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革命烈士事蹟新版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23W

革命烈士事蹟新版多篇

革命烈士吉鴻昌的事蹟 篇一

1895年10月18日出生於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受父親影響,吉鴻昌幼年即具有愛國 思想。19秋天,不滿18歲的吉鴻昌棄學從戎,投入馮玉祥部當兵。他因吃苦耐勞、智勇正直被馮賞識,提升為手槍連連長,不久又提升為營長。當外國人都在歧視中國人的時候,吉鴻昌在自己胸前掛上“我是中國人”的牌子,真可謂是愛國名將。

19,吉鴻昌回鄉探親時,拿出全部積蓄,利用一所破廟作校舍,創辦了“呂北初級國小”。吉鴻昌立下規定:凡是貧家子弟,一律免費上學。學校規模一度壯大,曾被譽為“豫東第一”。

1925年10月,吉鴻昌升任綏遠省督統署直轄騎兵團團長兼警務處處長。不久又被任命為第36旅旅長。十幾年裏,吉鴻昌雖不斷升官,但卻絲毫沒有改變“當兵救國,為民造福”的初衷,時刻銘記着父親“作官即不許發財”的教誨,平時省吃儉用,興辦公益事業。他嚴於律己,也約束部隊不許擾民。吉鴻昌結識共產黨員宣俠父等人,開始接觸革命思想。1926年9月,馮玉祥在五原誓師,響應北伐。吉鴻昌率部參加了西安之戰。1927年4月,吉鴻昌所部擴編為第19師,升任師長,歸屬馮部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所轄。國民革命軍沿隴海路東征,吉鴻昌率部攻克洛陽、鞏縣,又強渡黃河,佔領豫北重鎮新鄉,奉軍被打得抱頭鼠竄。吉鴻昌所部被譽為“鐵軍”。

1928年任第30師師長,調防甘肅天水。1929年7月,吉鴻昌進兵寧夏,任寧夏省政府主席兼第10軍軍長。他整飭了軍隊和吏治,致力於漢回團結,提出了“開發大西北”的口號,決心為民興利除弊。

1930年4月,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吉鴻昌奉命率部從寧夏出潼關,參加討蔣大戰。9月,馮玉祥的西北軍戰敗。吉鴻昌為了保存實力,接受蔣介石改編,就任第22路軍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不久被蔣派往光山、商城一帶進攻鄂豫皖蘇區。

吉鴻昌對進攻蘇區十分反感。他“託病”到上海與黨組織取得了聯繫,隨後又化裝到鄂豫皖蘇區進行了考察,思想上受到很大觸動。隨後曾在潢川組織所部起義參加工農紅軍未果。蔣介石發現吉鴻昌有“謀反”之意,便解除了他的軍職,逼迫他出國“考察”。(第一次兵變)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裏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説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説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説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在國外,吉鴻昌通過利用記者的採訪,以事實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種種罪行,並斥責英國縱容日本侵略中國和蔣介石對日妥協的醜惡行徑。在德國時,吉鴻昌曾多次要求到蘇聯進行訪問,遭到蔣介石反動政府使館的百般刁難,不予簽證。悲憤之下,吉鴻昌揮筆疾書:“渴飲美齡血,飢餐介石頭。歸來報命日,恢復我神州。”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後,吉鴻昌聞訊立即回國寓居天津,祕密與中共華北政治保衞局聯繫。不久,他整理出版了《環球視察記》,藉以抒發他憂國報國的熱情。同年4月,吉鴻昌在北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一個愛國的舊軍人轉變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從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他按照黨的指示,到湖北黃陂、宋埠一帶召集舊部策劃起義。(第二次兵變)起義失敗後,他赴泰山動員馮玉祥出山組織武裝抗日。吉鴻昌毀家紓難,變賣家產6萬元購買武器,積極聯絡各地抗日零散武裝,作起兵抗日準備。

1933年5月26日,吉鴻昌同馮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將領依靠蘇聯的武器支援和集合東北義勇軍在張家口宣佈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2軍軍長。敗退的熱河軍,蒙古族武裝,察哈爾當地民團和一些當地的土匪武裝建立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2軍軍長,旋任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向察北偽軍進擊,在收復康保、寶昌、沽源等城池後,吉鴻昌又指揮部隊向多倫進攻。經過五晝夜血戰,7月12日終於收復多倫。察北四城的收復,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鬥志。然而,蔣介石卻反誣同盟軍破壞“國策”,令何應欽指揮16個師與日軍夾擊同盟軍。

1933年8月26日,吉鴻昌率領3000多人試圖去商都同抗日同盟軍高樹勛會合,建立蘇區。但遭到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蘇區因而無法建立。吉鴻昌無奈之下找到了方振武,準備一同進攻由國民革命軍駐守的北平城。9月21日,行進到日軍和國軍交界的非武裝區。日軍飛機投放傳單,要求吉鴻昌部隊3日內離開,不然派兵剿滅,吉鴻昌在3日內離開了。10月10日,吉鴻昌部隊在進攻到北平附近的昌平被中央軍夥同晉軍、西北軍包圍,軍隊大部崩潰。

隨後,日軍主力在察邊境集結,並驅使敗退偽軍準備重新進攻。蘇聯在國民政府的壓力之下也停止了對同盟軍的支援。國民政府中央也派出要員去説服同盟軍領袖馮玉祥放棄獨立割據的念頭,將部隊交給中央指揮。而中共則在同盟軍內部開始宣傳策反,準備將抗日同盟軍發展成紅軍,在河北山西建立蘇區。內憂外患之時,同盟軍內部的東北義勇軍部首先表示歸附中央。馮玉祥也發表聲明取消了同盟軍司令的頭銜。8月15日,偽軍重新進攻多倫。分崩離析的同盟軍不敢正面對抗。在15日夜連夜不戰放棄多倫,全軍轉移。轉移之後,剩下的5萬抗日同盟軍徹底瓦解。

吉鴻昌戰至10月,因彈盡糧絕而失敗。為了保存抗日實力,吉鴻昌與方振武到國民黨第32軍駐地同商震談判。不料,蔣介石卻電令商震把吉鴻昌和方振武押送北平審問。途中,吉鴻昌用計使方振武脱身。車行至北平城外,押送人員在吉鴻昌感化下,冒着生命危險放走了吉鴻昌。(第三次兵變)

1934年5月,吉鴻昌回到天津,組織成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被推為主任委員,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在他家三樓一角,設立了一個祕密印刷所,出版了機關刊物《民族戰旗》報。他的住宅也成了黨組織的地下聯絡站,因而被黨內同志稱為“紅樓”。

6月,吉鴻昌、南漢宸祕密與西安楊虎城將軍取得聯繫,並得到楊虎城的援助。吉鴻昌積極籌資購買武器,進行武裝抗日反蔣的準備工作。

吉鴻昌同志還親自約集原西北軍中具有反蔣思想的蘇雨生、刑肇棠、雷中田等人來天津,由天津地下黨組織集中進行開展祕密武裝鬥爭的訓練,然後派往西北、豫南、豫西、安徽等地,組織人民抗日武裝自衞軍,作為紅色火種。(第四次兵變)

1934年11月9日晚,吉鴻昌在法租界祕密開會時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被法國工部局逮捕。蔣中正他老婆宋美齡和親戚孔祥熙拿公款向租界行賄, 吉鴻昌被引渡到國民黨“北平軍分會”。11月23日,北平軍分會舉行了一場所謂的“軍法會審”。吉鴻昌在法庭上義正詞嚴地説:“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由於黨的教育,我擺脱了舊軍閥的生活,而轉到為工農勞苦大眾的陣營裏來,為我們黨的主義,為全人類解放事業而奮鬥,這正是我的光榮……”

11月24日,所謂的“軍事法院”以“叛國罪”(多次煽動兵變)和“叛黨罪”(脱離國民黨加入共產黨)判處吉鴻昌槍決。

(1934年11月24日是吉鴻昌殉難的日子。面對“立時槍決”的命令,吉鴻昌鎮定安詳地向敵人要來紙和筆,揮筆疾書,寫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終於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歷述蔣介石禍國殃民的種種醜行。在給夫人胡紅霞的遺囑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吉鴻昌披上斗篷,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他用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聲色俱厲地對特務喝道:“我為抗日而死,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死後也不能倒下,給我拿把椅子來!”吉鴻昌又命令道:“到前面開槍!共產黨員要死得光明正大,決不能在背後挨槍,我要親眼看着蔣介石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當特務在吉鴻昌面前顫抖着舉起槍時,他振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革命萬歲!”在這震山撼嶽的呼喊聲中,英勇的共產黨員、中華民族的英雄吉鴻昌壯烈地犧牲了,年僅39歲。)

以上系後人杜撰,真實的歷史比想象的要殘酷的多,吉鴻昌的絕命詩是有人偷偷從監獄中傳出來的。犧牲的經過也並不像影視作品中那樣壯烈。

革命烈士陳輝的光榮事蹟 篇二

有位哲人曾經説:“憤怒出詩人”。因為文學是情感的產物,而詩歌則是情感推到極至後自胸膛裏噴發出來的語言。或悲傷,或感歎,或怒斥,都是能夠呼喚出精美的詩行的,直抒胸臆,一吐為快,語出驚人。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多少風流人物”的感慨,夏明翰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表白,陳毅的“此去泉台招舊部,十萬旌旗斬閻羅”的大無畏的精神,未央的“車過鴨綠江,就像飛一樣”的歡欣,等等,都是情感的激流推出來的震憾人心的浪花。

在陳輝看來,他手中的鋼槍,可以射出憤怒的子彈,而他手中的筆管,同樣也可以射出憤怒的子彈,他是一手拿槍,一手拿筆高唱着戰歌去戰鬥的鋼鐵戰士。所以著名作家魏巍説他“是一位英雄的詩人,是一位詩人中的英雄”。

他的詩歌有着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彰顯的藝術個性,像出膛的子彈那樣愛憎分明而有力度,像敲擊鋼鐵發出的聲音那樣鏗鏘而有節奏,像一瀉千里的長江之水那樣磅礴而有震憾人心的氣勢。還是他自己説得好:“我是深入接觸生活,投入鬥爭,把新的戰爭的現實寫入詩裏。我要給詩以火星一樣的句子,大風暴一樣的聲音,炸彈一樣壯烈的旋律,火辣辣的情感,粗壯的節拍……”

陳輝在延安‘抗大’學習時,就發表了處女作《守住我的戰鬥崗位》。以後來到淶涿地區,他便在戰鬥的間隙裏,在老大爺的熱炕頭,在夜晚的月光下,他分秒必爭地寫下了一首首激情澎湃的詩歌。可以想像當年他奮筆疾書的情景:遠處,戰火在熊熊燃燒;近處,槍聲越來越密集,他兩眼噴火,敏捷地寫下幾行詩後,握筆的手又迅速地抓住了槍管還有餘熱的鋼槍……

他寫了約1萬多行詩,分別發表在當時的《晉察冀日報》、《羣眾文化》、《詩建設》、《鼓》、《子弟兵》等報刊上。他甚至把自己的詩寫在老百姓房屋的牆上,把詩油印出來後撒在戰鬥的陣地上,送進敵人的炮樓裏……他手中的槍與他同行,他寫的詩歌也與他同行,他比別人多了件打擊敵人的武器。

當時他與田間、魏巍、邵馬南等同為晉察冀詩會委員。

他的詩歌代表作有:《為祖國而歌》、《獻詩——為伊甸園而歌》、《紅高梁》等。

新中國成立後,陳輝的詩被選入多種版本出版:著名詩人肖三主編的《革命詩抄》選入了他的詩;著名作家魏巍主編的《晉察冀詩抄》選入了他十多首詩;涿州市的宋俊傑編寫出版的《陳輝傳記》中引用了他不少的詩;著名詩人、他的好友田間更是把他的詩蒐集整理成冊,名《十月的歌》(約17萬字),1958年由中國作家出版社出版,他在“序言”裏寫道:“陳輝是十月革命的孩子,他的手上拿的是槍、手榴彈和詩歌。他年輕的一生,完全投入了戰鬥,為人民,為祖國,為世界,寫下了一首崇高的讚美詞……”

1981年日本九州大學教授、語言學家上尾龍介,把他的詩集《十月的歌》譯成日文,在海外發行。湖南文理學院中文系教授鄒永常在專心研究陳輝詩歌的藝術特色,已有論文公開發表。

他的戰友何辛也寫出了《陳輝傳記》。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常德《桃花源》文學雜誌社負責人、詩人方存弟多次寫信與陳輝生前的好友田間、魏巍聯繫,並與中國作家出版社交涉,為陳輝爭得一筆可觀的《十月的歌》的稿酬。有了這筆錢,陳輝的姐姐便帶上陳輝的侄兒上涿州市,把一行行的傷心淚水灑在陳輝的墳前。他們並受到了有關方面的接待,並聽到了許多有關陳輝的故事。

陳輝雖然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同千千萬萬的祖國的有志兒女一樣犧牲了,但是他那為祖國而戰的精神,以及他那許多充滿愛國激情的戰鬥詩篇,將會永遠鼓舞着活着的人們,讓人們思考着怎樣的人生才是最絢麗而有價值的。

陳輝的生命是不朽的。正如他自己説的:

……我的生命

被敵人撕碎,

然而

我的血肉呵,

它將

化作芬芳的花朵

開在你的路上。

那花兒呀——

紅的是忠貞,

黃的是純潔,

白的是愛情,

綠的是幸福,

紫的是頑強。

革命烈士陳輝的光榮事蹟 篇三

陳輝,學名吳盛輝,19出生於常德縣黑山嘴鄉。父親經商後定居常德,娶兩房妻室,他是二房妻子的兒子。後來父親早喪,他跟着母親艱難度日。陳輝的媽媽是位賢慧女人,常常對兒子講岳飛抗金的故事,講戚繼光打倭寇的故事。古時英雄的愛國故事深深地播在他幼小的心靈上,像種子一樣生根發芽。他於1934年考入常德城的湖南省立三中讀書,193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該校組建的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經中共地下組織介紹,奔赴延安,入延安“抗大”學習。1939年5月分配到晉察冀邊區通訊社當記者,1941年調淶涿平原工作,先後擔任縣青救會宣傳委員、青救會主任、武工隊政委、縣委執行委員兼區委書記等職。1945年2月8日犧牲時,年僅24歲。他用青春的熱血寫下了最後一首獻給祖國的“壯歌”。

陳輝短暫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當年他在“抗大”畢業後被分配到晉察冀通訊社當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他親眼看到日本鬼子“三光政策”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到處是母親的哀號,嬰兒的啼哭,百姓遭屠殺,房屋在燃燒,於是胸中充滿了怒火,不滿足於當記者的平靜生活,要和敵人在戰場上拼個你死我活,讓憤怒的子彈射穿敵人的胸膛,誓死捍衞祖國的尊嚴,保衞人民的安全。他寫道:“……從平原上走過,望見了敵人的黑色炮樓,和那炮樓上飄揚的血腥的紅膏藥旗,我的血呵,它激盪,有如關外那積雪深深的草原裏,大風暴似的,急馳而來的,祖國健兒們的鐵騎……”他恨不能立即騎上戰馬,揮舞着雪亮的長刀,猛勇地衝進敵陣,右砍右劈,殺個痛快。於是他多次向組織申請,要求上前線去。有一天,他終於如願以償,來到了敵我鬥爭十分殘酷的平西淶涿聯合縣工作。

據他的戰友何辛回憶:“1942年秋天,我從華北聯大文學系學習結束,中共北嶽區委黨委分配我到淶涿武工隊工作。我興致勃勃地跋涉幾百裏,來到平西地委機關駐地河東村報到,地委組織部部長申子謙卻通知我:‘地委要辦個報紙,決定把你留下,武工隊另外安排人去。’我一聽,急了。接着陳輝也從縣委機關來到了地委機關,他是聽到要成立武工隊的消息後,專程趕來請求去武工隊的。我們‘抗大’分別後已有4年多沒有見面了,兩個老同志顧不上暢敍離情別誼,就激烈爭吵起來,都爭着要去武工隊。我倆天天爭吵不休,誰也不肯讓步,都找理由為自己辯護……”

何辛説:“你陳輝當了幾年的記者,又是著名詩人,應該去辦報、去寫詩。”

陳輝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反駁道:“詩人必須是戰士,不當戰士哪能寫出好詩!你這聯大文學系是怎麼上的?”

何辛又説了:“淶涿五區的鬥爭極為殘酷,到那兒工作九死一生,接連有5位區委書記犧牲了……”

“我願意做第6位,怎麼樣……”陳輝把胸膛一拍,把眼睛睜得更大了。

説着,陳輝的腦海裏立即閃現着跳動的詩行:“或許明天,我會倒下;或許,在砍殺之際,敵人的槍尖,戳穿了我的肚皮;或許吧,我將無言地死在絞架上;或者被敵人投進狗場。看啊,那兇狠的狼狗,磨着牙尖,眼裏吐出綠色瑩瑩的光……”所以這些,他都不害怕,他表示:“祖國呵,你以愛情的乳漿,養育了我;而我,也將以我的血肉,守衞你啊!”這兩位有着共同理想共同願望的並肩戰友,等於在生死麪前,都毫不猶豫地把危險留給自己,而把安全留給對方。後來何辛無限感慨地説:“由於他的犧牲我才僥倖地活了下來,這使我怎麼也忘不了他,至今仍深深地懷念他。”

領導最終批准陳輝去武工隊了。

於是在晉察冀根據地,在淶涿大平原上,活躍着一支由陳輝帶領指揮的抗日武工隊。他們就像電影《平原游擊隊》一樣,在隊長李向陽的帶領下,與侵略者進行殊死鬥爭,“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個子彈消滅一個敵人……”1943年冬天,陳輝謝絕區長陳琳的勸阻,穿上日本鬼子的軍裝,跨上高大的戰馬,帶上通訊員,巧妙地騙過城門口兩排嚴密警戒的日偽軍,闖進涿州城執行特別任務,並且在城裏以“神八路”的名字寫下了《雙塔詩》:“雙塔昂首迎我來,浮雲漫漫映日開。千年古色凝如鐵,一身詩意鑄瓊台。涿郡勝狀留人歎,張侯豪志潛胸懷。今朝仰拜晴斕面,明日紅旗蕩塵埃。”他在詩裏洋溢的自信和從容,正是一位有着崇高理想的革命戰士所具有的偉大胸懷。

1944年夏天,陳輝帶領他的武工隊員跨越到平漢路東的敵人心臟地區開闢工作,以致10天裏5次被敵人包圍。他機智勇敢地帶領自己的戰士衝出重圍,並且再次冒着槍林彈雨,返回村莊,救出掉隊的小戰士,而自己胳膊受傷,鮮血染紅了小褂……

也是在這年夏天裏,陳輝帶領3位隊員,趁着漆黑的夜晚,繞過敵人的崗哨,以最快的速度,悄悄地摸進村子,活捉漢奸“花姑娘”,並將她殺死在村外的樹林裏。

1944年冬天裏,他寫下了一首首詩,並用蠟紙刻寫印了很多份,到處張貼散發,並且巧妙地通過往日本炮樓裏送食品的人把油印詩帶進炮樓,引起了鬼子一片驚慌……

因此日本鬼子聽到“陳輝”這個名字,就嚇得日夜不安,以致懸賞千元大洋買他的人頭。

而淶涿地區的老百姓,則非常尊敬和愛護這位來自祖國南方的智勇雙全、文武兼備的“神八路”,他的許多故事在老百姓裏傳開,他的許多喚醒民眾、鼓舞人心的詩句也在老百姓裏傳誦,並且主動為他報信、引路,一次次掩護他……

陳輝多次對自己的戰士説:“我是勞動人民的兒子,勞動人民養育了我,我要為着人民的利益去戰鬥,把自己投入到戰火最激烈的地方去,並且時刻準備為他們去戰死……”有時候,他對自己可愛的戰士高聲朗誦抗日名將吉鴻昌將軍的詩:“有賊無我,有我無賊;非賊殺我,即我殺賊!半壁河山,業經變色;是好男兒,捨身救國。”

1945年2月8日,離傳統的除夕只有4天了,除夕第二天便是春節。可是平原大地上死一般沉寂,沒有一點兒準備過年的氣氛。已是深夜了,大概轉鍾2點多鐘的光景,陳輝坐在一株大槐樹下,背靠着樹幹,對着自己日夜相處、生死與共的戰士,傳達了上級的指示精神。緊接着一支抗日的武裝便告別陳輝,百里行軍,去執行新的任務。而他因為病重便留了下來。陳輝無力地揮出自己的手,目送着像一支利箭脱弦的隊伍,向黑沉沉的寒夜射去。冷風吹拂着他的衣裳,冷風搖盪槐樹枝,冷風送來了遠處兩三聲犬吠的聲音,使他不禁想起沅江畔的小村莊,想起延安的寶塔山……他在心裏呼喚着親人和戰友,回憶着當年小時候在家裏過年和在延安“抗大”過年的熱鬧情景……

隊伍遠去了。陳輝在通訊員王原祥的攙扶下來到了拒馬河畔的韓村,敲開了抗日堡壘户王德成家小院的門。

王德成像迎接親人似地把他們安排在小院西屋住下。

天快亮了。王德成的媽媽起個早牀,煮了一碗麪條,送到了西屋。

陳輝用右手剛端起熱氣騰騰的麪碗時,無恥的叛徒領着特務魏慶林、傳傑英破門而入,搶口對準了陳輝,魏慶林得意地説:“這次,你跑不了啦!”

陳輝趁着放下面碗的霎那間,順手抓住了身邊的手槍,“叭”的一聲,打中了魏慶林的手腕。兩個特務於是慌忙地退出了房門。

陳輝與王厚祥趕忙將門死死地堵上了。

一百多名日偽軍已把小院圍得像鐵桶一般。王德成一家人被堵在東屋。

敵人開火了,密集的子彈像暴雨似的傾瀉過來。

戰鬥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王厚祥犧牲了,陳輝的左腿也負了傷。

於是陳輝退守到一間耳房裏。

敵人最後挖開房頂,把燃燒的柴草不斷地投入房內。狹小的耳房內頓時火焰熊熊,煙塵滾滾,陳輝的衣服燒着了,連頭髮、眉毛也燒着了。子彈也打光了。他意識到他這是為祖國的最後一戰,也是他人生的最後博擊,便把手搶摔碎,把衣袋裏的詩稿、徵件等統統地投進火海里,然後揭開最後一顆手榴彈的彈蓋,把引線繞在右手上,便迅速地打開耳房的側門,艱難地也是勇敢地朝門外衝去。

哪知埋伏在門邊的敵人一下就死死地抱住了他的腰。

已是精疲力竭的陳輝無法掙脱敵人的鐵臂合圍,於是就拉響了手榴彈……

一位年輕的勇敢的抗日戰士就這樣英勇地倒在血泊裏了。

陳輝用自己的青春熱血譜寫了一首雄壯的愛國之歌。

那時,他才24歲!

他做到了他生前多次對自己的戰友説的:“一個戰士,把子彈打光了,就把血灌進槍膛裏。槍斷了,用刺刀和手榴彈,手榴彈爆炸了,用手、牙齒……敵人不能活捉我,當他們捉住我的時候,也正是我把生命交給土地的時候……”

人們記住了這個日子:那天,陰雲密合,寒風喚號,大地靜默,太陽始終沒有露臉……

革命烈士讀後感 篇四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五年級一班的朱曉羽,我演講的題目是《繼承先烈遺志,共創美好明天》!

四月的春風輕輕吹過耳畔,在清明節來臨之際,遙遠的思緒湧入眼簾?我彷彿看見了江姐的錚錚傲骨,___的大義凜然,董存瑞高舉的炸藥包,黃繼光挺起的胸膛;我彷彿目睹了劉胡蘭“怕死不當共產黨員”的豪邁,吉鴻昌“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慷慨,夏明翰“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的激昂?更有千千萬萬個無名戰士“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凜然正氣!

如今,每當想起這些,我們無論如何也表達不盡崇高的敬意,由衷的謳歌,抒寫不盡我們深深地感恩。如果沒有他們,世界上哪有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中國?如果沒有他們,哪有我們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為了驅逐侵略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為了解放全中國,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司馬遷曾經説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無數無名烈士的長眠,對這句話作了最好的詮釋。這種用生命作代價的奉獻重於泰山,這種無私為天下的'胸懷廣於江海!這些無名英雄用生命之花的凋謝,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你在世上生存多少個年月,而在於你在有限的時間裏為國家、為社會做了什麼!

一剖黃土,掩埋了烈士的忠骨,有名字的,沒名字的,也許他們未曾都有過董存瑞一樣的壯舉,也許他們未曾都有過劉胡蘭一樣的豪言,但是他們和董存瑞、劉胡蘭、吉鴻昌都一樣,有着一個共同的名字――中華兒女!

我們歌頌他們,我們緬懷他們,他們的大無畏精神造就了我們這一代的光明前途,他們的堅定信念,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華夏兒女。他們在殘暴的敵人面前,前仆後繼,奮勇抗敵,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頑強的戰鬥意志,為國捐軀的犧牲精神和反抗外來侵略的高尚民族氣節,永遠值得後人景仰!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難道我們還有理由推卸報效祖國的責任嗎?如今,我們作為跨世紀的一代,面對和諧的社會,面對美好的未來,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情,更應該樹立報國之心。

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讓我們肩負起歷史的責任和使命,發奮學習,為我們的祖**親增光添彩!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清明節緬懷革命烈士黑板報

歷史評價 篇五

“戰爭的硝煙還未散盡,被戰火燒的已經殘破不堪可看上去卻依舊鮮豔的紅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峯頂。山下,一片歡聲雷動,士兵們高舉着槍桿,慶祝着戰爭的勝利。”

腦海中的畫面最終定格在了這裏,看完了《紅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復平靜,心中彷彿有一團熊熊的火焰,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而燃燒,在為那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而燃燒!

《紅日》是一部以解放戰爭為背景,堪稱中國軍事文學創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書籍。書中由我軍軍長沈振新率領的一支英雄部隊串起,再現了中國共產黨與國民在漣水、萊蕪、孟良崮三次戰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戰。在這場戰役中,號稱國民十大王牌軍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賁御林的第七十四師幾乎全軍覆滅!“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處遁”。從中,我體會到了解放軍們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產黨人捨生取義的精神。中國共產黨,一個多麼響亮的名字,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她永遠是中國人民最堅強的後盾,永遠是最閃亮的那顆星星。

看我這本書,我覺得我們這一代該做次好好地反省。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偉大的共產黨人出生入死換來的,流了那麼多血,犧牲了那麼多生命,我們難道不該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嗎?反觀現在的學生們,上了大學之後,似乎只記得吃喝玩樂,完全沒有高三時那種拼搏的精神。面對挫折,也少了份勇氣。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選擇自殺。革命先輩們那種堅強、拼搏的精神去了哪裏?還有現在瀰漫全國的考公務員熱,多少人擠破了腦袋要往裏鑽。為什麼?因為公務員待遇好,工作又輕鬆。這正好對上了現在年輕人的胃口。現在的年輕人怕吃苦,都希望過上好的日子。他們真應該好好學習學習共產黨人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革命烈士讀後感 篇六

《革命烈士詩抄》自一九五九年,特別是一九六二年增訂以來,距近已二十年左右了,但那閃光的章,仍不減其光彩,依然時時在廣大讀者心中迴響。這些用鮮血寫成的詩,在人民中吟誦,傳唱,經年不衰;有的詩還由作曲家譜成樂章,廣為演唱。讀者。頌者,歌者,聽者無不為之感動,受到鼓舞。它們象晶瑩的寶玉,歲月愈久便愈加燦爛生輝。這原因不是別的,因為它們不是一般的詩篇,而是用鮮血和生命的。而且它們----為了新中國視死如歸,獻出生命的先烈們的詩“就是自己”(郭沫若論葉挺中語)。正因為如此,它們才那麼膾炙人口,那麼深入人心。它們才得以流傳下來。

許多讀者,特別是青壯年同志一見到我,總會提起《詩抄》和那麼鏗鏘有力的豪言壯語: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羣裂”。

吉鴻昌的相關事件 篇七

1945年,在黨的“七大”上,吉鴻昌被定為全黨褒揚的革命烈士。周恩來在1971年指出:“吉鴻昌同志由舊軍人出身,後來參加共產黨,犧牲時很英勇,從容就義,很有必要把他的事蹟出書。”

1984年,在吉鴻昌烈士犧牲50週年前夕,扶溝人民在烈士陵園吉鴻昌烈士陳列館前,為烈士塑了銅像。鄧小平為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鴻昌將軍犧牲五十週年紀念輯》題寫了書名。聶榮臻親筆題詞:“民族英雄吉鴻昌烈士永垂不朽!”

1995年,在吉鴻昌烈士誕辰100週年之際,李鵬、喬石、李瑞環、劉華清、張愛萍、遲浩田、程思遠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為吉鴻昌烈士題了詞。

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革命烈士讀後感 篇八

今日下着傾盆大雨,我和媽媽冒着風雨,坐着公交車,帶着嚴肅的心情去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來到了上山的入口處,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高大正方的花崗石線雕獅形望柱,被雨水沖刷過的它還是雪白髮亮!我們繼續往山上走去。

啊!我們終於到了,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紀念館是在1990年3月建成,在4月正式對外開放。這裏面講訴的是烈士們的精神品德、理想志趣與書法藝術的合璧,英雄的偉大風範和美麗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這是多麼的讓人陶醉呀!

只可惜我們去的時間不佳,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現在是他們的休息時間。我和媽媽就在紀念館的周圍參觀了起來,在革命烈士紀念館的左邊,我向階梯的最頂端望去,在那裏豎立着一個高約26米的紀念碑,它是乳白色的,形狀有點像帆船,象徵着革命如帆船,而我們將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乘風破浪、奮勇前進!我們又來到右邊參觀,在右邊有幾個石雕,他們站得很挺拔,有一位戰士還手持大刀,目視前方,他們是暴風雨中的鋼鐵戰士!

走在回去的路上,我將“同志們,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這塊石碑拍了下來,我覺得烈士們是多麼的英勇呀!他們為了祖國而奮戰,甚至不惜犧牲自己。每當我看着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就會想到這是用革命烈士的鮮血和汗水編制起來的,你們浩然正氣永垂青史。謝謝你們,革命烈士,如果沒有你們冒着槍林彈雨前赴後繼,怎麼會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呢?我驕傲我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