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奧運會冠軍故事材料(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4W

奧運會冠軍故事材料(精品多篇)

奧運會送給冠軍的賀詞 篇一

2016年奧運會送給冠軍的賀詞精選

1) 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千年文化底藴的深厚積澱,千年民族夢想的殷殷期盼,千百萬人的關注與祝福,千千萬萬個日夜的'不懈努力與付出一下子匯聚成為了只有千日的待,奧林匹克色彩終於有了中國紅,中華民族的偉大騰飛不再是夢想,讓五環旗飄揚在北京的上空。

2) 富強民主和諧,我們生存的同一個世界;更高更快更強,我們憧憬的同一個夢想!

3) 高舉“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宣傳全國各地蓬勃開展的“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宣傳殘奧會“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宣傳奧運籌辦工作中逐步形成和展現的奧運精神!

4) 從我做起,為奧運奉獻自己的力量,相信北京奧運會將舉世矚目的一屆,預祝奧運會圓滿成功。

5) 奧運,奧運,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中國,中國,祝福你,就像祝福我自己!

6) 嫦娥奔月展新篇,奧運今來把夢圓。

7) 清晨第一片雪花是對祖國祝福,清晨第一縷陽光是對大地祝福,清晨第一聲問候是對親人祝福,清晨第一步是對奧運祝福,恭祝祖國繁榮昌盛奧運吉祥!

8) 牽手裏約熱內盧奧運會,傳遞奧運之火;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看得是比賽,比得是風采,有實力才更豪邁;願你體會奧運精神,激勵自我開拓幸福人生!

9) 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你我都關注,祖國奪金牌,你我齊賀彩,為健兒加油,你我共祝福,祖國創佳績,你我齊張口,只説兩個字~加油!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願我國健兒超長髮揮,勇奪金牌。

10) 盛夏繁花似錦,奧運點燃熱情;願你煩惱消停,心情雲淡風輕;步履闊步前行,收穫奪銀摘金;事事得償所願,前景一片光明!

11) 奧運聖火點燃,奧運精神相傳,“更高更快更強”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世界人民齊矚目,看奧運健兒顯身手。各國人民齊拍手,為奧運精神永不朽。祝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順利舉辦!

12) 喜慶奧運年,祝福送五環:藍環為你圈住快樂,紅環為你圈住財運,黑環為你圈住健康,黃環為你圈住幸福,綠環為你圈住美日子。

13) 賽場是你馳騁的天地,掌聲是你前進的動力,歡呼是讓你更加衝刺,歌聲是為你慶祝勝利。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為中國加油,為你鼓氣,祝你勇往直前,成功順利。

14) 又到奧運,喜訊傳遞;賽場拼搏,無所畏懼;汗濕衣衫,吶喊不停;不畏強敵,勇爭第一;友誼競技,和諧第一。祝福奧運,中國加油!

15) 五環旗下再相聚,四年一度不眠夜,三足鼎立爭第一,二話不説拿金牌,一舉奪魁名天下!五四三二一,奧運倒計時,祝福要及時,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中國榮耀時。

16) 里約奧運了,問候領先跑;願你事業高,來個三級跳;快樂似跳水,水花朵朵笑;煩惱空中拋,扣籃被砸跑;好運劍出鞘,一擊就中標。奧運期間,祝你大好!

17) 奧運很精彩,牽動着你的心情,開心了就笑,得意了就叫;賽事時間長,牽掛着你的身體,睏倦了就睡,口渴了喝水。祝你享受一個健康難忘的里約奧運會!

18) 里約奧運鑼鼓喧,四海匯聚翹首盼;各族人民心手牽,共襄盛舉五連環;祥雲朵朵照華夏,高歌猛進譜新篇;九州健兒齊發力,賽出風格勇爭先。中國,加油!

19) 七月的里約熱內盧豔陽高照,四年一度的奧運就要來到,發條短信向健兒問好,願奧運的精神身旁圍繞,健康好運常來報到!

20) 奧運健兒勢沖天,世界人民露笑臉,斬金奪銀捷報傳,舉國人民震天歡,奧運精神來傳遞,祝福話兒心相連,祝福奧運!祝福里約熱內盧!祝福中國健兒再創輝煌!

21) 里約奧運會已迎頭,壯志豪情在心頭;勇奪金牌有勁頭,中國健兒有勢頭,觀眾欣賞有看頭,祝福今日來碰頭,中國健兒好運來聚頭,風風光光出彩頭!

22) 四年等一回,五環迎風揚,里約奧運會,擁抱四方友,在這美好的日子裏,願你的事業發展更快,你的甜蜜愛情走的更遠,你的人生目標攀登更高,願奧運精神讓你更加振奮,更加快樂。

奧運冠軍的名人故事 篇二

2012年7月28日,倫敦奧運會拉開帷幕。奧運賽場上,產生了一枚又一枚金牌,一個又一個奧運冠軍。每一個冠軍站在領獎台上,都引發人們無數的豔羨和感慨。然而鮮花和光環的背後,不僅僅是他們的汗水和淚水,更有一個個默默無聞堅定支持他們的父親母親。

當別的孩子依偎在父母身邊撒嬌時,他們的父母卻要忍着長年無法見面的想念之苦;當他們的父母忍受病痛折磨時,卻仍要瞞着孩子,不願他們為自己擔心;而當他們身處非議與指責的風口浪尖時,仍是父母堅定地站在他們身後,為他們療傷,成為他們安歇的港灣。

這就是奧運英雄的父母,他們比一般的父母付出更多,捨棄更多,唯一希望得到的,就是孩子能夠健康、開心地生活。本期,我們特別蒐集和整理了多位奧運英雄和父母之間的感人故事,讓我們看看,到底是怎樣的付出與割捨,才成就了一個個優秀的運動員…… “他努力了,如果有一天他不再優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諒他”起跑—跨越—摔倒,倫敦碗110米欄比賽現場突然發生的一切,讓劉學根夫婦有些措手不及。

“翔翔……”妻子吉粉花情不自禁喚出兒子劉翔的小名,隨即,眼淚洶湧而出。而劉學根指間的香煙掉在了地上……這一天是2012年8月7日,上午10點45分,身在倫敦的劉學根夫婦正在觀看兒子的比賽,但兒子卻又出“狀況”了。

4年前,同樣是在110米欄的比賽現場,兒子因傷退賽。後面的故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錯愕、同情、口水、質疑和謾罵久久未能平息。兒子退賽後的第12小時,劉學根見到了他,他正趴在一張平板椅上做治療,表情痛苦。劉學根走上去,拍拍他的後背,兒子回頭看了父親一眼,又把頭深埋下去,彷彿在抽泣。沒有交流,但劉學根知道,這將是他們一家人難眠的夜晚。

如今,4年過去了,劉翔竟然摔倒在比賽現場。想想上次兒子埋頭哭泣的情景,劉學根突然有些害怕去面對。可這麼多年,兒子其實已經很努力了,劉學根覺得,於心來説,該是無愧的。

北京奧運會退賽後,有一段時間,劉翔曾對自己的運動生涯有過重新的思考,他與劉學根進行過一次長談:“爸,我不想練了,退役算了。”少頃,他又開始分析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的利弊。看在眼裏的劉學根明白兒子承受的壓力和他心裏的苦悶,這讓做父親的他心裏沉甸甸的。

最終,劉翔還是選擇了“一條壓力更大的路,他沒有回頭”,從來不願挨刀的他給教練孫海平打了個電話:“師傅,我想徹底治好這個傷,我決定手術。”那一刻,劉學根看到了兒子眼神中的堅定,同時又有些心酸:“我只是個平凡的父親,想給孩子最好的呵護,讓他不受傷害。可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我卻做不到。”經過傷後107天漫長等待,劉翔前往休斯敦進行手術。

“小傢伙特別開心,他知道自己會完全康復,所以他剛才還抱拳謝謝所有人。”劉學根和所有前往送行的人一樣,期待手術能夠讓兒子的傷病徹底治癒,也能夠去除他心裏的陰影。母親吉粉花怕是最高興的人,“我盼望這天已經很久了。終於可以天天和兒子在一起了……”號稱和兒子穿的是母子裝的吉粉花,將赴美全程陪同兒子。手術時間定得匆忙,決定讓吉粉花陪同前往是一週前才決定的,“為了陪兒子,再大困難、再多的事情我都能扔下。”吉粉花的箱子裏有不少東西是為兒子準備的,八角、桂皮、各種煲湯的中藥材以及瓶瓶罐罐的調料……為了當好“大廚”,吉粉花很是下了一番苦心。她心疼兒子,更珍惜這朝夕相處的日子。吉粉花疼愛兒子,當年,就是因為心疼,她不贊同兒子練體育。“翔翔的成績一直是班裏前三名,我覺得今後考個名牌大學沒什麼問題。”作為傳統的上海女子,平平安安地同家人過一生,曾是吉粉花最大的幸福。

最初,高難度和高運動量的訓練讓小劉翔經常練到吐,晚上躺在牀上,膝蓋內側被欄架磕破的傷口總會隱隱作痛。一次比賽中的意外扭傷,令吉粉花下定決心讓兒子做回“正常人”。不久後,劉翔揹着書包,離開了訓練基地。但教練孫海平不忍心看到劉翔這樣一名大有前途的運動員,半途而廢。

“那天雨很大,我領着翔翔到孫海平教練給聯繫的華山醫院去看膝傷。剛一下車,就看到孫教練打着傘在車站接我們,他還忙着幫我們辦複查手續……”就這樣,孫海平用他的真心喚回了一顆明日之星。

就像當年父母給劉翔取名的寓意,劉翔真的“展翅高飛”了,2002年,他在釜山亞運會中拿到金牌。那時,劉翔和父母還住在上海真北路的弄堂裏,老鄰居們張羅着在居委會擺了兩桌慶功酒。每家出一個菜,懂電工的還在門口拉上兩盞小燈,二三十個人在一塊兒喝着老酒、吃着小菜、談論着劉翔。“現在,要見到劉翔,難啊!從小看着他長大,那時候我們就覺得他是個懂事又有出息的孩子,老劉真是好福氣。”那場面,仍令劉學根和吉粉花難以忘懷。

老劉的確是“好福氣”,劉翔之後多次在國際大賽中取得不俗的成績。可外人看到的都是劉翔給劉學根夫婦帶來的榮耀,誰又能真正體會到,夫婦倆這些年對兒子的牽腸掛肚,還有那種榮譽裏夾雜着的擔憂與心疼。

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質疑、諷刺、辱罵的口水曾讓退賽的劉翔一度身處漩渦之中,劉學根夫婦跟着兒子,一起承受了太多。 “現在劉翔是國家的兒子,等奧運會後才能還給我。如果有一天劉翔不再優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諒他。”吉粉花面對媒體曾説出這樣的話,讓人心疼又心酸。

4年過去了,腳傷時好時壞的劉翔“能否最終走到理想的結局,沒有人知道”,這是教練孫海平的忐忑,也是劉學根夫婦的忐忑,但他們卻發現,相比周圍的人,兒子的決心越發堅定起來。

2009年9月20日,劉翔在上海黃金大獎賽上以13秒15的成績奪得亞軍,宣告自己的歸來;2010年初的多哈室內世錦賽,腳傷的反覆讓劉翔和師傅始終處於無奈的狀態,但他還是告訴所有人自己奪冠的決心沒有丟;室內賽戰績不佳的劉翔在上海鑽石聯賽同樣沒有出色的表現,13秒40的成績第一次不敵隊友史冬鵬。然而,在隨後的廣州亞運會上,當人們以為劉翔雄風不再時,他又以13秒09奪冠。為了能夠回到巔峯,很多人難以想象劉翔的付出。他在2011年室內賽季結束後,又選擇了更改起跑方式,從八步改為七步上欄。“這是一次賭博,但是劉翔不願意錯過任何一絲機會。”

在劉翔摔倒在倫敦奧運賽場之後,吉粉花做客國內某網站訪談時,説:“他已經努力了,希望大家都要原諒他。”這是一個母親的偏袒嗎?不,它應該是藏在一個母親內心最深處的“心裏話”,她要的不是冠軍,而是一個健康快樂的兒子。

8年,堅守善意的謊言

“人生的路線圖完全取決於自己內心的選擇,什麼樣的路線都要靠自己去走完!”吳敏霞在微博個人介紹中寫下這樣一行文字,為夢想她堅持了又一個4年。但她怎麼會知道,為了她的夢想,父母竟將“善意的謊言”堅持了8年。用父親吳珏明的話説:這是讓孩子放心的最好方式,畢竟,孩子也不容易。

從2004年參加雅典奧運會開始,吳敏霞已經連續3次入選奧運跳水隊陣容,這是這個家庭最引以為豪的事情。但吳珏明夫婦一想到女兒一個人扛着那麼多事情,心裏總會不自覺地疼。“妹妹懂事,電話裏總是隻講好的,有時明明碰到困難,也會告訴我們一切都好。世上哪個做父母的不擔心孩子?但她既然不説,我們也不問,只是囑咐幾句,尤其要她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妹妹”是全家人對吳敏霞的暱稱。

父母都非常愛這個懂事的孩子。這些年,雖然吳敏霞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數,可父母還是把家中唯一一間朝南的卧房留給了她。舒服的公主牀、寬敞的大衣櫃,還有飄窗外一覽無餘的好風景,每天都在苦等主人回家。卧室裏,除了一張放大的肖像照片,其餘的裝飾品就是吳敏霞親手繡制的十字繡。牀頭正中央,一個繡有“感恩母親”的抱枕是吳敏霞送給媽媽的禮物。每次看到這些十字繡,媽媽就像看到了她。

在朝南的書房裏,吳珏明專門請人訂做了一排展示櫃。隔着玻璃,滿滿的獎牌和獎盃承載着吳敏霞跳水生涯的榮光,每一件都是一段故事。女兒不常回來,吳珏明就時常到榮譽櫃前看一看,那裏記載着女兒這些年走過的路。為了能讓吳敏霞全身心地進行訓練和比賽,吳珏明夫婦很少跟女兒説家裏的事,女兒已經那麼懂事,他們又怎麼忍心再給她添負擔。

有一次,吳珏明因為身體不適住進了醫院,夫妻倆商量好要對女兒“封鎖”消息。可吳敏霞幾次打電話回家都是媽媽接電話,而爸爸不是“加班”就是“工作應酬”,吳敏霞最終撥通爸爸的手機。躺在病牀上的吳鈺明強打精神,説自己“正在外面忙”,聽父親在電話那端平安無事,吳敏霞這才安了心。

這樣的“虛驚”不止一次。吳敏霞的外公外婆去世的時候,吳珏明也沒有告訴女兒,“可孩子好像有預感一樣,打來電話問我們老人好不好,我們只能硬着頭皮説‘好好好、一切都沒有問題’。”不僅如此,就連8年前自己患了乳腺腫瘤,一直都在化療的事實,母親朱金妹也沒有告訴吳敏霞,只是説自己得了乳腺增生。

當真相變成一種傷害的時候,我們便沒有第二種選擇。吳珏明夫婦也是如此,他們只能一次又一次選擇“謊言”。這着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但吳珏明夫婦堅持了8年。吳珏明説,這些年家裏人都養成了24小時開機的習慣,無論任何時候,他們都會把手機帶在身邊,生怕漏掉了吳敏霞的電話。“其實妹妹電話打得不算太多,她訓練忙,也怕説多了我們會擔心,這些我們都明白。但只要聯繫,我們都開心。”

倫敦奧運會之前,吳敏霞胯骨關節的傷勢有反覆的跡象,每天都要接受鍼灸治療,她打電話的頻率更少了。吳珏明知道,女兒是怕他們擔心。那段日子,吳珏明總覺得心裏有什麼事情放不下,對他而言,和金牌相比,女兒的身體才是第一位的。

2012年5月的一個下午,吳敏霞意外地回了趟家,是為了參加一次會議。吳珏明只記得,女兒回家倒頭就睡。幾個小時後,又收拾好行李出發了。一直到送女兒出門,夫婦倆什麼也沒有問,嘴邊有好多話都被硬生生嚥了回去,他們怕問多了給女兒添負擔。女兒走後,吳珏明打開電腦在女兒的微博上找尋蛛絲馬跡,儘管知道找到的希望不大,但他還是想去看看,就圖一個心安。 7月24日抵達倫敦後,吳珏明夫婦被贊助商帶着看了不少景點,但一路上,卻有些心不在焉,他們心裏一直想着女兒。有幾次,走到某個景點的時候,吳珏明就想:如果女兒在身邊該多好。但隨即他就笑起了自己,這麼多年,他們早已經明白,女兒並不完全屬於他們,“享受天倫之樂這種事情,我不去想更不敢想”。倫敦時間8月6日,吳敏霞在女子三米跳板決賽中發揮出色,以414分的成績摘得奧運冠軍獎牌。與此同時,她也得知了父母8年來所堅守的“善意謊言”。

“謊言”背後的無奈大概只有吳珏明夫婦自己懂,但他們始終相信:這是讓孩子放心的最好方式。

分離,讓思念和等待成為主題

分離,要麼讓人依依不捨,要麼讓思念更加濃重。對於這些長年封閉訓練的運動員來説,與家人的分離是必然的事,並且一分就很久……這是60多歲的李相民第一次出國,他要去見兩年未曾謀面的女兒。他拾掇好割下不久的麥子,從河南省平頂山市的一個鄉村出發,目的地是倫敦。他的第五個女兒李雪英首次代表中國,參加舉重女子58公斤級的比賽。李相民的四女兒李雪久也曾是舉重世界冠軍,後來因為傷病,沒能參加奧運會。

“姐妹倆都一樣,比賽之前從來不給家裏打電話,怕家裏擔心。她們感情好,有什麼事,雪英都會跟姐姐説。” 2012年的全國錦標賽上,李雪英以超世錦賽冠軍13公斤的優異成績奪冠,並拿到了倫敦奧運會的入場券。姐姐未能實現的夢想,在李雪英身上變成了現實,這大概就叫夢想的延續吧,這讓一家人都感到欣慰。李相民已經有1年多沒有見到小女兒了,只在一個月前通過一次電話。電話裏,女兒告訴他:“沒什麼事你們就別給我打了,我有事或者想你們了,就會給你們打電話。”平時,李雪英幾乎一直關機。李相民不敢給女兒打,怕影響她的訓練。

李雪英知道,“父母其實也挺想給我打電話的,卻一直沒打,能夠忍到這個份兒上,我也只有靠出好成績來回報他們了。”7月31日,李雪英破奧運紀錄,以總成績246公斤在58公斤級女舉項目上勇爭桂冠,摘中國第8金!

賽後,李相民接受採訪時,一談到女兒便熱淚盈眶。“我們家雪英已經快兩年沒有回過家了,卻一直往家裏寄錢。”當被問及最想跟女兒説什麼時,李相民聲音哽咽着説:“閨女,趕緊回家吧,爸爸不需要你寄錢,就希望能見到你。”也許只有老人自己知道,思念在心裏潛藏了多久?倫敦當地時間7月31日晚,奧運會男子舉重69公斤級決賽中,林清峯為中國再拿下一塊金牌。

今年23歲的林清峯出生在廈門一個清貧之家,父親林志仁是搬運工,母親葉雀則做鐘點工。林清峯每次試舉之前,母親葉雀就會默默地站起來,走到客廳旁小屋的神龕前“拜拜”(閩南語,拜神),為兒子祈福。

林清峯奪冠後,幾個月來都吃不好睡不好的葉雀興奮不已,她在家裏等着兒子,希望兒子能早點回來,為他做頓好吃的。因為每次看到兒子為了保持體重吃得很少,連“喝水都只敢用舌尖輕觸”,她就特別心痛。

而林志仁除了要殺雞宰鴨好好慶祝一番之外,還有一個心願,那就是讓全家人補照一張“全家福”。林清峯練習舉重這10年來,和家人聚少離多;最長一次有6年半沒有見面,以至於在第十屆“全運會”比賽時,林志仁竟然沒有認出上場的是自己的兒子。照一張全家福本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卻成了林志仁的心願,不難想象,這心願裏裝着多少林志仁對兒子的想念。

這些冠軍們與家人的故事,帶給我們很多感動。冠軍的運動員生涯會結束,但親情故事卻永遠不會終止,因為在父母眼中,他們不僅僅是冠軍,更是自己最親最愛的孩子。

里約奧運會冠軍作文 篇三

里約奧運會第一個比賽日結束了,吃了午飯,躺在牀上,思索着奧運健兒的不容易。

首日無金牌進賬的結果,也許成績並不理想,但我慶幸的是隻有這個時候才最能沉下心走進他們真正的心底吧!以往都是被勝利的喜悦所掩蓋。這個並不很興奮的時間,我的思考給了我更加的興奮。

昨晚的10米氣步槍杜麗的銀牌和易思玲的第八預賽成績打到最終的第三名,都是萬分精彩的。淘汰第四名的那一槍的穩定,激動地讓受腳傷的我也“蹦了起來”。易思玲賽後的眼淚也讓我看出了她身上的壓力,首金的確重要,可運動比賽就是運動比賽,先是運動員的“更高、更快、更強”的追求和能力極限,再是榮譽的爭取吧!所以杜麗、易思玲你們永遠是我心裏的冠軍,首金已在你們心中盛開!

一早守護在電視機前,領略奧運健兒的風采。一早最令人激動人心的非孫楊的最後一百米了,後程發力特點的孫楊在最後一百米的衝刺,讓每一箇中國人興奮,差距一點一點縮小,一個一個的超越,與澳大利亞選手霍頓的並駕齊驅,“更快、更強”在這裏詮釋的淋漓盡致,每一個動作都在拼勁全力,每一個呼吸都透人心魄。最終差距在0.13秒,孫楊獲得了亞軍。但要知道,這可是孫楊這兩年的最好成績了,孫楊在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孫楊已經做到了最棒,賽後的失聲痛哭也讓我們看到了孫楊的釋然。我想説的只有“孫楊你是最棒的!孫楊加油!”,你永遠是我心中的冠軍。

兩場比賽的兩個淚水,我看到的不是遺憾,而是激動。運動員永遠第一位先是比賽本身,再是其他的。毋庸置疑,在比賽本身上他們已經足夠優秀,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和喝彩。不止是這兩個項目,首日比賽的所有中國運動員都是好樣的,2銀3銅的獎牌榜成績,射箭的第四名等等都是我們要喝彩的比賽。

運動員的一次次訓練,一次次傷病,一次次超越,都充滿着艱辛。那0.1秒的“更快”,0.1釐米的“更高”,0.1環的“更強”,少不了沒日沒夜的訓練,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就這樣的精神就值得我們去敬佩,更何況參加奧運會更多的是孩子們呢,他們更是在挑戰着人類身體的極限,心理承受能力的極限。

你們都是我心裏的冠軍,我們身邊的楷模,精益求精的態度,艱苦不懈的恆心,超越自我的追求,都是我們學習的模範,生命的感動。

遠在巴西,戰在里約。西半球、南半球的那頭,我知道你們時差的存在,身體的不適,但我們心連着心,你們的每一躍,每一擊,每一次吶喊都聯動這我們,無論成績,只要賽出個人的風采,國人的精神,就值得我們的掌聲,要銘記,你們一直都是我們的冠軍!

第二日的比賽馬上就要開始,全力以赴,相信自己,堅信自己就是最優秀的那一個!加油!我的冠軍!

第四局馬龍勢不可擋,開局3-0領先迫使張繼科暫停。暫停後張繼科也起色不大,馬龍的求勝慾望更強,到最後階段張繼科已經無力反擊。最終馬龍一鼓作氣,以11-4獲勝總比分4-0橫掃張繼科,拿到奧運冠軍成就大滿貫。

冼東妹:再次復出的“狠心媽媽” 篇四

冼東妹,中國體育史上第一個媽媽級奧運衞冕冠軍。為了祖國的榮譽,這個“狠心”母親不僅再次選擇復出,還提前給孩子斷奶,投入訓練……

八運會,冼東妹帶傷拿到了冠軍,但為確保奪冠採取保守治療的傷勢在比賽過程中加重,她決定退役;九運會,廣東女子柔道隊實力很弱,冼東妹復出後成功衞冕,而後又神奇地拿回了亞運會銀牌;雅典奧運會奪冠則是她復出後的另一個奇蹟,因為此前醫生判定她已無法繼續從事柔道運動;的十運會,廣東隊再次把她勸了回來。

北京奧運會,冼東妹第五次復出。因為已有14個月沒有進行系統訓練,她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減輕體重、恢復力量。那時,女兒劉佳慧只有4個月大,“我很心疼,但有時候必須付出,別無選擇。”冼東妹乾脆給女兒斷了奶。

“雖然每天的訓練十分勞累,但是見到孩子可愛的笑容後,所有的疲勞和煩惱一下都被拋在腦後。女兒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動力。”小傢伙很懂事,媽媽不在的時候不哭不鬧,給了冼東妹很大安慰。或許是女兒的鼓勵,讓冼東妹重回賽場、恢復狀態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

終於,蒼天不負苦心人,冼東妹在北京奧運會上成功衞冕。奪冠之後,冼東妹在電視鏡頭前哽咽着向女兒表露了心跡:“媽媽一年多沒在身邊,以後會好好補償你。”相信看到這一幕的人都會被深深打動。

.體操男隊:“從負開始”,勇奪冠軍 篇五

本屆奧運會上,中國體操男隊重奪團體冠軍,一雪4年前兵敗雅典的恥辱,再次續寫中國體操的輝煌。

這枚沉甸甸的金牌,凝聚着中國體操男隊的艱辛付出和頑強拼搏。敗走雅典後,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訓練館裏張貼上“從負開始”的醒目標語,與之一起懸掛的,是“勵志牆”上滿滿當當的各媒體對中國體操隊雅典遭遇滑鐵盧的評論文章,這一切,無時無刻不在鞭策着所有隊員:努力訓練!努力,努力,再努力!

除了刻苦訓練,正確理解和充分利用新規則,是體操隊備戰的另一項任務。單槓比賽中,美國隊隊員的動作完成分比鄒凱高了0.275分,但是他們沒有注意到,動作連接加分是0.3分,最終,中國隊以0.025分的優勢贏得金牌。總教練黃玉斌説,不僅這個項目,單項大豐收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這些細微之處。而為了追求完美,體操隊在訓練館內增設了30多台攝像機,全程跟拍,以便發現那些容易被忽視卻能造成致命失誤的小動作。

這次奧運會上,中國體操隊奪得14塊體操金牌中的9塊,成為中國奧運史上奪金最多的隊伍,實現了完美收官。

奧運冠軍的名人故事 篇六

馬琳1980年2月18日出生在瀋陽瀋河區,父親馬輝在玻璃儀器廠上班,母親夏靜茹在紡織廠食堂工作。馬琳6歲那年,瀋河區業餘體校楊沈立教練來到學校挑乒乓球苗子。在一幫小孩子中,虎頭虎腦的馬琳最結實,一雙眼睛最亮最打眼,楊教練一眼就相中了他。

訓練一段時間後,馬琳進步很快,為了提高兒子的球技,夏靜茹夫婦每月花50元錢,從瀋陽市體校找了一個陪練。那時,馬輝一家住在平房裏,他每月的工資不到40元,夏靜茹的工資也才36.5元,光給兒子找陪練就花去了50元,一家的生活開支怎麼辦?馬輝每天下班後就去火車站扛貨,用自己的苦和累支撐起這個家,把兒子的前途艱難托起!

那個初冬的晚上,小馬琳訓練完後來到了火車站,燈火通明的貨場裏冷風嗖嗖,父親穿着背心和一幫工人汗流浹背地把一包包沉重的貨物從火車上卸下來。父親頭上包着毛巾,肩上的貨物壓得他步履蹣跚、氣喘吁吁……小馬琳一動不動地站在黑暗裏看着父親,淚水流滿了他的小臉。

父子倆踏着尚未消融的積雪往回走,小馬琳始終把父親的手拽得緊緊的:爸爸,我以後要當世界冠軍,那樣你就不用扛貨物了???這一年,馬琳才9歲。

貧寒的家境讓小馬琳有了一種與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出眾的天賦加上刻苦的訓練,使馬琳漸漸在一幫孩子中脱穎而出。一次,體校舉行隊內比賽,夏靜茹夫婦前去觀看,馬琳第三局在19∶15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連追4分打成平局,馬琳急得哭了起來,邊打邊哭,最終敗下陣來。比賽結束後,馬輝狠狠地把兒子批評了一頓;“孩子,你要知道,作為一個運動員,你可以被打敗,但不可以被打垮!男子漢不能輕易掉眼淚!”父親的話像烙印一樣深刻在馬琳心裏。

1990年,10歲的馬琳進入省體校,成為一名專業運動員。

1994年,在河北正定舉行的全國青少年乒乓球比賽中,14歲的馬琳勇奪男子單打冠軍,當時的國家乒乓球男隊主教練蔡振華一紙調令,將馬琳招入了國家隊。

劉子歌:澳洲成功特訓助其化蛹為蝶 篇七

8月14日,劉子歌在頒獎儀式後慶祝。當日,北京奧運會游泳比賽在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繼續進行,中國選手劉子歌和隊友焦劉洋在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奪金摘銀,中國女隊又在4x2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中獲得銀牌,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水立方”飛揚。新華社記者陳凱攝

身高1.81米,説話慢條斯理,19歲的劉子歌只是在率先觸壁後的那一瞬間有點激動和驚訝:“我沒有想到能遊這麼快,而且是打破世界紀錄的成績。賽前我知道自己的成績會不錯,但真的很意外,如果説祕訣的話,就是我沒有任何壓力。”

前國家游泳隊總教練陳運鵬説,劉子歌的技術合理,省力有效;身體位置平,手腿配合和呼吸十分協調,技術結構和澳大利亞游泳名宿肯·伍德的得意門生斯基佩爾幾乎如出一轍。

劉子歌的成功,與創造中國男子游泳奧運獎牌“零的突破”的張琳一樣,都含有“澳大利亞元素”。只不過,幫張琳“畫龍點睛”的是澳洲名帥丹尼斯,而劉子歌的教練金煒是中國人,在訓練中沿用了典型的澳洲訓練體系。

金煒曾經在澳大利亞執教4年,師從肯·伍德,掌握了當今世界游泳強國最先進的訓練理念和手段。從劉子歌力克原世界紀錄保持者斯基佩爾、波蘭衞冕冠軍葉傑伊恰克的表現來看,金煒的訓練方法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除了科學的訓練方法,劉子歌奪冠還與她良好的心理素質有關。即使在獲勝之後,人們看到她仍然很平靜,沒有狂喜,沒有眼淚,只有臉上淡淡的笑容。

林躍:父母賣屋供其練跳水 篇八

8月11日,中國選手林躍(左)/火亮在頒獎儀式中。 當日,北京奧運會跳水比賽在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繼續進行,林躍/火亮在男子雙人10米跳台決賽中,以468.18分的成績獲得男子雙人10米跳台冠軍。新華社記者趙鵬攝

,7歲的林躍背井離鄉到省城廣州學習跳水。當媽媽前去探望的時候,他要求和媽媽進廁所説説悄悄話。一進廁所,他就高興地抱着媽媽,説怕被別人看到笑話。那麼小的孩子,除了刻苦訓練,還要自己打點生活,其中的艱辛,外人無法體會和理解。

,廣東國際跳水培訓中心停辦,為了讓林躍繼續追求他的夢想,父母毅然選擇自費送他去參加培訓。

對於這個普通的工薪家庭來説,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用成了最大的負擔。但是,林躍的父母想盡一切辦法保證他的學習。在外地拼搏的裏,林躍回家的次數總共不到5回。性格沉穩內向的他偶爾也會想家,也會抱着電話難過,閃現出打退堂鼓的念頭,但當他想到母親下崗,父親為了湊齊他在北京的日常費用賣掉房子,有段時間還在公園外擺攤出售小商品時,很快就又打起精神走上跳台,他説:“從那時起,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跳出點成績來報答父母,哪怕付出再多的艱辛!”

8月11日,在廣東省潮州市西湖山的後山山坡上,兩間小平房前擺着一台電視,旁邊坐滿了從四處趕來的林家親友。而遠在北京的水立方,10米台上近乎完美的6跳,終於讓17歲的林躍贏得了夢寐以求的奧運金牌。

杜麗:跌倒後重新爬起 篇九

北京奧運會的第一個比賽日,對於肩負首金重任的杜麗來説是灰色的,淚水外面的世界看起來一片朦朧。她想看到國旗升起,為此努力了4年卻沒有達成。其實,當她打完10米氣步槍決賽最後一發的時候,她還沒有想起來哭。可是,“杜麗加油!”不知誰的一嗓子,讓她的淚水一下子噴湧而出。

“這次流淚倒不是因為我沒有拿到那塊金牌,只是看到這麼多人關心着我,我覺得對不起大家。那幾天我覺得比4年還要漫長。”5天后的女子50米步槍三姿比賽後,杜麗發自肺腑地説道。

奪冠之後,杜麗公開向教練表示了歉意。“資格賽有幾槍狀態不好,教練想讓我下來跟我説兩句,我沒有聽她的。當時跟教練發火了,但我知道自己肯定出問題了。”杜麗説,“我告訴自己,絕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我是杜麗,我要打出杜麗的樣子。”

打完9發之後,杜麗重新擁有了1.6環的優勢。“第10槍怎麼打呀?在很短的時間裏,腦子裏閃過的念頭真的特別多,但是我告訴自己,舉槍的時候必須要靜下來。”果然,杜麗成功了,她再度上演了雅典奧運會時的轉身一笑,而隨即,她也再次淚如泉湧。

奧運冠軍的故事 篇十

眾所周知,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於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並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為動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恆的努力終於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願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台。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為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世界乒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鄧亞萍是乒乓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選手,她5歲起就隨父親學打球,1988年進入國家隊,先後獲得14次世界冠軍頭銜;在乒壇世界排名連續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成為唯一蟬聯奧運會乒乓球金牌的運動員,並獲得4枚奧運會金牌,其中包括單打和與喬紅組合的雙打。

童年的鄧亞萍,因為受當時體育教練父親的影響,立志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但是她個子矮,手腳粗短,根本不符合體校的要求,體校的大門沒能向她敞開。於是,年幼的鄧亞萍跟父親學起了乒乓球,父親規定她每天在練完體能課後,必須還要做100個發球接球的動作。鄧亞萍雖然只有七八歲,但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練,基本功更加紮實,便在自己的腿上綁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換成了鐵牌。 對一個孩子來説,這是多麼難能可貴!這不但要使身體備受煎熬,心裏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小小的她,每閃、展、騰、挪一步,都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