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名人故事:居里夫人【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4W

名人故事:居里夫人【新版多篇】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篇一

1895年7月26日,28歲的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後來人們習慣稱她為居里夫人)與皮埃爾·居里在巴黎結為夫妻。他們的婚禮十分簡單,新房也不是人們想象的那般豪華。房子是一座坐落在巴黎郊外漁村的農舍,家中除了一張普通的牀之外,還有一張普通的桌子、兩把普通的椅子,再沒有別的傢俱。

也許你會認為,居里夫人的夫家太窮,買不起傢俱,或認為居里夫人過於節儉,捨不得花錢。其實不然,在結婚前,皮埃爾的父親就打算送一套高檔傢俱作為兒子的結婚禮物,但被居里夫人婉言謝絕了。對此,皮埃爾很不理解,覺得家中只有兩把椅子實在太少,想再添置,以免家裏來客人沒地方坐。居里夫人勸阻説:“親愛的皮埃爾,椅子多幾把是會帶來方便,但客人坐下後,我們要花費許多無謂的時間來應酬。與其這樣,還不如兩把椅子好,你一張,我一張,沒有外人打擾,我們可以一心一意做實驗、搞研究,你不覺得這樣挺好嗎?”

聽了夫人的訴説,皮埃爾方才明白她的一番良苦用心。於是,他遵從居里夫人的意見,沒再增添一把椅子。果然,當人們來到居里夫人家裏,見到連一把坐的椅子也沒有,只得匆忙告辭。因為他們不願意自己坐着卻讓居里夫婦站着,也不願意自己站着以俯視的方式跟居里夫婦講話,這都會讓他們很不自在。

少了俗事的紛擾,居里夫人得以全身心地工作,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科學研究中,先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和諾貝爾化學獎,成為科學界的神話。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篇二

居里夫人的成長故事

居里夫人是在波蘭出生、長大的。那時的波蘭正處在俄羅斯的統治之下,瑪麗從小就嘗夠了做亡國奴的滋味,她私下裏接受了許多抵抗侵略的思想,從心底熱愛着自己的祖國,她發誓要為了祖國的解放而學習。在瑪麗很小的時候她媽媽就去世了,父親因為亡國失去了工作,僅靠以前的一點積蓄和在家給別的孩子上課掙點錢養活她們,家裏的生活非常艱苦。艱苦的環境磨鍊了瑪麗姐妹的意志,在學校裏,他們都是最優秀的學生,深受老師喜愛。

瑪麗中學畢業了,由於才學出眾,她獲得了金質獎章。可是她卻不能繼續上學了,因為沙俄統治下的波蘭,大學裏面是不收女學生的,到巴黎上學,家裏又拿不出那麼多錢。要知道,同樣獲金質獎章畢業的姐姐已在家呆3年了,去巴黎上學的願望還沒有實現。

瑪麗回到了家裏,父親因供不起女兒上學傷心地落下了淚,瑪麗一邊勸父親,一邊想着辦法。她和姐姐商量先由她做家教,供姐姐讀書,姐姐畢業後有了工作就可以供她讀書了。就這樣,姐姐拿着全家人湊起的錢邁向了巴黎,瑪麗一邊學習一邊掙錢,終於在1891年也進入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

瑪麗到巴黎後,先是住在姐姐家,因為姐姐家離校較遠,為了節省時間且有一個更為安靜的學習環境,瑪麗搬到了學校附近的一間小閣樓上。閣樓條件相當艱苦,冬天又無法取暖,瑪麗常常被凍醒,她不得不起來,把所有的衣物都蓋在身上,有時甚至把凳子壓在身上增加重量。瑪麗生活極其簡單,每天僅以幾片面包充飢,有幾次連這也忘了,正在讀書,突然昏倒,多虧同學發現通知了姐姐。瑪麗的姐姐為此操透了心,瑪麗自己卻為這事發笑了。

所有的艱苦條件,絲毫沒有影響瑪麗的學習。她每天總是早早地第一個來到教室裏在前排座位上坐下來,認真聽老師講課,晚上10點鐘圖書館的燈熄滅了,她才依依不捨地離去,回到自己的小屋,煤油燈又常常是亮到了夜裏兩三點鐘。短短的兩年,她連續獲得物理學和數學兩個碩士學位,這個穿着破舊毛衣、臉色蒼白的女孩於1893年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巴黎大學畢業了。

瑪麗沒有因成績優異而滿足,她要再接再勵,繼續攻讀,摘取人 類歷史上第一頂屬於女性的博士桂冠。就在這時,瑪麗遇見了法國優秀的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共同的理想,兩人走到了一塊,他們相愛並且結合,成為人類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他們從朋友那兒借來一間破舊的貯藏室,居里夫人把它打掃了一翻,又用平時積攢的錢購置了一些必需的儀器設備,兩人開始了艱苦卓絕的研究。居里夫婦把凡是能夠找到的化學試劑、礦物一一進行了精心的檢測,發現瀝青鈾礦具有明顯的放射性,他們判定該礦中含有某種放射性新元素。居里夫人在簡陋的條件下對幾十千克的瀝青鈾礦進行了一系列的處理,終於找到了這種具有放射性的新元素,瑪麗用她的祖國的名字命名了這種新元素,這就是“釙”。

“釙”找到了,居里夫婦卻沒止步,因為在提煉“釙”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分離出的鋇化合物具有更為強烈的放射性,據分析這是又一種未知的放射性元素。他們把這種元素稱為鐳。居里夫婦向世界公開了這一發現,因為沒有人親眼看見過鐳,許多人對這一發現持懷疑態度。為了證實鐳的存在,居里夫婦投入了更加艱苦的奮鬥,他們要提煉出鐳來。

沒有實驗工廠,他們向朋友借了一間破木棚作工廠;沒有資金購買貴重的瀝青鈾礦,他們買來了廉價的廢礦渣。居里夫人穿着一身油污的工作服,不停地出入院子和屋子之間,她時而在院子里加煤燒火、熔鍊礦渣,時而在屋裏結晶濃縮物,20多公斤重的容器居里夫人不斷的要搬進搬出。無論嚴寒還是酷暑,居里夫婦沒日沒夜地幹着,幾萬次的提煉,整整4年的奮鬥,1902年,他們夢寐以求的鐳鹽終於被分離出來了。

1903年,居里夫人獲得了歷史上第一個女博士學位。同年,他們夫妻又榮獲諾貝爾獎。居里夫人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女性,她的故事激勵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成長,她的名字被億萬人傳頌着。

居里夫人的名人故事 篇三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裏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比埃爾·居里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里夫人卻説:“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從195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説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裏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里夫人。

“教女有方”

居里夫人有兩個女兒。“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是居里夫人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訣竅”。早在女兒不足週歲的時候,居里夫人就引導孩子進行幼兒智力體操訓練,引導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去動物園觀賞動物,讓孩子學游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們做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她們唱兒歌、講童話。再大一些,就讓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教她們識字、彈琴、搞手工製作等等,還教她們騎車、騎馬。

繼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獲諾貝爾獎之後,由居里夫人培養成才的兩對後輩也相繼獲得諾貝爾獎:長女伊倫娜,核物理學家,她與丈夫約里奧因發現人工放射物質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次女艾芙,音樂家、傳記作家,其丈夫曾以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總幹事的身份榮獲1956年諾貝爾和平獎。

居里夫人與鐳的發現

瑪麗婭·斯可羅多夫斯卡婭,即著名的居里夫人,被譽為“鐳的母親”。她1867年11月7日誕生於俄國沙皇侵略者統治下的波蘭首都華沙。父親是華沙高等學校的物理學教授,使她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興趣。

1891年,她到巴黎繼續深造,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學業完成後,她本打算返回祖國為受奴役的波蘭人民服務,但是,與法國年輕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的相識,改變了她的計劃。1895年,她與皮埃爾結婚,1897年生了一個女兒,一個未來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

居里夫人注意到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的研究工作。自從倫琴發現X射線之後,貝克勒爾在檢查一種稀有礦物質“鈾鹽”時,又發現了一種“鈾射線”,朋友們都叫它貝克勒爾射線。

貝克勒爾發現的射線,引起了居里夫人極大興趣,射線放射出來的力量是從哪裏來的?居里夫人看到當時歐洲所有的實驗室還沒有人對鈾射線進行過深刻研究,於是決心闖進這個領域。

理化學校校長經過皮埃爾多次請求,才允許居里夫人使用一間潮濕的小屋作理化實驗。在攝氏6度的室温裏,她完全投入到鈾鹽的研究中去了。

居里夫人受過嚴格的高等化學教育,她在研究鈾鹽礦石時想到,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證明鈾是惟一能發射射線的化學元素。她根據門捷列夫的元素週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進行測定,結果很快發現另外一種釷元素的化合物,也能自動發出射線,與鈾射線相似,強度也相像。居里夫人認識到,這種現象絕不只是鈾的特性,必須給它起一個新名稱。居里夫人提議叫它“放射性”,鈾、釷等有這種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質,叫作“放射性元素”。

一天,居里夫人想到,礦物是否有放射性?在皮埃爾的幫助下,她連續幾天測定能夠收集到的所有礦物。她發現一種瀝青鈾礦的放射性強度比預計的強度大得多。

經過仔細的研究,居里夫人不得不承認,用這些瀝青鈾礦中鈾和釷的含量,絕不能解釋她觀察到的放射性的強度。

這種反常的而且過強的放射性是哪裏來的?只能有一種解釋:這些瀝青礦物中含有一種少量的比鈾和釷的放射性作用強得多的新元素。居里夫人在以前所做的試驗中,已經檢查過當時所有已知的元素了。居里夫人斷定,這是一種人類還不知道的新元素,她要找到它!

居里夫人的發現吸引了皮埃爾的注意,居里夫婦一起向未知元素進軍。在潮濕的工作室裏,經過居里夫婦的合力攻關,1898年7月,他們宣佈發現了這種新元素,它比純鈾放射性要強400倍。為了紀念居里夫人的祖國——波蘭,新元素被命名為釙(波蘭的意思)。

1898年12月,居里夫婦又根據實驗事實宣佈,他們又發現了第第二種放射性元素,這種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釙還強。他們把這種新元素命名為“鐳”。可是,當時誰也不能確認他們的發現,因為按化學界的傳統,一個科學家在宣佈他發現新元素的時候,必須拿到實物,並精確地測定出它的原子量。而居里夫人的報告中卻沒有針和鐳的原子量,手頭也沒有鐳的樣品。

居里夫婦決定拿出實物來證明。當時,藏有釙和鐳的瀝青鈾礦,是一種很昂貴的礦物,主要產在波希米亞的聖約阿希母斯塔爾礦,人們煉製這種礦物,從中提取製造彩色玻璃用的鈾鹽。對於生活十分清貧的居里夫婦來説,哪有錢來支付這件工作所必需的費用呢?他們的智慧補足了財力,他們預料,提出鈾之後,礦物裏所含的新放射性元素一定還存在,那麼一定能從提煉鈾鹽後的礦物殘渣中找到它們。經過無數次的周折,奧地利政府決定饋贈一噸廢礦渣給居里夫婦,並答應若他們將來還需要大量的礦渣,可以在最優惠的條件下供應。

居里夫婦的實驗室條件極差,夏天,因為頂棚是玻璃的,裏面被太陽曬得像一個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凍僵了。居里夫婦克服了人們難以想像的困難,為了提煉鐳,他們辛勤地奮鬥着。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實驗,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廢礦渣放入冶煉鍋熔化,連續幾小時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鐵棍攪動沸騰的材料,而後從中提取僅含百萬分之一的微量物質。

他們從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經過幾萬次的提煉,處理了幾十噸礦石殘渣,終於得到0.l克的鐳鹽,測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

鐳宣告誕生了!

居里夫婦證實了鐳元素的存在,使全世界都開始關注放射性現象。鐳的發現在科學界爆發了一次真正的革命。

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為題,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1903年,居里夫人獲得巴黎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繼鐳的發現之後,另一些新的放射性元素如錒等也相繼被發現。探討放射性現象的規律以及放射性的本質成為科學界的首要研究課題。

居里夫人的名人故事 篇四

她命運坎坷,被病痛折磨,但她從來沒有停止過追尋科學的腳步,當全世界都驚詫於她的偉大成就時,她卻淡然地説:“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她就是瑪麗·居里,一位高雅、平和、勇敢的女性!

英國作家埃列娜·多麗編寫的《居里夫人的故事》,講述了居里夫人從童年到中年,從中年到老人,在逆境中成長,執着於科學研究,自強不息、傳奇而坎坷的一生。在居里夫人67年的人生中,她的喜怒哀樂只會被一個又一個的科學實驗而牽動。通過不懈的努力,她成為了一名科學家,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讀完這本書時,我已經被居里夫人頑強不屈的精神深深打動。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礪,才能孕育出絕美的珍珠,鐵劍忍受了烈火的赤練,終究煉就成鋒利的寶劍。一切豪言與壯語皆是虛幻,唯有堅持不懈,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

當看見居里夫人提煉“鐳”時,那一次次的失敗和重新開始,讓我回想起了自己身上發生的那件事。那天,我在廣場上學騎自行車,因為不熟練的緣故,一會兒摔一跤,一會兒摔一跤,摔得膝蓋發紫,手臂破皮,淚花在眼眶裏打轉。“不想學了,太難了”,心底有個聲音説,但這時,我的腦海中忽然浮現出居里夫人的樣子,她站在實驗台邊,不停地忙碌着。我的鬥志被重新點燃,擦擦手臂,揉揉膝蓋,我又跨上了自行車。

居里夫人好似一支鏗鏘玫瑰,以頑強的精神笑面風雨,最終的綻放驚豔世人。讓我們同她一樣頑強、勇敢,在成長的道路上高歌前行!

居里夫人的名人故事 篇五

瑪麗·居里(18671934)是著名的女性物理學家, 兩度獲得諾貝爾獎, 與其丈夫共同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遊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樣,在—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分—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

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