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企業職工代表提案【精彩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3W

新版企業職工代表提案【精彩多篇】

企業職工代表提案 篇一

提案人:

附議人:

目前福州、佛山地鐵等項目區間施工的模式下,項目規模變大,工作量增加,迎檢接待任務重,對外協調工作量大,工程技術、商務概算、安全管理、項目總工等有經驗的管理人員缺乏,目前已經滿足不了項目管理工作需要。隨着分公司今後項目規模和數量的不斷增加,分公司應該在積極解決現有緊缺人才的同時,超前謀劃,儘快引進、培養和儲備相關管理人才,以保證人才需求。

1、分公司現有人才引進渠道需要進一步拓寬。從社會招聘、學校訂單培養、勞務隊伍中引進優秀人才都可以,只要是裝備公司需要,就可引進,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

2、人才培養的梯隊建設,重要崗位要有針對性的增加配置,比如設備、安全的管理人員,指定兼職的人員協助幹好相關管理工作,可以避免出現人才斷層。

3、公司內部擇優現場培養,尋找感興趣,又有相關專業能力基礎的員工按照分公司的一、三、五人才規劃,讓他們充實到項目管理中來,必要時提拔到管理崗位,避免出現人才短缺現象。

4、管理人員走出去學習和培訓

回覆:根據分公司地鐵、高鐵項目的發展,分公司於20xx年調整了人才引進計劃,採取了招聘應屆大學本科生、招聘社會人才、學校訂單培養等方式引進人才,今後可以考慮從勞務隊伍中引進一些優秀人才。關於人才培養,分公司一直都很重視這項工作,根據近幾年地鐵大上的情況,在項目人員特別是技術人員的配備上加大力度,引進的大學生儘量安排在技術崗位上鍛鍊,結合分公司“一三五”人才培養工程和“人才裂變”的方針,採取導師帶徒、名師帶徒等手段,加快人才的培養步伐,項目領導要擔當人才培養的帶頭人和領路人,儘快培養出一大批地鐵高鐵骨幹人才隊伍。

企業職工代表提案 篇二

提案人:

去年末,江北區委、區政府制定了《關於建設城鄉一體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實施意見》,重點實施以優化土地使用制度、農村住房制度改革等突破口的“五改五進”,作為《實施意見》的重要內容,為解決區內農民創新創業的資金瓶頸問題,將開展農村住房抵押貸款試點列入了議事日程。根據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市區信用聯社作為地方性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被列為農村住房抵押貸款的試點金融機構,將配合政府落實此項工作。為了順利推進此貸款的試點工作,通過走訪有關街道、基層農村、農户,就開展農民住房抵押貸款提出以下建議。

一、“農村住房抵押貸款”的基本模式

農村住房抵押貸款以農村住房所有權人為服務對象,轄內符合條件的自然人,為滿足生產、經營資金需求,以本人或第三人的農村住房做抵押向農村信用社申請貸款。信用社經審核,併到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價值評估,並辦理抵押登記手續,由政府相關部門出具登記證明。申請人可從信用社獲得信貸資金用於創業和發展再生產。

二、合作開展農村住宅抵押貸款的必備要素

1、江北區政府和市區聯社簽訂開展農村住房抵押貸款業務合作協議。

2、建立江北區農村住房管理中心,並在街道、鎮設立分中心,統籌管理農村住房。

3、農民申請以其住房為抵押的貸款時,要將住房權證在街道、鎮的分中心辦理登記手續,並出具登記證明。

4、貸款出現無法償還時,信用社向“農村住房管理中心”提出回購申請。其負責回購,並與分中心協商處置該房產。

三、貸款的風險控制建議

1、政府應明確相關政策。對用於貸款抵押的農村住房,需經農房所在地的集體土地所有權單位(村民委員會)作出同意住房抵押和流轉的承諾後,按照“地隨房走”的原則,在辦理房產抵押登記之後,允許集體土地使用權和房產在同村範圍內流轉變現。移民安置、下山脱貧新村的農房有流轉時限限制的,在不改變農房土地性質的前提下,允許農房的土地使用權和房產在同村範圍內流轉變現。對屬於國有劃撥土地的抵押農房,在限制流轉的期限屆滿後流轉處置的,所變現的價款按規定交納土地出讓金後,優先償還貸款。

2、貸款發放要加強風險評估。為提高抵押農房的流轉變現能力,在貸款方式上,可根據借款人資信狀況和抵押物變現條件等具體情況,採取農房抵押加同村村民保證的方式。在推進農房抵押貸款的步驟上採取先試點後推廣的做法,先在經濟較為發達的街道(鎮)、村選擇試點,待各項配套機制和管理辦法完善後,再向一般農村地區推廣。

3、進一步完善農村住房政策性保險制度,分散農房抵押貸款風險。區政府要建立農房抵押貸款財政貼息和風險補償制度,每年安排一定的財政資金用於農房抵押貸款貼息,減輕農民融資成本。對按照農業貸款風險補償辦法規定未能享受風險補償的農房抵押貸款,由區財政建立農房抵押貸款專項風險補償資金,參照農業貸款風險補償辦法和標準予以風險補償,提高信用社辦理農房抵押貸款業務的積極性。

企業職工代表提案 篇三

關於合理提高企業職工工資收入的提案

第一提案人 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也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特別是現階段,不斷提高包括農民工在內的職工工資收入水平,對於提升城鄉居民的消費層次,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職工工資逐年增長,企業職工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在企業工資分配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進一步加強對企業工資分配的宏觀調控,促進企業普通職工工資合理增長,已經成為當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目前,企業職工在工資收入分配中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勞動報酬佔初次分配的比重逐年下降,一線職工工資增長緩慢。據有關部門統計,從x年到x年的 12年中,我國職工勞動報酬佔gdp的比重,下降了13個百分點左右。工資是企業職工的勞動所得,是廣大企業職工的主要生活來源,勞動報酬佔初次分配比重的逐年下降,是企業職工工資增長緩慢、總體水平偏低的原因之一。

二是企業內部工資分配差距擴大,“強資本、弱勞動”的現象更加突出。在企業收入分配中,過多地強調資本、技術、管理作為生產要求參與分配,而勞動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體現。突出表現為,企業內部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工資增長較快,而一線職工增資較慢。以山東xx市x年與x年勞動力市場指導價位為例,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平均工資增長在46%以上,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平均工資增長在35%以上,普通職工年平均工資增長僅為10%左右。企業管理、技術人員與普通職工平均工資差距呈逐步擴大趨勢。在調研中發現,一些企業管理層年工資收入是普通職工平均年工資收入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者不在少數。這也是“平均工資年年長、普通職工沒感覺”的原因之一。

三是壟斷行業企業和普通行業間工資收入差距不斷擴大。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x年,我國金融保險業比農林牧漁業職工年平均工資高出8294元;x年,金融業比農林牧漁業職工年平均工資高出38349元。

四是企業職工工資收入在平均線以下人羣呈擴大趨勢。調查發現,中小型非公有制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部分老國有企業的職工和數量龐大的農民工,是最集中的低收入職工羣體,並且隨着企業收入分配差距的進一步拉大和農村勞動力的加速轉移,工資收入在平均線以下的低收入職工羣體所佔比例加大。

五是政府對企業職工收入分配監力度還不夠。一是在指導企業確定勞動定額、勞動標準中出現管理缺位現象。據山東省總工會調查顯示,60%的企業在勞動定額的確定和調整上,未得到過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指導。一些企業利用管理上的真空,隨意提高勞動定額,壓低計件工資單價,延長勞動時間,取消艱苦崗位津貼和補貼,損害職工利益。二是政府制定的政策規定,對企業的調控作用不明顯。相當一部分企業對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瞭解不全面,只有少數企業參照勞動力市場指導價位或按照工資指導線調整工資。企業內部工資分配的隨意性較大,職工民主參與工資分配的權利難以得到落實。

六是侵害職工勞動報酬權益的問題仍然存在。超時勞動、不依法支付加班工資問題嚴重,實際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報酬;社會保險缺失,既影響了職工收入,又削弱了二次分配的調節作用;企業拖欠工資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尚待建立,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還時有發生,既嚴重侵害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也影響到社會和諧穩定。

工資是廣大職工羣眾的主要生活來源。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廣大職工的工資收入水平,確保每個職工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既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廣大職工羣眾的期盼。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實行積極的工資政策,不斷提高普通職工特別是低收入職工工資收入水平。一是綜合考慮經濟發展的速度、效益和質量,合理確定並及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以非公企業、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職工等為重點,努力提高低收入職工工資水平。二是在工資集體協商中,要提出工資指數化要求,即按照cpi指數調整貨幣工資,保證廣大職工實際收入和基本生活不下降。三是加強勞動監察,要重點查處不執行最低工資規定和超時勞動不依法支付加班工資等違法行為,減少低收入職工因企業違法造成的工資收入損失。四是加強勞動力市場管理,嚴格勞務派遣制度,規範企業用工行為。五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擴大覆蓋面,提高統籌層次和保障水平,切實發揮社會保障對工資收入的調節作用。六是深化企業內部分配製度改革,合理確定工資分配關係,切實解決不同用工形式的職工以及新老職工同工不同酬的問題。規範國有企業經營者收入管理辦法,確定管理者與職工收入的合理比例。

二、建立健全以工資集體協商為基礎的企業工資決定機制。一是由國家制定出台文件,責成地方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與當地工會組織密切配合,在企業中全面推行工資集體協商。二是各級政府應從本地區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規劃和目標措施,對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和安排,明確工作職責,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推進。三是各類企業都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積極推行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簽訂區域性或行業性工資集體協議。

三、加強政府宏觀調控指導,建立健全企業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一是將職工工資正常增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制定對各級政府及其主要負責人的考核目標。二是加快完善規範企業職工工資分配的法律法規並嚴格執行。三是增強工資指導線約束力。四是建立勞動定額管理體制,及時調整、完善行業標準,進一步強化政府監管職能,發揮集體協商在加強勞動定額管理中的作用。五是建立隨企業勞動生產率、政府工資指導線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提高而提高的企業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四、進一步建立健全企業工資支付保障機制。一是建立完善工資支付監控制度、信用評價制度和失信懲戒制度等長效機制。二是進一步強化職工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力度,督促企業工資分配信息公開、透明。三是加強執法監察隊伍和監督網絡建設。

企業職工代表提案 篇四

撰寫人:

背景:

目前馬路上渣土運輸車輛超載、沿路滴灑現象嚴重,尤其是康橋地區拱康路段,單就路河碼頭就設置了二個泊位的渣土接駁點,每月渣土運輸車輛達到15000輛,不僅路面被車輛壓壞,車輛運輸渣土過程中沿路滴灑、散落,還造成了晴天揚塵、雨天泥漿的問題,使得過往車輛和行人苦不堪言。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渣土運輸車輛的管理。

建議:

1、根據實際情況提升道路建設標準。

2、要從工地出入口的源頭抓起,規範運輸車輛出行。

3、交警、城管執法等各部門聯動,分工合作,突擊查處和長效管理相結合。

4、借鑑環境補償理念,對渣土產生單位和運輸單位徵收相應的費用,該費用專款專用。

辦理情況:

一是積極開展渣土(建築垃圾)專項整治行動,對渣土(建築垃圾)拋灑滴漏、偷倒等行為進行嚴管重罰。二是實施工程渣土運輸車輛密閉化改裝。三是以峯會為契機開展道路修繕提升。四是進一步提高監管水平。五是加強保潔作業。

企業職工代表提案 篇五

關於加大我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提案人:

【案由】

消防安全是一項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對於我區的消防安全,更是廣大居民一直以來重點關注的問題。雖然我區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工作,加大了學校、商場、賓館、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火災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力度,但重視程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建議】

1.強化消防監督,嚴格執法。

2.部門聯動,形成合力。公安、建設、商務、工商、安全監管、人防等部門要依法履行監管職責,聯合執法,認真查處學校、商場、市場存在的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行為。

3.充分發揮派出所的基層監督職能,規範居民住宅區的消防安全管理。

4.加大違法佔用消防通道糾正力度。

5.加強對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

6.加大消防安全宣傳力度。

企業職工代表提案 篇六

審查意見:建議國務院交教育部、文化部分別研究辦理

提案人:

內 容: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民族在任何時代發展文化,必須重視弘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離開了傳統文化,就丟掉了文化之魂,失去了發展的方向,也就淡化了民族特色,並將淪為外國文化的附庸。

近年來,正當許多發達國家努力發展自己文化的時候,我們卻忽視了具有五千年曆史的中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觀念的淡漠,文化發展的滯後,將會帶來嚴重後果,我們正面臨着西方文化巨大沖擊的考驗。對此,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將文化建設做為戰略任務,制訂了一系列文化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措施,加快了發展步伐。為貫徹中央精神,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推動中國文化的偉大復興,現就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在大、中、國小普遍開設傳統文化教育課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關鍵在教育,教育重點在廣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課堂主要在各級學校。

為使傳統文化代代傳承,實現中國文化的振興和發展,建議在大中國小普遍開設傳統文化教育課,將傳統文化教育做為學生必修課程,列入教學大綱,納入學校教育重要內容。通過教育,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領悟傳統文化精華,弘揚傳統美德,激勵傳統民族精神,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型人才。

二、加強教師隊伍培養

傳統文化教育質量取決於教師水平。由於多年忽視傳統文化教育及教師隊伍建設,目前教師的自身文化素質和教學水平難以承擔傳統文化教學任務,因此搞好傳統文化課教學,必須從培訓教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入手。通過培養訓練,形成一支熟悉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熟悉傳統文化教材,熟悉教學方法,有獨立教學能力的中國小教師隊伍;一支高學歷,高水平,學者專家型的大學教師隊伍。

三、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建設

近年來,教育部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有關大學和出版部門先後編寫出版了《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中國傳統文化通論》《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國文化歷程》等書籍,有的已作為大學傳統文化教材進入大學課堂,為大學傳統文化課教材建設打下了基礎,創造了經驗。希望在此基礎上,集中有經驗的專家學者加強對現有教材的分析研究,儘快編寫規範化的大學教材。同時,各地要結合本地域特點儘快為中國小編寫好傳統文化教材,並不斷加工修改、提高教材質量,逐步將全國傳統文化課教學引向健康發展軌道。

四、在縣級以上城市建立中國傳統文化園

借鑑全國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設經驗,利用博物館、展覽館、公園和現有各類教育基地等場所,為廣大青少年建立中國傳統文化設施和活動,展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園,使其成為學生的校外課堂和羣眾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文化活動中心。

五、營造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輿論環境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要有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要努力拓展傳統文化的輿論空間,在學校、工廠、軍營、車站、機場、碼頭等各種公共場所,設置標語、圖片、宣傳畫等載體,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讓廣大羣眾處處生活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時時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新聞媒體要通過設專欄、辦專刊,介紹中國傳統文化,開展傳統文化研討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形成輿論環境;要開展以弘揚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創作演出活動,讓傳統文化走上藝術舞台,進入影視節目和文學作品;要進一步加強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宣傳,完善法規、制度措施,強化全民保護意識,培養弘揚傳統文化的社會風氣和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