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揚州個園導遊詞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1W

揚州個園導遊詞精品多篇

揚州個園導遊詞 篇一

個園是揚州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鹽商園林,南臨揚州著名古巷東關街,北對着揚州內河風光帶鹽阜東路,是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兩淮鹽總黃至筠的家宅。為揚州明清私家園林的經典代表。199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拙政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穿過一片建築羣,迎面看到一幢磨磚門樓,這就是何園大門,進入大門,就來到何園的後花園,整個後花園可分為東、西兩部分。現在我們所站的位置就是東花園的過院,穿過“寄嘯山莊”圓洞門就來到東園部分。東部以廳堂為中心構成一組院落,前面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有兩座廳,南面嵌有“鳳穿牡丹”磚雕的廳,我們稱其為“牡丹廳”。這幅磚雕是揚州晚清時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磚雕工藝品,正中還刻有牡丹、鳳凰等圖案,四周牡丹枝葉的形狀有正有反,花紋有疏有密,刀工明快,線條流暢,整幅畫面造型豐滿,主題突出,層次分明,錯落有致。

在東部所有建築羣中,最精緻的要數北面的船廳了,廳似船形,台階前以鵝卵石、瓦片鋪地,花紋作水波狀,給人以水居的意境,北面鋪設丹鳳朝陽,象徵着吉祥、長壽。在船廳正廳兩旁柱上有對濫聯:“月作主人梅作客,花為四壁船為家。”遊客們,當您看了這幅祖聯後,你或許已忘卻這是一個陸上園林,彷彿漫步在湖濱,坐在腦內蕩槳。我們不得不讚歎構園者在東園的山水樓閣中居然能使“無水而有水意,無山卻有山情”。在船廳後側風火牆上是一座秀麗的假山,長約60餘米,上有盤山磴道,下有空谷相通,水繞山行,遍植梅樹,山上有座小亭,過小亭可登串樓。遠遠望去,假山就像一幅祖國的大好河山圖。如果把風火牆比作畫家筆下的宣紙,那麼眼前的貼壁假山就是剛畫好的山水畫,拐彎處給人以悠遠的感覺,令人無限通思。這就是東園。請自由參觀和拍照。

揚州個園導遊詞 篇二

個園是揚州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鹽商園林,南臨揚州著名古巷東關街,北對着揚州內河風光帶鹽阜東路,是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兩淮鹽總黃至筠的家宅。為揚州明清私家園林的經典代表。199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拙政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園主黃至筠為兩淮商總五十餘年,家資累積鉅萬。全園佔地2.3公頃,整體佈局採用古典園林前宅後園的傳統形式,在造園上以竹石為主。植竹以品種豐富為旨歸,萬竿千姿,蔚為大觀。疊石以分峯用石為特色,疊出獨一無二的四季山,南北稱奇,名聞遐邇。此外更有三路豪宅,宏達微著,餘光遺響,彰顯盡一代鹽商家居生活的奢華氣象。由於置景獨特,構撰巧妙,於疏朗開闊之中,別有一種曲折幽深引人入勝的境界。

個園名稱中這個“個”字,最為耐人尋味,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字典裏,還是語言習慣中,“個”都是用來作量詞的,如:一個人,一個蘋果。其實呢,“個”最早的意思是“竹一竿”,古書《史記正義》便有 “竹曰個,木曰枚”的説法。這一點不奇怪,因為漢字原本就是象形文字,而“個”看上去不正是竹葉的形狀嗎?清代大才子、大詩人袁枚有“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詩句,物象鮮明,意境空靈,可謂深得竹的神韻。另外黃至筠自己也以“個園”作為自己的別號,人與園合一,意味深長,園中竹居三一,石居三一,人居三一。分而獨立成章,各奏華彩、合而大化天成,高潮迭起。人與竹與石渾然一體,賓主難分。是最具揚州地方特色的江南私家住宅園林。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它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風情萬種生態竹

進入北大門,迎面而來的就是萬竿修竹,竹是個園的精魄,個園的靈魂,遊個園,第一要觀竹。黃至筠愛竹,並在園內種竹萬竿,就連個園的名稱也是由竹而來。其實竹在揚州的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姚合的《揚州春詞》裏就寫到揚州人“有地唯載竹,無家不養鵝”。“竹”歷來也為中國文人所愛,不僅是因為竹子姿態清雅,色如碧玉,更主要的因為它“正直,虛心,有氣節”的品格。比如張九齡的“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蘇東坡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板橋的“一枝一葉總關情”。1997年,個園在四季假山北建“品種竹觀賞區”,逐漸恢復當初有竹“百種萬竿”的歷史原貌。目前是揚州城內最佳賞竹處。總佔地面積120xx平方米,現有竹60餘種,近20xx0竿。設土山竹林,品種觀賞,映碧水榭,竹西佳處等區域。

在個園觀竹,既是一次賞心悦目的審美享受,也是一門深奧有趣的學問。竹,既非草本。也非木本,它在植物界中自成特殊的一族。在植物分類學上,竹子是屬於禾本科竹亞科,據記載全世界竹類植物約有50餘屬,1300餘種。我國自然分佈的竹種就約有30餘屬,500餘種。分叢生和散生兩大類,揚州地處江淮,適宜散生竹種和少數比較耐寒的叢生品種。園內現有60餘種,從觀賞角度可分為觀稈和觀葉兩大類型。觀稈類中,又有形與色的分別。像龜甲竹、方竹、螺節竹;佛肚竹、羅漢竹、辣韭矢竹、高節竹等是欣賞其稈形的不同尋常;而紫竹、黃皮剛竹、黃槽剛竹、小琴絲竹、黃金間碧玉竹、金鑲玉竹、花毛竹、金明竹、黃皮烏哺雞竹、花稈哺雞竹、斑竹、茶稈竹、紫蒲頭石竹等則是欣賞稈色。觀葉類中,有寬葉形的箬竹、狹長葉形的大明竹、和葉面有各種色彩條紋的菲白竹、鋪地竹、黃條金剛竹等。此外,晏竹、芽竹、苦竹、紅竹、唐竹、鵝毛竹、平竹、斑苦竹等散生品種,也可在園內找到身影。

龜甲竹

龜甲竹是園中最奇特的竹子,它是楠竹的變異品種,屬自然生長的變異竹子,因此極為稀少,上千畝竹林中也難見其蹤。是珍稀觀賞竹種。龜甲竹的節片像龜甲又似龍鱗,凹凸,有致,堅硬粗糙,與其他靈秀、俊逸的竹相比,少了份柔弱飄逸,多了些剛強與堅毅。稈基部節間連續呈不規則的短縮腫脹,並交斜連續如龜甲狀。象徵着健康長壽,福如東海。

慈孝竹

這一品種稱孝順竹,也叫慈孝竹,叢生竹種,筍期在夏季,新筍緊靠老竹,像是遵從古訓“父母在,不遠遊”。而老竹,則殷殷呵護、扶持着新竹免遭風雨侵襲,平安成長。正如板橋所言“新竹高於舊竹枝,全靠老杆來扶持。”因為氣候的關係,個園內叢生竹較少,只有孝順竹、鳳尾竹和小琴絲竹几種。

斑竹

在所有的竹子裏,最具傳奇色彩、也最令人傷感的就是斑竹了。因為它和我們民族傳説中一個優美動人的悲劇故事緊密聯繫在一起。綠色的竹稈上呈現着紫色的斑點,宛如淚痕。根據晉代博物學家張華《博物志》記載: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堯有兩個女兒,一個叫娥皇、一個叫女英,姐妹倆同時嫁給繼承皇位的舜帝為妃。舜帝駕崩後,失去了丈夫的姐妹倆晝夜啼哭,泣淚成血,灑到竹子上,長出來的竹子從此部滿了斑點。人們把它叫做斑竹。後來,娥皇、女英的淚哭幹了,就投入湘江自盡了,傳説做了湘水女神,所以斑竹又叫湘妃竹。斑竹是著名觀賞竹。其實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斑竹的花紋應該是真菌腐蝕幼竹而成的。不過人們還是更願意相信它是淚珠染成的,“斑竹一枝千滴淚”所代表的忠貞的愛情,總是令人無限嚮往的。

碧玉間黃金

黃金間碧玉是園內最多的竹子。此竹色彩美麗, 葉片披針形,為優良的觀賞竹種。竹稈金黃色,節間帶有綠色條紋是黃金間碧玉;竹稈碧綠色,節間是黃色條紋者即碧玉間黃金。具有極高的觀賞性。

竹西佳處(竹徑)

曲徑通幽,是江南園林的審美要素之一。而悠長纖瘦的竹林小徑,在體現園林意境美方面更勝一籌。進入竹生態區,即有一條數十米長的小路穿越其間,竹影橫斜,竹香清幽,篩光漏月。行至竹徑盡頭,可見一匾額上題着“竹西佳處”。竹西”的來歷,出自晚唐詩人杜牧吟詠揚州的詩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到了宋代詞人姜夔這裏,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的詞句,後來人們便用“竹西佳處”來指稱揚州。“竹西佳處”在這裏迴歸了字面的本來意義,顯然是在提示人們:此處竹景最佳。仔細琢磨回味,你會恍然大悟,其實,真正的竹西佳處,都在這條竹林小徑上呢。走過竹徑是一條由桂花樹枝葉交錯形成的林蔭小徑。桂花的花期大多在中秋前後,前後可持續20天左右,不過盛花期也就一個星期的樣子,此時天清露冷,所以亦有“冷露無聲濕桂花”的説法。每到花開的時候,滿園都浮動着清清悠悠的芬芳,令人沉醉。這時,你若是來遊園就可以盡情地享受這甜蜜的幽香。微風拂過的時候,細碎的桂花便如雨一般紛紛揚揚,落滿你的發稍和衣襟。

你現在看到的小樓是“叢書樓”。從名字可以知道這是主人藏書、讀書之所。桂花向來和舊時人們仕途得意、飛黃騰達密切相連。黃至筠在園中植桂花、置書樓當然是希望子孫後輩才華出眾,仕途通達。樓下有楹聯:清氣若蘭,虛懷當竹:樂情在水,靜趣同山。

冠蓋豪門鹽商第

過叢書樓向南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園主黃至筠的日常起居之所。依照坐北面南、前宅後園的傳統,個園南部是主人的起居區,正門開在東關街上。大門對面是座豪華大八字磨磚磚雕照壁。陳從周先生在《園林叢話》中説;“華麗的照壁,貼水磨面磚,雕刻花紋,正中嵌‘福’字,像個園大門上的,製作精美。”清人金雪舫曾説個園是:“門庭旋馬集名流”……

揚州個園導遊詞 篇三

個園是揚州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鹽商園林,南臨揚州著名古巷東關街,北對着揚州內河風光帶鹽阜東路,是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兩淮鹽總黃至筠的家宅。為揚州明清私家園林的經典代表。199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拙政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園主黃至筠為兩淮商總五十餘年,家資累積鉅萬。全園佔地2.3公頃,整體佈局採用古典園林前宅後園的傳統形式,在造園上以竹石為主。植竹以品種豐富為旨歸,萬竿千姿,蔚為大觀。疊石以分峯用石為特色,疊出獨一無二的四季山,南北稱奇,名聞遐邇。此外更有三路豪宅,宏達微著,餘光遺響,彰顯盡一代鹽商家居生活的奢華氣象。由於置景獨特,構撰巧妙,於疏朗開闊之中,別有一種曲折幽深引人入勝的境界。

個園名稱中這個“個”字,最為耐人尋味,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字典裏,還是語言習慣中,“個”都是用來作量詞的,如:一個人,一個蘋果。其實呢,“個”最早的意思是“竹一竿”,古書《史記正義》便有“竹曰個,木曰枚”的説法。這一點不奇怪,因為漢字原本就是象形文字,而“個”看上去不正是竹葉的形狀嗎?清代大才子、大詩人袁枚有“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詩句,物象鮮明,意境空靈,可謂深得竹的神韻。另外黃至筠自己也以“個園”作為自己的別號,人與園合一,意味深長,園中竹居三一,石居三一,人居三一。分而獨立成章,各奏華彩、合而大化天成,高潮迭起。人與竹與石渾然一體,賓主難分。是最具揚州地方特色的江南私家住宅園林。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它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風情萬種生態竹

進入北大門,迎面而來的就是萬竿修竹,竹是個園的精魄,個園的靈魂,遊個園,第一要觀竹。黃至筠愛竹,並在園內種竹萬竿,就連個園的名稱也是由竹而來。其實竹在揚州的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姚合的《揚州春詞》裏就寫到揚州人“有地唯載竹,無家不養鵝”。“竹”歷來也為中國文人所愛,不僅是因為竹子姿態清雅,色如碧玉,更主要的因為它“正直,虛心,有氣節”的品格。比如張九齡的“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蘇東坡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板橋的“一枝一葉總關情”。1997年,個園在四季假山北建“品種竹觀賞區”,逐漸恢復當初有竹“百種萬竿”的歷史原貌。目前是揚州城內最佳賞竹處。總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現有竹60餘種,近20000竿。設土山竹林,品種觀賞,映碧水榭,竹西佳處等區域。

在個園觀竹,既是一次賞心悦目的審美享受,也是一門深奧有趣的學問。竹,既非草本。也非木本,它在植物界中自成特殊的一族。在植物分類學上,竹子是屬於禾本科竹亞科,據記載全世界竹類植物約有50餘屬,1300餘種。我國自然分佈的竹種就約有30餘屬,500餘種。分叢生和散生兩大類,揚州地處江淮,適宜散生竹種和少數比較耐寒的叢生品種。園內現有60餘種,從觀賞角度可分為觀稈和觀葉兩大類型。觀稈類中,又有形與色的分別。像龜甲竹、方竹、螺節竹;佛肚竹、羅漢竹、辣韭矢竹、高節竹等是欣賞其稈形的不同尋常;而紫竹、黃皮剛竹、黃槽剛竹、小琴絲竹、黃金間碧玉竹、金鑲玉竹、花毛竹、金明竹、黃皮烏哺雞竹、花稈哺雞竹、斑竹、茶稈竹、紫蒲頭石竹等則是欣賞稈色。觀葉類中,有寬葉形的箬竹、狹長葉形的大明竹、和葉面有各種色彩條紋的菲白竹、鋪地竹、黃條金剛竹等。此外,晏竹、芽竹、苦竹、紅竹、唐竹、鵝毛竹、平竹、斑苦竹等散生品種,也可在園內找到身影。

龜甲竹是園中最奇特的竹子,它是楠竹的變異品種,屬自然生長的變異竹子,因此極為稀少,上千畝竹林中也難見其蹤。是珍稀觀賞竹種。龜甲竹的節片像龜甲又似龍鱗,凹凸,有致,堅硬粗糙,與其他靈秀、俊逸的竹相比,少了份柔弱飄逸,多了些剛強與堅毅。稈基部節間連續呈不規則的短縮腫脹,並交斜連續如龜甲狀。象徵着健康長壽,福如東海。

慈孝竹,這一品種稱孝順竹,也叫慈孝竹,叢生竹種,筍期在夏季,新筍緊靠老竹,像是遵從古訓“父母在,不遠遊”。而老竹,則殷殷呵護、扶持着新竹免遭風雨侵襲,平安成長。正如板橋所言“新竹高於舊竹枝,全靠老杆來扶持。”因為氣候的關係,個園內叢生竹較少,只有孝順竹、鳳尾竹和小琴絲竹几種。

斑竹在所有的竹子裏,最具傳奇色彩、也最令人傷感的就是斑竹了。因為它和我們民族傳説中一個優美動人的悲劇故事緊密聯繫在一起。綠色的竹稈上呈現着紫色的斑點,宛如淚痕。根據晉代博物學家張華《博物志》記載: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堯有兩個女兒,一個叫娥皇、一個叫女英,姐妹倆同時嫁給繼承皇位的舜帝為妃。舜帝駕崩後,失去了丈夫的姐妹倆晝夜啼哭,泣淚成血,灑到竹子上,長出來的竹子從此部滿了斑點。人們把它叫做斑竹。後來,娥皇、女英的淚哭幹了,就投入湘江自盡了,傳説做了湘水女神,所以斑竹又叫湘妃竹。斑竹是著名觀賞竹。其實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斑竹的花紋應該是真菌腐蝕幼竹而成的。不過人們還是更願意相信它是淚珠染成的,“斑竹一枝千滴淚”所代表的忠貞的愛情,總是令人無限嚮往的。

碧玉間黃金黃金間碧玉是園內最多的竹子。此竹色彩美麗,葉片披針形,為優良的觀賞竹種。竹稈金黃色,節間帶有綠色條紋是黃金間碧玉;竹稈碧綠色,節間是黃色條紋者即碧玉間黃金。具有極高的觀賞性。

竹西佳處(竹徑)曲徑通幽,是江南園林的審美要素之一。而悠長纖瘦的竹林小徑,在體現園林意境美方面更勝一籌。進入竹生態區,即有一條數十米長的小路穿越其間,竹影橫斜,竹香清幽,篩光漏月。行至竹徑盡頭,可見一匾額上題着“竹西佳處”。竹西”的來歷,出自晚唐詩人杜牧吟詠揚州的詩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到了宋代詞人姜夔這裏,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的詞句,後來人們便用“竹西佳處”來指稱揚州。“竹西佳處”在這裏迴歸了字面的本來意義,顯然是在提示人們:此處竹景最佳。仔細琢磨回味,你會恍然大悟,其實,真正的竹西佳處,都在這條竹林小徑上呢。走過竹徑是一條由桂花樹枝葉交錯形成的林蔭小徑。桂花的花期大多在中秋前後,前後可持續20天左右,不過盛花期也就一個星期的樣子,此時天清露冷,所以亦有“冷露無聲濕桂花”的説法。每到花開的時候,滿園都浮動着清清悠悠的芬芳,令人沉醉。這時,你若是來遊園就可以盡情地享受這甜蜜的幽香。微風拂過的時候,細碎的桂花便如雨一般紛紛揚揚,落滿你的發稍和衣襟。 你現在看到的小樓是“叢書樓”。從名字可以知道這是主人藏書、讀書之所。桂花向來和舊時人們仕途得意、飛黃騰達密切相連。黃至筠在園中植桂花、置書樓當然是希望子孫後輩才華出眾,仕途通達。樓下有楹聯:清氣若蘭,虛懷當竹:樂情在水,靜趣同山。

冠蓋豪門鹽商第過叢書樓向南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園主黃至筠的日常起居之所。依照坐北面南、前宅後園的傳統,個園南部是主人的起居區,正門開在東關街上。大門對面是座豪華大八字磨磚磚雕照壁。陳從周先生在《園林叢話》中説;“華麗的照壁,貼水磨面磚,雕刻花紋,正中嵌‘福’字,像個園大門上的,製作精美。”清人金雪舫曾説個園是:“門庭旋馬集名流”……

揚州個園導遊詞 篇四

分峯造石當為揚州疊石的一大特色。個園是這方面的代表。該園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兩淮鹽總黃至筠於明壽芝園舊址重建。清時為馬曰璐兄弟二人別墅,小玲瓏山館,二馬是安徽祁門人,雖經營鹽業,但雅好書畫,尤其不惜重金收藏典籍,家中藏書百櫥,積十餘萬卷,《清史列傳。儒林傳》謂其“藏書甲大江南北”。家中有叢書樓,覓句廊、看山樓、紅藥階、透風透月兩明軒,至今舊制尚存,故名仍襲。全祖望曾寫《叢書樓記》,稱:“百年以來海內聚書之有名者,崑山徐氏、新城王氏、秀水朱氏其尤也,今以馬氏昆弟所有,幾過之。”可見其藏書之豐。可貴者馬氏並非將典籍深藏祕閣,寧飽蠹蟲,不輕易借人,而是編成《叢書樓目錄》,方便文友查閲,使書盡其用。詩人盧雅雨,學者惠棟,藏書家趙昱都曾借抄馬氏祕籍,而全祖望、厲鶚都曾長期寓此寫成了學術專著。如惠棟所贊:“玲瓏山館羣疆儔,邱索搜較苦未休。”

黃雖為鉅商,但也喜愛文化,人稱主人“生態竹”,自號“個園”,以號作為園名。

該園據説出自石濤的手筆,他一生多遊歷名山大川,“搜盡奇峯打草稿”,使之在個園設計中取材自然,卻又敢破常格,因而以四季假山匯於一園的獨特疊石藝術聞名遐邇。

未入園門,只見修石依門,筱竹勁挺,兩旁花台上石筍如春筍破土,縷縷陽光把稀疏竹影映射在園門的牆上,形成“個”字形的花紋圖案,烘托着園門正中的“個園”匾額,微風乍起,枝葉搖曳,只見牆上“個”字形的花飾不斷移動變換,“月映竹成千個字”(袁枚),你會不自覺地歎出“活了”!

過春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夏山,全是用太湖石疊成,秀石剔透,夭矯玲瓏。步入曲橋,兩旁奇石有的如玉鶴獨立,形態自若;有的似犀牛望月,憨態可掬。抬頭看,谷口上飛石外挑,恰如喜雀登梅,笑迎遠客;遠處眺,山頂上羣猴戲鬧,樂不可支。佳景俏石,使人目不暇接。過曲橋入洞谷,洞谷如屋,深邃幽靜,左登右攀,境界各殊。山澗石縫中,廣玉蘭盤根錯節;窗前階下,雨打芭蕉玉立亭亭。人行其間,只見濃蔭披灑,綠影叢叢,真是眉須皆碧了。

秋山最富畫意,山由懸巖峭壁的安徽黃石堆就,其石有的顏色赭黃,有的赤紅如染,其勢如刀劈斧削,險峻摩空,山隙間丹楓斜伸,曲幹虯枝與嶙峋山勢渾然天成;山頂翼然飛亭,登峯遠眺,羣峯低昂腳下,煙嵐飄隱其中,雖是咫尺之圖卻有百千里之景的磅礴氣勢。

如果夏景是以清新柔美的曲線的太湖石表現秀雅恬靜的意境,那麼秋景則以黃山石粗獷豪放的的直線表現雄偉闊大的壯觀。一具北方山嶺之雄,一兼南方山水之秀,峻美、秀美風格迥異,卻又在咫尺之內巧以樓前立體長廊相連,渾然一體而不突兀,和諧統一極富畫意詩情。

從黃石東峯步石而下,過“透風漏月”廳,是用宣石堆起的冬景。宣石中含有石英,迎光閃閃發亮,背光皚皚露白,無論近看遠觀,假山上似覆蓋一層未消的殘雪,散發着逼人的寒氣。山畔池旁,冬梅點點,疏影橫斜,暗香浮動,“霜高梅孕一身花”(袁枚),真是“春夏秋冬山光異趣,風晴雨露竹影多姿”。有人説景石四標準:“透、漏、險、瘦”,似乎已成定論。不!這不過是一般的疊石技巧,像個園這樣分峯造石,構成四季假山,遊園一週,似遊一年,已見構園者的不同殊俗;更可貴者,這春夏秋冬都不是孤立的個體截然分開,而是渾然天成。你看冬景雖給人以積雪未消的凜冽之感,但靠春景的西牆卻開了兩個圓形漏窗,只見枝枝翠竹過牆來,又給人們“嚴冬過盡綻春蕾”的深遠意境。整個園景猶如一幅構制巨大的畫卷,路隨景轉,景隨路換,疊山之外,園中又因勢散散落落佈置一些廳館樓台、石橋小院,配上聯對匾額,更有鳥囀鶯啼、蜂舞蝶戀,恰到好處,點到人心,構成美的和諧。

揚州個園導遊詞 篇五

各位遊客:説起古典園林,大家都會想起蘇州。然而,200 多年前,江淮古城揚州 的園林卻要勝過蘇州。早在清朝時曾有人對江南名勝作出過這樣的評價:看到我們剛才路過的竹石小景。近景遠景既內外有別,又 隔而不閉。這種以內外互對互借來增加入園第一景的深度的造園手法,還是個國的 獨特之處,可謂別出心裁。

從桂花廳沿着軒廊往西走,經過一片密密的竹林,便來 到水池邊上,隔水往北望去,只見藍色的天幕下,巍峨屹立着一座蒼古濃郁,玲政 剔透的太湖石假山,山下有石洞,山上有石台,形姿多變,形狀宛如天上的雲朵, 這就是夏山。

山前有一泓清澈的水潭,水上有曲橋一座,通向洞口,巧妙地藏起了水尾,給人以有一個幽靜的景區,這區域的主體 建築是一座南北敞達, 東西用牆圍閉的小廳, 這些建築給人的感覺好像帶了某些 卷,構成美的和諧。 遊客們:個園的主要景觀已經遊賞完畢了。在遊罷個園後,也許您會與我同樣 發出由衷的感歎:揚州個園,的確是園林中的精華之園。

揚州個園導遊詞 篇六

該園藝清光緒年間任過湖北漢黃道台、江漢關監督(有資料還説他曾任清政府駐法國公使)何芷(舟刀)所造,俗稱“何園”。因主人附庸風雅,從陶淵明“倚南窗以寄傲”、“登東皋以舒嘯”取意,為“寄嘯山莊”。

園分三部分,南部為住宅部分,前後三進,第一進為楠木大廳,二、三進為二層樓房,每進皆為七開間。楠木廳為主人會客之用,此廳極富層次,頂部為單檐歇山,中間三間略高,兩旁兩間略低,形成中高邊低的兩個層次。而從下部看,中間三間向前伸出兩米,旁邊兩間自然置於後部,立面上又形成中前邊後的兩個層次。廳內廳外裝飾極其富麗,外檐柱之間鑲嵌大型木雕月牙門九個,雕刻冰紋如意圖案,雀替是牡丹花的花籃,屋內窗隔全部使用梅花,冰紋鑲嵌而成。

除楠木廳外,後面兩進皆為雙層樓房,屋宇寬敞,規模宏大,每進之間皆列小院,小院中略置花台,配以樹木,以少量山石花草點景,顯得幽靜又富有生氣。總之南部建築總體佈局嚴整,基本是多進四合院式建築,是研究清代揚州大型民宅的活標本。

園的北部即為花園,分東西兩部分。一入東部,即感到構園者身手不凡,構園強調有山有水,園以山奇,山因水活,可此處一無山二無水,但是當你進園時,先見輔景,南面是一畦牡丹芍藥圃,北面湖石貼壁山林,那山林皆為太湖石堆就,緊貼着牆壁,又高過牆頭,山林延北壁逶迤西去,折向東壁,再西折向北,直通迴廊複道,共有60餘米,好似一石頭的屏嶂,不僅將牆外諸多低矮民宅遮掩,而貼壁山林本身時起時伏,在東北接踵處的峯巔,有一山亭點綴其間,假山的'竇穴、曲洞、石室、山房皆能上下溝通,給人以山外有山,樓外有樓的深遠意境。此園中多處使用此種包鑲之法,不僅用材節省,而且廓大了空間,使虛實結合,景有盡而意無窮,實為構園者處理特定地形的生花妙筆。

水的安排更為奇巧,何園為旱園,旱園水做常法都是挖一水塘,點綴些山石,沾點水氣而已。而何園構園者從一開始就另闢蹊徑,在進園處貼壁山林前,是一灣曲水,池旁湖石或如峭壁凌空,或如磯石俯瞰,池內碧水中游魚怡然,山上葛藤倒懸,更有山色樓台倩影映水,你會不自覺地歎道:“活了!”更有趣者,前園的牡丹廳房安排船廳,看着這船形的廳堂,人們彷彿已到湖邊,再看廳下,以鵝卵石和小瓦鋪成的水的波浪紋,起伏有致,似見波光粼粼,似聽裂岸濤聲,此時你抬頭看那楹聯,“月作主人梅作客,花為四壁船為家”,大概你頓時會忘卻這是一個旱園,而會疑為在湖濱漫步,舫內蕩槳。定會驚歎構園者能在東園的山水樓閣中,居然使之無水而有水意,無山都有山情。

如果説東園是何園的序幕,當你到西園時才看到何園的主體,樓台的豪華,層次的深密,複道廊的逶迤曲折,山石的深遽空靈,在園林中確是獨樹一幟。西園樓台極富層次,低層有池中的水亭;中層有蝴蝶廳、桂花廳、望月樓;高層還有山石凌空。主體建築蝴蝶廳是上下兩層的七楹樓房,中間三間稍突,兩側兩間稍斂,崇樓傑閣的歇山頂四角昂翹,如蝴蝶振翅起舞。一個個廳堂都裝扮得極為富麗,可貴的是這些樓台雖為單體,但以立體複道廊周接。部分遊廊為復廊(一條廊中間用牆分隔為二),把園巧妙地分成東西兩部。構園者知道,此園外景雖不可借,但園內景可以互借,因此在廊的上部開漏窗,有的用水磨花窗作為分隔,有的直接開成空心窗洞,有折窗形、花瓶形、梅朵形、海棠形,廊壁間還鑲嵌顏真卿《三表法帖》,王羲之《十七貼》等詩條石,使串廊本身就極富美感。

更值得稱道的以花窗為分隔,既可引進外景,又可泄出內景,自然加深了園林的層次,增加了園林內部環境氣氛的曲折變化,在各景之間相互呼應,相互因借中創造出更美的景色畫面和遊覽情趣來,這是“妙在因借”的活用。 西園的山峯是全園的最高處,主峯以太湖石堆就,造園者在湖池旁採用點石之法,繞湖池一週,高低錯落,曲折有致地以湖石圍岸,在水亭旁又以湖石構成的曲橋以通亭閣,而在西南角則堆石成峯,有險壁、有懸崖、有奇峯、有幽巖,或如一人,或似一物,或象羣猴戲鬧,或如雄鷹高踞。底部還有梅花三洞,互相串連、碧水貫穿其中,遠遠望去,顯得幽深清冷。此處構山極為適宜,因此處是園的邊緣,僅一牆之隔即為園外,而遊賞者看着高聳的山石,定會產生“正人萬山圈子裏,一山過後一山攔”之感。這就增加了景深,開拓了意境。且山極空靈,上有盤山曲道,下有空谷勾連,既可沿山道仔細玩味山石奇趣,又可登山頂俯視全園美景,還可在山谷中納涼品茗,敍談話舊。

揚州個園導遊詞 篇七

大家看到樓在眼前卻找不到上樓的樓梯,我們一起進屋看看,那麼樓梯到底在哪呢?先留個懸念給大家,遊園快結束時我為大家揭示謎底。樓前有一小小院落,植梧桐一株,主幹已斜出屋檐,頗有些“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意味。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南部住宅部分。依照坐北朝南、前宅後園的傳統,個園南部是主人的起居區,正門開在東關街上。住宅分別以“祿、福、壽”為主題,由東、中、西三條軸線組成,每條軸線分為前、中、後三進,由兩條火巷分隔。是中國傳統的建築樣式:“九宮格佈局”。

“民以食為天”我們首先來看看黃家的廚房,內設大鍋灶、置食盒、酒罈、條凳等廚房用具,黃家大灶為五眼灶,從大到小一字排開,各有各的用途,藉此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大户人家廚子下人為準備美味佳餚的繁忙場景。灶台邊沿懸掛隔板,起到了隔離油污,頗有現代圍裙的用途。大灶旁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小灶,也就是俗話所説的“開小灶”,同樣是五眼灶,用來煲湯再好不過了。

個園主人的飲食很講究,據説吃的雞蛋,是專門用人蔘、白朮等名貴的中藥材喂大的雞生的,每個蛋的成本價要“一兩紋銀”。當時一石大米的售價才一兩多“紋銀”,園主人每天早上要吃“兩枚”雞蛋,相當於普通百姓大半年口糧的費用。廚師每天早上還要為主人蒸出十幾種點心來招待客人,葷素營養搭配,南北風味俱全。淮揚菜之所以能把中國普通的菜餚發揚到極致,揚州眾多的鹽商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現在我們所到達的就是黃家的餐廳了,餐廳的橫樑上採用的是金絲楠木,所以又稱楠木廳,楠木千年不朽,萬年不腐。採用如此粗大的楠木作為大梁完全是主人家豐厚家資的真實寫照。我們再來看看正前方條案上擺放的物件,東邊是一隻花瓶,西邊是座插鏡,東瓶西鏡,我們這裏取其諧音“平平靜靜”的意思。中間這張圓桌是由兩個半圓的桌子拼起來的,當時男主人不在家,桌子兩邊分開靠牆擺放,男主人在家拼成圓形,寓意“團團圓圓”。

揚州個園導遊詞 篇八

揚州個園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東關街的北段,是中國園林中以疊石見長的著名園林景觀,亦是全國的四大名園之一。 個園是以竹石取勝,連園名中的“個”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邊,應合了庭園裏各色竹子。 個園的疊石藝術,採用分峯用石的手法,運用不同石料堆疊而成“春、夏、秋、冬”四景。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達出“春景豔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粧,冬景慘淡而如睡”和“春山宜遊,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詩情畫意。 個園旨趣新穎,結構嚴密,是中國園林的孤例,也是揚州最富盛名的園景之一。

江蘇揚州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它是清嘉慶、道光年間兩淮鹽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興建起來的。當時園中遍植翠竹,蓋取東坡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葉形狀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

個園以四季假山的堆疊精巧而著名。 步入個園大門,便見湖石傍門,修竹繁茂,石筍參差,恰似“雨後春筍”破土而出,此即個園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與不似之間,與整個“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來,繞過“宜雨軒”,眼前豁然開朗。在濃陰環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現在面前,這就是“夏山”。過石橋,進石洞,只覺得藕荷飄香,蒼翠生涼。 轉過“鶴亭”,是座“一”字形長樓,循樓而去,“秋從夏雨聲中入”,長廊盡繃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黃山石堆疊而成,構思大膽,用石潑辣,相傳為大畫家石濤傑作。看此山,山勢巍峨,峯巒起伏,又見古柏斜伸,紅楓遍植,鐘乳石掛,石橋儼然,氣象果然不同一般。設若晴天薄暮時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紅如染,“秋高氣爽”的詩情畫意頓時溢出。 步下秋山,過“透風漏月廳”迎面是一組由白色石英石堆疊而成的“冬景”。一隻只“雪獅似頑皮的孩子殘雪堆就”。山脈、山頂“終年積雪”。南面有一堵白圍牆,牆上開了四排風洞,使人不寒而覺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