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某選派幹部駐村扶貧事蹟材料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79W

【概述】

某選派幹部駐村扶貧事蹟材料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jiangbinlu”為你整理了這篇某選派幹部駐村扶貧事蹟材料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共選派277.8萬人駐村幫扶,為脱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解決貧困村基層領導和組織力量不足的問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我很自豪,能夠為脱貧攻堅這場偉大的戰鬥貢獻一份力量,見證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偉大勝利時刻。”這是雲南省民宗委派駐大理州漾濞縣駐村工作隊總隊長郭啟華經常説的一句話,也是每一位脱貧攻堅“戰士”心中藏着的一句話,這句深刻在他們心裏的話成了他們走村入户,找窮困、破窮根的深深信念。

爬坡過坎,走出幫貧助困的底氣

“整天坐在辦公室,是幹不了扶貧的。”郭啟華説,“不僅要聽,要看,還要問,把見到的聽到的問到的情況結合起來,才能看得清楚存在的問題,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這樣心裏才有底氣,最終這些底氣才能成為打開問題這把鎖的鑰匙”。

2018年2月,郭啟華被下派到漾濞彝族自治縣掛任縣委副書記、縣駐村扶貧工作隊總隊長。2018年2月23日到漾濞縣報到,報到後的第三天,還來不及認識班子的成員,郭啟華便迅速投入到了漾濞縣的脱貧攻堅工作中。之後的90多天裏,他以平均每天200多公里的行程,跑遍了漾濞的村村寨寨,漾濞縣1860平方公里的國土上留下了他踐行為民服務初心使命的腳印和他對漾濞人民深厚的感情。他將貧困村作為調研的重點,且每到一處都聽取工作開展情況,細心查看台賬資料,對脱貧攻堅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的措施和意見。在調研中,他把18個貧困村和6個深度貧困村的情況進行了逐一的分析、對照,找出貧困原因,並對症列出解決問題的清單,繪製出脱貧攻堅作戰圖,按照作戰圖逐一推進。

據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憶,最多的一天,郭啟華跑了四個鄉鎮五個村,差不多500多公里,到了晚上8點多才吃晚飯,回到住所已經快凌晨。他就是這樣一個和工作較真、和自己較真的人,他把時間看的比什麼都重要,因為他説他自己是下派幹部,留在漾濞的時間不長,因此,他要把自己的每一分鐘都用好,用在為漾濞的脱貧攻堅謀出路,為漾濞1.5萬多貧困人口謀致富上。

兩年多的時間裏,他用雙腳丈量了漾濞縣大地,也走進了貧困户的心裏。貧困户梅壽生是他的“親家”,因病致貧,於2014年7月納入建檔立卡户,自從掛鈎幫扶梅壽生一家以來,郭啟華為其解決了住房翻新費用,為其帶去了藥品、衣服、食品,帶領他們找到了產業發展之路,於2018年成功脱貧,人均純收入達到7000多元。梅壽生一家對他的幫扶充滿了感激,有一次工作隊入户遍訪,梅壽生之妻拉着工作隊員的手一直細數這個“親家”對自家的幫扶,説道:“我家日子不好過,但省裏來的‘親家’沒有嫌棄我們,經常到我家來,跟我們商量對策,教我們怎樣發展致富,還給我們帶來了藥和用的、吃的,還幫我們把房子翻修了,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我們已經把他當成真正的‘親家’了。”説着説着,她不禁潸然淚下。

嚴管厚愛,打造幹事創業的隊伍

郭啟華深知,作為駐村工作隊總隊長,管理好全縣的65支工作隊、151名駐村工作隊員是組織交給自己的任務,也是自己作為脱貧攻堅“戰鬥隊”隊長的職責,要想打贏打好脱貧攻堅這場硬仗,最重要的便是發揮駐村工作隊隊員的“主力軍”和“生力軍”作用,他每到一個村都要打開冰箱去看一看有沒有肉,到菜地裏看看有沒有菜,到宿舍看看環境。同時,他耐心地聽取駐村工作隊工作開展情況以及在駐村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通過了解,他發現許多村委會離鄉鎮較遠,購買食材不是特別方便,而村幹部由於離家近,大部分都不在村委會吃飯,導致駐村工作隊員吃飯成了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郭啟華對全縣65個村尤其是18個貧困村和6個深度貧困村提出要求,成功開創了駐村工作隊“三個一”模式(即每支工作隊都要辦好一個食堂、建好一個雞圈、種好一塊菜地),實現了“提升生活質量,降低生活成本”,解決了駐村工作隊員吃飯的問題,讓駐村工作隊員安心駐村。

此外,他還積極督促各單位為駐村工作隊和隊員落實工作經費及個人生活補助。同時,對每一位生病住院的工作隊員進行探望慰問,讓工作隊員雖離家也有家的歸屬感。這也剛好符合郭啟華説的“駐村工作很辛苦,單純地用規章制度去要求他們是不行的,得想辦法不僅讓他們下得來,還要駐得穩,更重要的是要幹實事。”郭啟華説,“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要讓駐村工作隊員找到歸屬感,駐村要有住家的感覺”。

厚愛的同時,他對工作隊員的管理也毫不放鬆,他提出並構建了“四合一”的大工作隊管理模式,將村幹部班子、鄉鎮掛村領導及聯絡員一同納入駐村扶貧工作隊進行管理,樹立了駐村扶貧工作隊的整體意識,解決了原來駐村扶貧工作中下派工作隊、村幹部、鄉鎮幹部的“三張皮”問題,整合了縣、鄉、村、駐村工作隊四級力量。嚴格按照中央、省、州、縣駐村工作隊員管理辦法,加強對駐村工作隊日常管理,嚴格遵守“八必須”“八嚴禁”紀律要求,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雲嶺先鋒APP簽到制度,建立和完善督查機制,實行視頻點名、隨機抽查、明察暗訪,實施月測評末位通報、約談制,每月一通報、每月一約談,極大地提高了駐村工作隊的管理水平。

通過構建“四合一”大工作隊管理模式和駐村工作隊“三個一”模式,全面加強駐村工作隊及隊員管理,在全縣駐村工作隊員中形成了下得來、駐得穩、能幹事、幹實事的氛圍,成為奪取脱貧攻堅勝利的“突擊隊”。2018年漾濞縣駐村扶貧工作總結得到了雲南省人民政府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並要求省扶貧辦將漾濞駐村扶貧經驗作為典型,向全省各地推廣。

勞心勞力,引來脱貧富民的資金

扶貧項目建設是打贏脱貧攻堅戰的強力支撐,特別是扶貧產業項目的建設更是脱貧攻堅的堅實基礎。“幹駐村扶貧工作不僅人要駐村,關鍵還是要把資金和項目帶下來,要讓項目也駐村。我們來駐村就是來解決困難的。”這是郭啟華對全縣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的要求,同時也是對自己的要求。

漾濞縣國土面積186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0.5萬人,地廣人稀。在全縣的國土面積中山區面積就佔98.4%,且產業發展小、散、弱,年財政收入不足2億元,這些問題的疊加給漾濞縣脱貧攻堅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挑戰,郭啟華看到這些問題後,及時利用自身優勢,每月最少一次到雲南省民族宗教委彙報工作並爭取項目資金。兩年多的時間裏,共協調落實省民族宗教委幫扶項目資金4500餘萬元,爭取省州項目資金1000餘萬元,項目覆蓋漾濞縣所有鄉鎮,幫助20多個村改善了基礎設施。

省民族宗教委自2015年掛鈎幫扶漾濞縣以來,共落實到位幫扶資金9224萬元,惠及全縣9個鄉鎮、30多個村民小組,幫扶內容包括:縣鄉村民族團結示範創建,特色鄉(鎮)、村寨打造,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電商平台搭建,宗教活動場所整改等行業和領域,為漾濞的脱貧攻堅、民族團結進步、鄉村振興等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不僅如此,郭啟華還通過個人協調,積極組織民族宗教工作者、宗教界愛心人士、宗教組織到漾濞開展捐資助學等活動,先後組織雲南省民族宗教委幹部職工和其他民族宗教工作者為漾濞捐款300餘萬元,用於漾濞縣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產業扶貧及基礎項目建設;爭取到上海慈慧公益基金會、河北進德公益基金會、大理下關感恩堂、漾濞竹林寺等為漾濞捐款30餘萬元。

3年來,郭啟華時時刻刻牢記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囑託,俯身一線擔使命,紮根彝縣踐初心,紮紮實實推進大理州漾濞縣的脱貧攻堅工作,處處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和風采,贏得了漾濞縣幹部羣眾的一致好評,為民族宗教事業與脱貧攻堅工作雙推進、雙融合交上了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