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蘇軾赤壁賦全文【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1W

蘇軾赤壁賦全文【精品多篇】

賞析 篇一

《赤壁賦》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全文緊扣風、月來展開描述與議論。以風、月之景開卷,又於文中反覆再現風、月形象。歌中的“擊空明兮溯流光”則是由景入論的轉折。客的傷感起於曹操的“月明星稀”,最終“抱明月而長終”、“託遺響於悲風”的悲哀,仍然不離“風”、“月”二字。蘇子的對答,亦從清風、明月入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景物的連貫,不僅僅在結構上使全文儼然一體,精湛縝密,並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起伏變化。起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外觀;“扣舷而歌之”則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樂甚”向“愀然”的過渡;客人寄悲哀於風月,情緒轉入低沉消極;最終仍是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的感傷。景物的反覆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複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到達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完美統一。

全文借景取理,依理述志。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作者抓住風和月展開描述與議論。文章分三層來表現作者複雜矛盾的內心世界:首先寫月夜泛舟大江,飲酒賦詩,使人沉浸在完美景色之中而忘懷世俗的歡樂心境;再從憑弔歷史人物的興亡,感到人生短促,變動不居,因而跌入現實的苦悶;最終闡發變與不變的哲理,申述人類和萬物同樣是永久地存在,表現了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寫景、抒情、説理到達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之所以説《赤壁賦》是蘇軾散文的代表作,是因為這篇文章幾乎包攬了蘇文的主要風格特點。宋元明清以來,不少文人紛紛指出,蘇文的風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説是“汗漫”,是“暢達”,是“一瀉千里、純以氣勝”,確實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夠全面、確切。從《赤壁賦》來看,蘇文的風格乃是一種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陽剛之美。文中無論説理,還是敍事、抒情,都能“隨物賦形”、窮形盡相,寫歡快時能夠羽化登仙、飄然世外;述哀傷時,又能拿動蛟龍、泣嫠婦作比;而蘇文的舒捲自如、活潑流暢,在《赤壁賦》中也不難發現,像“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這樣的句子真是一氣呵成,如同“行雲流水”,揮灑自如。至於語言的精練生動、詞簡情真,就更是能夠在文章中信手舉來,毫不費力。“徘徊於斗牛之間”的“徘徊”;“渺滄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鈞,讀來似鏗鏘作金石聲。《赤壁賦》一文還充分體現了蘇軾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暢的特色,那種純真自然之美給古往今來的無數讀者帶來了多麼難忘的藝術享受。

蘇軾《赤壁賦》 篇二

蘇予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 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邀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日:“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2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①正襟危坐 ②山川相繆

③順流而東也 ④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⑤漁樵於江渚之上 ⑥侶魚蝦而友麋鹿

2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語出曹操所寫的《 》詩。“逝者如斯”,語出《 》,它的語意為 。(4分)

23、第一段文字中,客人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暫”的是哪一句話: 。 (2分)

24、第二段文字中作者借江水、清風、明月等意象來寫事物“變”與“不變”的二重悖論,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 的情懷。(2分)

2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⑴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⑵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

參考答案:

21、①端正。 ②通“繚”,連結、盤繞 ③向東前進 ④享用

⑤打魚 砍柴 ⑥以……為伴侶 以……為朋友

22、短歌行 論語 用以形容光陰如流水一去不返

23、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24、曠達

25、⑴我打自己像蜉蝣一樣短暫的生命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穀粒,哀歎我短暫的生命,而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

⑵只有這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了就成為聲音,眼睛看到了就成為景色,佔有它們,無人禁止,使用它們,無窮無盡。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

特殊句式 篇三

1、狀語後置:

①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②月出於東山之上。

③徘徊於斗牛之間。

④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⑤寄蜉蝣於天地。

⑥託遺響於悲風。

⑦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⑧相與枕藉乎舟中。

2、賓語前置:

①何為其然也?

②而今安在哉?

③而又何羨乎?

3、被動句: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4、定語後置:

①凌萬頃之茫然。

②客有吹洞簫者。

詞多義 篇四

1、望:

七月既望(名詞,陰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向遠處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詞)

倚歌而和之(歌聲)

3、如:

縱一葦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像)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像)

4、然:

其聲嗚嗚然(……的樣子,像聲詞詞尾)

何為其然也(這樣)

5、長:

抱明月而長終(永遠)

而卒莫消長也(增長)

6、於: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在)

月出於東山之上(從)

徘徊於斗牛之間(在)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被)

託遺響於悲風(給)

7、之:

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詞)

扣舷而歌之(音節助詞)

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

8、顧

道士顧笑(回頭看)

顧。而樂之(看)

顧。安所得酒乎(只是,不過)

顧而樂之(表承接)

9、而

攝衣而上(表修飾)

歸而謀諸婦(表承接)

悄然而悲(表修飾)

反而登舟(表承接)

肅然而恐(表修飾)

聽其所止而休焉(表承接)

揖予而言(表修飾)

掠予舟而西也(表承接)

俛而不答(表修飾)

而江山不可復識矣(錶轉折)

飛鳴而過我者(表修飾)

10、於

將歸於臨皋(到)

復遊於赤壁之下(在)

11、焉

蓋二客不能從焉(語氣詞)

聽其所止而休焉(兼詞,於之)

12、乎

凜乎其不可久留也(語氣詞,表感歎)

放乎中流(介詞,可譯為在)

蘇軾赤壁賦全文 篇五

蘇軾是宋代的文學大家,他的。文學主張及其創作實踐。至今深深地影響着我國的文壇,他的詩文作品屢屢被選為我國中國小語文教材之中。自國小,國中,高中乃至大學,他的詩文都深受執教者和受教者的喜愛。這種現象,在我國曆代作家中。是少有鮮聞的。譬如屈原,其作品意義深遠,影響亦大,但由於與現讀者隔膜濛遠,難以理解,所以其受歡迎的程度自然就低,其餘還有那種應付之作,因某一特定原因硬塞進教材的,自然就更不可用於而語了。當然,我國的優秀文化傳統博大情深,深受人民喜愛的作家作品。如繁星翰海。但親切如蘇軾者,亦不為多。

現行高中語文教材,雖經過各方討論、論證,專家和權威部門審定,又有多篇蘇軾詩文選入,此亦可證明蘇軾詩文之不朽!

高中語文必修一第六課,是蘇軾的《前赤壁賦》,課文題為《赤壁賦》,只在課文註釋中標明,此賦為《前赤壁賦》。蘇軾的前後《赤壁賦》都是蘇軾遊記文中的精品、極品其文學價值極高,實為我國古代遊記文學的經典之作。

前後《赤壁賦》均創作於蘇軾因“烏台詩案”謫居黃州期間,兩文都體現了作者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萎靡消沉,而是灑脱飄然,寄豪情于山水,蕩胸臆於自然。

《前赤壁賦》(即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所題《赤壁賦》,下文亦同)記敍了作者攜客於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農曆七月十六日夜遊赤壁的情景,文章起筆不凡,一篇敍事寫景之文,寫的如此清新優美,情韻動人,不愧為名家大手筆。

文章先交代時間、地點和人物,接着寫作者與客夜泛舟於赤壁的所見所感。作者運用白描的手法,將“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日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江景,巧妙的組成一幅生動真切的畫面。今人讀來,猶有身臨其境之感!接着,作者用極富浪漫色彩的筆調,抒寫了自己與客夜的感受:“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只有飄逸灑脱之人,才能領悟此景,也只有豁達脱俗之人才會有此感受,千年蘇軾,真是不虛此行此遊,其後情景定然更為精彩!

有景如此,對景高歌,方為樂事。中國古代的文豪,大多與酒結下了深厚的淵源,曹操不是“對酒當歌”麼,陶淵明不是“把酒東籬下”而“悠然見南山”麼?還有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蘇軾自然是不會例外的,“於是飲酒樂甚,扣船而歌之”。真乃神仙胸襟,好不令人神馳心漾!而後且飲且歌,歌詞清麗,而客又吹洞蕭而和之,真是良辰美景,詩酒興會,樂亦無窮也。然而作者筆鋒一轉,巧妙地將樂轉入悲來:“洞蕭其聲鳴鳴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洞蕭之聲渾厚低沉,本是其音色特徵,所以由此轉悲,實屬意外之自然。此時作者又以誇張之筆,對舉之句,極寫了洞蕭之悲的感染力:“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文中洞蕭之聲悲,實則暗喻作者心中之憾,此乃作者因“烏台詩案”負“莫須有”之罪名,被貶謫黃州,使其雄才難展,壯志難酬,對一個“此心耿耿,歸於憂國”的有志有才之人來説,實是人生之大憾。憾則憾矣,但作者並不因此消沉,而是積極的自為開脱,保持樂觀的心態,因此也就有了下文的與客對話;作者問蕭聲悲的原因:“何為其然也”客人對“悲”的解釋:一是想到當年赤壁之站的風雲人物都已一去不返,何況我輩等閒之人呢?二是廣闊的天地和悠悠不盡的長江而感到人生之渺小與短促,於是乎,悲從中來。這段客人的答話,其實是作者政治上失意後所產生的人生無常的消極情緒的真實流露。這樣説來,似乎與前文有些矛盾,其實不然,蘇軾睿智之人,七情六慾自然豐富於常人,對景生情,觸發因政治失意而產生的一時消極情緒,亦屬自然。最為可貴的是,他能從此消極情緒跳出來,轉入理智和超然。此段文字,文氣充沛,感情深沉,為逼出下文主人對客人的勸慰作了充分的準備。

於是也有順理成章地有了下文主人對客人的勸慰,着重的表現了作者“變”與“不變”的相對主義理論和“物各有主”的觀念,這是全文的主旨所在,這其中,雖然有作者縱情山水與世無爭的消極思想,但更主要的是一種曠達,一種灑脱,一種理智和超然,這實在是常人難及的。盡人事而順自然,這實在是一種大徹悟、大智慧。正因為蘇軾如此,方成就了千古文豪!直到今天,這依然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最後一段,文章以主客開懷暢飲,由悲傷又轉到了快樂,和文章開頭相呼應。

總覽全文,通篇緊緊圍繞着明月江水之景,進行敍述、描寫和議論,在敍述中議論,使文章富有思致和理趣,在敍事、描寫、議論抒情,使文章情趣頓生,使全文達到了情、景、理的完美而和諧的統一。同時文學構思新穎,層次井然,波瀾起伏,首尾呼應,奔放而又自然,流暢而富於變化,情景交融,如詩如畫,極富美感,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重點語句翻譯 篇六

1、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譯文:月亮從東邊山上升起,徘徊在鬥宿、牛宿之間。

2、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譯文:任憑小船在茫茫無際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過那浩蕩渺遠的江面。

3、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譯文:多麼廣闊浩瀚啊,我們像凌空駕風而行,不知道將停留到什麼地方;飄飄然,我們像脱離塵世,無牽無掛,變成飛昇仙界的神仙。

4、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譯文:哀歎我們生命的短促,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

5、蓋其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譯文:原來,要是從那變化的方面去看它,那麼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連一眨眼的。時間都不曾保持過原狀;從那不變的方面去看它,那麼事物和我們本身都沒有窮盡。

《赤壁賦》原文 篇七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於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原文 篇八

第一段從開頭“壬戌之秋”到“羽化而登仙”。這是“賦”的正文以前一段簡短的敍事,這裏面又分三小節。

第一小節共四句,點明時間、人物、地點。這是寫賦的正規筆墨,如一篇長詩前的小序。

第二小節共五句,前兩句寫景,後三句寫事,亦即把客觀的`景物和主觀的言行錯綜着、交替着來寫。我在前面曾説,本篇以寫志為主,不強調對景物的描述;因此本篇的景語只有四句,即此處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和下一小節的“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而已。但這四句極凝鍊簡括,“清風”二句寫風與江。“白露”二句寫月與江。總之,景物描寫只為點出“江”和“月”來,作為後文“寫志”時舉例用的。而當前,作者已寫出月下江景,不必更多費筆墨了。

“誦明月之詩”兩句與下文“月明星稀”兩句同一機杼,蓋文人遊山玩水,很容易從客觀景物聯想到昔日所讀的作品,然後再由前人的作品生髮出自己的感想來。此處寫月未出而先用《陳風月出》作引子,“誦明月之詩”兩句是互文見義,但有時這種互文見義的句子不能前後互換。因為“窈窕之章”是在“明月之詩”裏面的,內涵大小不同,所以小者不能擺在大者之前。而先“誦”後“歌”,亦合於詩人吟詠時實際情況。人們對景生情,總是感情愈來愈激動,“歌”比“誦”要更牽動感情,故誦在先而歌在後。於此可見作者文心細密之處。

第三小節仍是先景後事,由事生情。造語自然生動,然多有所本。用“徘徊”寫月光移動,古詩屢見,如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可憐樓上月徘徊”及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白露橫江”句亦從《春江花月夜》“空裏流霜不覺飛”化出,“水光接天”句化用趙嘏《江樓感舊》“月光如水水如天”,“一葦”用《詩經河廣》“一葦杭之”’“萬頃”用謝惠連《雪賦》及范仲淹《岳陽樓記》,“馮虛御風”用《莊子逍遙遊》,“遺世獨立”用李延年歌,“羽化”用《晉書》,“登仙”用《遠遊》。其自然生動之妙,在於句偶而文字並不對仗,得古賦之神(如《九歌》中“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即是句偶而文不對仗者)。

這一小節每句都依次第先後而寫成,不容移置。“少焉”以下寫月出,由“出”而“徘徊”。“白露”二句是月出後所見,由水上而天空,由近而遠。“縱一葦”句是寫主觀的遊者,“凌萬頃”句是寫客觀的江面。“浩浩乎”句寫泛舟江上的現象,“飄飄乎”句則寫舟中人的心情感受。筆勢流暢,宛如信手拈來,詞語皆有出典,卻不着堆砌痕跡。

…本站 …

從“於是飲酒樂甚”至“泣孤舟之嫠婦”是第二段。這裏面自然分作兩層,歌詞是一層,蕭聲是又一層。作者描繪簫聲屬於“體物”,但“體物”卻是為了“寫志”。蘇軾在這篇賦中以“哀”“樂”對舉,借主客問答以寫志抒情,其實是作者本人矛盾心情的兩個方面。最後,“樂”戰勝了“哀”,主客同達於“共適”之境界。而“哀”的流露全藉助於簫聲。故作者在這裏用全力刻畫它。

我個人認為,這一篇立意的主句全在此歌的後二句,即“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比君,這兩句寫出了蘇軾的忠君之殷切。忠君誠然是侷限,但在蘇軾身上卻應一分為二地對待。忠君思想正是蘇軾思為世用,希望為宋王朝分憂,對功業有所建樹的動力。這裏面含有積極因素。下文“哀吾生之須臾”與“共適”於“無盡藏”的江山風月,都從此生髮出來,妙在並不着痕跡。一個人既出仕做官,思用於世,遇到小人讒謗,自然有“哀”的一面。但如果從此消極頹唐,不思振作,那就談不到完成忠君的目的。於是當客觀形勢對自己最不利時,便力求胸襟豁達,順乎自然,以適應逆境;同時並不放棄忠君用世的一貫精神,即使在身遭貶謫之際也還要“望美人兮天一方”,這正是蘇軾的主要的、始終如一的生活態度。作者的歌詞中並沒有“哀”的成分,甚至是在“飲酒樂甚”的情況下無心流露出來的,所謂“渺渺兮予懷”,正是思忠君用世而不可得的表現,因此才不得不“望美人兮天一方”。吹簫的“客”是理解歌詞內容的,所以把這一方面的感情加強,用簫聲傾訴出唱歌人內心的哀怨。這樣一來,矛盾就公開亮出來了,於是引起下文,借主客對話把複雜的思想活動和盤托出,卻又涇渭分明。文章構思之巧妙,竟到了使人不易覺察的程度,這不能不説是蘇軾才華洋溢的體現。

寫簫聲也是一段精彩文字。“怨”“慕”“泣”“訴”四字抓住了簫聲的特點,也寫出了“哀”的特點。“嗚嗚”寫初吹,字面用《史記李斯列傳》;“怨”“慕”“泣”“訴”化用《孟子》;“舞幽壑”句,暗用《國史補》裏吹笛事;“孤舟嫠婦”暗用白居易《琵琶行》。“如怨如慕”二句,寫簫聲吹人精彩動人處,使聽者情不自禁聯想到人的七情六慾。“餘音”二句寫簫聲結束。然後再加上兩句誇張性的比喻,以摹繪其出神人化。

第三段是傷時憂國的正面文字,卻從懷古方面落筆,乃見筆力。懷古又先從誦古人詩句寫起,“月明星稀”兩句正從當前江月之景聯想而得,似有意,若無意。從心中的詩句推展開去,然後寫到目中所見之地形,然後把古人曹操推到背景的正面。“方其”以下八句,是推測,是想象,卻全力以赴,大肆渲染,此即所謂“鋪”,乃作賦之正規寫法。這樣就從勾勒背景進而塑造了曹操的形象。“方其”以下,從曹操兵力的強大和地盤的擴張寫出了聲勢和氣派,然後以“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八字勾畫出曹操本人的形象,顯得格外飽滿,有立體感。不這樣寫,人物的形象就不易突出。難在“固一世之雄”句的一總,“而今安在哉”的一跌,最見功力。上一句所謂頓挫以蓄勢,下一句所謂折落以寄慨。“一世之雄”四字看似容易,實為千錘百煉而出,對曹操這個歷史人物確是千古定評。這是本段的上一節,其實也正是《念奴嬌》中“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意,卻用了另一種手法,便使人應接不暇了。從“況吾與子”以下至“託遺響於悲風”,是第三段的下一節,雖為客語,實反映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極面。意思是説,像曹操那樣的英雄人物,在當時也逃不脱失敗的命運,那麼在今天這種逆境之中,還有什麼必要去建功立業!這一節只是出世思想和消極情緒的反映,而作者卻渲染成如此一段文章,既有古文家所謂的辭采,又不落前人的窠臼,通過形象描寫,還使人不致於產生消沉之感,正是文字有魅力處。“挾飛仙”二句想象奇絕,卻跌入“知不可乎驟得”一層意思中來,於文義為倒裝,於文勢為逆挽,變化無方,起落隨意;以形象、比喻相對比,用意十分醒豁,但又毫無説教者習氣,也沒有抽象的空論,而悲從中來,想超脱塵世又無法逃避現實,真是哀傷到極點了。所以結語“託遺響於悲風”一句寫出不得不“哀”的一片苦衷。文字寫到這裏,真疑山窮水盡,無路可走;不想下一段柳暗花明,用帶有理趣的邏輯思維來反駁這一消極出世思想,把在人意料之中的一點意思寫得出人意料之外,這真神奇了。

第四段是比前一段深入一層的正面文字,雖與前一段屬於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卻並非平列的。若從其結構看,又與前文不同。這一段本來只有一層意思,卻化作兩層來寫。水和月同為比喻,作用和性質是一樣的,作者乃把它們分作兩層來説;作者在這一段裏所要闡明的只是“不變”這一層意思,卻以變與不變兩者相提並論。這就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逝者”句用《論語》“子在川上”一章之意,“盈虛”二句用《莊子秋水》“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水雖東流長逝,但川上之水仍源源不斷;月雖有圓缺盈虛,周而復始,但月亮還是千古不變的那個月亮。所以用“蓋將自其變者”兩句輕輕一駁,便不再照應,卻把重點放在後面兩句“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所以再反問一句:“而又何羨乎!”不説“而又何哀”,反説“而又何羨”,針對上文“羨長江之無窮”而言,文筆總在不斷變化。蓋有“哀”才有“羨”,無“羨”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去“哀”了。上文説“吾生須臾”,此則説“物與我皆無盡”。物無盡,人們能理解;“我”亦無盡,就不易分曉。作者之意,乃是指不朽而言,即所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蘇軾所追求的也正是這個“不朽”。所以其生活態度歸根結蒂還是積極的。下面“且夫天地之間”四句,看似宿命論,其實作者卻是用來對待功名富貴、得失榮辱的,所以其內在涵義並不錯。接下去從“惟江上之清風”直到“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是作者的正面主張,認為應抓緊時機,享受大自然所給予的美的景物。末句的“吾與子”正好同上文“客”所説的“吾與子”遙相呼應。有人説,這不過是及時行樂的思想,誠然。但其所樂者乃在陶然於自然景物。這就比東漢人所追求的“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古詩十九首》)要高尚多了。可見作者的精神境界並不那麼庸俗低級。他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脱而非物質上的享受。他執著於不朽的事業,而對功名利祿卻比較看得超脱,這就同一般的及時行樂思想有着本質上的區別了。

第五段仍用簡短的敍事作為全篇的結尾。“客喜而笑”的“喜”和“笑”,與前文“飲酒樂甚”的“樂”,以及“怨”“慕”“泣”“訴”“愀然”“哀”“羨”等描寫感情變化的詞語是聯屬一氣的。這是全文情感發展的線索,直貫通篇。以下的描寫與“飲酒樂甚”句相輝映,而最後兩句則寫盡“適”字之趣,文章亦搖曳生姿,得“餘音裊裊,不絕如縷”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