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名人勤儉節約的小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3W

名人勤儉節約的小故事【精品多篇】

名人勤儉節約的小故事 篇一

徐特立,字師陶,湖南長沙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傳世。他注重品德修養,平生儉樸。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當校長時寫過一首《粉筆詩》抄在黑板上,公佈在校園裏:

半截粉筆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

諸生不解餘衷曲,反為餘是算細人。

他在每天巡視全校時總是把別人拋棄的粉筆頭撿起裝在口袋裏留給自己上課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範(又稱稻田師範)的幾年裏,差不多沒有用過一支新粉筆。有些學生不理解,反而覺得他太“小氣”。因此徐特立特寫詩教育學生。

名人勤儉節約的小故事 篇二

有這樣一個民間故事: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説:“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捱餓,就必須要照這兩個宇去做。”之後,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一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穀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鋪張浪費,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裏就沒有一點餘糧。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後,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雲外。他疏於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穫的糧食就不多。儘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必須要受窮捱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先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後,他倆將“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後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名人勤儉節約的小故事 篇三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

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裏,以備意外之需。

名人勤儉節約的.小故事 篇四

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做官後,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準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裏。之後,他的女兒出嫁,人們想他必須會好好操辦一下,誰知大喜這天,吳家仍然冷冷清清。謝石將軍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僕人牽着一條狗走出來。管家問道:“你家小姐這天出嫁,怎樣一點籌辦的。樣貌都沒有?”僕人皺着眉説:“別提了,我家主人太過分節儉了,小姐這天出嫁,主人昨日晚上才吩咐準備。我原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這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你説,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啊!”管家感歎道:“人人都説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名人勤儉節約的小故事 篇五

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牀,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