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袁隆平先生的先進事蹟【精品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3.04W

袁隆平先生的先進事蹟【精品多篇】

袁隆平先生的先進事蹟 篇一

寒假假期,我有幸讀了《袁隆平》這篇文章,讓我久久不能平靜,袁隆平爺爺小時候真是“人小志氣高”,值得我們學習啊!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袁隆平小時候親眼看到老百姓沒有東西吃,有的甚至被活活餓死在路邊的慘景。這個時候的袁隆平在想:我一定不能讓老百姓捱餓……,多年以後他的夢想實現了。 袁隆平,大家都會想到他頭戴稻草帽,天天在地裏的勞動形象。袁隆平為了中國的老百姓,他小時候就立下了長大要當農業科學家的願望。1953年,他的`理想終於實現了,他毅然來到家鄉到農校當老師,但好景總是不長,一種饑荒在湖南西部爆發,袁隆平親眼看到父老鄉親們沒有飯吃,有的甚至餓死的慘景。袁隆平心裏不能平靜“我一定不再讓老百姓捱餓”這句話,天天浮現在袁隆平的腦海中,他又想,如果能種下種子打出許多糧食,那該多好啊!這個念頭一直在袁隆平心間。

後來,袁隆平天天在實驗室,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做實驗,終於他研究出來了雜交水稻這個品種的種子,解決了老百姓的饑荒問題。袁隆平也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看看袁隆平爺爺小時候,再比比我,人家小時候都有那麼大的遠大理想,可我呢……,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劇院看錶演,看着精彩的表演,我就嚷嚷長大要當演員;看到遨遊在太空中的宇航員,又嚷嚷要當航天員,我就像故事中的小花貓一樣,看到什麼就幹什麼,最後一事無成。我以後要給自己立一個目標,好好學習,為目標而努力!

袁隆平光榮事蹟材料 篇二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解決了中國的温飽問題。

袁爺爺逝世的消息令我措不及防,狠狠地砸在了我的心上,悲痛不已。一瞬間愣住了,不知所措。望着眼前熱氣騰騰的米飯,想起了袁爺爺説過的話。他説:“一粒食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你年紀輕不知道,上個世紀的60年代,饑荒的時候餓死人啊,大家都吃不飽飯哪,我都親眼見過。”心頭為之一震,眼淚奪眶而出。

袁爺爺臨死前還關心着稻子的長勢,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報投入到雜交水稻之中。”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端起的每一碗飯,飯碗裏的水稻,那是袁隆平院士的心血,他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北極星,餵飽了十幾億人。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雜交水稻之中,用自己的事業去拯救了整個國家,他是真正值得我們敬佩的人,他是我們的脊樑骨。

望着袁爺爺的照片,他臉頰上佈滿皺紋,眼角含着笑意,顯得和藹可親。我的內心百感交集,是悲痛至極,是為之一振,交織在一起,腦海中想着這位可敬的老人。仍然是那位慈祥的老人,用自己的雙手鑄就了全中國,他是中國發展的奠基石。我們所沒經歷過的,那個吃不飽飯的年代,是袁老內心深處的痛苦,他知道,糧食是一個國家的基本需求,所以,他把自己投入到了人民之中。

致敬袁爺爺,替我們負重前行,給了我們最好的生活。致敬袁爺爺,您用自己的雙手讓我們屹立這片土地。您來時,世間餓殍遍野;您走時,世間稻米滿倉。禾下乘涼夢,十里稻花香!

江山思國士,人去稻田豐,袁爺爺千古……

袁隆平光榮事蹟材料 篇三

突如其來的一個消息,袁隆平爺爺去世了。明明並不熟悉袁老,但是,袁爺爺的離去還是使我的心不由得顫抖了一下。

國士無雙。

多少年才能再出一個袁老一樣,只想着老百姓的吃飯問題,為國家做出如此大貢獻的人?

“我有兩個願望,一是禾下乘涼,二是全球覆蓋雜交水稻。”

“袁爺爺還是放不下我們,等到大家都吃過米飯之後才離開。”

“一定是天上的米不夠吃了,神仙們才來找袁隆平爺爺去給他們種水稻了。那爺爺種完水稻之後再回來好不好?”

“爺爺,我以後要好好吃飯,不浪費糧食。”

看完一則則新聞,我的心也越來越難受。而生物書上的袁爺爺正抱着水稻,和他背後的水稻,一起開心的笑。

爺爺在笑什麼呢?

爺爺走的時候應該不遺憾吧?爺爺看着我們吃完午飯,看着全中國的人民都有飯吃了,應該會很開心吧?他為祖國做出了多麼大的貢獻啊。爺爺的笑,一定不止是新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還因為更多的人能吃飽飯了吧?

爺爺,現在禾下還不能乘涼,那我們就要幫您實現願望,您都這麼辛苦了,那就歇一歇吧,我們一一定替您完成。到時候啊,您在天上看着我們就行了。

世間再無袁隆平。

倘若還有來世,爺爺繼續培育雜交水稻好不好?

終會有一天,可以禾下乘涼,雜交水稻也可以遍佈全球。袁爺爺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優秀事蹟 篇四

大家好!今天很高興由我來給大家講一個關於“雜家水稻之父”

1960年罕見的天災,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袁隆平目睹了嚴酷的現實,他輾轉反側不能安睡。他想起舊社會,人民受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受戰爭的痛苦,缺衣少食,流離失所。今天,人民當家作主,但仍未擺脱飢餓對人們的威脅。他決心努力發揮自己的才智,用學過的專業知識,儘快培育出畝產過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種,讓糧食大幅度增產,用農業科學技術戰勝飢餓。

袁隆平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經過兩個()春秋的試驗和科學數據的分析整理,又經過8年曆經磨難的“過五關”,到1974年配製種子成功,隨着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國大面積推廣,袁隆平名聲大震。在成績和榮譽面前,袁隆平公開聲稱現階段培育的雜交稻的缺點是“三個有餘、三個不足”,並組織助手們,從育種與栽培兩個方面,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隨着雜交水稻在世界各國試驗試種,雜交稻已引起世界範圍的關注。袁隆平近年來,先後應邀到菲律賓、美國、日本、法國、英國、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亞8個國家講學、傳授技術、參加學術會議或進行技術合作研究等國際性學術活動19次。自1981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在國內獲得建國以來第一個特等發明獎之後,從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內,又連續榮獲了3個國際性科學大獎。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説:“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袁隆平,從湖南省偏僻的安江農校裏走來,從一個山村中等農校的青年教師,成長為舉世矚目的名人,登上了“雜交水稻之父”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