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孟子相關簡介(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W

孟子相關簡介(新版多篇)

官場與商場中的壟斷現象 篇一

【原文】

孟子致為臣而歸①。王就見孟子,曰:“前日願見而不可得;得 侍同朝,甚喜;今又棄寡人而歸,不識可以繼此而得見乎?”

對曰:“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他日,王謂時子②曰:“我欲中國③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 鍾,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⑤。子盍為我言之?”

時子因陳子(6)而以告孟子,陳子以時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時子惡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 受萬,是為欲富乎?季孫(7)曰:‘異哉子叔疑(8)!使己為政,不用, 則亦已矣,又使其子弟為卿。人亦孰不欲富貴?而獨於富貴之中 有私龍斷(9)焉。’古之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者,有司者治之 耳。有賤丈夫@焉,必求龍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告 以為賤,故從而徵之。徵商自此賤丈夫始矣。”

【註釋】

①致為臣而歸:指孟子辭去齊宣王的客卿而歸故鄉。致,在古代有“致 仕”、“致祿”、“致政”等多種説法,其中的“致”都是“歸還”的意思. ②時子:齊王的鉅子。③中國:在國都中,指臨淄城。“中”在這裏是 介詞,“國”即國都。④萬鍾:鍾,古代量器。齊國量器有豆、區、釜、鍾四種。每豆四升,每區四鬥,每釜四區,每鍾十釜。萬鍾為六萬四千石. ⑤矜式:敬重,效法。(6)陳子:即孟子的學生陳臻。(7)季孫:趙 歧注為孟子的弟子,朱熹則認為“不知何時人”。(8)子叔疑:人名,與季孫一 樣不可考。(9)龍斷:即“壟斷”。原意是名詞,指高而不相連屬的土墩子, 後逐漸引申為把持、獨佔。(10)丈夫;對成年男子的通稱。

【譯文】

孟子辭去齊國的官職準備回鄉。齊王專門去看孟子,説:‘從 前希望見到您而不可能;後來終於得以在一起共事,我感到很高 興;現在您又將拋棄我而歸去了,不知我們以後還能不能夠相見?”

孟子回答説:“我不敢請求罷了,這本來就是我的願望。”

過了幾天,齊王對臣下時子説:‘我想在都城中撥一所房子給 孟子,再用萬鍾糧食供養他的學生,使我們的官吏和人民都有所 效法。您何不替我向孟子談談呢?”

時子便託陳子把這話轉告給孟子。陳子也就把時子的話告訴 了孟子。

孟子説:“嗯,那時子哪裏知道這事做不得呢?如果我是貪圖 財富的人,辭去十萬鍾傣祿的官不做卻去接受一萬鐘的賞賜,這 的是想更富嗎?季孫曾經説過:‘子叔疑真奇怪!自己要做官, 別人不重用,也就算了嘛,卻又讓自己的子弟去做卿大夫。誰不 想做官發財呢?可他卻想在這做官發財中搞壟斷。’這正如古代的 市場交易,本來不過是以有換無,有關的部門進行管理。但卻有 那麼一個卑鄙的漢子,一定要找一個獨立的高地登上去,左邊望 望,右邊望望,恨不得把全市場的賺頭都由他一人撈勞去。別人都 覺得這人卑鄙,因此向他徵税。徵收商業税也就從這個卑鄙的漢 子開始了。”

【讀解】

孟子在齊宣王那裏雖然受到比較好的接待,甚至做了客卿,在 不少問題上(例如是否攻打燕園,是否佔領燕園等)齊宣王也徵 求他的意見。但齊宣王卻始終不願意實施孟子所提出的“仁政”方 案,所以,孟子還是隻有“致為臣而歸”,辭職歸家了。

當齊宣王通過臣下來轉達留住孟子的願望時,孟子以“辭十 萬而受萬,是為欲富乎?”作為回答,表明了自己做官絕對不是為 了個人發財致富,而是為實現政治抱負,濟世救民。接着,孟子 便説了一段寓言式的話,指出了官場和商場都有人想進行壟斷的 現象。

之所以説孟子的這段話像寓言,是因為它的含義極其深刻而 具有哲理。

官場的壟斷現象不用多説大家也很清楚,自古便有裙帶關係, 就像孟子這裏所指出的子叔疑,自己做官不算,還要讓自己的子 弟都去做官。話説回來,世襲制度本身就是一種壟斷制度。即便 不是世襲的科舉制度,其壟斷現象也是非常嚴重的。一部《官場 現形記》所揭露的種種醜惡,其實也並沒有跳出孟子的時代多遠。 所以,孟子所指出的官場壟斷是深刻而意義深遠的。

尤其具有超前意義的是,孟子在指出官場壟斷現象的同時,還 指出了市場壟斷現象的起源。其“賤丈夫”的説法固然具有濃厚 的寓言色彩,商業税的徵收也絕不會真正起源於這個“賤丈夫”。 但是,“賤丈夫”不過是“罔市利”的市場壟斷行為的化身罷了, 所以,説徵收商業税起源於這種市場壟斷行為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最為有意思的是,我們都知道壟斷資本主義是近現代社會的產物, 而孟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指出了這個壟斷的怪物—一“賤丈夫”。 雖然性質和程度都有所不同,但其超前意義,不是很值得深思嗎?

就我們今天而言,市場經濟的競爭已愈來愈激烈,愈來愈卷 進全民的注意力。“賺進每一分可能賺到的錢“,已成為很多經商 者的心願。但是,如果只圖自己賺錢而“罔市利”,不顧別人利 益,則很可能成為孟子筆下的“賤丈夫”,成為大家羣起而攻之的 對象。結果很可能會事與願違,不僅不能“罔市利”,反而還會做 “市利”所罔,落入教中,走投無路。所以,還是不要做“賤丈 夫”而做“大丈夫”罷。

就孟子的本意而言,“賤丈夫”的寓言是為了配合説明官場與 商場一樣存在着壟斷,干擾着他説服齊王實施仁政。而這,正是 他不願意享受十萬鐘的俸祿而辭職還鄉的根本原因。一心想稱霸 於列強的齊宣王又哪能體會到這些呢?就算體會到,又會不會真 正採納孟子的建議,實施以道德來統一天下的“仁政”呢?這些 都是孟子所不抱希望的了,所以他只能以近乎寓言的方式來表這, 讓他的學生把它轉達回齊王那裏,任他去深思罷了。

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篇二

【原文】

孟子自齊葬於魯①,反於齊,止於嬴②。

充虞③請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④。嚴(5),虞不 敢請.今願竊有請也:木若以(6)美然。”

曰:“古者棺槨無度(7),中古(8)棺七寸,槨稱之。自天子達於庶 人,非直為觀美也,然後盡於人心。不得(9),不可以為悦;無財, 不可以為悦。得之為(10)有財,古之人皆用之,吾何為獨不然?且比(11) 化者(12)無使土親膚,於人心獨無恔(13)乎?吾聞之:君子不以天下儉 賠。”

【註釋】

①自齊葬於魯:孟子在齊國時,隨行的母親去世,孟子從齊國把母親遺 施購國安葬。②嬴:地名,故城在今山東萊蕪西北。③充虞:孟 子的學生。④敦:治,管。匠事:木匠製作棺材的事。⑤嚴;急,忙。 (6)以:太。①棺槨(guo)無度:古代棺材分內外兩層,內層叫棺, 外層的套棺叫槨。棺槨無度是説棺與槨都沒有尺寸規定。(8)中古:指周 公治禮以後的時代。(9)不得:指禮制規定所不允許。(10)為:這裏是 “與”的意思。(11)比;為了。(12)化者:死者。(13)恔(xiao):快, 快慰,滿足。

【譯文】

孟子從齊國到魯國安葬母親後返回齊國,住在嬴縣。

學生充虞請教説:“前些日子承蒙老師您不嫌棄我,讓我管理做棺槨的事。當時大家都很忙碌,我不敢來請教。現在我想把心裏的疑問提出來請教老師:棺木似乎太好了一點吧!”

孟子回答説:“上古對於棺律用木的尺寸沒有規定;中古時規定棺木厚七寸,槨木以與棺木的厚度相稱為準。從天子到老百姓,講究棺木的質量並非僅僅是為了美觀,而是因為要這樣才能盡到孝心。為禮制所限不能用上等木料做棺槨,不能夠稱心;沒有錢不能用上等木料做棺槨,也不能夠稱心。既為禮制所允許,又有財力,古人都會這麼做,我又怎麼不可以呢?況且,這樣做不過是為了不讓泥土沾上死者的屍體,難道孝子之心就不可以有這樣 一點滿足嗎?我聽説過:君子不因為天下大事而儉省應該用在父母身上的錢財。”

【讀解】

從流傳下來很少的記載來看,我們已經知道孟子的母是一位慈母,在孟子的教育上很花了些心血。所以,當母親去世的時候,孟子的孝子之心是可以理解的,把棺桂做得好一點也沒有什 麼不可以。

當然,《孟子》一書之所以把這一章記載在這裏,絕不僅是為了給孟子為母親做上等棺擇作解釋。而是為了表達孟子的思想: 在安葬父母的問題上,只要是禮制和財力兩方面許可,就要盡力做得好一些。尤其是本章最後的一句話——“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更是格言似的表達了孟子關於“孝”的看法。

我們已經知道,《論語》裏有不少孔子及其弟子關於“孝”,關於“喪”的問題的論述。其中比較重要而又與本章所論問題關係密切的如孔子在《八佾》篇裏的説法:“與其易也,甯戚。”意思是説,喪禮與其鋪張浪費,寧可悲哀可度。所以,孔子其實更重視的是內在情感方面,而要求在物質方面節儉辦事,反對喪事過分大辦,鋪張浪費。這一點,在孟子這裏顯然已發生了變化。時代不同,個人所處地位不同,財力狀況不同都導致了這種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強調喪事是“孝心”的重 要體現,必須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不過,高度重視並不意味着越鋪張就越好。就是為母親做上等棺槨的孟子,不也仍然堅持了禮制與財力許可這兩條基本原則嗎?

所以,超出我們的“禮制”(文件〕規範(比如説動用幾十輛豪華公車)和財力大辦喪事也罷,修豪華祖墳也罷,都不一定能夠在孔、孟這裏得到支持。倒是真正誠心誠意地儘自己的財力,在禮俗許可的範圍內辦好喪事,更重要的是在內。真正表達對失去親人的悲慼和悼念,才是先賢聖哲們所讚許的行為。

孟子散文特色 篇三

摘 要:孟子作為繼孔子之後的一位集大成式的儒家大師,其學説與文章都是在孔子開創性的基礎之上,又一次更深的發展與弘揚。

其著作《孟子》一書,作為先秦散文傑出代表之一,與同時代的其他儒家代表作和先秦諸子散文相比,都極具藝術特色。

僅就這一點講,它對當今乃至今後中國的文學藝術創作,同樣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和不容忽視的深遠影響。

關鍵詞:孟子 散文 特色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最著名的儒家大師,是戰國中期的思想家、散文家。

他受業於孔子的孫子子思的門人,以繼承孔子之業,宣揚儒家道統為己任。

後世以他與孔子並稱“孔孟”。

孟子早年曾遊學各國,其才學受到各國諸侯尊禮,但其學説終不見用。

原因是諸侯爭雄、戰爭激烈的戰國時代,諸侯崇尚“攻伐”,而孟子主張行“王道”,施“仁政”,與其相悖。

後來只好“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全書三萬五千多字,比較詳細地記錄了孟子游説各國諸侯時與諸侯王以及其他一些人論難各種問題的經過和言論。

在思想內容方面,它進一步發揚孔子“仁”的主張,提倡以人為本,施仁政,行王道。

在體裁形式等方面,它雖然沒有脱離語錄體,但無論在篇章結構、言辭文采和整體風格上,都與《論語》有很大不同:孟子言詞激烈雄辯,《論語》則雍容迂徐;孟子散文詞采鋪張揚厲,《論語》則簡潔含蓄、辭約義豐;孟子散文在篇章上也明顯加長,且宛轉曲折,波瀾壯闊,《論語》則多三言兩語、格言式的論斷。

總之,孟子散文更富於文學色彩,更具有藝術魅力。

一、以仁義為本,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散文的思想內容是以仁義為本,主張施仁政,行王道。

並從性善論出發,要求統治者發揮人的善性,推恩愛民。

面對梁惠王曰“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把仁義作為頭等大事,作為施政之本,治國之基,興旺之源。

並具體提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仁者愛人”,“省刑罰,薄賦斂”的綱領。

他明確指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把對受苦受難者的同情之心和對醜惡行徑的羞恥之心作為判斷是不是人的根本標準和“仁義”的開端。

他主張行王道,要給人民一個“仰足以養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的起碼生活條件。

並提出:“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在他的思想中,表現了較強的民本思想。

他還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當然,這並不是説他把民看得比君還高貴,而是説他看到了君對民的依附關係。

所以他説:“得乎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而為諸侯。”意思是説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才能得天下,而取得天子的信任只不過當個諸侯罷了。

這些都體現了儒家的思想。

孟子思想雖屬儒家,他也自命是孔子學派的繼承人,但他的思想觀點卻比孔子激烈得多,性格也剛烈得多。

孔子面對諸侯的肆虐和其他學派的攻擊,只採取規勸和躲避態度,以致被道家譏為“辟人之士”,而孟子對於統治階級的橫徵暴斂,肆意攻伐,對於“民之憔悴於虐政”的現實極為憤慨,給予無情的揭露和抨擊。

揭露他們“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的殘酷本質。

斥責他們“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行為是“率土地而食人”,“罪不容於死”。

特別是在對待君的態度上,他們之間的差異更大。

孔子説:“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而孟子則語含鋒芒:“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而對於那些暴虐之君,他甚至認為可以殺而無憾――“賊仁者,謂之賊; 賊義者,謂之殘。

殘賊者謂之一夫。

聞誅殺一夫紂矣,未聞殺君也。”他説誅殺紂這樣的毀仁毀義的暴君,只是殺了一個獨夫民賊,算不上殺什麼國君,是正義之舉,無罪可言。

這種觀點不唯在諸子中少見,而與後世理學家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陳腐觀念相比,更富有民主色彩。

在孟子的許多言論中都表現了以仁義為根本為取捨的思想。

例如在他的名篇《告子上・魚我所欲也》中提出的“捨生取義”的論斷,就是以仁義為本,對於有關生死、節操問題展開論述的。

他始終以義與不義兩種生死觀作對比,讚揚了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高貴品質。

特別是篇末: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這裏指出對於這些過去寧死不接受的東西,現在為了“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即為了滿足私慾而全接受了。

孟子對於這種見利忘義的不義之人進行了譴責,指出為求富貴而不義的'行為是可恥的,是失去人之本心――羞惡之心的表現。

二、浩氣磅礴,論辯鋒利

孟子散文充滿“浩然之氣”,具有“好辯”的特點。

宋人蘇洵評孟子散文是“語約而意盡,不為讒刻斬絕之

言,而其鋒不可犯”。

意思是説孟子散文於平易中見鋒芒,具有不可當的逼人氣勢。

在孟子看來,論辯中之所以能折服對方,關鍵在於自身所持觀點的正義性。

他提出“知言養氣”説,知言,就是能辨別那些片面的、過分的、非正道和閃爍其詞的言辭,並理解其實質,不被其所迷惑;養氣,是指人的道德修養功夫,他認為自己最擅長的是“善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所謂“浩然之氣”是説人要有一種正義凜然的精神狀態,這種正氣絕非偶然表現,它是長期堅持正義活動,道德修養達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並且認為這種浩然正氣愈充沛,其言辭也就愈有力量,發表言論、寫作文章自然理直氣壯。

這實質就是思想修養與語言表達、文章寫作的關係問題,也就是説,言辭、文章的優劣,都是人們的思想認識和精神氣質的體現。

孟子重視“養氣”,認為這種“浩然之氣”是論辯中克敵制勝的力量源泉。

因此,其散文篇篇浩氣磅礴,有不可阻擋之勢。

孟子的“好辯”,用他回答其弟子公都子的話説:

“是邪説誣民,充塞仁義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這確是實情。

孟子生活在諸侯爭雄、學派蜂起、百家爭鳴的戰國中期,為了宣傳自己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必然要與不同思想、不同學派進行交鋒,展開辯論,因此其散文充滿論辯色彩和戰鬥性。

如他的《有為神農之言許行》章中旨在説明社會分工的必要,批評農家學派認為人人都應該從事衣食勞動的主張是“下喬木而入幽谷”,即屬於使社會倒退的行為,而文章對此先避而不談,卻先提出一連串的問題:

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曰:“然。”“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曰:“否,許子衣褐。”“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織之與?”曰:“否,以粟易之。”曰:“許子奚為不自織?”曰:“害於耕。”曰:“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曰:“然。”“自為之與?”曰:“否,以粟易之。”

待終於迫使許行説出了“百工之事,故不可耕且為也”之後,才端出社會分工不可避免的主旨來,使對方無可辯駁。

在孟子散文中,這樣的論辯比比皆是。

三、善設機巧,欲擒故縱

文章的氣勢既是作家思想感情和精神氣質的體現,同時也有表達技巧方面的問題。

孟子散文思潮如湧,一瀉千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這與他構思的嚴密以及語言和表達上的技巧是分不開的。

孟子散文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善設技巧,欲擒故縱,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就範。

例如孟子第二次遊齊國,勸説齊宣王放棄霸道而行王道的經過。

他首先用以羊易牛的故事使對方承認有“不忍之心”,具有施仁政的條件,進而質問齊宣王何以“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終於迫使齊王接受了對民實行“不忍之政”的王道主張。

論辯順理成章,合情合理,使對方不得不服。

孟子與齊宣王的另一段對話更為巧妙: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曰:“已之(撤他的職)!”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這裏孟子連用兩個比喻説明受人之託而不負責任,官吏失職是應該受到指責的,對於這種自然之理,齊宣王易於接受,所以回答得乾脆而肯定。

豈不知他已落入孟子所設的圈套,所以當孟子忽把矛頭指向他治國失職時,便只能“顧左右而言他”了。

這裏把齊王對待別人錯誤那樣明辨是非、理直氣壯的口氣與他對待自己的失職行為的窘態形成鮮明對照,生動形象,引人入勝。

四、善用比喻等修辭,增強感染力

孟子論辯時不僅善於層層設伏,步步緊逼,使對方無從躲避,而且善用比喻把抽象複雜的道理闡發得深刻透闢,通俗明白。

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評論説,諸子散文極富形象化,“未嘗離事而言理”“深於比興”“深於取象”,意謂諸子在説理中能引物連類,運用形象手法闡明抽象道理。

諸子中孟子和莊子用譬最多,而二者在方法上又有所不同。

莊子用來設喻的本體多為怪誕之物,似喻非喻,似真非真,造成一種奇幻境界,使人心馳神往,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孟子則多從生活現實生活中取譬,通俗明曉,形象生動。

《孟子》一書二百六十一章,有九十三章共使用了一百五十九種譬喻,都起到極好的效果。

如他在批評齊宣王不施仁政是“不為,非不能也”時,齊宣王狡辯説“不為與不能之形,何以異?”對於這個問題,如果正面直接回答是很困難的,孟子則以“挾泰山以超北海”和“為長者折枝”為喻,將“不能”與“不為”的差別形象地擺在了對方的面前。

而且由於孟子在選擇喻體時進行誇張,使兩個比喻的反差很大,這就把“不能”與“不為”的差別表現得非常突出,從而增強了論辯的説服力和感染力。

趙岐《孟子章句・題解辭》中説:“孟子長於譬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孟子散文中的譬喻可謂隨處可見,其喻義之精當令人歎服。

他譴責當時統治者的施虐為“率獸而食人”,把百姓盼望賢君出現喻為“大旱之望雲霓”,把那些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行為喻為“揠苗助長”,把企圖以霸道得天下喻為“緣木求魚”等等。

這些貼切而精妙的比喻不僅使行文形象生動,以少勝多,而且由於寓意深刻,語近旨遠,往往能發人深思,受到啟迪。

此外,孟子散文中的嚴密推理和排偶、反覆等修辭技巧,也是增強文章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如孟子與梁惠王談及行王道的初步措施的一段話: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

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林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這裏採用的是連鎖推理的方法,先以“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池”“斧斤以時入山林”為前提,推出“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林木不可勝用”的結論;然後又以此結論為前提,又推出“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的新結論;再以新的結論為前提,推出“王道”已有了開端的更新的結論。

文章幾層意思環環相扣,新意迭出,具有勢如破竹、一瀉千里的氣概。

其中三組排偶句,使行文更顯嚴密而酣暢淋漓。

尤其文中談到施仁政的根本措施一段: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載於道路矣。

這裏連用了均由三句構成的四組排偶,由生產説到教育,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方面,描繪出一幅小農經濟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美好圖景,富有理想色彩,具有感人力量。

而且文義縝密,氣勢充沛,令人傾倒。

以上幾個方面,展現了孟子散文的特點,這些特點構成了孟子散文的獨特風格。

《孟子》散文不僅是唐宋古文家學習的典範,而且對後世散文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即在今天,孟子散文中所表現的磅礴氣勢和語言技巧,仍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11-1.

[2] 蘇洵。金成禮箋註《嘉�集箋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1.

[3] 章學誠。文史通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1.

[4] 趙岐注。孟子[M]。北京:中華書局,1998-6-1.

[5] 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1.

[6] 胡經之。文藝美學論[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6-1.

[7] 董洪利。孟子研究[M]。南京: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10-1.

[8] 羅炳良,趙海旺。孟子解讀[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7-1.

[9] 楊伯峻。孟子譯註[M]。北京:中華書局,2005-1-1.

[10] 傅佩榮。孟子的智慧[M]。北京:中華書局,2009-6-1.省略

孟子名言摘抄 篇四

( 1 )盡信書,不如無書。

( 2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 3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 4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於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 5 )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 6 )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 7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 8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9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 10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 11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12 )人皆可以為堯舜。

( 13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 14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 15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16 )養心莫善於寡慾。

( 17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18 )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 19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 20 )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 21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22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 23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 24 )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 25 )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 26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 27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 28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 29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30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 31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32 )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 33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 34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 35 )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 36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 37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 38 )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 39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4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41 )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 42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 43 )尊賢使能,後傑在位。

( 44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 45 )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 46 )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 47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48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 49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50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 51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52 )其進鋭者,其退速。

( 53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 54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 55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 56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 57 )仁者無敵。

( 58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 59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 60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無官無責,進退有餘 篇五

【原文】

孟子謂蚳蛙(1)曰:“子之辭靈丘(2)而請士師(3),似也,為其可以言也。今既數月矣,未可以言與?”

蚳蛙諫於王而不用,致為臣而去。齊人曰:“所以為蚳蛙則善矣; 所以自為,則吾不知也。”

公都子④以告。

曰:“吾聞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 其言則去。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註釋】

①蚳(zhi)蛙:齊國大夫。②靈丘:齊國邊境邑名。③士師: 官名,管禁令,獄訟,刑罰等,是法官的通稱。④公都子:孟子的學生。

【譯文】

孟於對蚳蛙説:“您辭去靈丘縣長而請求做法官,這似乎有道理,因為可以向齊王進言。可是現在你已經做了好幾個月的法官了,還不能向齊王進言嗎?”

蚳蛙蛙向齊王進諫,齊王不聽。蚳蛙因此辭職而去。齊國人説: “孟子為蚳蛙的考慮倒是有道理,但是他怎樣替自己考慮呢?我們就不知道了。”

公都子把齊國人的議論告訴了孟子。

孟子説:“我聽説過:有官位的人,如果無法盡其職責就應該辭官不幹;有進言責任的人,如果言不聽,計不從,就應該辭職不幹。至於我,既無官位,又無進言的責任,那我的進退去留,豈不是非常寬鬆而有自由的迴旋餘地嗎?”

【讀解】

有官有職就有責。

不能盡職,不能盡責,當什麼官呢?難免失落,難免苦悶與煩惱。

可是,要盡職,要盡責又免不了爭鬥,免不了權術,依然是苦悶與煩惱。

進退維谷。所謂“落入教中”,身不由己啊!如果再加上官場 黑暗腐敗,爾虞我詐,你死我活,那就更是痛苦不堪,人性扭曲了.

只有無官一身輕,進退都有餘地。

可是,對很多人來説,這種“輕”是“人生不能承受之輕”, 真正“輕”下來了反而過得很沉重。這就叫“紅塵滾滾過,幾人能參破?”所以還是要去汲汲於功名,拼命擠進“彀中”。

倒是孟子看得很清楚:

“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與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對於要想瀟灑走一回,輕輕鬆鬆過一生的人來説,還是聽聽孟老夫子的話有好處。

賢才可拜不可召 篇六

【原文】

孟子將朝王①,王使人來曰:“寡人如②就見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風。朝,將視朝③,不識④可使寡人得見乎?”

對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⑤朝。”

明日,出吊於東郭氏(6)。公孫丑曰:“昔者辭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弔?”

王使人問疾,醫來。

孟仲子對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8),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於朝,我不識能至否乎。”

使數人要(9)於路,曰:“請必無歸,而造於朝!”

不得已而之景醜氏(10)宿焉。

景子曰:“內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醜見王之敬子也,未見所以敬王也。”

曰:“惡!是何言也!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於王前,故齊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謂也。禮曰:‘父召無諾(11);君命召不俟駕(12)。’固將朝也,聞王命而遂不果,宜(13)與夫禮若不相似然。”

曰:“豈謂是與?曾子曰:‘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 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14)乎哉?’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 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 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 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故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 不勞而王;桓公之於管仲,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霸。今天下 地醜(15)德齊,莫能相尚,無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湯 之於伊尹,桓公之於管仲,則不敢召。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 為管仲者乎?”

【註釋】

①王:指齊王。②如:宜,當,應當。③朝,將視朝:第一個“朝”讀zhao,即“清晨”的意思:第二個“朝”讀Chao,意即“朝廷”,視 朝即在朝廷處理政務。④不識:不知。⑤造;到,上。(6)東郭 氏:齊國的大夫。(7)孟仲子:孟了的堂兄弟,跟隨孟子學習。 (8)採 薪之憂:本意是説有病不能去打柴,引申為自稱生病的代詞。薪,柴草. (9)要(yao):攔截。(10)景醜氏:齊國的大夫。(11)父召無諾《禮記 ·曲禮》:“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唯”和“諾”都是表示應答, 急時用“唯”,緩時用“諾”。父召無諾的意思是説,聽到父親叫,不等説 “諾”就要起身。(12)不俟駕:不等到車馬備好就起身。(13)宜:義同 “殆”,大概,恐怕。(14)慊(qian):憾,少。(15)醜(Chou):類似,相近,同。

【譯文】

孟子準備去朝見齊王,恰巧齊王派了個人來轉達説:“我本應該來看您,但是感冒了,吹不得風。明早我將上朝處理政務,不知您能否來朝廷上,讓我見到您?”

孟子回答説:“不幸得很,我也有病,不能上朝廷去。”

第二天,孟子要到東郭大夫家裏去弔喪。公孫丑説:“昨天您託辭生病謝絕了齊王的召見,今天卻又去東郭大夫家裏弔喪,這或許不太好吧?”

孟子説:“昨天生病,今天好了,為什麼不可以去弔喪呢?”

齊王打發人來問候孟子的病,並且帶來了醫生。 孟仲子應付説:“昨天大王命令來時,他正生着病,不能上朝廷去。今天病剛好了一點,已經上朝廷去了,但我不知道他能否 到達。”

孟仲子又立即派人到路上去攔孟子,轉告孟子説:“請您無論 如何不要回家,而趕快上朝廷去!”

孟子不得已而到景醜的家裏去住宿。 景醜説:“在家庭裏有父子,在家庭外有君臣,這是人與人出 問最重要的倫理關係。父子之間以慈恩為主,君臣之間以恭敬為 主。我只看見齊王尊敬您,卻沒看見您尊敬齊王。”

孟子説:“哎!這是什麼話!在齊國人中,沒有一個與齊王談 論仁義的。難道是他們覺得仁義不好嗎?不是。他們心裏想的是: ‘這樣的王哪裏配和他談論仁義呢?,這才是他們對齊王最大的不 恭敬.至於我,不是堯舜之道就不敢拿來向齊王陳述。所以,齊 國人沒有誰比我更對齊王恭敬了。”

景醜説:“不,我不是説的這個方面。禮經上説過,父親召喚, 不等到應‘諾’,‘唯’一聲就起身;君王召喚,不等到車馬備好 就起身,可您呢,本來就誰備朝見齊王,聽到齊王的召見卻反而 不去了,這似乎和禮經上所説的不大相合吧。”

孟子説:“原來你説的是這個呀!曾子説過:‘晉國和楚國的 財富,沒有人趕得上。不過,他有他的財富,我有我的仁;他有 他的爵位,我有我的義。我有什麼不如他的呢?’曾子説這些話難 道沒有道理嗎?應該是有道理的罷。天下有三樣最尊貴的東西:一 樣是爵位,一樣是年齡,一樣是德行。在朝廷上最尊貴的是爵位; 在鄉里最尊貴的是年齡;至於輔助君王治理百姓,最尊貴的是德行.他怎麼能夠憑爵位就來怠慢我的年齡和德行呢?所以,大有作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喚的大臣,如果他有什麼事情需要出謀劃策,就親自去拜訪他們。這就叫尊重德行喜愛仁道,不這樣, 就不能夠做到大有作為。因此,商湯對於伊尹,先向伊尹學習,然後才以他為臣,於是不費大力氣就統一了天下;桓公對於管仲,也是先向他學習,然後才以他為臣,於是不費大力氣就稱霸於諸侯。 現在,天下各國的土地都差不多,君主的德行也都不相上下,相互之間誰也不能高出一籌,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君王們只喜 歡用聽他們的話的人為臣,而不喜歡用能夠教導他們的人為臣。商湯對於伊尹,桓公對於管仲就不敢召喚。管仲尚且不可以被召喚, 更何況連管仲都不屑於做的人呢?”

【讀解】

這個連管仲都不屑於做的人就是孟子自己。因為在《公孫丑 上》裏,當公孫王提出管仲來和孟子相比時,孟子已經説過,自已根本不屑於與管仲相比。(參見 3·1)比都不願意比,當然就更不願意做了。

可見孟子的自視是很高的。

自視既然這樣高,當然就不願意被呼來喚去的了。自己主動要去朝見是一回事,被召喚去朝見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孟子才有為景醜等人所不理解的行為。這種行為,不僅孟子有,就是孔子也是有的。我們讀本章,有些地方就與《論語·陽貨》記錄孔子虛與委蛇對付陽貨的情況相似。説穿了,是因為凡是自視甚高的人都很注意自己的立身“出處”。這種做法,在民間的看法可就不一樣了,説得好聽一點是“清高”,説得不好聽一點是“拿架 子”,再説得難聽一點那可就是“迂腐”而“酸溜溜”的了。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因為他們的“清高”(或“迂腐”)而不肯苟且,所 以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周遊列國都不被重用,空有滿腹經綸和濟 世良方。相反,像蘇秦、張儀那樣的縱橫家卻完全沒有孔、孟的 “清高”(或“迂腐”),“展開談天説地口,來説名利是非人”,只 管遊説得君王高興,不擇一切手段,結果卻大行其道,甚至能夠 “掛六國相印”。

撇開對孔、孟與蘇秦、張儀的比較不論,回到對用人一方面的要求來看,孟子在這裏的意思是很明確的,就是要求當政治目的君王“尊賢使能”,“尊德樂道”,禮賢下士,主動放下自己尊貴的 架子而啟用賢才,甚至拜賢才為老師,就像商湯王對待伊尹,齊桓公對待管仲那樣。其實,這也是儒學在用人問題上的基本觀點。 雖然孔、孟本人一生宣揚這種觀點而自身並沒有受到過這種待遇,但他們的思想卻對後世的用人之道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劉玄德“三顧茅廬”請諸葛亮的故事,不就是這種影響最為典型的例證嗎?

當然,有這種典型的例證並不意味着後世都在實施着孔、孟的觀點。而是恰恰相反,人們越是津津樂道於“三顧茅廬”的故事,就越是説明現實中缺乏這,種“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作風。事實上,孔、孟的。思想永遠都給我們以理想主義的感覺,他們所提出的一些思想觀點,就是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也仍然使人感到有很多理想的成分。或許,也正是因為有這種理想的成分吧,才使他們的理論歷久而常新,給人以啟迪而不過時,這已經是題外的話了。

回到用人和被用的問題上來,既然當政者多半“好臣其所教, 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既然任人唯賢、禮賢下士是如此困難,如此遇,作為被用的人,有一點“不可召”的清高和骨氣,不也是應該的嗎?正如曾子所説:你有你的官位,我有我的正義,我又輸與你什麼呢?

所以,我們還不能簡單地認為孟子“不能造朝”是故作姿態, 是迂腐,而應該肯定他的清高和骨氣。不然的話,“亞聖”之名從何得來呢?

詞語註釋: 篇七

孟子謁見齊宣王,説:“所謂故國,不是説國中要有高大的樹木,而是説要有世代(與國家休慼與共)的臣子。現在大王沒有親信的臣子了。過去任用的人,現在不知到哪裏去了。”宣王説:“我用什麼方法才能識別哪些人沒有才幹而罷免他們呢? ”孟子説:“國君任用人才,如果得不到合適的人選,將會使地位低的超過地位高的,關係遠的超過關係近的,(對此)能不慎重嗎?左右侍臣都説好,不行;大夫們都説好,也不行;全國的人都説好,這才去考察他,見他確實是好,這才任用他。左右侍臣都説不行,不要聽信;大夫們都説不行,也不要聽信;全國的人都説不行,這才考察他,見他確實不行,這才罷免他。左右侍臣都説可殺,不要聽信;大夫們都説可殺,也不要聽信;全國的人都説可殺,這才考察他,見他確實可殺,這才殺掉他。所以説,是全國的人殺掉他的'。像這樣,才可以算是百姓的父母。”

齊宣王問道:“商湯流放夏桀,武王討伐商紂,有這些事嗎?”孟子回答道:“文獻上有這樣的記載。”宣王問:“鉅子殺他的君主,可以嗎?”孟子説:“敗壞仁德的人叫賊,敗壞信義的人叫殘,殘和賊這樣的人叫獨x者。我只聽説殺了獨x者紂罷了,沒聽説臣殺君啊”。

齊國攻打燕園,戰勝了燕國。齊宣王問道:“有人勸我不要兼併燕國,有人勸我兼併燕國。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五十天就攻克了它,光憑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兼併它,必定會有上天降下的災禍。兼併它,怎麼樣?”孟子回答説:“兼併了,燕國人民高興,那就兼併它。古代有這麼做的人,武王就是。兼併了,燕國人民不高興,那就不要兼併。古代也有這麼做過的人,文王就是。以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百姓用簞裝着飯食、用壺盛着漿湯來迎接大王的軍隊,難道有別的原因嗎?只是想擺脱水深火熱的處境罷了。”

齊國人要兼併燕國。別的諸侯國謀劃援救它。宣王説:“很多諸侯謀劃來討伐我,(我)用什麼方法對付他們呢?”孟子回答道:“我聽説過憑方圓七十里的地方就治理了天下的人,商湯就是這樣。沒有聽説憑着方圓千里的土地還怕別人的。《尚書》上説:‘商湯的征伐,從葛開始。’這時,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湯,他向東征伐,西邊的少數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邊的少數民族就埋怨,(他們埋怨)説:‘為什麼(不先征伐我們這裏,而要)後征伐我們(這裏)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時節盼望雲彩一樣。(湯的軍隊每到一地,)讓經商的照常做買賣,種田的照常幹農活,殺了那裏的暴君,慰問那裏的百姓,像是及時雨從天而降,百姓非常高興。《尚書》上又説:‘君王來了,我們就得到新生。’現在,燕王虐待他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為會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 (所以)用簞裝着飯食、用壺盛着漿湯來迎接大王的軍隊。如果您殺戮他們的父兄,囚禁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宗廟,搬走他們國家的寶器,像這樣怎麼行呢?天下本來就畏忌齊國的強大,現在齊國擴大了一倍的土地卻不施行仁政,這就使得天下的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趕快發佈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運燕國的寶器,同燕國百姓商量,選立一個新國君,然後撤離燕國。那麼還來得及阻止(各國動兵)。”

《孟子》簡介 篇八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皺國(今山東皺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説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説,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説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於子思也罷,孟子的學説都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説,“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今天我們所見的《孟子》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注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鑑別,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偽篇。東漢以後,這幾篇便相繼亡佚了。

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儘管《漢書。文藝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 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後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歷代為《孟子》作註釋比較重要的有東漢趙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註》。清代的焦循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義》一書,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為變亂,社會更加動盪不安。同時,思想也更加活躍正當“百家爭鳴”的時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學術思想。同時,在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激烈交鋒中,孟子維護了儒家學派的理論,也確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成為僅次於孔子的正宗大儒。隨着儒家地位的不斷提高,孔子被尊為“聖人”,孟子也被稱為“亞聖”。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鋭、機智而雄辯。如果説《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麼《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原文 篇九

公孫丑[1]問曰:“夫子當路[2]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3]乎?”

盂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問乎曾西[4]曰:'吾子[5]與於路孰賢?'曾西蹵[6]然曰:'吾先子[7]之所畏也。'曰:'然則吾子與管仲孰賢?'曾西艴然[8]不悦,曰:'爾何曾[9]比予其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專也,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單也,爾何曾比予於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10]我願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

曰:“以齊王,由[11]反手也。”

曰:“若是,則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12],猶未洽於天下;武王、周公[13]繼之,然後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則文王不足法與?”

曰:“文王何可當也!由湯至於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14],天下歸殷久矣,久則難變也。武丁朝諸候,有天下,猶運之掌也。紂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遺俗,流風善風善政,猶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膠鬲---皆賢人也---相與[15]輔相[16]之,故久而後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17]'。,今時則易然也: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也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闢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這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18]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悦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