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序言怎麼寫【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5W

序言怎麼寫【多篇】

序言怎麼寫 篇一

為自己的書寫的序言叫做“自序”。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寫的叫“自序”,內容多説明它的內容,寫作緣由,經過,旨趣和特點;別人代寫的序叫“代序”,內容多介紹和評論該書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序言又稱序,通常用來説明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寫作經過。也有他人代寫的,多用來介紹和評論本書內容。常見的有作者序、非作者序言和譯者序三種。

作者序是由作者個人撰寫的序言,一般用以説明編寫該書的意圖,意義,主要內容,全書重點及特點,讀者對象,有關編寫過程及情況,編排及體例,適用範圍,對讀者閲讀的建議,再版書的修訂情況説明,介紹協助編寫的人員及致謝等。它的標題一般用“序言”或“序”,比較簡單的作者序有時也用“前言”。當另有非作者撰寫的序言時,為區別起見,,可用“前言”,“自序”或“作者序”等。翻譯書的原作者專為中譯本撰寫的序言,標題用“中譯本序”。作者序一般排在目錄之前,如果其內容與正文直接連貫的,也可排在目錄之後。

非作者序言是由作者邀請知名專家或組織編寫本書的單位所寫的序言,內容一般為推薦作品,對作品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介紹作者或書中內容涉及的人物和事情。它的標題用“序”或“序言”,文後署撰寫人姓名。非作者序一般都排在目錄及作者前言之前,.如果是為叢書寫的序,也排在叢書序之前。。

譯者序一般着重説明翻譯意圖,有的也包括翻譯過程中的某些事務性説明,一般以“譯者序”為標題,內容比較簡單的也可以“譯者前言”或“譯者的話”為標題,一般排在目錄之前。

序言 介紹評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説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等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置於書末的稱“跋”。

序言,也稱導言、導論、緒言,寫在著作正文前的文字,通常是該書的導讀和説明,如創作意圖,創作原則,過程以及與該書出版有關的事情。

序言稿 篇二

大學生安全教育讀本序言

安全需要伴隨人類歷史發展的全過程,安全是社會發展的前提,是人類個體生存和發展的保障,是人們歷來關注的重點。高校“象牙塔”中的大學生也難免面對各種危險:或是潛在的,或是明顯的,或是因無知造成的,或是由於明知故犯帶來的,等等。在許多發達國家,新生入學的第一天,就要接受有關安全和生存方面的教育。安全教育必須引起廣泛重視,學習和掌握一些安全知識將會使大學生們終生受益。

高等院校既是培養高級專業人才的搖籃,也是社會組成的一部分。大學生活是大學生進入社會開始獨立人生的第一站。隨着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校園社會化現象日趨明顯,一些治安案件、危及大學生人身財產案件,誘發大學生違法犯罪案件等在高校大學生中也時有發生:據統計,2001 年全國 58 所高校共發生刑事、治安案件 11725 起,平均每校 202 起,發案率佔管轄人數的 3.45‰,佔師生員工總人數的 4.87‰;立案 5736 起,立案率 49%。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方面,有調查顯示:52%的大學生曾在寢室違章使用電器;71%的大學生不知道如何使用滅火器;43%的大學生對安全防範懷有僥倖心理;80%的受調查人員的消防觀念僅僅侷限於火警電話 119 或發生火災後等待消防隊員的撲救,對於消防監督、火災隱患整改、火場逃生和疏散以及如何加強消防工作感到茫然;63%的受調查人員對消防防範工作認識不清或持無所謂的態度。通過對大學生中一些常見案件分析上看:一些大學生雖然文化知識較高,但因他們踏入社會較晚,社會經驗不足,缺乏安全防範意識,法制觀念意識淡薄,從而導致一些案件的發生。因此,加強對大學生安全防範教育和遵紀守法教育使大學生自覺樹立安全防範意識和自覺遵紀守法意識成為目前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本書是以大學校園裏發生過的各種不安全案例為基礎,介紹大學生應如何學會自救與求救,面對突發事件如何保護自己等技能,以促進學生樹立和強化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養成自救自護的素養和能力為目標的一本大學生安全教育讀本。本書分為緒論、政治安全、飲食安全、宿舍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社交安全、網絡安全、心理安全、求職安全、防災避災等十一章,每章又從“案例警示”、“案例評析”、“對策建議”、“安全訓練”四個方面向大學生介紹生活、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安全事故及預防、解決的方法、技能。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一)人文性

“珍愛生命,安全第一”。以大學生的發展為本,為他們安全健康的成長服務,幫助他們最大限度地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和減少安全事件造成的傷害;從大學生的生活體驗出發,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用案例的形式展開指導,易於接受。

(二)實用性

安全教育貫穿於生命發展的全過程,貫穿於大學生的全部生活。本書立足於學生安全生活的需要,提供預防和應對安全事故最基本、最有效的知識、方法和技能,以使學生能夠科學、及時、有效地解決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安全問題,保障大學生健康安全地成長。

(三)實踐性

從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和點評,以案喻理,啟發大學生增強安全防範意識,豐富安全防範知識,並通過“對策建議”及“安全訓練”提高學生的防範技能。

(四)綜合性

以大學生的生活為主線,從政治安全、飲食安全、宿舍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社交安全、網絡安全、心理安全、求職安全、防災避災等等十個方面將大學生生活、學習、社交中遇到的各類安全問題進行剖析,全面保護大學生人身財產安全。

希望通過此書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公共安全意識,提高大學生面對安全事件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引導他們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遵紀守法,和諧共處”的意識,為他們度過健康安全的一生起到基礎性作用,從而有助於我國整體國民的安全意識的提高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本書可供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成人高校、繼續教育學院和民辦高校學生使用。由於我們水平有限,時間倉促,在編輯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和不足,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中心的感謝。

序言寫作的要點 篇三

好友小費,人民日報經濟部記者。十餘年比肩新聞行業。於是他的。新作《體驗生命》出版後,即惠贈與我。他的許多文章我都曾拜讀,倒是範敬宜先生的序言“且引文脈貫新章”新人耳目。範先生在這篇文章中,先倡導經濟報道的改革:要像著名科學家楊振寧那樣用傳統文化現象詮釋最深奧的科學原理,像著名資深記者樑厚甫一樣用林語堂式瀟灑的文筆來縱論艱澀的學問,使之鮮活起來。繼而他又推衍到“文脈”,指出所謂文脈,是流動在一個人血液中的文化積澱,是長期藴藏胸臆的古今文化氣息在文中的流露,積之於中,形之於外——有了範先生的這篇序,小費的書就壓住陣腳了。我從這篇序言中,聯想到過去範先生為《十個共產黨員》一書作的序,那篇講大道理的序言儼然—篇美文,我至今還能背出其中的一些佳句。由此心想,天下作者自序,或為他人為序多矣,理應以此為鑑,是斷斷不能忽悠的。

對記者而言,題是指文章的標題。對書而言,題則是指它的書名、序言、前言和跋等,有提要、引領的意思。序言和後記是書之前後門面,是言志心語,本應對全書的內容給予評介,或交待背景,以利讀者閲讀。有人説,寫書要“由薄變厚”,即要把提綱逐漸充實和擴展,而讀書要“由厚變薄”,即要概括和提煉全書的梗概和中心,而讀序和跋,就是由厚變溥的程序之一。我以為序—類文章一要短,讓人從寥寥數語中窺其心智,探其由衷,片言居要,讓人知其所思所想。二要精,提挈全書精要,言簡意博,引領讀者暢達勝境。所以有人説,讀書先要讀“序”,尤其先要讀“自序”。自序是夫子自道,現身説法,不啻真情實感。

在看過的一些書的序中,有的字字珠璣給人愉悦,有的似綠葉延伸主幹,使人渴望下文。但也有相當多的序不盡如人意,言而無意,狗尾續貂,或文字乾澀呆板,文思淺陋。更有甚者,再華而不實地自我吹捧一番,如卡拉OK之自娛自樂,什麼“最××的文字”、“填補××的空白”、“居於××前沿”,雲山霧罩之下,一堆亂草而已。還有的邀名人作序以抬身價,而名人也拔高亂捧,序中充斥着敍私交的客套友情,不惜使文章成為茶餘飯後磨牙的休閒小品,不僅是為文者之忌,也是編者之忌,是一種不敬他人的謬誤品性。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寫怎樣選購圖書,認為有三條要則。一是看出版社是否名牌大社。二是看出書時間,辨析鮮活新鮮與陳年故紙之別。三就是要看前言和後記,以及作者介紹,這是判斷圖書質量的關鍵一步。當然,再抽出幾頁來看看更好。

瞿秋白曾為《魯迅雜感選集》寫了很長的一篇序言,文中不僅對魯迅的雜感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對魯迅精神進行了權威的闡述和讚頌,更可貴的是也指出了這位偉大斗士在譯文中的缺憾。序言不僅可稱量其書,也是作者、編者操守和風氣的寫照。

序言 篇四

個人簡歷

一、個人情況 姓名: 政治面貌:團員 最高學歷:大學本科

本科所修專業:食品質量與安全 人才類型:應屆畢業生

求職意向:食品包裝,食品衞生檢測,食品質量控制,食品加工控制,食品銷售等工作 求職類型:全職或兼職

應聘職位:質檢員,化驗員,品控。希望地點:江浙地區 希望工資:面議

二、教育培訓經歷

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於安徽師範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學習。

三、參加社會實踐經歷

(1)在校期間曾到安徽華園乳液、蕪湖山水啤酒廠、安徽種子酒廠等企事業單位進行參觀學習,瞭解了該單位的生產流程及關鍵控制點及檢測項目。(2)大三期間曾在麪包加工店,食品檢測局等單位實習,掌握了一些實際操作的要領,對一些產品的理論知識得到實踐。

四、在校實習

(1)參加了肉製品(火腿 烤肉),蛋製品(蛋糕)焙烤食品(麪包 餅乾)果醬,啤酒,酸奶,冰淇淋的加工實習,熟悉了加工工藝流程,關鍵控制點的控制;對消毒,分離,貯藏等知識得到鞏固。(2)對鮮肉及肉製品,奶及奶製品,鮮蛋及焙烤食品,進行了綜合感官檢驗,理化檢驗,微生物檢驗;掌握了食品中營養成分(水分,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金屬離子(鎘,鉛,汞等)農藥殘留(有機氯,有機磷等)獸藥殘留(激素,抗生素等)的定性定量分析。掌握了常規實驗方法和操作程序及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GC,HPLC,MS,等儀器分析的原理,操作和結果處理。

(3)基本掌握毒理學實驗的基本步驟,具有評價和解釋的能力。(4)對膳食營養有一定的指導和解説能力!能夠獨立進行營養配餐。(5)在校期間一直做家教,銷售等兼職,使我更深入的瞭解社會及人際。

五、所獲獎勵 獲得安徽師範大學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獲得“學習標兵”稱號;獲得安徽師範大學第三屆大學生涯規劃大賽一等獎。

六、語言水平及計算機能力

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能用英語進行正常交流;普通話二級甲等;獲得計算機二級證書,熟練使用office。

七、自我評價

1、大學四年來,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總是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學習,多次獲得一等優秀獎學金。通過了英語四級與六級。大學四年中我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從大一開始就進入實驗室學習,食品工藝實習,而且作為實驗室助手幫助老師做實驗,因而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大學期間我也參加過很多社會實踐活動,利用假期的時間在食品公司做兼職。在工作中我向來不怕辛苦,認認真真地去做每一件事。

2、大學期間主修的課程有: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原料學,食品安全學,食品營養學,食品工藝學,食品化學,食品毒理學,食品微生物檢測,食品分析及檢驗技術,食品質量控制管理,食品企業管理學等。我認真學習,愛學好問,成績良好,瞭解並主動學習了食品質量的GMP、HACCP方面的相關內容。同時自學了初級日語。3.熟悉食品工廠和實驗室基本操作,如干燥,分離等,熟悉感官檢驗,理化檢驗,微生物檢驗的原理,方法和一般過程.能獨立執行一般的檢驗任務.對一般食品的加工貯藏工藝熟悉,能進行食品加工控制!從事食品質量的監督檢驗、策劃設計、控制管理和教學科研工作。4.我具備出色的學習能力並且樂於學習、敢於創新,不斷追求卓越;我具備誠實可信的品格、富有團隊合作精神;我具備做事幹練、果斷的風格,良好的溝通和人際協調能力。受過系統專業的訓練,有在多家單位和公司兼職的經歷;有很強的忍耐力、意志力和吃苦耐勞的品質,對工作認真負責,積極進取,個性樂觀執着,敢於面對困難與挑戰。

我非常熱愛食品專業,希望通過不斷地學習獲取更多的知識,將來在此領域能夠有所成就,來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序言

一、生活的點點滴滴

二、宋慶齡的一生

1、家庭環境及求學 2.婚姻、前期革命和理想 3.隻身獨處革命中 4.在抗日戰爭中的貢獻 5.為新中國而奮鬥 6.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最後的輝煌

四、相關人物名言

結束語

序言 篇五

《序言》教案

廣東碧桂園學校高中部 顏霞

【教學目標】

1、把握和評價故事中藴含的哲理。

2、理解“無知山谷”“知識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徵意義,理解故事中“先驅者”“守舊老人”“無知的人們”三種形象的典型意義。

3、透過本文主旨,進行創造人格的薰陶,培養對新事物理解、寬容的態度。4.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能正確、全面、透徹地看待問題。【難點】

此篇序言很特別,像散文詩,又像是寓言。以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虛構的故事中包藴着怎樣的深刻意味,學生不容易做到透徹理解。

【資料】

作者:亨德里克·房龍,荷裔美國人。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用輕巧俏皮的文字,撰寫通俗歷史著作,而為無數青年讀者所喜愛,其作品大多成為美國的暢銷書,並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著名的有:《人類的故事》《房龍地理》《發明的故事》《聖經的故事》(新知書城有《人類解放的故事》《聖經的故事》《太平洋的故事》《美國的故事》。還有一本關於房龍的書《房龍圖話》,學生可作瀏覽瞭解)。房龍的書在中國早有譯本,對中國整整一代年輕人有過深刻影響(如歷史學家曹聚仁、作家郁達夫等)。

【德育滲透】

從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看,反動分子總是採取蠻橫的態度、兇殘的手段扼殺真理,但真理是殺不死的。如果我們對於異見多些寬容,人們就會少付出些犧牲,社會進步就會加快。

【課時】1課時 【課型】多媒體 【教學程序】

一、導入

提到寬容這個詞,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對了,是人的胸懷。雨果説:“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那麼,你對寬容有何看法?請同學們説説自己對寬容的理解。(再看幾種説法)

穿梭於茫茫人海中,面對一個小小的過失,常常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輕輕的歉語,帶來包容諒解,這就是寬容。對待生活中的摩擦,為什麼不放寬胸懷,以多一點的空間來容納別人呢?所以,我們呼喚寬容。

那麼,大家思考一下,本文中作者所説的寬容與我們剛剛講到的有何不同?作者是從哪個角度來闡述寬容的內涵的?

人類歷史發展中對異見的寬容。提到人類歷史的發展,我們都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説,而房龍卻從寬容的角度來分析,可以説是別出心裁,到底如何説明,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寬容〉序言》,或許能有所啟示。

二、問題討論式深入課文

1、作者筆下的無知山谷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從哪些語言可以表現出來?(1)在寧靜的無知山谷裏,人們過着幸福的生活。(第一部分首尾兩次出現)

所謂“寧靜”,是死水般的停滯(空間閉塞,物質貧乏);所謂“幸福”是麻木不仁的滿足(視野狹窄、知識淺薄、愚昧落後)。

而更為荒誕的是,無知者不以為無知,相反,他們把固陋與偏見視為天經地義,神聖不可褻瀆,而且用律法規定,不得離開山腳一步,使自己封閉在令人窒息的世界裏。由此可見,無知山谷是一個封閉、保守、陳舊、破敗,沒有生氣,沒有希望的所在。它象徵一切保守的思想、觀念、意識,一切封閉的制度、秩序、狀態,一切陳舊的傳統、法則、定律。

(2)知識的小溪沿着深邃破敗的溪谷緩緩地流着。(“知識的小溪”是指什麼?“深邃破敗的溪谷”象徵什麼?“小溪”為什麼是“緩緩的流着”?)

這裏的“知識的小溪”是指無知山谷的文明程度──淺陋貧乏。這裏的“深邃破敗”象徵無知山谷古老守舊──根深蒂固。沒有知識的更新機制,沒有新知識的匯流,心如死水,了無生氣。“緩緩地流着”,説明這裏的文化發展非常緩慢,社會停滯不前。理解了這句話,更加深了我們對無知山谷那種閉塞,保守,愚昧,單調的特點的認識。

2、找出文中塑造的幾類形象?他們各自有何特點?形象意義何在? 守舊老人、村民、漫遊者。

(1)守舊老人是怎樣的人?形象意義何在?

是無知山谷裏律法的執行者,是陳舊思想的忠實維護者,是實施所有傳統對一切革新的鎮壓的代表,是無知山谷裏權威與權力的象徵。他們固守古老律法,採用欺騙手段,陷害一切“異端”。(舊思想的維護者,守世界的統治者)

(2)村民們是一個怎樣的羣體?

在無知山谷裏死守着愚昧的人羣。他們迷信過去,死守律法,膽怯麻木,自欺欺人,要求低俗,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他們甘心受制於守舊老人,對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而是助紂為虐,對漫遊者加以迫害。由於無知、愚昧,客觀上成了守舊力量的幫兇。

(3)漫遊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形象意義何在?(教師範讀寫漫遊者回到無知山谷至被處死的幾段,學生討論)

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一個敢為天下先的人。他敢於懷疑祖先鐵定的律法,敢於對人們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戰,敢於探索、追求真理,敢於向死水般的舊世界發出反叛的聲音。他有堅定的信念,有無畏的精神,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有從容赴死的氣概。他不畏艱險,敢於冒險。他勇敢無私,為喚醒麻木沉睡的心靈,宣告真理的存在,傳播美好希望,不惜犧牲生命重返山谷。(新思想的傳播者,新世界的探索者)他的死亡,是一出深沉的悲劇,留給人們永恆的回味。而當真理大白於天下的時候,他最終成了人們永遠愛戴、敬仰、歌頌和感恩的先驅。敢於質疑,衝破一切枷鎖,勇敢探索,最後為真理獻身。這裏,有一個讓人永久回味的結論:探索者、先驅者的名字叫――不朽!

3、“對這件事我們的確很內疚,不過,假如當時我們知道的話,當然就……”(那麼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應當怎麼辦才不至於事後內疚呢?)

句中省略的內容應是不會盲從守舊老人去殺死先驅者。

這裏作者不只是要表現無知山谷的人們對先驅者的歉意和敬意,還隱含着更深刻的道理。對於先驅者的新知,要解放思想,虛心學習,即使一時不能接受,也要採取寬容態度。因為人們接受一個真理,總要有一個過程,問題是在於在這個過程中對於所謂“異己”“異見”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只有保證思想自由,政策寬容,才能使真理暢通發展。否則,不僅造成先驅者的悲劇,也造成無知者自身的困境,造成真理髮展道路上的曲折。這就是《寬容》的精髓,也是本文給我們的深刻啟迪。

4、那樣的事情發生在過去,也發生在現在,不過將來(我們希望)這樣的事不再發生了。A.舉例説明過去發生的這樣的事。蘇格拉底、布羅諾、哥白尼。

中國改良運動、革新運動、新思潮的萌芽、五四新文化、對外來文化的借鑑吸收。B.“不過將來”後面為什麼要加上“我們希望”四個字?

加上“我們希望”是因為,頑固的守舊勢力總是要鎮壓創新者的;有些善良的人們由於傳統的束縛,認識的侷限,總是有意無意地傷害創新者,這就意味着這樣的事情還會發生,“我們希望”只是人們良好的心願。事實上,這樣的事情,伴隨着人類的存在而存在,新與舊的鬥爭,將永遠繼續。只是我們之中,或許有人將是那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或許我們只是大眾的一員,那麼,在面對新的思想,新的事物的時候,我們是否該有寬容的胸懷?(談認識,談感想)

正如房龍自己所説:“既然我們舉目共望同樣的星星,既然我們都住在同一個天空,既然生存之謎深奧得只有一條路使人找到答案。那我們為什麼還總要彼此為敵呢?”

結局:真理大白於天下,人們終於醒悟。走出絕望的封閉,人們終於在痛悔之中內疚。在一切舊的秩序、規律、律法、習慣、信仰全都煙消雲散的時候,人們終於崇尚智慧,過上了真正的幸福生活。

意義:勇敢終於戰勝膽怯,進取終於戰勝封閉,智慧終於戰勝愚昧,一切新的進步的事物,最終要登上歷史舞台,以勝利而告鬥爭的結束!生活就這樣繼續,歷史就這樣推進„„

5、討論,歸納本故事藴含的哲理和文章主旨。

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否定、鎮壓異見,會造成什麼災難呢?只能造成先驅者的悲劇,造成無知者自身的困境,造成真理髮展上的曲折。怎樣才能使真理順利發展,先驅者不被迫害呢?這就需要思想自由,寬容異見。反對迫害先驅者,反對扼殺真理。這正是作者通過這一寓言告訴我們的深刻哲理,這也正是《寬容》一書的精髓。

從同學們的討論中我們也知道了,人類追求真理的努力是不可阻擋的,真理是一定要發展的。當一種新思想、新事物出現時,我們應採取慎重的態度──“寬容”,為真理的發展創造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這是房龍的希望,也是我們應努力做到的。不僅如此,我們肯定寬容,我們呼喚寬容,還因為寬容和理解是全人類和平共處的基石,也是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的潤滑劑。

展開:思想自由,寬容政策是歷史進步,社會發展,真理暢通無阻的必要條件,十年浩劫,從反面證明了這一點。改革開放從正面證明了寬容的必要性。

大家説一説,人與人之間需要不需要寬容?為什麼呢?

寬容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寬鬆,和諧;寬容可以使人們彼此之間更加理解,信任。寬容是一種胸襟,寬容更是一種境界,為了使我們彼此心靈的距離不再遙遠,讓我們緊緊地握住寬容的雙手吧!

6、怎樣理解文中多次出現的“律法畢竟是律法”?説明了作者怎樣的思想觀點?

“他們並不是天性殘忍,但律法畢竟是律法。„„不過律法畢竟是律法,應該遵守。”這是一種人性的流露,與其説是守舊老人的人性流露,還不如説是房龍的人性流露。“本想寬大為懷”,不就是寬容嗎?內心是想寬容的,但“律法畢竟是律法”,“守舊老人是它的執行者”,幾千年來流傳下來就是如此,誰也無能為力。這是人性和傳統形成的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那就只有砸碎舊的傳統桎梏,使人性發出光輝。由此可見,房龍的矛頭指向的是陳舊的律法、傳統的思想。他把具體的人和這些律法、傳統相分離,他力圖喚起人性的善良,消滅那些千百年流傳下來壓抑人性的東西。

房龍所倡導的寬容遠遠不止村民對先驅者的懺悔,實際上,他是從人文主義出發,倡導的是人類世界、人與人之間都應該寬容,而阻礙這種寬容的只是陳舊的律法,封閉的社會、知識的貧乏、人們的貧窮所孳生的狹隘、自私„„房龍的矛頭指向這些而不是指向專制者,正如他自己對寬容的註解: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於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應有耐心公正的容忍,明白這些,也才能明白他為什麼同樣不能容忍革命時代的恐怖。

三、寫作特色之啟發

1、序言可以創新,文章可以創新。

自序,一般説明寫書的宗旨和經過。這篇序言中,作者將人類歷史上故事的事實典型化,虛構成一個寓言故事,更有集中性和普遍性,同時又形象生動,有很強的可讀性。

從這篇序言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啟示,任何文章的寫法都可以創新,應該努力做到不拘一格。(如歷年來大學聯考的優秀作文)

2、段落不妨短小一些。

這篇序言的段落都很短小,往往一兩句就是一段,一兩句話就是一個鏡頭。段落間流出的空白給人以想象的空間,筆墨經濟,又像散文詩一樣優美。

四、課外閲讀

《論人類的不寬容》──房龍

編輯短評:寬容是一種美德。在今天競爭日益激烈的氛圍中,寬容的心態更是我們得以真正快樂生活的法寶。不僅要欣賞這篇美妙的序文,更要引導學生學會寬容。問題討論式地深入課文就很有必要。讓學生以自己的知識積澱和生活積累來參與討論,不要過度拔高就很好了。(張華娟)

Tags:序言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