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革命先烈的故事(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9W

革命先烈的故事(新版多篇)

革命烈士的故事 篇一

馬豪,原名馮聖發,慈溪縣慈城鎮(今寧波市江北區)人。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參加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1947年5月在華東野戰軍一縱隊二旅(1947年1月旅改稱師)四團二營四連參加孟良崮戰役,在圍殲敵七十四師戰鬥中光榮犧牲。

1923年,馬豪出生於慈溪縣慈城鎮東高樓址。父親馮可鈞是杭州一家中藥鋪店員,靠工薪維持家庭生活,失業時生活無着,靠母親當女傭或借債、典當、編織草帽等微薄收入度日。由於家庭貧困,馬豪讀到國小畢業就失學了。當時正值七七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慈溪與全國各地一樣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馬豪受到抗日救亡運動的進步思想激勵,積極投身救亡活動。他廢寢忘食地到處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激起了羣眾抗日救國的熱情。同時受其大哥馮伯華、二哥馮舜華(均系中共黨員)的影響,於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參加了地下黨組織的祕密游擊隊,並擔任了慈溪縣地下黨的祕密聯絡站工作。

1942年,父親送馬豪去杭州胡慶餘堂中藥店當學徒。沒過多久,馬豪就離開藥店,仍回到慈城,繼續從事慈溪地下黨的祕密工作。同年新四軍浙東遊擊司令部在慈北成立,組織上就送他去遊擊司令部入伍。

革命烈士的故事 篇二

趙博同志曾任魯南區黨委書記兼魯南軍區政委。他始終把自己看作革命隊伍中的普通一員,從不搞特殊化。他身患肺結核、胃病、關節炎等多種疾病,為了照顧他的身體,上級發給他一瓶魚乾油丸,而他卻不肯服用,馬上派人送到醫院,給傷病員補養身體。在一次戰鬥後,部隊繳獲了一部分小麥,後勤部門悄悄給趙博留下100公斤,趙博知道後,不講情面,對有關人員進行了嚴厲批評,並派人磨成麪粉,送給黨校改善生活。有人説他是老一套,他回答:“這個老一套是黨的優良傳統,萬萬不能丟。”

趙博同志有很強的羣眾觀念,對違犯羣眾利益的行為從不姑息。有一次部隊行軍,經過敵佔區青竹湖一帶。他發現身後的馬正在吃大田裏的大豆,立即批評了警衞員小任,教育他説:“不論在根據地還是在敵佔區,都要緊密依靠羣眾。”當時有個縣長貪污腐化,羣眾影響極壞,經查實後,趙博立即召開區委會議,給予這個縣長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開除黨籍的處分。

有關革命先烈的故事3:王惠民 篇三

王惠民1925年生於黑龍江省林口縣刁翎鎮的四合村。因父親“王皮襖”參加“抗聯”並任第五軍軍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燒燬。她和弟弟妹妹們跟着媽媽到處躲避日偽漢奸的追捕,王惠民12歲時就隨父親上山參加“抗聯”第五軍。不久,她爸爸英勇犧牲了,小惠民在戰場上表現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烏斯渾河激戰中,她為祖國的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獻出寶貴的生命,當時只有13歲。

革命烈士的故事 篇四

丁麟章(1907—1945),出生在湖南省平江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少時曾上過4年國小,後輟學從師學篾匠。 1926年,在家鄉參加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衞隊,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平江縣游擊隊,先後任班長、中隊長。 1930年7月,參加紅三軍團組織的第一、二次攻打長沙的戰鬥,1931年,丁麟章所在游擊隊編入紅軍平江警衞團,他任第一營副營長,為保衞平江縣蘇維埃機關,參加過十多次戰鬥,三次負傷;後曾參加湘鄂贛蘇區歷次反“圍剿”的戰鬥。 1934年,主力紅軍長征後,調紅十六師任參謀,隨部留在湘鄂贛蘇區堅持了3年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春,丁麟章隨湘鄂贛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先後任團部參謀和三營營長,並隨部經皖南開赴江南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在巖寺集中整編時,改任第一支隊第一團第三營營長;隨後在陳毅、傅秋濤率領下挺進蘇南敵後,在鎮江、句容、金壇、丹陽地區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同年9月,丁麟章隨第一團調回皖南。 1940年春,在皖南反“掃蕩”戰鬥中,率三營作為前鋒,協同全團各部在父子嶺與2000多日軍展開血戰,擊潰了日軍的10多次瘋狂進攻,勝利完成了保衞新四軍軍部的重任,後又率部參加了收復涇縣的戰鬥。 1941年1月,“皖南事變”中,與團長張銍秀率部英勇抵抗,身負重傷,幸得營救,被安置在皖南山區一户農民家,傷口稍愈後,越過國民黨頑軍和日軍的封鎖線,北渡長江到達新四軍第七師駐地,任七師第十九旅第五十六團團長。 1942年初,丁麟章調任新四軍第十六旅第四十六團政治委員,率部開展反清鄉鬥爭,幫助指導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和抗日遊擊武裝,參加了兩漂自衞反頑戰役和長興、周城戰役。 1945年1月,成立蘇浙軍區,第十六旅編為蘇浙軍區第一縱隊,丁麟章任第二支隊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天目山第一、第二次自衞反頑戰役;同年6月,國民黨軍調集10個師的兵力,分左、中、右三個集團,向蘇浙軍區部隊進攻,在百步山反擊國民黨五十二師的戰鬥中,丁麟章身先士卒,不幸英勇犧牲。

有關革命先烈的故事5:江竹筠 篇五

江竹筠在她8歲的時候,性格剛強的母親與遊手好閒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着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闆就為她特製了一個高腳凳。11歲的時候,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非常用功,記憶力超羣。後來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新民主主義論》和《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

江竹筠於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祕密加入了共產黨。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後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籤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鬥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祕密槍殺,然後被用鏹水毀屍滅跡,時年29歲。

革命烈士的故事 篇六

夏明翰(1900—1928)男,漢族,湖南省衡陽縣人,中共黨員。1920年秋,經過“五四運動”洗禮的夏明翰來到長沙,結識了。

1921年冬,經、何叔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入黨後,在長沙從事工人運動,參與領導了人力車工人罷工鬥爭。1924年,擔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負責農委工作。他十分注意培養農運幹部,保送革命青年到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為湖南農民運動培養了大批骨幹。

1926年2月,被黨調往武漢工作,擔任全國農民協會祕書長,兼任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祕書。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長沙馬日事變後的嚴重白色恐怖中,1927年6月,受黨派遣回湖南任省委委員兼組織部長。同年7月大革命失敗後,參與發動秋收起義。10月,湖南省委派他兼任平(江)瀏(陽)特委書記,領導發動了平江農民。

1928年初,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協助省委書記郭亮參與省委領導工作。由於叛徒出賣,同年3月18日被敵人逮捕。3月20日清晨,他被敵人押送到漢口餘記裏刑場。當敵執行官問他還有什麼話要説時,他大聲説:“有,給我拿紙筆來!”遂寫下了那首大義凜然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英勇就義,年僅28歲。

有關革命先烈的故事4:黃繼光 篇七

黃繼光,1930年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裏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鬥爭地主,還當上了村裏的民兵。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國內停止復員並大量徵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徵集志願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裏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徵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到朝鮮前線後,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

1952年4月,部隊到五聖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後勤。經過副指導員細緻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後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乾得很出色。經上級批准,他榮立三等功一次,還加入了共青團。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衝鋒部隊的勝利開闢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革命烈士的故事 篇八

劉傳文,原名劉堅,羅浮徐東鄉笠石人。他為人勇敢剛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親劉觀英,母張氏,有兩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貧苦,難以度日。 他在國小讀至十三歲時,因家貧輟學,爾後,跟他叔父劉鏡淵(國民黨軍劉志陸部下當副官)在部隊當勤務員,經過三年的部隊生活,看出國民黨政治腐敗,軍心渙散,感到長此下去,沒什麼前途,便離開部隊,回家耕田,農閒磨豆付,做付竹出賣。以後,又在徐田村謝自瑤手下當民團,因謝在徐田村設卡抽税,苛捐繁重,傳文對重税甚感不滿,對客商則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經抽税的客商給予放行。後被謝自瑤發覺,即把他開除,於是他私帶駁殼一支,憤然離去。當時,革命烈火已燃燒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蘇維埃政府。傳文與共村的劉王妹、劉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蘇區跟從劉光夏、劉靄環等參加革命工作。傳文參加革命隊伍後,英勇善戰,積極工作,經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門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後提升為駁殼隊排長。

1927年間,由於謝自瑤在徐田村設卡抽税,勒索羣眾,早已使傳文不滿,他看在眼裏,恨在心裏,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曉,他親自持槍到謝自瑤家,當場打死謝自瑤、謝泉芳、謝泉深三人。以後,他又到羅崗霞嵐把練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參”,解決當時革命活動經濟困難的問題。

1928年,他帶領紅軍、赤衞隊攻打巖前地主賴乾古的新屋和羅浮義興當。是年冬,又攻打嶺峯丹竹樓的民團,繳獲槍彈後,又率領赤衞隊攻打羅浮橋雲當。他曾經帶領紅軍攻打羅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經常對戰士説:“打仗不要怕,俗話説:耕田吾怕屎,當兵吾怕死,我們為窮人翻身鬧革命,就不怕殺頭,萬一為革命而犧牲,也是光榮的。”因此,他屢建戰功,提升為連長。出征時,他經常騎馬或騾子,身先士卒,有個醫生王森雄也騎騾子跟隨同行。

革命烈士的故事 篇九

百戰敵膽寒的張雲逸,劫法場搶出來的將軍劉志堅,出奇制勝的“旋風”司令韓先楚,地主階級逆子農民運動領袖彭湃,我黨的傑出女革命家向警予,平民的”勞工律師”的施洋,為革命鬥爭到最後一刻的王盡美……

這些英雄人物是我國千百萬先驅英傑的代表,為了心中的信念,他們不惜在敵人的獄中忍受各種酷刑而嚴守黨的機密,不惜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甚至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捍衞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千百萬疾苦大眾的幸福。他們寧死不屈,為共產主義奮鬥到底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通過閲讀這些英雄的人生經歷,讓我彷彿看到了這些革命英雄們不畏困難險阻,生命安全,努力地扭轉當時不堪入目的局面,實實在在地為百姓服務的場景,也感受到了我們現在那安逸,豐衣足食的生活的來之不易。

在此,我向這些革命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革命烈士的故事 篇十

雷鋒出生的時候,正是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雷鋒曾在一篇日記中寫道:“我家裏很窮,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敵人和階級敵人的手裏,這血海深仇,我永遠銘記在心。” 雷鋒的爺爺叫雷新庭,以租種地主田地謀生,整年辛苦勞作,但仍無法維持家人的生計,最後身染重病,卧牀不起。到年關,地主前來逼債,要雷家在年前還清租債,雷新庭無力償還,悲憤交集,在過年的鞭炮聲中被活活逼死。

父親雷明亮,參加過毛領導的湖南農民運動,當過自衞隊長。一九三八年被抓去,遭到國民黨的毒打,造成內傷和殘疾,回到家鄉後邊養病邊種地勉強度日。一九四四年又遭到日寇毒打,傷勢更加嚴重,翌年秋天終於死去。哥哥雷正德,十二歲時外出當了童工,在繁重勞動的折磨下得了童子癆(肺結核)。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機器旁,軋傷了胳膊和手指。被解僱後又到一家印染作坊當了童工,由於勞累過度,肺病加重,又無錢醫治,沒幾天就死去了。 弟弟也因為飢餓而死去。雷鋒6歲的時候,家裏只剩下了他和媽媽兩個人。雷鋒的媽媽也是一個受盡折磨的苦命的人。她是鐵匠的女兒,生下來幾天,由於過於貧窮,父母沒能力撫養,就把她送進長沙一 2家育嬰堂,簡家塘一個姓楊的婦女把她抱回家撫養,6歲時把她送給雷家做了童養媳。後來,雷鋒的母親被地主唐四滾凌辱而自盡。 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鄰居家的六叔奶奶收養了他。他為了幫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當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婆霸佔了,不許窮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鋒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着雷鋒破口大罵,要雷鋒把柴運到她家,並搶走了柴刀,雷鋒哭喊着要奪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舉起柴刀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連砍三刀,鮮血順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雷鋒趕忙捂住傷口,忍住疼,兩眼瞪着地主婆,心想:“總有一天,我要報仇!”從此,雷鋒手背上留下三條傷疤。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沒同意,但把一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團長,積極參加土改。同年夏,鄉政府的党支書供他免費讀書,後來加入少先隊。 1956年夏天,他國小畢業後在鄉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機關雷鋒在武漢模範工作者,並於1957年加入共青團。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只用了一週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遼寧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夥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一事蹟。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並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