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模範黨員創業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蹟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5K

第一篇:模範黨員創業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蹟

模範黨員創業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蹟

模範黨員創業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蹟

張家樹,1976年2月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1994年12月入伍,服役期間參加過98九江抗洪,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現為高流鎮花木協會會員,綠園花木合作社社長,家樹園林綠化供苗公司負責人,目前花木種植面積253畝,有100多個品種,主要經營常規綠化用苗為主,年銷售收入達300萬元,每年獲利30多萬元。2014年以來因成績突出多次受到表彰,先後獲得致富帶頭人,優秀黨員,優秀十佳黨員致富帶頭人,黨員創業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2014年2月18日作為科學發展學習代表,被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採播。

作為高流鎮花木協會會員,遠近聞名的花木種植大户,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開拓進取精神,能吃苦,會鑽研,是花木種植的示範户,勤勞致富的帶頭人。他致富不忘鄉親,積極帶動周圍羣眾共同致富。幾年間共扶持26户花木專業户,為80多名羣眾解決了勞動力出路,多次自費慰問困難户及孤寡老人,2014年共三次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並繳納“特殊黨費”1000元,支援災區生產,受到了黨員羣眾的一致好評。

花木產業有着廣闊的發展空間,高流鎮耀南村老百姓有着種花養花的傳統習慣,但過去都是零星種植且品種單一,檔次較低,羣眾種花只能解決油鹽醬醋等生活補貼,並沒有起致富興農的作用。張家樹與生俱來就對花木格外感興趣,1994年12月入伍後來到浙江金華,發現金華原來是全國著名的苗木之鄉,於是利用課餘時間,到當地的花農家取經學習,在當地的新華書店,購買了大量有關花木種植、培育等書藉。有點空閒就到當地的花農家無償幫工,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積累,從基礎理論到田間地頭,他寫下了大量的心得體會,又有幸得到老花農鮑克文的親身指導。1998年在部隊退伍回來,利用在部隊所學到的知識,充分發揮自己的種花養花的特長,克服資金不足等不利影響,走上了艱難的創業路。首先從精心挑通過幾年的打拼,他的花木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手裏的資金多了,經驗多了,做事的信心足了,開始醖釀自己更大的引進新品種,搞起了示範園,積極引導當地老百姓走出了一條依託花木產業奔小康的路子。

近年來,他承包綠化工程30多個,還無償為周圍羣眾提供信息,幫助銷售。周圍許多羣眾剛開始種花時,都是張家樹供應種苗,手把手指導種植技術,防病治蟲,聯合成品銷售等。使周圍的羣眾每人增加收入近3000元。張家樹已連續多年被評為鎮級致富能手,成為遠近聞名的花卉狀元。經過幾年的打拼,他的苗圃面積已達200畝,每年獲利都在30萬元以上。他深知: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高流花木協會成立後,他把帶領羣眾致富的突破點放在花木產業上,以做大做強花木產業來實現羣眾的共同致富。

為了使廣大會員種上“放心花”,張家樹以個人名義與羣眾簽訂包銷合同,讓羣眾吃上“定心丸”,耀南村唐莊組的土地全部規劃種花木。村民馬明發説什麼也不願意種,張家樹多次上門做工作,唐恆水就是不聽,張家樹又對他説“苗子種好賣給我,要是因為種花沒飯吃,你一家都到我家吃。”就這樣他還是想不通,張家樹和他商量,最後以當時最高價每畝280元的價格承包了他的10畝地,當年在承包的土地上種植了金葉女貞,一年後,以每株0.55元的價格全部出售,當年獲利15萬元。村民的想法變了,馬明發的思想也通了。第二年,在張家樹的帶領下,全組百分之八十的農户都種起了花木。馬明發自己也承包了二十多畝,他逢人便説:“聽他的沒錯,多虧了他幫忙”。張家樹就這樣走村入户做大家思想工作,並且和鎮裏的技術人員一起,向花農無償提供技術支持,主動解決大家的後顧之憂。以實際行動把大家的思想都統一到“種花發家”這一點上,當年村裏花木種植面積擴種2014多畝。

為了更好的發展花木產業,以張家樹為主的向個花木種植大户成立了高流花木協會,以花木協會為龍頭,動員廣大村民發展花木生產營銷,發揮較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形成了“協會+農户”的良好經營模式。目前,耀南村700多户、2800餘人從事花木生產經營,其中有80多名會員在沭陽等地承包土地,帶動囝高一村、高二村、程徐村、夏塘村、高流村、三岔村、溝埃村等周邊村民發展花木產業,為鎮政府爭創“國家級花木之鄉”打下了良好基礎。長年在外的花木經紀人有200多人,大江南北都有耀南村的客户。

為了擴大知名度,暢通銷售渠道,張家樹積極在《中國花卉報》、《苗木商情》等雜誌刊登廣告,本着當了帶頭人,就要有奉獻精神,廣告費全部由張家樹和幾個花木協會種花大户分攤,沒有向普通會員要一分錢。而在售花過程中始終優先銷售羣眾花木。

在生意場上以誠信經營為立身之本是張家樹的座右銘,有時協會按照貨主要求,貨到後再付款。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讓羣眾放心,張家樹就親自跟車送貨,來回10多天,路上辛苦可想而知。從來不克扣羣眾一分錢,所有差旅費自掏腰包。家人、朋友説他是自討苦吃,但他心裏卻感到踏實。

2014年春,張家樹和天津一個客户魏玉龍簽訂34萬株紅葉小檗銷售合同,合同簽訂後一個月,他來取貨時,紅葉小檗每株市場價格比合同價漲了2角,供應苗木的協會花農説反正沒關係,仍按合同價格,按時起苗裝車發走。客户十分感動:“別看你們是農民,做生意卻不為小利而動,重合同,守信用,真是實在,以後,我肯定還會來買貨的”。楊老闆現在已是該村的回頭客。今年,他又通過傳真和協會簽訂了價值100萬元的綠化苗木合同。就這樣和客户們加強聯絡溝通,密切了感情,並通過他們在大連、瀋陽、北京、山東等地設立了銷售窗口,及時瞭解外地市場行情,擴大了高流花木的知名度。

在下一步的產業規劃中,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為支撐,以適合不同地域不同氣候為多種新品種為所示目標,在下一步促進花木產業的升級換代,配合鎮政府提出的花木四期規劃,明年繼續擴大花木種植規模3000畝;努力提高花木的技術含量,打出自己的品牌;完善銷售網絡,努力實現提高城市品位,綠化山山水水,為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張家樹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引導當地羣眾走上花木致富之路,帶動更多的農民在花木產業上發展致富,加快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實實在在的顯示出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第二篇:優秀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蹟

優秀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蹟 ——阿克蘇柯坪縣阿拉瑪村農民白克爾.沙依提同志 為人實在,憨厚善良,盡顯農民本色的簡樸着裝下散發出泥土的温馨,讓人一見就覺得親近,黝黑的臉上總是掛着絲絲微笑,流露出對生活的執着追求和無比熱愛。這就是玉爾其鄉阿拉瑪村的一位農民白克爾.沙依提同志,阿拉瑪村中共正式黨員,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 2014年,通過縣裏安排部署,在我村建立了紅棗基地,他帶頭村裏的羣眾,首先在自己的25畝地全部種上了紅棗,當了村裏的模範,他在這期間積極參加了縣﹑鄉以及村裏安排的各種學習和參觀活動,決定在紅棗業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每天只要有時間就通過觀看村遠程教育學習和村圖書室的書籍,提高了自己在紅棗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他按照縣裏的要求,努力進行紅棗栽培,在栽培25畝地紅棗過程當中吃了不少苦,但是,他不怕苦,不怕累,在其它農民休息的時候,卻帶上孩子和家人一起把吃的饢和水帶到田間,開始在這25畝“希望的田野上”忙碌,澆水、施肥、拔草??做好紅棗栽培,在紅棗栽培方面,給村裏以及給縣裏當了模範,村裏的羣眾描述他是一個“鐵人”不累,不餓,這些描述給他帶來了極大地鼓舞。

俗語説:“人勤地不懶”,當年種下的紅棗苗當年就掛了果。2014年,賣紅棗收入近25餘萬元,許多羣眾都開始向他請教,學習紅棗種植技術,並且得到了全村羣眾的認可。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從2014年開始,在他辛勤的勞動下,共種植25畝紅棗,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實現總產值25餘萬元,嚐到了甜頭,白克爾.沙依提也舒心地笑了。

每年他都評為了縣級,鄉級優秀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最可貴的是,當年他被評為了自治區優秀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為我鄉和村裏帶來了極大的榮譽,然而面對榮譽,白克爾.沙依提並沒有驕傲,只是付之一笑的説:“我無非就是比阿拉瑪村其它農民羣眾多操了份心,多出了點力,多花了些時間,我的這點小成就微不足道,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要用這短暫的生命,給人們要留下一個好的印象,羣眾説我什麼都無所謂,我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所以,我覺不會糟蹋,養我和給我糧食的這塊金土地,我會讓每一分地,都去為我和人民工作。

白克爾.沙依提的故事還在繼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他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學習!

艾沙麗汗.馬木提2014年2月14日

第三篇:農村優秀黨員致富帶頭人先進個人事蹟

帶頭致富的鄉村女強人

在**區**村後山的羊腸道上,人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位眉清目秀、勤奮善良的青年婦女,每天揹着一個小孩再一手拿着鋤頭、一手牽着另一個小孩,早出晚歸,整整在這條小道上走過了五個春秋。她就是33歲的**村致富帶頭人、優秀共產黨員張建菊。

張建菊從小就家境貧寒,全家人只靠善良勤勞的母親,挑着涼粉小擔走村串鄉、趕廟會、跑集鎮賺來的一點錢苦苦維持着全家人的生活。張建菊望着瘦弱的母親,含淚離開了學校,在家幫母親承擔家務活。面對困窘的家境和家鄉的窮山惡水,她彷徨過、怨過自己命苦。母親看到她終日愁眉苦臉,便對她説:“孩子,人窮志不能窮啊!再説你正趕上黨的好政策,人人都有用武之地的好時代,只要有決心、有信心,什麼事都能幹成!”母親的話給了他很大的勇氣。16歲的那年春天,她跟着村裏大人到金昌市一家大酒店打工,由於她好學上進,工作積極,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成了酒店的骨幹,擔任了會計兼大堂領班。四年後,她用實踐積累的豐富經驗,在金昌市自己開辦了一家酒店,生意越做越紅火,在當地享有盛名,成了打工妹中的佼佼者。

張建菊結婚後,隨丈夫回到老家農村,她看到不少鄉親們成天游來逛去,怨天怨地,認命受窮,無所作為。她想改革開放近30年了,還有這麼一些人,思想不解放,總是隻靠舊觀念種莊稼過日子,只要觀念變,黃土地也能生出金來。我應該帶頭在農村幹出個樣子來給大家看,農村同樣大有作為。後來,她在山上承包了10多畝地,建起了桃園,挖坑種樹,打井蓋房,架線修路,挖溝護園,搞基本建設。春季她帶着兩個小孩上山,一鋤一鋤把10多畝桃園翻了一遍,套種香菜、西瓜、大白菜、蘿蔔等農作物。數九寒冬,她頂着凜冽的北風刨開凍土,給桃樹施上基肥。她還刻苦學習鑽研園藝知識,熟練地掌握了剪枝、施肥、防病滅蟲等技術。第一年,僅套種的香菜、大白菜兩項收入3500元,辛勤的汗水換來豐收的喜悦。

第三年,她的桃園碩果累累,四面八方的客户前來購買,運往南方大城市,村裏人稱她是“桃老闆”,有的還叫她“富婆子”。在她的帶動下,不少農民跟她上山承包土地,建起了桃園,她教他們管理,搞推銷等。成了當地有名的農村致富帶頭人。

五年後,正當桃園進入收穫黃金季節時,誰也沒想到,她卻毅然把桃園無償轉送給本村一位苦於找不到致富門路的困難户。不少親朋好友有點想不通,説什麼:“搖錢樹白白送給別人,你自己怎麼辦?”她充滿信心地回答:“致富的路很多,什麼地方都可以闖出一條致富路來。”

xx年春天,張建菊帶着幾名貧困户婦女去廣東闖天下。

2014年,她的名字和先進事蹟載入了**區羣英譜裏。被區委、區政府授予“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的光榮稱號。

第四篇:科技致富的帶頭人先進事蹟

**,女,現年29歲,大專文化,**市**養豬場負責人。

1997年,她從**省畜牧學校畢業後,到**一家兔業有限公司工作,頭腦聰慧的她運用所學養殖技術,積極探索獨到的養殖方法,很快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幹。雖然公司領導非常器重她,並給予她相應的職務,但她一直不滿足於這種為人打工的現狀,她心中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有自己的一番事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山重水複疑無路

xx年,年僅20 歲的**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放棄安逸的工作,自主創業,養豬致富。一箇中專生當女豬倌,這無疑在全村掀起軒然大波。村裏人説什麼的都有,父母親人更是接受不了她的選擇。但認定的目標就要闖一闖,這是**的性格。她千方百計做通了父母的工作,毅然走上了養豬創業之路。萬事開頭難。為了選擇養豬場廠址,她不顧疲勞四處尋找,人一下子憔悴了很多。父親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主動出面與有關村聯繫,最終將**街道**村村西的荒山定為養殖場的廠址。為了籌措資金,她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跑了多家銀行,終於在許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有了第一筆資金。她建起了豬舍,購買了豬苗、豬料和獸藥,開始了艱難創業。養豬的活又髒又累,特別是夏天,豬舍糞便臭氣熏天,蒼蠅鋪天蓋地,讓人噁心。一般人見了都會敬而遠之、繞道而行,但正處於愛美年齡的她卻毫不顧忌,一門心思撲在創業上。她自己動手清理糞池、藥殺蒼蠅、打掃衞生,使場內外保持的乾乾淨淨。養殖過程中遇到技術難題,她便查資料、找書籍,有時專門跑到**甚至更遠的地方找專家諮詢。功夫不負有心人。她養的豬沒病沒災、膘肥體壯,甚是喜人。但出欄時,意外卻出現了。由於養殖品種全是本地雜草豬,很難進入大中城市的豬肉市場,出售價格很低,雖然辛苦了一年,但她基本沒賺到錢。

有了第一年的經歷,第二年**吸取教訓,對市場進行了細緻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認為養豬市場前景是好的,自己養豬沒有致富,關鍵原因是養的豬品種差,生長慢、出瘦肉率低,不被市場所接受。要想改變這個現狀,就必須改良豬的品種,從外地引進優良純種豬繁育。經過多方考察和市畜牧局推薦,她一次性從湖北國家級優良種豬場引進純種母豬50多頭,產下的二元母豬進一步雜交。但沒想到純種豬對飼料、疫苗等要求非常高,用養殖本地草豬的技術進行養殖,不僅產仔率低,配種也成問題,又辛苦了一年,她還是沒掙到多少錢。這時親朋好友勸她轉行,有人還幫她找到了不錯的工作,她笑笑婉拒了。她認為自己雖然沒掙到錢,但通過兩年的養殖,積累了一定的良種豬飼養技術。在養豬這條路上她還想一直走下去。

柳暗花明又一村

xx年,**開始了再一次的養殖技術攻堅。她先後參加了多次養殖技術培訓,進行了畜牧專業的大專函授,獲得了中級農民技術職稱。具備了豐富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她,在畜牧專家的幫助下,經過多次試驗終獲成功,她養的豬真正達到了二元雜交優勢,不僅產仔率平均提高到了12頭以上,而且生長速度快、酮體瘦肉率高,當年就銷售肥豬xx多頭,純利潤40多萬元。

近幾年來,她抓住生豬價格上揚、國家扶持大型養豬場的良好機遇,不斷加大養豬的技術和資金投入,不斷改良豬的品種。xx年,從湖北引進了大白、長白優良純種母豬30多頭。2014年,又從台灣達生澤六良種繁育場引進了杜洛克、皮特蘭、長白、大白純種祖代,進行良種繁育。通過雜交,豬的品種越來越好,生長速度不斷加快,瘦肉率不斷提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豬的品種優勢逐漸顯示出來,為她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在不少養豬户為追求經濟利益,大量使用違規添加劑、瘦肉精等藥品的情況下,**自覺接受畜牧等部門的監督檢查,每月定期向省畜牧局上報生豬存欄量、成長狀況以及仔豬出生率、成活率等情況,堅持嚴格執行標準化養殖,精心挑選豬飼料,嚴格控制藥物使用,只添加少量生豬生長所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樣出欄的肉豬品質優良率達到了100%,並且出欄的時間比普通豬提前半個多月,養殖場養殖的每批豬都被一些大型超市以高於市場3至4角錢的價格預訂一空。

在不斷加快良種改造步伐的同時,她進一步擴大了養殖規模。2014年,又投資建設了佔地30多畝、豬舍150多間的新場,使養殖場面積達到120餘畝。目前該場已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產1000多萬元,年純收入260多萬元的中型養殖場,年可為社會提供仔豬3000餘頭、育肥豬4000餘頭、種豬500餘頭,是**市規模最大的種豬改良、仔豬繁育和生豬育肥基地。作為一名新時期的科技創業者,**利用自己的優勢,探索着新的養殖技術。今年她又在試養的基礎上,全部實行 “網上養豬”,也就是把豬養在鐵絲網上,利用鋼筋結構建造養殖 網,使之脱離地面,這樣,豬糞、豬尿就會自動落到下面去,使豬的養殖環境比較整潔,達到了減少疾病、促進生長、改善肉質的效果。

致富不忘眾鄉親

在養殖過程中,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和許多好心人都給了**極大的支持,特別是在用電、用水、用地等方面給予她最優惠的政策,去年還為她爭取到國家養豬補貼40萬元。她將大家的關懷記在心中,時刻不忘回報社會。她把自己多年積累的養殖技術和經驗,通過舉辦專題技術講座和編髮小冊子等方式,無償傳授給周邊村民和前來參觀學習的外地羣眾,並從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與養殖户算明白賬,鼓勵他們實行科學飼養、規範管理,加快良種改造步伐。對有養殖願望的無資金户、特困户,她免費提供仔豬和養殖技術,幫助他們脱貧致富。近年來,她先後扶持幫助500多户農民走上養殖致富之路,帶動 10多個村發展成為養豬專業村,是大家共認的“致富財神”。為了增強養豬户抵禦風險能力,**還牽頭成立了**市龍金養豬合作社,對入社的養殖户統一提供種豬或仔豬、統一提供飼料和藥物、統一提供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等,與養殖户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由於事蹟突出,她先後被評為**、**市科技致富女能手、女狀元,xx年,被評為**省科技致富女能手,xx年被評為全國農村婦女“雙學雙比”女能手。2014年,她所負責的龍金養豬場被評為**市農業龍頭企業。今年,她又因“網上養豬”獲得**省第二屆農村婦女“ 科技創新獎”。面對成績,她沒有滿足,而是大步邁向下一個目標,建成全**市最大的良種養殖場。她自信地説,希望就在眼前,夢想一定會成真。

第五篇:致富帶頭人xxx先進事蹟

致富帶頭人xxx先進事蹟

“不要以為養豬門坎低,付出勞動就能成功。這裏面,需要很多的科學技術來保障。”近日,記者到鳳泉區魯堡村採訪養豬能手xxx時,他感慨地説。自己走上了致富路,xxx還帶領300多户村民一起科學養豬,並義務提供技術服務,避免鄉親致富路上走彎路。

“養豬過程中,深刻體會到科學的力量”

“養豬”對農民來説並不難,但是,如果想養出個名堂,卻不是一件容易事兒。現年38歲的xxx自1996年起以3頭母豬起家。如今,他的養豬場每年出欄量達7000多頭。xxx邊穿無菌服邊説,以後,這樣的服裝會逐漸淘汰掉。防病需要從營造適宜生活的環境、充足平衡的營養等抓起,“養豬是需要技術的,像豬舍温度、飼料的營養搭配等環節都要講究科學性”。在幼豬保育室,xxx説,傳統餵食的飼料簡單,肉與料的比例較低。2014年,他去北京一個國家級豬場參觀,在與該豬場場長交流飼料搭配技術時,對方説他配置的飼料能量不夠,蛋白質不平衡,並給了他一份豬飼養標準資料,資料上顯示了每個時期豬的營養需求。由於自己配置的飼料與該資料上的配方要求差得太多,而且成本昂貴,xxx當時對這樣的配方無法接受,但最終還是硬着頭皮按照資料的要求去做了。這樣做下去,他發現效果挺好。雖然飼料價格高,但是肉與料的比例提高,豬的體質和成活率都提

高了,醫藥成本降低,每隻豬增加100元~130元的收入。目前,他的養豬場裏有優良母豬350頭,後備種豬40頭,年出欄量7000餘頭。

“為養殖户提供技術服務,讓鄉親少走彎路”

有了致富路,應該帶動鄉親一起走。為此,xxx無償為鄉親提供養豬前的準備、養豬中的技術等系列服務。目前,鳳泉區已有300多户農民和他一起走上養豬致富路。

常福平是被帶動起來的養殖户之一。他説,從購買風機等養豬設備開始,一切都是在xxx指導下進行的。有了帶路人,他在管理方面很快就上了路,不僅節省了開支,而且少走了很多彎路。“xxx人很熱心,口才也好。對於飼養中出現的問題,他總是及時幫助我們解決,講起來也容易明白。”常福平説。有一次,豬仔斷奶後就開始拉稀,他便打電話求教於xxx,xxx很快來到他家的豬場,從飲水、配料、加藥方面教給他方法,很見效。

翻看着xxx的榮譽證書,記者發現,自2014年起,他先後獲得了市優秀鄉土人才、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等多項榮譽。今年8月,他又榮獲市級農民致富能手稱號。xxx説,目前,他建了1000立方米的沼氣池,下一步就是完善沼氣設施,為村民供氣,既是廢物利用,又可以節約能

xxx,男,40歲,新鄉市鳳泉區魯堡種豬場場長;目前,

xxx所領導的該場生產管理水平和國內大型養豬場接近,核心種豬羣已基本上和國內最新品種同步,理念和國內最新管理理念接軌。他加強了和高等院校科研部門的依託和合作。在河南農大、河南農科院蓄病研究所、河南科技學院等高等院校教授、專家的指導幫助下步步為贏、薄利生金。他在養豬同行業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受到了同行業的好評。

目前,該種豬場已成為河南科技學院教學實習基地,他帶動了當地及周邊地區300多户養殖户走上了致富之路。該種豬場存欄達8000餘頭,銷售價格在豫北地區同行業中名列榜首,成為了當地農業產業化生產的一面致富旗幟。該場的種豬和商品豬由於豬瘦肉率和產肉率高而暢銷全國各地。 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河南省農村科普工作先進個人、河南省“五好家庭”、新鄉市勞動模範、新鄉市傑出青年星火科技帶頭人、新鄉市優秀鄉土人才、新鄉市市級“農民致富能手。

全國養豬行業近來陷入低谷,然而,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魯堡種豬場場長xxx卻獨樹一幟,把養豬事業搞得紅紅火火。xxx1996年以養殖3頭母豬起家,經過幾年打拼,養殖規模達到50頭時,開始創建豬場,當時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資金短缺、技術貧乏,一度虧損。但他沒有氣餒,從新華書店買來了大量養豬方面的科技書籍和教學光盤,學習鑽研,打地

鋪住豬舍,邊幹邊細心觀察,注意積累經驗,終於掌握了基本的養豬技術。

2014年,xxx去北京一個大型豬場參觀,在與該豬場場長探討飼料調配技術問題時,對方説他配製的飼料能量不夠,蛋白質不均衡,並給了他一份資料,資料上顯示了每個時期豬的營養需求。由於自己配製的飼料與資料上的配方要求差得太多,而且成本昂貴,xxx當時難以接受,但最終還是硬着頭皮按照資料的説明去做了。結果他發現效果挺好,雖然飼料價格高,但是飼料報酬提高了,豬的體質好了,成活率提高了,醫藥成本也降低了,每隻豬平均比原來增加100~130元的收入,豬場當年實現贏利5萬元。

2014年春,xxx先後到北京“順鑫農業種豬選育場”等知名的優秀種豬場,引進美系大白、美系長白、台系杜洛克等優良品種豬60頭,並擴建了標準豬舍,使豬場的總資產達到150萬元。由於對新品種和新技術掌握不夠,種豬場當年虧損近10萬元。xxx進一步感到學習科學養殖技術的重要性,他再次到北京種豬場學習、求教,較全面地掌握了新品種豬的養殖技術。隨後,他又多次參加河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及國內知名飼料公司舉辦的技術講座,嫻熟地掌握了飼料配製技術。

由於努力學習、積極進取,xxx的養豬事業不斷髮展。2014年,他先後到廣東、湖北等地調查,又引進部分名優種豬,使

養豬場能繁母豬達到200多頭,存欄豬達到2014餘頭。2014年,他投資50萬元,引進了一批養豬新設備。2014年,創辦豬——沼一體化良性農業生態發展的新模式,建設了1000米3的沼氣池,使豬場和附近村民都用上了沼氣。2014年,豬場發展壯大到擁有能繁母豬500頭,總資產達600萬元。

就在xxx的養豬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國內養豬行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生豬高熱病的發生和豬價的低落,造成了養豬行業普遍虧損。對此,xxx並沒有太大的思想壓力,他深深地懂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xxx積極與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門合作,將他們的科技成果變為自己的優勢,從省畜牧局種豬中心引進了價值6000元1頭的優良品種豬8頭,起到了“你無我有,你有我優”的效果,養殖的種豬暢銷到周邊多個地區,在同行業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2014年,xxx又(請你繼續關注本站)到國內幾家著名的種豬育種單位學習、引種,擴大生豬優良基因的培育,增加了養豬的科技含量,豬場發展到存欄生豬6500頭的規模,年銷售優質種豬和商品豬達到7000頭。

2014年8月,xxx又從上海“祥欣種豬場”引進9頭價值7萬元的優良美系種豬,為他的種豬羣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與此同時,他不斷學習先進的養豬技術,每當國內有召開養

豬方面的論壇會他都爭取參加,跟同行交流,借鑑別人的成功經驗,指導自己的養豬實踐。

xxx致富不忘鄉親,堅持為附近購買他種豬的養殖户提供優質的售前、售中、售後系列化服務,帶動他們共同致富。西魯堡村村民常福平是被他帶動起來的養殖户之一,他説,自己一開始養豬就是在xxx的指導下進行的,有了帶路人,管理方面很快就上了路,不僅節省了開支,而且少走了很多彎道。2014年10月,獲嘉縣沙窩營村村民張永升在xxx的種豬場購買了兩頭價值1萬元的種豬,在返回途中,由於發生意外,1頭種豬死亡。張永升當時流着眼淚給xxx打電話説:我家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攢了1萬塊錢,結果5千塊錢一下沒了,一家人還要靠種豬掙錢生活呢!看到客户的不幸,xxx當即決定,無償再送給張永升1頭種豬。

目前,xxx的種豬場存欄生豬近萬頭,成為河南科技學院教學實習基地。他養豬致富影響一方,帶動了周邊地區400多個養殖户走上了致富路。他的豬場出欄的生豬由於瘦肉率和產肉率高而暢銷全國各地。xxx説,他現在最大的願望是依靠科學技術,增加養殖收益,帶領更多的養豬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