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山東青島的導遊詞(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6W

山東青島的導遊詞(精品多篇)

青島的導遊詞 篇一

女士們、先生們 各位來賓 大家好!大家旅途辛苦了!首先我代表xxx旅行社全體員工對大家來到我們的美麗海濱城市——日照旅遊觀光表示熱烈歡迎! 很高興 今天由我為大家提供導遊服務。我姓x,大家叫我xxx就可以了,為我們開車的師傅是有着豐富駕駛經驗的x師傅,旅途中將由我和x師傅為大家提供服務,大家有什麼問題和困難可以及時的提出來,我們將會盡最大努力解決,讓大家有一段美好的旅程,同時也希望大家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預祝大家玩的開心,旅途愉快。

山東青島的導遊詞 篇二

四十年代初東面築起初具規模的“防波堤”與陸地相接,後有人視其形如琴,又名琴島。1898年,德國租佔膠州後,在島上建起燈塔。解放後,該島一直為中國海軍快艇支隊沿用,並對燈塔進行了大規模修建,現塔高15.5米,塔身白色,呈八角形,豎內外船隻進出膠州灣的重要標誌。每當夜幕降臨以後,塔上的紅燈與棧橋上的燈光在碧波上浮動,構成了一幅美妙圖畫,故“琴嶼飄燈”被譽為青島十大景觀之一,被作為青島市的標誌之一。

1988年,小青島開闢為公園,並正式對外開放,全島以栽植黑松為主的基礎上,還栽有櫻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春、夏、秋三季開花的觀賞植物,在島上地勢較為平坦的南部有一個非常小巧的廣場,廣場中間立有手抱古琴、目視海面的“琴女”雕塑。

青島的導遊詞 篇三

小青島又稱琴島,因其形狀像古琴,故名;是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青島灣的小型陸連島,面積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距離東側海岸377米(有海堤連接)。是該市的著名景觀之一——“琴嶼飄燈”。

小青島在德國佔領時期稱為阿考納島(ArkonaInsel)。1900年在其上建造了一座高15米的八角錐形白色大理石燈塔(即今日的小青島燈塔)。日本佔領時期稱為加藤島。1930年代小青島一度闢為公園。1942年,日軍修建寬8米的堤壩與東側陸地相連。1988年,小青島再度闢為公園。

全島以植黑松為主,栽櫻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春夏秋三季開花的觀賞植物。並於其上首度發現並命名了珍稀植物青島百合。

小青島東部毗鄰魯迅公園,西側不遠處與棧橋回瀾閣相望。

青島的導遊詞 篇四

各位遊客,你們好。

我你們今天旅程的導遊,我姓黃,大家可以叫我黃導,預祝大家的青島之行成為愉快、難忘之旅。

下面,我先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青島。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東南端,東南瀕臨黃海,是我國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

地理位置環鏡得天獨厚,東有嶗山,西有平原,北攬大澤,南接黃海。

青島的氣候屬於温帶季風性氣候,三面滄海一面山的獨特地理格局,使青島又具有了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這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良好的氣候使青島非常適合度假,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所以青島又有“東方瑞士”的美譽。

那麼今天,我們帶領大家遊覽的是海濱一線風景區。

好的,各位遊客,咱們的第一站到了,就是青島的標誌“棧橋”,

請大家帶好隨身攜帶的東西,隨我下車,開始今天的旅程。

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徵,大家從遠處看,小青島小巧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濃濃,一座白色燈塔亭亭玉立。

小青島既是青島名字的來由。

海灣的堤岸處是景色如畫的棧橋公園。

由公園正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與市內最繁華的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

棧橋是青島最早的碼頭。

經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現寬8米,全長440米。

橋南端築半圓形防波堤,堤內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兩層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頂飛檐,題名“回瀾閣”。

棧橋劃波斬浪,象一條長龍橫卧於碧海銀波。

循橋漸入,彷彿走進大海的懷抱;佇立閣旁,層層巨浪澎湃湧來,拍打堤壩,擊起萬千碎玉;青島棧橋進入閣內,沿螺旋樓梯登到樓上,四周盡是寬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風景,“飛閣回瀾”因此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遊覽拍照。

半個小時後,我們在此集中,前往下一站。

好的,現在我們到達了位於棧橋東南部的小青島。

小青島,面積僅為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

因其形狀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島”之稱。

小青島最顯眼的景緻是最高處矗立的一座潔白的錐形燈塔,塔身高15.5米,八角形,通體用白色大理石構築,分上下兩層,塔頂部裝有水晶稜鏡鑲成的反射鏡,並以牛眼形旋轉式造鏡電力發光。

傳説,很早以前,有位彈琴的仙女愛上一個打魚的小夥子。

她悄悄地來到人間,與小夥子結為夫妻。

每當丈夫出海,她就坐在小島上彈琴,用用琴聲為愛人導航。

玉皇大帝得知後欲捉琴女回去,琴女對愛情至死不渝,徇情在小島上,那琴聲至今仍縈繞在小島周圍。

為紀念琴女,藝術家專門製做了琴女雕塑,線條流暢,形象逼真。

每當夜幕低垂,燈影波光交相輝映,像一幅飄動的綵綢,形成青島的—大勝景—“琴嶼飄燈”。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遊覽的是青島市著名的風景區---八大關風景度假區。

這裏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尤以絢麗多姿的西式別墅最負盛名,因其彙集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築,亦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

所謂"八大關",是因為最初有八條以關隘命名的馬路,故稱’’八大關’,即韶關路、嘉峪關路、涵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

這裏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築風格,使不少電影工作者青睞這裏。

優美的環境使八大關風景區成為中外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

這十條馬路縱橫交錯,形成一個方圓數裏的風景區。

特點是把公園與庭院結合在一起,十條馬路兩側到處是鬱鬱葱葱的樹木、四季盛開的鮮花。

如韶關路全植碧桃,春季開花,粉紅如帶;正陽關路遍種紫薇,夏天盛開;居庸關路是五角楓,秋季霜染楓紅,平添美色;紫荊關路兩側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寧武關路則是海棠……從春初到秋末花開不斷,被譽為"花街"。

八大關風景區正面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它的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於此處。

現在大家看到是花石樓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棟別墅,此樓建築面積753.7平方米,院內面積4.5畝。

樓的主體共5層,頂層為觀海台。

花石樓據説是1932年由一位俄羅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由於樓內由大理石貼牆面,樓外又砌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摟’’。

它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風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築特色。

在花石樓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羣,這裏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

這裏曲徑縱橫,沿長長的石階下去,便到了第二海水浴場。

德佔青島之初,德國總督常騎馬到此狩獵,下海游泳,以後闢為海水浴場。

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定名為"第二海水浴場",因地處太平灣,又稱"太平角海水浴場"。

解放以後,我國許多領導人都曾在這個浴場暢遊過,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那麼

1957年,毛澤東主席來青島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和政治局擴大會議。

八大關景區因其獨特的景觀成為新人結婚拍婚紗照的首選之地。

好的,朋友們,我們現在將去望今天最後一站,青島市著名的新城市廣場——五四廣場,它北依青島市政府辦公大樓,南臨浮山灣,總佔地面積10公頃。

在廣場南北中軸線上,隱式噴泉,點陣噴泉草坪,花壇,大型城市標誌性雕塑—“五月的風”,

以及海上百米噴泉共同組成了充滿生機,無比瑰麗的現代都市畫卷。

“五月的風”採用火炬的造型,高達30米,直徑27米,重500餘噸,是目前我國體重最大的鋼質雕塑,採用螺旋向上,騰空而起,充滿動感的藝術造型和火熱紅豔的顏色,令人震撼,激人奮鬥。

這裏已成為新世紀青島的標誌性景觀之一。

接下來往南邊走就是“浮山灣”,青島是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惟一分會場,而這裏就是帆船比賽的場地。

大家可以看到這裏是建設天型海上體育運動、海濱旅遊及休閒娛樂設施的理想地帶。

區域內,陸地面積45萬平方米,港池內海岸線總長度1300米,水域面積46.9萬平方米,已建築的600米防浪堤形成良好的港灣掩護條件。

建設條件得天獨厚,當初接受國際奧委會審核時,這一比賽地是所有奧運會單項比賽地中第一個通地審核的。

各位遊客,今天的遊覽島這裏就結束了,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如果有任何意見可以向我提出,我將及時改正,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謝謝!

山東青島的導遊詞 篇五

各位朋友:

歡迎您來青島嶗山參觀遊覽。青島地區大小山峯幾十座,嶗山則為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嶗山風景區總面積446平方公里,其中繞山海崖線長達87.3公里,主峯高1133米,堪稱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嶗山氣候清新而濕潤,年平均氣温為12.6攝氏度,冬季平均氣温為-0.2攝氏度,夏季平均氣温為23攝氏度。嶗山歷史悠久,古蹟薈萃。遠在一億四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嶗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們已在此聚居生息,創造了燦爛的龍山文化。>、>等均有記載。

嶗山自然景觀獨具天然特色。山海相連、海天一色、雄偉壯觀;山內羣峯聳立、怪石嶙峋、層巒疊嶂、壁削如刀、澗深谷幽,每座峯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碧海無涯、山高林密、雲氣離合、嵐光變幻;海崖線曲折蜿蜒,或廣闊幽靜、煙波浩淼、或驚濤拍岸,谷應山鳴。

嶗山名泉聖水富有特色。神水泉、聖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領風騷;潮音瀑、龍潭瀑等名瀑各具神韻。著名的青島啤酒和嶗山礦泉水均依此水釀就而成。

嶗山林木蒼鬱、花繁草茂,區內僅古樹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樹齡高達2500餘年。山深處,春日一片翠綠,夏天濃廕庇日,秋季滿谷金黃,嚴冬則處處玉樹瓊花。

嶗山以其山海奇觀、深邃幽靜之勝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譽,倍受帝王將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詩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東海上,嶗山餐紫霞”的著名詩句。清代蒲松齡以嶗山風物為內容寫出了>、>等名篇。山中宮觀寺庵星羅棋佈,鼎盛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説。

總之,清新而濕潤的空氣,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獨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構成了嶗山旅遊的豐富內涵。

嶗山旅遊分南線、北線、東線,每條線如同一顆珍珠項鍊,串連着無數個景觀(點)。本文按照“嶗山一日遊”的習慣旅遊線路,介紹每條線上幾處主要景觀(點),未及介紹的留等嶗山探勝者們自己去體味。

1、基本旅遊線路(南線)

太清宮--明霞洞--上清宮--龍潭瀑

景點導遊:

太清宮

太清宮亦稱下清宮,當地人也稱下宮。位於嶗山南麓老君峯下,前臨黃海,一碧萬頃,背依七峯,峯巒竟秀,地勢清幽,竹林翁鬱,夏納清風,冬隔朔氣,素稱“北國小江南”。

嶗山自古有神窟仙宅之説,相傳鼎盛時期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而今可數者有十七處。據>記載:太清宮建於西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為江西瑞州府高樂縣人張廉夫所創建。張廉夫,字靜如,號樂山,生於漢文帝九年,官至上大夫,後棄職入道。精研玄學,入終南山學道數載,得師傳道,來嶗山之陽,臨海之濱,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神位。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再建廟宇,供奉三清神像,名曰“太清宮”,這就是太清宮的由來,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唐朝末年,李哲玄東遊嶗山,又擴建殿房,供奉三皇神像,這時,太清宮已初具規模。五代十國時期,道人劉若拙遊至嶗山,對太清宮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修繕。南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邱處機從昆化山來嶗山講道。從此,嶗山道教,包括太清宮名揚天下,天下道眾多慕名而來,有的在此隱居潛修,有的在此著書立説。如張三丰、徐復陽等均在此修過道。

明萬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太清宮發生了一起僧道之爭。僧人憨山大師與道人耿義蘭相互爭奪太清宮廟址,官司一直打到金鑾殿,歷時十多年,終以道人勝訴而告結束。現太清宮前“海邱奪遺址”碑刻的明萬曆十三年憨山大師建海邱寺於宮前,二十八年皇上降旨毀寺復宮,就是記的這件事。

太清宮佔地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500平方米。廟宇共分三個院落,各立山門。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農”、“軒轅”三帝。

太清宮古樹參天,院外“龍頭榆”又名“唐榆”,為唐朝天佑年間李哲玄所植。院內銀杏、古柏相傳樹齡更長。明朝所植兩棵耐冬樹,枝繁葉茂,每年冬盡春回,花開似錦,花期長達三個多月。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齡在>中的>篇裏所記的“香玉”、“絳雪”的故事,據説就是院中一棵紅牡丹和這棵耐冬的化身。

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澇不溢,是嶗山第一名泉。

明霞洞

明霞洞位於昆化山之陽的玄武峯下,系一天然石洞,原為上清宮的一處別院。

>載,明霞洞“建於金大定二年(公元1166年)”,洞巔“明霞洞”三字,相傳為邱處機所書。名道孫紫陽曾潛修於此。洞外石壁上嵌刻的>載有其修行的始末。元代在洞側建有“鬥母宮”,奉佛教。明隆慶年間(1567年--1572年)重修時又建“三清殿”一座,清末建“觀音殿”一座。據説,這裏曾有過僧、道交替的歷史。

明霞洞地勢高曠,景色幽麗,朝暈夕陽,雲霧繚繞,霞光山色變幻無窮,素有“明霞散綺”的美稱,為嶗山十二景之一。

上清宮

上清宮位於嶗山南部叢山峻嶺,這裏因入山已深,煙塵遠隔,空氣清新,再加坡上坡下蒼松翠綠,修竹滴翠,清泉飛鳥,奇石屹立,不但怡靜,而且特別清幽。

上清宮屬全真道華山派道觀,是嶗山中別具一格的“叢林”廟宇。道教把“上清”、“下清”、“玉清”三宮稱為“三清仙境”。“上清之天在絕霞之外,有八皇老君,運九天之仙,而處上清宮也”,故而得名。又因與太清宮對稱,又簡稱上宮,與太清宮,明霞洞同為嶗山東南部的主要道觀。

上清宮創建於宋初,原是宋太祖趙匡胤為華蓋真人劉若拙建的道場,至宋末已廢圮。元代大德元年,通玄弘教洞徽大師李志明,鳩工重修了上清宮。

上清宮有前後兩處庭院和偏院,殿宇房舍二十八間,佔地約1000平方米。前殿舊祀三清,後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七真”。

上清宮內古樹參天,其中一棵銀杏胸徑2.53米,橫出粗枝上有三個乳狀樹瘤,極為罕見,據説一千年方能長出一個。大殿之東的偏院有一巨石,名“道山石”,與道山石斜對的石崮上,刻有邱處機的>詞一首。宮西有一塊圓丘形弧石,名“熬山上清宮”,還刻有邱處機詠嶗山七絕十首,石下有一口清泉,名“聖水泉”,為嶗山名泉之一。

龍潭瀑

龍潭瀑又名玉龍潭,水源來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頂和北天門之間的山谷。澗水穿山越嶺,沿路彙集了數十條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騰而下,在一處高約30米的崖頂平台上,平直地衝出數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飛旋了幾曲折之後,會合成一道長約30米,寬約5米的瀑布,順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那氣勢,宛如一條矯健的玉龍,從懸崖之顛,騰雲駕霧,呼嘯而下,擊得潭中水花四濺。人們擬其形,取其聲,觀其色,叫它“龍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龍潭”,瀑布頂端“龍吟”兩個隸書大字,直徑一米,為當代著名書法家黃苗子1981年遊嶗山時所書。瀑下長形巨石下尖上平,遊人坐在平台下遠可眺望四周羣峯,近可仰視“龍潭噴雨”的壯麗景色。

2、基本旅遊線路(北線)

北九水澗谷--駱駝峯--將軍崮--金色望月石--飛來石--飛風崖--連雲崖--瀑音瀑--蔚竹庵

景點導遊:

北九水

北九水澗谷始於靛缸灣,止於嶗山水庫的“月子口”,全長約11公里。這一段澗穀道路曲折,風光異常秀麗,水聲似娓娓動聽的樂章,兩岸怪石如立體的奇妙畫廊,各類亭台傍立兩邊。>曾這樣描繪此帶風光:“兩山相夾,下有深潭,沿途山秀峽奇,清流迂迦,水作龍吟,石同虎踞,峭壁危石,觸目皆是,音樂圖畫,兼而有之”。古人來此遊歷,留下了許多讚美詩句,其中一首燴炙人口的詩這樣寫道:九水水九曲,曲曲穿幽谷。四周山色青,兩岸松濤綠。澗底一線畫,怪石何攢簇。流水從東來,數步一回復。路陡流水轉,一轉山一束。

沿北九水澗谷遊歷,或乘車慢行,或放步徜徉,舉目低首,遠山近水,滿目盡是流動的畫,流動的情。

駱駝峯

沿北九水線直行,沿途眾多景點目不暇接,駱駝峯是進入“一水”的第一景觀。

走過“一水”,抬頭南望,在黑虎山對面有一座高高的山峯,活像一頭巨大的駱駝正在昂首向東北方向眺望。與眾不同的是這頭駱駝竟長着三個駝峯,這恐怕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了。當進入“六水”,在東部的羣峯中,又出現了一頭駱駝,正面向西南,彷彿急切地要和那頭“三峯駝”相會。繼續前行,那駱駝越顯氣度不凡,彷彿要從山頂直躍而下。但走至近前,景物忽然發生了變化,駱駝頭竟變成了一位正襟危坐的老人,正凝神沉思,那樣莊嚴,那樣慈祥。然而,走過幾十步後再回首,慈祥的老人又忽然變成一隻傲立峯頂的雄鷹。真是“遠近高低各不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得不令人歎服。

將軍峯

進入“二水”,在深澗的南面可見一位頭戴金盔,身披金甲,昂首挺胸,威風凜凜的古代將軍,這就是“將軍崮”。將軍座下的山峯當地人俗稱“太師椅子”。從東南方向西遙望,確實像一把擺在山巔的大椅子。但是遊人多是從西頭進入內九水峽谷,看到的是古銅色的山峯。1957年,朱德元帥和當時的公安部長羅瑞卿遊嶗山,一進入“二水”,就被這一奇景吸引住了,當陪同人員告訴他叫“太師椅子”時,他搖搖頭,爽朗地笑起來:“哪裏是椅子,分明是一位古代的將軍嘛!”説來也怪,經朱老總點破,這座山峯好象活起來,越看越象一位傲然直立的大將軍。從此,這座大石峯有了新的名字--“將軍崮”。

金色望月石

進入“三水”,過了“鷹窠河”,舉目望去,南面的懸崖上趴着一隻形象逼真的巨大石龜,頭向前伸,背殼隆起,爪子緊緊摳在石頭上,其憨態維妙維肖,可愛之極。

這石烏龜為什麼爬上山頂,又怎麼變成石龜?在當地流傳着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很久以前,山崖下水潭裏住着一隻千年金龜。因為山高谷深,它只聽説過天上有個月亮,卻從來沒見過。月亮圓了,山谷裏半夜也很亮。月亮落了,山谷裏黑沉沉的。烏龜決心爬上山頂看月亮,還要告訴她不要再偷懶,要每天晚上都出來,把谷澗照得亮亮的。它不吃不喝,一直爬了三天三夜,終於爬上了山頂。可是,正趕上月底。它沒有失望,耐心等待下去,終於變成了石龜,再也沒有爬回澗谷。這個景觀就叫“金龜望月”。

飛來石

嶗山山內,怪石密佈,且每一塊石頭幾乎都有一個迷人的神話傳説。

進入“四水”,路邊石崮上立着一塊懸空欲飛,搖搖欲墜的奇石。石頭不大,既象揚起的風帆,又象展開的鳥翅,如果走近,會讓人感到只要輕輕一推,它就會跌落下去。據説颳大風時會真的搖動,其實,它站在此處已穩穩當當地渡過了幾千年、幾萬年。當地人稱之為“飛來石”。是否真是飛來的,已無法考證。但它卻有一個美麗的傳説:據説,“飛來石”原是玉皇大帝御花園的一塊普通石頭,因為在天宮每天接近神仙,逐漸沾了仙氣,它看到孫悟空也是石頭變的,卻能大鬧天宮。上天入地,本領十分高強,心中羨慕,便想學些本領,和石猴一樣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它苦苦修行了幾百年,終於能飛騰了,便天上地下到處遨遊。有一天,它飛過嶗山上空,看到風景十分優美,是塊難得的寶地,便落在此處永遠住了下來。

飛鳳崖

進入“五水”,前面大石崮上鐫刻着三個醒目的大字:“飛鳳崖”。顧名思義,此處是鳳凰飛來的地方。可是,鳳凰在哪裏呢?請看那山峯高處,恰如一隻巨大綵鳳正張開鳳翼欲騰空飛翔。這個景觀叫“綵鳳展翅”。

綵鳳不僅形似,而且傳説也十分有趣。很久以前,即墨縣裏有一個村姑,相貌美麗,心靈手巧,繡花花生香,繡鳥鳥能飛。縣官對姑娘垂涎已久,費盡心機想霸佔她,可是連派了三次媒婆都被她趕走了。於是,黑心的縣官想了條毒計,限她三天為皇上繡一件龍袍,上面要有“二龍戲珠”--龍要會飛,珠要會滾。如繡不成,就派兵來搶人。姑娘只繡了兩天就繡成了,縣官把龍袍展開一看,沒想到兩條金龍撲上去,撕開了縣官的胸膛,抓出了黑心。皇上聽説了。勃然大怒,立即派兵來抓姑娘。姑娘正在繡一隻鳳凰,還行剩下一隻翅膀沒有繡完。官兵趕到,鳳凰立即撲動翅膀,馱起姑娘飛上了天空。因為有隻翅膀沒有繡完,所以飛着飛着沒勁了,只好在嶗山落下來,變成了這座“飛鳳崖”。

潮音瀑

潮音瀑又名“魚鱗瀑”,以水聲似潮,水形象魚鱗而得名。瀑布旁陡壁上鐫刻着“潮音瀑”三個大字,是三十年代南京政府的水利部長葉慕綽的手書。

潮音瀑發源於嶗山之陰的源泉。泉水從海拔900米的巨石裏噴湧而出,流經約10公里長的涼清河澗谷,集大小百餘條山溪之水,衝開崇山峻嶺,從懸崖峭壁之上分三折而下。第一折,從崖頂巨石下的洞裏噴射而,流進一個“鬥”形的深深的石窩裏;第二折,水從“鬥”形石窩中溢出,倒向懸崖半腰簸箕形的石壁上,波光閃閃,形同魚鱗;第三折,簸箕形石壁潑下的水,織成一幅寬約5米,長約20米的水簾,以排山倒海之勢,浪推潮湧之聲,跌進一個靛藍色的“缸”形水灣。此灣水深約5米,直徑約22米,清澈見底,古人稱此為“靛缸灣”。遊人可在亭中觀瀑布聽潮音。古人對此景曾題詩讚歎:“九水九曲走潺緩,險峯對出一線天;更有佳景奇絕處,珠簾三疊落碧潭”。

蔚竹庵

蔚竹庵座落於嶗山北麓鳳凰崮之下,東通滑溜口,西通雙石屋。據説在建庵之前,管山人曾在此搭窩鋪居住,故名蔚兒鋪。明萬曆年(公元1589年),宋衝儒真人云遊嶗山,見這裏山巒疊翠澗水鳴琴,實為世外仙境,清修佳處,遂建成一座道觀,並移竹環栽成林,取名蔚竹庵。

蔚竹庵佔地二畝六分,有房舍二十餘間,形成一處精巧玲瓏的小院落。有正殿三間,原祀檀木精雕真武和銅鑄三官神像,均屬珍貴文物,但已被毀。

蔚竹庵地處高山峽谷之中,這裏時而縹緲似絹雲霧瀰漫,時而云消霧散峯出雲端。微風吹來,翠竹婆娑奏鳴,泉水叮咚成韻,形成嶗山十二名景之一的“蔚竹鳴泉”。著名作家郁達夫到此後,觸景生情,吟詩讚道:“柳合石屋接澄潭,雲霧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風景似江南”。

3、基本旅遊線路(東線)

太平宮--覓天洞--那羅延窟--白龍洞--猶龍洞--華嚴寺--白雲洞--棋盤石

景點導遊:

太平宮

太平宮位於嶗山東麓仰口灣畔的上苑山中,背山面海,景色綺麗,奇峯異石,古木幽洞。路兩側有兩株古鬆,據傳是宋初建宮時所植,樹側的巨石上鐫刻着“疑是幻境”四個大字。

在嶗山現存的寺觀中,太平宮是有史料可考的最古的道觀。據明代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和清代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修太平宮的碑文記載,太平宮是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60-976年)為華蓋真人劉若拙建立的道場,因落成於太平興國年間,故初名“太平興國院”,後改名為太平宮。

太平宮的殿宇呈“品”字形,院內的照壁上有單線鈎刻的“海上宮殿”四個大字,結構嚴謹,端正飽滿,據傳是清代書法家華巨奎所書。正殿舊祀三清和玉皇,配殿東祀三官,西奉真武。殿宇雖小,卻頗具有道家清靜寡淡的特色,典雅古樸。院中水井叫“龍涎泉”,東院的鐘亭內懸古銅鐘一口,名“上苑曉鍾”,敲響後聲鳴谷底,餘韻可傳至10多裏外。

太平宮處在奇峯環抱,翠竹成蔭的掩映之中,宮四周有許多景觀令遊人歎為觀止。出宮東院門外,即見嶗山著名異石“綿羊石”和奇峯“獅子峯”。“綿羊石”是由幾塊天然巨石壘成,歷經億萬年風雨剝蝕,彷彿是人工雕鑿的一隻綿羊,跪伏在山坡上。“獅子峯”則勢如雄獅怒吼。黎明時分登上峯頂可觀日出和東海的壯麗景色。

近年來,太平宮經全面修復,為嶗山主要勝蹟之一,特別是當夜幕降臨,仰口灣的海濤聲與上苑山的松濤聲此呼彼應,被稱為“上苑聽濤”之奇觀。

覓天洞

覓天洞是一處集幽深、奇險、雄偉於一處的通天奇洞,距太平宮西南兩公里。由峭壁間的多塊巨石疊壘而成,高30餘米,上下共5層,洞口夾在兩面峭壁之中,洞額“覓天洞”三個字為劉開渠先生手書。洞內盤旋曲折,險怪離奇,撲朔迷離,忽而幽暗,忽而異境天開,變幻無窮。洞外景色分外宜人,春天鮮花競豔,入夏峯巒疊翠,深秋紅葉滿山,冬季青松蒼鬱。洞頂兩處峭壁上刻的“咫尺天涯”和“洞幽玉雨草自濕,山高無雨暑自消”,分別由現代美術理論家蔡若虹、鄒大箴所題。踏上峯巔,巨石上鐫刻着現代版畫家力君題寫的“天苑”二字。何謂“天苑”,上天之苑也。置身於此,彷彿覓天有成。人立巨石之上,萬千景象一覽無餘。或羣峯崢嶸,嵐氣繚繞;或山柱突兀,白雲浮頂;或煙雲蒼茫,似碧波萬頃,真乃天界也。

那羅延窟

那羅延窟位於嶗山東麓的那羅延山,寬7米,高、深各15米,容百餘人綽綽有餘,是一處天然石洞。石壁上方突起薄石一方,形似佛龕,洞頂有一個深圓的洞孔,光亮由洞孔透入,照得窟內十分亮堂。據佛門弟子傳説,“那羅延佛”就是在這座石窟中修煉了功德圓滿後,憑巨大法力衝破圓孔成佛昇天的。“那羅延”系梵語音譯,意思是“堅牢”。這座洞窟通體為花崗巖結構,其堅牢程度可想而知,但當年不知什麼原因竟形成這樣一個巨大石窟。僧侶們稱之為“世界之二大窟”。據>記載: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2年)4月8日,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由五台山慕名而來,在此窟內禪修二年。窟周圍山高谷深,風景絕佳。

白龍洞

白龍洞位於太平宮後山的山澗北側,是由一塊長約18米,寬約12米的橢圓形巨石,扣壓在五塊鼓形的圓石上支撐而成的天然洞穴。此洞高2.5米,深8米,寬11米。

很久以前,洞外山澗有一處水灣。傳説有一條白鱔棲身此灣,因常年吸取日月之精華而成精,又在洞中苦修多年,終成正果,變成一條白龍挾風裹雨騰空而去。從此,這個洞就叫白龍洞,洞前的山澗和水灣分別叫白龍澗和白龍灣。洞口上方鐫刻的詠嶗山景物便是元代著名道士邱處機所留,據説是邱處機的真跡。

猶龍洞

猶龍洞距太平宮約百餘米,深約8米,寬約4米,高約2米。洞內原供奉老君石像一座,所以,原名叫“老君洞”,是太平宮首任道長劉若拙為紀念道家鼻祖老子而起名。明朝隆慶年間,山東提學鄒善遊太平宮時,覺得洞名俗且不雅,便根據>中所書“老君,猶龍也”,而改名“猶龍洞”。猶龍洞是由一塊巨石翹起而形成的,該石叫“混元石”,是歷代道士練功的地方,石上刻有練功圖三處。

華嚴寺

華嚴寺,原名華嚴庵,亦稱華嚴禪院,位於那羅延山半腰。三面環山,東鄰大海,廟宇樓閣之壯麗,澗壑泉石之清奇,在嶗山古剎中當為第一,也是嶗山現存唯一的佛寺。

華嚴寺歷史悠久,幾經興廢。遠在晉之前,那羅延窟即為華嚴寺的開山鼻祖洞。明代崇禎十年,御史黃宗昌辭官還鄉,隱居嶗山建玉蕊樓編著>,疑此窟為西方哲人演孝之所居,於是籌資在窟之東北興建華嚴庵,但庵未建成即毀於兵火。其子浦江令黃坦繼父遺志,助即墨準提庵慈沾和尚重建華嚴庵於現址。自清順治以來,屢經修葺,迄今仍為當年規模,1931年改稱華嚴寺。

華嚴寺佔地4000平方米,原庵共四進,依山而築,為“階梯式”。第一進原有僧舍十二間。第二進為藏經閣,飛檐斗拱,登閣憑眺,山海勝境一覽無餘。第三進為正殿,供那羅延佛,與那羅延窟遙遙相對東西兩廊為禪堂。第四進為後殿,內祀觀音,側為祖堂,供本寺第一代主持慈沾法師。華嚴寺極盛時共有殿宇一百餘間,僧眾八十餘人。整個庵寺佈局嚴謹,結構精巧,殿宇恢宏,雙層歇山,四角飛檐,古樸高雅。

華嚴寺前路西塔院,是寺中歷代主持的藏骨處。院中九層磚塔下埋藏着第一代主持慈沾大師,與之相對的石塔,是第二代主持善和的藏骨處。寺前路用石條砌成,名華嚴路,是1930年寺僧紅棟工鳩破石條所築。沿路蒼松走道,翠竹成林,有時煙靄橫空,白雲裊裊,如九天幻境。路旁石刻“煙歲嵐高臨”、“東瀛曉色”、“無風海濤”、“蓮池會海”等,均為歷代遊人觸景生情所留。

白雲洞

白雲洞位於嶗山東麓,海拔400米,因洞口四周一年四季大多數日子白雲繚繞而得名。

白雲洞始建於唐天寶二年,依附於一個天然石洞,由“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塊巨石構成,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原有房舍24間,屬道教“金山派”。

白雲洞額上鐫刻“白雲洞”三字,為清代翰林尹琳基所題。洞前兩棵白果樹,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綠意盎然。洞前玉蘭樹,已有數百年樹齡。洞後森森松樹,其中一株古鬆,形狀奇特。名曰“華蓋鬆”,此鬆老幹蟠曲,遮滿洞頂,小枝斜出,伸出洞外,恰似飛龍起舞,此景稱為“雲洞蟠鬆”,白雲洞的青龍石下有一洞穴,叫“風窟”。穴不大卻很奇異,山風過此,迴旋不止,故名“巨風窟”。洞東南並列兩座山峯,南曰“大仙山”北曰“二仙山”,攀過二仙門,穿過一段石隙,爬上“天梯”,即可到達富有傳奇色彩的“會仙台”。台狀如座椅,背刻一“仙”字,僅可容一人。傳説登上“會仙台”,便可與神仙相會。當然,這只是神話。但是,坐在上面,碧海天涯盡收眼底,頓覺天高海闊,心曠神怡,大有超脱塵寰之感。

棋盤石

棋盤石,顧名思義,應當是象棋盤那麼大或棋盤形狀的石頭,但座落於明道觀南的棋盤石,卻是一座集高、陡、險、怪於一身的高懸奇峯上之峯。崖頂斜着向上伸出,下面懸空,從側面遠遠望去,很象一座游泳跳台,頂部稍有隆起卻不平坦,面積約60平方米,可容坐客五、六十人。下面深壑萬丈,怪石林立,若俯身下望令人目眩神駭,驚心動魄。

棋盤石的名稱來歷,源於一則當地流傳已久的神話傳説。

很久以前,仰口灣畔曲家莊有個青年樵夫上山砍柴。他越走越遠,越爬越高,看到石崖頂上有兩個白髮老人正在下棋,便走上前觀看,看得入了迷,忍不住還要説上幾句。老人也不説話,只朝他慈祥的笑笑。他恍惚覺得樹一會兒綠了,一會兒黃了,也沒在意。一盤棋下完了,兩位老人朝他笑笑便飄然而去,他才想起該打柴了。誰知回頭一看,扁擔和斧柄早已朽爛,斧頭也成了鐵疙瘩,他只好下山回到村裏。但是,村子裏景物全非,所有的人都不認識。他非常奇怪,幾經打聽,才明白自己上山砍柴時見到的兩個老人是神仙,他在看棋的時候,世上已過了幾百年。於是,他逢人就説自己的經歷,但沒有人相信他,他只好又向深山走去。

至於山頂上的“十”字,傳説是仙人用過的棋盤,但道士們都説那是道家修煉時指罡斗的標誌。字是怎樣出現的?古人已逝,神仙已蹤,留給後人的只是個解不開的謎。

青島導遊詞 篇六

海上游覽青島灣、信號山、棧橋、小青島、海軍博物館、魯迅公園等淺海十二個景點,30分鐘勝景體驗,盡情欣賞青島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趕快坐上游船,感受別樣青島吧!兑換後至八大峽飛揚碼頭或萊西路盛世碼頭登船,盡情飽覽美麗的海上風光!

棧橋是青島的象徵。由海岸前伸入青島灣中,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棧橋劃波斬浪,像一條長龍橫卧於碧海銀波。循橋漸入,彷彿走進大海的懷抱。漫步於棧橋海濱,可見青島外形如彎月,棧橋似長虹卧波,回瀾閣熠熠生輝。所謂“長虹遠引”、“飛閣回瀾”所指即此。

信號山位於觀象山東南、青島山西南,海拔98米,面積6.3公頃。信號山是市區較高的一座山,其山額處3幢紅色蘑菇樓宛如3支熊熊燃燒的火炬,聳立於青松、綠樹叢中,格外醒目。此山原名大石頭山,因山上多花崗巖巨石而得名。青島港建成後,山上建有信旗台,專為輪船及帆船入港時傳遞信號,故得名“信號山”,又稱“掛旗山”。還因這座山位於龍山、伏龍山、龍華、龍口、龍江五條帶有龍字路口之間,所以也叫五龍山。它前臨大海,背依市區,是觀賞前海景區和市區風貌的觀景點之一。

青島灣上的一顆明珠。與小青島、棧橋形成了“日月星交相輝映”的美景。“日”指小青島,用白光;“月”是棧橋;“星”則是海上皇宮,通過燈光閃爍營造繁星點點的效果,把青島的星夜點綴得越發迷人。

乳白嬌小而又俏麗的身影是每個青島人心底回憶的存在。島上奇異的百合使人彷彿置身仙境般。每逢夏季,海風吹拂,樹木葱鬱,有“琴崗翠滴”的美譽。每天夜晚,白色燈塔發出的紅色光柱,交互炫斕于波光之上,悠然飄向遠方,令人神往。

海軍博物館由海軍創建,是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東鄰魯迅公園、西接小青島公園、南瀕一望無際的大海、北與棧橋隔水相望,鄰青島灣。

青島景點導遊詞 篇七

各位遊客大家好,很高興能有此緣分與各位一同遊覽青島的美景。

我是來自___旅行社的導遊,___,大家可以叫我小_。這位是今天負責帶大家到達個景點的司機,_師傅。在今天的行程中,如果您有什麼問題和要求,都可以儘管的提出來,我會盡力為大家解決的。

今天的第一站我們來到的是具有青島象徵的棧橋;第二站是有着“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的八大關建築羣;最後一站是青島市著名的新城市廣場——五四廣場。

希望本次的青島一日遊可以圓滿的結束,為您帶來快樂,在開心之餘還可以瞭解青島感受青島。

青島導遊詞 篇八

各位團友:

青島是一座海濱山城,獨特的海陸風貌造就了青島“海上有山,山海相連,城海相融”的城市特色。青島美在海,美在山,“山、海、城、文、商”猶如五線譜,演奏出青島旅遊獨特的迷人樂章。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是青島形象的真實寫照。相聚啤酒城,感受激情四溢;徜徉八大關,領略異域風情;走進海底世界,與大海零距離接觸;登上嶗山之巔,涉九水、觀海天一色????在這裏,享受“青”城之戀的浪漫,愜意無限。

青島海底世界位於青島匯泉灣畔,毗鄰青島著名風景區魯迅公園和第一海水浴場。它整合了青島水族館、海獸表演館、海洋生物館、淡水魚館等原有資源,與依山傍海的自然美景相融合,形成山中有海的奇景。整個景區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總水體6000餘噸,飼養海洋生物活體上千種數萬尾,總投資額近10億。青島海底世界同時創造了多項業內紀錄,擁有2個世界第一,4個全國第一。

1、也是全國唯一一家專業性海洋生物標本館。成立七十多年來,共收集了1950餘類,2萬多件的珍稀海洋生物標本,其中有多種瀕危珍稀海洋生物,唯此獨有。

3、國內第一個展示部分全部在地下的海底世界。

4、國內首家採用180度常規視窗、254度大視窗和360度圓柱視窗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海底隧道結構,遊客觀賞範圍和角度實現最大化。

5、國內第一家從國外引進熒光壁畫的海底世界,向您展現出夢幻般深邃的海洋、宇宙景象。

6、中國第一家擁有開放式海洋試驗室的海底世界,並附有海洋科普教室,實現了海洋旅遊和科普教育的有機結合。

在這裏有“殺人蟹”之稱的日本巨螯蟹,雙螯展開比人的手臂還長,是世界上體形最為巨大的蟹類;在這裏有海洋中的霸王――南非沙虎鯊(每條價值50萬元人民幣,有人比喻它是“海底的奧迪a6”),鋒利無比的牙齒和迅猛無敵的攻擊令其稱霸海洋;吸力驚人的護士鯊,其吸食時的吸力相當於十二台家用吸塵器的吸力,海底世界的“人鯊共舞”表演的主角就是它;這裏有潛水艇的原型鸚鵡螺,被稱為生活在深海里的活化石,是國際一級保護動物,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就是根據它的特殊身體結構而設計製造的;這裏還有會生孩子的海馬爸爸,這種頭部外形像馬一樣,尾巴捲曲的奇特海洋魚類可是由海馬爸爸負責孵化海馬寶寶的,所以如果您在海底世界看到身懷六甲的父親也就不足為奇了;這裏還有十萬重金引進了10條的冰海小精靈,她的樣子非常像揮舞着翅膀的小天使,通體透

明,透明到我們可以看到她紅紅的心臟,素有“天使”的稱號,但是生命週期卻很短,僅有6-10個月,目前,在中國只能在青島海底世界能夠欣賞到,是十足的珍貴和稀有。巨資興建的中國大陸首座專業水母展館——夢幻水母宮也於2007年盛裝開業,展館採用最新科技設計,虛擬牆面互動,霧幕展示,帶您體驗前所未有的夢幻之旅。其展示了海月水母、絲帶水母、彩色水母等幾十種上千隻形態各異的水母,他們漂浮在水中,猶如花園中盛開的花朵,絢麗無比;她們又像空中的降落傘,婀娜多姿,儀態萬千。

除卻萬萬千千的千姿百態的奇異海洋生物,這裏還有難得一見的精彩表演:驚險刺激的人鯊共舞表演,身姿優雅的護士鯊將為您展示她獨一無二的倫巴舞步,展現人與鯊魚的和諧之美;美輪美奐的美人魚表演,向你講述你那個亙古流傳的不老傳説,其中“大海女兒”的扮演均為海底世界的女潛水員,在水下不借助任何呼吸設備,表演難度極高!這裏還有精彩絕倫的海底雜技表演,技術高超的潛水員們會為你奉上別開生面的海底走鋼絲、海底歌舞等雜技表演。場場精彩,不容錯過,相信能讓您留連忘返,給您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現在向團友們介紹一下海底世界的門票價格:通票100元/位,其中包含海底世界、海洋生物館、淡水館、水族館、海獸表演館(不含海獸表演)五個展館,海底世界90元/位,其中包含海底世界、海洋生物館、淡水館三個展館。當然海底世界也推出了一系列優惠的政策:像1.2米以下兒童是免費的,1.2—1.4米兒童,60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殘疾人都是半價票,70歲以上老人享受特別優惠,則只需要購買5元錢門票即可。

有句話説的好,“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去海底真遺憾!”的確,青島的海底世界值得您一看。團友們,讓我們一起走進青島海底世界,開始神奇的藍色海洋之旅吧!

青島導遊詞 篇九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很高興在這個晴朗的日子裏見到大家,首先允許我代表陽光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同時也很榮幸的能在今天作為大家的導遊,和大家一塊來遊覽我們的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旅途線路有點長,可能較辛苦,我會盡力盡心為大家服務,同時大家也配合好的們的工作,讓我們吃得高興,住的舒心,遊得盡興,滿意回家。

青島旅遊資源豐富,美麗的山海風光,深厚的人文景觀,風格獨特的各個國家的建築,享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宗教建築。景點可謂是數不勝數了,棧橋,海水浴場,小青島,嶗山,金沙灘。.。.。.。各個景點熠熠生輝。還有老城區的的名人故居,魯迅公園,徐福東渡扶桑的起航地琅琊台,地質奇觀馬山石林等這些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文化古蹟征服了眾人。海上第一名山——嶗山,即是大自然的傑作,又是人文薈萃的勝地,青島可謂是山海林泉瀑布交相輝映。

除了傳統的觀光遊,青島作為集旅遊,文化,經濟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工業城市,現在還推出了新的旅遊特色,度假分健身遊,海濱垂釣遊,海洋文化遊等新型旅遊項目。一定會讓您的旅途更加有趣。

來到青島不得不介紹青島的美食了,當然,海鮮是代表,吃海鮮,喝啤酒,洗海澡是夏季來青島旅遊的一大樂趣。青島的海鮮種類繁多,海蔘,鮑魚等,還有蛤蜊,魷魚等小海鮮,從街頭小店到五星級賓館都能吃到新鮮的海鮮。當然了,正值炎熱的夏季,一定不要貪吃哦,保護好自己的肚子最好了。

各位遊客,不知你對青島的歷史瞭解多少呢?從歷史的角度看,青島既古老而又年輕。為什麼説她古老呢?因為早在五六千年前東夷先民就在這裏繁衍生息,並創造了燦爛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東嶽石文化。説她年輕,是因為青島從1891年建置開始到現在,只有100多年。這一百多年過後已經打造了一個全新的青島,是山東和沿黃地區最大的對外貿易、金融、信息中心和對外交通樞紐。青島正在打造國內更高水平,國際一流的水平的海洋科技產業域,在不久的將來大家看到的是更加輝煌的青島。

好了,不知不覺的就到了海邊了,風光旖旎的青島一定會讓您身心舒暢的,大家注意安全,盡情的玩去吧!預祝大家身體健康,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