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採風報告 優選16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79K

【導語】

採風報告 優選16篇

採風報告 優選16篇 由本站會員“heting”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採風報告篇2:採風報告篇3:採風報告篇4:採風報告篇5:採風報告篇6:採風報告篇7:採風報告篇8:採風報告篇9:採風報告篇10:採風報告篇11:採風報告篇12:採風報告篇13:採風報告篇14:採風報告篇15:採風報告篇16:採風報告

【正文】

篇1:採風報告

採風時間:20XX年10月13日——20XX年10月27號

採風地點:杭州

考察對象:西湖,烏鎮

正文:

20XX年10月13日——21日

經歷拉火車一夜的顛簸,我最終踏上這片如詩如畫的江南土地——杭州,這座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城市。清新的空氣,精緻的城市佈局,星羅棋佈的街心公園,人們安逸閒適的神情,鉛華淡去,浮躁盡無,這些無一不讓我為之心動。坐車的勞累抑鬱之情一掃而空,帶着清爽的心境,我遊覽這座夕年“暖風薰的遊人醉,只把杭州當汴州”的美麗城市,經過細心的體味,感悟,比較以前學過的知識和資料,我有拉一些自我新的見識,現經過幾個角度,對西湖境貌總結如下:

一、從自然地理氣候角度看西湖環藝

舊西湖位於杭州市中心,古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而今,西湖水域面積擴展為約7平方公里,三面雲山環繞,東部緊臨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構成以秀美為極致的湖泊型風景名勝區。

從地理上看,西湖有天目山餘脈和錢塘江的山川作為依託,構成三面環山,中涵碧水的湖泊地貌。山不高而層巒疊翠,水不廣而平湖如鏡。湖外有山,山外有江,江湖相映,山川並秀。山水比例尺度恰到好處,給人以自然親切秀逸清雅的美感。湖區附近建築充分尊重自然地勢的起伏陡緩,因地制宜,或在湖傍築一水榭(平湖秋月),或在峭壁之側做半亭之景(六一泉),或在懸崖之畔做吊腳樓(四照閣),建築與自然氣韻相互滲透,色彩調和,淡雅,最大可能的融入拉周圍環境中,體現出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統一。

從氣候上看,西湖十景"中由氣候和天氣構成的美景,春有"柳浪聞鶯";夏有"麴院風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斷橋殘雪"。晨有"蘇堤春曉";晚有"雷峯夕照"。古人稱西湖"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各有各的彩圖,各有各的意趣。這些美景無一不與杭州地區的氣候環境有着直接關係,氣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這幾處景觀的觀賞性和觀賞價值。

總的來説,一個好的景緻設計,地理和氣候變化的因素是需要我以後注意研究和學習利用的。

二、從人文歷史文化角度看西湖環藝

杭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而西湖更是歷代文人騷客的揮毫潑墨的聚集地中的明珠。“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千年的積澱使得她比其他地方擁有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西湖區附近的園林建築則充分的把這深厚文化底藴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了出來。

該地區的園林建築,多如淡雅的山水畫,建築精緻,佈局以自然和諧為基調,儘可能的利用到周圍的環境,並容入其中,建築色彩色調明快,處處透着一股唐詩宋詞般的意境美,悠遠而深刻。例如: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那裏循湖岸行,鋪岸如茵,泉池碧澄,小橋流水,隱約不時傳來清脆悦耳的鶯啼,這鶯啼點出了靜中聞聲的絕好意境。又有萬樹柳絲倒掛輕垂,猶如一道綠色的帳幔,再加上“晴波淡淡樹冥冥,亂擲金梭萬縷青”的點景之作,意境不可不謂之清幽也。又如“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素有“小瀛州”之稱的“三潭印月”,經過運用亭、榭、橋、石、廊等園林建築,組成重重層次,構成富有變化的景區。雖然湖中有湖,但不感覺水多,陸地雖狹,卻處處引人入勝,異常是當遊人踏着那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九曲橋,來到碑亭和“我心相印”亭時,景色變化其妙無窮。從曲橋的湖面望去,那亭亭玉立的三塔正好在“心心相印”亭的兩旁和中間圓洞門的框景之中,如是在中秋賞月,那皓月中天,塔內燈光、月色、湖波、塔影,相映成趣,詩情畫意,盡藴育其中。

三、從建築風格上和環藝設計角度看

該地區環藝設計效法自然而又高於自然。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極富詩情畫意,具有典型的江南園林建築風格,極力創造體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統一。在具體造園的手法上,如為了創造完美的園林意境,造園中很注意引注泉流,或為池沼,或為微縮的飛瀑。臨水又置以亭、榭等,注意劃分景區和空間,在大範圍內組織小庭院,併力求建築的造型、大小、層次、虛實、色彩並與石態、山形、樹種、水體等配合默契,融為一體,具有曲折、得宜、描景、變化等特點,構思新穎奇特。整體建築風格上不一樣於北方的厚重粗曠豪邁和嚴格等級制度下規整的結構佈局,該區建築佈局靈活多變,以自然天道和諧為主,婉約精緻而園景很少重複。

典型的如郭莊:園內臨流建閣,有船塢、假山,高低錯落有秩。同時該園還很多吸收蘇州園林的建園手法和紹興景緻的特色(如園中兩個池塘,一個是自然形態,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蘇州園林;另外一個是石板砌成的方池,顯是紹興風格。)靈活而深富意境之美。

步入郭莊,先見“靜必居”,後入“一鏡天開”。前為宅園部分,是當年主人居家會客處。後為園林部分,是以水為主題的精緻花園,也是郭莊特色集中體現的部分。進門經復廊幾經周折到正廳,上懸以匾額“香雪分春”。後堂舊有的一幅楹聯重新制作後掛在庭前:“紅杏領春風,願不速客來醉千日;綠楊足煙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橋”。頓時把人引入了高雅的意境。這是一座頗具浙江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左右廂房和後堂構成一小院,院中清一色的石板鋪裝,中間是一個用石板欄杆圍成的方池,池中涓涓細流不斷,構成江南居民特有的恬靜氣氛。園中的曲廊、池閣、後山、石橋構成了一幅精緻的景色。湖畔的“乘風邀月”軒,敞室臨湖,正對六橋煙柳,覽盡湖光山色。晴日月夜,確有乘風邀月之妙趣。還有假山上的“賞心悦目”亭,居高臨下,四周湖山秀色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中秋月夜,若能在亭中吟飲賞月,那真可謂神仙之樂。還有相鄰的一處佳景是二層樓的“景蘇閣”,原是繡樓,面臨蘇堤壓堤橋,背後有寧靜雅緻的花園,此處也是庭園的主體建築,樓下曾是主人下棋彈琴場所,樓上陳列着文房四寶,是當年主人詠詩作畫的地方。矮牆月門前分別題曰:“枕湖”、“摩月”。站在月門裏透視,可見葛嶺等倩影,如攝入畫中一般,倍添人

們遊園的興致。跨出月門,便是船塢,不由引人下船,去暢遊西湖美景。

在現代代城市發展中,該區極注意開發,利用原有的自然美景,逢石留景,見樹當蔭,依山就勢,按坡築庭等因地制宜的造園,又新建立出一系列典型如“新西湖十景”。使的整個城市呈現出建築,人文,自然和諧統一的風貌。

如何能把天人和一的建築思想和以人為本的居家環境要求容入到設計理念當中,杭州之行給我深深上拉一課。

20XX年10月22日——27日

如果説杭州之行園林讓我感受到的是精緻細膩的貴族氣息,那麼無疑烏鎮帶給我的就是如小家碧玉般的温婉淳樸和自然。那是一份江南水鄉所獨有的寧靜致遠。

小橋,流水,人家”是烏鎮的真實寫照。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築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一體,呈現出一派古樸、明潔,幽靜的韻味。

從格局上來説,河網在烏鎮內和主幹道重合,連橋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水網體系聯結京杭運河、太湖和烏鎮的池塘、水井,夢想的解決了農作、飲用、排水、觀賞、運輸等水問題。

在烏鎮很少見常因風水而設的斜門左道,為避免氣衝而立的屏牆、照壁和當路放置的“泰山石敢當”等符鎮,而是多軸線明確、卑尊有序的各式住宅。據導遊介紹,這是因為當地深受儒家文化和吳越文化的影響所導致的。

從特色建築上看,烏鎮與眾不一樣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頭用木樁或石柱打在河牀中,上架橫樑,擱上木板,當地人稱“水閣”,這是烏鎮所特有的風貌。水閣三面有窗,憑窗可觀市河風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水閣是烏鎮的靈氣所在,雖然它沒有奢華,難比高樓。但有了水閣,烏鎮的人與水更為親密;有了水閣,烏鎮的風貌更有韻味;有了水閣,烏鎮的氣質更為悠雅;有了水閣,烏鎮的歷史添了一份委婉。水閣是烏鎮的獨創,也是烏鎮的魅力所在。[由本站網友投稿]

橋是江南水鄉古鎮不可或缺的因素。而烏鎮也不例外。據説烏鎮歷史上橋樑最多時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橋”,而此刻仍然有30多座。

我僅有幸遊覽拉西柵的通濟橋、仁濟橋,中市,東柵的應家橋、太平橋、仁壽橋、永安橋、逢源雙橋,南柵的福興橋,浮瀾橋和北柵的梯雲橋,利濟橋。有些橋上還刻有古人的題詞(如通濟橋:“寒樹煙中,盡烏戌六朝舊地;夕陽帆外,是吳興幾點遠山。”“通雲門開數萬家西環浙水;題橋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深含歷史文化的韻味,顯得古樸滄桑。正是這些橋把小鎮各個部分聯繫起來,使整個小鎮呈現出“小橋,流水,人家”的風貌,使得動靜結合把人與自然緊密聯繫在拉一齊。

烏鎮的石板小巷自然而然的融入在水與橋的山水畫中,渾然天成。微濕的青板石路讓人不由聯想到雨打芭蕉,在煙雨朦朧的水鄉盡頭會不會有一個有着丁香一樣芬芳的美麗姑娘,帶着淡淡的憂愁在等着歸人,如夢如幻。而此刻依然在小巷居住的人們所帶來的生活氣息,又讓人感覺親切温暖。巷深而不失意境,在很多古鎮中很難得。

從美學的角度來看整個烏鎮:

形式上,均衡的整齊美。一塊塊磚疊壘的牆,一條條石板鋪成的路,街邊的一間間店鋪,河邊的一間間小屋,它們平行相連或堅持必須距離,表現出自然狀態下的整齊美。裝飾紋樣上多采取二方連續的紋樣,伴着蜿蜒曲折的街道,錯落有致的老房子,給人一種運動的秩序美感。

藝術上,美感來源於她的客觀形式美,色調的同一性,黛瓦粉牆,黑白二色。以灰色為主基調,色彩的明度不高,和諧淡雅,建築安排變化而統一。

環境氛圍上,寧靜感是古鎮美的另一個方面。古鎮的氛圍是十分閒適的,所有活動都是自主的,與現代都市的競爭壓抑構成鮮明的比較,漫步在寧靜的石板巷,傾聽腳步在另一小巷上的迴音篤篤,能夠得到心理上的放鬆和解脱。

背景文化上,歷史厚重感。她的佈局、建築空間形式是千百年來人們生活逐步構成的,背後映射着歷史滄桑感。每一塊石頭、每一塊磚都記載無數被遺忘的故事,凝聚了古代東方文化。

總的來説,烏鎮之美在於她因地制宜的格局和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築,吳山越水賦予她容顏,勤勞的人民賦予她靈氣,讓人身處其中不由感到天人和一,上善若水。

結尾語:

這次採風考察總體來説收穫是豐富的,不僅僅更加清晰的瞭解拉江南水鄉文化對建築風格的影響,更深刻的理解拉天人和一和以人為本思想在建築裝飾上的內涵和影響,找到拉自我以後需要注意的地方和設計的一些靈感方向,為以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打下拉好的基礎。

篇2:採風報告

踏上貴州的土地,感受苗寨風土人情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地處雲貴高原以北,以侗族、苗族為最多,在今年的4月24——28日隨着浙江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的採風的大部隊去了貴州的省會城市貴陽,與貴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的同學進行交流學習。同時感受到了苗族聚居地南花村不一樣的風景。那裏的純樸民風感染着每一個同學。

24日午時4點多,我們這一批大三的學生,乘上了去望貴陽的火車,180幾號人,規模如此龐大,能一齊去這麼遠的貴州省採風,實在不太容易。儘管一路上同學們説説笑笑,但畢竟26個小時的路程,十分的難熬。最終於25日傍晚到了這座古老的城市貴陽。

貴陽市因位於貴山之陽而得名,簡稱“築”,歷史上曾稱貴州、貴竹,又曾設置貴陽府。貴陽府的名稱沿用至清末。貴陽是貴州省省會,貴陽因城區位於境內貴山之陽而得名,古代貴陽盛產竹子,許多地方以竹命名,因“竹”與“築”諧音,故貴陽簡稱“築”。貴陽位於雲貴高原東部,是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貴州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中心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工業基地及商貿旅遊服務中心。貴陽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綠帶環繞,森林圍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現代化城市,享有“森林之城,休閒勝地”的美名。

貴陽市位於貴州省中部偏北,地處雲貴高原的東斜坡上,屬全國東部向西部高原過渡地帶。地形、地貌走勢大致呈東西向延展,地勢起伏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物地貌很多分佈,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872米~1659米。東與龍裏、甕安縣接壤,南靠惠水、長順縣,西接平壩、織金縣,北鄰黔西、金沙、遵義縣。

貴陽市轄六區一市三縣,市域總面積8034平方千米,市區面積2403平方千米。城區東起龍洞堡,西至百花山脈、阿哈水庫,南起桐木嶺,東北至洛灣,西北至麥架,包括中心區和外圍龍洞堡、二戈寨、小河、花溪、新添、白雲、三橋、金陽八個片區,面積約495平方千米。

26日上午我們來到了貴州師範大學貴州師範大學創立於1941年,原名貴陽師範學院。1985年更名為貴州師範大學,1996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屬重點大學。2002年經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並獲得“良好”等級。學校現有兩個校區(寶山校區、白雲校區),設有16個學院、2個教學部、1所繼續教育學院、1所獨立學院。這也是一所古老的大學。校舍錯落林立,綠樹成蔭,。上午聽黃教師講有關民歌的唱法。講座生動形象,形式以唱講結合。耐人尋味。午時我們30幾個同學和貴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的同學,展開了一次激烈的交流。與其説是交流還不如説是一場激烈的討論。就學生會的工作建設,學習上的技術交流,大家各抒己見,許久才結束。晚上,我們還觀看了他們學校正在進行的舞蹈大賽。不錯,他們是個多民族聚居的黃金寶地,他們的學生,幾乎都能歌擅舞。結束了與他們的交流,第二天,我們便趕往南花村—苗寨。

論名氣,貴州雖不如安徽黃山、周莊古鎮、桂林灕江那樣耳熟能詳,然而貴州的魅力,卻在於常讓旅遊者猝不及防地“遭遇”太多的奇山妙水、古鎮民風,有轉了一山又一坡的柳暗花明,有漂了一河又一瀑的壯觀刺激,有鑽了一林又一洞的幽祕莫測,有聽了一歌又一曲的民族風情。

苗族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相傳起源於5000多年前居住於黃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後遷徙至長江中下游,構成三苗(古族名)部落。史稱“南蠻”的氏族或部落裏就有苗族的先民,傳説與黃帝、炎帝有合有戰的蚩尤,是苗族人尊奉的祖先。在漫長的歲月中,苗族遷徙的足跡不僅僅遍佈南中國的山山水水,並且漂洋過境,走向異域。如今越南、泰國、老撾以及歐洲、美洲等國家和地區,都有苗族人在生活。各地苗族人有許多自稱,如“牡”“蒙”“毛”“果雄”“帶叟”等,還有按住地、服飾等不一樣,在“苗”字前冠以不一樣名稱,如“長裙苗”“短裙苗”“長角苗”“紅苗”“黑苗”等

苗族分佈區域廣闊,各地自然環境差異較大,所以農作物品種和人們的飲食習慣有所差別,總體來説,苗族以大米、小麥、包穀等為主食。喜食酸味,製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湯、酸湯魚等。苗族還常以酒示敬,以酒傳情,不一樣時間、地點,不一樣的對象,飲酒的禮俗也不一樣,如攔路酒、進門酒、雙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體現了苗族人民豐富多彩的酒文化。

27日上午10時,我們到達了南花村。

“三裏不一樣風,十里不一樣俗”,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古樸濃郁、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著稱。那裏苗、侗等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1、87%,其中苗族人口約佔中國苗族人口的一半,被稱為“中國苗族的大本營”。距州府凱裏市16公里的南花村,就是一個供遊客參觀、居住着180多户苗族人家的古老村寨。

車至山腳,遠遠可見苗家吊腳樓掩映在半山腰上的綠樹叢中,這種瓦頂木製吊腳樓具有明清時代的建築風格。幾個穿着精美刺繡服裝、戴着銀頭冠的當地苗族少女款款走來,猶如古畫中的人物。她們在寨門口設置了攔路酒,這是祖輩傳下的迎客禮節,喝完後就能夠進寨了。

走過一段曲曲彎彎的石板路,眼前豁然開朗。約200平方米由鵝卵石鋪就的小廣場上,一個高約7米的圖騰柱矗立中央,這就是村民們聚會的蘆笙場了。蘆笙是苗族一種古老的竹製笙管樂器,其舞曲節奏感很強,富有感染力。當盛裝的苗族姑娘們繞着吹笙小夥翩翩起舞時,讓一旁觀看的遊客也腳底發癢,躍躍欲試。

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和山水田園風光,讓每一位字號遊客陶醉不已,有人説,“那裏的一切都十分趣味,獨特的建築、歌舞服飾之美令人驚歎。”

造訪苗寨,還可與村民們一同嬉戲。炎炎夏日,苗家人與遊客在山腳下清澈的巴拉河中分享苗族傳統的捉鴨子游戲。村民把鴨子趕到河裏,遊客也潛入水中,與鴨子追逐嬉戲。一位來自大都市的同學説,這比在游泳池裏“下餃子”好多了。清涼見底的河水、滿山滿眼的綠色、以及遊戲帶來的歡樂,讓同學們忘記了城市的喧囂和工作中的煩心事,一個個笑得樂呵呵的。不少同學還穿上了苗族的服裝,與那邊的人民合影留念。各種各樣的飾品更是讓女生愛不釋手。

結束了在苗寨的遊玩,我們就踏上了返校的火車。這次採風雖然辛苦,但收穫也頗多。

XX年XX月XX日

篇3:採風報告

後面還有多篇採風報告!

採風考察報告

一個星期的考察採風我們依次去了南京、無錫、蘇州、杭州、上海等重要的城市,從中受益頗多,特把收穫做出報告,道以感受!

首先,帶着欣喜和好奇的心境來到了南京這個六朝古都,南京的景象真的和鄭州差別很大,一路上街道兩邊的法國梧桐饒有歡迎之意的排列着,整齊而又形態各異,使城市顯得更有韻味,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的古城牆,這種在電影裏才能遇到過的畫面也真真實實的在面前展現了,一快快的大青石磚,無處不在的散發着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在這個充滿濃厚底藴的古城裏我們遊覽了兩個景點“夫子廟”和“雨花台”,夫子廟的最佳觀景點是在那個橋上,左邊是江南貢院,右邊是龍壁,風景煞是好看,不明白以往有多少文人騷客在這秦淮河畔做過詩文呢,留下了很多千古絕唱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其意境之美真是無可比喻,倒是給自我增加了不少靈感,這些靈感或許為以後的創作有些幫忙吧。雨花台是一個烈士陵園,青石堆砌的台階與建築很莊嚴,氣勢也都很磅礴,除了樹就是青石台階和牆,中間一道很長的路,簡直想象不出來它會是坐落在繁華的城市裏,似乎如仙界殿堂一般與世隔絕!

之後,我們去了無錫,遊了太湖,並且乘船去了神仙島,是第一次見到了這麼大的湖,這麼美麗的島嶼,雖然下着細雨,但遊客依然很多,太湖之水蕩着層層之波,無邊無際,寬闊之景不禁讓人胸懷豁達,不愧是影視基地,看着太湖就會想起三國赤壁之戰,水滸傳梁山泊的情景,彷彿自我也置於傳説之中。遊玩了無錫,我們來到了蘇州,遊覽了木瀆、同裏等富有特色的園林和水鄉,江南的水鄉古鎮都很有特點,可是不深入研究不易尋出不一樣,所以在蘇州和杭州這兩座城市裏,早已經把南潯、同裏這個幾個地方分不清了,可是我們不會忘記那路、那水、那房,最美的景區我也認為是烏鎮,烏鎮的景區基本上就是一條河的沿岸,簡單而有型有致,楊柳依依,水波凌凌,意境之美,不言而喻,河岸的景點印象較深的是那個染坊,讓我想起了祖祖輩輩用棉花紡線,用線織布的手工年代,同時也歎服於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同時我們還去了杭州西湖,但當時天下暴雨,氣温較冷,西湖雖美但未能覽其全景,只是坐船看了看三泉映月,所以稍感遺憾,但那雨中的西湖仍是一幅猶如仙境的佳景!

最終一站我們去了五市中最大的城市上海,當時正趕到世博會,入境查的很嚴,把我的P3也給掃描出來了,上海的繁華真是沒的説,簡直讓人吃驚,不愧為國際化的大都市,我們在行駛大橋上的大巴里觀看黃浦江兩岸的各國世博館,當然也遠遠看到了岸邊的中國館,之後我們的大巴又圍着東方明珠轉了一圈,同時也見到了《情深深雨濛濛》裏趙薇跳水的那個橋,然後我們散步在外灘和南京路,那種街道出奇的乾淨,也很異常,意境難以表達,黃浦江上的夜景真是美的如夢如幻,我們花了一百大洋在輪船甲板上觀夜景,同時領略了同船印度人的熱情和民俗文化,真是深刻的讓人受益匪淺!

遊覽了這麼一大圈,才發現世界是如此的完美,而自我又是如此的渺小,所以我們必須要好好努力,去發現去創造世界更多的美!

篇4:採風報告

一、走進湘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與湖北省、貴州省、重慶市接壤,面積15486平方公里,境內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瑤族、侗族、白族等少數民族,人口264、58萬人,其中土家族105萬人,苗族86萬人,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72、9%。轄吉首市和龍山、永順、保靖、花垣、古丈、鳳凰、瀘溪七縣。

好山好水好地方,人好酒醉情更釅。自古以來,湘西為湘川咽喉之地,歷史悠久,山水奇異,民風淳樸。境內自然景觀絢麗多彩,人文景觀獨特神奇。那裏峯巒疊嶂,林木參天,溪河縱橫,洞穴成羣,名勝迷人,既有全國落差最大的流沙瀑布,又有工藝精湛、風格獨具的古建築老司城祖師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塊洞天福地。

湘西的美在於山。巍巍武陵是湘西的脊樑。高聳入雲的八面山呈現出“風吹草地見牛羊”的“塞外風光”;莽莽蒼蒼的高望界,林海綿亙,蔭天蔽日,珍禽異獸不絕於野;四季綠意誘人的南華山,有如一隻棲息於湘西山地的金鳳凰。

湘西的美在於水。山青水秀,滔滔酉水是湘西亙古不息的血脈。兩岸青峯對峙,青幽迷人的猛洞河享有“天下第一漂”的盛名;靜謐的皮渡河,修竹夾岸,十里長廊一畫屏;而澄明浩淼的棲鳳湖,則是湘西熠熠生輝的一顆明珠。

湘西的美在於人。“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奇山異水賦予了湘西人這種神韻。湘西人既有着“紅燈千盞人萬疊,一片纏綿擺手歌”的輝煌藝術,又有着誼俠尚義的古道熱腸和淳樸的民情。

湘西的美更在於音樂。土家人能歌善舞,其經典主要有土家族茅古斯舞、擺手舞、跳馬舞、銅鈴舞等。“咚咚喹”——一種土家族特有的吹奏樂器,還有跳馬舞、打溜子,衝出了國門,走向世界!“你歌沒有我歌多,我歌共有三隻牛毛多,唱了三年六個月,剛剛唱完一隻牛耳朵。”苗族人民在敬祖祭神必唱各種神歌,婚喪大事必唱慶賀悼慰的歌,生產勞作更分門別類,隨時隨事唱着各種悦耳開心的歌曲。

於是,20XX年6月28日,音樂學系師生一行120多人抵達湘西土家族、苗族這醉人的土地,欲將課堂所學理論赴之於實踐,採得大“風”歸,進行為期10天採風“淘金”大行動。

二、感受藝術

(一)民歌

湘西民歌最大的特色就是富於幻想和熱情,保留着濃郁的巫風,它為中國民族音樂的浪漫主義傳統奠定了基石。湘西民歌包括了生活在湘西地區土家、苗、漢等各族人民的民族歌曲,有巫歌,儺歌、擺手歌、哭嫁歌、山歌等等,它是土家、苗、漢文化融合與交會的結晶。

在土家族村落,三位白髮蒼蒼的老者為我們表演了即興演唱。如此年齡的老人,卻有一副硬朗的身體,唱起歌來底氣十足,絲毫不比小夥子遜色。這大致相當的曲調,他們唱了一代又一代,已經基本固定。其旋律高亢,聲音嘹亮,跳度較大,他們唱起來悠悠緩緩,一點都不覺得費勁。現編的歌詞也唱出了對遠方客人的熱烈歡迎。民歌中有用鑼鼓伴奏演唱的號子,多是鋤草號子、田秧號子等這類抒情的平緩號子。

最終目睹了土家族“哭嫁”這一千古絕唱,可是他們不叫歌,只是一種風俗習慣。土家姑娘在接到男友通報結婚

的日子前十天半月,邀親鄰依次圍坐,哭起嫁歌來。有哭祖先、哭爹媽、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我。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歌詞有傳統模式的,也有聰明姑娘觸景生情的即興創作。資料有回憶母女情,感激養育恩,訴説分別苦,母教女為人處世等。論文大全,走進湘西。我們欣賞的是一段母親哭女兒的歌,母親邊哭邊唱,女兒趴在母親腿上只哭不唱。這表現的是真摯的母女情,催人淚下!但她們是請來專為我們表演的,也就在必須程度上失去了真實性,期望以後還有機會觀到“貨真價實”的哭嫁。

(二)器樂

湘西的民族器樂豪放、灑脱,表現了土家族、苗族人民的淳樸、善良。

此次我們欣賞的最多的是吹打樂。論文大全,走進湘西。藝人們表演的曲目很多,《將軍令》是上花轎時所演奏,《安慶》是新郎新娘見面時所演奏,無論演出時的節奏、形式都充滿了喜慶的味道。“打溜子”是吹打樂的一種,又稱“打傢伙”、“打家業”等,是盛行於湘西北土家族地區的一種古老的民族打擊樂,凡遇土家婚嫁迎娶、逢年過節、調年擺手等喜慶場合都少不了它,甚至有些土民有事無事打打鎦子自娛自樂,故在民間廣為流傳。樂器主要由嗩吶、鑼(兩面)、鈸(兩面)組成。曲目繁多,資料豐富。五位老藝人站成一行表演,俗稱“五人溜子”。那情緒異常粗獷,音量洪大,其旋律又不失優美,打擊樂的節奏比較鮮明、固定,就象是在為一曲原始樂舞在伴奏,場面雖不能稱為龐大,但絲毫不減熱鬧的氣氛,所以以其特有的魅力,常被稱為“土家族的交響樂”,其藝術魅力可見一斑。論文大全,走進湘西。

兩人表演的嗩啦齊奏,不顯得單調,反而覺得這才是這種古老樂器的魅力之所在,並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這便是華彩段。這種嗩吶據説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與一般的嗩吶有些不一樣,要大一些,按孔多一個。《大開門》、《滿堂紅》都是為了表達完美祝願的曲牌。

還有單純的鑼鼓樂,就是一面鑼一面鼓。兩位老者表演,但這種已不是純粹的器樂,中間插有少量的唱段。論文大全,走進湘西。據説還具有必須的實際功用。

(三)歌舞

民間歌舞又是湘西民間音樂中出類拔萃的品種之一。湘西土家族、苗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土家族的主要傳統舞蹈有“擺手舞”、“茅古斯”等,苗族有“鼓舞”、“接龍舞”等。

擺手舞是在擺手節這種土家族習俗中表演的,約在每年春節期間舉行。幸運的我們卻在這個時候開了眼界。擺手舞在擺手堂門前舉行,擺手堂前寬坪中豎了一高約十幾米的旗杆,兩面龍風旗迎風招展,頂端一隻白鶴振翅欲飛。論文大全,走進湘西。在春雷般的大鑼大鼓聲中引出全場沸騰的擺手舞。大約近30人圍成一個大圈,邊走邊跳,眾人雙手按照節奏左右擺動,偶爾還唱出聲來,多由一人領唱,眾人和。鑼鼓的節奏時緩時急,表演者的動作也隨之變化,也有兩個人對跳的,但總的隊列不變。擺手舞過後,之後表演了茅古斯舞。這茅古斯舞的十幾名錶演者全身都披着稻草。開始上來一人,邊説邊唱邊表演,情緒緩和。不久眾人齊上,一副反映原始狩獵的舞蹈場面展此刻眾人面前,其情緒異常粗獷。老人們介紹,這個歌舞是在原始人狩獵之前跳的,因為他們必須要祭管着野獸的山神,否則打不到獵物,即使打到了也要受山神的懲罰,所以以其實用性一向延續到此刻。這擺手舞與茅古斯舞都是帶着必須的祭祀色彩。論文大全,走進湘西。

(四)曲藝

我們還有幸欣賞到了《十二月採茶》、《撿蘑菇》等當地的茶燈藝術。空曠的場地上,三男三女組成對,在小型的器樂隊伴奏下跳了起來,演員們還邊跳邊唱,場外時而人聲幫腔。男演員化裝成小丑,動作比較滑稽。鳳凰茶燈分為文茶燈和武茶燈兩種,是鳳凰縣獨有的地方民間曲藝藝術、音樂自然流暢動聽。茶燈沒有悲苦戲,都是喜劇、詼諧風趣,深受民眾喜愛,其資料多為讚美生活、歌頌感情,是鳳凰的民間優秀傳統藝術瑰寶。上頭的兩支曲目是文茶燈,武茶燈一般是一人獨唱,眾人和。

(五)戲曲

儺戲,又稱儺願戲,是當地較有名氣的戲曲品種形式之一,其歷史悠久,約構成於明末清初,清康熙末年便有儺戲演唱的記載。儺願戲表演往往粗放,服飾簡單,語言通俗,常用道具有牛角、儺鈴、師刀、面具等。縣內保留的儺戲劇目有《孟姜女》、《七仙女》等小本戲。曲調有孟姜女調、開山調、師孃調等。儺戲歷來無職業班社,藝人多為巫師,或附於壇門。1958年被當做迷信活動禁止,1981年派員參加省儺戲研討會之後,農村逐漸恢復演出。在儺戲演出中,還穿插着不少巫術表演,如過火炕、吞火吐火、踩刀梯等。異常是上刀梯、滾刺牀、走犁頭、過火槽是儺戲中最精彩的表演節目。我們欣賞到一道士打扮的老人在鑼鼓的伴奏下跳、唱,又似在講話,又似在做法,以祀豐收年成,顯赫先民的勇敢精神。

三、感悟隨想

湘西之行感悟頗多。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方水土造就出的璀璨的音樂文化,它們帶給了我莫大的興趣,並使我陶醉於其中。在室內呆久了,聽多了西方的古典交響樂,看慣了那些華麗的西方歌劇,這些特色鮮明的民間藝術呈此刻眼前,真是耳目一新,有中相見恨晚的感覺,西洋古典音樂能夠流行於世界的各個角落,為什麼我們的古老藝術就不能堂堂正正的走向世界呢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而我們此刻接觸到的還只是一點皮毛,滄海一粟,更多的“寶藏”還需要我們去發掘整理、推廣。可如今,如此豐富的“寶藏”卻面臨着失傳的危機。據當地老人介紹,這些古老而珍貴的藝術品種,得不到那些年輕人的青睞,他們認為這些都是一些過時的老古董,沒啥新鮮的,不值得去繼承,更不用説去發揚光大了。這個危機應當儘快的解決掉,否則這些無形的藝術資源就會面臨絕種的境地,對於國家乃至世界都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同時,由於沒有過這樣的外出採風經驗,事前的準備工作做得也不充分,所以在採的過程中遺漏了不少有價值的“風”,記錄下來了的,由於水平十分有限,也難免存在錯誤。回來之後,經過查閲相關的資料,向教師和同學們請教,整理出了報告,盡最大努力將湘西之行的個人成果躍然現於紙上。文章中可能純有很多的謬誤,懇請教師能夠幫忙指導更正!

篇5:採風報告

採風時間:xx年9月14日——xx年9月24日

採風地點:北京承德

採風行程:9.15日天安門,國家大劇院,故宮博物院

9.16日恭親王府,王府井

9.17日木蘭圍場跑馬場

9.18日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七星湖

9.19日承德避暑山莊,魁星樓

9.20日普陀宗乘之廟

9.21日798,長城

9.22日奧林匹克公園,宜家家居,頤和園,中央美術學院

9.23日天壇

正文:

xx年9月14日,我們開始了為期十天的實習採風。雖然是學校第二次組織的羣眾旅遊活動,依然還是那麼興奮,那麼激動,懷揣着夢想及活力的我們,暢想着繁華都市的完美。早上七點不到,我就收拾好行李去了集合地點,八點半左右出發,汽車行駛了九個小時,我在腦海裏勾劃了九個小時北京的完美景象,激動、興奮的情緒完全忘卻了身體的疲憊。

第一站北京

古都歷史

北京簡稱京,1949年10月1日正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的樞紐,也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與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並列為中國六大古都。對於一個生活在小城市的我來説,是個充滿誘惑、繁華,而又忙綠的地方。不管怎樣,北京一向都是我甚至身邊的朋友們的夢想之地,是我們的烏托邦。這次的採風讓我深深感受到她的獨特的魅力。

來到北京,天安門是不得不看,站在莊嚴神聖的天安門前的我是無比的自豪,那種情緒不是能用言語表達得出的,之前只是透過書本、網絡等了解過它,從未想過自我會親身體驗。在莊嚴神聖的天安門前留了下念,隨後正式進入了故宮。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間,都是磚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繪,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築羣。建築氣勢宏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故宮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中有重樓,重檐廡殿頂,兩翼各有重檐樓閣四座。明廊相連,宏偉壯麗。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為東華門,西門名為西華門,北門名為神武門。故宮宮殿的建築佈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築氣氛迥然不一樣。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我驚歎於故宮的富麗堂皇,殿堂是如此的宏偉。這無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羣。以致於我們花上半天的時間在故宮觀賞還流連忘返的。

9.16日上午我們去了國家大劇院,中午去了恭親王府和珅家,“月牙河繞宅如龍蟠,西山遠望如虎踞”、這是史書上對恭王府的描述。

來到恭王府,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專用來辦公的銀鑾殿,亮麗的綠色的琉璃瓦,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寬闊的屋頂上,肅穆中透着莊嚴,彷彿昔日的輝煌,依舊遺留在這雄偉的大殿上。

恭王府中”福”字碑藏在花園的假山內,這座假山是用糯米漿砌築成的,十分堅固,山上置兩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透過往缸中灌水的辦法來增加院中的濕度。假山下有一幽靜的“洞天”,稱祕雲洞,洞的正中有一康熙皇帝為其祖母孝莊皇后祝壽寫的“福”字碑,刻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碑高1米左右,長80釐米左右,貫穿整座假山。福字碑寓意福照全園。遺憾的是,排隊的人太多,我沒能一睹康熙御筆的風采。午時四點多,我們來到了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大街是一條有着悠久歷史和濃郁民族特色的商業街,既保留着老北京的風韻,又洋溢着現代都市的氣息。王府井大街有全國聞名的北京百貨大樓,有著名的新東安市場,這條街上還集中了許多大型專業商店。我們一行人,在王府井小吃街有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9.21日早上7點從承德出發去長城。我們從毛主席説過“不到長城非好漢”。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齊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我們浩浩蕩蕩的隊伍爬過一個又一個的烽火台,站在長城最高處,眺望長城遠處情不自禁的有種自豪感,同時也很佩服古人們的偉大。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這是一項多麼艱鉅偉大工程這其中卻包含了多少先祖們的思想和努力。此時我們都情不自禁的拿起了手中的相機拍攝下這矯健的一條“巨龍”,無論從哪個角度拍攝,它都顯現的那麼宏偉壯觀。爬完長城後大家的身體都基本消耗殆盡了,

午時一點半左右從長城出發去“798”。時尚與藝術,這對難捨難分的孿生姊妹,把798裝點的姿態萬千。走在798,無時不刻不感受到奔放的藝術和前沿的時尚。一扇破舊的門、一扇開啟的窗、一個十分普通的水泥牆,會看到獨具匠心的創意,也會看到充滿時尚的裝束。跨進這一門一窗,穿越一面面牆,時尚的味

道撲面而來。一排排的下水管,能夠説成是酷酷的廣告牌,也能夠説成時尚的集中營;一塊普通鐵皮,也能打造出古樸、時尚的電話亭;毫無生命的水泥牆,進行塗鴉繪畫,也會蝶飛鳳舞、牡丹嬌豔。

當代藝術打破了藝術與媒介的概念,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與載體組合在一齊:油畫,裝置,影像,音樂,甚至活生生的動物與人,它們深入你所有的生活經驗又別開生面地超越了你一貫的對藝術的體驗,對時尚的全譯,讓你感受到鮮活的藝術生命力與前沿的時代氣息,

9月22日上午我們參觀了中央美術學院。然後去逛了宜家家居。緊之後我們來到了鳥巢,水立方,這兩個宏偉的建築是為了2008年奧運會建立的,外形獨特,別具風格。

午時我們來到了頤和園。長廊位於萬壽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萬壽山,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

頤和園有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長廊全長728米,共273間。廊上的每根枋樑上都有彩繪,共有圖畫14000餘幅,資料包括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畫中的人物畫均取材於中國古典名著。

頤和園窗户那是木雕鏤空,一扇扇用截然不一樣的幾何圖形構成。雖不那麼整齊,卻無礙其外觀,反而顯得更加美觀。頤和園集中了中國古典建築的精華,容納了不一樣地區的園林風格,堪稱園林建築博物館。

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佔全園面積的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南部的前湖區碧波盪漾,煙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樓閣成羣;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橋橫卧湖上,湖中3島上也有形式各異的古典建築,十分美麗。

9月23日一早我們出發去天壇,北京天壇建於公元15世紀上半葉,坐落在皇家園林之中,四周古鬆環抱,是保存完好的壇廟建築羣,無論在整體佈局還是單一建築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間的關係。

天壇公園裏面綠化很好,空氣很清新。早上得天壇公園裏面有很多爺爺奶奶在裏面打太極,打羽毛球什麼的。

天壇公園裏面有很多古樹,比故宮,頤和園的還要多,年齡還要久。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九龍柏”,因為他的樹皮好像是趴在上頭的九條龍。人站在“九龍柏”的欄杆外圍,把手心對着樹,會感到陣陣熱氣撲來手掌。而把手心對

向別處,則感受不到。導遊給我們解釋説‘這就是500餘年大樹的靈氣,精氣’。

從天壇公園走出來也就意味着我們此次的十天旅程結束了,我們搭乘大巴“打道回府”。

第二站承德

的四天裏我們先後遊覽了在承德內蒙古赤峯市克什克騰旗烏蘭布通草原的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月亮湖、七星湖、御道口草原線、圍場、河北省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

壩上草原,它位於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的塞罕壩上,與清朝皇家獵苑圍場連成一片,俗稱壩上。那裏草原廣袤,湖泊眾多,山丘渾圓疊巒,白樺林點綴其間,與帳篷、籬笆、牛羊、牧人、藍天、白雲渾然天成一幅圖畫。

9月17日早上8點出發去承德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直到傍晚了我們才到達承德壩上,導遊帶我們去了木蘭圍場裏面的跑馬場。

壩上晝夜温差很大,傍晚時分已經很冷了,我穿的很薄,可是還是沒有按捺住心裏的好奇心,和同學們一齊去騎了半個小時的馬。

9月18日天氣很晴朗,藍天白雲,很美。這天我們上午去了七星湖午時去了月亮湖。月亮湖還是還珠格格的拍攝基地之一,景色宜人,個性是那藍天白雲和草原,讓人流連忘返。

9月19日早上8:30坐車去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如果單純看旅遊景點的介紹,你會懷疑承德是不是一個古代的錦繡中華,因為那裏有很多古建築,都是模擬另一些著名建築而建造的。避暑山莊中有仿造的江南名勝;外八廟則是對西藏、回疆等少數民族外域文化的縮小複製。

但當我真正走進承德,親眼目睹了避暑山莊的那一刻,卻根本沒有任何模擬的感覺,因為我很快就被形形色色的地名所迷惑住了,根本來不及細細察看,就已融入到這樸素淡雅的自然山水之中去了。

我和幾位同學一齊坐的遊覽車到達了山頂,從山頂上俯瞰普陀宗乘之廟,是何等的壯觀和雄偉,我不禁感慨古人的高超技藝。

直到午時兩點我們才集合從避暑山莊回到住處。

9月20日一早我們驅車去普陀宗乘之廟,它是藏語布達拉的意譯,俗稱小布達拉宮,它是外八廟中最輝煌、規模最大的一座廟。整座廟宇坐落在山坡上,依山就勢,逐層升高,氣勢磅礴。

從普陀宗乘之廟出來已經十一點半了,我們一行人在導遊的帶領下前往承德城隍廟。在那裏留下了對家人的完美祝福。

採風總結:

時間如白駒過隙,眨眼間就結束了短暫的旅途了,在那這十天當中我的感觸頗深,受益匪淺,不僅僅領略到了美麗的風景和自然歷史所帶來的不一樣感受,也提高了自身對美的審視,對大自然和工藝品的認知水平,開闊了自我的眼界,對各色各樣的建築有了大致的瞭解,更為我積累了超多的設計素材,也帶給我心靈上的震撼。最重要的是,我覺得這會是我獲得的一筆財富,會在我今後的學習工作中給予我靈感,活躍我的構思。

做設計務必要與當地的文化底藴,歷史背景相結合才能打造出能融入城市中的設計。設計離不開生活,豐富的社會生活造就德藝雙馨的藝術家。要培養豐富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堅韌的毅力,將全身心實踐體驗及豐富熾熱的想象和創造真正融入到具體的、生動的、個性的內心世界,從而確立正確的人生觀、藝術觀和美學觀。創造出能反映時代,體現主旋律的力作和產生良好社會效果,激動人心的優秀精品。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次的採風為我的人生開啟了一條新的旅程,我深深感覺到自我所掌握的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專業指示的匱乏。對以後的學習目的我更加明確,對美的感受更加深刻,對人對物有了許多新的認識,不一樣角度去觀察,不一樣位置去分析,得到的就不一樣,要多角度的看問題,進而更好的解決!

總而言之,此次採風,我不虛此行。

篇6:採風報告

本次採風,我們小組選擇了魯迅公園作為採風地點。

採風當天下了一場大雨,可是當我們從地鐵上下來時,雨已經停了,沒有方向感的四個人花了一番功夫才找到魯迅公園,位於虹口足球場旁的公園面積不算很大,遊客也有一些但並不擁擠,剛剛下過的大雨使得公園中的空氣格外清新,草木也顯露出一種別緻的綠色。

魯迅紀念館離公園的正大門相距可是一百米,可是由於我們小組四人的識路本事極差繞了老大一圈才找到紀念館。紀念館是一幢白色建築,周恩來總理所提的“魯迅紀念館”鐫刻在建築上。走進館內,我們先是遇見了一隻花貓,在館內的草坪上逗弄了一會貓我們才正式開始參觀紀念館,聽館內的工作人員説,這隻貓還是有些野性的,有時會把逗貓的人抓傷,可是我們倒是幸運地沒有碰上這種情景。

紀念館的主要展廳在二樓,一進展廳,首先看到的是魯迅先生的作品中一些有名的場景,譬如阿Q正傳的“你那裏配姓趙”,再抬頭,能夠看到頭頂上先生的話語,其中有我十分喜歡的一句話“願中國青年都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能夠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其後,展廳依照先生的生平陳列了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和手稿,其中還穿插了一些先生使用過的物品。

從紀念館出來後,我們一行四人來到了魯迅先生之墓,並一齊對先生深鞠一躬。

這次採風,僅有短短一個午時的時間,但我卻收穫頗多。

在這個一會兒陰雨綿綿,一會兒暴風驟雨的日子裏,我們小組去了魯迅紀念館,幸好,在我們室外遊覽的過程中沒有下雨,所以也是天公作美,順利地完成了採風。

因為是工作日的原因,魯迅公園的人很少,讓人一踏進這個地方便自然地靜下了心。但走進公園較深處,卻又聽到談笑聲,二胡聲,是一羣老人聚在一齊聊天。紀念館的位置在更深處,這個地方設置地有些巧妙,我們兜兜轉轉,沿着濕濕的小路走着,忽然面前變得開闊,是一片大草地,而紀念館就在我們的左邊。不需要門票,紀念館裏很安靜,人也不多,二樓則是紀念館的中心。走進一個門中,魯迅的世界就向我們展開了,裏面有許多的魯迅的真跡作品,魯迅生活中的物品,對魯迅生平的介紹,還有製作精良的影片,直觀又深刻地表達了魯迅的思想。一整個細細的參觀,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但卻能夠對魯迅的人生產生全新全面的瞭解。這個魯迅紀念館建造在魯迅公園的深處,是一個被認認真真保護着的地方,也是一個絕對值得參觀的地方。

文雪

走進魯迅紀念館,不難被綠茵茵的佳木葱蘢,和曲折的一池荷葉所吸引。我們去的那一天,天空新雨,館內人不多,灰暗的天色與心中油然而生的敬意,都不覺讓我們一行人放低音量,默默觀看與回味。而林蔭小道上來往着的多半是閒暇的老年人們,有景光倏忽之感;迎門的一面墨畫牆浮現着魯迅先生筆下的世界,想起“扛住黑暗的閘門”的先生,並不願把自以為苦的寂寞,傳染給如他年輕時候似的正做着好夢的青年。正有一羣孩童在下頭的水泥汀上嬉鬧,竟也與此情此景頗為和諧。

而我們一行人停留最久的便是在二層“人之子——魯迅生平陳列”的展館中,很幸運,我們恰巧遇見了當時在紀念館內做志願者的一名同班同學,在她細心地解説下,才擁有了一次較為深入、細緻的參觀體驗。首先靜靜觀看了“生命的路”的影像視頻,轉角處的“阿Q正傳”模型場景則栩栩還原了小説中的經典情節。其中,還有一面關於先生作品中人物的,各種風格的圖畫拼成的牆,又共同勾勒出一副魯迅先生的肖像,令人印象深刻。我們還試着玩了展廳裏“捕鳥”、“辨識百草園果蔬昆蟲”的遊戲,感歎紀念館用心的創意。經過吟誦廳時,當時恰好念着《秋夜》中關於棗樹的句子,大家相視一笑。

最終臨走時,我們還特地到魯迅先生墓前去祭拜,這是一方安靜莊嚴的聖地,兩棵挺拔的青松象徵着“長眠不朽”、高尚與正義。我們商量着一齊鞠躬致敬,回想起在展廳中看到先生葬禮時的肅穆場面,以及一句句耳邊振聾發聵的句子,心中百感交集。

王潔

在魯迅紀念館,我重新認識了一個不一樣的魯迅。他不再是我印象中的在課本中讀到的是一個大文豪,革命家,而是一個好學愛國的學生,一個慈祥的父親,也是一個很和善的教師。

在魯迅紀念館看到了他在日本留學時的照片,他的筆記本,深刻地覺得他是一個很好學的學生,同時,他棄醫從文也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之心。

而他為自我的兒子海嬰寫的詩,與其子拍照時眼中的温柔與慈祥,讓我覺得他是一個父親,於是此刻。,魯迅彷彿從神壇之上走了下來。

同時魯迅對中國共產黨的默默支持,他對青年學生的關懷,都令我感動不已。

第二個感受是魯迅紀念館的設計很別緻,很有深意,也很能體現魯迅的個人魅力。

館中的魯迅名言牆,不僅僅在垂直於地面的地方可見,在頭頂的天花板上也有。

由魯迅的名著的劇照拼集而成的照片牆,也被擺出來魯迅的頭像,實在很用心

而那裏展示的是魯迅對中國木刻版畫作出的貢獻,在這之前我一向認為魯迅只從事於與文學有關的工作,沒想到他對於繪畫這一領域也有涉獵。在那裏便真切地感受到了魯迅先生的才學深厚,感受到了他作為中國文人的氣質。

在最終,我們觀看了記錄魯迅先生葬禮的記錄片,一代文豪的隕落,一個巨人的逝世,看着記錄片,回憶起在記錄館所瞭解到的一切關於魯迅的生平,我感到十分的難過與不捨。

篇7:採風報告

資料摘要:二零一一年七月五日,常熟理工學院一零級中文系學生展開了文化採風活動。此番活動主要針對紹興古城,深層調查的地點涉及蘭亭、魯迅故里、沈園等等。儘管這次文化採風時間短暫,只能匆匆研賞,然而那種千年延續的文脈的湧動,我們都能切實感受到。

同蘇州一樣,紹興也是江南水鄉,歷史悠久,才人輩出,真可謂是鍾靈毓秀。中國文化璀璨奪目,紹興文化功不可沒。紹興酒文化是紹興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紹興酒文化至少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在《呂氏春秋》和《左氏春秋》中均有記載。

關鍵詞:文化採風中國文化酒神精神酒藝術紹興酒文化

目錄

一、中國酒文化概述

(一)酒文化簡介

(二)中國的酒神精神

二、紹興酒藝術

(一)原料

(二)用水

(三)工藝操作

三、紹興酒文化

(一)紹興酒文化概述

(二)紹興酒的發展歷程

(三)紹興酒的內涵

紹興酒文化初探

一、中國酒文化概述

(一)酒文化簡介

中國是酒的故鄉,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長河中,酒和酒類文化一向佔據着重要地位,酒屬於物質,但它又融於人們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

酒文化包括酒的製法、品法、作用、歷史等酒文化現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質特徵,也有品酒所構成的精神內涵,是制酒飲酒活動過程中構成的特定文化形態。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不少文人學士寫下了品評鑑賞美酒佳釀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餞行等酒神佳話。

(二)中國的酒神精神

在中國,道家精神即為酒神精神之源頭。莊子主張齊一生死,倡導“乘物而遊”,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這便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因醉酒而獲得藝術的自由狀態,這是古老中國的藝術家解脱束縛獲得靈感的重要途徑。“志氣曠達,以宇宙為狹”的魏晉名士、第一“醉鬼”劉伶在《酒德頌》中曰:“幕天席地,縱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孰視不睹山嶽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慾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這種“至人”的境界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典型體現。

“醉裏從為客,詩成覺有神。”(杜甫《獨酌成詩》)

“俯仰各有志,得酒詩自成。”(蘇軾《和陶淵明〈飲酒〉》)

“一杯未盡詩已成,湧詩向天天亦驚。”(楊萬里《重九後二月登萬花川穀月下傳觴》)。

不僅僅為詩如是,書畫亦如此。傳説,鄭板橋的字畫不能輕易得到,於是求者拿狗肉與美酒款待,在鄭板橋的醉意中求字畫者即可如願。鄭板橋其實明白求畫者的把戲,但終是難耐美酒佳餚,只好寫詩自嘲:“看月不妨人去盡,對月只恨酒來遲。笑他縑素求書輩,又要先生爛醉時。”“吳帶當風”的畫聖吳道子,作畫前必酣飲大醉方可動筆,醉後為畫,揮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黃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畫”。懷素酒醉潑墨,方留其神鬼皆驚的《自敍帖》。草聖張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於是有其“揮毫落紙如雲煙”的《古詩四帖》。

二、紹興酒藝術

(一)原料

從原料上説,紹興酒用的是精白糯米。早在西漢時期,人們根據釀酒原料不一樣,將酒分成三級,以糯米釀製的酒為上等。紹興酒自古以來就以米粒潔白、顆粒飽滿、氣味良好、不含雜質的糯米為原料,同時要求是當年產的。所以,紹興酒的糯米原料,人們歸納為三個字:精、新、糯。

(二)用水

從用水上説,它有鑑湖佳水。這是紹興酒特有的條件。

俗話説:“水為酒之血。”沒有好水是釀不出好酒的,所以佳釀來源必有名泉。紹興酒之所以晶瑩澄澈,馥郁芳香,除了用料講究和有一套由悠久釀酒歷史的傳統工藝外,還因為它由得天獨厚的鑑湖水釀製。鑑湖水質優良,構成了紹興酒的獨特品質,所以離開了鑑湖水,釀不成紹興酒。

三、紹興酒文化

(一)紹興酒文化概述

紹興自古以來無處不釀酒,無處沒酒家。在舊時,無論縉紳達士,還是市井小民,都與酒結緣,以酒為朋。酒成了紹興人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料,也所以,構成了各種各樣的酒俗與酒習。紹興的酒俗與酒習常與封建禮教迷信結合,表達完美的祝願,體現的是這塊土地上主人真善美的品格。有的酒俗與酒習隨着社會生產的發展,又產生了不少新的酒俗與酒習。

(二)紹興酒的發展歷程

早在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卧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投醪勞師,一舉滅吳,之後稱霸中原,置酒文台。最早以紹興作為地方名酒的,是南朝梁元帝蕭繹《金縷衣》,書中提到“銀甌一枚,貯山陰甜酒”,其中山陰甜酒中的山陰即今之紹興。晉代嵇含所著筆記《南方草木狀》中第一次提到了女酒,即之後聲譽鵲起的女兒酒“花雕酒”的前身。唐代的紹興酒,其名氣不及當時的浙江烏程(今浙江吳興)的若下酒,但不像若下酒在宋以後便銷聲匿跡,它憑藉獨特的地方魅力,仍然吸引着遷客騷人。紹興酒到宋代才真正定名,宋以前紹興一向是越國越州的都城,下轄會稽、山陰等郡縣,到1131年趙構皇帝以“紹萬世之宏休,興百王之不緒”之義,改年號為紹興元年,隨即升越州為紹興府,取“承繼前業,振興昌盛”之意,紹興之名由此而來。明清時期,可算得上紹興發展的第一高峯,確立了中國黃酒之冠的地位。當時紹興生產的酒直呼紹興,到了不用加“酒”字的地步,異常是清代設立於紹興城內的沈永和釀坊,以獨創的“善釀酒”享譽海內外,康熙年間的“越酒行天下”之説即是當時盛況的最好寫照。

(三)紹興酒的內涵

禮儀規範——紹興酒之本

酒功能有三:一可解除疲勞,恢復體力;二可藥用治病,滋補健身;三可成禮。中國儒家主張的禮治與黃酒的温文而雅可謂是一脈相承,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在中國古代,祭祀是君王向臣民推行禮治的示範,它體現出來的是上下尊卑的等級名分。經過千百年的洗禮、沉澱,酒禮約定俗成,成為各階層的行為規範,滲透到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紮根構成了古樸厚重、生生不息的酒禮文化。

膽劍精神——紹興酒之魂

儒家主張人們應當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努力方向,要有百折不撓的膽劍精神。從古到今,儒家思想的探求者努力進取、一往無前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從紹興酒得以見證。

徐渭才華橫溢,杯不離手,醉中作畫,留下不朽之作。與其一樣,當時紹興大批文人進入官府當官,他們作為儒生這一知識羣體,“學而優則仕”,懷着“治國平天下”的夢想。他們有智有謀,剛柔並濟,如同紹興酒之秉性,不會輕易為五斗米折腰,和則用,不和則去。正如清代袁枚《隨圓食單》所説:“紹興酒如清官廉吏,不參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閲盡世故而其質愈厚。”袁老夫子把黃酒比作廉吏,不僅僅是對黃酒的由衷讚歎,更是對黃酒之魂的精闢提煉。

文學藝術——紹興酒之韻

紹興酒史是一部人文史,它具有強大的文化張力。

在紹興,飲酒者並不都是文人,但文人大多都嗜酒,紹興黃酒的甘醇陶醉了諸多文人,演繹了無數文人佳話。最令人稱道的當屬“曲水流觴”這一千古風雅酒會。王羲之趁着酒興寫下名震千古的《蘭亭集序》。陸游曾自稱“放翁爛醉尋常事”,他在《醉中書懷》一詩中寫到:“平生百事懶,惟酒不待勸”,表達了他對酒的喜愛之情。然而,説到文人,不能不提及魯迅,凡來紹興的遊客,無不光顧他筆下的咸亨酒店,學一學孔乙己,買一碗紹興黃酒、一碟茴香豆,慢慢體會一下其中的意境。酒以城而名,城以酒而揚,紹興酒已經成為紹興一張絢爛的名片。

篇8:採風報告

xxxx年2月22日,在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了11天的採風旅途。我們的目的地是湖南鳳凰和貴州苗寨。對於湖南鳳凰古城和貴州苗寨我們都懷着好奇與期待的心理。我們一路上有説有笑,旅途的顛簸與勞累都不能阻擋我們的熱情。

第一站,我們來到的是湖南懷化,最大的感觸就是,一下車就寒氣逼人。在雲南這個月份幾乎過着夏天了,可是這邊依舊像冬天一樣寒冷。可是寒冷不能阻擋我們的熱情。我們在懷化市溜達了一小圈,畢竟是第一次出省,感覺一切都很新鮮和好奇,在懷化的最大感觸就是人多,車多,沒有想象中的好,但也不差。

在懷化市逗留了一會兒,旅遊車就來了,我們就坐上車去往首站目的地——鳳凰古城。導遊是一個開朗和熱情的小夥,跟我們説了許多關於鳳凰好玩的,好吃的和趣味的事情。

約莫過了3個多小時,導遊小夥説我們到美麗的鳳凰了。我往車窗外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房子,看上去很奇特,很美觀。房子周圍有一條江,江水很清,裏面稀稀落落的有幾隻小船,感覺很有詩情畫意,在當地稱這條江為沱江。在鳳凰古城,建築物就是在沱江的兩側,然後像江水一樣蜿蜒盤旋着下去。

我們來到鳳凰古城,下車後在縣城找了一家旅館住下了,叫什麼名字我忘了,我只明白是在桔園路。旅館距離古城約莫十多分鐘的路程。我們放下東西,小憩了一小就拿好相機背上包出去了。鳳凰縣城感覺也挺古老的樣貌,就像一個慈祥的老人,看上去很寧靜,安詳。在那裏我和朋友找了一家快餐店吃了我們到鳳凰的第一餐飯,是一家自助快餐,第一次聽説。菜很豐富,人也挺多,我們吃的很飽。

我們漫無目的的溜達着,竟然不經意間就來到了古城,我來到城門的面前感覺很新鮮,感覺第一次出遠門旅遊挺好玩的。我們爬上古城,很好奇的,那裏看看,那裏看看。看到這些我再想歷史和此刻,跨度很遠,可是似乎又很近。

我們的遊覽路線是沿着城門的右側慢慢的逛着下去,當時天很冷,但我們熱情很高。我們就拿着相機那裏那裏的拍。我們從一些彎彎曲曲的小路上,走着還遇到了一些和我們一樣的揹包客。我們用表情和微笑交流着。一路上我們欣賞着美景和感受着當地的人文氣息,感覺的確是太有意思了。我們轉到一些小道上,人很多,密密麻麻的都是一些店鋪裏面買着各種密密麻麻的,奇特的東西。對於古城,我以前也聽説過,但感覺很平淡,可是這一次身臨其境,感覺的確是挺不錯的,遠離了工業化的喧囂與繁亂,有的只是慢節奏的,自由散漫的感覺,或許當地人也是這樣的吧。在那裏我看過了以前沒有見過的東西,還有一些當地的老人很奇特的打扮,她們把很大很大的像帽子似的東西戴在頭上,我聽説她們是苗族的緣故吧。鳳凰的夜景也挺美麗的,整個小城籠罩在暖色的燈光之中,看上去十分的金碧輝煌,而我們就置身這種明亮與愜意之中。鳳凰的美是不會疲倦的,鳳凰的夜是不會衰老的。

鳳凰的河粉至今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白白的,寬寬的,加上精緻的調料,吃起來很滑爽。異常是有一個早晨,在一個老婆婆開的店裏,一張四方桌,然後下頭有個取暖的東西,上頭又放了厚厚的棉絮,我們就坐在那裏一邊取暖一邊吃着美味的河粉,這種感覺至今都還記憶猶新。

在鳳凰逗留了兩天,我們幾乎把整座古城都玩遍了。第三天一大早我們就向着奇樑溶洞出發。天氣依舊很冷。我們轉了兩趟公交車,才到那裏。下了車我們就去不遠處的一個飯店裏吃了東西就向那裏出發了。到了那裏感覺到了當年的苗王,的確是很大氣磅礴的。一個小型吊橋,守護牆和幾座炮台。在熱心的導遊小姐的指引下,我們就開始美妙之旅了。導遊小姐操着一口不是很標準的普通話,看上去很可愛的樣貌,然後向我們介紹着,奇樑溶洞的秀奇和過去。

我們走了沒多遠就到了,的確挺大的一個洞,大的出奇。我們跟隨着導遊小姐慢慢的走着進去,懷着好奇與想像。導遊小姐告訴我們這個洞分為四層,然後我們就跟隨着她慢慢前進,裏面的確是很美麗和神奇,那種美麗與神奇是難於言喻的,僅有身臨其境才能一探究竟。裏面的風景就像是科幻電影裏的場景一般神奇與壯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和審美的傾向的確是毋庸置疑的。偌大的洞裏,蜿蜒盤旋的小路,很險、很曲折。我們就隨着導遊小姐一層一層的往上爬,洞裏面很暖和,不一會就感覺全身冒汗,可是感覺氧氣很稀薄,呼吸不是很灑脱的感覺。裏面有一個旅遊小姐稱作“龍宮”的地方,實在是美不勝收,看上去幾百米深的水,一向清澈見底,像一面鏡子寧靜而安然。導遊小姐説它的壯觀與美麗只是水面與燈光的倒影,水深其實才幾米深。我感到一點點的失落,但還是覺得它太神奇了。我們還看到了當年苗王做火藥的地方和當年練兵的教場。最大的遺憾是由於遊客的很多湧入,呼吸和抽煙使裏面的一些景觀已經失去了原先美麗的面目。

我們遊覽了奇樑溶洞,感覺大家都還意猶未盡,然後我們又一齊向雄偉的南方長城出發。約莫坐了1個多小時左右的車,我們就到了。寒風蕭瑟中,南方長城看上去十分的荒蕪和淒涼,用一些僅留的遺蹟證明着它以往的榮耀和輝煌。裏面有一個巨大的棋盤,下圍棋的,聽導遊説2008年中國和韓國的圍棋高手在此一搏高下,而棋子就是少林僧人穿黑白兩色衣服組成。旁邊還有兩位高手在下棋時的雕像。我們順着蜿蜒盤旋的小路就開始攀登了,南方長城很高很陡,並且寒風蕭瑟,更增添了許多荒涼的情緒。踩在石板堆砌的路面上,難以想象當年在那裏是投入了多少精力和財力,還有當時的先輩們的毅力和智慧。從此,南方長城成了一種象徵,象徵着歷史、過去、此刻,當下。

第四天,我們坐着開往貴州的火車上,天氣依舊很冷。約莫到了夜晚十一點的時候我們到了貴州省會貴陽。站在車站廣場很冷,人很多,很嘈雜。不一會,導遊就來帶我們去賓館休息了。

清晨8點多,天依舊是灰濛濛的,我們吃過早餐就隨導遊坐着旅遊車去下一個目的地——鎮山村。我一向欣賞着沿途美麗的風景,十分有意思,不一會就到了,目的地。下車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座很大的雕塑,大概是紀念以往的歷史和偉人的吧。我們沿着一條土路,走了一會兒就到鎮山村子裏了,那裏的建築很奇特,屋頂幾乎都是用不規則的石板構成的,看上去很有古老的氣息,村子的盡頭有一個湖,湖面上有一層淡淡的霧氣看上去很神祕的樣貌。遠山,湖泊供給人們無限的想象與聯想。

我們逛完了鎮山村,坐上車,約莫過了2個多小時,又來到了青巖古鎮。青巖古鎮很小,很精緻,很含蓄,沒有鳳凰古城的霸氣與張揚,僅有寧靜的街道和緩慢的生活方式。裏面稀稀落落的有許多小型的旅遊景點,我們就依次去觀賞,有鄉土文化的、有宗教信仰的、有藝術氣息的景觀。青巖古鎮依舊是石板的路,低矮的建築,看上去寧靜與祥和。形形色色的物品和形形色色的人們,裝飾了它的熱鬧與熱情。或許是大家太餓了,或許是那裏的小吃太美味了,大家都買了許多的豬蹄和玫瑰粥吃的是熱火朝天,或許這種場景就僅此一次了。

我們到了午時,就又坐着車,回到了賓館裏。

第二天,我們吃過早餐就向坐上車向最終一站——千户苗寨,慢慢的靠近。車子在蜿蜒的山路上划着優雅的曲線,我就依舊欣賞着沿途的風景,只是山霧有點大,風景不是很清晰。約莫坐了3、4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就到了。一下車就看見了很有歷史味道的一小座城樓,看上去很像電影裏的場景。不一會兒,我們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坐着電動公交車向千户苗寨的中心點靠近。不一會就到了,來接我們的是一個有點微胖的老婆婆,她帶我們去她家住,她家很大,整幢建築都是木頭的,人一走上去就咯吱咯吱的響,然後我們就站在最高的那層看風景。

千户苗寨很大,人文氣息也很濃烈,沒有工業化的喧鬧和後現代的禮貌的繁雜,它很寧靜和淳樸,放眼望去都是田園和大山,還有石板路,還有一條蜿蜒的河,一向蜿蜒到了路的盡頭。他們的建築物都是在山上,建造的很科學,山上的石板路也很陡。我們溜達了一圈,還去看了苗族人民為我們帶來的歌舞表演,雖然沒有太多的現代化設備,可是表演依舊很精彩、濃烈。在千户最難忘的就是長桌宴。一張很長的桌子,我們就這樣坐着吃飯。一進門還給我們喝歡迎酒和染色的福蛋。在那裏我們嚐到了純正的山豬的味道和山雞的味道,還有他們自家釀的酒,的確是一種不尋常的味道。

3月1日,我們整理好各自的行李,把旅途的一切的完美和新奇留在了記憶深處,坐上了開往雲南方向的火車。

篇9:採風報告

雲南短暫的採風生活過去了,回想想起來,有苦也有甜,有美也有醜最大的感受就是雲南的民族建築風格、雲南的民間藝術、雲南的古城建築給我們帶來的新鮮感。其中最另我印象深刻的是雲南獨特的民族建築風格和名族服飾。

首先我想談談我們前往雲南途中的感想,因為這一段時間是我最難忘的時刻,還記得去雲南途中吧,我們滿懷着對雲南的嚮往,在這之前我們都沒有去過這麼遠的地方,當時心裏真是激動不已,導致我連續兩天都沒睡覺,一向望着窗外,雲南的風景到底有多美,雲南的人又是怎樣樣的別緻

對這一切的東西都充滿着好奇,導致我的情緒一向都靜不下來。很多時候都在思考這些。同學們的身上彷彿也有用不完的勁。我恨不得此刻就能聽見列車員們説這樣一句話:“尊敬的旅客朋友們請帶好自我的行李雲南到了請下車。”可是就這麼一句話等的我們好辛苦,好累啊,感覺過了一個星期一樣。

時間過得真慢,彷彿我們又吃了好幾次年夜飯,我的雲南,雲南到了,我們提前了半個小時就把帶的行李準備好準備下車,當我們下車的時候天不知不覺亮了起來,面帶笑容輕輕深呼一口氣,空氣好新鮮好美,心中美滋滋的想雲南我來了,走出火車站,我們都以為我們要好好玩一玩了,沒想到還有半天的路程在等着我們就這樣我們坐上我們的大巴前往那個我們盼望已久的大理古城,很快我們到達了那裏,感覺不錯,記得當時天已經快黑了,我們趕緊找好住的地方,洗洗我們疲倦的身體,沖掉一身的疲憊。然後沒等休息就走出了住的地方,不能浪費這美景啊。

在大理,出遊的第一天,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雲南大理古城高大的城牆雖然是仿建但仍舊能顯現出它的美感,走上前摸了摸,彷彿依然保留着那種悠久歷史的韻味,隨之我們見到了大街小巷交錯呈此刻我們的眼前,我們走進了一家服飾的店鋪,我們看到了很多美麗的美麗布料做成的衣服,很美,聽老闆説這些都是手工縫製的,摸上去很滑,看上去一根一根線整齊的編制而成。看了看問了問老闆價格,果然物有所值價格很高。然後繼續我們的旅途,走着走着我們來到了一條全是酒吧的小巷我們尾隨着一條小溪,溪水很清,沿着這條小溪,看着酒吧裏絢麗多彩的燈光和愜意的遊客,聽着優美的歌曲,真有一番美感。

還沒回味完這種的感覺,我們就被一家銀飾店裏面的銀吸引住了,看見這一件件銀飾,我真想把他全部買下,可惜沒錢,我們只能遺憾的走了。之後我們來到了一個古城城樓上,花了三元錢我們才登上這個古城樓,在樓上我們首先見到了那裏的美麗的雕刻藝術,有花有龍有鳳,隨之我們走進大廳,首先見到的是一座大佛,聽説雲南的人們有不一樣的信仰,入鄉隨俗我們也來拜拜祈禱祈禱我們每個人都要幸福,然後我們順着小樓梯向上爬了一層,這是最高處,透着小窗户我們看到了古城的夜景,真繁華,生活在這樣的都市裏面真好。在我們準備下去的時候我不留意看到房頂美麗的壁畫顏色搭配的很美。

等我們下來的時候,我們走進了一家圍巾專賣店那裏有不一樣樣式的圍巾花花綠綠有一個同學試了試,我們都感覺漂亮,於是我們幾個都買了好幾條,然後我們又轉了轉,突然我們被一個畫畫的吸引了我們,之後聽教師説那就是羊皮畫,畫得很美。時間可真是不會等人,已經十點了,我們就這樣匆匆忙忙回去了,走在我們發現一個賣水果的我看見了一個賣水果的,我們停下來老闆很好,讓我們嚐了嚐,很紅很紅的蘋果吃在嘴裏很甜很甜好香,聽説這是山果,我們買了好多,的好好品嚐品嚐。這一晚這讓人難忘。

第二天我們很早就起來了,誰都不願浪費這樣的時間,早上的空氣景色也很美。然後我們去了白族居住地點,那裏原本是一位知名人士所住,在那裏金花穿着盛裝為我們準備了白族特色的三道茶介紹了白族的一些習俗也拍設了一些白族的建築和起居用品,那裏的建築大都數都很美因為那裏人們很會裝扮,人們大都會將自我的藝術繪畫花在牆上,

所以白色的牆上多了很多花樣,之後我們來到了魚鷹之鄉,那裏當地居民划着船帶我們來到了洱海水很清並且水草看的一清二楚然後我們又看到了精彩的魚鷹表演,當那些船家把魚鷹敢下水在我們的吶喊和助威中魚鷹沒有令我們失望,抓到兩三條大魚,然後我們品嚐了一下漁家特色小吃。最終我們在一陣歡聲笑語中告別了美麗的魚鷹只想洱海。隨後我們來到了天龍八部的拍攝地點,在那裏我們等了很久坐上了纜車我們最多的是高興,坐上纜車我們來到了天龍洞,從天龍八部上看我記得段玉是從很高的山上掉下來的,可是我們從洞口進去的,在漆黑的山洞裏走着不知前方會出現什麼,我們膽怯的走着,然後我們看見了神仙姐姐,的確一摸一樣,呵呵,然後我們沿着陡峭的台階往上攀爬,山洞很潮濕,可是能夠看到許多天然的石頭很滑,奇形怪狀,最終我們來到段玉掉的入口,我們都十分激動,急忙拍照。然後我們在勞累中走出了山

洞,隨之就是大理的全景,有山有水很美真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兩天的大理之行結束了,留下的只是回憶,我們踏往香格里拉,這個人間天堂,在到達香格里拉境內,我們看到了什麼樣的放牧生活,野豬,馬,牛,羊和藍天交織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在那裏我們最大的感覺就是很冷,那裏建築很有特色房屋彷彿石雕刻而成,很精緻安排好住的地方,那裏的藏民很友好的接待了我們,參加了他們個性的儀式,在那裏我們也瞭解一些藏民習俗,作為客人他們將美麗的哈達送給了我們,然後我們看到了他們穿着盛裝跳起舞,迎接遠方的客人,用砸吧和烤牛肉款待我們,此刻回味起那烤牛肉任然能夠流下口水。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古城,我們踏上石頭鋪成的小道,在那裏逛街,感受那種古色古香的風味,美麗的名族風情吸引我們不斷在大街小巷裏穿梭,別有一番風味。那裏的建築大多以雕刻唯美,喜歡那裏的特色,人們穿着不一樣的名族服飾給我們留下很多感受。

篇10:採風報告

採風報告

9月10日上午我們坐上去昆明的火車,我們都懷着好奇的心境期望能夠早

點到達雲南。聽説雲南很美,是個“家家有水、户户有花”的好地方。大家心境更是激動。9月12號上午8點我們最終抵達了昆明。

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在這塊紅土高原上,生息繁衍着26個民

族,由於那裏的自然環境不一樣,社會文化差異也很大.雲南各個民族有着豐富多彩的風俗民情。每一個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戀、禮儀、語言、文字、宗教、審美等,都異常富有民族特色;納西族的東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彝族的貝瑪文化、傣族的貝頁文化。潑水節、火把節、刀杆節、插花節。神話、。歌舞、繪畫、戲曲、古樂,十分有特色。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在幾位教師的帶領下隨團到達了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等一些地

方,兩週的行程緊湊但很充實。不僅僅讓我們領略了沿途的完美風光,並且讓我們對少數民族獨特的民族風情有了更深刻的瞭解。真的讓人流連忘返。

一、昆明篇

.剛下火車當我們首先遊覽了雲南民族村,剛到雲南,大家都對那裏的一切充滿了好奇,感覺眼前的一切都很新鮮,很異常。在那裏居住着不一樣的民族。他們和睦相處,相互交融。各民族的歷史地理文化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登都不一樣,多姿多彩,別有一番風味。

在那裏給我影響最深課的是每到一處哪裏的人都老遠的給我們打招呼,那裏的人異常的熱情,異常的淳樸。

隨後我們又隨團去了七彩雲南,聽導遊

説,七彩雲南是三國時諸葛亮帶蜀軍安營紮寨

的地方,傳説諸葛亮第一次擒拿孟獲時天邊突然出現了七彩祥雲,之後就有了“七擒孟獲”的典故,也就有了七彩雲南的由來。還有一種説法:雲南,意為“雲嶺之南”,又稱“滇”。聽説上蒼在中國的西南方撒下一把熱土,構成

綿綿羣山。於是就構成了湖泊和河流。構成七彩雲朵。有兩種不一樣的説法。

在七彩雲南,那裏有百年老店啊“慶灃祥”茶莊,銀飾玉器土特產中

藥材等。都十分有特色。

二、大理篇

第二天,我們又來到了大理。受到了金花的熱情接待,途中看見奇異形狀的雲朵,沿途經過的彝族人的村寨。建築上的風格和圖騰都象徵着他們這個民族對某種宗教的信仰和崇拜。雲南白族的主要居住在大理自治州,那裏的人們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大理的婦女都白色的上衣,外套紫色絲絨領褂。下頭穿着寬褲,腰上繫着帶着繡花飄帶圍裙,她們的頭飾代表了,“風、花、雪、月”的含義。聽當地人説:大理以前被稱為南詔國,是雲南歷史上最為豐富的地方,風花雪月,分別是下關

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這些景物都很好的在頭飾上表現出來,很有地方民族特色。

大理古城佈局呈棋盤狀,從南到北有五條街,從東到西有八條巷,當然這些

建築今日都蕩然無存了,有的還依稀可見。此刻,保存下來的還有南北城的部分城牆,1982年從修過南城門。而後我們

能夠看到大城內主街縱貫南北,街道兩旁都是青瓦屋,民居,商店,作坊相連,顯現出古樸的風貌。裝飾時白族居民建築的特點,十分注重門樓,斗拱彩畫,十分有特色,門窗照壁都用劍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繪和水墨畫裝飾,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築中堪稱一流。古城中的主要街道有許多專賣大理石製品,白族扎染布藝,草編等有特色的商品,琳琅滿目。扎染是以白族人民的民間傳統工藝,扎染工藝品集文化、藝術為一體.扎染布由手工針縫線扎的,反覆冷染浸製而成。顯色青裏帶翠,凝重素雅。用扎染布製作的工藝品既充滿濃濃的民族風味,也很具現代韻味。

還有一點就是大理居民特愛花,人們以花給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稱。大理也被譽為金花的故鄉,總之大理古城是古樸幽靜的。城內溪水流淌,使人倍感清晰。三、麗江篇

9月14號,我們又前往海拔2418米的麗江.麗江素有“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美稱.去麗江之前,我只明白它是《一米陽光》和《千里走單騎》的拍攝地,麗江原先是一個古鎮.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在麗江壩子上有兩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千年古鎮,一個是大聽導遊説:一個是大研鎮,即麗江古城,一個是束河鎮.這兩個古鎮,歷史上都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茶馬古道既是中原至東西方的南北貿易通道,也是中原文化和外來文化交流融會

的渠道。那裏是一條南方絲綢之路。它們最初由遠山僻壤中的集市構成,最終也因物流商貿繁榮起來的。

麗江是納西族的主要聚居地,在麗江那裏,女的叫“胖金妹”,男的叫“胖

金哥”。那裏的人都是以胖為美、以黑為貴。這也是他們的異常之一。其次納西族婦女的服飾也很有特點,身後的披肩,披肩上有繡花布圈,每圈中有一對垂穗。這七個圓形圖案納西語稱“巴妙”,意思是“青蛙的眼睛”,他們將七星圖案釘在披肩上,象徵披星戴月,勤勞勇敢的意思。

麗江是個美麗的城市,“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應當説的就是麗江吧!麗江古城給人的感覺是古樸的,澄澈的。那緩緩轉動的大水車,那流經每家每户的潺潺流水,那斑斑駁駁,凹凸不平的又被踩得光滑的青石路面,那最簡易木板拼成的小橋,都在訴説着自我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生活。古鎮很熱鬧,石板

路面被人們走的很光滑,小巷兩面是一個個富有納西族特色的小房子,一個個的小店,買着各種特色東西,東巴木雕,畫。在那裏,沒有人行色匆匆,你要做的只是慢慢的走在當年的茶馬古道上,或是坐在某一座小橋上。即使再疲憊的心靈似乎在那裏都能夠得到放鬆。

在麗江古城,我們看見十幾

個身着納西民族的婦人們,手拉着手,和着輕快的旋律翩翩起舞、打跳。音樂是納西人的生命,漫步在麗江古城的街道,到處能夠聽見悠揚的納西古樂和雲南民歌.在四方街麗江古城的中心,聽説當年茶馬古道上最重要的樞紐站,馬幫運貨的集散地。在那裏也讓我對納西文化產生了興趣,對藏人感到那樣親切。讓我感受到一種發自內心的歡樂。四、香格里拉篇“香格里拉”在藏語中意為“心中的日月”,是佛教傳説中的淨土和夢想王國,也被稱為“香巴拉”。深藏於雪域高原崇山峻嶺之中的雲南

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始終保留着一種永恆、和平、寧靜的神祕氣息。香格里拉在羣眾在努力下,齊心協力,發揮人文與自然旅遊資源優勢,精心打造高原民族特色,鬆贊林寺、白水台、納帕海、虎跳峽和草原牧場等好多旅遊線路,我們去了納帕海。聽導遊説:在不一樣的季節裏,納帕海都呈現出不一樣的美景,珍禽、雪山、草原、牛羊織成了納帕海永遠的風景。在那裏我們騎馬。穿了民族服裝。那裏的人也他異常的淳樸。感覺異常的親切。五、明永冰川篇

明永冰川直接發育於梅里雪山主峯卡瓦格博峯,2650米海拔。明永冰川全長約4千米,寬30米——80米,由於坡度大,冰川表面的縱向和橫向冰隙發育,局部遇陡崖則崩塌而下。從漆黑到天明,攀登明永冰川的海拔隨着我們的喘息而越來越高,一步一步的,

僅有走穩了才能上更高的坡,我從中意識到自我為人處事也應當一步一個腳印。從身後微微的聽見,“我們從山下開始拾垃圾一向堅持到山頂上,這樣能夠讓這塊旅遊聖地吸引更多的遊客,為他們的到來同時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我隨着聲音的傳來,回頭一看正是我們團的同學,我不禁有有一種自豪感,和欣慰。他們所做的受到一路上大家的好評。我們大學生一種素質的體現。也算是為雲南之旅增添了一份亮麗的色彩。六、總結篇

雲南感覺就是一世外桃源。異常的神奇。

白族姑娘的熱情好客、彝族小夥子的勤勞勇敢、納西族“男尊女卑”的風俗”阿夏走婚古老習俗...他們都在各自的“風花雪月”裏傳唱着風花雪月的故事。那種與世無爭、知足長樂、自我動手,豐衣足食、恬靜完美的生活正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

這次“雲南之行”過的飛快,難忘的雲南之行讓我對少數民族的特有風情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同時,同學的互幫互助。教師的負責的態度和熱心的照顧,都增進了我們之間的情感。七彩雲南,給人生寫下了美麗的篇章。

篇11:採風報告

“開始,懷着青春的渴望,不停的追逐着心中的夢想王國,於是,收好行囊,背上包袱,追隨着夢想的痕跡,我們、努力着……”

xx年9月4日,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xx級藝術設計專業的同學在教師的領導下整裝出發,開啟了為期5天的“遊街子古鎮,寫意生活”的學習旅程。

此次寫生的主要目的在於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自然風景美的捕捉潛力,豐富和拓寬同學們的審美潛力、創新潛力;同時鍛鍊學生在實踐中的自理自立潛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為學生在以後的設計學習中奠定良好的基礎。

帶着滿心的期盼,同學們順利的抵達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的街子古鎮。“青山綠水抱林盤、村莊小鎮嵌田園。”不愧為街子鎮的真實寫照。

街子古鎮,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鳳棲山下,與青城後山連接。它既得山靈水秀之惠,又有以晉代古剎光嚴禪院為中心的32座寺廟等古蹟。街子是個歷史悠久的古鎮,五代時名“橫渠鎮”,因橫於味江河畔而得名。境內有晉代古剎———光嚴禪院、鳳棲山旅遊風景區、千畝原始森林、千年銀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條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義遺址、唐代一瓢詩人——唐求故居,有神奇傳説的古龍潭、五櫃沱、雲霧洞等,全鎮各種文物古蹟二十餘處。崇州街子鎮為青城山古鎮,它集中反映了四川西南壩結合部獨特的自然風光;具有深厚的優秀文化積澱;其物產以前影響過全國的政治、軍事;現存建築樸素,小巧,是反映清代祖國西南小鎮風貌的典型實物。

住進了極具農家氣息的小院,品嚐着帶有特色的飯菜,感受到的是農家人淳樸善良的待人之道。在街子鎮裏,你不管走到哪個街道,見到的都是古房,古道,古橋,古燈。沿路還能夠看到很多具有特色的客棧。

此次寫生分小組進行,為期五天的寫生留給我的回憶是難忘的。一開始有些手足無措,不知從何畫起,隨着自我不斷的摸索,也開始由生到熟,慢慢的領悟到了這其中的繪畫技巧所在,懂得去發現大自然的美,欣賞大自然的美;寫生之餘,賞街子鎮美景便成為同學之間必不可少的了,伴江遊道,親近味江河水,或乘坐竹製蓬船,或漫步石階小徑→農耕文化體驗區,親近土地,懷舊鄉土情結,領悟農耕時代的智慧物語→古樂園,參與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古代娛樂活動,讓身心得到放鬆→唐求廣場,遊覽唐公祠,體味古街子人的詩意情懷→御龍橋,觀清代鐵索橋風貌,聽先民御龍故事→聖燈廣場,瞭解街子歷史上的風雲變幻→康道,享受青山秀水,呼吸負氧離子,探尋神奇傳説→光嚴禪院,瞭解街子的禪佛文化,體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回到古鎮喝茶發呆。

在街子古鎮第五天後我們回到了學校,又先後去了德陽的東湖山公園和石刻公園寫生。

這兩個公園都有各自的特色。東湖山公園有山有水、山清水秀、地勢起伏、變化多端、山、丘、台、壩層次豐富的大型城市公園,就其基礎而言,可謂得天獨厚,全省無雙,全國也不多見。石刻公園由五組大型浮雕羣、三十五個木雕拱門、三十二根蟠龍石柱組成,是我國最大的城市現代藝術石刻雕塑羣。牆體全部由本地產石料雕刻砌築而成,虛實結合,韻律恰好,高潮迭起,表現出自然、生命、民族團結等宏偉主題,充分顯現了中華民族古樸典雅、深厚凝重的文化精髓。我們一面欣賞着這些美麗的山水,石刻,一面進行我們的寫生,把美麗的東西畫進自我的畫中,留戀其中,怡然自得。

這次的寫生也最終走到了尾聲,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回憶,還有很多啟發。作為一名設計專業的學生,對於一切事物的感受不應只是膚淺的體此刻表面,應學會觀察生活,體會到創意本源於我們的生活,生活之中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對待所見,所感就應用心深刻體此刻每一幅畫作當中,要敢於創作,敢於表現、突破,才能提高自我。

我們不僅僅增長了專業知識,並且陶冶了情操。那種迴歸自然的恬淡心境,真是無法用確切的、精美的詞句去描述,太美了。校外寫生,讓我們學到了如何思考以前不明白的東西。聽到的是歡歌笑語,感受到的是熱情厚道、真誠好客。外出社會實踐教學,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同學們注意觀察當地文化演進,民俗、民間藝術和歷史文化遺存。觀賞錯落有序的山裏建築、收集地方民間特色形象資料,注意研究不一樣地域的、民居生活、傢俱的風格樣式,為今後藝術創作積累形象素材。這一切都極大地豐富同學們文化修養和審美趣味,拓展視野和獲取知識的渠道。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透過這次對景、對人的考察以及藝術的實踐感悟深刻,把生活與創意結合,積累學問,提高自我的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把每一張畫幅都充滿生命力。

在採風中不僅僅增長了同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並且鍛鍊了體能,開拓了視野,提高創新潛力,把生活中的素材昇華為藝術創作,使作品從源於生活,同時也培養了社會實踐潛力。

此次寫生,我們對以後的學習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對美的認知更加深刻,對人對物有了新的認識,不一樣角度去觀察,不一樣位置去分析,收穫就會不一樣。五天的外出時間很快就到期了,我感觸頗多。總之,我們學校這次社會實踐教學對培養創造型藝術人才具有十分必要的現實和歷史好處,這也是藝術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因為藝術離不開生活,豐富的書會生活造就得才雙馨的藝術家。要努力使自我在生活中陶冶心靈,善於瞭解普通羣眾,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成為普通大眾的代言人。創造出能反映時代,體現主旋律的力作和產生良好社會效果,激動人心的優秀精品。我們對以後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對美的感覺更加深刻,對人對物有了新的認識,不一樣的角度去觀察,不一樣的位置去分析得到的就不一樣,要多角度的看問題,進而更好的解決!

篇12:採風報告

採風報告

2011年3月28日早上,我們音樂系09級音樂學班全體同學懷着激動的心境開始了5天的廣西之旅。我們的第一站是陽朔。5個小時的車程,車上我們一路歡聲笑語,歌聲隨着我們飄到了陽朔。陽朔縣位於灕江西岸,風景秀麗,有“陽朔堪稱甲桂林”之譽。面積1428平方千米。陽朔以其獨特秀美的風光吸引眾多遊人,有“中國旅遊名縣”的美譽。在灕江一遊,我們確切的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體驗了“人在畫中游”百里灕江的。每一處景緻,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國水墨畫。倒影是灕江一大奇觀。江水賦予凝重的山以動態、靈性、生命,同時把人帶進神話的世界。灕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還有洲綠、灘險、潭深、瀑飛之勝。江中多洲,岸邊多灘,亂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樹環合,翠竹競秀。灕江景觀並因時、因地(角度)因氣候不一樣而變化。晴朗天候,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千巒百蟑,盡人眼簾。煙雨之日,嵐霧繚繞,若隱若現,若斷若續,一派空漾。明月之夜,羣峯如洗,江波如練,若置身空靈境界,清遠無限。雄奇瑰麗的百里江日長卷,使人賞心悦目,冶住陶情,淨化心靈,棄俗絕塵。能夠説:灕江神秀天下無雙。印象深刻的是九馬畫山,據説以往毛主席路徑此地望着幾座山峯所命名,他還説下,誰能

數出九匹馬,誰就是狀元。

晚上領隊帶我們遊西街西街又被戲稱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鎮建築規模,但卻顯現着國際情調的人文景觀。那裏的酒吧、飯店、網吧、工藝品書畫店等裝修風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語招牌,工藝品書畫店、飯店、酒吧的服務員、普通居民以至於街上賣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這就給西街染上了一筆異域色彩。在西街的每一個角落,您會經常看到三五成羣不一樣膚色的旅遊者臨街圍坐在一齊喝啤酒、品咖啡、嬉戲聊天,還有那不受當地計劃生育限制的中國母親和西歐國家的父親,領着混血兒在街上玩耍。據説,以當地人口為基數來計算,西街的涉外婚姻比例之高,為全國之最。

休息一晚,我們絲毫不帶一點疲憊趕往北海銀灘。上午我們去趕海,領隊交代的是要我們找螃蟹貝殼。可是,儘管我們挖地三尺也找不出領隊要的螃蟹,貝殼也是僅能用於收藏。才半個多小時,所有人基本上放棄了尋找螃蟹,全體衝到海邊玩水,拍照,找貝殼。玩的不亦樂乎。午時最終到了期盼已久的北海銀灘,大夥都懷着一顆準備下海的心全副武裝的衝向銀灘,可是卻被海水的温度給難到了。海水温度不高,大概也就十幾度。對於我們處在中部的人來説這個温度還不能下海。就在所有的人都糾結的望着那片海的時候,我們學3班所有男生當了回勇士,開了個先鋒。我們把衣服往地上一甩,全部往海水衝去。而其他班也投來佩服的目光。其實我們在海水裏面冷的要死!可是最終還是和大海來了次親密接觸

晚上我們到了劉三姐大觀園,桂林經典劉三姐大觀園原名桂林劉三姐景觀園,坐落在風景怡人的桃花江畔,佔地一百多畝。劉三姐大觀園是桂林市旅遊業的一顆新星,她以劉三姐文化精華為主題,集觀賞、娛樂為一體的休閒遊樂場所。景區觀點有銅鼓、鑄銅鼓、瑤族長鼓、孔雀東南飛、莫府大宅電影《劉三姐》陳列展、月亮門、翠竹奇趣、阿牛家、鳥語林。進入大觀園就看到湖中有一“劉三姐”在船頭和我們對歌,這個對於我們音樂系的來説太簡單了,基本上有唱有回。看了劉三姐晚會,有我們音樂系在整場晚會處於高潮中。之後就是鬥雞和篝火,體會了少數民族的熱情和歡樂。

最終一站是樂滿地主題樂園,佔地60公頃,是度假世界第一期工程投資最大的項目,在2007年度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A”景區,同時經過了ISO9001及ISO14001兩項國際權威機構的質量標準體系認證,被評為“2002年度中國旅遊報.中國旅遊知名品牌”“全以及國十佳主題樂園”;2005年主題樂園獲得“廣西十佳旅遊景區”的稱號。我們在裏面園區由六大不一樣特色風格的主題區和曼陀羅園組成,取自從中國出發通往世界之意,六大主題區分別是:時空交錯的歡樂中國城、驚險刺激的美國西部區、奇妙魔幻的夢幻世界區、充滿神祕的海盜村、高貴典雅的歐洲區以及熱情洋溢的南太平洋區。園內的主要設施有:極速動感、大峽谷急屋歷險、碰、驚濤駭浪、飛艇衝浪、破浪過山車、龍捲風、蹦極跳......等等二十多項遊樂設施。尤其記得海盜船,安全措施其實是沒問題的,可是就是讓人感覺要掉了,死死的抓着護欄。那種刺激時時讓人回味。

篇13:採風報告

湖南、貴州採風報告

2012年2月22日,在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了11天的採風旅途。我們的目的地是湖南鳳凰和貴州苗寨。對於湖南鳳凰古城和貴州苗寨我們都懷着好奇與期盼的心理。我們一路上有説有笑,旅途的顛簸與勞累都不能阻擋我們的熱情。

第一站,我們來到的是湖南懷化,最大的感觸就是,一下車就寒氣逼人。在雲南這個月份幾乎過着夏天了,可是這邊依舊像冬天一樣寒冷。可是寒冷不能阻擋我們的熱情。我們在懷化市溜達了一小圈,畢竟是第一次出省,感覺一切都很新鮮和好奇,在懷化的最大感觸就是人多,車多,沒有想象中的好,但也不差。

在懷化市逗留了一會兒,旅遊車就來了,我們就坐上車去往首站目的地——鳳凰古城。導遊是一個開朗和熱情的小夥,跟我們説了許多關於鳳凰好玩的,好吃的和搞笑的事情。

約莫過了3個多小時,導遊小夥説我們到美麗的鳳凰了。我往車窗外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房子,看上去很奇特,很美觀。房子周圍有一條江,江水很清,裏面稀稀落落的有幾隻小船,感覺很有詩情畫意,在當地稱這條江為沱江。在鳳凰古城,建築物就是在沱江的兩側,然後像江水一樣蜿蜒盤旋着下去。

我們來到鳳凰古城,下車後在縣城找了一家旅館住下了,叫什麼名字我忘了,我只明白是在桔園路。旅館距離古城約莫十多分鐘的路程。我們放下東西,小憩了一小就拿好相機背上包出去了。鳳凰縣城感覺也挺古老的樣貌,就像一個慈祥的老人,看上去很寧靜,安詳。在那裏我和朋友找了一家快餐店吃了我們到鳳凰的第一餐飯,是一家自助快餐,第一次聽説。菜很豐富,人也挺多,我們吃的很飽。

我們漫無目的的溜達着,竟然不經意間就來到了古城,我來到城門的面前感覺很新鮮,感覺第一次出遠門旅遊挺好玩的。我們爬上古城,很好奇的,那裏看看,那裏看看。看到這些我再想歷史和此刻,跨度很遠,可是似乎又很近。

我們的遊覽路線是沿着城門的右側慢慢的逛着下去,當時天很冷,但我們熱情很高。我們就拿着相機那裏那裏的拍。我們從一些彎彎曲曲的小路上,走着還遇到了一些和我們一樣的揹包客。我們用表情和微笑交流着。一路上我們欣賞着美景和感受着當地的人文氣息,感覺的確是太有意思了。我們轉到一些小道上,人很多,密密麻麻的都是一些店鋪裏面買着各種密密麻麻的,奇特的東西。對於古城,我以前也聽説過,但感覺很平淡,可是這一次身臨其境,感覺的確是挺不錯的,遠離了工業化的喧囂與繁亂,有的只是慢節奏的,自由散漫的感覺,或許當地人也是這樣的吧。在那裏我看過了以前沒有見過的東西,還有一些當地的老人很奇特的打扮,她們把很大很大的像帽子似的東西戴在頭上,我聽説她們是苗族的緣故吧。鳳凰的夜景也挺美麗的,整個小城籠罩在暖色的燈光之中,看上去十分的金碧輝煌,而我們就置身這種明亮與愜意之中。鳳凰的美是不會疲倦的,鳳凰的夜是不會衰老的。

鳳凰的河粉至今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白白的,寬寬的,加上精緻的調料,吃起來很滑爽。個性是有一個早晨,在一個老婆婆開的店裏,一張四方桌,然後下頭有個取暖的東西,上頭又放了厚厚的棉絮,我們就坐在那裏一邊取暖一邊吃着美味的河粉,這種感覺至今都還記憶猶新。

在鳳凰逗留了兩天,我們幾乎把整座古城都玩遍了。第三天一大早我們就向着奇樑溶洞出發。天氣依舊很冷。我們轉了兩趟公交車,才到那裏。下了車我們就去不遠處的一個飯店裏吃了東西就向那裏出發了。到了那裏感覺到了當年的苗王,的確是很大氣磅礴的。一個小型吊橋,守護牆和幾座炮台。在熱心的導遊小姐的指引下,我們就開始美妙之旅了。導遊小姐操着一口不是很標準的普通話,看上去很可愛的樣貌,然後向我們介紹着,奇樑溶洞的秀奇和過去。

我們走了沒多遠就到了,的確挺大的一個洞,大的出奇。我們跟隨着導遊小姐慢慢的走着進去,懷着好奇與想像。導遊小姐告訴我們這個洞分為四層,然後我們就跟隨着她慢慢前進,裏面的確是很美麗和神奇,那種美麗與神奇是難於言喻的,僅有身臨其境才能一探究竟。裏面的風景就像是科幻電影裏的場景一般神奇與壯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和審美的傾向的確是毋庸置疑的。偌大的洞裏,蜿蜒盤旋的小路,很險、很曲折。我們就隨着導遊小姐一層一層的往上爬,洞裏面很暖和,不一會就感覺全身冒汗,可是感覺氧氣很稀薄,呼吸不是很灑脱的感覺。裏面有一個旅遊小姐稱作“龍宮”的地方,實在是美不勝收,看上去幾百米深的水,一向清澈見底,像一面鏡子寧靜而安然。導遊小姐説它的壯觀與美麗只是水面與燈光的倒影,水深其實才幾米深。我感到一點點的失落,但還是覺得它太神奇了。我們還看到了當年苗王做火藥的地方和當年練兵的教場。最大的遺憾是由於遊客的超多湧入,呼吸和抽煙使裏面的一些景觀已經失去了原先美麗的面目。

我們遊覽了奇樑溶洞,感覺大家都還意猶未盡,然後我們又一齊向雄偉的南方長城出發。約莫坐了1個多小時左右的車,我們就到了。寒風蕭瑟中,南方長城看上去十分的荒蕪和淒涼,用一些僅留的遺蹟證明着它以前的榮耀和輝煌。裏面有一個巨大的棋盤,下圍棋的,聽導遊説2008年中國和韓國的圍棋高手在此一搏高下,而棋子就是少林僧人穿黑白兩色衣服組成。旁邊還有兩位高手在下棋時的雕像。我們順着蜿蜒盤旋的小路就開始攀登了,南方長城很高很陡,並且寒風蕭瑟,更增添了許多荒涼的情緒。踩在石板堆砌的路面上,難以想象當年在那裏是投入了多少精力和財力,還有當時的先輩們的毅力和智慧。從此,南方長城成了一種象徵,象徵着歷史、過去、此刻,當下。

第四天,我們坐着開往貴州的火車上,天氣依舊很冷。約莫到了夜晚十一點的時候我們到了貴州省會貴陽。站在車站廣場很冷,人很多,很嘈雜。不一會,導遊就來帶我們去賓館休息了。

清晨8點多,天依舊是灰濛濛的,我們吃過早餐就隨導遊坐着旅遊車去下一個目的地——鎮山村。我一向欣賞着沿途美麗的風景,十分有意思,不一會就到了,目的地。下車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座很大的雕塑,大概是紀念以前的歷史和偉人的吧。我們沿着一條土路,走了一會兒就到鎮山村子裏了,那裏的建築很奇特,屋頂幾乎都是用不規則的石板構成的,看上去很有古老的氣息,村子的盡頭有一個湖,湖面上有一層淡淡的霧氣看上去很神祕的樣貌。遠山,湖泊供給人們無限的想象與聯想。

我們逛完了鎮山村,坐上車,約莫過了2個多小時,又來到了青巖古鎮。青巖古鎮很小,很精緻,很含蓄,沒有鳳凰古城的霸氣與張揚,僅有寧靜的街道和緩慢的生活方式。裏面稀稀落落的有許多小型的旅遊景點,我們就依次去觀賞,有鄉土文化的、有宗教信仰的、有藝術氣息的景觀。青巖古鎮依舊是石板的路,低矮的建築,看上去寧靜與祥和。形形色色的物品和形形色色的人們,裝飾了它的熱鬧與熱情。或許是大家太餓了,或許是那裏的小吃太美味了,大家都買了許多的豬蹄和玫瑰粥吃的是熱火朝天,或許這種場景就僅此一次了。

我們到了午時,就又坐着車,回到了賓館裏。

第二天,我們吃過早餐就向坐上車向最終一站——千户苗寨,慢慢的靠近。車子在蜿蜒的山路上划着優雅的曲線,我就依舊欣賞着沿途的風景,只是山霧有點大,風景不是很清晰。約莫坐了3、4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就到了。一下車就看見了很有歷史味道的一小座城樓,看上去很像電影裏的場景。不一會兒,我們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坐着電動公交車向千户苗寨的中心點靠近。不一會就到了,來接我們的是一個有點微胖的老婆婆,她帶我們去她家住,她家很大,整幢建築都是木頭的,人一走上去就咯吱咯吱的響,然後我們就站在最高的那層看風景。

千户苗寨很大,人文氣息也很濃烈,沒有工業化的喧鬧和後現代的禮貌的繁雜,它很寧靜和淳樸,放眼望去都是田園和大山,還有石板路,還有一條蜿蜒的河,一向蜿蜒到了路

的盡頭。他們的建築物都是在山上,建造的很科學,山上的石板路也很陡。我們溜達了一圈,還去看了苗族人民為我們帶來的歌舞表演,雖然沒有太多的現代化設備,可是表演依舊很精

彩、濃烈。在千户最難忘的就是長桌宴。一張很長的桌子,我們就這樣坐着吃飯。一進門還

給我們喝歡迎酒和染色的福蛋。在那裏我們嚐到了純正的山豬的味道和山雞的味道,還有他

們自家釀的酒,的確是一種不尋常的味道。

3月1日,我們整理好各自的行李,把旅途的一切的完美和新奇留在了記憶深處,坐

上了開往雲南方向的火車。

篇14:採風報告

“開始,懷着青春的渴望,不停的追逐着心中的夢想王國,於是,收好行囊,背上包袱,追隨着夢想的痕跡,我們、努力着……”

xx年9月4日,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xx級藝術設計專業的同學在教師的領導下整裝出發,開啟了為期5天的“遊街子古鎮,寫意生活”的學習旅程。

此次寫生的主要目的在於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自然風景美的捕捉本事,豐富和拓寬同學們的審美本事、創新本事;同時鍛鍊學生在實踐中的自理自立本事和團結協作的精神,為學生在以後的設計學習中奠定良好的基礎。

帶着滿心的期待,同學們順利的抵達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的街子古鎮。“青山綠水抱林盤、村莊小鎮嵌田園。”不愧為街子鎮的真實寫照。

街子古鎮,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鳳棲山下,與青城後山連接。它既得山靈水秀之惠,又有以晉代古剎光嚴禪院為中心的32座寺廟等古蹟。街子是個歷史悠久的古鎮,五代時名“橫渠鎮”,因橫於味江河畔而得名。境內有晉代古剎———光嚴禪院、鳳棲山旅遊風景區、千畝原始森林、千年銀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條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義遺址、唐代一瓢詩人——唐求故居,有神奇傳説的古龍潭、五櫃沱、雲霧洞等,全鎮各種文物古蹟二十餘處。崇州街子鎮為青城山古鎮,它集中反映了四川西南壩結合部獨特的自然風光;具有深厚的優秀文化積澱;其物產以往影響過全國的政治、軍事;現存建築樸素,小巧,是反映清代祖國西南小鎮風貌的典型實物。

住進了極具農家氣息的小院,品嚐着帶有特色的飯菜,感受到的是農家人淳樸善良的待人之道。在街子鎮裏,你不管走到哪個街道,見到的都是古房,古道,古橋,古燈。沿路還能夠看到很多具有特色的客棧。

此次寫生分小組進行,為期五天的寫生留給我的回憶是難忘的。一開始有些手足無措,不知從何畫起,隨着自我不斷的摸索,也開始由生到熟,慢慢的領悟到了這其中的繪畫技巧所在,懂得去發現大自然的美,欣賞大自然的美;寫生之餘,賞街子鎮美景便成為同學之間必不可少的了,伴江遊道,親近味江河水,或乘坐竹製蓬船,或漫步石階小徑→農耕文化體驗區,親近土地,懷舊鄉土情結,領悟農耕時代的智慧物語→古樂園,參與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古代娛樂活動,讓身心得到放鬆→唐求廣場,遊覽唐公祠,體味古街子人的詩意情懷→御龍橋,觀清代鐵索橋風貌,聽先民御龍故事→聖燈廣場,瞭解街子歷史上的風雲變幻→康道,享受青山秀水,呼吸負氧離子,探尋神奇傳説→光嚴禪院,瞭解街子的禪佛文化,體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回到古鎮喝茶發呆。

在街子古鎮第五天後我們回到了學校,又先後去了德陽的東湖山公園和石刻公園寫生。

這兩個公園都有各自的特色。東湖山公園有山有水、山清水秀、地勢起伏、變化多端、山、丘、台、壩層次豐富的大型城市公園,就其基礎而言,可謂得天獨厚,全省無雙,全國也不多見。石刻公園由五組大型浮雕羣、三十五個木雕拱門、三十二根蟠龍石柱組成,是我國最大的城市現代藝術石刻雕塑羣。牆體全部由本地產石料雕刻砌築而成,虛實結合,韻律恰好,高潮迭起,表現出自然、生命、民族團結等宏偉主題,充分顯現了中華民族古樸典雅、深厚凝重的文化精髓。我們一面欣賞着這些美麗的山水,石刻,一面進行我們的寫生,把美麗的東西畫進自我的畫中,留戀其中,怡然自得。

這次的寫生也最終走到了尾聲,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回憶,還有很多啟發。作為一名設計專業的學生,對於一切事物的感受不應只是膚淺的體此刻表面,應學會觀察生活,體會到創意本源於我們的生活,生活之中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對待所見,所感應當用心深刻體此刻每一幅畫作當中,要敢於創作,敢於表現、突破,才能提高自我。

我們不僅僅增長了專業知識,並且陶冶了情操。那種迴歸自然的恬淡心境,真是無法用確切的、精美的詞句去描述,太美了。校外寫生,讓我們學到了如何思考以前不明白的東西。聽到的是歡歌笑語,感受到的是熱情厚道、真誠好客。外出社會實踐教學,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同學們注意觀察當地文化演進,民俗、民間藝術和歷史文化遺存。觀賞錯落有序的山裏建築、收集地方民間特色形象資料,注意研究不一樣地域的、民居生活、傢俱的風格樣式,為今後藝術創作積累形象素材。這一切都極大地豐富同學們文化修養和審美趣味,拓展視野和獲取知識的渠道。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經過這次對景、對人的考察以及藝術的實踐感悟深刻,把生活與創意結合,積累學問,提高自我的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把每一張畫幅都充滿生命力。

在採風中不僅僅增長了同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並且鍛鍊了體能,開拓了視野,提高創新本事,把生活中的素材昇華為藝術創作,使作品從源於生活,同時也培養了社會實踐本事。

此次寫生,我們對以後的學習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對美的認知更加深刻,對人對物有了新的認識,不一樣角度去觀察,不一樣位置去分析,收穫就會不一樣。五天的外出時間很快就到期了,我感觸頗多。總之,我們學校這次社會實踐教學對培養創造型藝術人才具有十分必要的現實和歷史意義,這也是藝術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因為藝術離不開生活,豐富的書會生活造就得才雙馨的藝術家。要努力使自我在生活中陶冶心靈,善於瞭解普通羣眾,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成為普通大眾的代言人。創造出能反映時代,體現主旋律的力作和產生良好社會效果,激動人心的優秀精品。我們對以後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對美的感覺更加深刻,對人對物有了新的認識,不一樣的角度去觀察,不一樣的位置去分析得到的就不一樣,要多角度的看問題,進而更好的解決!

篇15:採風報告

實習名稱:採風

院系:藝術與旅遊學院

專業班級:

學號:

姓名:

實習時間:

設計的靈感很多時候來自生活,但生活中很多完美的事物經常被我們忽視,從此刻的一些藝術設計經典案例中,我們很容易會發現設計與生活的密切關係,為了更好的開拓我院學生的視野,我們09環藝(一)班進行了為期5天的藝術採風活動,分別對蘇州烏鎮杭州等民居傳統建築進行了實地考察。

蘇杭的自然風景因為有園林景觀的襯托,整個自然風景有了山水畫的味道,清新自然。説到這,不得不説這蘇州的園林代表——拙政園。

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佈局的山島、竹塢、鬆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典範”。與承德避暑山莊、留園、北京頤和園齊名,該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特殊遊覽參觀點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迄今為止同時具備這四項桂冠的全國僅拙政園一家。

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為精華所在。其總體佈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池水面積佔全園面積的35。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佈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總的格局仍持續明代園林渾厚、質樸、疏朗的藝術風格。總的格局仍持續明代園林渾厚、質樸、疏朗的藝術風格。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為中部拙政園主景區的主體建築,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西部原為“補園”,其水面迂迴,佈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後構成的工巧、造作的藝術的風格佔了上風,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區仍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則是蘇州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西部另一主要建築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着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着“倒影樓”,另一個對着“三十六鴛鴦館”,而後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與誰同坐”取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故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頓感到那裏可欣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與拙政園毗鄰的蘇州博物館。蘇州博物館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館,設計者為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儘管白色粉牆為博物館新館的主色調,把該建築與蘇州傳統的城市機理融合在一齊,可是,那些到處可見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頂和窗框將被灰色的花崗巖所代替,以追求更好的統一色彩和紋理。博物館屋頂設計的靈感來源於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一一飛檐翹角與細緻入微的建築細部。然而,新的屋頂已被重新詮釋,並演變成一種新的幾何效果。玻璃屋頂將與石屋頂相互映襯,使自然光進入活動區域和博物館的展區,為參觀者帶給導向並讓參觀者感到心曠神怡。玻璃屋頂和石屋頂的構造系統也源於傳統的屋面系統,採用現代的開放式鋼結構、木作和塗料組成的頂棚系統。金屬遮陽片和懷舊的木作構架將在玻璃屋頂之下被廣泛使用,以便控制和過濾進入展區的太陽光線。

大廳是博物館的核心,位於入口的前庭與博物館花園之間。這個擁有八個角的大廳是透過對傳統的蘇州建築和中國建築要素的幾何形狀轉變以及重新詮釋設計出來的,它是所有參觀者的導向併為去博物館所有展區帶給通道。除了字畫、雙塔瑰寶、明清瓷器和蘇州工藝美術品展區外,還將佈置特色傢俱展區,以強調蘇州豐富的藝術和文化傳統。在人流路線的終點處,也就是在它的花園庭園處,安排了一個宋代書齋的複製品,主要展示當年的工藝品和傢俱。

蘇州博物館與原有拙政園的建築環境既渾然一體,相互借景、相互輝映,貼合曆史建築環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獨立性,以中軸線及園林、庭園空間將兩者結合起來,無論空間佈局和城市機理都恰到好處。忠王府古建築作為蘇州博物館新館的一個組成部分,與新館建築珠聯璧合,從而使蘇州博物館新館成為一座集現代化館舍建築、古建築與創新山水園林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在蘇州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我們就啟程去杭州了,經過一個上午的奔波,我們最之後到了嚮往已久的杭州,休息了一下,就赴水鄉烏鎮開展采風活動。鍾靈毓秀、人才輩出的烏鎮,那濃厚的文化底藴、典型的江南水鄉風情,從來就是我們心中的嚮往,探訪追尋她的腳步一刻也不曾停止過。這天,我們最終能夠徜徉其中,好好領略她的風采了。

初到烏鎮,遠遠就望見了那烏黑碩大的“烏鎮”二字矗立在鋪滿青瓦的房頂上,那烏鎮固有的敦厚在目光接觸到的剎那,一下子就不可抑止地綻放出來了,容不得你有半點的輕浮和張狂。門口雖遊人如織人聲鼎沸,但烏鎮卻泰山自若,平靜安詳地迎之之後來往往的遊人。大家整裝肅容,準備着去探尋昭明太子樑統、沈平、張楊園以及茅盾、沈澤民、湯國梨、豐子愷等的足跡。

踏進烏鎮,社員們一下子就被烏鎮那靈巧的拱橋、漣漪微蕩的流水、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精巧雅緻的民居建築吸引了。漫步在狹長的青石巷裏,兩旁都是古色古香的木製建築,幾近拙樸的外觀,古舊而又考究。無論街上巷子裏是如何的喧譁熱鬧,走進房子裏面,都不由得讓人感到異常的寧靜祥和。百牀館、民俗館、宏源泰染坊、江南木雕館、錢幣館……一路走來,感受着江南水鄉古鎮風情和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讓人浮想聯翩感慨不已。而最讓大家沉醉的莫可是是茅盾故居了。佇立在立志書院門口,聆聽着大師那“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的教誨,腳步移處,穿廊過廳,大師昔日讀書、寫作、幹農活的身影不時地在腦海中縈迴。在茅盾紀念館內,社員們更是領略了一代文壇巨匠的成長經歷以及他的文學創作之路,瞭解到茅盾先生在新中國成立後為祖國文化建設和世界和平所作的貢獻。

作別烏鎮,讓一顆留戀的心去聆聽那搖櫓聲,品味着這經典的江南古鎮。烏鎮之行,使我們有了接觸自然的機會,有了實地觸摸鄉土的情懷,在追尋大師留下的光輝足跡的過程中,領略江南水鄉風情,感受江南歷史文化的温婉與深厚。烏鎮所呈現的無論是古樸還是靈秀,無論是婉約還是滄桑,都是一種美的意境。這種美的形式反映了水鄉民居文化的內涵。江南多水,水啟發人以智慧,人以其智用於水。烏鎮所代表的水鄉文化是獨特的、歷史的,而當它們與現代文偶明和都市文化正漸漸遠離時,我們卻越來越珍視。

接下來我們遊玩的是杭州西湖。杭州的精華在西湖,可是西湖的精華在人文,而不在景觀。雖然西湖周邊的自然景觀也是相當的不錯,可是我仍然認為西湖的美在千百年來才子佳人、文人墨客的筆下與意境,而非純粹的美景,我也相信推崇西湖的人不是因為她的美麗,而在於人心與美景的融合與交流,缺少了意境,西湖便沒有了靈氣,沒有了神韻。能夠説遊覽西湖,七分在文化,三分在美景。想象一下斷橋相會的傳説多麼美妙,可是現實中的斷橋不斷,實質上就是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石橋,甚至與西湖周邊新建的石橋相比,都會遜色不少,可是因為文人的參與留下了千古絕唱!不明白是西湖美景成就了眾多的才子佳人故事與傳奇,還是眾多的文人墨客成就了西湖勝地。所謂看景不如聽景,因為看的是實景,聽的是意境,自然不一樣矣。可是話説過來作為杭州精華的西湖,如果不親自去一下,貌似沒有去過杭州,或者説不算真正的到過杭州,對杭州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意境美中。然而去了杭州又不免失望,發出可是如此的感歎!那是因為你不瞭解她,沒有走進她,所以她反饋給你的就少!去杭州遊玩,推薦做足功課,充分的瞭解杭州,杭州才能向你展示一個美景與心境並存的人間天堂。境由心生,心中有魔,景色也染上了魔氣,心中坦蕩,景色更

朗朗!所謂的柳浪聞鶯,平湖秋月,寶石流霞,等都是心境大過美景然而卻又與美境融合的意境而已。常聽人説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真遺憾,想必也是沒有做到心境合一吧!

透過這次採風活動,我理解到:從環藝的角度看,環藝設計效法自然而又高於自然。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極富詩情畫意,具有典型的江南園林建築風格,極力創造體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統一。在現代代城市發展中,能夠模仿該園巧妙園林設計,將原有的自然美景,逢石留景,見樹當蔭,依山就勢,按坡築庭等因地制宜的造園,使的整個城市呈現出建築,人文,自然和諧統一的風貌。如何能把天人和一的建築思想和以人為本的居家環境要求容入到設計理念當中,拙政園之行給我深深上了一課。

這次採風中,我深刻的認識到中國在發展,世界在發展,我不能再像井底之蛙一樣,對外面的世界一點都不瞭解,做為一名應屆畢業生,還帶有學生般得稚氣,我就應學會成熟,學會做人。一路走來,這次江南採風讓我領略到江南古鎮的另一番美景和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們就應出去認識外面的世界了,在一個學校裏的眼界是狹隘的,僅有真正走出去,才明白社會的殘酷,淘汰制的生存法則。同時我們瞭解了當今環境藝術的發展與狀況,專業認識有了很大的提升,採風活動到達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圓滿成功。

篇16:採風報告

實習名稱:採風

院系:藝術與旅遊學院

專業班級:

學號:

姓名:

實習時間:

設計的靈感很多時候來自生活,但生活中很多完美的事物經常被我們忽視,從此刻的一些藝術設計經典案例中,我們很容易會發現設計與生活的密切關係,為了更好的開拓我院學生的視野,我們09環藝(一)班進行了為期5天的藝術採風活動,分別對蘇州烏鎮杭州等民居傳統建築進行了實地考察。

蘇杭的自然風景因為有園林景觀的襯托,整個自然風景有了山水畫的味道,清新自然。説到這,不得不説這蘇州的園林代表——拙政園。

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佈局的山島、竹塢、鬆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典範”。與承德避暑山莊、留園、北京頤和園齊名,該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特殊遊覽參觀點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迄今為止同時具備這四項桂冠的全國僅拙政園一家。

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為精華所在。其總體佈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池水面積佔全園面積的35。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佈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總的格局仍堅持明代園林渾厚、質樸、疏朗的藝術風格。總的格局仍堅持明代園林渾厚、質樸、疏朗的藝術風格。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為中部拙政園主景區的主體建築,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西部原為“補園”,其水面迂迴,佈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後構成的工巧、造作的藝術的風格佔了上風,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區仍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則是蘇州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西部另一主要建築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着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着“倒影樓”,另一個對着“三十六鴛鴦館”,而後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與誰同坐”取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故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頓感到那裏可欣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與拙政園毗鄰的蘇州博物館。蘇州博物館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館,設計者為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儘管白色粉牆為博物館新館的主色調,把該建築與蘇州傳統的城市機理融合在一齊,可是,那些到處可見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頂和窗框將被灰色的花崗巖所代替,以追求更好的統一色彩和紋理。博物館屋頂設計的靈感來源於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一一飛檐翹角與細緻入微的建築細部。然而,新的屋頂已被重新詮釋,並演變成一種新的幾何效果。玻璃屋頂將與石屋頂相互映襯,使自然光進入活動區域和博物館的展區,為參觀者供給導向並讓參觀者感到心曠神怡。玻璃屋頂和石屋頂的構造系統也源於傳統的屋面系統,採用現代的開放式鋼結構、木作和塗料組成的頂棚系統。金屬遮陽片和懷舊的木作構架將在玻璃屋頂之下被廣泛使用,以便控制和過濾進入展區的太陽光線。

大廳是博物館的核心,位於入口的前庭與博物館花園之間。這個擁有八個角的大廳是經過對傳統的蘇州建築和中國建築要素的幾何形狀轉變以及重新詮釋設計出來的,它是所有參觀者的導向併為去博物館所有展區供給通道。除了字畫、雙塔瑰寶、明清瓷器和蘇州工藝美術品展區外,還將佈置特色傢俱展區,以強調蘇州豐富的藝術和文化傳統。在人流路線的終點處,也就是在它的花園庭園處,安排了一個宋代書齋的複製品,主要展示當年的工藝品和傢俱。

蘇州博物館與原有拙政園的建築環境既渾然一體,相互借景、相互輝映,貼合曆史建築環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獨立性,以中軸線及園林、庭園空間將兩者結合起來,無論空間佈局和城市機理都恰到好處。忠王府古建築作為蘇州博物館新館的一個組成部分,與新館建築珠聯璧合,從而使蘇州博物館新館成為一座集現代化館舍建築、古建築與創新山水園林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在蘇州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我們就啟程去杭州了,經過一個上午的奔波,我們最之後到了嚮往已久的杭州,休息了一下,就赴水鄉烏鎮開展采風活動。鍾靈毓秀、人才輩出的烏鎮,那濃厚的文化底藴、典型的江南水鄉風情,從來就是我們心中的嚮往,探訪追尋她的腳步一刻也不曾停止過。今日,我們最終能夠徜徉其中,好好領略她的風采了。

初到烏鎮,遠遠就望見了那烏黑碩大的“烏鎮”二字矗立在鋪滿青瓦的房頂上,那烏鎮固有的敦厚在目光接觸到的剎那,一下子就不可抑止地綻放出來了,容不得你有半點的輕浮和張狂。門口雖遊人如織人聲鼎沸,但烏鎮卻泰山自若,平靜安詳地迎之後來來往往的遊人。大家整裝肅容,準備着去探尋昭明太子樑統、沈平、張楊園以及茅盾、沈澤民、湯國梨、豐子愷等的足跡。

踏進烏鎮,社員們一下子就被烏鎮那靈巧的拱橋、漣漪微蕩的流水、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精巧雅緻的民居建築吸引了。漫步在狹長的青石巷裏,兩旁都是古色古香的木製建築,幾近拙樸的外觀,古舊而又考究。無論街上巷子裏是如何的喧譁熱鬧,走進房子裏面,都不由得讓人感到異常的寧靜祥和。百牀館、民俗館、宏源泰染坊、江南木雕館、錢幣館……一路走來,感受着江南水鄉古鎮風情和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讓人浮想聯翩感慨不已。而最讓大家沉醉的莫可是是茅盾故居了。佇立在立志書院門口,聆聽着大師那“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的教誨,腳步移處,穿廊過廳,大師昔日讀書、寫作、幹農活的身影不時地在腦海中縈迴。在茅盾紀念館內,社員們更是領略了一代文壇巨匠的成長經歷以及他的文學創作之路,瞭解到茅盾先生在新中國成立後為祖國文化建設和世界和平所作的貢獻。

作別烏鎮,讓一顆留戀的心去聆聽那搖櫓聲,品味着這經典的江南古鎮。烏鎮之行,使我們有了接觸自然的機會,有了實地觸摸鄉土的情懷,在追尋大師留下的光輝足跡的過程中,領略江南水鄉風情,感受江南歷史文化的温婉與深厚。烏鎮所呈現的無論是古樸還是靈秀,無論是婉約還是滄桑,都是一種美的意境。這種美的形式反映了水鄉民居文化的內涵。江南多水,水啟發人以智慧,人以其智用於水。烏鎮所代表的水鄉文化是獨特的、歷史的,而當它們與現代文偶明和都市文化正漸漸遠離時,我們卻越來越珍視。

接下來我們遊玩的是杭州西湖。杭州的精華在西湖,可是西湖的精華在人文,而不在景觀。雖然西湖周邊的自然景觀也是相當的不錯,可是我仍然認為西湖的美在千百年來才子佳人、文人墨客的筆下與意境,而非純粹的美景,我也相信推崇西湖的人不是因為她的美麗,而在於人心與美景的融合與交流,缺少了意境,西湖便沒有了靈氣,沒有了神韻。能夠説遊覽西湖,七分在文化,三分在美景。想象一下斷橋相會的傳説多麼美妙,可是現實中的斷橋不斷,實質上就是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石橋,甚至與西湖周邊新建的石橋相比,都會遜色不少,可是因為文人的參與留下了千古絕唱!不明白是西湖美景成就了眾多的才子佳人故事與傳奇,還是眾多的文人墨客成就了西湖勝地。所謂看景不如聽景,因為看的是實景,聽的是意境,自然不一樣矣。可是話説過來作為杭州精華的西湖,如果不親自去一下,貌似沒有去過杭州,或者説不算真正的到過杭州,對杭州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意境美中。然而去了杭州又不免失望,發出可是如此的感歎!那是因為你不瞭解她,沒有走進她,所以她反饋給你的就少!去杭州遊玩,提議做足功課,充分的瞭解杭州,杭州才能向你展示一個美景與心境並存的人間天堂。境由心生,心中有魔,景色也染上了魔氣,心中坦蕩,景色更

為朗朗!所謂的柳浪聞鶯,平湖秋月,寶石流霞,等都是心境大過美景然而卻又與美境融合的意境而已。常聽人説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真遺憾,想必也是沒有做到心境合一吧!

經過這次採風活動,我理解到:從環藝的角度看,環藝設計效法自然而又高於自然。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極富詩情畫意,具有典型的江南園林建築風格,極力創造體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統一。在現代代城市發展中,能夠模仿該園巧妙園林設計,將原有的自然美景,逢石留景,見樹當蔭,依山就勢,按坡築庭等因地制宜的造園,使的整個城市呈現出建築,人文,自然和諧統一的風貌。如何能把天人和一的建築思想和以人為本的居家環境要求容入到設計理念當中,拙政園之行給我深深上了一課。

這次採風中,我深刻的認識到中國在發展,世界在發展,我不能再像井底之蛙一樣,對外面的世界一點都不瞭解,做為一名應屆畢業生,還帶有學生般得稚氣,我應當學會成熟,學會做人。一路走來,這次江南採風讓我領略到江南古鎮的另一番美景和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們應當出去認識外面的世界了,在一個學校裏的眼界是狹隘的,僅有真正走出去,才明白社會的殘酷,淘汰制的生存法則。同時我們瞭解了當今環境藝術的發展與狀況,專業認識有了很大的提升,採風活動到達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圓滿成功。

【小編簡評】

採風報告 優選16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採風報告範文。

【網友評價】

看得我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