不斷投身航天科普教育。

在沒有訓練任務的時候,王亞平常到中國小校走訪調研,通過細心交談了解到,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方式方法還更多停留在傳統模式上,如何運用新技術、新媒介,成為老師們進行科普教育的難題。

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信息技術教師 楊爽:新技術新媒介這塊,我確實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問題,區裏的教研在做網頁的製作,在網頁製作的時候,我搜集了很多的工具,但是沒有針對中國小生的。

全國_委員、航天員 王亞平:希望我們的科普教育將來會有更好的平台,更好的教育資源,更好的體系,這些意見建議我也會把它融入我的提案當中,把大家的心聲,通過我來帶到會上表達出來。

王亞平建議,建強青少年科普教育人才隊伍,提高科技成果在科普工作中的轉化和應用,從説教式向體驗式轉變,推進新技術、新形式的運用。談到未來,王亞平充滿期待,在後續空間站任務中,他們將通過建設科普教育基地、徵集中國小搭載實驗、航天員在軌授課、天地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科普教育活動。

全國_委員、航天員 王亞平:希望我能成為一名“種夢人”,播撒種子的人。我也會盡我所能去為孩子們打開神祕宇宙的大門,為他們播種下一顆夢想的航天的種子,精心呵護,也期待着這些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榜樣7》王亞平個人事蹟 篇四

説起王亞平大家一點也不陌生,一説起她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個在酒泉衞星發射基地神舟十三號飛船發射的現場上那個騎在大人肩上的那個扎着小辮子喊“媽媽加油”的那個小女孩的場面,我們還會想起王亞平第一次太空出艙時説的“我是02我一會出艙感覺良好”的聲音,更會想到那個三次太空授課的最美老師,王亞平被人們親切的稱呼為“摘星星的媽媽”。

王亞平是中國第一個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員,第一個太空授課的老師,她是中國第二個在軌飛行時間較長的人,兩次飛行在軌飛行累計198天。她所得的榮譽稱號非常多,執行完神舟十三號飛行後被上級頒發“二級航天功勛獎章”,這也是第一個被授予的女航天員。

王亞平是中國航天女英雄,而她的懂事乖巧的女兒趙芸熙同樣受到大家喜愛。前邊説到在飛船發射升空後,這個可愛的小女兒躲在角落裏偷偷的抹眼淚,是多麼懂事的孩子啊。就在最近王亞平全家現身央視接受採訪。王亞平説“自己的成功離不開祖國的培養,更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她的丈夫趙鵬則更是説“亞平不僅全身投入祖國的飛天事業,也在無時無刻的記掛着家庭”。

王亞平光榮的當選為 _表、航天員王亞平和記者們分享了親身經歷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感受。她説“對於我們航天員來説,只有飛行和準備飛行兩種狀態,現在雖然已經回到了地面的家,但是能夠再次飛上太空仍然是我最大的夢想,隨時準備為祖國出征太空再立新功”。

女航天員王亞平的勵志小故事 篇五

出生於1980年的王亞平,是個“天生的運動苗子”。從國小到高中,一直都是學校運動隊的長跑選手。800米,1500米的耐力訓練,不僅練就了她過硬的身體素質,更練就了她堅韌的意志。不到終點不能停下,再累,也要努力,這是王亞平經常告訴自己的一句話。憑着這份意志,王亞平不僅體育出眾,學習更是出類拔萃。

1997年7月,王亞平以超出分數線130分的大學聯考成績考取了長春飛行學院,叩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扇幸運之門。可是走進飛行之門我她,發現要成為一名真正的飛行員,真是談何容易。在長春飛行學院的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裏,王亞平和她的同學們除了要學習大學理論課程外,每天還要進行大量的常規體能和軍事訓練。不僅如此,還要進行拉練、游泳、跳傘等特殊訓練。記得在第一次跳傘訓練時,王亞平和另外7個女學員看着地面上的人越來越小時,都興奮不已。等到跳傘指令一出,八個女學員一個接一個稀裏糊塗地跳下去後,望着幾千米高的地面,恐懼迅速襲擊了她們。雖然最終安全着陸,但總感覺驚魂未定。訓練返回的車上,8個人一邊唱着《真心英雄》,一邊淚流滿面。但是最終王亞平靠着那份堅韌地意志和努力同隊友們一起戰勝了自我。

1999年4月,出眾的身體素質加上她的刻苦努力,王亞平順利地轉入了哈爾濱第一飛行學院。曾一同學習和訓練的37名學員,淘汰了7個,王亞平慶幸自己離飛行夢更近了。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傳乘坐神舟五號飛天。當時只有23歲的王亞平還是一名剛剛加入空空飛行部隊兩年的運輸機飛行員。看着神五飛天的那個瞬間,王亞平在想,中國能有女飛行員,什麼時候會有女航天員呢?如果呆能,她一定要成為一名女宇航員,她要挑戰太空。

機會在五年後,真的來了。2009年5月,中國第二批航天員選拔啟動,首次向女性天啟了大門。有着9年駕駛各類機型在藍天上安全飛行1600小時的王亞平,經過層層選拔,幸運地成為首批女航天員之一。當然,迎接她的還是更加超出尋常的訓練。很長時間裏,王亞平一直不能突破二級,身體的極限簡直讓她難以承受。該怎樣超越自我呢?王亞平想着自己那句,不到終點不能停下,再累,也要努力的話,深思。之後,她一面向“老大哥”們討教,一面加班加點增強心血管和肌肉練習。終於在第二年,他的超重訓練成績輕鬆達到了一級。

2013年6月11日,曾和“神九”擦肩而過的王亞平,自信滿滿地走進了神舟十號運載火箭。幾天後,王亞平在距離地面約300公里的“天宮一號”裏給全國的中國小生們上一堂實實在的“太空物理課”。

王亞平幸運地成為在太空進行授課的中國第一人和世界第二人。回憶過往,王亞平始終堅信,越努力,越幸運。

《榜樣7》王亞平個人事蹟 篇六

英雄航天員王亞平,是我軍優秀的女性航天員,對於一位80後的新時代軍人,有過兩次飛天任務,確實是非常的罕見,她克服空間站裏的種種困難,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在世界面前,彰顯了東方大國的航天科智慧。同時也展現了中國女性的擔當和責任。

王亞平大校的全家福揭開了這個祕密,父母在農村依靠種地為生,就是這麼一個樸素的家庭,培養出我軍優秀的航天員,是多麼的不容易。真的替她的父母感到高興。王亞平有個妹妹,顏值也非常的好,比姐姐的稍微矮點。旁邊的就是王亞平的老公,也是一位空軍飛行員,陽光帥氣,兩人走到一起真的非常般配。

王亞平大校的老公是一位非常有責任有擔當的人,他的工作是一名運輸機的飛行員,兩人相知相愛,丈夫特別的支持王亞平的工作。特別是在太空出差期間,丈夫既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又要照顧幼小的女兒。如今,王亞平的英雄事蹟已經是達到人生的巔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用愛在空上傳播,把一個個生動的物理實驗,體現的完美無瑕。

兩人有個漂亮懂事的女兒,王亞平從太空回來,兑現了當初的承諾,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送給了女兒。這個畫面至今還浮現腦海,多麼美好的畫面。

《榜樣7》王亞平個人事蹟 篇七

王亞平,女,漢族,1980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

出生平凡,立下凌雲夢想。王亞平出生在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張格莊一個普通的農家,她從小好學、要強,是數一數二的“尖子生”。她的身體素質特別好,是“天生的體育能手”,在學校的各種長跑比賽中,幾乎每次都能拿第一。1997年,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到她就讀的學校招生,王亞平被選中。大學四年,她努力學習文化課知識,同時熟練掌握了4種機型的飛行駕駛技能。畢業後,她被分配到武漢空軍部隊,擔任運輸機飛行員。在這期間,憑着過硬的作風和出色的業務技能,王亞平很快就成為骨幹飛行員,參與執行並出色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消雲減雨等多項重要任務。

堅持不懈,刻苦訓練不言棄。2009年,我國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得知消息後,王亞平立刻就報了名,併成功進入預備航天員行列。之後,她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超重耐力訓練中,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裏,她要承受8個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難,面部扭曲變形,甚至連眼淚都甩了出來。在出艙活動水下訓練中,她穿戴120多公斤的裝備入水,進行長達4~6小時的不間斷訓練,一次體能消耗相當於跑一個“全馬”。日復一日的“魔鬼訓練”並沒有讓王亞平放棄,她堅信:“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觸摸得到”,“每練完一次,技術上又進步了,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圓夢太空,成就“最美太空教師”。2013年,經過層層選拔,王亞平與聶海勝、張曉光一起乘神舟十號進入太空。那次飛行中,她還完成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在“天宮一號”裏給全國的中國小生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太空授課”,這次授課大大激發了孩子們鑽研科學、探索太空的夢想。2021年,時隔八年之後,她和翟志剛、葉光富再次進入太空,在空間站一起工作生活了183天后,成功返回地球。在這次太空之旅中,王亞平兩次在太空授課,一一展示各種各樣的實驗,被譽為“教學中的頂流,網課界的天花板”。此次太空之旅,王亞平還創造了多項紀錄,成為我國第一位出艙的女航天員、首位進駐中國空間站的女航天員,目前在軌時間最長的中國女航天員。

榮獲“二級航天功勛獎章”、“英雄航天員”、“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最美太空教師”等稱號。

女航天員王亞平的勵志小故事 篇八

她出生在山東煙台一個美麗的小山村,那裏有漫山遍野的櫻桃,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她從小要強、好學,不僅學習好,體育也棒,擅長長跑。她曾經夢想成為一名醫生、律師。但17歲大學聯考那年,她抱着試試看的心理,報名參加了女飛行員的選拔,沒想到竟順利通過體檢,並收到飛行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幸運地成為了全國第七批37名“女飛”中的一員。從此她與飛行、與藍天結下了不解之緣。

空軍飛行學院的生活是艱苦的,入校第一天,她就被迫剪去長髮,來不及悲傷,就投入到了緊張的理論學習及艱苦的軍訓中。那時候,面對枯燥的理論及高強度訓練,好強的她始終咬緊牙關。拉練、跳傘、游泳等特訓科項目更是不甘落後,能爭第一不做第二。特別苦時也曾偷偷哭過,但不服輸的她總是擦乾眼淚,又繼續訓練。兩年後,她順利地進入哈爾濱第一飛行學院,開始了真正的。飛行生涯。

第一次在教員帶領下飛上藍天,當穿過潔白的雲朵,俯瞰祖國大好河山的那一刻,她才真正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女飛行員的自豪和驕傲。儘管不能像其他女孩一樣穿漂亮衣服,沒有充足時間打扮自己,可作為飛行員,這種暢遊藍天的感覺,別的女孩永遠也體會不到。從此她真正愛上藍天上飛翔的感覺,更加刻苦投入到訓練及學習中。兩年後,便以第二名的總成績被分配到素有“女飛行員搖籃”之稱的航空某團隊,開始了人生的另一段征程。她努力向前輩們學習,熟練掌握了4種機型的駕駛技術,成為團裏的骨幹飛行員。之後,她多次參加戰備演習,並駕機參加08年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消雲減雨等重大任務。

2003年楊利偉駕駛神舟五號成功昇天時,作為飛行員,她心中的激動與興奮同樣難以言表。激動之餘心中不禁升起一個小火苗,什麼時候,自己也能飛上太空呢?這想法讓她興奮不已,她相信未來國家一定會培養出女航天員,她能不能成為其中的一名呢?想到這,她又有了新的目標。

2009年5月,通過層層嚴格的選拔,她成為我國首批女航天員。她十分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會,努力投入訓練。剛開始,一直沒能突破超重訓練二級,身體極限難以承受。她急得不行,一面向航天員中“老大哥”們討教,一面加班加點增強心血管和肌肉練習。第二年她的成績就達到了一級。

2012年她成為神舟九號任務備份乘組成員,此時,唯一的女航天員將從她與劉洋之間產生。最終她以微弱的差距落選,但這足以説明,她離太空的腳步更近了,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飛上太空。她微笑着祝福隊友,絲毫不受落選影響,幾乎沒有停頓,即投入到後續訓練中。2013年,她終於成功入選神舟十號航天員,與聶海勝、張曉光一起,進行為期十五天的飛行任務。她不僅負責監視飛行器、設備操控、照料乘組生活,還將擔任太空授課人,向中國小生講解失重條件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表面張力作用,並與地面師生雙向互動交流,成為繼美國教師芭芭拉·摩根後世界上第二個太空授課的航天員。

沒錯,你已經猜出來了,她就是我國第二位女航天員,“80後”王亞平。

回顧十幾年飛行生涯,王亞平笑着説:“人生就像一場長跑,我在飛行這條長跑路上,有困難,有險阻,但這裏的風景也獨一無二。我會繼續飛下去,因為只有堅持,才知道哪一站的風景是最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