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網上培訓研修日誌精彩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87K

教師網上培訓研修日誌精彩多篇

教師個人研修日誌 篇一

校本研修是以校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師發展和教學研究制度的簡稱。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創新的根本,隊伍建設的核心是教師專業發展。校本研修作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舉措和有效模式已經成為教育界的共識,也已經成為教師的內在需求。

校本研修包含校本培訓和校本研究兩方面含義,是為滿足學校和教師的發展需求,針對學校和教師實際,由學校自主確定研修目標、研修內容、研修方式,以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的一種繼續教育活動。其中校本培訓是校本研究的基礎,校本研究是校本培訓的拓展。校本研修的目的是使教師發展為“研究者”,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校本研修的出發點創造了有利於教師研究的氛圍,使教師有機會對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公開而自由的討論,鼓勵了思維的獨立性與創造性,加深了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能夠達到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的目的。

校本研修創設了和諧濃厚的研究氛圍,實現了主研與羣研結合,行為與理念互動,理論與實踐統一,喚醒了教師的主體意識,促進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學習方式和歷練方式發生全方位的變革,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要樹立以學校為本的理念。校本研修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學校教學工作中的問題、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教師和學生髮展中的問題以及課改過程中的問題。這些問題要具有真實性,強調解決教師自己的問題、真實的問題、實際的問題。核心問題一定是教學工作的問題。同時,這些問題不能偏離“學校為本”,偏向“校外為本”,不能研而不用,這樣對學校發展沒有什麼實際效果。

要樹立以學校發展為本的理念。學校的生存和發展要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要積極應變以全面適應。校本研修建設要圍繞這個核心要素進行,有效地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為此,學校應該成為一個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的學習型組織,創設一切便利條件,充分發揮教師個體創造力和教師羣體合作力,使個體價值與羣體績效得以最大限度的顯現,進而在校本研修建設中不斷促進學校發展,這正是校本研修建設的核心價值與目標。

要樹立以行動為本的理念。校本研修關注的是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重視的是過程,是改進;強調的是教師在完成一個教學過程後的必要的總結和反思,即教師要在工作中學習,這是校本研修的顯著特徵,它要求所有的教師都要成為行動的主動參與者,這是與傳統的教研方式,和以會議報告為主的研究方式的根本內區別。校本研修還要求教師個人的主動學習,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在推進校本研修的過程中,學校必須激發教師更強的學習動機,調動教師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這是校本研修的關鍵。

要樹立以協作為本的理念。協作研修能夠使教師獲得成長的最直接的實踐資源,它不僅使教師學到書本的或者理論的知識,更在於學到其他教師濃縮了的實踐經驗,這是個體學習中因受時空限制所無法實現的優勢。

自修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自修是自主學習,選擇性學習,帶着問題學習,批判性學習。自修是自我修煉,通過自選多種學習資源──讀專著、報刊、拜師、聽課、觀摩、錄像、看教育電視節目、上網、做課題、調查、微型科研等有效地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是教師自我提升的基礎。自修要成為教師自覺的日常行為。

反思是認識自己的重要途徑,又是改變自己的前提;反思是教師對其經歷的教育事件及其反映的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的重新認識。教育觀念解決應當怎樣想的問題,教育行為解決具體怎樣做的問題。反思的對照是理論;反思的基礎是實踐;反思的目的是改進。正所謂“實踐+反思=真知”。

“自修──反思”的方式實質上是一種研究性學習方式。其目的在於幫助教師確立起一種終身學習觀與發展觀,其實質是讓教師自身的思想、觀念、行為始終處於一種追求創新的境界;其着眼點是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強調教師的自我反思、自我實現、自我超越。它是既把社會、學校的需要和教師本人的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又充分發揮教師在繼續教育中的潛能和主體作用的有效模式。

個人研修日誌 篇二

地理學是一門多學科、跨領域、門類複雜的綜合性學科,是非常適合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一門課程。但由於國中學生的知識基礎、知識結構、認知水平有限等原因,國中地理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應本着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原則,以課本內容為基礎,結合社會、生活、環境、時事,開展一些適宜的實踐性探究和學習。

1.利用地理實驗,將課堂教學活化,培養觀察動手能力。讓學生實驗並觀察小魚在清水、污水兩種不同環境中的生活狀況,作好觀察記錄,從而説明污染環境對生物的直接危害。又如為了説明森林對保持水土的作用,可通過把有、無植被的兩種土壤放入等體積木槽中,注入等量的水的實驗,從水輸出的時間、水量、水色等角度觀察蓄水能力和水土流失的不同狀況,讓學生接受直觀生動的環境教育。

2.利用集體活動,開展實地考察,培養實踐探究能力。學校每年都組織學生春、秋遊,這其實是結合本地鄉土地理教學,培養讀圖能力的良機。在出發前,就讓學生在地圖上“預遊”,找路線、查景觀,並佈置一些考察任務。到達實地後,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去完成任務,回來後交一篇考察小報告。這樣讓學生在領略美好風光、感受現代化建設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培養了實踐能力,寓教於“遊樂”中,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開展地理小報的製作、評選活動,培養學生初步從事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可以選擇一些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專題,由學生自己收集相關資料,以地理小報的形式來學習。國中地理中有關宇宙的知識介紹很少,但學生們對神祕的宇宙非常感興趣,組織同學們收集有關宇宙的知識、資料,包括圖片、文字、數據等,要求4人為一組,合作編一份主題為“宇宙知多少”的地理小報,並評選出一些好的作品,張貼於校宣傳櫥窗內,讓同學們相互交流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

4.結合社會新聞、時事,選擇適宜的專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在講授《中國地理》的“分區地理”時,將全國分為兩大部分:東部和西部。結合西部大開發,要求學生自由組合,6~8人一組,從地理學角度,選擇某一個具體方面,以“走進西部”為課題,對西部作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學生們的積極性相當高,他們查閲各種資料,並運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分別從自然、經濟、人口、文化、交通、環境、資源等各方面闡述了西部大開發的目的和意義,並就“怎樣對西部進行開發”、“開發西部應着重注意的問題”、“西部開發利與弊”等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要求學生寫一篇具有一定質量的論文。

5.聯繫生活實際,運用多種知識,選擇適宜的辯題,開展辯論賽。結合相關教學內容,啟發學生擬定一些辯題,展開辯論賽。由他們自由組合成兩隊,抽籤決定正反方,各選出四個辯手,並分頭去確立論點、收集論據、組織辯詞等。同時也由學生自行商議,邀請一些老師作評委。例如:結合“中國人口分佈”教學,擬定“中國人口分佈現狀利大還是弊大”;結合“中國水資源”教學,擬定“喝純水是不是好事”等,組織學生展開辯論。通過賽前的準備、賽場上的脣槍舌劍,學生們對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思維更加嚴謹,也鍛鍊了學生的演説能力。

6.結合社區環境,配合社會活動,開展實踐調查、專題研究。在假期中,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鄉鎮、街道進行訪問,調查這一地區近幾年人口數量變化的狀況,瞭解人口數量變化的原因,並完成調查報告;又組織學生們在市場上調查各種水果的產地,結合各地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認識自然環境與農業生產之間的關係。針對學校要求同學們在暑假中收集廢電池,佈置假期研究性學習的任務:通過參觀、調查、資料學習等途徑研究廢棄電池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通過調查學習,獲得了豐富的資料,得到了感性認識,又受到了深刻教育,激發了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和義務感。

個人研修日誌 篇三

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國小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一、通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

其一,對國小教師來説,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

其二,我們這些綜合科從現在的教育角度上講不是一門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科。教師對此的定位非常迷惑。但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脱“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

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新鮮芳香、體現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説,“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

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温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教師個人研修日誌 篇四

研修學習中,我從思想上、工作上以及在教科研活動上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通過學習,改變了以往教學中比較隨意的、目的性不是很強的工作態度。使我在工作、學習上從被動走向主動,從消極態度變為積極態度,從而對自身有了很大的促進和提高。

在工作中,由於學初就制定了該學期的工作計劃,因此,每學期自己就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就能很快地有目標、有計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

1、在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備課,始終貫徹新課標的理念。自從學校進行研究教學以來,堅持備詳案,寫課後反思。特別是羽毛球教學,對我來説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項目,但我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邊教邊學,課前制定詳細的教案,課後撰寫教學反思,形成了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方式。

2、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課堂常規及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在教學中努力使每一學生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並讓大部分學生都喜歡上該項目,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特別是本學期的教學,讓我欣慰的看到了自己付出所取得的成果。

本學期羽毛球選項班的學生課堂紀律非常好,每位學生都有積極參加運動的興趣,改變了以往有一部分女生為了逃避運動而選修羽毛球課而形成的自由活動的模式。課的組織紀律,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間的互幫互助,課後的不斷練習,合作學習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平時,當我負責課外活動時,學生還會積極主動跑來向我請教。在我外出學習或開會期間,各班學生都能在體委的帶領下自覺練習。在學期考核中發現,學生的羽毛球技術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研修的學習活動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我們學員間開展了磨課、同課異構,如何聽課評課,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等等主題的研討活動。讓我在教材的處理、隊伍的調動、教材教法學法、如何設計一堂課、如何抓課的重難點、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哪些方面的環節、課後如何評課等等都有一定的提高。讓我從一個原來只以為能認認真真把課上好就認為自己很不錯的教師,成為一個學會去研究、學會去思考的研究型的的教師,從而讓我能更客觀地瞭解自己教學中的優缺點,不斷地向他人取長補短。

今後,我將繼續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及時更新知識結構,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學習、探索,做一個“研究型”體育教師,促進自身體育素養的持續發展;同時發揮體育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引領學校其他年輕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

數學研修日誌 篇五

在研修期間的每一天,我堅持觀看學習案例、積極參與在線研討、線下討論、相互交流評論、撰寫研修感言、認真完成作業,忙得不亦樂乎。在這次網絡研修中,我完成了提問和回答作業。在進行學習的同時,我還結合自己學習的實際,將自己所學與其他學員學習情況進行對比,積極進行反思,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同時和其他學員進行了線上的討論交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從工作到現在,我一直從事中學數學教學工作,也一直不斷的研學有關數學知識,多次參加各種教學培訓,這次研修對我來説還是得到了很大的幫助。無論從教學的理念還是教學方法上都有很大的觸動,無論是一線的優秀教師對案例的生動解析,還是專家名師對理論的生動講解,還有能夠跟很多數學老師探討,這些都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內心,產生了情感的共鳴。這次培訓讓我對數學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數學它不併是枯燥無味的數字算式教學,它是一門集生活、方法、情感在一起的一門很有趣的實用學科。老師作為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着和引領者,只有與學生心靈溝通,貼近學生,貼近生活,才能使數學教學走進學生的心理,使數學教學日趨生活化。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非常關注專家們的先進教學理念,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看完,總會有收穫。通過研修,促進了我對教學的重新認識和理解。

通過這次對教育專題的認真學習和研討,可以説收穫的確不小,同時也給自己的教學理念帶來很多新的思考,下面我談談自己的收穫:

1、通過對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有效性學習的收穫是: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提倡合作交流,以多種教學方式探求教學的有效。

2、通過對新課程理念下空間與圖形教學的研討學習的收穫是:對於涉及此問題的教學,我們儘量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通過對“應用題”教學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學習的收穫是:不再是原來的固定步驟,而真正理解了應用題的教學流程,教學應用題應注重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以及教學的策略,而不是單純地讓學生記住解題的步驟。

4、通過對新課程理念下統計與概率教學研討學習的收穫是:在教學統計中,我們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注重空間概念的建立,以多種方式、多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對於概率的教學,注重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的聯繫,注重聯繫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多實踐、多推理。

教師個人研修日誌 篇六

長期以來,音樂學科教學都還存在着一種較為傳統和固化的觀念,就是以把自己的學科知識傳授給學生作為教學的職業基準。大家常説教師要“為人師表”,而卻忽視了“師表”中的“榜樣、表率”之內涵。教師要體現榜樣和表率作用,不僅只是在完成一個教學的過程,同時,也要發揮在教學中的示範作用。

音樂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知識、技能的訓練和掌握的一個過程,但更應當重視音師教師自身所應具有的榜樣與示範作用。如果把課堂教學僅作為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單一過程,那可以説是音樂教師“榜樣與示範”內涵的一種缺失。

如在以往的音教專業的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多數教師曾把“教學內容”看作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將課堂知識傳授視為理應完成的一個過程而已。應該説這是不夠完善和健全的教學宗旨。一是限制了學生的認知能力;二是限制了對學生認知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發展的關注;同時,也忽略了學生在學習時的向師性,以及他們直接對老師的言行舉止的關注,包括教態、廣博的知識、個人藝術魅力、紮實的專業技能等,包括教師自身的示範作用。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在新課標指導下的普通學校的音樂教學中,音樂欣賞課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們要重視課堂教學中的情感體驗和情感交流,並在教學上以自我身份和角色來影響學生,將自己的示範作為學生的一面鏡子。

課改的不斷深入和推進,音樂教師的教育觀念、藝術修養、知識結構、業務能力等,都在不斷地深化與提升。在加之近年來大批專業院校的畢業生充實到音樂教師隊伍中,使音樂教師的專業化整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手法也越來越靈活多樣,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於音樂課堂,的確給音樂課帶來了無限生氣和活力。然而,但隨之帶來的問題也就出現了,現在越來越多的音樂課堂中,教師的範唱、範奏,已逐漸被多媒體課件所取代。久而久之,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基本技能就逐漸退化了,面對這種現象,我們音樂教師要清醒的認識到,教師的示範意義及作用,教師的示範作用不是多媒體可以全面替代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正確示範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音樂教師從第一堂課起,言行舉止就應散發藝術魅力、充滿藝術激情。教師聲情並茂的演唱,揮灑自如的演奏,都會深深地吸引學生模仿、學習、追求和超越。作為學生的一面鏡子,教師要善於利用自已的身份和角色來影響學生,使學生仰慕你那紮實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基本功,從而使學生喜歡你的音樂課。

試想一個歌聲優美、舞姿優雅、彈奏流暢的教師,將會帶給學生怎樣的美的藝術享受,有這樣良好基本功的老師,學生怎能不愛戴、不崇拜呢?如果音樂教師每一項示範都能做的到位,那麼,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是可想而知的。同樣,正確的示範可以使學生在體驗到音樂美、舞蹈美、琴聲美和藝術美的同時,獲得一種滿意的心理感受,並由此而產生學習音樂的極大興趣。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喜愛音樂,要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藴涵的音樂美,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要不斷提高音樂教學技能,用自己的歌聲、琴聲、語言和動作,將音樂的美傳達給學生;要善於用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教師用自己廣博的知識、紮實的專業技能去“征服”學生,可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只有擁有了淵博的知識和紮實的專業技能,才能創造性地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啟迪學生思維,旁徵博引,引導學生進行音樂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